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谢邀

今天来介绍的这种奇葩武器,实在是笔者心中的挚爱,因为它近乎黑科技和未来主义的设计原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Ba-349巴赫姆“蝮蛇”火箭动力截击机

众所周知,到了1944年中旬之后,德国和欧洲上空的制空权彻底被盟国所控制。德国空军自身不但无法有效打击大规模出动的盟军战略轰炸机群和护航战斗机群,连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逐渐收到严重威胁,被迫将军用飞机疏散到更多的二级机场,但是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德国空军机场,机库和跑道也开始收到盟军持续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纳粹德国高层,空军和各航空公司决心孤注一掷,试图用垂直起降的火箭动力战斗机打破僵局:它不需要跑道,垂直发射后利用高速迅速突破盟军轰炸机群的护航战斗机圈,一击得手后再设法降落脱离。

垂直火箭动力截击机概念之父,依旧是大名鼎鼎的德国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他最早那出过一个“冯.布劳恩火箭截击机”方案,即使放在今天也非常时髦:大型机库即是飞机停放平台,也是发射平台,接到命令后,以A-3火箭为推动力的垂直起落截击机直接从机库中的几十个发射台同时升空作战,然后截击机利用类似me-163彗星战斗机一样的滑撬实施降落。

于是,在1944年6月底,纳粹帝国航空部又召见了德国各大航空企业的掌门人,要求尽快拿出一种被称为“verbrauchsflugzeug”(廉价一次性截击机)的设计方案,具体要求为,廉价,能够快速生产的“点防御”截击机,要求优异的速度和爬升比,并且所需原料不得严重占有现有的各战斗机生产。为此,梅赛施密特拿出了它的P1104方案,亨克尔的P1077“朱丽叶”方案,容克公司的JU EF127方案,但出乎意料的是,最终雀屏中选的却是巴赫姆公司的BP20方案。

公司创始人埃里希.巴赫姆是一位充满奇思妙想的航空工程师,则担任菲泽勒公司技术主管,设计过大名鼎鼎的fi 156鹳式轻型飞机,也曾经参与过冯.布劳恩的火箭截击机设计,巴赫姆的方案本来不被帝国航空部所青睐,但巴赫姆情急之下, 找来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为自己撑腰,一是战斗机总监,王牌飞行员加兰德,二是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巴赫姆自己方案的卖点是1.便宜,还是便宜!除了关键部件和飞行驾驶舱前部装甲,大部分由木材来制作,廉价迅速,2.制作工序简单,单机制造时长短:一台火箭发动机400个工时,所有木质部件250个工时,其他部件350个。3.充分利用现有发动机,一台HWK 109-509A2火箭发动机即可。果然,和希姆莱通话不到24小时,帝国航空部就打来电话,宣布采纳巴赫姆的方案

BP20方案的翼展为3.5米,机体长度与翼展比为3.3比1,同时有垂直尾鳍,尾翼和腹鳍,以保证在垂直飞行和水平飞行时的稳定,这些部件,连同机头骨架,蒙皮都是木质,机鼻为复合材料,座舱之后是火箭发动机和燃料仓,以及后部动力舱降落伞,座舱前后有13毫米装甲钢板保护,主发动机是HWK 109-509A2火箭发动机,燃料是被称为T液的过氧化氢液以及C液(甲醇,水和肼等)持续工作时间为80秒,可以产生1700公斤的推力。

Ba349蝮蛇的作战方式十分新奇,垂直发射后,火箭发动机启动,让飞机以垂直状态爬升到高空,在起飞后六十秒,爬升到1万米高空,然后熄火,以高速滑翔方式进入战斗,然后飞行员按动按钮,飞机在空中解体,飞行员和载有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的后部机体一起利用降落伞返回地面,前部机体则在空中抛弃,由于在无人实验状态,HWK 109-509发动机被证明不稳定,即使利用降落伞降落也会发生爆炸事件,所以进行了改进,量产型“蝮蛇”采用了相对可靠的HWK 109-559型发动机,另外559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持续到了2分15秒,这样可以让“蝮蛇”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

另外,在机体两侧,巴赫姆还为蝮蛇安装了4具施密丁109 533固体燃料火箭,用以助推,在飞机升空获得足够初速度后抛离。

由于蝮蛇的滞空时间非常短暂,如何为它选择武器也很伤脑筋。一开始巴赫姆打算给蝮蛇安装MK108 30毫米航炮,但一来,MK108太重,严重影响了蝮蛇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性,二来蝮蛇飞行速度太快,机炮这种“点对点”的武器装备很难做到有效瞄准,巴赫姆索性为蝮蛇装配了莱茵金属公司的73毫米RZ 73火箭弹,最大射程四百米,由于没有尾翼,飞行轨道不稳,巴赫姆在“蝮蛇”机头安装了一个蜂巢状火箭发射器,给“蝮蛇”配备了24发RZ 73! 指望它在高速抵近盟军战斗机群后,一下把24发大口径火箭齐射出去,像一把散弹枪一样造成面积杀伤。

当然,巴赫姆后期也考虑为蝮蛇配备更先进的55毫米赫柏公司风暴火箭弹,除了高爆弹头,风暴还可以装在穿甲弹头对地攻击,在发射后,风暴火箭弹的后部弹出尾翼,更加稳定,装备“风暴”的me262已经在空中取得了击落b17的战绩。另外由于换装了559发动机,巴赫姆也考虑在蝮蛇在加装一门MK108,蝮蛇就可以在第一轮火箭攻击之后,再回过身来用机炮“补刀”....

至于发射装置,巴赫姆为蝮蛇设计出了轮式车辆携带的,高达12米的简易金属发射架,以及运送蝮蛇的小型轮式拖车,发射命令下单后,拖车将蝮蛇运送到发射架附近,地勤人员用小型吊车将蝮蛇转移到发射架上,然后启动发射。

1944年11月初,蝮蛇M1号原型机诞生,在诺伊堡试飞,另外,为了解决下降速度过快问题,M2和M3号原型机都安装了三点式起落架,以试图探索和正常飞行器那样滑翔降落的可能性,毕竟在 M22号原型机阶段,每次降落都不能算上安全:坠落速度太快,进而导致回收的,带有残余燃料的火箭发动机发生爆炸,不用说,再这样下去,驾驶“蝮蛇”的飞行员肯定是十死无生......不仅如此,希姆莱等党卫队头目由于已经接手纳粹德国所有包括火箭在内的“高科技”武器研发项目,并且由于外行,对这样“缓慢”的研发成果不满,强烈要求巴赫姆立刻进入“蝮蛇”的载人飞行试验阶段。巴赫姆没办法,硬着头皮在1945年3月1日,于霍伊贝格试验场进行了载人测试,试飞院是洛塔尔.西贝中尉,结果是一场灾难,有一具助推火箭没有抛离,导致整架飞机重心偏移,以机腹朝上的姿态斜斜插入云层之中,旋即失控坠毁,试飞员西贝中尉当场机毁人亡.....

由于这次失败,“蝮蛇”又回到了无人驾驶实验阶段以求完善其设计,但大家知道,5月初,德国就已经投降,这种惊世骇俗的奇葩武器,仅仅造出了十架量产型,幸亏战争结束,否则它将让更多狂热的德国年轻人走向死亡——党卫军已接近招募了将近100名飞行经验不足的年轻飞行员和志愿者,准备驾驶“蝮蛇”上天,与盟国拼死一搏,今天在德国慕尼黑博物馆和加州奇诺飞行博物馆,还能看到两架幸存的“蝮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因为钢铁不够,用冰块造航母,够奇葩了吧,英国人的点子。

二战白热化的时候,英国的钢铁奇缺,根本不够造军舰的,研究人员就想找一种新型材料来弥补这种情况。有人就奇葩的想到了冰块。

这人发现在冰块里加入锯末、棉花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冰块的硬度会变得非常高,而且融化的速度也会变得非常慢。这件事情还惊动了蒙巴顿将军和丘吉尔,研究院当着蒙巴顿的面对这种脏兮兮的冰块开枪,结果子弹竟然没打碎冰块反而被弹开了,让蒙巴顿大吃一惊。

最后英国军方决定用这种冰块造一艘航母,项目很快开始实施。

但是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发现现在的制冰厂太小,效率太低了,制冰的速度非常慢。这就需要建造一个更大的制冰工厂。然后他们进一步发现,建造制冰厂、制冰机器都需要一种材料,那就是钢铁!

建造一个满足他们需求的制冰工厂,所需要的钢铁竟然比造一艘航母还多,这个结果就很感人了。为了省钢铁才用冰块,结果制冰用的钢铁反而更多。

随后这个项目被停止,这时他们的冰船已经建了20多米了,也被荒废了。这首半成品大冰块被扔到了码头里,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融化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二战中各国发明的奇葩武器挺多的,下面列举二三:

一、

德军,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二次大战中的德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

二、

美军蝙蝠炸弹。将燃烧弹装置安装在蝙蝠身上,然后向敌方设施释放蝙蝠,在特定时间内爆炸并烧毁对方设施。

三、

苏军的反坦克狗,这些狗会被训练在坦克下面找食物,开战前会被饿上一段时间,战斗时系着炸药包冲上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凡是在战争中出现的武器,实用性都很高,只不过其外形看起来是有点奇葩,所以就简单看一下那些看起来很奇葩。

1.最可爱的飞机,但其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未来的杀手。意大利著名的这款超萌的飞机,被称为飞行酒桶,就是意大利人的杰作,可别小瞧了人家,这可是是涵道飞机的先驱,如果把螺旋桨去掉装上喷气式发动机的话就是一架喷气战机,科学用螺旋桨的它却显得异常的萌和奇葩。

2.拥有7个发动机的苏联K-7重型轰炸机,这玩意是苏联在实验重型轰炸机,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没走下去。不过外形设计看起来就奇葩,也导致它后面项目被取消。至于说为啥奇葩,直接上图吧。不过这不是在战争中出现的东西。

以上的都不是在战争出现的东西,因为个人觉得在战场上出现的东西都是具有实用性,并不能认为是奇葩,奇葩的东西多存在于设计阶段,就是脑洞大开的时候,所以在战前会比较多。一般战争都是用最简单的资源、最短的时间、制造出最为简单、廉价、可靠的东西,并不是奇葩的产物,里面每一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

当然这个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美国发动机后置、鸭式战斗机。

Curtiss-Wright XP-55 Ascender。由于其后向推进式螺旋桨设计,美国 Curtiss-Wright XP-55 Ascender 被称为“Butt-ender”。

必须包括一个特殊的杠杆来抛弃螺旋桨,以防止飞行员在跳伞时撞到它。这种不寻常的配置来自 1939 年美国空军要求非正统的解决方案,以提高飞行员的能见度和军备空间。

XP55 在当时是一种奇怪的设计,它采用鸭式配置,配备后置式普惠 X-1800 发动机、后掠式机翼和两个垂直尾翼,使其具有箭头状外观。

1940 年,柯蒂斯收到了一份陆军合同,用于 P55 名称下的风洞模型。尽管空军不喜欢这个结果,柯蒂斯还是决定建造一个全尺寸模型来继续测试。在这些试验中,柯蒂斯改用其他发动机配置和武器,在 20 毫米大炮和 0.50 口径勃朗宁机枪之间交替。

第一架 XP55 于 1943 年 7 月首飞,表现平平。飞机起飞时间很长。1943 年 11 月,飞行员 Harvey Gray 进行了一次试飞,飞机意外下降了 4900 m,导致其毁坏。一年后,第二架 XP55 改装了更大的机头升降舵和升级的控制系统。

然而,事实证明它的力量不足。这些持续失败的结果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原型,它增加了四英尺的翼尖延伸。原型机于 1945 年 5 月进行了首飞,当时欧洲的战争已经结束,但仍在太平洋上肆虐。

在代顿莱特机场举行的第七届战争邦德航空展闭幕当天,驾驶 XP55 原型机的飞行员威廉 C 格拉斯哥试图进行慢滚。然而,他失去了高度并在机场附近的高速公路附近坠毁。

碎片击中附近的平民人群,导致多人和飞行员丧生。在这场悲剧之后,该项目被一劳永逸地取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哪些奇葩武器?

德国的mg42机枪,梅109喷气机,鼠式坦克,突击步枪,v2飞弹,u型潜艇,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