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一、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登发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雍正的泰陵在清理发掘之中,证实没有被盗,现在正在破土动工,金头之谜即将解开……二、《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驾崩了。可谓是暴卒!

三、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后人埋葬雍正,建造黄金头颅,以期留得全尸!

上面总共有三则消息,第一则消息是说国家曾经在1980年准备打开雍正陵墓,不过最后肯定没有开成,因为现在还是关着的。

第二则消息出自正史当中,雍正皇帝在8月21日正常办公,但是第2天突然重病,立即召集大臣进宫,当天晚上突然暴卒。

第三则消息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雍正皇帝曾经因为文字狱,杀了吕四娘的全家。后来吕四娘趁着选妃混入皇宫,在侍寝的时候杀了雍正,提头而走。

在康熙皇帝驾崩之后,雍正皇帝正式接任。这个时候的满清已经是江山稳固,想当初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反清复明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雍正仍然不放心,但凡有丝毫的迹象,宁可错杀也不放过。▲吕留良

当时在浙江嘉兴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儒生名叫吕留良,他本来是明朝末年的秀才,自从清政府入主中原之后,他就放弃了仕途这一道路。

不过他的学问却是大有长进,是远近皆知的名人。由于清政府入关之后实行的高压政策,让很多的汉人不满,其中就包括了吕留良。

不过他是有言不敢说,只好诉诸笔端。由于他的文笔比较好,往往能够引起很大的反响。清政府一时间找不到借口,对他也是束手无策。

吕留良着七个儿子,虽然自己一生无心仕途,但是不阻止自己儿子做任何的选择。其中大儿子吕葆中最出色,曾经在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过一甲二名,还有机会面见圣上。

可惜他的命并不好,上任没多久便客死在京城当中。当时的吕四娘才刚刚三岁,妻子林氏只好带他回到了老家。但是也没过几年,吕留良因病去世。

一个妇道人家又不好经常抛头露面,只好带着5岁的吕四娘,出家做了一个尼姑。这一转眼就是10年光阴,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不过突然有一天,吕府的老管家吕德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大少奶奶赶紧跑吧,吕府上下已经被抄家了。全家的男女老少都死光了,要不是我当时不在家,现在你们见到的我就是死了。带大着小姐赶紧走,说不定官府后面就要跟过来。

林氏一开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是看到老管家这么慌忙,肯定发生了大事。于是二话不说,也没有告诉其他人,只是稍微收拾了一点东西,拉着吕四娘就赶紧逃跑。

在这逃跑的路上,吕德才把家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有一位来自湖南的士子,来到嘉兴游学。当时老太爷吕留良的门生严鸿逵、沈在宽和他见了面,谈得还非常好。所以就把老太爷吕留良生前所留的文章给他看了,大少奶奶也知道老太爷的性格。

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抨击朝政,活着的时候哪敢给外人看。但是曾静读完之后佩服不已,他内心深处早就有了反清复明的想法,而老太爷的文章又成为了导火索。▲岳钟琪

然而他本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就找到了岳飞后人川陕总督岳钟琪,他认为岳钟琪的祖先是大义之士,他也差不到哪里。倘若他能够揭竿起义,想必会一呼百应,推翻清政府指日可待。

可惜曾静还是太过年轻,岳飞是一个忠义人士不假,但是等到岳钟琪的时候,不知道传了多少辈。而且岳钟琪是清朝的武将,怎么可能去反清复明?

曾静煞有其事的休书一封,派自己的弟子张熙送到西安。岳钟琪不仅没有吃他这一套,还对张熙严刑拷打,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快马加鞭,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雍正。

雍正得知后雷霆大怒,派遣湖南巡抚追捕曾静,又派浙江巡抚抄家吕留良。最后吕府上下100多口人,全部死在屠刀之下。就算是已经死了也不放过,吕留良被挖出来挫骨扬灰。

听完整个消息的林氏母女两人,已经是泣不成声。而已经16岁的吕四娘,更是在暗中握紧的拳头,发誓这个仇一定要报。担心后面有追兵,三人一路上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专门拣小路走,最后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黄山。

老管家吕德突然想起来吕留良的好友黄犊不正是隐居在此吗?黄犊曾经是一名武将,还和吕留良有过八拜之交。

不过由于雍正的疑心比较重,登基之后大杀群臣,于是黄犊主动辞官,在这里建了一个野云草堂。

听了三人经历之后,黄犊深感同情,并且表示让他们先住这里,一定全力的保护他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吕四娘除了平日之间和母亲一起学习女红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在大山里面瞎逛。这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黄犊先生在山脚一处山泉旁边练拳。

吕四娘看到之后生了好奇之心,决定跟随老先生学习武艺,好报自己的灭门之仇。但是一个女子打打杀杀不好,于是就偷偷的学了起来。但是最后还是被黄犊发现,正式收他为徒。吕四娘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就已经完全把黄犊的真本事学会。没有什么可教的之后,黄犊就把他介绍到天台山寻访悟因法师拜师学艺。

悟因法师也不是一般人,他原本姓朱,是明朝皇室宗族之女。当年清政府入关之后,他趁着混乱才逃过一劫。不过如今江山稳固,基本上已经心灰意冷。

等到吕四娘找上门来的时候,他突然眼前一亮,内心又升起了希望。经过了两年的勤学苦练,吕四娘才算是彻底的出师。在临下山之前,悟因法师叮嘱他:不仅要想着报仇血恨,还要记住锄强扶弱。

有关于报仇的事情,悟因法师只给了四个字“瓜熟蒂落,中秋之候”,吕四娘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含义,但是却牢记他说的每一句话。

为了磨练自己的技艺,吕四年开始了走南闯北的过程,参加了焦山英雄大会,破除了乌江驿江湖妖术娘,扫荡了泰山罗汉殿大小淫僧。闯出了一番名堂之后,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上京城。

不过皇宫内部戒备森严,吕四娘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就住在皇宫附近的尼姑庵当中。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内外已经很平静了,但是边陲之地也经常发生各种动乱。这一天贵州苗民叛乱的消息传来,早朝上面吵得不可开交,弄得雍正皇帝心烦意乱。于是下了早朝之后,准备摆驾颐和园,找个清静的地方散散心。

当天是八月十四,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已经58岁高龄的雍正皇帝看到秋景,内心生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不过就在此时,突然一曲幽怨的曲子传来。

皇家当中锦衣玉食,怎么还会有这样曲调的曲子?于是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名宫女背对着他正在吹奏笛子。雍正靠近之后咳嗽了一声,宫女发现之后大失所错,立刻跪在地上磕头,以为是触怒了龙颜。

雍正看到此景,不禁生出了怜香惜玉之情。问她为何在此,小宫女怯生生的回答:自己是新选入宫的秀女,名字叫做惠仙,如今在古香斋执役。雍正安慰了一番,就让她赶紧走了。

雍正当晚留宿在春仙馆,但是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觉。突然想起来白天的惠仙秀女,就想让太监把他带过来侍寝。话分两头表,这边的吕四娘又在干什么?他早就听说了雍正今天晚上留宿在了颐和园,相对于在皇宫当中,颐和园的戒备相对来说放松了很多。然而她飞檐走壁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靠近的机会。

这个时候突然路过一群太监,她就悄悄地跟了上去。只见太监来到了古香斋,传惠仙秀女前去侍寝。在当时给皇帝侍寝,要先洗澡然后用一个被子包着光溜溜的妃子,秀女也不例外。

吕四娘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认为刺杀的时候到了。于是在太监抬着惠仙前去的时候,吕四娘趁着天黑把小太监绊倒,而惠仙也被摔了下来。

吕四娘眼疾手快,一掌把惠仙打晕,把他往旁边草丛一踢,自己把袍子卷在自己身上。然后装作哼哼唧唧的声音,于是就这样悄悄摸摸的来到了雍正的寝宫。

等到周围的小太监都退走之后,吕四娘突然从袍子里面出来,腰间抽出来一把匕首放在雍正脖子下面,并且对他说道:我乃吕留良之孙吕四娘,今夜特来取你人头,以祭我全家老小在天之灵!▲配图

虽然雍正的武功也不错,但是被人这么靠近的贴着也没有经历过。而且也没等他反应过来,吕四娘手起刀落,雍正头颅应声而落。等到太监发现的时候,整个颐和园内乱作了一团。

趁着这个混乱的功夫,吕四娘带着雍正的头颅逃之夭夭。皇帝被刺杀有失皇家体面,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被盖了下来。但是古人又追求着留全尸,所以在雍正下葬的时候,又给他打造了一个黄金头颅。

至于之前所说的准备挖掘清西陵的事情,是因为在挖掘之前,有传说有盗洞,以为清西陵已经被盗。但是刚刚挖了两米,就发现盗洞消失了。原来当年有人想盗,但是最后没能成功。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本来都已经准备妥当的挖掘工作突然被叫停。因为有了之前万历皇帝先车之鉴,只有被盗过的墓才能进行保护性开发,所以清西陵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当然上面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故事,是民间传说最广的。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金头颅,看来也只有等到开棺材的时候才能知道了。

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在1980年时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雍正皇帝陵寝清泰陵的琉璃影壁上发现了一个旧有的盗洞,因此考古人员认为清泰陵很可能早就被盗,于是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对清泰陵进行抢救式发掘,鉴于出现了旧有的盗洞,因此国家文物局就批准了对清泰陵进行抢救式发掘。

1980年4月8日正是开始发掘清泰陵,由于民间一直流传着雍正死于非命,是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刺杀而亡,死后还被吕四娘割走了脑袋,因此雍正的儿子乾隆继位后为了给父亲留下全尸,给其打造了一颗金头下葬。

所以在当时国家决定发掘清泰陵,让这些关于雍正的民间传闻喧嚣尘上,很多新闻媒体也都云集到了清泰陵外面等着抢拍第一手资料。

可在4月8日动工之后,考古人员才发现这个盗洞只有两米多深,这说明了曾经有盗墓贼打过请泰陵的主意,但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成功,所以清泰陵地宫并未被打开,清泰陵也还是完好无损。

因此当时参与考古的人员都在商议是否继续对清泰陵进行发掘,因为在建国初期国家曾经主动发掘了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明定陵,结果由于考古技术不成熟,导致了明定陵被发掘之后很多名贵文物出土就风化而“见光死”了,所以国家在吸取了明定陵的教训之后,就定下了以后不再主动发掘古墓,只对已被盗挖的古墓进行抢救式发掘。

也正是因为这条规定让参与发掘考古清泰陵的考古人员犹豫是否对继续对清泰陵进行发掘。但是还没等大家商议出结果呢,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登了一条消息:雍正皇帝的清泰陵正在清理发掘之中,已证实清泰陵没有被盗,现在正在继续破土动工,关于雍正皇帝金头之谜也即将解开。

这条消息随即被当时国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所得知,夏鼐先生深知以当时中国的考古技术,如果真的挖开清泰陵,仍然保存不好其中文物,甚至都会重蹈明定陵的考古悲剧,于是夏鼐先生连夜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叫停对清泰陵的发掘。

最后在夏鼐先生的努力下国家叫停发掘清泰陵,而清泰陵的盗洞也被重新填好,因此长眠地下二百多年的雍正侥幸躲过了成为出土文物,至今为止雍正及其皇后乌拉那拉氏和敦肃皇贵妃年妃依旧还完好的长眠于请泰陵地宫之中。

清泰陵被叫停发掘,但是雍正是否被吕四娘刺杀,是否为金头下葬之谜还没有解开,也因此民间对于雍正死于刺杀的传闻被传得很广,以至于后来影视剧拍摄影视作品都采用了雍正死于刺杀的结局。那实际上雍正到底有没有金头下葬,死于刺杀呢?

吕留良是雍正朝最大的文字狱案受害者,吕留良案还要起因于雍正时期的陕甘总督岳钟琪身上。

这位清朝名将岳钟琪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嫡系后裔,他是岳飞的第三子岳霖的第二十世孙,岳钟琪在康熙晚年曾参与平定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叛乱,雍正初期又与雍正朝名将年羹尧一起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在年羹尧居功自傲被雍正赐死之后,岳钟琪接替了年羹尧陕甘总督的位置,当时岳钟琪手握川陕甘三省军政大权。

吕留良是浙江崇德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是一代大儒,他比较有气节,始终坚持以明朝遗民身份自居,在康熙时期多次拒绝朝廷征召,留下了很多具有反清思想的著述书籍。

曾静本是湖南的一名落魄秀才,作为文人满腹牢骚,经常感叹时局不好,社会不公,他偶然阅读了吕留良留下的著述,在思想上走进了一片新天地,于是曾静成了吕留良的信徒,但此时吕留良早已去世,因此曾静就向吕留良的弟子和儿子求来了不少吕留良的著述,所以曾静早就具有了反清思想。

雍正是通过康熙晚年诸子夺位而当上皇帝,他继位之后对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开展了残酷报复,他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都受到了雍正残酷的打击和迫害,尤其是胤禩和胤禟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并囚禁折磨致死。

胤禩待人温和平易近人,非常善于拉拢人心,不光在朝廷上下深得人心,更深得汉族士人之心,因此胤禩在临死前他的党羽在士人中散布了雍正为了皇位虐杀弟弟的传言。

曾静正是听了这些不利于雍正的传言之后,才觉得正好雍正乃当世暴君,反清复明在此一举,于是曾静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劝岳钟琪以祖先岳飞为榜样,举川陕甘三省兵马推翻满清恢复汉人江山。曾静将这封信派弟子张熙送给了岳钟琪。

岳钟琪虽然是岳飞后人,也深得岳飞精忠报国的祖训,但是岳钟琪精忠报国报的是大清国,他忠君也忠的是大清皇帝,因此他根本不会起兵推翻清朝,而且他也没那个机会和号召力,所以岳钟琪假意同意,并让张熙将曾静诱骗到岳钟琪府上,最终岳钟琪将曾静和张熙师徒二人全部拿下押送京城交由雍正处理。

由于当时雍正已经深陷于虐杀弟弟胤禩和胤禟等不利舆论,于是雍正为了向世人展现自己的胸怀,证明自己并不是暴君,他赦免了曾静和张熙死罪,并亲自撰写了《大义觉迷录》一一驳斥这些不利于自己的舆论,并让曾静和张熙去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宣传自己的仁慈和宽大胸怀。

不过雍正只宽恕了曾静和张熙,他把根源全都归结于吕留良身上,他认为正是吕留良写了这些反清复明思想著述,才迷惑了曾静这样穷酸秀才,对社会不满的人想造反,于是雍正借此大掀文字狱案。

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吕留良惨遭开棺戮尸,吕留良的儿子全部斩杀,子孙后代发配宁古塔永远不得入关和不能参加科举,吕留良的嫡系弟子也大多被诛杀,家人受到牵连发配到宁古塔,吕留良一案牵扯了千余人,在当时民间引起了很大的恐慌,民间百姓也越发害怕清朝的文字狱。

也因此民间十分可怜吕留良家族及其子孙后人,而当时老百姓也都仇视雍正大搞文字狱案,所以吕四娘就应老百姓的需求横空出世。

民间传闻吕留良家族有漏网之鱼,那就是他的孙女吕四娘,这位娇滴滴的大小姐忍辱负重,远涉江湖,拜民间武林高手为师学得了一身高超武功,于是就打算入宫刺杀雍正为爷爷和家族报仇。

后来吕四娘化妆成宫女潜入皇宫大内,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吕四娘行刺雍正成功,并将他的脑袋割了下来带去祭奠爷爷吕留良和吕氏族人。

最后雍正发现被人杀害,乾隆为了让父亲雍正留下全尸,于是为父亲雍正铸造了金头保留全尸下葬。

但是站在历史角度来说这个民间传闻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因为当时奉雍正命令主办缉拿吕留良家族的官员正是雍正的心腹浙江总督李卫,历史上的李卫最擅长的本事就是缉捕盗贼,当初李卫以浙江总督身份接替两江总督范时绎掌管两江三省,就因范时绎缉捕江南地区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不利,被雍正撤了职,而李卫接掌两江三省之后很快就肃清了盘踞江南的天地会组织,所以像李卫这种专门善于围剿反清复明组织的官员,怎么可能会让吕四娘漏网。

而且皇宫怎么轻易就能被化妆后混进去,那把清朝的宫廷警卫想的也太差了。因此吕四娘化身武林高手入宫刺杀雍正完全是民间出于对雍正文字狱的恐慌和对吕留良家族的同情因此而臆想出来的传言而已,当然,有这种传闻出现也主要在于历史上关于雍正之死记载含糊不清。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吕留良家族的后人被发配宁古塔后一直都受到清朝的严格监管,一直到民国时期清朝灭亡,吕氏家族的后人才摆脱了为奴为婢的命运。

民国时期的思想家章太炎曾经去过黑龙江齐齐哈尔寻访过吕留良的后人,据章太炎记载吕留良的后人一直都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在清朝时期一直都受到清朝的严格监管,在现今齐齐哈尔吕姓人中就有不少是吕留良的后代。因此吕四娘根本就是民间所臆想虚构的人物,也因此就推翻了雍正被刺杀割头的说法。

那么既然雍正不是被吕四娘刺杀,那为何历史上关于雍正之死记载却含糊不清呢?

根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属于暴病而亡,他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身体出现抱恙,但病的并不重,还能正常处理工作,可是到了二十三日子时却突然去世了,雍正去世后,乾隆对宫廷服务人员下达了封口令,禁止宫内讨论先皇驾崩之事,这就更让人怀疑雍正的死因了。

用现代观点来看,雍正的死因有两种说法比较靠谱,一种说法是用现代医学解释,雍正很可能是死于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实这个也比较有依据,毕竟雍正的孙子嘉庆就是死于中暑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按照现代医学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有很明显的家族遗传性,通过嘉庆来反推雍正,也说明了雍正很可能就有这方面疾病。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在位13年批阅奏折批字就达1000多万字,累计书写500多万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高强度的工作,外加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必定使得雍正身心俱疲,过度劳累也很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知道雍正在临死前一天还在带病工作,劳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雍正暴毙也很合理。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雍正死于丹药中毒,雍正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信奉道教的皇帝,他其实是一位兼信佛道的皇帝,雍正即信奉藏传佛教,也信奉道教。

雍正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痴迷于道教丹药的皇帝,他在继位后曾经大肆弘扬道教,宠信道士炼制丹药,还经常和当时一些著名的道士贾士芳、张太虚、王定乾等人探讨炼制丹药和长生不老之说。

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的十三弟胤祥因操劳过度去世,这让雍正十分悲伤,他既悲伤弟弟之死,也对死亡更加恐惧,他担心自己也和胤祥一样会操劳过度而死,因此在胤祥去世后一个多月,雍正在悲伤和忧惧的精神状态下外加劳累使得他得了一场大病,这场病几乎差点让雍正去世,当时雍正已经开始向重臣张廷玉等人面谕遗诏了。

而挽救了雍正的正是龙虎山正一道的道士娄近垣,虽然此前道士贾士芳给雍整念咒按摩治病,但没有效果,还经常在雍正面前大谈鬼神之论,这让雍正十分气恼,于是雍正一怒之下斩了贾士芳,但雍正并没有对道士失去信心,因此娄近垣为雍正调制符水还有张太虚和王定乾为雍正炼制丹药,使得雍正病情逐渐好转,所以雍正更加迷信道教。

雍正其实是寄希望于道教的丹药、符水之中,希望这些能让他精力旺盛,焕发精神,长生不老。可是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古代道教的丹药大多是重金属炼制而成,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大量毒素,因此雍正如果痴迷道教丹药,很可能就是于丹药中毒。

而乾隆继位后一面下令驱逐雍正宠信的道士娄近垣、张太虚、王定乾等人,一面命令宫中禁止议论雍正之死,这其实也是在为老爹雍正遮羞,毕竟痴迷于丹药和长生术的皇帝对名声不好,因此乾隆对宫廷服务人员下封口令就是为了保全雍正的名声。

其实雍正也很可能是综合了这两种死因,在雍正同母弟胤禵七世孙、清史学家金恒源先生所编著的《正本清源说雍正》一书中就提到过此观点。

金恒源先生认为雍正常年勤政劳累,使得他身体透支很大,导致他的身体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之雍正信奉佛道,深信轮回之说,他继位后大肆打击迫害参与争位的兄弟们,这使得他心神长期惶恐不安,担心轮回报应,再加上他晚年过度痴迷于道教丹药,因此常年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再加上体内丹药毒素的积累,所以最终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让他暴毙在了圆明园中。

不过这些还都只是推断,除非能打开雍正的地宫,对他的遗骸进行检测,但是现在国家对古墓文物保护力度非常大,未来也几乎不会再打开雍正地宫了,想要通过雍正的尸骨揭开他的死因之谜,在未来恐怕很难成真,清朝最为勤政的皇帝雍正死因之谜还将会继续成为历史一大疑问。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清雍正十三年,正值盛年的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避暑的时候,突然驾崩了,而对于胤禛的驾崩原因,向来都是众说纷纭充满各种离奇说法的一件事。

按照典籍记载,雍正帝八月二十一日还在照常办公,可次日就驾崩了。

对于胤禛驾崩的原因,清代史料记载讳莫如深,根本看不出什么,而张廷玉的私人日记里说雍正帝驾崩时七窍流血,让人看着都害怕。

正因为对于雍正帝驾崩原因的含糊其辞,使得朝野上下与民间都议论纷纷。

民间对雍正帝突然驾崩的说法,有个很常见的就是,雍正帝是被一个叫吕四娘的刺客所害,而且被带走了头颅,因此雍正帝下葬时并不齐全,所以用纯金打造了一个头。

根据民间的传说,雍正帝登基之后,朝廷重臣之一的岳钟琪收到了一封密信,是劝说岳钟琪反清复明的,并且有大量对于雍正帝大不敬的言语。

比方说什么雍正帝害死了康熙帝,还篡改了遗诏,矫诏登基,残害自己的手足等等。

这封信落到岳钟琪手中,作为岳飞后裔的他大惊失色,为了撇清关系,以免惹祸上身,他八百里加急将此信函送去给雍正帝,并且加速彻查信的来源。

最终,岳钟琪查到一个叫做吕留良的人,很快,得知此事的雍正帝将吕留良一家全部斩首或者流放,而已去世的吕留良也被挖出来斩首。

传闻吕留良家里有个小孙女当时躲过大难,被高人救走之后练成一身武功,她为了报仇混入皇宫,最终成功行刺,并且将雍正帝的头颅给砍下带走了。

因为雍正帝是突然被行刺的,知道此事的全都不敢声张,所以对外宣称雍正帝乃是因为疾病才驾崩的,以此掩人耳目。

但身体不全就下葬当然不行,于是宫里为雍正帝打造了一颗纯金的头颅,葬入泰陵。

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雍正帝金人头,但是,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依据,那些所谓的吕四娘入宫行刺的故事,实在是有太多的漏洞。

清代宫廷选秀的秀女,都是八旗女子,非旗籍女子根本混不进去,何况清代宫廷的嫔御要侍寝都要褪去所有衣物,吕四娘根本不可能带着刀去行刺。

雍正帝终究是个皇帝,即便是在就寝的时候,也有人伺候在附近,吕四娘闹出那么大动静还能全身而退,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谓吕四娘行刺,只是笑谈而已。

不过,雍正帝的驾崩原因的确是非常扑朔迷离,几百年来各种说法都有。

首先就是说雍正帝原本就身体不好,年轻的时候就患有热症,他在八月二十一日就感觉到了不舒服,预感自己时日无多,之后很快就去世了。

其次是说雍正帝晚年纵情太甚,这样的说法来自李朝当时的记载。

按照李朝使臣当时去清朝所见所闻,雍正帝晚年因服用欢情药而身体极差,加速了驾鹤西去。

而最后一种也比较靠谱,就是雍正帝服用了有毒的丹药,最终一命呜呼,雍正帝的确非常迷恋于炼丹,而且宠信道士,是史上最后一位追求炼丹长生的皇帝。

总的来说,雍正帝被行刺之后带走头颅,最终带着黄金人头下葬的传说不足为信,而雍正帝因为服用丹药过甚,最终导致了突然驾崩,这样的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雍正下葬没有头换了一个金制的头应该是真的。闺为雍正当皇帝时代是非常暴戾的,时常被人刺杀,他的死亡有可能是被杀死的,头被杀手取走了。

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雍正皇帝暴毙与圆明园,民间有传说,吕四娘为了报父之仇,入宫行刺雍正,夺头而走,使雍正皇帝死于非命,这是不是真的呢?那么传说之中雍正皇帝下葬由于没有头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一,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登发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雍正的泰陵在清理发掘之中,证实没有被盗,现在正在破土动工,金头之谜即将解开,但是在实际挖掘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探墓。

1997年,国务院首次明确:“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如今已是中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这样一来,泰陵里面到底有什么,到底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变得扑朔迷离,各种不同的说法应运而生!

说法之一:是被吕留良案中逃脱的吕四娘入宫刺死的。 其中一种说法是被吕四娘刺杀 的。此说到今天仍颇为风行。1981年, 考古工作者曾发掘雍正地宫,未打开即作罢。可是社会上传说棺材已经被打开,雍正有尸身而无头。

那么,吕四娘的来历究竟如何?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 说是吕留良之子进士吕葆中的女 儿,在吕留良案中,她携母及一仆逃 出,为替父祖报仇,习学武艺,后来 潜入宫中,杀掉了雍正。

说法之二:说雍正九年,宫女与太监吴守义、霍成在雍正睡熟时,用绳缢之,使气将绝,用太医张某之药而愈。但是经证实,此事也是子无须有。

说法之三:雍正年轻时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后,他求仙访道、企求长生,更是 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 进宫内,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在服用的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中含汞、铅、朱砂等矿石含量较高,因此长期服用此类丹药,中毒也属正常。

不管上述那种说法,说法一先,说法二,显然站不住脚,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吕四娘可以闯入戒备森严的禁宫杀人砍头,宫女太监合谋共缢之更不靠谱,所以说,雍正信佛崇道,服食丹药而亡比较符合事实。可是问题在于,如果是服食丹药死亡的话雍正的头颅哪去了呢?看来此事另有隐情!

事实上还有种说法是最靠谱的,那就是脑中风病,据原史病 案记载 : 雍正帝十三年八月二 十一 日在圆明园发病 病发时,自觉头痛如针刺,头晕 目眩 两脚无根不能站立,御医诊为:“此乃肝阳上亢 , 中风之先兆 , 当以镇肝熄风之品 ”。由此看来雍正是得了脑中风了,而且据说,脑中风使得雍正面部变形腐烂。

或许正是由于脑中风导致面部腐烂,所以,才在下葬的时候用金制的头代替,但是这个答案究竟对不对,还有待时机成熟时,考古泰陵来找到真实的答案。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者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传说雍正下葬因为没有头就换了一个金制的头,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这不就是公鸡下蛋,母鸡打鸣的事,这不尽扯呢嘛?话说这雍正死的确实有点突然,但也不至于让人把吃饭的瓢让人给摘了去,这搁那都说不过去呀。

就您这换头这事,说的其实就是一个叫吕四娘为了报杀父之仇,这就潜进了宫里头,乘着雍正不备,捅死雍正,顺手就把那脑瓜给摘了去。

说实话,俺是不怎么喜欢这满清,咱大华夏近代的屈辱就是他带给咱的,但咱本着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胡说不是。

今天借这一亩三分地,咱唠唠这事,俺就给大家伙讲讲满清的规矩,咱从侧面体会一下,这种可能性。

规矩

首先大家伙要知道,满清作为咱大华夏地头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宫里边的制度那延续了好几千年,到他这,那已经完善到了极致,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矩来避免可能发生的事。

吕四娘摘了雍正的脑瓜蛋,要想混出宫,那就得用宫女的身份来出去。那咱就说说宫女的规矩。

这宫女,一般固定在一个宫殿里是不出去的,伺候哪位主子那都有名额,不会让你乱溜达,就算轮到你休息,那也是搁自己睡那屋里休息,不能乱溜达。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那万一是个打杂的宫女呢?”

打杂的?你以为要太监干嘛的?没事宫里边溜达!打杂的都是太监干的事,就算是刷马桶这活,那都是太监干的,当然那些个受到处罚的宫女除外,而且这受处罚的宫女,您认为她可以提着个马桶瞎溜达,她也有固定的地干活不是,没事出不了那一亩三分地。

有人说,可以假装宫女传递消息。

呵呵!宫里边有个啥事,传递消息那一般都是太监干的事,宫女一般都摸不到边,她就不能干这活,原因是不允许一般的宫女识字。

识字这事太监可以,宫女是万万不行的。

再说过去,那宫女想要从一个宫里边窜到另一个宫里边,那也是有严格要求,最少得二人同行才成。

不是二人同行,单独一个宫女上路溜达,在宫里边分分钟钟就有人给你捅到管你的人头上了,而且这处罚还没送到眼跟前,早就有人把你这宫女拿下,询问咋回事?就算你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那大板子他也饶不过去,这就是满清在宫里边的规矩。

宫女必须俩人一起走,您如果找不到另一个宫女一起走,您还得拽上一老太监,记住喽是老太监,年轻的还不成!至于为嘛是老太监呢?俺也好奇,翻了好多的资料,到现在都没有解释,只能理解为,小太监也许是好奇心重,被人一鼓动,这就啥事也干?老太监不容易干这没鼻子的事?

虽然这理由有点子牵强,但俺也只能想到这一步。如果有解释的话,大家伙可以在下边留言,让俺也解开这疙瘩。

好,有了这规矩,大家伙可以想象一下,吕四娘一个女的,提着雍正脑瓜蛋,这血刺啦胡的,从宫里边往外窜。

您能走几步?想要混出去,这想多了吧了。

飞出去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人家会武功,整个飞檐走壁啥的?没准就跑了!”

哎呦喂!您这脑袋洞开的不错,搁古代确实有飞檐走壁这么一说,但那相对来说的都是民间低矮的墙头。

您进故宫里头瞅瞅那墙头,三人叠罗汉都不一定摸到墙头,您给俺们飞一个。如果真能飞,得,那民间一直都有想进宫里瞅瞅满清皇帝的人,早干嘛去了,这不早飞进去了吗?还能等到雍正当这挡箭牌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就要说了:“你快拉倒吧!你不知道雍正死在了圆明园吗?这圆明园和故宫能一样吗?历史都不知道,跑这嘎达充啥大瓣蒜,吓唬人?”

这您就想多了吧!那圆明园不是被那帮子推行人权,享受民主熏陶的洋鬼子强盗给烧了吗?这没有实物,就只能拿故宫说事不是。

而且故宫和圆明园都是皇帝办事的地方,基本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比如说墙头,比如说对宫女的制度,所以在这个地方您别较真。

再说凭借武功飞出去,您就别想了。

宫门的事

而且各个宫里边他都有宫门,到了点这可就关了,想要开门,您得到每个宫里边的首领太监哪里去掏。

就说这吕四娘,真得手了,第一步出这宫门,咋出去?就算出去了,所有的宫门都关了,您咋混出去,还提着一颗血刺啦胡的大脑壳,二里外就能闻到那股子血腥味了。

而且这宫门外头还有垮着大刀片子的侍卫保安,那些个眼珠子您咋能躲过去。强攻?分分钟钟就让你变成刺猬。

玩那?闹哪?可咱也不能到皇宫来瞎玩,瞎闹腾不是!

咱更进一步说,就算你想掏刀子,人家皇帝身边就不离人,就连皇帝和自家老婆办事,都有太监蹲一边数数,您咋捅?

咱再往前了说,人家皇帝亲近一下老婆,那老婆都光溜溜的卷个席子才能见面。您这吕四娘是咋把那刀子搁身上不让发现的?您给个不让发现的理由!你以为搜东西那些个太监宫女都是外行?人家一辈子就是干这个的!骗他们,您这想多了吧!

所以皇帝住的地,不是啥公共场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这事根本就没有。

当然想要完全解除这疑惑,这就等着啥时候开了雍正的泰陵,一切的猜测就会得到印证了。

那么雍正是咋死的呢?

这事大多数的专家认可的是,雍正嗑丹药嗑多了,把自己个给毒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