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各国火绳枪队怎么打仗?

火绳枪在下雨天或潮湿的环境下难以引燃火药,但是人是很难预料到天气的变化。

下雨?怎么打?不打,只能靠弓箭手了...不下雨,火绳枪队打起来也麻烦啊,远不如弓箭迅速。比如日本的铁炮足轻在作战时,首先从铳口处填装黑火药,并使用平时插在图中16 处的槊杖将其捅入铳身底部。虽然装入火皿中与铳身中的同为黑火药,但名称却不同。前者被称为口火药,后者则被人们叫做玉药。

之后再以相同方法将弹丸装入铳身。因为弹丸由铅或铅与铜、铁、锡的合金制成,所以为了防止被装入的弹丸从铳口滚落,铁炮足轻事先使用纸或薄布将弹丸包裹,再将其装入,最后用随身携带的火种点燃火绳。

在点火过程中,由于火皿中的口火药通过小孔6 与铳身底部的玉药相通,所以燃烧着的火绳进入火皿时才得以引爆铳身底部的玉药,从而使弹丸发射。火绳枪的好处是便于训练,比弓箭手的训练轻松多了,缺点就是下雨等用不了,还有就是贵!

下雨天各国火绳枪队怎么打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下雨尤其是大雨,火绳枪就是废物。

一来火绳被大雨浇灭是必然,二来火药池也会被雨水冲毁。

其实不要说火绳枪,即便是较为先进的燧发枪也是如此,要等到雷汞出现后才会彻底解决雨中开枪问题。

三元里的英军,就是因为下雨导致火枪失效,被农民揍了一顿。

火绳枪为什么发展了100多年,才逐步走上世界军事主要舞台,其一就是下雨和刮风时候很难用。

在城市防御战中,火绳枪还可以利用搭建的简易工事避雨,但野战中就没有办法。

当年火绳枪又没有刺刀,一旦遇到下雨,火绳枪兵就等于没有武器,任别人屠杀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火绳枪是用于防御的武器,而不是进攻。

下雨天各国火绳枪队怎么打仗?

打仗这事,又不是说火绳枪打不响仗就不打了,虽说大家可以挑天气好的时候出战,但有时候天气再坏该打还得打。

就好比桶狭间之战,织田军就是冒着暴雨发起进攻的,今川军是织田军的好几倍,织田信长不乘大雨发起奇袭,难道还能等天晴不成。至于大雨天织田军的三百火铳手手中的火绳枪打不响怎么办,打不响那就只好上刀子肉搏呗,总不成前面两千多号人在和上万人肉搏,火铳手在后边等天晴?

再者,弓箭其实比火绳枪还怕下雨,火绳枪只要采取技术手段(在药室上加个盖子,站在屋檐下边,甚至直接打把伞)保证火药和火绳不受潮就能打响,雨天的发火率肯定比晴天要低很多,但基本上也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弓箭是只要下雨就完全别想用了,因为用作弓弦的牛筋会受潮不能紧绷,而弓身的材料和胶也会因为受潮而变脆,下雨天开弓很容易就把一把好弓给拉断了。真正的弓箭别说下雨了,碰上梅雨天都得装在专门的石灰匣子中保存,否则一个月的梅雨过去弓就废了。

下雨天各国火绳枪队怎么打仗?

在使用火绳枪的15-17世纪,很多军队雨天并不打仗。

火绳枪确实有怕雨这个问题,所以16世纪在多雨的日本,火绳枪上有个盒子,用来防雨,但效果嘛,,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大多数时候将军们选择下雨天不出战。

反过来说防雨问题,这确实是火绳枪的缺陷之一,但这个缺陷并未影响火绳枪的推广。

这是因为,一般人很难想到的是,其实弓箭也一样怕雨。遇到大雨一把弓说不定就毁了。一把合格的战弓在古代是很昂贵的,没多少人愿意这么浪费。1595年英国议会有一场著名的会议,讨论到底要不要用火绳枪代替 传统国粹-长弓。在这场会议上,火绳枪的拥护者就提出,火绳枪和长弓在一样在雨天无法使用,长弓的拥护者则无法反驳。

所以别被今天冒雨训练的军人形象迷惑了,以后在古代,军队在雨雪天作战也是常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冒着大雨大雪突击敌后成功的事例,在真实古代战场上百里无一。所以才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

真实的古代战场上,遇到雨雪天气,士兵们往往拒绝出营,由于中世纪战争军队的组成大多数以农民征召兵为主,这些征召兵往往没有工资,生活条件恶劣,只想着尽早回家,或者趁乱打劫大赚一笔,并没有冒着艰苦条件作战的觉悟和能力。

当然,以上说的是大部队的普遍情况,那种由少数挑选出来的亲兵和军官组成的”精兵偷营“不在其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