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

任何时期的大臣官员都一样。

皇帝早朝与官员点卯相同。都得提前起床,洗漱,穿衣,然后空肚子参加朝会点卯。因为朝会五点准时开始,一般八九点左右结束。官员军人点卯也是五点开始,结束时略早。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吃东西喝水。

呵呵,中途想上厕所怎么办?

因此,有钱的官员是口含参片,以补充体力。没有钱的只能饿肚子。等到结束才吃早饭。这也是过去盛行两餐制的原因。

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

清朝大臣确实比较可怜,他们也想吃饱再上朝,但是没办法,现实所迫,让他们不得不饿着肚子再上朝!

为什么清朝大臣上朝都得饿着肚子?

众所周知啊,清朝皇帝可以算是历朝历代皇帝中的楷模了,不仅对大臣们的要求严格,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传闻清朝雍正皇帝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处理公务,每天都需要上朝2-3次,召集大臣处理政务!

清朝时候,上朝时间为5更天,大约是现在的5-7点,那么大臣们肯定需要早起准备,并且还要备好车马去宫墙外集合准备,有些需要奏事的大臣还需要再复习一遍奏章,防止在皇帝问话时出现目瞪口呆的情况!

并且每次上朝时间短则一小时,长则到午饭点,中途不允许离开或者四下走动,古人的早餐大都是馒头稀饭为主,如果喝饱了稀饭,那么难免会出现尿急等现象,但是在大殿之上出恭是一种大不敬行为,所以大臣们为了防止尿急,于是所有人都不吃早餐,一般都是早朝之后回家吃早饭!

那么清朝大臣不能吃早饭,怎么体力呢?

古代大臣,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每天早上会含着人参片去上朝,这样不仅养生,还能补充体力,但是这仅仅是对于条件好的王公贵族重臣。

而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官员,则只能硬吃馒头,还不能喝水,把肚子填饱了事!

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

【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点赞关注】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在古代王朝里当官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很有可能皇上不高兴了就要杀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几乎都杀个遍,很多人都因此失去生命。清朝也是如此,而且还有很多规定,今天就来说说官员上朝时的一些规定吧。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从古到今,即使是再强壮的人也得吃饭,吃饭才有力气干活。一日三餐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了,很有可能还会吃个宵夜什么的,这也是很常见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的时候,官员们上朝拜见皇上的时候,几乎都是饿着肚子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朝其实就是大臣觐见皇上,与皇上讨论国家大事。清朝官员必须要求三品以上才有资格面见皇上,而且到了清朝,官员们觐见皇上跪地的时间特别长。根据大清律法规定,皇帝必须是五更到朝廷上去,也就是今天的5:00到7:00。

然而官员作为臣子肯定得更早到地方等待皇上。而且在清朝汉人官员都是在皇城外城居住,路途遥远,得更早起来,有可能半夜三点就得起床,准备上朝。

但是也不是每天都要上朝的,清朝的皇帝也不愿早早的起来,所以基本上是十天才上一次朝。但是在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这样的明君都是要求每天都要上朝的,这样也可以及时了解全国情况。

在当时,上朝可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代表着你是国家三品以上的官员,这样你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但是事实是,你在上朝的时候,得非常的小心,很可能你犯了某个错误就有可能因此杀头。

上朝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谨小慎微,生怕自己弄错事情,大臣们上朝的时候都不吃早餐,在口中含一片人参,以免自己太饿昏过去。

上面已经说过,清军入关以后,对汉人很是歧视,规定汉人不可以住在城内,汉人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

但是,还是有一些汉人在清朝当官,要去上朝,那怎么办呢?路途遥远,上朝时间还是在五更,为了上朝不迟到,只好更早的起床,很可能半夜三点就得起来。这个时候,人们起床都会感觉很疲惫,人一累,就会没有食欲,所以干脆就不吃早餐了,也有可能是真的来不及吃早饭,所以就选择不吃早餐了。

如果上朝吃到的话,最轻的就是扣钱了,也有可能会被体罚,这个体罚可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古时候,被罚体罚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官员就相当于谋杀,很可能受罚期间就死过去了。

还有就是不吃早饭也是为了不上厕所,如果吃了早餐,上朝的时候想要上厕所就糟糕了。在清朝皇城内可是没有公共厕所的,而且在那个那么多人的朝堂之上,你突然内急也是不被允许离开的,皇帝都没有说结束,你又怎么敢动呢!当时的官员为了能够向上走,想尽一切办法会找茬,你如果上朝的时候,因为这些小事,被他人抓住把柄就有可能因此乌纱帽不报。

所以,上朝的时候,能避免的就避免,少吃一顿饭,总比丢掉乌纱帽强。那么实在饿得不行了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们为了保留营养,会事先在嘴里含上一片人参,这可是大补的东西,应该可以撑过上朝。

随着皇权的不断扩大,官员的上朝制度也越来越严。前面说的还只是小事,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对皇权的恐惧。汉朝的时候,官员们上朝还有板凳可以做,到了宋朝官员只有站着说事的份了,随着元明清的发展,为了表示皇上的崇高,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明朝之后,官员们都得跪着说事。

只有皇帝允许,大臣才可以站着,为的就是遵守礼法。官员们上朝的时候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只要你有不好的言行,很可能就会受到处罚。上完一个早朝之后,一个人可能都会被累个半死。后来清朝走向没落,上朝也是变得越来越松懈,大臣们后来都不再按照规定时间上朝,上朝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清朝被推翻后,上朝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