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历史上西方对俄罗斯的看法,如果仅仅是因为其庞大的国土面积令人感到恐惧的话,那么曾经殖民地众多的西班牙、英国、法国以及如今的美国、加拿大,也完全可以跻身于这个行列。但事实却是西方似乎对俄罗斯特别厌恶,联想到俄国的“发迹史”几乎等同于一部“侵略史”,似乎可以解释俄国为什么不受待见,但英、法、德、意、西这些欧洲列强又有哪个与“侵略”脱得了关系?所以真正导致俄罗斯声誉不佳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是其在国际交往中屡屡背叛盟友、弃毁条约。1756年,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的七年战争爆发,尽管参战者众多,但大体上可以认定是英普同盟与法俄奥同盟之间的对决。作为海上与陆上的新兴势力,英国和普鲁士很自然地走到一起并共同挑战法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传统霸权。不过英国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海洋,对陆上盟友普鲁士的帮助极其有限,这使得后者在多数时候不得不单独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尽管普王腓特烈二世有着异乎寻常的铁腕和军事天赋,但双拳毕竟难敌四手,战况最危险的时候腓特烈居然两度想到自杀。图-女皇叶卡捷琳娜然而战争最终以英普联盟的胜利告终,而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在千钧一发之际俄罗斯背叛了法俄奥同盟,不仅单独同普鲁士媾和,甚至倒戈相向对法国和奥地利出兵。1762年,已经苦撑六年的腓特烈二世事实上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连盟友英国也认为普鲁士绝对熬不过敌军的下一记重锤。可惜就在这个时候,沙皇伊丽莎白一世突然驾崩,继位者彼得三世近乎全面地推翻了前任女皇的外交路线,欧洲的政治格局瞬间重洗。图-普鲁士王后站在法国和奥地利的角度来说,你们内部的皇位更迭我们管不着,但对外签订的盟约不能视同儿戏,总不能换一个沙皇就统统不作数了吧!然而俄国人不管这些,只要对我有利,盟友的利益统统可以牺牲。通过之前的战事,俄军已经控制了东欧的大片土地,这个时候只要取得普鲁士的谅解就可以稳稳地巩固这些成果,那么法国和奥地利的死活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结果是俄罗斯的反戈一击挽救了普鲁士,但也把法国和奥地利推向了深渊。图-拿破仑加冕,拿破仑亲自给皇后戴上王冠如果说七年战争是俄罗斯背盟毁约的开端的话,那么这样的行径绝对不是最后一次,事实上就在七年战争结束后不到50年,俄罗斯又一次把法国给坑了。当时拿破仑为了对抗英国的海军优势,强行将欧洲国家纳入其“大陆体系”,以断绝对英贸易为手段逼迫英国就范。在这一体系里虽然法国居于主导地位,但俄国的力量最不可忽视,因为在此之前拿破仑已经将普鲁士、奥地利等传统强国虐了个遍,唯独相距甚远的俄罗斯没有伤筋动骨。在法皇与俄皇的勾结下,两者实际上已经在欧陆两端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法俄同盟”也就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然而当拿破仑的“大陆政策”影响到俄国的贸易收入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到英国阵营,于是反法联盟再次成立,而这一次拿破仑被彻底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就此陨落。那么俄国的背叛之路走完了吗?没有!图-俄国在清朝的租借地接下来的甲午战争当中,俄国假意帮助清朝,赎回辽东半岛之后以功臣自居,但紧接着就填补了日本在东北的特权真空,令大清从宫廷到民间都对其痛恨不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单独同德国媾和,结果导致上百万东线德军扑向英法,如果不是美国及时补上,只怕最后输掉战争的一定是协议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承诺帮助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但获取伊朗北部石油特权后转身就将此事抛之脑后。纵观俄罗斯的历史,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也怪不得西方普遍对其没有好感了。

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中医从来都没有攻击过西医,也没有招惹过西医,为什么西医总要攻击中医不科学?而且还要致中医于死地?都是资本财团为了自己的利益,豢养了一群伪专家炮制了一堆全面用于攻击中医的理论。

西方讨厌俄罗斯,主要是因为美国不喜欢俄罗斯,包括苏联解体了他们仍然不喜欢。

西方国家,美丽坚集piao客与鸨头于一身,专业白票。

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地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拥有1709.8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几乎相当于我国和澳大利亚之和。在俄罗斯这1709.82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国土之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位于亚洲,四分之一位于欧洲,然而就地理概念而言: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俄罗斯为欧洲国家,之所以在地理概念上将俄罗斯归入欧洲国家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人口原因:俄罗斯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欧洲部分的领土上,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属于斯拉夫语族的民族,同东欧的乌克兰、波兰、捷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国存在普遍的亲缘关系。

经济原因: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和主要的工业基地位于欧洲,位于亚洲的领土在俄罗斯是相对较为荒凉的地区。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以及圣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也普遍集中分布在欧洲。

历史文化原因:俄罗斯的历史崛起于于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自西向东扩张的历史,可以说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在欧洲。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俄罗斯皈依东正教(基督教分支之一),俄罗斯因此被纳入到基督教文明圈,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上也是倾向于欧洲的,尤其是在彼得大帝进行西化改革后表现更为明显。

尽管在地理概念上俄罗斯被国际上公认为欧洲国家,但在政治层面俄罗斯却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排挤,以致于俄罗斯始终处于徘徊在欧亚之间形单影只的状态,处于一种不欧不亚、非东非西的尴尬处境。那么为什么欧洲国家会对俄罗斯存在抵触心态呢?

首先对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波兰等前东欧华约阵营国家而言:历史上长期被俄罗斯控制的处境使其同俄罗斯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积怨。以波兰为例:沙皇俄国分别在1772年8月5日、1793年1月23日、1795年1月3日三次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波兰,使波兰经历了123年的亡国之痛。冷战时期波兰又长期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波兰民间始终潜伏着对对俄罗斯的敌意。作为和俄罗斯同文同种的东斯拉夫兄弟的乌克兰如今也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和俄罗斯关系紧张。可如果说前苏东阵营国家是因为同俄罗斯的历史积怨而有抵触情绪,那么西欧的英、法、德等国为什么也在诸多问题上抵触俄罗斯呢?

事实上西欧各国一直以来对俄罗斯有一种歧视心态:西欧各国同俄罗斯其实既不同文,也不同种——西欧各国的主体民族几乎都是由日耳曼人演变而来,而俄罗斯却是斯拉夫民族。当然有人会说:波兰等国也是斯拉夫人,为什么就可以被西欧各国接受呢?事实上波兰等国尽管是斯拉夫人,但在历史上一直同西欧各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也皈依了西欧各国普遍信奉的罗马天主教派。而俄罗斯尽管也是基督教文明的一员,但信奉的却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派,尽管东正教和天主教同为基督教分支,但历史上两派一直为竞争基督教正统的地位而存在矛盾。历史上俄罗斯曾被蒙古征服并占领过两百余年,因此俄罗斯在其他欧洲国家眼中是混有蒙古血统的,这导致西欧各国在心理上对俄罗斯存在隔阂。也正是由于被蒙古征服占领的两百余年使俄罗斯同西欧各国发生的大航海运动、文艺复兴等失之交臂,尽管彼得大帝通过效法西欧强国使俄罗斯得以奋起直追,但俄罗斯的在经济文化领域始终落后于西欧,甚至直到二战时期苏联强大的军工在相当程度上仍是依赖于丰富的战略资源储备和巨大的人力资源而缔造的,在技术层面仍是落后于西欧的。也正因为如此自认为文明层次更为先进的西欧各国视俄罗斯为蒙古化的蛮夷之邦。

俄罗斯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以及这辽阔疆域上蕴藏的丰富的资源储备。在沙皇时代和苏联时代的疆域则更大——俄罗斯疆域最大时一度达到过2280万平方公里。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前俄罗斯受制于高寒的纬度和出海口的缺乏难以对西伯利亚辽阔的冻土地带进行工业化开发,也难以和外界展开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拥有两千余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一直落后于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更为先进的西欧、北美国家。然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普及俄罗斯在极短的历史时间内获得了对广袤国土进行工业开发的能力。俄罗斯的体量实在太过巨大,即使俄罗斯在开发技术上仍落后于西方,但哪怕只是对这两千余万平方公里国土进行初级开发也完全可以实现质量不够数量凑,于是俄罗斯的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并具备了对周边国家颠覆性的地缘优势。这使西欧各国普遍感受到来自俄罗斯的战略威胁,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双方在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之下尖锐对立了几十年,当时的西欧各国对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的钢铁洪流始终充满恐惧感,即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力一落千丈,但西欧各国鉴于俄罗斯庞大的体量仍对其充满戒心。

俄罗斯曾一度以为西方国家对自己的抵触来自于冷战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所以在叶利钦时代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俄罗斯曾一度在内政外交上实行全面西化的模式:在内政上俄罗斯全方位效法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外交路线上积极致力于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北约东扩的大形势下俄罗斯曾一度试图加入北约以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北约在东扩这一问题上其实是将俄罗斯与其他东欧国家区别对待的:北约对东欧国家采取的是拉拢的策略,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国家纳入到北约的框架体系之下;对俄罗斯可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比其他欧洲国家加起来都还大的俄罗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加入北约无疑将极大改变北约内部既定的权力格局,即使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苏联解体初期的改革阵痛之中,正处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低谷期,但就发展潜力而言却是西方国家不能漠视的。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时的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外交路线,极力维持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主导地位。对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而言:最忌讳的就是区域性霸主的存在,即使身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在综合实力上强于区域性霸主,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在某一地区存在区域霸主,那么这个区域霸主就能凭借天然的地缘优势阻遏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扩张,进而可能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挑战。俄罗斯由于其庞大的国家规模体量、强大的军事工业、丰富的资源储备使其具备一个区域霸主的实力,同时美国也需要塑造一个外部敌人来维系北约内部的一致立场,而俄罗斯恰恰适合扮演这样的角色,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于是北约方面拒绝了俄罗斯的加入。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北约从政治军事上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欧盟则从经济上瓦解俄罗斯在东欧的传统市场范围。当然欧盟和北约毕竟不能完全划等号,欧盟成立的初衷就是欧洲国家为了在美、苏两极之外增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事实上欧盟国家和美国之间一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俄罗斯也并不是没尝试争取欧盟国家的支持:1993年底俄罗斯与欧盟签署了《俄罗斯同欧盟之间关于建立伙伴和合作关系的联合政治声明》。1994年6月俄罗斯又同欧盟签署了为期十年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1997年10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在出席欧洲委员会首脑会议是提出了同时涵盖欧盟和俄罗斯的“大欧洲”思想。1998年5月俄罗斯与欧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在英国举行。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起来: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从1995年的603亿美元攀升到2006年的2310亿美元,欧盟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也从2004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71亿美元,对欧盟国家的能源出口一度占到俄罗斯出口总量的90%以上,欧盟也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外汇来源地。

尽管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双边关系在这一时期呈现日益深化的迹象,但欧盟的东扩仍使俄罗斯感觉到挑战: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7个。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如果俄罗斯加入欧盟的话,那么欧盟的东扩自然不会对俄罗斯构成挑战,但无论是欧盟方面或是俄罗斯方面都对俄罗斯加入欧盟一事顾虑重重,至少在短期内这是压根不现实的。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尽管也是一个欧洲国家,但一直被西欧各国视为另类,三百多年前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曾一度实行过全方位的西化改革,然而俄罗斯独特的地缘区位和人文历史使其在欧洲一直保持着独立独行的状态。迄今为止俄罗斯和西欧国家仍延续着历史上的互不信任状态,如果放任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加入欧盟,那么究竟是欧盟消化了俄罗斯呢?还是俄罗斯消化了欧盟呢?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加入势必导致本来在欧盟内部居于支配地位的德、法等大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从而对欧盟内部现有的权力格局造成冲击,这也是这些国家所不愿看到的。

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这个主要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俄罗斯在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就开始被西方国家视为异类了。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罗斯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十月革命所推翻的一整套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英法美等国家当时正在盛行的制度。并且当时苏联还主张世界革命,向全世界推广它的制度,所以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当然感觉受到了威胁,它们当然不喜欢苏联。

因此,十月革命发生后,这些国家很快就联手派兵干涉苏联的革命,美、英、法、日本等十四个国家都出兵了。但最终它们失败了,苏联最终得以立足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二战期间,英法美等国为了打败希特勒的德国,曾经结盟合作过,但它们之间的合作缺乏互信基础。所以二战结束后不久,冷战就发生了。美国领导建立了北约集团,苏联领导建立了华约集团,两大集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和竞争。美英法等国对苏联的敌意和仇视也进一步上升。

这段历史,是西方国家讨厌和敌视俄罗斯的主要根源。

虽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很快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也曾积极向西方靠拢,但是西方国家对它的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的民主制度有瑕疵,不是真正的民主,同时,它们还怀疑普京试图重建苏联帝国。因为普京积极推动发展独联体,与很多前苏联国家一起搞了一系列的共同体,包括集团安全条约组织,统一的经济空间,欧亚联盟等等。

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这仍旧是在搞势力范围,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重新建立起一个像苏联那样的大帝国。所以美欧就积极推动北约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挑拨乌克兰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试图使俄罗斯再也无法重建帝国。

而俄罗斯则认为西方国家的这些做法是在遏制和削弱俄罗斯,所以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行为做出了强硬反击。

双方的互动就这样恶性循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讨厌就不可能会减轻。

这是西方国家讨厌俄罗斯的根本原因。

当然,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而西方国家多数是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国家,这种文化差别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主要的。

最后,必须要指出,现在欧洲国家讨厌俄罗斯,与美国的从中挑拨和作梗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最近几年,美国挑拨俄欧之间关系的意图和举动非常明显。美国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回归欧洲。因为很简单,一旦俄罗斯重新回归了欧洲,欧洲国家就不再面临重要的外部威胁,那么它们就不需要美国的保护了,当然也不需要美国的领导了,甚至俄罗斯还能取代美国为它们提供保护,并有可能会成为欧洲新的领导者。那样,欧洲也就没美国什么事了。这当然是美国不愿看到的。所有美国一直在积极挑拨俄欧之间的关系。

从这种角度来看,美国确实是够坏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它真是不择手段。

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许多俄罗斯人的功臣,他不仅“让俄罗斯再次伟大”,而且让俄罗斯再次感到恐惧。

普京将在明年3月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连任6年,他自1999年以来一直担任总统或总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65岁的普京将控制俄罗斯24年,这是除斯大林之外俄罗斯领导人任期最长的一次。

2000年普京上台后不久,就着手关闭独立媒体组织。

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国家控制的媒体源源不断地输出材料,以加强其“好俄罗斯,坏西方”的叙述,就像苏联曾经做过的那样。

除了普京成就的光辉故事外,新闻公报还经常刊登西方过去和现在威胁和不公正行动的疯狂报道。

俄罗斯和西方/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自乌克兰爆发战事以来不断升级,显而易见,双方都指责对方虚伪、干涉别国内政、不履行承诺和散布虚假信息。

双方缺乏合作和妥协的意愿,双方都在努力推动他们截然相反的叙述。

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强烈谴责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及其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持续暴力中的作用,该地区迄今已夺走1万多人的生命。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拒绝了所有指控,继续否认俄罗斯参与该地区事务,并对欧安组织监测人员在乌克兰记录的越来越多的违反停火行为“负全部责任”。

拉夫罗夫斥责西方“鲁莽地扩张北约”、“在欧洲部署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严重违反国际法,包括直接支持政变”。

普京和拉夫罗夫领导的俄罗斯认为,自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柏林墙倒塌后试图建立一个包容各方的“欧洲共同家园”的努力失败后,俄罗斯一直受到西方的冤枉,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坚持将北约保持为“西方在欧洲威慑战略的核心”。

1991年苏联解体后,许多公民乐观地认为,新的自由将为他们停滞不前的经济带来繁荣。

但随着叶利钦时代的混乱统治,数以千万计的俄罗斯人陷入贫困,许多民众留下了深深的失望、屈辱感,最终对西方产生了持久的怨恨。

为了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的自尊心,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于1999年加入北约,随后在2004年加入前苏联的波罗的海国家和其他几个东欧国家。

俄罗斯指责西方

在俄罗斯对冷战后时期的解释中,西方尽其所能削弱他们的国家。

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曾在1990年向戈尔巴乔夫承诺不向北约东扩“一寸”。

美国人在武器上的花费是俄国人的12倍。地图上有美国基地、军队和导弹防御系统的位置,就在俄罗斯的门口。

2014年基辅血腥的迈丹抗议导致俄罗斯支持的维克多·亚努科维奇下台,被形容为西方发起的政变。

克里米亚人“压倒性地投票同意与俄罗斯一起进行自由公正的公民投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暴力事件是一场“内战”,乌克兰军队得到西方“赞助人”的支持。

在俄罗斯人看来,西方国家就是颓废的、非道德的、充斥着冲突和腐败的国家。

现在,多亏了普京,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强大角色。普京被视为人民中杰出的外交人士,改善了俄罗斯人的生活,保护他们免受敌人的侵犯。

俄罗斯在地缘上是欧洲国家,但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它?

俄罗斯女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时候曾发布过一份诏书,开头便是:俄罗斯是个欧洲国家!从地缘上说,俄罗斯跨越欧亚两大洲,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在欧洲,又是以白人为主,说是欧洲国家十分平常。彼得大帝一度把首都迁移到彼得堡,就为了拉近与欧洲国家的距离。

问题是: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从来不会这么发布诏书,骑在洲际线上的土耳其也不会这么发布诏书,为什么单单俄罗斯要这么做,西方国家对他们的欧洲身份是否承认呢?

举个例子:日俄战争时期,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支持日本的,孙中山就大声疾呼:日本打败俄国,将是近代黄种人第一次战胜白种人,是黄种人的胜利。而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国家却对俄国大失所望,认为他们打不赢日本,丢了欧洲人的脸面。

这就说明,在欧洲人眼里,俄国是他们的一部分,至少在其他民族面前,他们是承认俄国欧洲身份的。

但事实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不喜欢俄罗斯!第一:历史渊源不深

现代俄罗斯起源于金帐汗国时期的莫斯科公国,其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莫斯科相当于是个小镇,与基辅、明斯克等大城市没法比,直到16世纪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俄罗斯的模样,这期间俄罗斯的贵族们不断与周边其他民族作战,尤其是南方的草原,历来是威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更好的控制南方,俄罗斯选择与拜占庭帝国结盟,就当时的形势,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拜占庭在1453年灭国了,加之相当一部分的东欧国家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斩断了俄罗斯与欧洲主流国家联系的纽带。

除此以外,受限于交通和信息传播,俄罗斯在发育过程中与西方国家没有太多交往,一直到罗曼诺夫王朝时代,才与分裂中的德意志建立了稳定的外交关系,但距离欧洲的中心-巴黎,依然保持距离,与英国更说不上交集。

第二:文明发展路径不同

欧洲国家定义千姿百态,但有两条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说他们都是白人为主的国家,都信仰基督教,但这里的基督教很多时候以天主教为主,俄罗斯早年选择的东正教被摒弃在外。例如血缘很近的波兰就信仰天主教,并认为是他们捍卫了基督教文明,让异教徒无法西侵。

基督教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支柱和起源之一,所以从俄罗斯选择东正教那一刻起,就与西方国家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文明发展之路。

19世纪初俄罗斯人踩着法国军队的尸体进入了法国,原本一场胜利者的大游行,却变成了俄罗斯贵族的朝圣之旅,璀璨夺目的巴黎让这些来自冰天雪地穷乡僻壤的贵族们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回到祖国的他们发动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寻求改变整体,富强国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双方之前交流很少,文明发展差异巨大。俄罗斯人向往西欧文明。

第三:俄罗斯人贪婪不义

俄罗斯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四方蹂躏,先是维京海盗,后是蒙古人,再后来就是南俄草原上走马灯一般的游牧民族,比之中国长城以北不逞多让,就连波兰也曾攻占过莫斯科。

连绵不断的征战让俄国人成为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民族,对领土有一种变态的贪婪,所有土地只有抢到荷包里才能安心。叶卡捷琳娜二世因为三度瓜分波兰,并抢到黑海出海口被尊为“大帝”,其孙亚历山大一世更是与拿破仑合谋: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并一度把君士坦丁堡看作是目标,还对巴尔干半岛虎视眈眈。

俄国人的贪婪还表现在不守信用上,比如说一而再的瓜分波兰,以合约为借口吞并乌克兰,在东方就不用说了,蚕食了上百万国土,其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欧洲多以小国为主,虽然彼此之间战乱不断,但相对而言都是君子之争,打完很快恢复正常关系,例如拿破仑兵败,各国君主也只 是把他流放,再比如一战德国,输了也没有亡国,但俄国不一样,其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吞并国土,这对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巨大的威胁。

第四:俄罗斯太强大,威胁到了西方国家

二战以后,苏联与美国成为世界的两极,强大的苏联一直是西方国家的噩梦,尤其是被划入东方阵营的中东欧国家,例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不仅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内政还经常遭到干涉,双方的矛盾随着东欧的剧变逐渐加强,这些国家加入西方阵营后,自然对俄罗斯大加鞭挞,影响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看法。

综上所述,俄罗斯虽然是地缘上的欧洲国家,但欧洲国家对他并不是完全认同,加上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俄罗斯就成了欧洲版图上的异类。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