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邓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军舰,有没有可能扭转黄海海战的失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会扭转。

在致远号沉没时,日军已经占有压倒性优势。

同时,吉野号最后也是重伤,仅仅是没有沉没而已。

当时联合舰队虽然有2艘军舰被击伤逃走,却都是很垃圾的老军舰,主力舰完好。

此时北洋水师超勇号沉没,平远号重创被迫撤退,已经少了2艘军舰。北洋水师其他几艘军舰,已经伤痕累累。

这边,致远号刚刚沉没,济远号、广甲号都受伤逃走,还将重伤的扬威号撞沉。

没多久,经远号又被围攻击沉。

最后日军9艘主力舰,围攻定远、镇远、来远、靖远四舰。

因怎么都打不沉铁甲舰,加上天快要黑了,联合舰队见好就收,退出作战。

此战北洋水师最终剩下5艘军舰,全部都是重伤。

而日本联合舰队,9艘主力舰,只有吉野和松岛受伤较重,另外7艘不是轻伤就是干脆没什么损失。

而吉野本来也在海战中被打成重伤,所以是不是沉没,意义不大了。

即便吉野当时沉没了,当时联合舰队仍然是8艘主力舰,其中7艘基本没有受伤,受伤的松岛后也仍然能够作战。

而致远号沉没后,济远号、广甲号本来就是受伤,肯定还是会逃走,扬威号伤势很重,又是垃圾老军舰,迟早也是沉没。

最终,仍然是日军8艘主力舰围攻北洋水师5艘军舰(平远号当时已经撤退)。

数量接近2:1,日军又占据速度和速射炮的绝对优势,北洋水师无论如何也架不住。

其实,如果不是北洋水师装备2艘防御能力超强的铁甲舰,海战当天就结束了,必然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海军建设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两国海军的对抗,其实就是两国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对抗。

这种完全是依靠实力碾压,绝非某个人发挥英雄主义就能胜利的。

无论邓世昌再勇敢,他也救不了腐朽无能的满清。

如果邓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军舰,有没有可能扭转黄海海战的失败?

如果邓世昌在黄海海战真的把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吉野撞沉的话,那么黄海海战的战败局势我个人认为也不会扭转,只能说是比混战五个多小时重创敌舰数艘的战果要稍微好一点,毕竟吉野舰也是日本海军的新式战舰。倘若致远舰能撞沉吉野舰的话,这对北洋水师今后的作战理念肯定是要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许李中堂也不会下令北洋水师“御敌保船”这样的上策,致使北洋水师残余舰队在威海卫保卫战之中,被日本陆军和海军来个瓮中捉鳖,搞得全军覆没。

至于邓世昌所在的致远舰能不能撞沉吉野舰还要做一个理论的分析,众所周知,当时的吉野舰是英国汲取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而吉野舰的建造也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其航速能达到23节。再看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同属于英国制造,但比吉野舰的建造要早了五年多,自然而然在航速方面要落后于吉野舰。作为北洋水师最快的装甲巡洋舰,致远舰也只有18.5节的航速,更何况北洋水师又缺少优质的燃煤,战舰又大多缺少保养,锅炉面临着老化。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能不能达到最高航速还是一个问题,并且致远舰在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用舰首的冲角撞击之前,就已经多处中弹受伤,舰身倾斜。

再反观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的吉野舰,航速高达23节,又装备了速射炮,致使整个第一游击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压制了北洋水师右侧的火力。在黄海海战中,日本的吉野舰见致远舰有撞击之意,见势急忙转向规避,并发射鱼雷自保。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中,锅炉舱发生爆炸,舰体破裂下沉。

综上,就算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在吉野舰规避不急的情况下撞沉了吉野舰,那么对黄海海战战局的败势也起不到扭转性的改变。因为第一游击队就算损失了吉野一艘舰只,也还有高千穗、浪速、秋津洲三舰,也足以形成强大的速射炮火力。虽然这些速射炮对定、镇二舰的装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对北洋水师缺乏炮弹的诸如来远、经远、平远、靖远还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在最后的追逐中,经远舰被日本第一游击队联合击沉,靖远和来远各中弹110发和225发。

如果邓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军舰,有没有可能扭转黄海海战的失败?

实际上,在大东沟北洋水师是被突袭的,在极度恶劣的局面下,使日本鬼子的绝大部分舰船几乎所有带伤也没有了多少战斗力。关键是后来避战保船的政策,在威海卫被自己的火炮被迫自沉。原因是陆军把炮台丢弃了,旅顺口也丢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