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当时是北海太守,为什么不拥兵一方与曹操抗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这几个。
第一,孔融的实力不足。
在曹操大破黄巾贼的时候,孔融被打出屎来。
历史记载,黄巾贼张饶等人率领部队20万在冀州青州流窜,本来还没有攻击北海。
然而,孔融自认为自己能打,竟然主动出击去偷袭张饶,结果被打的大败。
稍后,黄巾贼管亥带着几万人来北海,竟然将孔融困在城内,差点就挂了,
最后还是派出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这才勉强解围。
可见,孔融的军事力量太差,连黄巾贼都打不过,何谈和曹操对抗。
第二,孔融才疏学浅
这厮就是一个名气大的书生,实则没有什么军事和政治能力。
当时北海夹在袁绍和曹操之间,两个人的势力都很强。
正常来说,孔融应该拉拢一方以自保。
然而,孔融荒唐的认为自己是孔子后裔,不能和乱臣为伍,和两者对立。
甚至,孔融还生气把建议联络曹操或者袁绍的部下左丞祖,直接杀了。
这种短视行为,很快遭致灭顶之灾。
第三,孔融早就被袁绍打跑路了。
没多久,袁绍就派儿子袁谭带兵来打。
当时袁绍用兵接近十万,孔融哪里是对手。
而曹操因孔融和他对立,也见死不救。
结果,打了半年,孔融打败,光着身子逃到曹操那里,妻子和儿子都被袁谭俘虏。
搞笑的是,在如此绝境下,孔融毫无办法,却装模作样的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装逼倒是很有一套。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大草包,哪里能够和曹操对抗,提鞋也不配。
孔融当时是北海太守,为什么不拥兵一方与曹操抗衡?
让孔融和曹操相抗衡?孔融除了身世比曹操好,文学才能可以勉强看得见曹操的马尾,其他方面,和曹操相比简直开国际玩笑。
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孙,从小就以神童著称。著名的故事除了让梨,还有怼人。(详情可以看见以史为鉴主页有关孔融的文章,写的很详细了)
孔融除了名气大(一百分),善于清谈(90分),在内政,军事方面可以说是负分。是志大才疏的典范。
以史为鉴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孔融最早因为劝谏董卓,董卓想杀他,但是顾忌孔融名声,于是故意派到黄巾之乱最为严峻的北海去治理地方。
孔融到了之后,觉的自己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于是孔融面对黄巾起义后残破不堪的地方,不是休整城池,加大军队建设,反而按照儒家思想,积聚民众,推广儒学,成立学校。打算感化民众。
结果真正的黄巾来了,孔融信心百倍的率领没经过训练的士兵主动出击。被黄巾军打的大败而回。
就一战,直接把孔融领兵作战的念头完全打消了。看见黄巾就躲得远远的,或者就躲在城里不出来,装作气定神闲的看书。
后来被黄巾将领管亥率几万人给包围了,还是太史慈报恩,孤身突出重围向刘备求救。
当时还是小透明的刘备一听说著名的孔融求救,大喜过望的说:孔融竟然知道我刘备啊!
于是刘备率领仅仅三千士兵就打跑了管亥。
孔融有个谋士看见袁绍和曹操崛起,自家主公又啥事不懂,于是建议孔融挑一个结交一下,别两个都得罪了。
结果孔融面对这一良好的建议,第一反应是:来人啊,把这个反贼给杀了。
谋士:。。。。
等到后面袁绍派袁谭攻打孔融,已经没人能帮他了,袁谭马上就要攻破城池,孔融没办法还在那装冷静,在读书。
“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到了晚上,袁谭的士兵已经打进来了,孔融急急忙忙丢下书本和家属自己逃跑了,孔融的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孔融在北海六年,军事、政治、治理地方等事情上一件都没用搞成功,最后也只能投奔在曹操麾下写写文章。 可是孔融还要自命清高,看不起曹操,在屡次三番讥讽曹操,终于惹来杀身之祸。
你说这样一个文人如何在乱世之中和曹操这样的枭雄争锋呢?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