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薙音替,这个字儿很少见,根据字典的解释,这个字的意思类似于割草,换句话说,这个字儿跟农业劳动有很大关系,而薙刀也跟不少兵器类似,都是从农具中演变而成的。
从薙刀的历史看,其最早是寺院僧人的自卫武器,日本的佛教流派跟中国不太一样,有很强攻击性,在战乱时代,僧人们要想保卫寺庙,是不能指望官府的,只能靠自己,棍棒面对有兵器的敌人基本无用,这个时候,从农具转化来的薙刀就成为最佳选择。
其后,薙刀被应用于战场上,但在战国时代,单打独斗的作战方式已经落后,薙刀被长枪所取代。江户时代,大概是出于禁武的考虑,薙刀被禁止使用,毕竟,只有武士阶层才能使用兵器,一般的农民和城市市民没资格,如果他们能够随手拿到兵器,这对任何统治者都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薙刀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允许武家女子练习薙刀术,一方面,武家女子打仗的时候也要上阵,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修行,这里得说一句了,虽然日本不像朝鲜那样受到中国儒家更多的影响,但在保存传统文化方面,日本在东亚地区明显做的更好,很多日本传统文化都能找到儒家的影子。
如今,薙刀术在日本有了很多流派,还有全国性的规范比赛,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最近的一部新电影《薙刀社青春日记》
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薙刀,是日本的一种长柄刀,其形状类似于中国的眉间刀。
标准的薙刀是刀刃长一尺(约30 ~ 60厘米),杆长3尺—6尺(约90 ~ 180厘米)。但三尺(约90厘米)长的刀也有,柄顶端是七尺(约2.1米),这种薙刀被称为大薙刀。
薙刀这种样式的武器在镰仓幕府时代特别盛行,其作用最早是用来对付骑兵的,日本人还有专门的薙刀武艺。薙刀在武士中也有使用,规模并不小。事实上武士使用的兵器种类很多,有打刀、太刀、薙刀、长枪、十字戟、鬼金棒和弓箭。只不过和僧侣相比,薙刀在寺院的标识度要更高。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个道理日本人也是懂得的,相对于日本武士,僧侣的护甲要差很多,因此对于长兵器的依赖就更深。在日本的禅修中,也有类似于少林寺的武宗修行。在个人博弈中,很多僧侣也拥有高超的薙刀博弈技巧,而且在单兵作战中,薙刀的杀伤力却是要强过日本的长枪。
但凡是都有个兴衰交替,在应仁之乱的时候,因为不适合密集型战斗,而被枪替代。
在这之后,江户幕府严格的提出了禁止对大薙刀的使用。不过对于较小的薙刀,武士家庭依然有人使用,而且特别的演化出了“武家的女子必修的武术”。之所以薙刀也会受到女人的青睐,还是因为薙刀较为轻便,而且价格便宜,易于保养。在大正至战后为止,新薙刀术作为女性的武道,被称为“新しいなぎなた”现代作为比赛项目也很兴盛。
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400字,阅读需2分)
“薙(tì)刀”是日本的一种长柄武器,如果仅从名字上说,发音类似今天的“剃刀”。不过这两者还是差别挺大的。
剃刀
薙刀
日本的这种薙刀,刀刃长约一尺,有长柄,刀刃锋利修长,可砍可刺。
在明朝东南倭患之时,日本浪人所用之武器里面,薙刀就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这种刀也被称为“倭刀”,因为轻便好用,杀伤力强,还被明朝仿做。
但是这种武器还是有缺点,就是刀刃太薄,容易折断,只能用来中远距离横扫,刺都比较困难。所以逐渐被长枪这种武器替代。
说起薙刀,就会有人说它与日本僧人与日本女人的关系。薙刀与日本僧人的关系,与日本奈良的两个寺院——比叡山延暦寺与兴福寺的僧人有关。日本的寺院都有僧兵,不同于我国的僧人用棍,日本的僧兵多用薙刀这种武器。上述两个寺院一度僧兵众多,动辄数千人的“薙刀大队”,让人们深深记住了挥舞薙刀的日本僧人。
而薙刀与日本女人也有一段不解之缘,因为薙刀木柄铁刃,整体质量较轻,适合力量弱的女子使用,因此也就成为日本女性常用的武器之一。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薙刀是日本的传统武器,起源可追溯至远久前的平安时代。它和女人没半毛钱关系,倒是僧兵确实会使用。
薙刀类似于中国的朴刀或者眉尖刀,下面是长木柄,前段是锋利的弯刀。
这是一种长兵器,远比武士刀甚至太刀要长,以往是步兵对付骑兵的武器。
薙刀属于特种武器,在战场并不常见。
主要如果远距离作战,完全可以使用更为有效和廉价的长矛,没必要打造这种长刀。
相反,僧人们在乱世多用这种薙刀,也是在寺庙的墙上砍杀入侵的敌人而已,也是很特殊的。
实际上,战场上的步兵的长柄刀具本来就很少见。这主要是长柄道具不容易训练,也不容易使用。它们的挥砍往往需要很大力量,战场上一旦砍空基本就性命难保,不实用。
薙刀主要用来对付骑兵,但随着火绳枪的普及,骑兵已经不需要薙刀来对付。而在战场上实战,薙刀华而不实,造价高昂,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战国时期开始,薙刀就逐步被淘汰了。
至于所谓女人用刀。
对不起,古代的日本女人只有在家生孩子和照顾孩子的权力,绝对不需要练武的,更不可能用刀。
武士的老婆最多配有一把匕首短刀,这是防止被俘后遭受强奸用来自杀的。
所谓薙刀是日本女人的武器,都是影视作品的胡咧咧。
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薙(音 剔)刀 Naginata这玩意日本自己记载是于奈良时期出现(7世纪)出现,而实际上文物往往是平安时期末(10世纪-11世纪)。
按我个人的估摸,这玩意应该和当时日本奈良时期和平安时期的遣唐使从咱们这里带过去的眉尖刀之类长柄武器有关。
而我个人对于薙刀的优势理解在于,这么个玩意具备矛的突刺特性,可以抗骑兵,同时还有劈砍的功能。长度优势也可以吊打同水平短兵器,对于平时受训度不专业的僧兵是在合适不过了....所以薙刀很受僧兵喜欢...
至于女性的话,应该是到了江户时代才流行,那会幕府本身就是武家。男武士练剑,家里老婆估计就操个静型小薙刀(很轻)把玩,而且考虑到那个年代但凡是个大名(藩主)之类大佬的老婆孩子都是住江户(东京)的。女家眷团体可能操着薙刀练出了类似于广场舞的团体感...然后...这个文化就传了下来。实际上真的干仗都是用重的大薙刀
日本的“薙刀”是怎样一种武器,为何会成为女性和僧兵的常用武器?
日本的“薙刀”(“薙刀”读如“剃刀”),日本人所谓的这种“薙刀”向来有班门弄斧,弄巧成拙,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觉,如果你无法想象“薙刀”的形状,那么不妨想想“青龙偃月刀”,其实“薙刀”就是缩小版的大刀。
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所谓的“薙刀”。
日本的薙刀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质轻、柄长而刀短。作为日本风靡一时的武器,薙刀出现在奈良时代(710-794)和平安时代(784-1192),奈良时代因为国家极力推崇佛教文化,也让整个国内的寺院林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家的主导,寺院的林立,却让佛教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互之间的竞争反而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着火点,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佛教文化,薙刀这玩意应运而生,因为薙刀的轻巧便利,很快成为了寺院僧人们的称心如意的武器。
但是,题主所说的“薙刀”为女性的常用武器有点言过其实了。
薙刀到了江户时代已经被国家强制管控甚至是禁止使用大薙刀,但是小薙刀却传承了下来,而传承人便是女性,但是这仅仅古代日本女性的练习武器,而并非是一种常用的武器,古代日本女人和中国古代女性是一样的,它们几乎也是足不出户的一类人,让薙刀成为日本女性的常用武器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但是,成为日本女性的练习常用武器应该是没有错的。
正是因为江户时代的日本武士们禁止携带“薙刀”,才有了题主所提问的武士很少使用薙刀的情况,其实在此之前,薙刀的使用还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骑兵队伍中薙刀的使用便开始变得异常碍手,因为密集型的作战,薙刀这种远距离作战的武器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于是逐渐被淘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