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你好,首先作为一个90后空巢老人很高兴看到有人还记得这部老片子,emmmmm,话说你这一气问了三个问题啊……那我就按顺序挨个回答了。
首先是建立防线的问题。那两个狙击手叫舒哈和哥顿,其实他们的任务本身不包括执行这种任务,他们两人的任务理论上只是支援,他们不需要去干这活的。
那个时候本来应该是悍马车队一帮人拉过去建立防线并搜救,顺便炸毁黑鹰战机避免泄露机密。可是那个时候的悍马车队都那个样了,如果你看过那段车队绕了半天绕回原点那段镜头的话你会理解他们为什么没法过去的(那个镜头血有点多我就不找出来了……)。当时那架黑鹰直升机上那俩狙击手应该是附近仅有的力量,其他的都被缠着呢。
或许是英雄主义?西部牛仔的血脉苏醒?这两个人明知可能会死还是去了。他们问C2车队什么时候能到,C2给出的答案是:“不知道,大概不会很长吧?”作为三角洲的老兵油子听这话还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么?然而他们还是去了。
先是用ar系的哥顿喊着“last mag”换弹匣被AK打了头。
然后是用着M14的舒哈(哥顿死之前一直叫他兰迪)在苦战之后先后被击中数次而死。
然后是指挥部,说实话我最烦的就是那个将军,我们这方言叫“膈应”。两个狙击手先后数次请求下去建立防线,然后到了没别的主意的时候将军说要亲自跟他俩通话,通完话到了该下令的时候来一句:“哈尔,这是你的决定。”意思是出事了别找你呗?早知道容易出事还让人下去送死?
可话说回来这将军也是够倒霉的,那种情况真不派人搜救就给处理了也绝对是个事,国内的声音得弄死他。此外最主要这样的话就开了个很不好的头,“No one get left behind”这句话带给整支军队的信念加成就是靠着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存在的,要是出点什么事上级就把你舍弃了那谁受得了?
最后,是不是送人头这个问题。唔……说实话这个不好答啊。凭心而论这种行为确实没什么用,谁都知道俩人下去对付那一帮肯定活不了,还得再饶进去俩大活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们是在守护不抛弃不放弃的诺言,对军队、对兄弟。或许我真的救不了你,但我最少能陪你一起见上帝。
但在我看来这是值得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困难的时候有人能来帮忙,这样的行为士兵们会知道无论何时自己都不是孤身一人,你的战友不会抛弃你,哪怕你深陷敌营他们也会救你回来。这种信念会使一支军队在深陷重围时依然保持极高的战意和战力,能够极大减少投降的可能性。
不过即使以非理性的角度上讲,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事还是让老蒋那波人干去吧,换做我的话恐怕待不住的嗖。
《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看过《黑影坠落》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对片中去营救坠毁的超级64号的两名狙击手印象深刻,当时援军何时能够赶来尚不明确,但是两人还是毅然投入作战,前往救援,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全部阵亡,而生还的飞行员麦克杜伦特也被索马里人俘虏。
当时超级64号坠机后,由于位置较为偏远,当时美军主要集中在坠毁的超级61附近,执行救援任务,而此时的车队也在路上,正准备返回基地,而且已经受到攻击遭受了不小的伤亡。所以此时超级64号究竟何时才能得到救援是个未知数,而且机组成员情况如何指挥部也不清楚,所以两名狙击手舒哈和戈顿才请求前往坠机地点,但是第一次请求被拒绝了。后来,索马里人开始向超级64号残骸聚集,状况比较危险,两人再次请求前往进行救援,而指挥官此时在确认两人明白此次任务的危险之后,允许了两人的请求。
而两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就是美军也很看重自己的战友,虽然他们不是一个部队,但是同为驻索马里美军,朝夕相处,此时是应当给予及时的救援的。当时坠机情况不明,很有可能有生还者,如果不及时救援很大几率遭遇不测。同时,其搭乘的超级62号直升机也能提供支援,而救援部队也必将赶到(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两人才选择冒险一战。
最终,两人救出了仅存的生还者麦克杜伦特,但立刻遭到了大量索马里人的攻击,最终两人战斗至死,杜伦特也被俘虏。两名英雄的遗体也被索马里人羞辱,最后辗转交还给了美国方面。
《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他们是出于对袍泽的永不放弃和军人的荣誉感而选择去坠机地点营救被困飞行员!尽管知道此去危险重重,生还渺茫,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放弃救援战友的唯一机会,哪怕希望渺茫!
在收到黑鹰直升机坠落的飞行员的求救后,这两名狙击手便一直在空中设法阻止武装分子靠近直升机坠机点,以便为救援车队争取到赶来的时间。可是他们在空中根本无法阻止武装分子的攻击,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两个选择:一、继续选择在空中掩护,如此飞行员绝不会坚持到车队的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飞行员被打死;二、要求降落到坠机地点建立地面防线,一起坚守到救援车队的赶来,迫于敌人在数量在的绝对优势,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可是这也是唯一的机会来营救自己的战友。
对于这些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袍泽被人打死或者俘虏,而自己却毫无作为!即使是抱着一丝的希望也绝不放弃。
这就是团队的信任和互助精神吧,他们绝不会抛弃自己的袍泽,所以他们要求降落营救飞行员;他们也相信自己不会被其他袍泽抛弃,相信救援车队会赶来营救他们,他们是带着彼此之间的绝对信任来执行任务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他们是为了援救受重伤的飞行员麦克杜伦特。
当然这两个狙击手已经明白,他们会深入黑人民兵中作战,救援什么时候赶来也很难说,还是自愿参加了。
说白了,这就是明知道会死也要拼,因为不能放弃战友。
就军人来说,这种精神是伟大的。
因为两个狙击手如果不去,飞行员分秒就被大卸八块了。
两个狙击手去了,至少能坚持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说不定救援车队就能赶到。
然而是没有救援。
两人在毙伤二三十名黑人民兵后,先后被打死。
第一个狙击手,是被AK点射爆头的。
第二个被多发子弹击中后,被一个黑叔叔跳到身边,用一支中国产的54式手枪打成了筛子。
即便是特种部队的狙击手,也是架不过对方人多啊。
最后,莫名其妙的想到了红海行动。
《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首先向兰德尔.舒加特、加里.戈登两位三角洲狙击手致敬!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配得上美军最高荣誉——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荣誉勋章的标准极高,由总统亲自颁发,是美军的至高荣耀。用于表彰“在与合众国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无畏精神”。舒加特、戈登在索马里军事行动中表现符合勋章要求。
我们看战斗的经过:
第二架被击落黑鹰Super64的坠落在摩加迪沙市中部,地面部队无法及时前往掩护,而同时大量的索马里民兵潮水一般涌向坠机地点,已经岌岌可危!
地面上的情况在Super62上担任掩护任务的兰德尔.舒加特、加里.戈登都看在眼里,显然如果再得不到支援,Super64上的麦克.杜兰和其他受伤机员处境危急!在这样情况下,两位狙击手冒着生命危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无畏精神,请求前往建立防线,指挥中心因高度危险性予以拒绝!因为很明显,去必然陷入民兵围攻,大概率有去无回。但是两人再次要求!
加里森将军直接通话确认两人确切知道危险性后才同意送两人前往建立防线。这个决定是艰难的,背后代表了美军no ones gets left behind,决不抛弃任何一个战友的战场信条!而为了一丝微弱希望,营救同胞无畏牺牲的舒加特、戈登两位勇士用生命践行了这一信条。
美国电影尤其是战争电影对战争的反思、对普世价值和人性的歌颂是值得学习的。相似的影片还有《拯救大兵雷恩》——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母亲身旁。
美国战争电影对于普世价值和人性的歌颂不是直接唱赞歌,而是从现实出发做人性的流露。在《黑影坠落》的结尾,埃弗斯曼中士最后的自白中所说
“A friend of mine asked me before I got here. It was when we were all shipping out. He asked me: "Why are you going to fight somebody else"s war? What, do you think you"re heroes?"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at the time, but if he"d ask me again, I"d say no. I"d say there"s no way in hell. Nobody asks to be a hero. It just sometimes turns out that way.”
“之前一个朋友问我,那是在我们被派来之前,他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打别人的仗?你自以为是英雄吗?”当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我的回答是“不”。我不想当英雄,没人想当英雄,只是有时候时势造就英雄。”
在战争中面对枪林弹雨没有人真正想的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出于对同胞战友的保护、对使命任务的完成而自主的做出了英雄的举动!舒加特、戈登就是这样人性光辉的代表。
《黑鹰坠落》两个狙击手为什么要求去坠机点建立防线?
维防万一,建立新的主线,作三点一线规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