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晁盖被暗箭射杀,其实他已经猜出来宋江才是暗中谋害他的幕后黑手。加上宋江一心要招安,所以晁盖不会直接传位给宋江。于是晁盖死前留下一句话: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句话别有深意,晁盖在暗示什么吗?梁山好汉中,谁才是晁盖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

《水浒传》中最具有号召力的人物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托塔天王晁盖,第二个是小旋风柴进,第三个才轮得上宋江。三个人之中,又只有晁盖一人智勇双全,威风凛凛,天生就是做大哥的好榜样。

晁盖才是《水浒传》中义薄云天的第一等英雄好汉,平生结交豪杰壮士,仗义疏财,武艺超群,江湖闻名。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上梁山之后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众人推举晁盖做了第一把交椅。按照绿林江湖中的规矩,谁杀了老大,那么谁就应该做新的老大。林冲杀了王伦,老大的位置其实是林冲来坐。但是林冲这个人,为了个人前途忍气吞声连老婆都保护不了,压根就是挑起什么大梁。

宋江浔阳楼吟反诗,犯了死罪。为了报答智取生辰纲后宋江通风报信的恩义,晁盖二话不说,直接带领梁山上的弟兄们奔赴江州劫法场,二次救了宋江上梁山。晁盖很讲义气,直接要把老大的位置让给宋江来坐,宋江眼见时机不成熟,推脱道:兄长比我大十岁,我怎么敢做山寨之主?

宋江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高唐州救柴进,打退前来收剿梁山泊的官兵,后来又带领鲁智深、武松等人打破青州,一时间风头无两,威望日盛。晁盖每一次想亲自带兵下山,都被宋江“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给怼了回去。宋江吴用二人合力,计谋手段耍尽,逐渐架空晁盖,成为梁山泊的实际掌控人。

宋江不仅在梁山上收买人心,在江湖上也是威名远扬。江湖豪杰,但知有宋江,不知有晁盖。晁盖执意攻打曾头市,主要是为了重树他梁山泊主的威信。可惜晁盖错误估计了形势,缺少行军打仗的经验,带了二十个头领五千人马就要攻打曾头市,在没有吴用帮助的情况下,晁盖此行必败无疑。

后来宋江再次攻打曾头市,带了多少军马呢?加上卢俊义和燕青,有三十二个冲锋陷阵武艺高强的头领,合计两万二千五百兵马,是晁盖的整整四倍。前后一对比,晁盖简直就是去送死的,果不其然,宋江一战而胜,晁盖却稀里糊涂被人暗放毒箭,因此殒命。一代豪杰,就这么莫名其妙死了,让人感叹。晁盖中箭后回到梁山泊,留下了一句话,别有深意。且看原文: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施耐庵在这里用了曲笔,后来的人读到晁盖临死前说的这句话,无不感到奇怪:晁盖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宋江呢?谁才是晁盖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晁盖这句话是在暗示什么吗?

有一点可以肯定,宋江作为二把手,一把手死了,正是他上位的最佳时机。但是晁盖并不同意宋江做梁山泊一把手。

晁盖义薄云天,他聚集那么多梁山好汉,是为了在那个混乱的世道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弟兄们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逍遥快活过日子。这是晁盖统领梁山的执政方针,不许滥杀无辜,但去劫富济贫,因此大堂上挂了一块“聚义厅”的牌匾,在晁盖心里,道义才是第一位的。

宋江的想法和晁盖不同,一肚子忠君之事的封建思想,他要报效朝廷,搏一个封妻荫子,忠孝名声。宋江主张招安,这一点晁盖生前已经察觉,因此晁盖绝对不会传位给宋江,让梁山数十年的基业毁在他手里。可惜的是,宋江的势力已经根深叶茂,晁盖的遗言也无法改变事实。晁盖刚死不久,宋江就做了老大,还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不得不说改朝换代的做法让人寒心。

那么谁才是晁盖心里最理想的继承人呢?这个人不是林冲,也不是鲁智深。

很多人觉得晁盖死了,梁山上能够干掉史文恭的人,只有林冲,因此林冲才是晁盖心中的最佳人选。但是不要忘了,晁盖从来没有说过放他冷箭的人是史文恭。只是后来宋江为了掩人耳目,将射杀晁盖的人嫁祸给史文恭,实际上宋江才是谋杀晁盖的幕后凶手。关于宋江和吴用是如何设下圈套谋杀晁盖的,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会讲到。

晁盖原话: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盖这句话,是在暗示有人谋害他,希望昔日的兄弟们能够彻查此事,将那个放他冷箭的内奸找出来杀掉,为他报仇雪恨。这句话到了宋江嘴里成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山寨之主。

宋江篡改晁盖遗言,是何居心?因为他心虚,他必须要让兄弟们相信,射杀晁盖的人是史文恭,不是他宋江为了当老大下黑手幕后指使。

林冲并不适合当老大,而且除了原来晁盖旧部之外,没有人会拥戴林冲。不得人心,虽然武艺高强,又怎么能够做得来梁山之主呢?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鲁智深这个人,鲁智深之前是二龙山的领袖,手下有武松和杨志两个虎将,在梁山上也算是自成派系,具备当老大的潜质。但是不要忘了鲁智深是出家人,和公孙胜一样,怎么做得来俗世红尘中江湖豪客的头领呢?

只有一个人,具备和宋江相抗衡的号召力。这个人就是后周皇室后裔的小旋风柴进。柴进和晁盖一样,仗义疏财,专门结交天下豪杰,人称当世孟尝君。柴进说过,就算是你杀了朝廷命官,抢了府库财物,来到我的庄上,我也敢保你平安无事。

要知道梁山好汉中,包括宋江、林冲、武松在内的一干人,都受过柴大官人的恩惠,如果柴进出来主持大局,只要他抓住了宋江谋杀晁盖的把柄,很多人一定会支持他。这些人包括晁盖的旧部林冲、刘唐和三阮等,以及桃花山的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人,个个武艺高强,虽然宋江人多势众,但是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遗憾的是,柴进辜负了晁盖临终前的愿望,关键时刻,他并没有站出来彻查晁盖死亡的真相。林冲不但没有为晁盖报仇雪恨,还第一个站出来拥戴宋江做梁山泊的第三代领导集团的老大。

但是晁盖临死前的一句话,却为宋江继位埋下了无数阻碍,逼得宋江不得不和吴用设计陷害玉麒麟卢俊义,赚他上山杀了史文恭这个背锅侠。为什么不让林冲去呢?因为卢俊义初来乍到,即使活捉史文恭他也不敢做老大,但是林冲就不好说了。

比较可悲的还是柴进,失去了做老大的机会不说,晁盖死后宋江一直防着他,让他打杂做后勤,管粮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柴进一世英雄,上梁山之后后默默无闻,基本上算是领盒饭了。

END.

博客读书:温酒读三国,煮茶看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江湖之中,最难测的还是人心。

首先我觉得题干描述有问题,宋江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书里从来没有任何地方说宋江是杀晁盖的幕后黑手,宋江确有杀人嫌疑,但也只是莫须有,这个罪名安不到他头上。

不过有一点那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中后期的水泊梁山,晁盖与宋江早已离心离德。

晁盖早年只是个乡村保正,却仗义疏财,赢得不小名声,后来与吴用、刘唐、公孙胜、三阮等人劫了生辰纲,后期又上了梁山,成为一方统领。晁盖这个人,好是极好的:他相貌堂堂,天生一副领袖相貌,为人仗义,不贪财色,而且颇有仁义之心,给山头立下了不可胡乱伤人性命的规矩,是以梁山泊的名声不算太差。但是兴许晁盖太过仁德,缺点也很明显:头脑简单,预判性差,缺乏领导力、执行力。

晁盖上得梁山做了头领,说实话这头领主要还是吴用挑唆林冲杀王伦得来的。等到宋江上山以后,晁盖感念宋江报信之恩,让位宋江,这时候晁盖绝对是真心实意的,不过宋江没有答应,晁盖还是头领。

但是这个宋江嘴上退让,行动上却不退让。每次有重大行动,都是宋江一马当先,却以头领当坐镇山寨为名架空晁盖。初始时候,晁盖丝毫不察,还觉得宋江真是一个称职的好帮手。晁盖却不晓得,他虽然是山头老大,但是这山大王跟皇帝却不是一回事。当皇帝的可以坐镇朝中,操纵各路手下做事,比如北宋有中书省,有枢密院,有三司,分管政军财大权,互相制约,皇帝只要均衡好各派即可,而且有皇权忠君思想控制百官。而山大王却不同,山大王只有一点,那就是打抢,谁掌握了打抢的大权,谁就掌控了山头。山上虽有义气思想,但却无甚忠于头领的思想,谁厉害谁能领兄弟吃香的喝辣的就跟谁。宋江一直在外面领着兄弟打抢,他的人气自然就越来越高了。

本来宋江这么做,晁盖到后面逐渐察觉,但也没什么。可是他的老相识好兄弟吴用的叛离就让晁盖很不舒服了。这吴用自打宋江上了梁山,特别是那什么鬼九天玄女传见宋江以后,就一直跟宋江打得火热,全然忘了这个老哥哥晁盖。晁盖这时候就感觉不爽了,跟自己一起上山的,公孙胜闲云野鹤一般,吴用已经跟了宋江,三阮还是吴用拉拢来的,跟自己也不是特熟,唯一身边一个也就那假外甥刘唐了。但是晁盖是头脑简单,刘唐更似脑子不大清楚,根本没什么用。

晁盖已经被架空,但毕竟一直是名义上老大,而且梁山好汉里面好人不多,但大部分还是很重名头的。如果他有手段,或者有一个类似吴用的参谋,未尝不能获得主动。在我看来,晁盖有一次获得主动的机会,但是他没有善加利用。

那就是林冲捉住扈三娘以后,那宋江跟自己招呼都不打,就放到自家老爷子那边,梁山众好汉还以为宋江要拿她做压寨夫人。没想到宋江自作主张,把扈三娘嫁给了王英,还认了义妹。如果晁盖够厉害,完全可以拿此事做文章,这宋江不是有他的打算嘛,晁盖可以利用老大身份,直接说把扈三娘许配给林冲,而且可以严惩李逵立威。这是为何呢,这李逵打祝家庄时候杀的兴起,把扈家老老少少尽数杀了。晁盖立过规矩不得滥杀无辜,现在连自家兄弟的家人都杀光了,这样的人还不严惩?这时候严惩李逵其他人绝不敢说半个不字,大多数人也会表示赞同。这李逵是宋江心腹,惩罚李逵其实可以打压宋江,既能拉拢林冲,也可以树立自己威信。

这一次晁盖没有约束,后面李逵更加放纵。为了迫使朱仝上山,杀了朱仝爱护有加的小衙内,还说是领了晁盖、宋江的旨意。有意思的是,前面吴用雷横得见朱仝时,却说是公明哥哥的意思。在我看来,晁盖纵是希望朱仝上山,也不会如此下作陷害。而惯用此法的就是宋江、吴用,估计宋江不想一人担恶名,吩咐李逵杀人的时候就把晁盖带上了。这人死都死了,晁盖也不好辩驳。足以看出晁盖这时候已经完全被宋江玩弄于鼓掌之间。

晁盖在山上,只是个名义大王,活得是越来越窝囊。等到段景住上山,晁盖忠于忍不住了。这段景住跑梁山上哭诉,说自己得了一匹好马,准备献给宋江,却不想在曾头市被曾家给黑掉了。晁盖一听勃然大怒,他这个怒从何来呢,因为这段景住献马给宋江,丝毫不提自己这个老大,至于曾家什么辱骂梁山的言行,其实是次要的。晁盖这时候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自己再不立威,不但天下人不知道他晁盖,梁山上怕都没人知道他了。

要说晁盖这心里着急可以理解,可是时机真的不好啊,晁盖甚至很直白的跟宋江说“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事实上这段景住献马抱屈,全是冲着宋江来的,晁盖这时候跳出来,真的时机欠佳。果然他在曾头市中箭,就这么去了。

这晁盖死的窝囊啊,本来想借此机会机会树立威信,打压一下宋江,却不想自己刚出山还没有大展拳脚就中箭将死。这宋江还一直不停在自己身边哭哭啼啼,也不知道是真哭还是装样子。晁盖心里憋屈窝囊,就算死也要恶心一下宋江。所以才定下那个遗嘱:哪个捉得射我的,哪个以后就做首领。

其实这话已经很不负责任了,因为只要你踏入战场,就有捉住那射箭之人的可能。如果将来是一个无才无德的小喽啰捉住了,还能让他当首领不成?不过晁错更知道另一点,就是凭宋江的身份武艺,他是绝不会上战场亲自厮杀的,所以他绝无可能捉住那射箭的。晁盖对于以后谁当首领已经不在乎了,只要不是宋江谁都成。所以晁盖的想法很简单,他根本没有什么最佳人选,但就是一定不能让宋江当头领。

但是宋江苦心经营非同小可,晁盖活着的时候,梁山上没有几个人听他的,何况是死了以后,遗言就更加不值钱了。此后宋江就一直当梁山首领,管他什么卢俊义、关胜来都不够格,晁天王的计划是落空了。

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这个问题是是水浒中最大的疑案。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施公的笔力,能够将一个故事用正反两种逻辑都能说通,实在是强大。而通常直接看到的都是流于表面的,真正想表达的往往是隐藏在背面的。

那么说回故事本身,就不得不提晁盖的死因。书中说道,晁盖跟着两个和尚走到距离法华寺五里处,俩和尚借着黑影跑了,接着就是四下里金鼓齐鸣,中了埋伏。

接着重点来了,“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在晁盖脸上。”

这一彪兵马似乎没有任何人带领,前文两军对垒一定是有主将带领,而这只兵马见面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乱箭。曾头市前面所喊的口号是: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装载陷车里,解上东京,碎尸万段。

而此时晁盖已经中计,不正应由史文恭亲自出马将晁盖活捉。但是这只人马却没有一个主将,一顿乱箭还带毒的,箭上还刻着史文恭的名字。如果史文恭真的在军中,会躲在后面放毒箭吗?就算放毒箭,难道还不趁机过来捉晁盖吗,可是从始至终都并没有史文恭的影子。所以事实可能是和尚带路这个计策本来就不是曾头市所出,所以曾头市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快,而这一对人马完美的把锅甩给了史文恭。

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是晁盖作为当事人,他已经有所觉察,知道是宋江的计策,也知道吴用的倒戈,但是此时宋江的势力、威望都已经超过自己,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我想此时晁盖心里一定充满了恨意,但是又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在遗嘱里说到: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到射死我的,便叫他做山寨之主。

这三句话里有几层含义,首先第一句“贤弟保重”,自己要死了,跟一个活的好好的人说什么保重。反倒是我们跟人放狠话或者威胁时会咬着后槽牙来一句狠话:行!你保重嗷!你宋江弄死我,我中招了,你等着。我要那个抓到射死我的人做寨主。谁杀的我你宋江比谁都清楚,我也清楚,不光你别想当寨主,我还要那个捉到你的人做寨主。

宋江听完这句话直接哭晕过去了,为什么,他以为整个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被晁盖识破,还给他出了个难题,无计可施之下直接晕过去了。

那么最关心的问题是谁才是晁盖心目中继承梁山的人选,好多人认为是林冲,那是在确认杀晁盖的是史文恭的情况下,但是晁盖心中杀他的并不是史文恭,而且林冲能力威望不足以号令群雄,更不知道事件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帮他捉住真凶,所以不会是林冲。

至于说柴进、鲁智深就更不可能,他们都不可能捉住那个“射死他的人”。那么谁有可能呢?只有两个人,这两人就是跟他一起智取生辰纲、帮他做梁山老大的吴用和公孙胜。肯定有人会问,这两人怎么能做山寨之主,确实,一个是军师,一个是法师,他们都不适合做领导者。

但是事实上,晁盖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找个继位者吗?恐怕并非如此,晁盖的遗嘱三句话,目的只有一个,针对宋江。第一句恐吓、威胁、诅咒,第二句找凶手,第三句才说立寨主,而且是以第二句为前提。所以晁盖的目的是要人帮他报仇,而这个仇人就是宋江。

而为什么会是吴用和公孙胜,这两人是最早跟随晁盖起事的,交往时间最久。按理来说革命感情应该最深,但晁盖也知道吴用跟宋江越走越近,甚至这条计策有可能就是吴用参与设计的。但越是如此,晁盖越要把这话说与你们听,要是你吴用还有点良心,顾念些旧情,将宋江揭发,我仍当你是兄弟,宁愿让你做山寨之主。应该说晁盖想用寨主之位唤回吴用,但是很遗憾。

公孙胜虽在山上,但身处事外,对于局势洞察最清楚,最重要公孙胜并不亲近宋江。而且公孙胜有半仙加成,有他来查明真相会更有说服力,虽然公孙胜并不在意寨主的位置,但是帮晁盖报了仇,一清先生自会有主见,也便不用担心了。

所以说晁盖的遗嘱并不是为了选择继承人,而是在于震慑宋江、敲打吴用,乞求公孙胜,为自己报仇。

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晁盖夺取梁山之后,却没有想到自己也有被取代的时候,宋江上山之后立马就开始架空他,在宋江的号召下,梁山发展非常快,可宋江的势力已经大到晁盖无法控制,不甘心被架空的他选择出兵来打曾头市,结果自己在那里中箭身亡。

晁盖在死前,也是看透了宋江的心思,他不想让宋江来坐这个位置,于是就表示谁要是可以把史文恭给杀掉,就可以来做山寨的老大,这个话一出来,其实很明显是想让林冲来做。

史文恭的武艺可非常强,他曾是周侗的徒弟,然而他还有两个师兄,其中一个就是林冲,林冲的武艺是在他之上,必然是有能力杀掉他来做山寨的老大。可宋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在后面打曾头市的时候,故意就把林冲给支开,让他没有机会来杀史文恭。不过晁盖的这个遗言,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只要有人能够杀掉史文恭就可以来做老大。

并不单单要从宋江林冲他们中来选,在梁山里面,是否还有其他人能够做到这点呢?

卢俊义是完全可以做到这点,这也是宋江让他上山的原因,在书中卢俊义就是一个开挂的存在,他是当之无愧的武神,谁和他过招基本上都是走不过一个回合就被干掉,可见他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他后来对付史文恭没有费什么力气,也曾一度被提名为山寨之主,可惜他的资历不够,梁山里面的这些人都是宋江的亲信,当然不会让他来坐这个位置,但要真的按照遗言来选人的话,卢俊义是可以坐这个位置的。可惜的是,由于晁盖的这个遗言,反而害得卢俊义不得不上山。

除了他之外,呼延灼也是有这个能力,他在五虎将里面的能力不比林冲差多少,要是他遇上史文恭的话,是很有可能打赢的。不过呼延灼不会这么做,因为他本身就是宋江的亲信,他是很早就上山的主要将领之一,在他心里谁做山寨之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让他回归朝廷,他心里更加想回到朝廷来做事,他可不愿意一辈子都在这里做草寇,宋江可以帮他实现这个想法,他也自然就支持宋江来做山寨的老大。

梁山里面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武艺不好预测,比如像张清这样的人,他是使用暗器的高手,在他当初和梁山的人交战的时候,使用的暗器连续打败多个主将,他与史文恭之间的交锋也是很有看点,要是让张清顺利施展暗器,史文恭估计也很难抵挡得住。

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后来上山的关胜也是毫无悬念的一个,他是五虎将里面最强的,实力要在林冲等人之上,史文恭和他交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关胜的情况与呼延灼非常类似,都是那种一心想要在朝廷里面做官的人。

因此他心里是支持宋江,况且他上山的时候带着一帮官兵,山寨里面的这些人也不会支持他,不如就支持宋江来干,事实证明他支持宋江没有错,帮助自己谋取不少的利益,这些人都是有能力打败史文恭的。不过这件事和史文恭没有太大的关系,晁盖的死本身就是一个谜,史文恭也不傻,干嘛要在箭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不等着梁山的人来找自己报仇嘛。

特意搬出史文恭,正好就卡住宋江,因为以宋江的实力,再加上八个他也打不过史文恭,等于他是没有机会来打败史文恭做老大的,可没有想到宋江会请外援,这样做就让晁盖设计的失去意义,最终他还是当上老大,史文恭估计就是一个牺牲品,他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宋江做老大的,偏偏他还害惨了自己的师兄卢俊义,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本来,在晁盖心中,宋江就应该是最佳继承人。否则,他不会那么一而再,再而三邀请宋江上山,又倾尽梁山兵马绕行大半个中国去江州劫法场,大张旗鼓将宋江迎接上山。

  不过,临死之前,他大半猜到宋江就是谋害他的幕后黑手,于是才会说出那番话——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若不怀疑宋江,就不至于说“贤弟莫怪我说”,更不至于留下“谁能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坐梁山泊主”这番话。要知道,梁山之山早就定下座次,晁盖是第一把交易,宋江是第二把交椅。晁盖这么一说,那些好勇斗狠、武艺高超者一下都有了上位的机会。偏偏宋江是个嘴把式,除了心机深沉,能说会道,武艺上实在平平。

  那晁盖临死之前心中那一瞬最渴望的继承人是谁呢?

  首先,晁盖希望继承之人不是宋江,宋江之外任何人都可以。

  其次,晁盖肯定希望继承人能够帮他报仇,不但擒拿史文恭,更揭发暗箭伤人真相,最终推翻宋江。

  故此,我们可以推想,晁盖心中最渴望继承大位的人,不是林冲,而是鲁智深!

  为何说不是林冲?在梁山诸多武林高手中,林冲与晁盖的关系确实最好。

  林冲火冰王伦,对晁盖有恩,林冲为人也颇为和善,与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相处不错。但是,林冲武艺高强,却无甚心机,对于权力的欲望更是平平。他只能充当一个打手,一个先锋,却无法充当领袖。即便林冲当了梁山一把手,估计最终下场也是个晁盖一样,莫名其妙就被宋江弄死!

  唯有让鲁智深当上梁山之主位置,才有可能搞翻宋江。

  鲁智深这个人胆大心细,看似粗鲁,其实精明的很!无论是三拳打死镇关西,还是大闹桃花山,抑或是在大相国寺降伏众多泼皮,都可谓有勇有谋。鲁智深不愧是边关带兵将领出身,既有杀人胆略,又有杀人手段。

  故此,鲁智深啸聚山林之时,二龙山名气之大仅次于水泊梁山。加上桃花山、九华山一帮人都是鲁智深的好兄弟,三山合力之下,已然是仅次于宋江的第二大集团。

  并且,宋江麾下看似人马众多,其实并不齐心。降将派都是一帮子见风使舵的官油子,根本不会铁了心跟随宋江。江州劫法场跟随宋江上梁山的,大都是江湖水匪,口中兄弟情义,实际上都是心狠手辣,见利忘义之辈。

  宋江真正的嫡系,就是三人:二愣子李逵,跑腿的戴宗,暗箭伤人第一高手花荣。

  如果鲁智深真的擒拿了史文恭,坐上了梁山之主位置,以鲁智深的豪迈与手段,大有可能与松江一拼。当然,宋江有军师吴用支持,诡计多端。最后极有可能梁山分成招安派与死战派,再次大火并。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关注一下吧,老叶拜谢!

除了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公孙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