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谢逊是阳顶天之下的双十四王之中最适合当教主的人选,他身上具备众多的优点,不管是白眉鹰王殷天正也好,还是杨逍范遥或者其他三王都不能比拟的。金毛狮王谢逊不管是胸襟还是见识都远超殷天正,完全担得起教主的担子,从能力上来讲,他是最适合的教主人选。
一
其实在教主阳顶天“失踪”之后,最被明教教众看好的接替教主之位的人选是杨逍。
首先,杨逍是明教的光明左使,论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次,阳顶天在世的时候把镇教绝学乾坤大挪移层传授给杨逍一部分。
但是凭借这两点,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就是阳顶天释放出的足够明显的信号。
甚至包括杨逍自己估计也是这么认为的。
论武功,除了阳教主之外也之后右使范遥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但可惜范遥为情所伤,在阳教主失踪之后也消身匿迹,离开了明教;论地位,四大法王的名次都排列在他之下。
虽然杨逍这么想,但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只要一天没有看到教主的遗命,这件事就永远只能是理论不是现实。
所以争来抢去,杨逍最多也只能是教主的代理人,却不能光明正大地行使教主的诸多权利。
在众多明教高层争权夺势不停歇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没有参与其中,众人皆醉我独醒,谢逊是那个唯一保持清醒的人。
你看,范遥离开明教,紫衫龙王离开明教,白眉鹰王干脆自创天鹰教,韦一笑和五散人以及杨逍之间,谁也不服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内斗。
要说谢逊,论地位不如左右二使,论武功别说双使,就连在四大法王中,也都不是最拔尖的存在。
可为什么小昭和张无忌在光明顶密道中见到阳顶天的遗体,发现了阳顶天的遗书上写明,在他死后,明教教主的位置有谢逊代替。
阳顶天虽然不能说是明教有史以来能力最强武功最高的教主,但在看人这件事上,绝对是最准的那个。
他看中谢逊不会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讲两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谢逊的过人之处:
紫衫龙王名列四大法王之首,虽然论能力并不是法王中最强的,尤其是在和韩千叶成婚之后,更是被明教上下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紫衫龙王自视甚高,不过在她心里,却对两个人推崇备至,一个自然是教主阳顶天,另外一个就是金毛狮王谢逊:
金花婆婆说道:“昔年光明顶上,只有阳教主和你谢三哥,我才瞧着顺眼。做妹子的嫁了银叶先生,唯有你们二人,没怪我所托非人。”谢逊也坐了下来,说道:“韩大哥虽非本教中人,却也英雄了得。众兄弟力持异议,未免胸襟窄了。”
足以见得谢逊的胸襟冠绝明教,这一点是白眉鹰王无法相比的。
殷天正虽然能力出众,不过在胸襟上就远远不如谢逊。先是和杨逍等人争夺教主之位未果,一气之下走下光明顶,自创天鹰一教。几十年后众人自悔内部不和导致明教衰落,而谢逊早在当初已经预见如此。
二谢逊的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型的人才。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武学修养极高
谢逊本是猎户出生,十岁的时候才拜入成昆门下跟着学武,坐上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三岁,当然其余几位法王的资质也不差,毕竟明教四王两使,武艺都非常惊人。
法王之中以殷天正的武功最炉火纯青,但谢逊也不遑多让,起码不在殷天正之下。
他从未见过义父与人动手,此刻只瞧了几招,心下甚喜:“昔年金毛狮王威震天下,果然名不虚传。我义父武功在青翼蝠王之上,足可与我外公并驾齐驱。”
这是从张无忌视觉得出的结论。
更难得的是谢逊对武学见识卓绝。在冰火岛的时候谢逊因为练习七伤拳有时候会神智不清,但即便如此在点评天下名家的时候,可谓是一针见血,在教导张无忌武功的时候,对武功理解之深,放眼当时整个武林,都是上乘,想必张三丰若是听到谢逊的这些话语也肯定点头称是。
突然之间,谢逊骂起武林人物来,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可是他倒也非一味谩骂,于每家每派的缺点所在却也确有真知的见,贬斥之际,往往一针见血。只听他自唐而宋,逐步骂到了南宋末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骂到了郭靖、杨过,猛地里骂到了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
谢逊不但理论知识丰富,实战经验更是十足。
哪怕是因为练习七伤拳自损心脉,又瞎了双眼之后,依然能运用战斗经验和运气打败成昆。要知道范遥曾三次偷袭成昆,反而身受重伤。
如果不是谢逊在二十八岁遭逢的家庭巨变,而是顺利当上教主的位置,学会了乾坤大挪移,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2,胸襟宽宏
紫衫龙王和韩千叶成婚这件事在明教上下,几乎被所有人排斥,但谢逊在两人结婚当日却去真心祝福两人。
明教势力庞大,光明顶更是各派系林立,杨逍,白眉,蝠王各自站队,龙王心怀鬼胎,范遥儿女情长。只有谢逊从不站队,做任何事都从明教利益出发。
谢逊坐了下来,说道:“韩大哥虽非本教中人,却也英雄了得。众兄弟力持异议,未免胸襟窄了。唉,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不知众兄弟都无恙否?”
哪怕是身在海外,谢逊也还是心系光明顶兄弟,对明教的忠心可见一斑。
白眉鹰王殷天正在明教存亡之际还纵容部下和五行旗相斗;杨逍,蝠王各自内斗,他们几人在心胸上比谢逊有太大的差距了。
谢逊的心胸宽广并不是做样子而已,他胸怀坦荡丝毫不做作。
看一个很小的细节:
赵敏受伤虽然不轻,却一直醒着,突然说道:“谢老爷子,你再胡说八道,等我伤势好了,瞧我不老大耳括子打你。”
谢逊伸了伸舌头,笑道:“你这女孩子倒厉害。”
赵敏是番邦女子,心直口快,但实际上这句话是很没轻重礼貌的。谢逊却毫不放在心上,连一丝不舒服都没有。
明教众王,从格局和胸怀上来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谢逊。做领导的人,最重要的不正应该是心胸和格局吗。
3,心思缜密
千万别被谢逊的表象所蒙蔽,乍一看金毛狮王高大威猛,加上为了复仇出手狠毒,让很多人误以为他是一介莽夫。
其实真要论论聪明机变,心思缜密,哪怕是放在金庸全书中,金毛狮王谢逊都是排进前三的人物。
在王盘山抢屠龙刀,他的出现得看似很突兀,但在座所有人的底子都被他摸了个底朝天,有了十成把握,才一击成功,以雷霆万钧之势抢走屠龙刀。而鹰王因为准备不足导致屠龙刀被抢,天鹰教几十年来被江湖各门派围攻,虽然天鹰教岿然不倒,但也因此元气大伤。白眉虽然一身傲骨让人敬佩,但做事情的缜密和手段不如谢逊。
他练七伤拳看似一招险棋,实则是埋伏了祸心,想以七伤拳假冒混元功,让成昆对战之际掉以轻心。
对战紫衫龙王之前,突然下手除掉殷离,心思缜密得让人恐惧。
4,处事果断
谢逊宽宏但不愚昧,他重情义但绝不心慈手软,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除了空见一事,无论是屠戮武林还是坐地成佛,从不犹豫后悔。要不不出手,出手必是谋定后动,雷霆万钧,绝不留情。灵蛇岛上和紫衫龙王前一秒侃侃叙旧,后一秒生死相搏,立场坚定。
三以上种种,都是谢逊胜过殷天正,也胜过明教其他领袖的地方。
其实谢逊对我震撼最大的还是和张翠山之间的一番对话。张翠山号称铁画银钩,文武全才,但是在谢逊面前简直是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我贴一段原文一起欣赏下:
张翠山见谢逊顷刻间连毙四大帮会的首脑人物,接着便要向高蒋两人下手,站起身来,说道:“谢前辈,据你所云,适才所杀的数人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但若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施杀戮,与这些人又有甚么分别?”
谢逊冷笑道:“有甚么分别?我武功高,他们武功低,强者胜而弱者败,便是分别。”张翠山道:“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辨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
谢逊哈哈大笑,说道:“难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蒙古人要汉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汉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杀,他跟你讲是非么?”
张翠山默然半晌,说道:“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凡有志之士,无不切齿痛恨,日夜盼望逐出鞑子,还我河山。”
谢逊道:“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甚么宋高宗杀了他?秦桧是大奸臣,为甚么身居高位,享尽了荣华富贵?”
张翠山道:“南宋诸帝任用奸佞,杀害忠良,罢斥名将,终至大好河山沦于异族之手,种了恶因;自食恶果,这也就是辨别是非啊。”谢逊道:“昏庸无道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甚么恶,以致受此无穷灾难?”张翠山默然。谢逊斜目凝视,说道:“素闻尊师张三丰先生武功冠绝当世,可惜缘悭一面。你是他及门高弟,见识却如此凡庸,想来张三丰也不过如此,这一面不见也罢。”
谢逊道:“世人孰能无死?早死几年和迟死几年也没太大分别。你张五侠和殷姑娘正当妙龄,今日丧身王盘山上,似乎有些可惜。但在百年之后看来,还不是一般。当年秦桧倘若不害死岳飞,难道岳飞能活到今日么?一个人只须死的时候心安理得,并非特别痛苦万分,也就是了。
张翠山从小在武当学艺,而武当一直以来都是正派的典范。
两人之间的对话很难说张翠山说得没有道理,但张翠山能说出这些话在我看来只是基本操作。
难得的是谢逊的这些观点,仔细体会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谢逊的高度要比张翠山更高,看得更远。
四金庸写完倚天屠龙记之后,在后记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
谢逊几乎完美的诠释了前面两点,尤其是在忍字上,我认为已经做到了无可挑剔。
数十年血海深仇,有机会得报的时候,面对仇人成昆,谢逊并没有意气用事,反而更加的沉着冷静,光是这一点,放眼整个江湖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白眉鹰王是暴脾气,性如烈火,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和张三丰斗口气,和忍字并一点边都不沾。
决断明快更是狮王一向的特质。
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绝不留情,龙王也好,空见也罢,这是对待敌人的残忍。
不过权利欲却是谢逊欠缺的。
在谢逊心中,家庭第一,兄弟情义其次,权利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父母妻儿,他变成了魔鬼。而张无忌诞生的一刻,就是他由魔鬼变回为人的一刻。
在谢逊心里,光明顶教主的位置远不如众兄弟来的重要。无边的前程远不如家庭来的重要。他说的三个佩服的人,除了空见,剩下的两个大概就是阳顶天和成昆。
所以成昆当年毁掉的不光是谢逊的家庭和人生,还毁掉了他二十八年的价值观,让他十多年来与野兽为伍,少杀野兽多杀人。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失望了,他痛恨师傅残忍的同时也必定痛恨自己的软弱,痛恨自己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所以他拿起屠刀,放下良知。
成昆在一夜之间,把他变成了魔鬼。空见在魔鬼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而张无忌,让这颗种子发芽,把狮王从地狱里拉了出来。
他心中的良知从未真正死去,他杀了空见数十年来不得安寝,他为了张无忌张翠山甘愿在荒岛上自生自灭二十年。在故事的最后,他承受屈辱,但也选择了宽恕。
谢逊指着成昆说道:“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放眼明教上下,那里去找这样的人物,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算上阳顶天和张无忌,我认为谢逊都依然是最适合做教主的人。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当看《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在地道里,看到阳顶天遗言,暂传位给谢逊,心里有点别扭。毕竟,之前书中写的谢逊虽然武艺高强,但毕竟也不是顶尖,虽然聪明过人,但是在江湖上杀人无数,这样一个形象实在是很难跟天下第一大教教主联系起来。虽然书中交代阳顶天临死时谢逊还没有滥杀无辜去,是一个聪明正直的好青年,但看他后来因为仇恨大杀四方,足以看出他个性耿直过于冲动,这样一个人并非当教主的上上人选。那阳顶天为啥还要选他呢,我觉得一个是事发突然,阳顶天也不知自己会那么早死去,二来阳夫人枕边风没少吹。
阳顶天别的不说,当教主绝对是一把好手。首先他个人武功高强,他活着的时候,除了张三丰,没人能胜得了他一招半式。他笼络人才的手段也厉害,那时候看他门下之人的表现,除了少林武当,左右使和四法王皆可与其他各大门派掌门一较高低。明教在他领导下可谓是鼎盛时期,如果不是因为他老婆和成昆偷情,阳顶天死于非命,他再活个几十年没问题。所以下任教主的事情,他固然有多考虑,但也不是多么紧急之事。他最中意的教主候选人,应该还是杨逍,谢逊和殷天正纵有一争之力,如果正常发展的话,还是比不上杨逍。
那杨逍聪明过人,心思缜密,年纪轻轻,武功高强,就是性子有点桀骜不驯,不是很擅长搞人际关系。不过在阳顶天管理领导之下,还是可以好好培养的,年轻人嘛有缺点没关系。所以阳顶天把傍身绝技乾坤大挪移都传授了一点给杨逍。估摸按照阳顶天意思,经过长时间磨砺,杨逍性子也磨砺平和了,武功威望都跟上去,足以传阳顶天的衣钵。
反观那谢逊,也是聪明机智,热情正直,在全教上下都有不错的威望和人缘,不过谢逊性子有点直,应对教主之上面临的复杂局势恐怕难以控制。殷天正倒是厉害角色,武功威望都是教中顶尖,手段也厉害,不过殷天正一来年纪较大,二来颇有私心,他笼络了不少贴心人,虽然没有什么明显举措,但这对于还在位的阳顶天是无论如何无法欢喜的,所以殷天正不能接任教主之位。
但是阳顶天没想到自己会那么早就要死去,那时候杨逍还没有完全培养好,跟教中许多高层脾气不对付,如果接任教主,很多人势必口服心不服,以后要出乱子。殷天正在危急时刻,倒是可以考虑,但是想想他笼络手下人的行为就让阳顶天不爽。最后只能是谢逊了,谢逊在教中人缘最好,也不拉帮结派,开始可能手段不够,威望不足以服众,但凭借教主遗命,谢逊应当可以暂时镇住一干高层。希望谢逊之后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可以完全掌控明教。所以那个时候只有谢逊是最合适的。
当然,阳顶天选谢逊另一方面,未尝不是阳夫人功劳。阳夫人和成昆暗通款曲,成昆是一个阴险狡诈城府很深的人,谢逊是他徒弟,如果以后谢逊掌握了明教,就算阳顶天不死,也一样可以从中找机会,对明教进行打击报复,于是他很可能让师妹阳夫人不停说谢逊好话。阳夫人便时不时赞赏一下谢逊,那时候的谢逊也确实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谢逊在阳顶天心目中分量就越来越重。
不过阳顶天没想到的是,手下人因为教规,没有进入密道,也没发现自己遗命。于是各个高层互相不服,出走的出走,自立门户的自立门户,好大的明教就四分五裂了。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殷天正比谢逊更加适合明教教主之位,但是,殷天正不算真正的明教之人,还有隐藏身份。所以,阳顶天在杨逍和谢逊两个人之间,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将教主之位传给谢逊。
一、杨过之谋襄阳大战之后,郭靖和黄蓉夫妇去世,耶律齐带着郭芙归隐丐帮君山总舵,隐藏行迹,不在江湖上走动。
杨过将屠龙刀抛却在蒙元大军的战场之上,用别人换上郭破虏的衣服,毁去容貌,造成郭破虏之死的假象,如此,避免蒙元铁骑对郭破虏的追踪,至于郭襄,常年云游在外,反倒不受人注意。
郭破虏则不一样,一直随同父母、姐夫等人,在征战。
杨过带着郭破虏,一路向南,到了黄山地界,上了明教总坛,见到了当时的明教教主贾榜竹。
曾经,杨过带着神雕,游历江湖,造访武林名士,结交奇人异士,一直在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去过少林,上过青城,到过蜀山。郭襄生日那天,他便召集了自己认识的武林人士,偷袭了蒙元大军,烧了他们的粮草。
在这期间,杨过曾经救过明教教主贾榜竹,南宋之后,经过黄裳征讨明教,明教众多高手凋零,其他武林人士不愿再加入明教。
明教一直不能恢复元气,多年过去,除了“乾坤大挪移”心法之外,明教历代相传的高深武林秘籍也尽数失传,即便是身为明教教主,贾榜竹的武功也只是泛泛。
他们占据明教总坛,也引来了江湖门派的觊觎,他们的势力范围一缩再缩,一退再退,可是,有些门派,还是不愿放过他们,只想要来拿走一点东西,带走一点秘籍。
当时,杨过进黄山,是想要拜访一位前辈,恰巧路过,碰上了有江湖帮会围攻明教总坛,杨过便出手相助了。后来,他和贾榜竹有过交流,深知贾榜竹的拳拳之心,也想像郭靖黄蓉一样,守护山河,奈何,明教实力有限,他身为帮主,还要考虑明教的传承。
这就是杨过带着郭破虏前来明教总坛,见贾榜竹的原因。
他想让郭破虏成为下一任的明教教主,如此一来,明教有郭破虏这样一位高手坐镇,可以慢慢恢复,无惧其他小门小派,并且,郭破虏深受郭靖黄蓉夫妇影响,想要完成他们的志向。
当时,通过和杨过的交谈,贾榜竹不仅佩服杨过的为人,也佩服杨过的智计,既然杨过有这个想法,他自然是十分赞同。
郭破虏是现成的明教教主,他在襄阳之时,便要统军,因此登上明教教主之位,武功和能力都没有问题,只缺一个名义而已。
贾榜竹倒也是个爽快之人,直接退位,将明教教主之位传给了郭破虏。
从此,郭破虏便隐姓埋名,成为了明教教主。
而杨过,则受贾榜竹的请求,准备为明教创出一门前所未有的武功,让明教可以独自抗衡其他大门大派,不用让人庇护。
杨过开始了自己创造武功的路,而郭破虏则开始为了明教的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级操作。
二、郭破虏的高级操作贾榜竹将明教教主让给郭破虏之后,真的是当起了甩手掌柜,绝不插手任何事物,也不干预郭破虏的任何动作。
即便,郭破虏提出,要将明教总坛搬走,将所有势力都收缩回来,转到昆仑山之内,将总坛设在光明顶之上,贾榜竹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并且全力支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原来,襄阳城破之后,郭靖黄蓉夫妇壮烈,武敦儒和朱子柳等人虽然存活下来,却各自走散了,他们没有回去,而是向西去了,去往蒙元铁骑也不愿到的地方,昆仑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他们的想法,如果再继续下去,怕是会全部被葬送。
终于,他们在昆仑山的坐忘峰找到了安定的居所,并且在那里建立了“朱武连环庄”,随后派人,秘密回到中原,开始打探蒙元铁骑在中原的行事,一边暗中寻找活下来的武林人士。
他们虽然秘密行事,却终究被明教之人发现,本以为是对明教不利,却被郭破虏知晓,双方换了消息,郭破虏便动了心思,也将明教总坛带到昆仑山,如此,可避开蒙元铁骑的耳目。
就这样,明教总坛最终全部迁移到了光明顶,并将光明顶打造成了一块铁板,那里本就易守难攻,朱武连环庄的人,还在坐忘峰与光明顶形成了默契,互相帮忙,更是发展的迅速。
只是,多年之后,朱子柳和武敦儒的后人,忘却了当初和明教之间的关系。
杨过亲自到光明顶找了郭破虏,并将自己刚刚创出的“大九天手”传给了郭破虏,从此,“大九天手”就成了明教教主的传承武功,有教主之间,代代相传。
这一门武功,很是奇特,类似于金轮的“龙象般若功”,无论天赋高低,起初之时,都十分容易修炼,只有到了最后三层,才会讲究悟性和毅力。
不过,即便是后面三层无法修,也足以跻身江湖绝顶高手行列,无惧任何一个门派的掌门,阳顶天就是凭借这个境界,纵横江湖,就算是渡厄他们,也败在了阳顶天的手下。
如果给阳顶天时间,修成最后三层之中第一层,阳顶天就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乾坤大挪移心法”练到第七层。
阳顶天就是郭破虏的传人,阳顶天被传授的武功,没有五绝时代的任何影子,一切传承,都是杨过后来发明的新武功。
郭破虏的身份,除了贾榜竹、阳顶天和后来的殷天正之外,没有人知道郭破虏的真正身份,竟然是郭靖之子,江湖上一直有传闻,在襄阳一战时,郭破虏已经身亡。
三、杨过的高级操作为了壮大明教的实力,杨过决定再为明教培养一个人才,并且,这个人加入明教之后,会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明教之人,另外一个身份,要替古墓一脉,保护和劝导明教教主,不能背离当年之初衷。
本来,杨过准备在明教之中,选定这个人,后来,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放弃了。
他从光明顶离开之后,一路而来,想拜访一下曾经的朋友,他结交了无数奇人异士,这些人在襄阳之时,对他帮忙很大,他本就是性情中人,因此,他有时间,还是再去看了他们一眼。
但是,距离襄阳大战,已经十几年过去,老一辈的江湖人,已经开始逐渐凋零。
他曾去拜访黄药师、周伯通和南帝等人,瑛姑已经去世,几位还在世的五绝高手,也已经垂垂老矣,他们将武功秘籍留给杨过之后,便将 杨过赶走了,痛痛快快地来,也要痛痛快快地走,不想让杨过看见。
南帝已经蓄发,重新做了一个江湖人,怀念自己当初的意气风发。
拜别几人之后,杨过在回古墓的路上,去拜访自己的一个朋友殷长风,到了他那里之后,却看到一片残垣断壁,只见到一个孩子,抱着一只鹰,跪在那里哭泣。
杨过叹息,他明白,这孩子,应该就是殷长风在信中提到的,让他十分骄傲的孙儿,殷天正。
老友的孙儿落难,杨过不能不管,便将殷天正带回古墓之中,从此开始教导殷天正的武功。
杨过有了自己的想法,等殷天正学武有成之后,便让殷天正前往明教。但是,为了避免殷天正为人注意,所以,杨过并不准备教殷天正学习五绝等人的顶尖武功。
他根据陪伴殷天正的老鹰,创造出了两门武功,一门是“鹰爪擒拿手”,另外一门是“天鹰剑法”。
此后的殷天正,凭借着这两门武功纵横江湖,未曾一败。
后来,殷天正便带着杨过的信,前去光明顶拜访郭破虏,正式进了明教,郭破虏按照杨过的嘱托,正式在暗中设置了天鹰堂,成为暗堂,由殷天正一个人统领。
阳顶天是知道殷天正身份的,后来,他还给了殷天正名义上一个职位,四大护法之一。
四、殷天正比谢逊更加适合做教主1,殷天正的武功高强。
殷天正的武功十分高强,他能够排在金毛狮王谢逊和青翼蝠王之前,和年纪无关,只是因为武功高强,他的武功之高,几乎可以直追阳顶天。
后来,张无忌在少林派破金刚伏魔圈之时,让杨逍和殷天正两个人一起出手助他,便是因为殷天正的武功很强。论内力,杨逍也不是殷天正的对手。
2,殷天正的人品。
江湖上,殷天正的人品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时,殷天正千里驰远,一个人受了那么重的伤,也不愿意后退,当时,他已经另行设了天鹰教。
武当派的人更是说,只要殷天正不插手明教之事,天鹰教的人就可以下山,可是,殷天正没有丝毫的动摇,要与明教之人共进共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殷天正的人品。
并非,张三丰曾经说过十分佩服殷天正,也承认殷天正的为人,甚至想要和殷天正结交已经多年了。
3,殷天正的能力。
明教虽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在阳顶天的率领之下,明教迅速成为江湖上的一个超级霸主。
可是,殷天正也不差,阳顶天失踪之后,光明顶总坛陷入了混乱,殷天正无心教主之位,直接退出了光明顶,在江湖上组了自己的天鹰教。
很快,天鹰教就成为一方很强的势力,单论天鹰教的势力,可以和六大门派相提并论。
从这一方面的能力来说,殷天正是具备成为明教教主的能力。
4,殷天正有克制自己的能力。
克制自己,是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主的必备能力,如果教主不能克制自己,统领明教那样的势力,为所欲为,必然是一方祸害。
显然,殷天正比谢逊更有克制能力。
六大门派上武当山,在他们的咄咄逼人之下,张翠山没有来得及详细思考,十分冲动,就在武当山上自刎了,殷天正的女儿殷素素,随后跟着张翠山而去。
可是,得到消息之后,殷天正表现得十分克制。
谢逊便不一样了,他家在遭遇成昆毒手之后,他为了对付成昆,让成昆现身,就在江湖上肆意做事,造出许多人没了,被江湖人唾弃。
从这方面来看,谢逊太过冲动,失去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并非一个合格的教主。
五、殷天正比谢逊合适,可是阳顶天为何选了谢逊?1,殷天正的身份。
殷天正实际上是古墓一脉的人,他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明教之人。
并且,殷天正掌握了明教之暗堂,必须对明教教主有规劝之责,而这个秘密,除了阳顶天和殷天正外,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而那封遗书,却会让很多人知晓。
因此,此事便不能提及。
2,谢逊比较年轻。
相对而言,谢逊比较年轻,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明教的稳定,不至于换教主之时,又出现什么乱子。
像教主这样的地位,不可轻动,每一次都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
3,谢逊的确是有能力的。
谢逊十分聪慧,心眼明亮,富有学识,饱读诗书。
从这方面来说,光明顶之上,除了杨逍之外,没有人能比得上谢逊。
但是,谢逊比杨逍的人缘好,杨逍只适合做助理,因此,阳顶天最终选定之人,就只有谢逊。青翼蝠王这样的人,除了武功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办法和这几个人相提并论。
青衣客最后想说殷天正其实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除了殷天正之外,谢逊便是最合适的,杨逍的才情和武功是有的,却并不适合做教主,成为助理,则十分合适。
阳顶天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因此匆匆写就的遗书,只能在殷天正和谢逊两个人之间考虑,殷天正的身份已经决定了不能,便只好选择了谢逊。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再厉害的人也有走眼的时候,事实证明阳顶天选择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殷天正,完全就是一个错误。
阳顶天在担任明教第三十三任教主的时候,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将明教发展到了可以与中原六大门派联合起来抗衡的地步。明教总坛有阳顶天这位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四层,并有招牌武功大九天手,武功之高仅次于有武林泰山北斗之称的张三丰的绝顶高手,还有号称逍遥二仙的杨逍、范遥两位青年才俊,四大法王四位一流好手,阳顶天这才有底气拒绝波斯明教总坛让他们降元的命令,树立驱除鞑虏的宏愿,在中原大力发展教众,为抗元做准备。
只是阳顶天却未能料到祸患却起于内部,他同床共枕几十年的妻子却背叛了他。阳夫人和她的师弟混元霹雳手成昆旧情未了,暗通款曲,在光明顶地道秘会被阳顶天发现。修炼乾坤大挪移本是件极为凶险的事,阳顶天眼见妻子背叛,气急之下走火入魔,只是他毕竟内功深厚,责任心也够强,强撑着内伤留下了将金毛狮王暂摄副教主之位的遗命后才离世。事实证明阳顶天确实是看走眼了。
谢逊被成昆利用,在全家被杀后狂性大发,怒火上头之后不管不顾,全凭本能做事。为了激出成昆,他甚至压根没考虑过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任性地在江湖大肆杀戮,在现场留下“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字样,期盼成昆能受不了之下主动找他。结果企图未能得逞,给明教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说,还把自己整得成了武林公敌,人人喊打的地步。
反而白眉鹰王殷天正,不愿牵扯到明教高层的权力这争,干脆选择了破教而出,在东南沿海树起天鹰教大旗,很快就将天鹰教发展成了东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大派。就冲殷天正在少数几人的协助下就能从无到有地发展出一个地区性顶级大派的实力,他的统筹管理能力在明教之中就无人可比。可以对比阳顶天之下第一人的光明左使杨逍,明教在他掌控期间四分五裂,只能守着光明顶这一个小摊子,完全是对比鲜明。比起谢逊这位阳顶天指定的接班人,殷天正更是不知道胜出多少来回。
阳顶天能在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将明教发展到极其兴盛的地步,证明他并不是个草包,也有识人之明,他之的怪选择谢逊,而不是殷天正,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首先是适合接班的人选并不多。光明二使在明教是仅次于教主的绝对高层,光明左使掌控天地风雷四门,光明右使掌控五行旗,都是教内的实权派。阳顶天应该是有将二人视为接班人的人选的意思,只是他还年轻,接班人的事情并不关键,可以慢慢考察。只是突然出事后,杨逍和范遥就不适合突然接替他上位了。毕竟人都有权力欲的,如果是杨逍和范遥任一人上位,万一要是不服,他们手中掌控着庞大的力量,明教就有分裂的可能。
四大法王中紫衫龙王是女性,来历又不明,肯定是没有资格当继承人的。青翼蝠王韦一笑武功有缺陷,能力又不足,明显也不是合适人选。剩下适合当继承人的也就只有金毛狮王谢逊和白眉鹰王殷天正。殷天正虽然能力突出,但四大法王之中他的年龄最大,谢逊年轻,人又聪明,经史子集无不精通,可谓文武双全,天赋又出众,相对之下优势明显。
其次就是出于明教日后面临的敌人的考虑。阳顶天和阳夫人成婚多年,想必对阳夫人的师弟成昆也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位性格偏激、睚眦必报,但能力又极为出色的难缠对手。自己在世之时尚可以压制住他,一旦他离世,成昆因他的缘故迁怒于明教,有谢逊暂时代教主之位,未尝没有让成昆有所顾虑的可能。
最后就是关系亲近上的考虑。成昆和阳夫人是师兄妹关系,谢逊是成昆的徒弟,自然就是阳夫人的师侄,也可以算是阳顶天的师侄。谢逊能年纪轻轻就成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固然有他自身的能力突出、武功出众的因素,和阳顶天关系密切,上升渠道通畅未尝不是关键因素。毕竟能力强的人多了,但位置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舞台。
再者谢逊只是四大法王的一个,法王只是教中的护法,无权无势,有他的遗命在,原本的明教高层应该会听从他的命令。这样的人其实是最适合担当教主之位的。毕竟这样的人万一手下人不服,最多也就是成为傀儡,而不至于让明教四分五裂。
只是阳顶天毕竟没有长前后眼,未料到两件事:一是明教高层严格遵守教内规矩,压根不敢进光明顶秘道,自然没有发现他留下的遗命。二是谢逊表面上能力不错,实则心性太差,更是脾气火暴,一旦怒火攻心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无法冷静下来处事,这样的特性其实压根不适合作为上位者。只是这样的特性没到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显露出来,从而让阳顶天也走了眼。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阳顶天时期的明教英雄云集,人才济济,在武林中首屈一指,实力迅速壮大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一个是内部问题。
外部问题:武林格局重新洗牌
自从张三丰开创武当派,武当派发展神速,短短几十年已经成为武林中仅次于少林的一大门派,少林和武当也被称为武林的“泰山北斗”。
郭襄创立的峨嵋派也是发展迅速,在名明正派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地位和实力远远不及武当和少林。
崛起的武当和峨嵋派属于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对于他们的快速发展,其他门派自然是虎视眈眈,这一点在现实生活是这样,在武林权力格局中也是这样。
两派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联姻的方式,武当派的殷梨亭和峨嵋派的纪晓芙订有婚约。武林格局随着武当派和峨嵋派的崛起,重新洗牌,武当派和峨嵋派都成了武林中公认的名门正派,他们的地位不容挑战,武当派和峨嵋派可谓是“和平崛起”的典范。
明教在阳顶天的带领下,实力大增,慢慢凌驾于中原武林之上,和武当和峨嵋得情况相似,武林中的格局面临着重新洗牌。
武当派和峨嵋派的崛起可称为和平崛起,但是明教的崛起势头更猛,已经触动了许多武林门派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少林,武当,峨嵋等名门正派。
典型事例有阳顶天打败了“渡劫,渡难,渡厄”,杨逍打败了峨嵋派的孤鸿子,这样崛起的明教就打破了武林中的权力平衡。
阳顶天的失踪,在六大门派看来是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着明教的内乱一举铲除明教,于是就有了六大派围攻明教。
内部问题:权力构架的重构
阳顶天时期,明教聚集大量英才,光明左使杨逍,光明右使范遥,江湖人称“逍遥二仙”,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他们被称为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五散人周颠,彭莹玉,冷谦,张中,说不得先后加入明教,阳顶天又创立了锐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等五旗。
明教实力迅速强大起来,明教中的人才越来越多,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安排他们的位置,赋予他们什么样的权力。
在明教的权力构架中,教主阳顶天一言九鼎,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力,接着就是光明左右使,类似于两个副教主。
而四大法王的权力就各不相同,紫衫龙王黛绮丝位于四大法王之首,更多的是虚职,是种名誉称号。白眉鹰王殷天正在江南整合明教当地实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江南的明教,是地方实力派。金毛狮王谢逊和青翼蝠王韦一笑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
五散人有时充当教主的智囊和顾问,有时执行教中的临时事务,他们也没有固定的权力和职责。
因此,明教内部问题就是要解决权力构架,组织结构的改革,改革成功,明教继续壮大发展下去,改革失败明教将四分五裂。
阳顶天的选择
阳顶天可谓是一代英雄,他对外部武林中的情况和内部教内事务有着清醒的认识。基于上述情况,阳顶天选择了谢逊作为教主。
从才能上说,白眉鹰王殷天正和金毛狮王谢逊都是武林难得的人才,两人武功都高,能力都强,当教主的才能绰绰有余。
阳顶天考虑的更多是明教内部权力的平衡,明教的团结。
白眉鹰王殷天正是地方实力派,掌控江南明教,但是白眉鹰王殷天正在明教高层内部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支持,由地方实力派白眉鹰王殷天正出任教主,会引起“逍遥二仙”,五散人等的反对。后来事情也证明了阳顶天的担心,白眉鹰王殷天正创立天鹰教,自立门派。
金毛狮王谢逊武功高强,才能突出,他宽宏大量,胸襟广阔,与“逍遥二仙”“五散人”等关系融洽,在紫衫龙王黛绮丝被众人怀疑时,谢逊也能喝她的喜酒。谢逊做教主能团结大多数人,为更多人所接受。
阳顶天考虑到内部权力的稳定,考虑到未来明教发展的,最终选择了谢逊作为下任教主。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阳顶天要传位给谢逊而不是白眉鹰王?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第43期:明教教主阳顶天身死之谜》,点击关注查看系列文章。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教主阳顶天身死一事,乃是明教一桩悬案。只因他死在明教的秘道中,此地唯有教主才能进入,因此教众只道他失踪了,由此引发了明教的分裂。阳顶天到底因何而死,死前又为何要传位给谢逊?且听梦露居士慢慢给你胡扯:一、教主夫人
此事全因阳顶天的夫人而起。
阳夫人本名袁芳,与霹雳手成昆是师兄妹。两人自幼同门学艺,情投意合,本可成为江湖上一对人人称羡的爱侣伉俪。
不料,明教教主阳顶天偶遇袁芳,竟为她的美貌所震惊,对她一见钟情。阳顶天当即派人上袁家求亲,然而一来袁芳早已心有所属,二来明教向是形式诡秘,名声不佳,因此袁家一口回绝。
阳顶天求亲不成,在光明顶上长吁短叹。此事被光明左使杨逍得知,他竟背着教主去了袁家。
杨逍乃是杨过之孙,本就有祖父的狂气。他因抗元而投身明教,却被江湖人士目为邪魔外道,竟激发了他的傲气:你说我邪,我就偏偏邪给你看。因此杨逍做事往往随心所欲,正邪难辨。
此次他前往袁家,自是采用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手段,终于逼得袁芳的父亲答允了这门亲事。阳顶天自然不知杨逍的所作所为,还道是袁家回心转意。
袁芳嫁给阳顶天后,心中念念不忘师兄成昆。然而她恪守妇道,不敢做什么违背礼法之事,只是尽心服侍阳顶天。
二、秘道幽会
不久之后,噩耗传来,袁芳的父亲自杀了。袁芳心中悲痛,回家探究父亲自杀之因,才发现此事竟与明教有关。
原来,袁芳之父原在武林也小有威名,人称“镇江南”。然而他遭杨逍逼迫,不得不将女儿嫁给阳顶天,外人不知内情,还道他趋炎附势,卖女求荣。而且其时明教声名不佳,成名的江湖人士自然也看轻了袁芳之父。
袁芳之父性情刚烈,答允亲事本就大违所愿,现在被江湖人士戳脊梁骨,偏又无法辩解,恰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竟然自尽了。
袁芳知道内情,痛哭之余暗下决心,要覆灭明教。
她知道明教总部有条秘道,乃是教中圣地,只有教主才能进入,而阳顶天经常进入修炼乾坤大挪移。只因修炼此功凶险万分,因此阳顶天才不得不找一个绝对无人的所在。
袁芳便缠着阳顶天,让他带自己进入秘道。阳顶天本就对夫人有愧,因此竟违背了历代教主的禁令,带夫人进入。
袁芳因此知道了秘道的出口何在,于是她引来师兄成昆,两人再续前缘,常在秘道中幽会。
三、身后之计
果如袁芳所料,一日她与成昆幽会之时,被正在练乾坤大挪移的阳顶天发觉了。阳顶天练功正在紧要关头,突然得知自己多了顶帽子,真气立时走岔了路,走火入魔了。
阳顶天发觉自己走火入魔,心知此事无法逆转,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他给夫人写下一封信,本想让夫人带给教众,自己再困住成昆,两人一同死在这秘道之中。
不料信还没写完,阳顶天便支撑不住,发出了粗重的呼吸声,顿时被正在幽会的二人发觉。阳顶天说道:“我娶到你的人,却娶不到你的心。”双目瞪视,忽然眼中流下两行鲜血,全身僵硬,一动也不动了。
成昆一见阳顶天自己练功死了,本想带走师妹袁芳,两人浪迹天涯,逍遥快活。然而袁芳的最终目标不是阳顶天,而是明教!她知道自己这位师兄武功高强,智计过人,只要他竭尽智力,日后必能颠覆明教。她也知道自己若随师兄而去,师兄必然心满意足,从此不问江湖之事。
因此袁芳竟拔出一把匕首,自杀身亡。成昆大惊,已是来不及阻拦,哭喊道:“我得到了你的心,却得不到你的人。”从此成昆立志要以一己之力灭了明教!
成昆在阳顶天身旁搜索,发现了那封没写完的信,他智谋多端,眼珠一转就想出一个计策。
原来成昆研究过明教历史,知道明教教主一职,多半由光明左使接任。而此时光明左使杨逍声望正隆,阳顶天又授了他乾坤大挪移,此功向来只有教主能练,显然杨逍是阳顶天心目中的继任教主,不仅明教教众这么认为,连杨逍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成昆模仿阳顶天的字迹,写下“令谢逊暂摄副教主之位,处分本教重务”的字样。他知道自己的徒儿谢逊文武双全,实是杨逍的劲敌。若这书信日后被明教教徒发现,说不定能引起一场血雨腥风的内讧。当然成昆并未寄希望于此,只是此刻举手之劳便能埋下一条伏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此信一直未能面世,明教众人却自行内讧,闹得四分五裂,引来了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扯金庸武侠前后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