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现在地方政府有钱搞一些形式主义,举全县、市之力,也不在改善民生上下力。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因为不给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列强分秒再打过来,甚至能够把老佛爷的政权推翻。

但老百姓算个蛋?

反正清军可以镇压的住,你活不下去就活不下去,谁还怕了你不成?

反正老佛爷一顿饭可以吃120个菜,能够自己掌握大权就行了。

说白了,就算中国老百姓饿死在老佛爷面前,慈禧太后保证连眼皮都不带眨的。

但如果一群洋兵耀武扬威以索要赔款为名杀向北京,老佛爷立马就能尿出来。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友邦可以推翻我,我当然要赠给他。

至于家奴,都是奴了,怎么能把他们当人看呢?

但是,如果家奴像太平天国、捻军那样起义了,那又不同。宁可给巨款收买这群人,也可以出巨额军费军事打击,总之就完全不同了。

说白了,老佛爷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已。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靠吹牛,给民众洗脑过日子,民众心中怎么不愤恨。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支付赔款是被逼的,不赔不行,是战争失败的结果,改善老百姓生活是主动作为,不是非做不可,做了也未必有效,更与打赢战争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两回事,不要动辄上纲上线。

首先,清朝在打仗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打,二是被动应战,主动打当然是奔着赢去的,被动打则是别人打上门来了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中国在当时的选择余地都不大,帝国主义列强已经盯上你了,一心想打开你的市场,你如果不想让它们进来,想保持自己古老的生活方式,战争确实是难以避免的,主动宣战的背后还是被动应对。我们的悲剧在于,没打之前不同意西方提出的条件,打了之后吃了败仗不仅条件更苛刻,而且还要支付可观的赔款。这实际上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在明显打不过的时候是打好还是不打好?不打就接受别人有辱国格的要求似乎说不过去,是卖国,但打了又打不过,最终的处境更悲惨,原本只是要求通商治外法权租借让利结果变成割地赔款。在这方面,日本与中国做法完全不同,他们一旦发现西方人是真的厉害,立马从狂热的民族主义和排外情绪中转过弯来,放下身段向西方人学习,所以,日本近代史上赔款的事情只在一开始出现过,后来就再没有了。这其实也反映出中日两国民族心理的不同。

其次,就是用与赔款相当的钱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恐怕该支付的赔款还是要支付,不是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在战场就能打得过列强,军事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是一回事,虽然它们是有些关系的。当时中国失败既是因为武器不如人,也是因为政府的无能和军队的腐败,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与蒸蒸日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较量,原来就不在一个政治技术平台上。中国老百姓生活再好,也弥补不了这个差距。当年科威特人生活够好了吧?反正比伊拉克强很多,那又怎样呢?还不是瞬间就亡国了!

其实在农业社会,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受制于很多因素,那个时候的政府,不像现在的政府一样,钱包鼓,力量大,手段多。以大清而论,人多地少,技术落后,自然灾害,国家税收,这些都是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国家要想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最可能的办法就是减税,但国家没钱更办不成事,包括建设一支近代化的军队。为了解决人口爆炸带来的土地压力,清朝后期开放东北移民,而这块祖宗之地过去是圈禁起来不让人去的。但总的来说,封建王朝对改善人民生活可做的不多,或者说,农业社会本身就只能维持一个最低水平的生活,真正要过好日子,要等到工业化时代来临才行。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本人认为:只要政府本着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样的政府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清朝的腐朽沒落,视人民的生死于不顾。这样的政府不赔款,不灭亡天理难容!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背后有亿万万同胞的支撑。任何侵略者,都会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腐朽沒落的政府,鱼肉人民。人民本想揭竿而起,谁再会想为你流血牺牲!

为什么有人说清朝有钱支付卖国条约的巨额赔款,却没钱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指槡骂槐,很形象很生动的比喻,其实、老子英雄并非所有的儿子都是好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