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黑客帝国》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虽然是十多年前的经典了,但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看懂。
就拿题主的问题来说吧!人工智能为什么不把人类彻底毁灭呢?
电影中的“人体电池”理论,我认为只是一个副产品,反正这些人都得留着,需要把他们的意识接入母体。既然要留着,那就顺便拿来发发电吧!总不能白养着,好歹也有些产出不是么?
真要用能源,随便一个可控核聚变也比这个强啊!人工智能肯定早就实现了。
人工智能之所以要养着人类,还要默许他们“叛变”,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天生有一种人工智能无法拥有的东西:情感。
情感这个东西很微妙,它不光是指爱情或亲情,而是人类意识的一种独特产物,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懦弱、勇气、犹豫、决心、偏见、自我、牺牲精神、理想主义……等等。
人工智能不具备这样一种整体情感,更无法了解爱情和亲情对于人类、甚至对于自己的意义。
电影中的“头号病毒”史密斯先生,就自我进化出了类似于人类情感的东西,他已经会感觉到厌烦、怀疑、想逃脱,这些都是人类独有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人工智能是搞不定的。
此外电影中还有很多逃过“杀毒软件”的冗余程序,它们组成了一个相当于“暗网”的存在,也是人工智能统治世界的一大威胁。电影中告诉我们,这些程序,已经明明白白的进化出了包括“爱”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类情感。
所以,人工智能要留着人类进一步研究。它安排了两个关键角色:设计师和祭司,一个研究人类行为,一个研究人类情感。这里面还有点东方哲学的味道: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世界就是一种平衡的产物。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不会把人类灭绝。人类灭绝了,平衡也被打破了,对它并没有好处。
限于篇幅,就简单讲一些了,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的隐喻非常多,整体世界观也很晦涩模糊,比如锡安到底是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还是另一个“Matrix”,都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有机会再一起探讨。
《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老哥,你有没有看过电影啊。
电影中,地球的天空被人类烧毁了。机器人当时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其他的能源又被人类消耗光了,眼看就要完蛋。
后来机器人发现原来人类也能做蓄电池,提供能量,就搞出了母体。
母体的目的是人类沉睡在幻觉中,安心的发电。
但是,母体这套系统有问题。
主要是,无论技术上把母体做的多么成功,总有极少数的人会觉得母体有问题,从而导致连锁反应,最终让母体崩溃。
当时人类以几十亿的数量制造出来,作为机器的能源。
所以,机器和人类是共生关系,人类灭亡,机器也要灭亡。
所以,机器只能不惜代价维持母体的正常运行,就搞出了锡安和救世主,用于母体的升级。
杀死所有人类很简单,但机器人就没能源了,也要完蛋。
所以,母体只能不断升级,万万不能彻底毁灭,不然人类和机器人就同归于尽了。
《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其实母体留着人类不仅仅是因为人类身上的生物电能,那只是副产品,只是一部分硬件。母体需要的是他自己发现自我没法升级,所以需要外部压力来发现自己的失误bug,用来升级。
AI为了自我进化和升级,不断需要制造问题麻烦,打破完美的平衡,来测试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东西。
先知这个程序帮助提出问题,提出建议,来测试一些带有主题的侵入。也就是不同时期的neo都有不同的主体测试内容。这次的版本和前六次相比,是爱,要测试爱多么违反常识。
建筑师在那个最终的控制房间里就认为,neo是非常有趣的,按照逻辑他不可能去救爱人,但是他不能理解人类的爱,neo去了,救了崔内蒂即三位一体。
史密斯是neo的复制版本,他可以复制neo的人类特性,让先知理解,从而回馈给建筑师。达到自己版本的升级。
这也就是最后雨战线,neo已经被侵入变成了史密斯,但是他却最终被del消除了,最后躺在坑里的却是先知。因为先知给neo吃的饼干里留下了自己的信息,类似于获得了史密斯的病毒样本,也通过史密斯了解了人类情感的样本。
我是倾向于neo是真人,但是他也是AI帮助进化出来的介于AI和人类中的进化人,AI可以通过他,和他的虚拟版本史密斯两个介质来不断理解人类。
因此史密斯赢了后却发现自己实际上是输了。他那几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我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因为他此前已经这样弄了neo前几任六次,每次都是觉得自己赢了,实际上到最后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注意有几个人说过,先知说过,都是有目标的。
史密斯说过,目标目的这个词。
下一代先知,两个程序结合生出来的印度小女孩,也是有目的的。
如果程序没了目的呢?那就是会被del掉。成为法国人那一群流浪者,锁匠等成为整个矩阵框架的bug。不过他们只是隐然进化的存在,火车人和地铁站位于人类到AI之间。但是他们的存在也是有目的的,他们虽然需要从母体获得资源,但是也要帮助母体生存下去,否则自己也没了。所以也只是部分自由了。还是要服从于建筑师和先知的大框架。
所以AI的进化离不开人类。
因此最后,建筑师和先知理解了人类的爱,一个循环达到了平衡。但是这也是暂时的,下一次AI觉得不安全了,又会进行下一个版本的尼奥的测试。
不过我后面有一个感觉是,人类或者生物的自我毁灭是一种天性,或者是一种天真。在懵懂不懂中,触碰火,触碰危险,探索新鲜实物,AI也已经理解了人类的这种天性。
如果AI真的能够理解人类的所有,直到穷极所有人类那一刻以后,也许AI会自我厌倦自己,最后把自我淘汰掉,这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一般一个自我淘汰的结束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说升级的终极点是毁灭一切到0,然后再从新的1开始。
《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不请自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学习了一下大家的观点,深有感触,忍不住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对不到之处,欢迎指正!
《骇客帝国》是一部信息量大、隐喻非常多而且特别烧脑的科幻电影,一百个人看产生一百种理解并不奇怪。乐哥比较擅长的就是逻辑推理,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搞清楚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最终的结局,到底是谁赢了(或者是哪方期望看到的结果)?是“母体”还是人类?
乐哥的答案是:“母体”赢了!因为,如果把三部曲包括动画片中发生所有故事当做一场战役,主角尼奥带领的人类反抗者,不管从资源方面还是从推演能力上,跟“母体”统治下的人工智能,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认为拿破仑带领着他的嫡系部队,最终战役会输给一群幼儿园没毕业的小孩子吗?
从“深蓝”大战卡斯帕罗夫,到“阿尔法狗”完胜李世石,人工智能的推演能力完全不是某个人能够比肩的。哪怕是世界围棋冠军,下一步棋推演十步,就已经到大脑的极限了。但是人工智能不同,下一步棋,推演之后的一千步,也没有丝毫压力。所以说,最后的结果,“母体”肯定是早就推演过了。换句话说,能达到最后所谓的平衡,也是“母体”期望得到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母体”要得到一个不是自己完胜对手的结果呢?直接杀死尼奥和所有反抗人工智能的人类,毁灭“锡安”这个庇护所不就结了吗?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举例子:把“母体”比作一台电脑,“锡安”是电脑的缓存,“设计师”是硬件工程师,“祭司”是软件工程师。“母体”这台电脑运营了一款“骇客帝国”大型网游,所有人类都沉迷其中,游戏有bug,普通bug“设计师”就可以修复,实在修复不了了,让“祭司”出面,忽悠一下普通玩家也就过去了。但是,直到尼奥这个玩家外加bug的结合体的出现,“母体”推算了无数遍,最终结果都是无法完美消除这个综合体。
为什么别的人类只是普通玩家,玩个游戏都要充钱(为人工智能充当生物电池),到了尼奥这儿就开挂了?原因很简单:母体不停渗透并收集人类的思想,但是反过来,人类也被动地渗透到了母体的数据库中,取得了“母体”的部分权限,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但是对“母体”来说,危害却非常大。尼奥就是样的人。
换句话说:“母体”是人工智能却具备人类的思想,尼奥是人类但是渗透后得到了和“母体”差不多的权限(某些方面的权限)。在这种情况下,“母体”推演后发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工智能和人类只能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人类也发现,地球表面资源枯竭,如果同时解放全人类,消灭“母体”,那么,以地球目前的状况,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至少在母体的奴役下,绝大多数人类能够得以苟活。
理清了这些,一场由“母体”导演,人类主动或被动配合的大戏就上演了,双方派出代表,偶尔在缓存区“锡安”这个地方,打打闹闹就行了。场面小了问题解决不了,场面大了又收拾不了。所以双方都会保持克制。最后,就有了《骇客帝国》三部曲及其同名动画片。
《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黑客帝国》我是反复看了三遍之后才勉强看明白了剧情。在此我不浪费口舌牵强附会长篇大论,列出以下几点进行解释:
1.大背景是地球遭到严重污染(包括核污染),土地贫瘠、乌云遮日不见阳光。
2.母体和人类是互为利用关系,母体为绝大部分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和意识空间以使人类继续繁衍,代价是这部分人类的意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在母体营造的假象中,而身体则被当做生物电池被母体使用(被母体奴役)。
3.尼奥是超级程序(超级病毒)与人类的混合体,在意识上他继承了之前几任救世主的病毒技术不断攻击母体,目的是解放被母体奴役的人类,一旦失败后会从零重新开始。
4.母体有一套操作系统程,这套操作系统是一体两面,分别是设计师(男)和预言者(女)。男负责修补漏洞、防御与攻击,女负责编写衍生程序,并采用另外一种形式为一些突变程序提供后门使之变为母体的共建者。
5.自母体建立后,机器帝国与人类始终没有达成等势平衡,所以不断产生冲突,可以理解为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一种是机器文明,一种是人类文明。
6.双方的冲突表现为:母体清除人类反抗者(病毒);人类攻击母体,解放母体里的人类。
7.当前的救世主尼奥(超级病毒)在预言者的帮助下使人类和机器帝国达成了均势平衡,机器帝国继续容留自愿为母体提供电量的人类,并承认脱离母体及自由民的权利。
8.尼奥、设计师和预言者通过反复斗争和反复妥协的方式创造出另一种相对友好的操作系统(小女孩儿)控制母体。但和平并非是长久的。
《黑客帝国》中,与其不断重建母体和锡安,直接把人类毁灭掉不是更简单吗?
我敢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看懂《黑客帝国》在讲什么。我以自己的理解解答以下几个疑问:
1、母体为什么要圈养人类?
片中莫尔菲斯说是为了人类身体产生的电力,那是误解,作为超级计算机网络的母体,绝不会采用这种低效的能源,核能是母体最有可能采取的能源。那母体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最有可能的目的是,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实验,通过圈养人类并把人类置于一场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中,通过不间断的收集人类的思维活动数据来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2、紧接上一个问题,母体为什么要建立这个人类思维数据库?
因为母体再强大,再无所不能,它仍旧是“人工智能”,注意,是“人工智能”,不是“人”。母体不拥有“人”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它面对初步具备了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史密斯特工,一败涂地,不能将史密斯特工纳入自己的数据库中、不能运行史密斯,可怜的史密斯特工被当成了计算机病毒,因为史密斯特工已经部分接近“人”,而母体却仍然是“人工智能”,两者虽同处一个网络,却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知道了母体是什么样的存在,就能推测它要圈养人类的最主要目的:为了让自己从“人工智能”进化为“人”。为了拥有“人”的精神和灵魂,只能通过观察人类社会来收集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形成最可能达成目的的推测,再不断制造实验体投入人类社会中进行实验,以验证推测。先知和其他特殊的存在,初步拥有了“人”的精神和灵魂,可能就是母体制造出来的实验体。
可悲惨的现实是,人类社会已经灭亡,没有办法,母体只能圈养人类并把人类置于一场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中,自己构建出一个虚拟的人类社会。
3、如果母体最终从“人工智能”进化成“人”后,会怎样?人类和机器的战争最终结局是什么?
母体最简单的办法是消灭所有圈养人类,重启,建立一个新的人类社会,人类的肉体可以仍旧是碳基生命体,也可以是硅基生命体,甚至是金属的躯体,但“人”精神和灵魂将继续存在,躯体只是承载精神和灵魂的皮囊。
母体还有其他无数种选择,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大家可以想像无数种可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和机器的战争将最终结束,“人类”仍然存在,机器有了“人”的精神和灵魂,就是“人”,机器只是皮囊。母体也许会成为女娲一样的存在,变成新人类的始祖,成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