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关于太平洋中途岛海战的过程,日本的几艘航母几乎一炸就废,美国的一艘航母被炸穿,夹板修一修又重新上战场了。怎么回事?美国当时有什么黑科技吗?

中途岛战役表明:太平洋战场上的美日对抗,既超出了日本的军力、国力, 又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第一、日本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战斗力和国力,对自己的装备和战术没有理性的认识。

毕竟,他之前的对手除了一溃千里的国军、就是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风餐露宿的东北抗联游击队。

从珍珠港事件后,半年间,日本海军已如狂澜般横扫了整个西太平洋。

向西,它的触角已经伸入印度洋,日不落帝国在它面前遭受了耻辱的失败;向东,东京玫瑰甜美的声音则一直在询问:美国海军在哪里?貌似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已经指日可待。

因此,日军一时间膨胀的厉害,沉浸在6个月连续胜利所带来的狂醉气氛中不可自拔,各方面觉得自己棒棒哒。骄兵必败,这是日本海军在这次海战中的真实写照。

同时,日本也低估了美国人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没有考虑到人家美国从不打败仗,从不在国际上吃亏的风格,忽视了珍珠港事件不但极大的刺激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绪,也充分发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

二、日本情报的失败,让中途岛成为对美方半透明的战场。战前,日本海军的密码被美成功破译,进而了解了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和作战部署,日军攻击目标早已暴露。

可以说,中途岛之战在最开始就偏离了指挥官山本五十六设定的剧本,不是他想象中的一场在日军选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进行的会战;反成了一场美军精心布置的“伏击战”。

美军可以按照日军的部署和战斗指令,较为精确的定位到日军航母,先发制人,攻其要害,自然日本航母一炸就废掉了。

可以说,日军是洋洋自得的踏进了美军给他们挖好的坟墓之中。

三、日本对战场形势判断失误。导致日本的舰只虽多,却相互分散;而美国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飞机,在数量上占了明显优势。在海战中,没有空军保护的航母,等同于在“裸奔”,自然成了美军指哪打哪的“活靶子”。四、在战术层面上,珍珠港的惊艳表现之后,日本海军对于航空力量的运用竟然还沉溺于空谈中的“九段击”作战,天真的认为,航母不过是削弱美军主力舰队的工具,真正的决战还是会在战列舰之间展开。

因此,山本五十六依然把作战平台~航母视作“可以被损失的”,他将日本海军宝贵的航母力量送到最前线与实力相当的对手进行搏杀;而自己强大的战列舰队则呆在绝对安全的后方,成了这场关键战役的看客,没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日军航母本身就脆弱,与陆军的装甲武器一样,皮薄馅大。

日本本土资源匮乏,而在1941年还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禁运”,非常缺乏钢材等战争资源。所以,在制造航空母舰时,多使用木质甲板。

整个二战中,日本一共建造和改装了25艘航空母舰,只有一艘大凤号航空母舰使用了装甲甲板,其它均使用的是木质甲板。而且日军燃油本身燃点就低,是个如影随形的安全隐患。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俯冲轰炸机投掷的炸弹非常容易的穿过木制飞行甲板,在机库内起爆,引发机库内储存的弹药的殉爆,火焰通过通气口和送气孔蔓延到其它区域,最终导致航母瞬间报废。

第五、操作细节的问题。除了在机库内存储了弹药,日军在航母甲板上也明面摆放了大量易燃易爆物品。这导致,一次被击中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炸,击中的甲板堆满了装配完毕,随时可用的炸弹和鱼雷,美军飞机一枚炸弹落下,导致甲板上的炸弹和鱼雷就接连殉爆了,这种规模的连锁爆炸后,航母自然成了一堆废铁。

再看美国,

大家都知道,美国无穷的战争潜力, 军工业运作高效得可怕。一两天就能造一艘小军舰。一个月就能造一艘性能一般的轻型航母。

而且,据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大西洋还是在太平洋上,对德还是对日。被击沉的小航母也非常少,被击伤的不算太多,战损率都非常低。

像日本神风特攻队嗷嗷叫的“一人、一机,换一舰”,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做到与航母、舰船“同归于尽”,人家美国受损航母会很快被修复,拉出来接着打。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美国强大的损管和优秀的抗沉、抗爆设计,比如,用开放式机库和非装甲甲板便于快速修补和油气挥发,这在被击中后大幅减少了起火概率。

此外,还有舰队强大的防空实力。

二战中,美军的数量庞大的舰载战斗机群一直有效的保卫着整个舰队及航母自身的安全。再加上日军情报几乎都被破译,战场对美方半透明,使得美军早有准备,战损率自然很低。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日本航母容易被击沉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日本航母防御设计有问题,而且损管不利,美国航母防护设计较好,损管得力。第二个原因是日本的舰载机技术性能没有美国的好。于是在中途岛航母大战中,日本人的航母成了打火机,一打就着,美国人的约克城却挺住了两次攻击才沉没。

图为日本的绘画作品中的赤城号航母,图中可见其搭建在原来战列巡洋舰舰体上的巨打钢架结构上层建筑。

图为赤城号航母,可见其机库几乎式全封闭的,这样的机库使得其一旦被命中,很难释放爆炸威力。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投入了4艘主力航母,美国则投入了3艘,结果是日本的4艘全部被击沉,而且第一波就沉了3艘,美国才沉没了1艘。这一战让人们对于海上机动作战的威力大为惊讶,也对美国的航母操作经验表示赞叹。我们先看看双方航母的防御设计,日本的航母是从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改造的方式是在原来的舰体上向上加装上层建筑和甲板,这就导致上层的高度很大。

图为影视剧中的赤城号航母画面,其飞行甲板上铺设了木材作为跑道。

这张图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二战航母甲板上密集铺设的木材。木材最大的优势就是轻,而且防止打滑。

这样以来,在巨大的长层建筑上,所用的钢材重量就不能太大,否则影响航母航行的稳定性,这就造成日本这些航母的上层建筑几乎没有覆盖装甲,其飞行甲板和机库几乎都是一打就穿的铁皮,飞行甲板本来就薄,上面还只是覆盖了一层木板,就成了起降跑道,谈不上对俯冲轰炸的防御力。

图为日本的飞龙号航母,其机库也是全封闭的。

图为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其飞行甲板的厚度较大,而且机库为半封闭式。

可是就是这样的结构,日本的机库还是全封闭式的,日本的舰载机整备也都是在机库完成的,要在机库完成弹药的加装和油料的注入,这样做虽然可以较好的保护飞机,也可以让航母抵抗恶劣天气能力加强,但是战时,机库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引发机库内的炸弹和油路的爆炸,何况当时日本的舰载机都在机库里禁止的加装油料和弹药,这样一来,一旦被航弹洞穿飞行甲板,机库内的飞机就会被引爆,发生剧烈爆炸。

这张图可见约克城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侧面有巨大的开口。

图为即将翻沉的美国航母,他被击沉完全是因为鱼雷。

可偏偏美国的航母当时搭载的俯冲轰炸机很多,而且较为先进的SBD俯冲轰炸机甚至可以挂载1吨重的航弹出击,即便是半挂载起飞的也能挂载500千克航弹,相对于日本97式俯冲轰炸机的250千克航弹,美国人的航弹实在是威力太大,于是这些飞机开始轰炸后,日本的航母甲板就很快被洞穿,一打一个洞,里面的飞机随之就爆炸了,一炸就沉一艘,日本航母就这样挨个沉没了。

图为赤城号航母被命中后机库发生大爆炸的场景绘画。

这张图也是日本赤城号航母被命中后的场景绘画。

而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不存在以上设计问题,再加上美国士兵熟练的损管技术,于是在第一波攻击被命中3枚250千克航弹后,还是挺了过来,但是麻烦就麻烦在日本人第二波打的还是他,因为日本人以为第一波就击沉了约克城,第二波要去打企业了,于是第二波来了之后看见约克城,以为是企业号,拉住又是一通乱炸,还丢了鱼雷,于是约克城也只能在这样密集的打击下沉没了。

图为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

图为刚刚建成试航时的赤城号,当时他还是双层甲板设计,可见美日航母从一开始就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总的来说,日本的航母技术和操作经验,在当时对比美国,还是有差距的。

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1.航母的装甲防护方面,日本技术当时属于三流。二战前英国向日本转让了VC装甲钢板技术,日本无法掌握,一直到日本建造大和号战列舰也无法装备650毫米装甲钢板,只好采用德国的技术,省略了表面渗碳,战后,美国人对日本信浓号航母装甲钢板的研究表明,日本航母装甲钢板防护能力只有英美的90%。信浓号航母在第一次出航后20小时内就被美军击沉。

由于钢材问题,日本舰船在平时训练中就出现船身钢板疲劳裂纹。

1935年9月26日,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在海上训练遭遇强台风,台风后,其航空母舰龙骧号桅杆被刮到,风翔号前甲板被巨浪击垮,重巡洋舰最上号钢板开裂,庙高号舰首铆钉松动。

2.日本航母多为改装而来。瑞凤号航母原本设计为潜艇母舰,完工前改装为航空母舰,机库扩大,甲板上增加了大量防空炮,增加了动力系统,在瓜岛海战中一枚炸弹就退出战场,因为太笨重。后在莱德湾海战中作为诱饵舰船被命中多枚炸弹沉没。另外祥风号、龙凤号航母也是由潜艇母舰改装而成。祥风号在1942年珊瑚海战中被命中13枚炸弹和鱼雷而沉。

大鹰号航母原本设计为豪华游轮,后改装为航空母舰,1944年被美军潜艇在吕宋岛海域击沉。隼鹰号航母也是由豪华游轮改造的,其船壳除了在轮机舱部分装有双层25毫米高张力钢外板之外,机库甲板也只是增加了一层25毫米钢板,挡不住美军的500磅炸弹的打击,更不用说1000磅炸弹了。飞鹰号航母由邮船改装而成。海鹰号航母由客货轮改装而成,19453月19日在吴县军港遭到袭击命中一弹,就不能用了。千岁号航母和千代田号航母由水上飞机母舰改装而成,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遭遇炸弹重创沉没。

3.战前美军破解了日本海军通信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日军的航母成了活靶子。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出动的航母有约克城号、企业号、大黄蜂号,日本出动的航母有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战斗结果:美军损失约克城号航母、哈曼号驱逐舰、飞机147架,阵亡307人。日军损失四艘航母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重巡洋舰三尾号,飞机332架,阵亡3500人。

1942年6月4日早,南云舰队接近中途岛派出第一批108架飞机轰炸中途岛,7点多时10架美军飞机出现在日舰队上空进行了攻击,没有击中日军舰队,反而被打落7架。南云此时不知道这批飞机是从美军航母飞过来的,以为中途岛附近没有美军航母,他认为这批美军飞机来袭击说明中途岛的美军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命令组织第二波次对中途岛的轰炸,飞机继续装对地重磅炸弹。8点多,南云才接到侦查飞机报告,发现美军航母。南云立即命令各舰停止装对地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改装鱼雷(用于攻击美军航母),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8点37分,日本返航的飞机开始在四艘航母甲板上降落。甲板上一片混乱。9点30分,美军28架飞机展开攻击,虽然投放鱼雷没有命中,反而损失了20架飞机。10点20分,33架美军俯冲轰炸机飞临日舰队上空,此时日舰队正在掉头,处于受攻击的最不利位置。而甲板上到处是鱼雷、炸弹和刚加好油的飞机。10点24分,17架美军飞机加入攻击行列。日军苍龙号、赤城号、加贺号航母中弹引发大爆炸,变成三个火球,5分钟内三航母被彻底炸毁。14时45分,美军发现飞龙号航母,30架美军飞机展开轰炸,飞龙号命中四弹起火沉没。

10时40分日军24架飞机发现一批返航的美军轰炸机,悄悄尾随,成功地找到美军约克城号航母,发起攻击,命中3弹,约克城号遭到破坏,修理后还能航行。13时40分,16架日军飞机对约克城号再次发起攻击,命中两枚鱼雷,其左船舷被炸开一个大洞,船舵被压住失去航行能力。但没有沉没,13时,日军潜艇发现约克城号,发射4条鱼雷,命中2条,约克城号当即沉没。

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在中途岛之战中,日军的三艘主力航母在五分钟内化为火海,其中“加贺号”更是被俯冲轰炸机直接瓦解了指挥系统。而美军当时仅有三艘的航母却只沉没了一艘,不禁让人怀疑美军是不是未卜先知。其实,放眼整场太平洋战争,这却是一次非常偶然的事件。今天,协虎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之战。

一·致命失误、接二连三

自从日军确定了进攻中途岛的方案之后,就接二连三发生了影响作战的意外。首先就是作战的情报意外泄漏,使得美军完全掌握了日军的动向,早早地开始调兵遣将做好了应对。随后在珊瑚岛海战中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大胜,还使得翔鹤、瑞鹤两艘航母无法在中途岛出战。

▲珊瑚岛海战

但是,日军对于这些情况,几乎完全不在意。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情报泄露,并坚定地相信美军仅剩下两艘航母。满怀信心的日军,就这样带着致命的漏洞开赴中途岛战场。

跨越了广阔的太平洋后,来到中途岛附近的日军舰队却迟迟没有发现美军的踪迹。在另一边,早已掌握了对手作战计划的美军,在暗中等待着日军舰队的出现。焦急的日军向中途岛机场发动轰炸,与岛上的美军飞机爆发激烈空战。本以为能重演珍珠港偷袭的空战,却使得美军舰队掌握了日军所在。轻敌的南云忠一终于发现了美军舰队,急忙下令将飞机挂载的炸弹换为鱼雷,于是航母甲板上堆满了炸弹、鱼雷和燃油。恰在此时,美军的轰炸机群到了,对日军的三艘航母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二·扭转乾坤的五分钟

从清晨的7:30一直到10:20,美军悍不畏死地发动了四波攻击。但由于日军战斗机的拦截,一直没有对日军舰队取得战果。但此时的日军也受到了很大消耗,大部分战斗机被迫回到甲板上加油,仅有很少一部分战斗机还在低空驱赶美军鱼雷机。此时的日军航母处于防空空窗期,几乎是美军案板上的鱼肉。

▲在中途岛战役时期美军战斗机发明的“萨奇剪刀”战术

恰在此时,日军舰队上空出现了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分别杀向赤城号和加贺号两艘航母。由于这支美军队长的指挥失误,其中30架轰炸机都扑向了加贺号,加贺号顷刻间被炸成一团火球。而另一个上尉百思特则率领两架僚机,向赤城号投下三枚1000磅航空炸弹。

虽然只有一发命中,但恰好是这一发炸弹,引爆了赤城号上堆积的弹药,使这艘曾被认为是联合舰队骄傲的航空母舰就此成为一堆废铁。不久后,另一艘航母苍龙号,也在17架美军战机的轰炸下失去战斗力。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装备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可见,日军的航母会一炸就废,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南云忠一下达换弹令之后导致的混乱、防空空缺和堆积的弹药,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途岛开战前日军就累积的许许多多不利因素。正是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才使得中途岛之战在几分钟之间取得了决定性的结局。

▲受到美军攻击的日军舰队

三·约克城的传奇和陨落

虽然日军的三艘主力航母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但日军还有一艘飞龙号航空母舰存有战斗力,而这艘航母的位置仍未被美军锁定。因此美军丝毫不敢大意,时刻准备着补上致命一击。

此时的飞龙号,在山口多闻的指挥之下,已经开始进行了反击。二十余架飞机悄悄尾随着美军的轰炸机,发现了约克城号,向它投下了炸弹和鱼雷。

当时的约克城号,状态也并不好。在一个月前的珊瑚岛海战中,约克城的飞行甲板被一枚800磅航空炸弹击中,多枚近失弹也使得其船体受到严重的震荡伤害。当它摇摇晃晃地开回夏威夷港的时候,工程师评估它起码需要三个月才能够恢复战斗力。可是尼米兹不能等,面对火烧眉毛的局面,他下令:“必须在三天之内修好!”

▲在珍珠港干船坞中抢修的约克城号

于是,整个夏威夷都忙起来了,一千四百名技术娴熟的工人被抽调到船坞,所有民用电力都被用于支持约克城号的维护。夏威夷岛上连续三天黑灯瞎火,维修的船厂却灯火通明。经过三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工作,约克城终于如约出现在中途岛战场。

当日军飞机辨认出这艘航母时,他们大吃一惊。日军军方认为约克城号早已与列克星敦号一起沉没,此刻居然宛如起死回生一般出现在战场。他们对本就受伤的约克城号发动猛攻,但依然未能将之击沉。而约克城号的侦察机,却跟着这群飞机,最终发现了飞龙号的踪迹。

信号一传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飞机马上对飞龙号进行绞杀,而立下了大功的约克城号,却在抓住了飞龙的尾巴后,再一次受到攻击。这一次,它终于支撑不住了,随着两枚鱼雷击中他的左舷,约克城号失去了动力,最终被日军潜艇击沉。

▲中弹后船体倾斜的约克城号

四·厮杀落幕,海波未平

最终,日军无法忍受沉重的损失,放弃了对中途岛的进攻,灰溜溜地回了日本。经此一役,日军在美国太平洋舰队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美军在航母数量有明显的劣势之下,打出了漂亮的胜仗。而日军不可一世的主力航母,却“一炸便沉”。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中途岛之战并不是大家想象那么轻松的。虽然美军事先掌握了主动权,但是面对日军训练有素的海军和航空兵,还是费了很大劲才得胜。我们如果简单地觉得日军不堪一击,那么对那些英勇牺牲的飞行员来说是一种不敬。

▲飞行员约翰·萨奇,首个发明“萨奇剪刀”战术,在中途岛战役中创下击落5架零式的战绩

此战虽然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态势,但在此之后,太平洋上的波涛仍然险恶。中、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依然与日寇进行了三年的搏斗,才最终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希望此战能够告诫世人,争取和平与正义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故而前人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后备去珍惜。

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这个问题详细说起来原因也是挺多的,纵横今天就和大家来分析分析,为什么日本的航母一炸就沉,美国航母却那么抗揍。

巨舰大炮主义让日本航母没有处于核心保护位置

中途岛海战是世界战争史上唯一的一次航母战斗群对战航母战斗群的海战,航母始终是这次海战的焦点。

在介绍核心战场的时候,一般都是这样介绍双方的兵力,南云忠一指挥4艘航空母舰,搭载266架飞机,战列舰2艘;美国是3艘航空母舰,以及其他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

其实日本当时的介绍排序应该是战列舰2艘,航母4艘,这就是日本的巨舰大炮的海军理念,日本海军虽然意识到发展航空海军的重要性,却没有完全摆脱巨舰大炮的思想束缚。

你无法想象这个思想给日军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在具体作战的时候,日本竟然将航母放到最前排的位置,而把战列舰放到后面,日本想着,先让航母在前面进行战略打击,然后战列舰和美国海军对轰。

日本海军想的不是战列舰去保护航母,反而让航母给挡刀,这样日本航母既承担了攻击的任务,又承受了对方的输出,日本战列舰以及其他巡洋舰驱逐舰,基本上全程打酱油。

开战的时候,美军飞机倾巢出动,由于日本航母缺乏其他军舰的保护,美军飞机直接就突到了航母的上空,对航母展开攻击,按照美军空军的轰炸程度来说,别说日本航母扛不住,美国航母也未必能抗住。

在海战当中,美国飞机轰炸航母的时候,正好甲板上全是炸药

中途岛海战实际上并不是一次正面刚,而是一次偷袭作战,跟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样,日本是悄无声息的想要再次偷袭中途岛。

这次计划很宏伟,日本是倾巢出动,8艘航母,兵分多路,其中核心战场就是上面说到的南云忠一的舰队,是对中途岛进攻的主力,任务就是轰炸中途岛。

南云忠一到达指定作战位置,派出108架飞机对中途岛进行轰炸,由于美军情报早就获知日本将要偷袭中途岛,因此事先做好了防备,南云忠一的第一波轰炸未能完成任务。

于此同时美军展开反击,开始对日本航母战斗群进行轰炸,当时142架美国飞机扑向日本航母舰队,均被日本防空力量打掉,南云忠一认为中途岛上已经没有飞机,所以让飞机把鱼雷卸下,改装弹药攻击中途岛。

随后日本发现美国的舰队已经向日本航母驶来,随后又让飞机卸下轰炸炸药,重新挂鱼雷去攻击美国舰队,这种轰炸机是挂鱼雷还是炸弹也只有日本人才会苦恼,因为这项发明还是全新的。

当美国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来到的时候,日本的航母上堆满了还没有收拾起来的炸弹,最终引起连锁爆炸,仅仅五分钟内,日本三艘航母彻底失去战斗力,随后两艘航母先后沉没,另外两艘被日军自己发射鱼雷击沉。

航母的建造水平来说,日本的确不如美国

从航母的建造水平上来说,日本建造的航母也远不如美国的抗揍,这里来说说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的约克城号航母,约克城号是美国1937年服役的航母,在1942年5月的的珊瑚海战役中受到重创,刚返回珍珠港维修没多长时间,日本就要发动中途岛海战,约克城号只能参战。

在战斗,约克城号被日本的飞龙号发现,然后发动攻击,遭到重创,日本认为该航母应该是沉了,但是到下一轮进攻的时候,日本又发现了这艘航母,再次进行轰炸,原来第一次轰炸过后经过美军抢修,约克城号又恢复了航行能力。

这让日本人以为美军参战的航母一共有四艘,还以为自己重创了两艘航母。

没有经过修整的约克城号在中途岛海战上又作为诱饵让日军两次轰炸,直到第三天日本的潜艇发现约克城号,发射鱼雷击中约克城号,到第四天中午才沉没。

这就是军工差距啊!日本二战时期虽然生产了20多艘航母,相比于美国的150多艘,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其实,在二战时期日本的军工,也就跟咱们嘚瑟嘚瑟,真正跟西方国家比,全是豆腐渣工程。

中途岛战中,为什么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很低?

偷袭珍珠港,日本摧毁了美军在珍珠港的重要武装力量获得了空前乃人类历史上都为数不多的巨大成功。这给了日本绝对自信再次主动挑衅美军。也因为中途岛是对美日而言夺取太平洋战区控制权不得不必争之地,所以日本将再次挑衅美军目标定在中途岛。

图注:飞龙号遭遇美军袭击画面

中途岛海战打响后,我们如今看到的是3艘美航母带着护航作战舰队对阵日航母及护航作战舰队,但在当时的日本眼里,以为他们要对付的只有1艘美航母。由于错误的情报加上严重低估美军实力,导致日本4艘航母在中途岛一炸就沉一败涂地,彻底失去太平洋战区话语权。何以如此?难道是日本航母质量远不及美航母?

图注:中途岛

非也。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出动零式舰载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战机,就连偷袭珍珠港主力苍龙、飞龙、赤城和加贺这4艘战绩赫赫航母都加入此次战役,日本可谓装备精良志在必得。所以日本4艘航母一击就沉并不是输在装备上,而是输在战前。

图注:日本零式战斗机

在出发前,日军就已经在情报上疏忽大意而将整个行动计划暴露在美军眼前。具体到日本到底输给了谁?应该算是输给了截获此次中途岛海战日军指挥官三本五十六全部作战计划部署情报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情报处处长罗琦福特少校。正是他破译日军情报密码,正是他说服尼米兹将军相信情报完全属实,让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打了一场有备而来的反击战,重创日军。经此一战,也彻底改写二战战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