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不是。
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进攻。
那么,航母就必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便于快速部署,及时赶赴战场。
第二,生存力较强,不会随便被敌人干掉。
第三,能够适应恶劣的海况,全天候作战。
第四,相对易于制造和维修。
这四点,这种浮岛航母都不具备。
浮岛航母体型大,速度太慢,航速只有几节。从中国到美国夏威夷也有4000多海里!
以它这么慢的速度,怕是还没开到地方,仗就打完了。
至于生存力,浮岛航母过于庞大,根本不需要什么反舰导弹去打。直接发射几枚高精度的弹道导弹,使用子母弹头,一两发就干掉了,你几乎没有办法防御。
这种航母的体积太大,如果遭遇恶劣天气是很难使用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很差。
最后,大家可以算算制造这么庞大的航母,光是钢材就要多少。一旦出现损坏,维修又要多少时间。
浮岛航母根本没有实战价值,所以各国都没有制造过。
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图为海上浮动基地的设想
并不是主流,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航母是一艘海军舰艇,而浮岛并不是,浮岛仅仅是一款浮动式保障基地。浮岛式机场最早由美国提出,建造一个长达数百米甚至是两三公里的海上保障性基地,可以搭载海量的战机,最重要的是这些战机不需要弹射器和阻拦索就能起飞降落。这样飞行员不需要经过太长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跟陆基战斗机那样起降,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补充难度,同时还能作为各型战舰的保障性码头。可以说其非常完美的弥补了航母的诸多缺点。
图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国福特级
但是浮岛式基地也有巨大的缺点,最主要的就是航速慢,面对突发事件,核动力航母可以以最高30节的速度赶往作战区域,而浮岛的航速仅仅只有航母的6/1,仅仅这一点就违背了航母建造的初衷。第二点就是编队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航母需要一系列的驱护舰保卫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浮岛式基地的最大航速也就5节,严重拖累了整个编队的航速,护航舰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图为高速机动中的航母
第三点,浮动式基地虽然巨大,但是其海洋适应能力却并没有航母那么好,我们都知道现代舰船为了适航性一般都会采用V型底,抗浪性非常好,在6级海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障战机的起飞和回收作业,但是浮岛式基地一般都采用的是浮箱结构,对抗浪这块不一定比其排水量小很多的航母好,还有一点潜在的风险是如此巨大的浮动式结构其强度难以保证,一旦出现极为恶劣的天气很有可能会解体。第四点就是自身的安全性,航母体积小,动力强劲,目标特征小,而浮岛基地这样尺寸巨大航速又慢的人造漂浮物极容易遭受打击。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其都不是未来航母的选择。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浮岛式可用作军事任务,包括补给、着陆飞机和两栖车辆的基地。JDG的浮岛设计是模块化的,由多个半潜式船体部分组装而成。尽管各个模块的体积很大,但通过将半潜重型起重船从陆基造船厂运来的模块连接在一起,浮岛可以很容易地组装在深海水域中。JDG浮岛它的长度为2公里(与其并排的货船大约有400米长),它的大尺寸是由于JDG的造船技术的模块化建造而成为可能的。这些岛屿也可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旅行。这样巨大的基地可以容纳海军陆战队营和战斗机/攻击飞机的机翼,而且与固定的岛屿基地不同,它们可以从敌人的导弹中重新部署。对JDG浮岛的技术描述是“深海支援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试图建造一艘200万吨的航空母舰,足以支撑更大的反潜作战飞机(与德国U型潜艇作战)。由黄铁矿(一种冷冻的、轻于水的木屑和水的混合物)建造的。在战争中的浮岛计划包括皇家海军的哈布卡克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大型冰混凝土航空母舰,到本世纪初美国海军的联合移动离岸基地计划,其中的研究要求能够容纳1.5英里长的简易机场。这些项目的目标是,一个流动的浮岛可以运载比航母或两栖攻击集团更多的飞机和士兵。中国模块化浮岛设计的另一个军事优势是,它的大面积和分隔结构将使它很难沉没(对手将不得不打击大量模块,以损害该岛的适航性)。联合移动海上基地JMOB是美国在21世纪中期提出的使用300米×150米钢/混凝土浮动模块建造大型海洋航行基地的建议。JMOB的目的是取代沙特阿拉伯和日本等地的基地,尽管大多数JMOB的配置将比这个最大的版本要小得多。对中国来说,一个浮岛空军基地,除了明显部署到有争议岛屿之外,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全球军事投射工具,尤其是解决中国与美国相比的战略弱点之一,即中国缺乏外国军事基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从储备充足的浮岛上展开反海盗任务和人道主义救援。对浮岛的更有力利用可能是在潜在战场水域以外的临时或永久部署。
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在日新月异的高速、高精度、高度智能化的打击武器面前,浮岛式航母生存概率大大降低。由于浮岛式航母目标过大、速度也就必然过低,由此带来的部署机动不灵活,易受攻击等缺点势必不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如果将现有吨位的航母按照模块化进行统一设计,合在一起就是海上的战略打击基地和机场,分开时就是几个单独的航母打击舰队,这种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进行组合或拆分的航母战术,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浮岛式核动力航母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因为相对成本低。以核动力为能原续航能力强。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组装各种规模及形状。
我认为这种浮岛式《航母》在和平时期完全可用于海洋开发!进而搞《迷你浮岛小城》用作旅游开发!核能可作为生活能原(如海水淡化,设施农业耗能,人生活耗能等)!先下手为强!我们先走一步,先在公海上《圈得一席之地》以争取主动!!毕竟地球陆地有限,仅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二十几)!而海洋辽阔。正在等人类去开发。所以海洋浮岛对人类将来的《生存》意义非常重大!(本人一直这样认识)。《浮岛城》将是人类生存的《诺亚方舟》吗?!
浮岛式航母是不是未来主流?
不会成为主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就做过如此实验了,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