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铭苏先生,历史与地缘关系类文章原创作者,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留言交流。
越南领土约33万平方公里,南北长1600多公里,东西最窄处约50公里。铭苏先生认为,越南之所以成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分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
越南领土之所以这么狭长,是与其历史发展有很大关系的。越南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独立后也曾长期是中国的属国。
秦朝征服百越以后设三郡管理岭南地区,秦末中原发生动乱,南海尉赵佗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后一千多年,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基本都是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越南历史将这段时期称为北属时期。
10世纪时,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当时叫安南)利用中国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此后,越南境内建立过多个王朝,中原王朝朝代更替以后也多次开展收复越南的战争,这一时期越南多是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现在越南的国名就是由嘉庆皇帝册封的。
最开始越南国家只包括现越南的中北部地区,越南南部地区并不在越南版图范围之内。大概从中国汉朝开始,中南半岛产生了一个统一的高棉民族。高棉以今柬埔寨为中心,包含泰国、老挝部分领土,也包括了南越。高棉人经历了扶南、真腊、吴哥三个王朝,后来高棉人的吴哥王朝发生内乱,泰国和老挝从吴哥王朝独立出去,柬埔寨保持了吴哥王朝的正统。但泰国还不断蚕食柬埔寨的领土,北越就在这个时候趁机南下,夺取了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也就是南越,18世纪中期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越南版图。
二、地形因素
不管是中国统治时期,还是越南独立后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版图基本都是靠近海边的狭长平原地区,越南中部地区国土面积最窄处仅50公里。这是因为在中南半岛靠近海岸的地方有长山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贯穿越南边境,全长1000多公里,山脉北部高达1500-2000米,南部多为低矮的丘陵和高原地形。长山山脉将越南与中南半岛内陆隔离开来,这条山脉成为越南与老挝、柬埔寨的天然分界线,所以北方的越南政权想要扩张领土,只能沿着海岸向南扩张(北边是强大的中国政权,越南无法向北扩张),进而占领湄公河三角洲。
三、越南想做大,但实力有限。
上面说了,中南半岛不只有越南一个国家,越南以外的地区是高棉人的地盘,后面分裂成为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在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赶走美国以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支持越南跟中国对抗,此时的越南不但挑衅中国,同时出兵柬埔寨(红色高棉)和老挝,企图恢复印度支那(法国殖民地范围)大国梦。1979年中国出兵教训了一下嚣张的越南,越南压力倍增,后来苏联停止援助越南,越南本身连年战争,无力发展经济,而军费高达财政支出的50%-60%,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能撤兵。所以,越南也做过大国梦,企图建立印度支那国家,只是实力有限,最后只能放弃。
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越南是世界上较为狭长的国家之一,南北长约1600km,东西最窄处仅50km,可谓是世界上最"苗条"的国家之一,不过与南美洲的智利相比,越南的"身材"还是"苗条"不够啊!智利南北长达4300多km,跨越近40个纬度!看来"强中更有强手"哇!越南中北部曾长期为中国领土,在五代十国到宋初时正式脱离我国独立建国,之后经过多个王朝不断向南扩张,但历代仍为我国的藩属国。1970代中期南北统一后形成今天领土格局。越南地处中南半岛的东部,北接云贵高原的南部,西北为掸邦高原的东部。中段为长达1000km之多的长山山脉(安南山脉),受地形的挟持,后来也成了与我国及老挝等国的界线。越南约33万平方千米,但却划了58个省!越南政区及各行省名称
智利为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4352km,东西最窄处仅约97km,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智利东部以安第斯山脉分界与玻利维亚及阿根廷为邻。
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越南国土的形成,是比较偶然的。而且,和明朝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1407年,明军征服越南。这个时候,地图上就没有越南这个政权了。我们今天下意识觉得云南从来是我国一个省,越南是南方的邻国;对明朝来说,其实都是新征服的地区。云南以前有大理国,历史还比较悠久;越南十世纪,利用五代十国混战时期,才正式独立出来。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似乎越南更有更能成为大明的一个省。
有些事情,反而是比较阴差阳错了。
明王朝认为云南战略价值更大,所以重点经营了云南;认为越南战略价值比较小,在经营了20年之后,认为成本过高,就主动撤军了。为什么呢?大体上,这和明初的大战略有关。云南不仅是元朝在西南的重镇,而且扼守内陆要冲——对于遏止北元、蒙古势力来说,有着相当的意义。再加上那里的银矿,价值不言而喻。越南北部虽然有肥沃的河谷,但也就如此了。
明对越南北部的统治,给越南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以及相当掌握这些文化与技术的人口。这样一来,明军后撤以后,越政权的实力反而大大加强了。这就好比一个超级大国来驻扎了一段时间又走了,留下许多战略物资。这样一来,越政权就将枪口指向了自己的世仇,占婆——也就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占城。
本来越政权和占婆势均力敌,但是得到明军技术人力加持以后,越政权就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于是就南下灭了占城。并且,开始了漫长的同化占城的过程。
占城处在南海和印度洋交流的要冲,文化上受到印度影响很大,13世纪以前,也主要信仰婆罗门教。越南北部,刚才说了,传统上是中华帝国的南方边陲,所以受到汉文化影响很大。最直接的区别,越南北部主要是汉传佛教,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占城也即今天越南南部,其实是南传佛教。
因此,越南正好利用明朝的人丁、文化,来教化占城原有的住民。但总体上说,南北的差异还是很大,因为历史上多次出现南北对峙——从郑阮纷争,到冷战背景下的南越北越。南北双方的对立性还是很强。
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越南的领土如此狭长,原因如下:
第一,地形
越南反为什么长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只有50公里?
主要还是地形原因。
越南的西部是长山山脉和老挝高原山地,只有东部才是平原。
越南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粮食种植,产量比中国还高。
因越南古代也是农耕民族,在他们看来只有平原才有意义,西部的山地没有什么价值。
所以,越南最终就形成了如此奇怪的狭长国土。
第二,历史因素
越南自古就是中国的附庸,直到清末还自称为中国的藩属国。
法国攻打越南,越南国王跑到中国来求救。
玩过三国志10游戏的都知道,那个年代越南北部就是中国的领土。
大概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陷入内乱,无力管辖越南。
于是,越南开始逐步独立。
当时越南人都盘踞在越南北部,邻居是强大的柬埔寨吴哥王朝。
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占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国及老挝大部、越南及缅甸南部,是东南亚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
当时吴哥王朝过于强大,自称有战象20万头,越南根本惹不起,不敢南下。
直到13世纪吴哥王朝开始衰落,泰族人强大起来,并于1431年首次攻陷首都吴哥通。
由此,越南人才逐步趁火打劫,沿着平原南下。
15—16世纪,越南人征服了占婆国(今越南中部)。
公元1689年,越南大军正式开入今天的南越,设置了嘉定府(胡志明市),又设立了镇边营(边和)和藩镇营( 易定),驻兵镇守,夺取了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
但即便如此,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棉人在平原不是越南的对手,但越南也难以在高棉人的故乡柬埔寨立足。
越南人几次翻越西部山脉入侵高棉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能放弃。
最终,越南就形成了长蛇一样的奇怪领土。
从军事上来说,这种地形极为不利,很容易亡国。
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越南的领土,在古代分成三个部分。见图:
(注:这张图三分越南为北圻、中圻、南圻,是法国占领越南后分出来的,但亦有其历史原因,为简化称呼,本文借用这个划分法。)
第一个部分是北圻,也就是中北越。北圻是中华文明的辐射区,古时被中国人称安南、交趾,那里诞生的政权自称大瞿越、大越。大致上,这个部分曾是中原王朝或者中国南方王朝的势力延伸和南极,再南即使短暂占领,也很难直接统治。越南后来也通过几次战争独立了,但还隶属于朝贡系统,是个汉化的政权。
北圻北边、西边都是大山,东边是大海。南边也有个不那么大的大山,叫横山山脉。横山山脉以南,是中圻。
中圻在古代是另一个国家,叫占婆。占婆是个印度化的国家,主体民族是占人,和马来人关系较近,语言相似,曾经主要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现在有很多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历史上,占婆和南北的政权都交战不断,曾隔着越南向中国朝贡。中国名义上是越南和占婆的爹,但基本上很难真的管,他们打架也通常是骂大儿子越南欺负小儿子占婆,偶尔会帮着小儿子打一下大儿子,但实在是天高皇帝远,管起来力不从心。
中圻正西都是高山,东部都是大海。西南有一大块地方叫中央高地,或者叫中部高原、西原。从中央高地往下,就是南圻。
南圻基本上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势极平,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在历史上,湄公河下游是高棉人的地盘,他们在此建立了扶南、真腊、高棉等强权,也是印度化的国家,和占婆文化相似,但人种不同,语言差别也大。
我们再看下越南的地形:
其实从图上看得出,真正狭长的是中间这一段。上面说了,越南历史上的原始领土,就是最北边那一块。这块狭长的领土是怎么获得的呢?
我们得说说越南的征战史。
现在的越南,就是北圻的汉化政权兼并了下面的中圻和南圻,才确定的领土。怎么兼并?充话费充得多送的吗?当然是靠战争。
在古代,战争的后勤非常难做,交通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如果有大山相隔,持久的战争就不是很好打。
看地图,北圻的越南,要打得往哪边打?越过北边和西边的大山,打中国和老挝?确实也都有过,但不好打,打了也守不住。东边都是海,也没法打。
那就只能往南打占婆。
南圻的高棉,强盛的时候是东南西北都打。但要往越南打,最好的路线是走湄公河三角洲,沿着海岸线水陆并进打占婆。
倒霉的占婆,北边得扛着越南打,南边得防着高棉,自己领土上最肥沃的也就是沿海那狭长一条。但占婆是久战之国,出国好几位英雄国王。往北,他们打下过越南的首都昇龙皇城;往西南,占领过高棉的首都吴哥。但归根结底,还是他们自己的首都被攻下的次数更多。至今,吴哥的巴戎寺上还有占婆雄主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或称婆克朗加莱)带兵占领吴哥的浮雕:
但是这三分天下,占婆的实力还是最弱。自公元10世纪越南吴朝完成独立以来,向南征服变成了国策,即使改朝换代都不曾动摇,于是对占婆开始了鲸吞蚕食;高棉和占婆征战不断,结果成了一个拉锯战,消耗了两国国力,被北边的越南占了便宜。终于在15世纪,占婆被越南彻底消灭征服。随后的3个世纪里,越南又缓慢的向湄公河三角洲进发,最终趁着柬埔寨的衰弱,占领了这片地区。
如果历史继续如此发展,越南从南边越过禁锢着他们的山脉,沿着湄公河一路往北打进柬埔寨、老挝,也或未可知。但历史没有如果,欧洲人来了。
自法国人征服越南之后,这个国家的现代疆域就定了型。
所以说,越南“一直没有发展壮大”是个伪命题,他们一直在向南征服,扩大着“小中华”的疆域和影响力。
我们来看看10世纪到18世纪这近900年的征服历程:
这些领土可没一块是充话费送的。
越南国土为什么南北这么狭长?
谢谢邀请,越南国土的狭长型,是军事扩张的结果。就古代而言,今天越南的南中北三个部分,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
越南的南方,当时属于一个叫扶南的大国。这个国家鼎盛时期控制了全部的柬埔寨,向东扩展到越南南部,向北到老挝南部,向西到泰国东南部。早期为女王国度,后来接受一个叫浑天或是混填的印度移民为王。三国时期,吴国的使者曾到达此处。直到唐代,还曾派出使者向中国进贡。
越南中部,则是占城国,本是中国的日南郡,郡政府设在西卷县(今越南广治省东河市)。越南的几座名城如顺化、岘港,都在日南郡。日南郡是当时中国的最南端,因为已经处于热带,所以一年中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太阳从北面照射,因而日影在南面,故称“日南”。东汉末年,日南郡南部有个象林县,存在一批被太阳晒得很黑的人叫做“占人”,他们发动叛乱,最终脱离脱离汉朝,独立为林邑国,当时中国正从大一统的汉代步入分裂割据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对此地的控制力渐弱,林邑得以蚕食中国领土,到南北朝以后就基本上完全占有了日南郡。
(蓝色部分即为林邑国)
林邑人信仰婆罗门教,独立后也曾多次派使入中国朝贡通好,但双方亦时常兵戎相见。隋朝曾派兵攻灭林邑,但天热难居,最终林邑人复国,并派使到中国入贡。中国也只能默认其独立,此后该国被称为环王国或占婆国,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及唐元和四年(809年)侵扰唐朝安南都护府治下的驩、爱二州,并以“伸其如太阳之长臂,以焚暗如黑夜之中国民族”自诩。
今天的越南北部,则是古代中国的“交趾”之地。先秦之际,这里属于“百越”范围,秦朝派兵南下之后,将此处划归象郡管治。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这里归属于南越。汉武帝吞灭南越之后,便在这里设立了两个郡,分别是交趾、九真。交趾郡,郡名来自中原人对南方夷人的错误想象,认为他们的脚趾头和中原人相反,会互相交错,所以把他们叫做“交趾”。中心位置,是在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大体而言,包括今越南国的南定、河南、和平省及以北的越南北部极大部分,加上中国广西小部分。越南首都河内,即是当时的交趾郡郡政府所在地。从交趾往南,便是九真郡,今越南清化省。
唐代,这里是中国的多金之地,包括杜审言、沈佺期在内的多名大唐诗人曾在此任官,诗风盛行。当时的南诏国曾数度入侵,攻克了府城大罗(今河内),后由唐将高骈夺回。唐廷从此采行藩镇制度统治安南,设置“静海军节度使”,由高骈任节度使。到了唐朝末期,静海军节度使由当地土著曲氏家族掌管。五代十国时期,广东的地方政权南汉灭了曲氏,却无法控制交州。938年,吴权控制当地之际,南汉出兵讨伐,吴权在白藤江植入大桩,待潮涨时引南汉军船来到,此时潮水退却,南汉军船因碰到大桩而搁浅,于是被击败。战后,吴权建立吴朝,一般认为这就是越南独立的开端。数十年后越南丁朝建立,自称皇帝,正式脱离中国。
980年,丁朝内乱,宋太宗派出军队南下,打算收复此地。丁朝大将黎桓出征,半道上玩了一把黄袍加身,灭丁朝,建立前黎朝。当然黎桓也确实打退了宋军,稳固了前黎朝的基业。
公元 1009年,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帝位,建立李朝,定都升龙(河内),采取唐宋制度模式。就是这个李朝,将国号定为“大越”。这个李朝向北侵袭宋朝,向南则攻打占城国。而宋朝则联合真腊、占城两国,实际上是三家打一家,但仍旧没有搞定李朝。后来陈朝取代李朝,多次攻打占城。其中1377年的战役中,陈朝皇帝阵亡。但陈朝却继续攻打占城,终于在1390年击溃占军。此后,占城急剧衰落,并逐渐为越南所吞并。
而此时,陈朝的政权,却被来自浙江的胡同学所夺取,建立胡朝。明朝让流亡在中国的陈朝后裔回国,又被胡朝杀死。于是明朝兴兵八十万灭了胡朝,重建交趾省,安南重入中国版图。“郡县安南”大大提升了明朝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为郑和下西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但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又激发了反抗。1427年,明将柳升的战死(据说七万人被杀),致使明朝地方官向土人求和退出——此时恰逢宣德年间,皇帝不想多事,便撤销了交趾省——宣德帝“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基本断送了当年郑和下西洋取得的成果。
嘉靖年间,明朝也曾再度集结军队,准备入越。大兵压境之下,越南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名义上越南再入中国版图。
此后,越南一分为二,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了今湄公河三角洲,越南疆域正式完成最后的底定。在嘉庆年间,此处国君正式受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