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在二战之前,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就比较高。
美军士兵回忆,他们从诺曼底登陆前后,去过了北非、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其中,他们认为和美国最为接近,也最文明富裕的,竟然就是德国。
其次,二战期间,希特勒非常重视军人的生活。
在希特勒看来,德意志民族的精英,全部都在军队。
因此,军人应该享受超过德国普通平民,大体相当于中产阶级的各种待遇。
反应在伙食上,德军伙食标准非常高,让苏军之流瞠目结舌。
1939年开始,德国吸收一战经验,实行配给制。
普通德国平民的配给如下: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给: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
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七八百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
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
而德军士兵怎么样呢?
同样是1939年。
每日定量,国防军的野战伙食定量标准:
冷餐(前线没有能力生火做饭情况下):
750克面包。
150克脂肪(以黄油,炼乳,60-80克人造奶油,70-90克凝块动物或植物油〉。
120克香肠(新鲜的或罐装的)或者鱼罐头或者奶酪。
7根香烟或者2跟雪茄。
热餐
1000克土豆
250克新鲜蔬菜或150克罐头蔬菜
125克面食,或者部分以米饭,黑麦、西米或大麦替代。
至多250克新鲜肉类(烹调用油从士兵冷餐用油中扣除)。
15克调料(盐、香料)。
8克咖啡或10克人造咖啡(有可能的话以茶叶替代)。
如条件许可可配给鸡蛋、水果和巧克力。
总热量: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
可见,德军士兵的伙食远远高于德国平民,尤其是肉、奶供应充足。
战时只要补给线不被切断,德军伙食供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内。也就是,食物最多延迟24小时,一定会送到阵地,哪怕四面都是苏军火力炮火封锁。
为此,德军死伤无数炊事兵。
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
(Velten.Wilhelm.:Vom Kugelbaum zur Handgranate.Der Weg der 65.I.D(从火网到手榴弹,第65步兵师战史)Neckargemuend 1974,第125页 )
直到1944年,德国国内因为轰炸和战败,平民物资供应已经非常困难。
但德军的伙食标准,只是略有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有意思的是,德军中有一只著名的青年部队,“希特勒青年团“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师,别名为“婴儿师”。
这支部队编组时,多是17岁的少年,还没有到18岁的兵役年龄。
给他们的补给很高,但将成年士兵享受的香烟和酒,换成了糖果和巧克力。
希特勒还特别下令,给这些还在发育的少年“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战争除了武器装备以外,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那么,是人都需要吃喝拉撒,这些都安排到位了,官兵们吃得饱、吃得好,都是妥妥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因此,战争打到后面,事实上就是后勤的综合保障工作,粮弹、燃料等补给及时到位,就能持续耗下去。
德国人最终战败,除了人力资源以外,毕竟势单力薄难敌众手,由于遭遇了美英的战略大轰炸,最主要的后勤保障就跟不上了。
上千架最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由于缺乏航空燃油,都趴在地下一动不动,其战斗力就难以发挥了;包括有许多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因为缺乏燃油而趴窝,和废铜烂铁没什么区别了。
战时,德军对官兵的伙食非常重视,其食物主要构成是全麦面包、红肠、罐装牛奶,以及从欧洲各地搜刮来的红酒,靠着这些食物德军从从挪威打到希腊,再打到莫斯科,曾经一度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按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中,早餐占17%、中餐占50%、晚餐占33%,以中餐为每天膳食的重点。
平常配给餐,包括面包750克、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
行军食物,是供应给行军途中部队的伙食,不可进行烹饪,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
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次领3份,包括黑麦面包700克、冻肉或芝士200克、黄油60克、咖啡9克或红茶6克、砂糖10克、烟草6卷。
携带食物,包括饼干250克、冻肉200克、干燥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
在北非战场上,由大利负责供应德军食物,包括咖啡、食油、果酱,及肉罐头,德军士兵戏称意大利牛肉罐头为墨索里尼的老驴,因为食物中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导致士兵牙龈出血,德意军对伙食都不满意。
德国军队上至元帅下到列兵,吃的都是同样的食物,不存在军官优渥的情况,有“沙漠之狐”美誉的德国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元帅,生活非常简朴,每天只吃面包和罐头,从而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二战时期的德国能以闪电战攻入欧洲国家,其后勤是很需要保障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行军打仗中,士兵的肚子问题是一场战争胜利的最基本要素。
二战时,德军的后勤保证十分完善,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时德军都吃什么吧。
当时德国士兵基本的配赋量:
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
而野战的配赋量比基本量要高上不少:
面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盐25克。
以东线德军为基准,士兵的食物先由后勤部门收集在各个占领区的仓库,然后由火车输送到各个集团军或师的火车站。有时候后勤集团会直接将仓库的物资送往集团军的后勤站。然后各个师团分配物资,最后送往前线。
德国的伙食在二战战场上,那时出了名的好吃,英军每次缴获德军战利品都满世界翻德国调料包,还有各种茶饮,香烟,糖果等等。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早餐占13%,午餐50%,晚餐33%这样的一个配比。士兵的伙食供应数量也分成了四个等级。I级是战斗区域,II级是占领区,III级是本土的驻守部队,IV级是国内办公机构的文职人员。
其中I级的配送数量和质量都是最好的,以此来保证战斗的士兵可以有一个好的状态去战斗,II、III、IV级逐渐的递减。
我们先来看看I级的伙食吧(最高优先配给),豪华餐系列:
黑麦面包 750克,香肠(或熏鱼) 120克,黄油(植物奶油) 45克,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肉类 120克,煮过的土豆 750克,调料 15克,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咖啡豆(或红茶) 8克,巧克力(或糖果) 1袋,香烟纸 7卷,烟草 2卷。
当然,上述的只是一个基准,还会有行军途中的伙食,每个行军中的士兵都可以领取,大概都有黑麦面包,冻肉或芝士等等,还会有随身携带的食物,一般都是饼干或者罐头食品为主,还会有战斗食物,仅供应在前线作战部队,在大战前食用,主要包括了饼干,糖果,巧克力和烟草这种方便携带热量又高的食物。
至于II、III|、IV级食物就没有I级伙食这么豪华了,但是这些事相比较于德军的最高优先配给,如果比较其他国家,还是很不错的!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二战中除了美军的伙食堪称豪华外,德军的伙食也是羡煞了英法联军。比起同时期的苏联军队简直不能太好。
战争讲究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此希特勒要求一定要保证前线作战士兵的每日需求。希特勒还专门为他的党卫军娃娃兵们每天额外配置500克牛奶。从这就可以看出希特勒到底有多重视德军的饮食了。
早期德军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饮食方面自然不必多说,到了后期战事紧张的时候,前线的饮食配置也只是稍微降低了肉的含量,取而代之的是提高了蔬菜的含量。尽管这样,德军的饮食包仍是欧洲士兵乃至苏军的最爱,里面不仅包含的有香烟,甚至还有调料包、咖啡包、糖果、巧克力等供消遣的食品。而同时期苏军士兵的饮食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援助,真的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希特勒认为,德意志的精英阶层全都在军队里面,因此军队的配置高出平民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即使饿着后方老百姓也不能饿着德军士兵。
虽然德军的饮食大致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是前线作战部队(战斗地域)、第二级是占领区、第三级本土驻守部队、第四级国内政府办公人员。越是危险的地方,饮食配置越是高端。其中第一级最为丰富,罗列一下:黑麦面包 750克,香肠或熏鱼120克,黄油45克,果酱或人造蜂蜜200克,肉类120克,煮土豆750克,调料15克,蔬菜或动物脂肪45克,咖啡豆或红茶8克,巧克力或糖果1袋,香烟纸7卷,烟草2卷。当然这只是个基准,德军还会配置一些其它的作战罐头、易携带的食品。
良好的伙食配置对应的自然就是良好的后勤保障,德军的后勤要求是要保障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把饭菜送到阵地上,这样一来,德军的炊事兵可谓死伤惨重。除非出现一天之内多个炊事兵阵亡,会取消当天的送餐外,一般都不会停止对前线的补给。
甚至在长期得不到补给的特殊情况下,德军也不会因为受饿而失去战斗力,他们会在指挥官的示意下食用备用食品,而有些有经验的老兵并不会一口气将一次配置吃完。也正因为这样的后勤保障,德军才能保证持续的战斗力。
德军的饮食在早中晚的分配也是大有不同,一日三餐中,早餐占百分之13%,午餐占50%,晚餐占33%。非常符合现在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科学饮食观念。如果你光看占比的话可能不会觉得有多少,那现在将数字转换为文字可能会给你更为直观的感受。
早餐一般是烤面包200g搭配果酱或者蜂蜜食用,还有150g玉米仁粥、150g火腿、20g咖啡、80g人造黄油,还要搭配鸡蛋、动物脂肪这样才能算是完整的早餐。
午餐的话一般都是一些豆类食物加上肉类,除非当地食物紧缺会消耗一些罐类食品和豌豆食品外,一般都是消耗一些面包还有小麦等谷类食品,还会有咖啡、茶等热饮以及饭后甜点供应,比如奶酪、糖果、水果等等。这些食品的配置一般在每天250克至750克之间。
晚餐的话,有冷餐也有热餐,在逆风局的情况下,如果还敢明火做饭,那么引来的可能就不是一群饥肠辘辘的德军士兵,而将是盟军猛烈的炮火洗礼。这种情况之下,德军都是食用鱼类、肉类等罐头。只有在顺风局的情况下,德军才可以动用炊具车烧制一顿热乎的晚餐,如果只是一般情况的话是供应300g面包、200个动物脂肪、120g肉肠。当然,同样也会配置和早中餐一样的巧克力、香烟等消遣物品。
其中德军伙食又分为行军伙食和战斗伙食,行军食物不需要加工,即开即用,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每人每次可领取三到四份,包含黑面包、冻肉、芝士、黄油、咖啡、白糖、盐等食品。战斗伙食也无需烹饪的,此类食物不仅方便随手携带而且包含热量极高,主要对前线部队供应,由巧克力、饼干、糖果、烟草组成。
当然了,特殊部队的伙食和普通德军的伙食又不一样,比如德国潜艇部队和飞行员的伙食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不过总体来说,德军的伙食配置在二战中即使不算顶尖,但也是排得上名号的。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伙食有其一定的标准,此外还有行军食物、携带配给、战斗口粮等。当然,在实战中会根据补给情况有所不同,到了战争后期,那标准就一再降低,很多时候是有什么吃什么了。
在二战初期,德国陆军有专门的炊事连或者野战厨房来为部队提供饮食,野战部队每个士兵一天的伙食标准是:黑麦面包700到750克;鲜肉200到300克,或者是香肠160克,有时候也会用鱼或者奶酪代替;土豆320克,豆类80克,新鲜蔬菜或者水果250克,;果酱、枫木或果仁面团15克,炼乳25克;油脂或者黄油60克;食盐25克,调料15克;奶粉和速溶咖啡10克,糖粉10克;巧克力或者糖类40到50克;香烟7支或者是相应的烟丝和卷烟纸。
在战争期间,炊事连会尽可能的按照这个标准去采购并准备食物,毕竟一顿热菜饭对于士兵来说是最好的体力补充剂。
军迷扮演的二战德军炊事班,这肚子果然好油水
如果是野战条件下无法做饭的时候,炊事连会提供便于士兵携带的行军食物。行军食物包括黑面包700到750克;罐头肉200到300克,或者是以香肠、干酪替代;腌菜150克或者脱水蔬菜50克;调味料一包;速溶咖啡5克,砂糖5克,糖块20克,香烟6支。
士兵身后背的就是黑面包
此外德军还有一种装在罐头里的携带配给,携带配给和行军食物最大的区别是用250克的罐装饼干代替了黑面包,使之更便于携带。携带配给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简化配给,也就是只有饼干罐头和肉罐头而取消了其他配给。
德军的携带配给
德军也有类似美军的战斗口粮,一般只供应一线战斗人员,一种是战前使用,包括钱哦颗粒或者熏脂油100克,甜饼干或者果仁条100克,香烟6支。还有一种则是战斗时应急充饥,包括巧克力100克,糖类200克,香烟6支。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补给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补给跟不上,那么就只能有什么吃什么。特别是到了战争末期,德军前线不断败退,这个时候就已经没什么标准可言了。
黑面包和军用巧克力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如何?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整个二战时期,德军的伙食水平和美军不相上下,美德是伙食最好的两个国家。如果从军事压力和战场环境来看,德军战场明显更复杂,如何确保高质量的伙食源源不断的供给,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但德国从开始发动二战到宣布投降,始终没有降低德军的伙食标准,而且极少出现超过48小时的断粮情况,高效率的后勤极大的促进了德军的战场推进速度。
和亚洲地区不同,欧洲人普遍重视早餐和午餐,二战爆发前,德国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状态。但生活习惯并未因为危机而颠覆,德国人的一天中,早餐比例占到20%,中餐占到50%,晚餐占到30%。由于德国政府的诸多举措并未改变市场现状,于是只能实行配给制,保障民众的生存。但为了支援前线,德国军人的配给标准远高于普通民众。
普通民众每天能领到340克面包,70克肉类,50克脂肪,总热量为2500卡路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民众能领导685克面包,170克肉类和110克脂肪,总热量为4600卡路里。至于其他商品,则需要排队去商店购买。
德军的标准分热餐和冷餐两种,热餐标准很高,每人两斤土豆,半斤蔬菜或者罐头,120克面食(主要是全麦面包和米饭),半斤新鲜肉食(牛肉为主),8克咖啡提神。为了让热食好吃一些,每人给15克的调料包,自主添加。如果是军官,还可以得到新鲜水果,巧克力和鸡蛋。总热量达到了4500卡路里,该热量标准一直沿用到今天。
冷餐的标准也很高,一斤半面包,三两脂肪(主要是黄油和人造奶油),120克的香肠,主要是红肠,肉类含量较高。
在战争初期,德军的后勤非常稳定,食物源源不断,很少出现士兵24小时内吃不到粮的情况。到了二战后期,德军节节败退,也没办法从其他国家掠夺资源了。国内民众的配给已经到了极低的程度,但德国坚持给士兵足量发放伙食,如果肉类不足,就用土豆代替,总克数基本没有变化。虽然德军的伙食水平很高,装备十分精良,但德国发动的战争毕竟是侵略战争。事实证明,非正义的战争即使拥有最好的客观条件,终究无法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