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烂,和德英美法无法相比,甚至比不过日本,也就比中国强。
苏联最近刚刚写到这方面文章,简单说一下。
战前,苏联军人的伙食不错。
苏军根据欧美列强军队的标准,考虑到苏联很多地区的高寒环境,制定了标准相当高的军用伙食。
伙食分为夏季和冬季(恭喜苏联只有2个季节),其中冬季伙食的热量要大得多。
大体来说,苏军主食是面包,配以大量肉类和食用油,还有约十种蔬菜轮流食用。
按照标准苏联作战部队每天热量是3000多大卡,相当不错了,其中蛋白质为100多克,脂肪60多克,糖类500多克。
但是战争爆发以后,苏联迅速丢掉了乌克兰这些产粮区,粮食供应立即出现严重问题。
同时,苏军为了和德国人作战,几乎将一切可以使用的青壮年男人全部投入战场。
在后方的集体农庄中,只剩下老幼妇孺,男人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还有负伤残疾回来的军人。万幸的是,苏联大妈身体强壮,仍然可以顶得住农业生产的重任,但产量不可避免的降低了。
于是,从1941年战争开始后没多久,苏军的伙食就急剧下降。
当时苏军的伙食大体是这样,通常是一块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萨沙经常吃这玩意,主要为了减肥。因为黑面包是粗粮,饱腹感很强,消化的慢,可以冲击。但黑面包非常难吃,萨沙吃了几年还是吃不惯。
另外,黑面包虽然耐饿,但热量低,长期吃下去人就会消瘦,所以萨沙吃这玩意减肥。
搭配黑面包的只有一些猪油和一碗热小麦汤。
偶尔供应比较好,苏军士兵还会得到洋葱、葵花籽或者腌鱼,仅此而已。
当时的苏军石冰回忆:斯大林格勒最艰苦时期,每天给我们750克的面包,有时还有热水和一小撮面粉。依靠这点食物,我们要在寒冷的环境日日夜夜坚持作战。
至于肉类,除了腌鱼以外早就断绝。这主要是苏联后方已经陷入严重的粮食短缺中。即便是军事第一,一线部队的每日食物热量有3500大卡,而二线警卫部队和后勤机关就锐减到2600大卡,少了很多。
这还是军人,普通老百姓的热量更少。由于面粉短缺,老百姓多只能以土豆充饥。
连人都没东西吃,何谈有饲料去养牲畜,哪里还有肉呢!
随着前线和后方恶化,苏联一线士兵很快也开始吃土豆。
苏军士兵回忆列宁格勒的可怕战斗:面包越来越少,后方送来了土豆,但一天只有几个。我们不是防御部队,必须不断行动打击德寇,每晚都背着武器装备行军几小时。依靠这几个土豆的热量,我们实在支持不住。有一次我们击毙了一个德军哨兵,从他身上搜出了白面包和一整条香肠。我顾不上香肠已染上了血,将它塞入我的袋子。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吃到过香肠了。
苏军士兵因为粮食不足,很快出现各种疾病和身体衰弱。
第130(拉脱维亚)步枪军(曾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的军医主官曾写报告给上级,指出军粮不足的严重性:事实证明我们部队的士兵可以在三种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A与C)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但病患越来越多。
另一个军医回忆:大量士兵因为缺乏维生素患上了坏血病,在严寒中他们唯一的自救方法是把松针煮水以获取维生素C。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俘虏了一些苏军战俘,提供给他们面包和香肠。然而,一些战俘却死了。德国军医认为死因是:德军没有常识,喂给那些虚弱的战俘面包和香肠,却不知他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消化那些,必然会导致死亡。
即便如此,苏联士兵的待遇也好过后方平民太多。苏军至少大体可以吃个饱,平民则长期处于饥饿中。
一名工厂技术员回忆:即便是最顶尖的工人,也从来没有领到足额的配给,发放的面包只能当作应急的零食。通常平民的主食是面粉冲水做成的面糊和一小块面包,午餐往往吃的是用荨麻、土豆和一小块油脂做成的绿色“罗宋汤”。在车里雅宾斯克的基洛夫坦克厂,成百上千的人们在供销社门口排队,他们要在风雪中等待五六个小时才能拿到一小块刚刚送达的面包。
万幸的是,苏联军队的饥荒逐步扭转了,救世主来了,就是美国人。
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开始对苏联进行大量物资援助。刚开始是提供继续的军事物资,随后美国开始对饥饿的苏军运输食物。
根据苏联的数据,战时共接受了超过600万吨食品援助,小麦、面粉(省去大量加工时间)115万吨;糖67.2万吨;肉类罐头78.3万吨(同期苏联各类罐头的总产量只有61.5万吨。);植物油51.7万吨。
这些食品大大缓解了苏军的食品压力。
对于苏军士兵而言,他们最满意的是美军的肉类罐头,包括牛肉、猪肉,尤其是午餐肉罐头。在这之前,苏军几乎吃不到肉。
苏军用午餐肉罐头做成各种食物,比如熬成肉酱浇在黑面包上,顿时就让黑面包变成了美味。
赫鲁晓夫曾亲口说:“……若无美国的罐头,我们撑不下去。”
除了肉罐头以外,苏军还大量使用美国的鸡蛋粉。
什么是鸡蛋粉,是30年代美国的一种食物。美国商人用冻干技术生产鸡蛋粉,把鸡蛋干燥成粉状,只要按比例加水就可以恢复成蛋液。
但是,这种鸡蛋粉在美国毫无销路,因为鸡蛋价格低廉,头被门夹了才会吃鸡蛋粉。
不过,苏联军人已经很久没有吃到鸡蛋了,所以美国援助的鸡蛋粉也很受欢迎。
苏军很注重实惠,虽然鸡蛋粉吃起来不像鸡蛋,但营养是一样的。所以这种一袋相当于12个鸡蛋的鸡蛋粉,大大提高了苏军的体质。
还有很多,就不多说了。
美国甚至为苏军提供了九百八十七吨卷烟纸!
用苏军老兵的话结束: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盐、面包、通心粉、咸鱼或罐装肉。美国食品很常见,通常计算,这些通过租借法案来的食品在战争中可以为一千二百万人的陆军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这些食品在一九四三年之前是很常见的,四三年后,通过租借法案来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见的。这些原料通常被称为“第二前线”而鸡蛋粉被称为“罗斯福的鸡蛋”。援助的食品物资包括面粉、干碗豆、豆类、糖和罐装肉类。其他的还有 Tushonka 黄油〔一种由凝胶沉淀捣碎制成的东西〕、蔬菜、油、人造黄油、罐装的或块状干牛奶、干鸡蛋、粗面粉和咖啡。虽然咖啡的供应一直没有间断,但茶依然是传统的常见饮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我就不提什么被围困或者极端环境了,这种情况下有口吃的比啥都好。就说标准吧。
Kulesh是一种用小米熬制的粥,起源哥萨克。这种粥挺随意的,用小米也行,用燕麦也行,甚至土豆泥也行。调料有啥用啥,有肉就扔肉进去,有菜扔菜,黄油猪油之类的自己看着加。可以理解成一锅带主粮的乱炖粥。这是苏军最常见的伙食。
另外罗宋汤和白菜汤之类的也是比较流行的
如果是夏天的话他们还会喝一种叫俄罗斯冻汤的玩意,主料是蔬菜、土豆、鸡蛋还有格瓦斯。话说俄罗斯人对汤的执着就像英国人对茶一样
当然,黑面包的供应是少不了的。但在1941-42这个年头的冬天。乌克兰这个大粮仓被占,苏联的食品供应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士兵在前线往往只能拿到黑面包和一些就地征集的蔬菜和一小块猪油或者黄油用来配面包。
另外黑面包这种用裸麦制成的玩意里边有酚酸和其他一些奇特的酸味,特喵吃起来就像放在马桶里馊了半个月的裹脚布似的。我不知道德国人和毛子是怎么接受这个味道的,反正我是吃不惯。但黑面包中碳水含量虽不如小麦面包,但蛋白质更多,持续提供能量的时间更长。
到了1942年中旬开始,来自英美的午餐肉、英国人不要吃的咸牛肉罐头、浓缩的汤块、方糖等物资开始大量输入苏联,毛子从此刻开始算是吃上了英美人不喜欢的军粮...但总比啃黑面包好不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苏军饮食比较简单,汤主要就是圆白菜汤,荞麦汤。美国食品也比较多,赫鲁晓夫说过:“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
在二战,美国援助了苏联420多万吨食品,其中包括,78万吨肉罐头,73万吨香肠,黄油,36万吨奶粉,奶酪和蛋粉。还有67万吨糖。
另外,苏军饮食包括茶叶,伏特加和香烟。从1886年开始,俄罗斯军队就已经开始配备茶叶,香烟也是最重要的军需品,美国还援助了987吨烟纸。当然最重要的卷烟纸,其实是各种报纸。卡图科夫将军说过:“代表俄国的味道是:皮靴、黑面包、卷心菜、马合烟草。
伏特加也是部队急需的,苏军一天可以得到2两伏特加,坦克兵则可以加倍。但是具体能喝到多少,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在二战后期,冲进德国的苏军,喝光了能看到的所有含有酒精的饮品,从啤酒,红酒一直到白兰地,威士忌。
基本饮食包括黑面包,饼干,浓汤,动物油,各种素罐头,鱼罐头,肉罐头,猪油,熏肠,白糖,茶叶和盐。
当然,苏军饮食也要分部队,近卫军精锐部队有的还会提供番茄酱,果脯,鲜牛肉和牛奶等等食品。总体来说,苏军饮食种类单调,热量比较高,相对粗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行军打仗,士兵们的军粮是重中之重。
1941年6月 22 日,德国单方面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极大规模的进攻,苏联被迫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二战前期伙食参战前期士兵们的伙食基本能保持住,有他们的传统军粮黑面包和红菜汤(罗宋汤),但是和我们今天喝的大不相同。他们的做法就是些剩菜,番茄,剩肉剁碎,剩饭,凡事能吃的就扔到一块乱炖,主要是能填饱肚子。黑面包是他们的主粮。他们的黑面包饱腹时间长,又有营养。他们用的是小麦在墨粉中碾压下的皮子,胚芽,糊粉层等,就是粗粮烤制成的,但是比精粉食品有营养。上面偶尔有麦仁,南瓜籽,芝麻,植物籽等,有时候配咸鱼,咸肉,肉肠等荤菜。
还有茶叶,伏特加。为什么是茶叶呢?因为蔬菜和水果短缺,长期缺少维生素的话,士兵们会有疾病的威胁,而茶叶在一定程度上能补充维生素,还可提高士兵们的精神,为了节约更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把茶叶、牛奶和盐压缩成“茶砖”不到效果好,更容易储存。伏特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寒冷,苏联男人们都好这一口,特别是军人,喝了提高士气,在作战时,边喝边战,但是有量的。
苏联二战后期伙食1942年冬天——1943年夏天,这期间,苏联士兵的伙食极度短缺的一段时间。伙食特别不固定,主要是圆白菜汤和煮荞麦面汤,偶尔是茶叶、咖啡、面包、通心粉、咸鱼和罐装肉,有时候几天都没有,连汤都快供应不上了。德军更加疯狂,一块黑面包吃几天,黑面包的味道本来在我们来看就不怎么好,又酸又咸,像放馊的食物。他们不舍得吃完,又放几天味道真的不敢恭维。好在他们有吸烟的习惯。饿的受不了,一支烟就顶过去了。有时候烟叶缺少,就用麻草、干枫叶卷烟抽,伏特加也喝完了。苏联大个子士兵在战场上消耗的体力大,如果没有食物供应,他们将面临被冻死的威胁,当时德国士兵就冻死了很多。
美军开始援助,他们援助的有78万吨的罐头和午餐肉,73万吨的香肠和黄油,鸡蛋粉,67万吨的糖等,这些都是高热量的食物。美国做的午餐肉,用的是粉碎了的猪肩肉,食盐,糖等做成,味道虽不怎么样,是美军士兵认为的“最恐怖的食物”,但对于极度饥饿的苏联大兵来说就是人间美味了。苏联领导赫鲁晓夫当年说:“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苏联军将德国打回了柏林,士兵们的酒瘾犯了,在柏林四处找酒喝,甚至连酒精都不放过。
他们就这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苏联红军的伙食以美国在二战中颁布《租借法案》食物到达苏联为分界线,也就是在美国援助事物到达之前吃的不如狗,等到美国的食物到了之后,苏联红军的伙食才有所提升。
苏德战争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对苏联和德国都是如此,虽然是德国发动的,德军在准备上也不是很充足,比如在第一个冬天的时候,德军士兵竟然没有穿上棉衣,苏联准备就更不足了,斯大林一直以为德国要和英国死拼到底,即使对德国有所防范,在战争开始后依然是被打的措手不及。
在德国的进攻路线上,率先选择的就是进攻苏联控制的西部平原地带,包括乌克兰在内的苏联粮仓,希特勒认为打蛇打七寸,要就要你命,德国的装甲部队一直推到莫斯科由于冬天的到来,德军的攻势才逐渐变缓。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德军士兵没有棉衣,苏军的士兵回不了家,在这期间苏联红军的粮仓被切断,后勤不足,再加上斯大林开始在全国动员可以打仗的青年人去参军,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整个镇上的男人都去打仗了,轮到女兵上战场了,可见形势有多惨烈。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红军缺衣少食,主食以黑面包为主,就是我们现在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俄罗斯黑列巴,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的黑面包可没有现在做的这么好吃,那时候的黑面包为了能够做的耐储存,便于携带,往往做的很硬,很砖块一样,据说因为面粉不够,还在里面掺了锯末,想想都可怕。
硬的黑面包肯定难以下咽,再加上苏联地处极寒地方,为了保持人体的热量,还需要做热汤,苏联在二战时期主要是喝罗宋汤,具体做法不详,估计也和黑暗料理一样吧!
为了对抗寒冷,苏联还允许士兵喝酒和喝茶,茶叶是士兵必备的东西,他可以保证士兵的维生素,除了喝茶就是喝白酒了,都知道苏联人爱喝伏特加烈酒。
从苏联红军的伙食也能够看出来,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的困境,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很多士兵对胜利失去希望,意志不坚定,士气低落,因此,战场上苏联红军也是一退再退。
针对这种情况1942年斯大林签署了第227号命令,命令苏联红军一步也不许后退。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能够度过最艰难的困境是因为这条命令,实际上真正让苏联红军能够填饱肚子并且坚持下去并不是227号命令,而是美国的租借法案,通过租借法案,美国为了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向盟国提供战争物资,其中苏联是很大的受益者。
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美国提供给苏联很多飞机大炮,其中也包括食物供给,一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向苏联提供了447.8万吨食物补给,包括面粉、豆类、糖以及罐装肉也就是午餐肉,据说美国大兵最不喜欢吃的午餐肉在苏联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据有的苏联士兵回忆,他们会在吃面包的时候就着午餐肉来吃,大量的美国食品涌入苏联,让苏联红军填饱了肚子。
据后来赫鲁晓夫说,如果没有美国援助的午餐肉,真的不知道给红军吃什么了!
当然,苏联人的战斗意志还是挺强的,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伙食是怎样的?
主食黑面包,马肉肠,罐头午餐肉,茶叶和砂糖是重要军需品,
1940年人均配发标准是,小麦粉面包:1000克,肉:350克,动物油:20克,炼脂油:40克,荞麦米:40克,大麦米:40克,去皮豌豆:20克,黄米:30克,大米:40克,燕麦米:10克,通心粉:20克,土豆:35克,甜菜:20克,干菜:10克,干葱:3克,干香菜、芹菜、根菜:2克,蕃茄酱:10克,茶糖:75克,食糖:10克,红茶:3克,味精:3克22,草莓果汁:5克,柠檬酸:1克,胡椒:0.2克,干果25克,盐:30克,碱:200克/月,(以下每人每天只发给其中的一种)熟猪油:50克,熏肠,100克,荷兰干酪:100克,奶油:50克,肉素混合罐头:200克,素罐头,400克鱼罐头,200克肉罐头,200克炼乳罐头:100克
1941年9月战斗人员人均配发标准是:面包:900克,二级面粉20克,去壳谷粒:140克,通心面:30克,肉:150克,鱼:100克,大豆粉:15克,脂肪:30克,菜油:20克,糖:35克,茶:1克,盐:30克,蔬菜:820克(其中土豆:500克,卷心菜:170克,胡萝卜:45克,甜菜:40克,洋葱:30克,黄瓜:35克),番茄酱:6克,月桂叶:0.2克,胡椒:0.3克,醋:3克,芥末:0.3克,烟:20支,火柴(每月):3盒卷,
1941年9月非战斗人员人均配发标准是:后方人员面包:800克,警卫及后备人员:面包:700克,前线机组人员:面包:400克。二级面粉:10克,去壳谷粒:120克,通心面:20克,肉:120克,鱼:80克,脂肪:20克,菜油:20克,糖:25克,茶:1克,盐:30克,蔬菜:820—920克,
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4月-9月面包份量在以上标准减一百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