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民国时期军阀无数,在众多军阀里面,孙殿英没有自己的地盘,实力在各大军阀里面是靠后的。但实力不高的他,名气却不小,完全不输给一些大的军阀,原因何在?在于他曾经到清朝的东陵去盗取宝藏,做过盗墓者。
孙殿英盗取东陵使得很多的珍宝流失海外,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让今天的我们苦苦去海外求购曾经属于我们的文物。按理来说,犯过这样的罪行,应该是被人嗤之以鼻的。但还有不少人在说孙殿英的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盗取皇陵,收获满满1928年春,国民革命军北伐已经到了河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附近的土匪非常之多,不仅多,而且十分猖狂。鉴于此,国民革命军就派出了孙殿英去剿匪。接到命令之后,孙殿英也没多想,很快就出发了。
在路途中,孙殿英不止一次的看到了东陵的富丽堂皇,这使得他坚信里面一定有非常多的金银财宝。当时的时候,剿匪的资金来源还没有着落,面对眼前这富丽堂皇的东陵,孙殿英萌生出了盗墓的想法。
但是,如果这样明目张胆的去盗墓肯定是行不通的,孙殿英想到了个幌子:他张贴告示说,军队要在东陵这一带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想要利用军事演习这个幌子来进行盗墓的计划。
结果是,孙殿英他成功的完成了盗墓,他所盗取的两座皇陵,一座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另一座是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
这两座皇陵里面的珍宝是非常之多的:乾隆所属的时代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在那时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整个国家积累下来的财富非常之多,国库非常的充裕。大家想想和珅他有多少家产就知道当时国家有多富有了。
而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极度奢华的统治者,他们俩的皇陵,宝贝肯定是很丰富的。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盗取出来的宝藏,孙殿英用了三十辆大车才装完。三十辆大车才装完的宝藏,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大家可想而知。
骂名随之而来,美名却从天而降孙殿英盗取东陵的事件传出去之后,轰动全国,对孙殿英的骂名随之就开始传开,但与此同时,对孙殿英的赞美之声也出现了。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盗取陵墓这种事情不应该被谴责的吗?为什么会出现对他的赞美呢?出现赞美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它盗取的对象不是其他的陵墓,而是清朝的陵墓,并且还是乾隆皇和慈禧太后的陵墓。
我们知道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对于这个腐朽没落的政府,很多人是痛恨的。乾隆时期虽然有康乾盛世,国家十分富裕,但正是在乾隆的时候打下了清朝衰退的基础,在乾隆末年清朝就出现了许多危机,所以有很多人是痛恨乾隆的。
至于慈禧太后,祸国殃民,割地赔款,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唾骂。
因为痛恨乾隆和慈禧太后,所以很多人对于盗取他们陵墓的孙殿英就变得爱屋及乌,觉得孙殿英是个好人,值得称赞。孙殿英的赞美之声,就这样开始流传了。
坚决抗日的孙殿英孙殿英坚决抗日,也是很多人说孙殿英好的原因。
1933年,日本军队三万余人向热河发起进攻,孙殿英奉命在热河一带支援。驻守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与日军对抗,很多人是不战而逃。
而孙殿英到达赤峰之后就展开了阻击战,和日军在那打了七天七夜;后退到猴头沟门后,又继续和日本军队作战了十几天。这样的英勇行为,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孙殿英盗取皇陵,使得很多的文物流向海外,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恶行将永远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反清人士看来,他盗取清朝的皇陵,做了别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并且他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英勇作战,立下过战功,因此,有人说孙殿英的好,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孙殿英东陵盗墓确实是遗臭万年,使得大量国宝流失海外,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但若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就算孙殿英不盗墓,乾隆爷的九龙宝剑也流传不下来,没有了孙殿英盗墓,在中国近代那种动荡不安的时局,肯定会有其他军阀去干,或者在日寇入侵后日本人直接笑纳了也不得而知,而孙殿英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其实我们有必要彻彻底底的了解下这个人。
历史其实是需要细究的,人们对孙殿英的印象往往都是停留在了他是个盗墓贼、汉奸等负面评价上,往往忽略了这个人的正面价值,而孙殿英这个人也是因为坏事干的太多,所以人们往往把其所做的好事也变相的进行了排斥,其实孙殿英还是最早参加抗日的一位将领,有着一段颇具传奇的抗日岁月。
九一八事变后张少帅不战而退,东三省沦陷,日军的铁骑向热河一路狂奔而来,堂堂的东北军元老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竟然不战而退,收拾家产逃跑,东北军从前线不断溃退,这时一个饱受骂名的将领从山西是一路奔来,收编了大量溃退的东北军,在联合其部,参加了热河抗战,此人便是东陵大盗孙殿英。
其以华北第九军团军团长的身份率领手下先是在赤峰和日寇相遇,随即展开了七天的阻击战,虽然没能阻止日寇侵略的步伐,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老蒋一心“剿共”,张学良的东北军往往是不战而退,反观这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居然扛起了热河抗日的大旗,一时举国喧哗,人们对这位昔日东陵大盗开始刮目相看。在随后的时间,其一直在坚持抗日,后来作战被俘虏投靠汪伪政府,其在解放战争被俘虏后曾说自己是接受老蒋密电,实行曲线救国的,事实到底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在被俘虏后没几年,其便病逝了,而刘伯承元帅曾经对孙殿英说“抗战初期,不能说你没有贡献,但是以后的这段时间里,确实做的不好”。
所以说,孙殿英还是有过贡献的,至于他的种种劣迹,这在于他自身的因素,其是土匪出身,没有高层次的文化修养束缚,做起事情来不考虑后果,这也是他一生所避免不了的悲剧。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现在很多人对孙殿英的了解其实是很片面的,在对孙殿英的了解中,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东陵大盗,却不知道他曾经也是一个没有半点水分的抗日英雄。
东陵大盗的抗日要说到孙殿英的抗日,我们还得说到九一八事变。
1931年的时候,因为判断错了时机,所以在张少帅的放弃下,东三省很轻易就被日本人给抢走了。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虽然近代史中他们进行了维新,但资源始终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918事变后对东北的占领无疑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后来之所以能爆发全面的侵华战争,对东北的占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后,可能是因为胜利来的太过于简单,所以他们在1932年的时候再度计划起了对我们其他土地的侵占,当时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热河。
为了保卫热河不被日本人侵吞,之前错失东三省的张少帅就和其他国内军阀对日本人进行了阻击。
在那个时候,孙殿英正好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在张少帅的部下,于是孙殿英就因为这个缘故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奔赴了热河战场,和日本人爆发了战争。
我们纵观整场热河抗战,无论如何是谈不上热血澎湃的。
在当时日本人的进攻下,作为热河抗战主力的东北军根本就没能对日本人进行有效的阻击,当时他们俨然如同一群散兵游勇,还没和日本爆发什么战斗,就马上被打得四处逃窜,不说让人气愤就好了,又何谈热血澎湃?
反倒是孙殿英让当时的国人热血澎湃了一把。
在张少帅的部下四处逃窜的时候,孙殿英不顾自己军队的损失带人在热河赤峰口和日本人爆发了七天的战斗。
虽然这七天的战斗并未能给热河抗战带来太过于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当时接连惨败的战绩来说,孙殿英的行为却仿佛大冬天里的一盆温水一般,给国人们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温暖、振奋。
也就是从那以后,孙殿英除了东陵大盗的名号,也开始拥有了一个抗日英雄的称号。
我觉得这就是人们说孙殿英好的一个原因。
难辨是非的喝彩除了这方面之外,我觉得盗慈禧墓也是人们说出孙殿英的原因。
在1928年的时候,孙殿英带兵把慈禧和乾隆死后埋入墓中的滔天珍宝都给席卷得一干二净。
在孙殿英搜刮了清东陵的财宝后,他为了把这些财宝变现,就让人带着这些财宝通过各个租界的交易途径把这些财宝都给卖到了国外,造成了大量珍宝的流失。
这点是人们最为唾弃孙殿英的地方,不过在很大一群人为此唾弃孙殿英的时候,却也有一部分人因此为孙殿英而喝彩。
当然,这些人为孙殿英喝彩的重点不是孙殿英把珍宝卖到了国外,而是孙殿英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当时人们对清朝和慈禧的仇恨实在太过于庞大了。
不说当时切身经历了清朝统治的人们,就连现如今,很多人对清朝的情绪都是非常痛恨的。
在这种强烈的痛恨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为孙殿英盗慈禧陵墓喝彩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这就是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的原因,第一个说孙殿英好的原因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无论如何抗日都是一件值得我们喝彩的事情,而第二个说孙殿英好的原因,我觉得就有些不好说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为什么他是盗墓贼,却有很多人说他好
孙殿英确实是有错,他盗取清东陵,从墓穴中偷走了大量的宝贝,很多都被他卖了,按理说是历史的罪人。然而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说他的好,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盗墓为筹军饷迫不得已。孙殿英早年当过土匪,在多个大军阀手下都混过,比如在山东活动的时候,他曾经是张宗昌手下的一名师长,而张宗昌当时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手下。由于孙殿英在战斗中为张宗昌立下战功,孙殿英很快就升任为军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后来张宗昌战败,孙殿英又投靠了蒋,仍然担任军长。
不过孙殿英虽然名义上属于国民军,但不是蒋的嫡系,因此孙殿英在军费上自然得不到充足的供应。而此时清陵一带已经有土匪对墓内的宝物虎视眈眈,正准备大干一场。清陵虽然有专人看管,但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是形同虚设,甚至监守自盗。孙殿英不愿意将这块肥肉让给别人,于是便借军事演习的名义封锁现场,自己带人进入墓穴偷宝,借此机会补充军饷,扩大实力。
第二、盗墓行为给孙家祖先报仇。明朝时候有个大忠臣叫孙承宗,是明熹宗的老师,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要职,袁崇焕也是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名将。孙承宗曾经打得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后来被奸臣所害回乡。皇太极进攻时,孙承宗再次被启用,又收复多处失地,打得皇太极溃不成军。然而崇祯帝无能多疑,孙承宗再次返乡,在清兵攻破孙承宗老家高阳时,孙承宗英勇守城,城破之后孙承宗和家人多被清军杀害。
这个大名鼎鼎的孙承宗便是孙殿英的祖先,当然这是孙殿英自己所说。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孙殿英与满清是有世仇的,作为大明朝忠臣的后代,理应牢记耻辱。孙殿英与孙承宗有没有关系不好说,但是孙殿英的父亲当年为了家乡父老,不满满清旗人的骚扰而勇敢出头,结果被旗人活活打死,这算是有杀父之仇了。孙殿英当军长的时候,满清已经被推翻,没法再直接找当事人报仇,但是可以通过掘其祖坟以泄愤怒。据说盗墓之时,连乾隆的牙齿都敲碎了,慈禧的衣服也是一件没留。这种快意恩仇的行为,倒是符合不少中国人的口味。
第三、盗墓行为被视作民族大义。满清统治华夏三百载,曾经给中华大地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满清入关,遭到顽强抵抗的城市基本上都被屠城了。统治初期,为了驯服国人,又颁布了残忍的剃发令,要把头发剃成当时非常丑陋的“金钱鼠尾”形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长期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明朝人自然不会同意,满清解决的对策是一场又一场的屠戮。为了思想上的奴化,又多次大兴“文字狱”,搞得人人噤若寒蝉,思想固化。
近现代史上,当欧美列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国力迅速提升之际,满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骄傲自大。列强入侵之后又一味屈辱求和,甚至发出“量中华之物力,戒与国之欢心”的无耻之声。割地割地再割地,赔款赔款再赔款,没钱了就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哪管民众死活。就为了求和安稳,甚至连新疆都不打算要了,要不是汉人左宗棠坚持,中国西北边境至今堪忧。因此,当孙殿英炸毁清陵,对慈禧尸体羞辱之际,无数国人为之叫好也就正常了。
第四、孙殿英曾经抗击日寇多次。当然,只有以上这些行为还不能够完全证明孙殿英的“好”,更重要的是孙殿英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英勇表现。“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奉命撤退,日军轻松占领东三省。吃了甜头的日军继续侵犯我热河、赤峰一带,守卫热河的汤玉麟毫无建树,很快便被日军击溃。
然而骄横的日军却在孙殿英这里吃了大亏,孙殿英先是率领部队在赤峰一带坚守,抵抗日军长达七天七夜。在猴头门沟,孙殿英又继续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再次与日军战斗十多天。虽然最终撤退,但是孙殿英是当时最早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的部队之一,这在当时绝对是抗战的英雄。如果说盗墓所得的军饷是充实了军队与日军作战,这也是值得的。
以上总结并不代表我认为孙殿英就是好的,孙殿英有功,但更多的是过,仅倒卖珍贵文物和日后成为汉奸便是两大罪过。然而功我们也不能不提,算是对这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提供另一个研究的视角吧!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说孙殿英好的大多是基于对慈禧太后的恨,因为孙殿英盗了慈禧太后的墓,特别是还有人传慈禧太后的遗体被孙殿英的手下污辱了,这个想想就是无稽之谈,只是对于慈禧太后死后遭受越大的侮辱,人们越是愿意喜闻乐见!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乳名金贵,自小就顽劣成性,混迹江湖,结交各色人物,开赌局,卖毒品,坑骗钱财,活脱脱流氓一个。1922年孙殿英投靠河南军阀丁香玲,亦兵亦匪,后来在军阀混战中投机倒把,逐渐升官。1925年投靠汉奸张宗昌,经过亳州时,向亳州县长勒索20万元军费遭拒绝,立即下令攻城,城破后亳州商贾被洗劫一空。1927年,深得张宗昌赏识的孙殿英被升为第十四军军长,1928年国民党北伐时孙殿英兵败投降,被蒋介石收编后委为第十二军军长。
也就是在这时,孙殿英打起了清东陵的主意,1928年7月,孙借口军事演习,驱走全部守陵人员,随后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与慈禧的定东陵,将两座陵墓洗劫一空,当时引得舆论大哗,孙殿英见事态严重,就选了墓中稀世珍品贿赂当时的权要,之后轰动全国的东陵盗案不了了之。
大家绕过东陵盗案,再来看看孙殿英又干了什么?1930年,看反蒋势力大,就投靠反蒋一方,中原会战开始,看局势对冯玉祥、阎锡山不利,立马跳槽投靠张学良,然后在1933年的赤峰之战,让孙殿英获得了一点好评。
1933年2月,孙殿英奉张学良之命率第四十一军由山西驰援热河,向赤峰前进。当时驻守热河万福麟、汤玉麟等部,就是个怂包,与日军都没怎么交锋,就退守到喜峰口内,孙殿英刚到赤峰就遭遇日军猛烈进攻,与日军浴血奋战了七昼夜,后又退往猴头沟门,又跟小日本干了十几天,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就是坑队友的货,在换防的时候丢了冷口,喜峰口,冯占海的援军临阵脱逃,致使孙殿英陷入半包围状态,最终赤峰失守,孙殿英也撤走!孙殿英曾通过《申报》向南京政府发了以下电报
加以某部义军不义,友军不友,以致仓促遇战,三面成敌,幸士卒拼命…风雪并历,时而汗流浃背,时而遍体结冰,无弹犹可肉搏,无饭确为可悯!总之天存中国,必存热河,天存热河,必存我军…降敌者非人类所为,附逆乃禽兽之肝…但求有饭,定当拼死抵抗,以尽职分,以慰国人!这时候的孙殿英还有点民族英雄的样,可惜孙殿英后来的人生轨迹又开始曲线状态,在1943年4月被日军包围后更是率部投降,当了汉奸,并且利用烟膏帮日军诱捕国军将领庞炳勋,庞投敌后,日军给他们以“第二十四集团军”的番号,庞任总司令,孙殿英任副总司令。1945年日本投降后,孙又跟着蒋介石搞内战,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虏,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最后因吸食几十年大烟患上的烟后痢病死!
有人说孙殿英盗墓是为祖辈报仇,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孙殿英是不是孙承宗的后代无法考证,还有孙殿英盗墓将宝物挖出来后就急于销赃,四处活动找国内外有关人士,1928年8月,天津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多少国宝外流,至今仍然无法挽回损失!对于孙殿英,借用两张图来表示!
对于孙殿英的一生,只有赤峰一战可以让他身上多了一个闪光点,其余的我实在无法将他等同民族英雄。说他好的人,估计就是因为他让慈禧死了不得安宁吧!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孙殿英,归德府永城人,外号孙大麻子,臭名昭著的盗墓大盗。
很多人说孙殿英好,主要是由于孙殿英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想做而做不到之事-掘了满清王朝的皇陵,在反清人士看来,他是反清斗士。另外,孙殿英在抗战初期,还是具有一定的民族情节,与日本决战于赤峰。双方激战七日,日军受到重创。
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件事情就给一个人定性,纵观孙殿英一生,他土匪出身,慢慢发展壮大自己,在各路军阀的夹缝中生存,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队伍。乱世之中,毫无原则性,墙头草两边倒,算得一个到处摇尾乞怜的小人。
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戏为由进驻东陵地区,随后盗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当时震惊中外,溥仪发誓要将孙绳之以法。可当时的孙殿英,手中握几万兵马,同时有让所有人垂涎欲滴的盗墓文物,随便掏出一件就是价值连城。为了摆平这件事情,孙亲自带上得力助手上南京,面见老蒋、宋美龄及各路军政要员,送上名贵珍宝,南京政府不了了知。
有记载的情况如下:
戴笠——乾隆颈项上一串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珠子。
宋子文——一只大“翡翠西瓜”,孙殿英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一说送宋美龄)。
宋美龄——慈禧口中含的一颗夜明珠、一包珍珠,孙殿英托戴笠带给宋美龄(此项行贿效果明显,宋美龄曾关照有关人员,拖延东陵盗案审判)。
蒋介石——乾隆陵中盗出一把九龙宝剑。孙殿英托戴笠送给蒋介石(一说送何应钦),未遂,后在戴笠坠机事件中焚毁。
徐源泉——慈禧头顶的翡翠荷叶,还有一尊金佛、一尊红宝石佛、一包珍珠。
商震——慈禧陵中一只青皮黄瓤翡翠甜瓜。商震时为东陵盗案审判长。
阎锡山——慈禧陵中纯金寿星佛、翡翠桃等;乾隆戴在手上几十年的玉扳指,及裕陵中盗出的象牙、乾隆珊瑚雕制文玩等。
孔祥熙——朝鞋上宝石两串、慈禧陵中一颗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王仲廉——抗日战争胜利后,孙殿英遂以巨额黄金和所盗出宝物贿送王仲廉。王时进驻豫北,任第31集团军整编为第26军军长。
有了大量珍宝作军费,孙疯狂扩张,称霸当地。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1931年,918事件爆发。孙殿英利用庞炳勋的保护,避免与国民党嫡系部队直接冲突;利用邢肇棠和八路军的关系,从八路军处解决一些服装、弹药。孙率其新五军在河北、豫北多次与日军作战。同时,他又和日本人也有来往。在他的新五军军部附近,他开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将领、八路军和日本人,可谓“狡兔三窟”。从上可知,孙殿英的狡猾,周转于三者之间。1943年,孙殿英被日军包围,他投降日军,成为汉奸,驻守河南新乡。
1945年,日军战败。孙殿英摇身一变,变为“国民党先遣军”,积极投身内战,与人民为敌。同时,还不忘记发国难产,控制国民党运输飞机,大发黄金财。
1947年,解放军包围汤阴,孙殿英被捕,在监狱中病死。
孙殿英一生,三姓家奴,反清斗士称不上,当时只是为了缓解军费之急,为了谋生存,他不惜当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毫无原则底线,内战期间又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帮凶,杀害解决军。实属罪子恶极之徒。
东陵大盗剧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