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图片上是《狂怒》在拍摄时候的剧组照,“皮特哥”正在操作一挺勃朗宁M1919机枪,而后面那挺较大的就是著名的勃朗宁M2重机枪!

其实,坦克作为武器平台除了主炮以外,还有多挺轻重机枪,比如《狂怒》里面的“谢尔曼”M4坦克就装备了4挺,除了炮塔上一挺M1919(7.62㎜)、一挺M2(12.7㎜)以外,坦克炮边上有一挺同轴的M1919、驾驶员边上有一个并列机枪手(就是那个“菜鸟”)也是用一挺M1919,如果说有“高射机枪”就是炮塔上的那挺M2。但是,坦克装高射机枪用去打飞机实在是勉为其难!不要说现代的喷气机,就是二战期间的老螺旋桨战斗机速度都在500㎞以上(p40,570㎞、零式,530㎞),用人操作机枪去打这样快速目标基本就靠懵!兴许几万发子弹能懵到一两发。所以,坦克的大口径机枪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打地面目标。前面说了坦克是 大型武器平台,进攻防御都是“好家伙什”,它进攻或者防御需要多层火力,要形成远中近程火力打击能力,远距离用坦克炮(1000米以外)打击大型目标或者坚固目标、中距离(800米)需要用12.7这样的大口径机枪进行火力压制,大口径机枪一般射程在1200-1500米,但是这样远的距离人的👀很难发现隐蔽或者卧倒的目标,并且坦克行使过程中剧烈晃动,根本不能稳定瞄准,1200米以外还是用炮打!近距离300米以内则使用7.62机枪防御。图片上就是我军59式坦克的战士正在使用54式(苏制 德什卡M36/46仿制品)重机枪进行打击陆上目标训练的场景。另外,坦克虽然有多个观察窗和潜望镜,但是视线仍然受限制(驾驶员的观察窗只有半张A4纸大小)所以车长或者炮长发现目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就需要有一个人爬出炮塔,操纵大口径机枪发射“曳光弹”给炮长指示目标的方向、方位,图片上这张《狂怒》剧照,就是由一名陆军操纵机枪…。

经过上面的简单说明,就会清楚坦克上的机枪主要是在进攻的时候,需要多层次火力打击敌人!也是为了自身的防御,特别是二战后期出现的 “铁拳”或者“巴祖卡”这样的单兵“无后坐力”反坦克武器 对于坦克威胁极大,必须用轻重机枪在其射程外将其消灭。至于坦克上所谓的“高射机枪”用它打飞机命中率太低,作用只能起到“骚扰”低空进行投弹的飞机罢了。

图片上美制M2布雷德利履带式步兵战车,炮塔上没有大口径机枪,装备了双联“陶”式反坦克导弹、M242“大毒蛇”25㎜链炮,但是炮的右侧安装了一挺7.62同轴机枪,步战车不装备大口径机枪是由于 链炮基本上都是在40㎜以下(我军新型战车和俄制战车装备100㎜低压炮,但是同轴也安装了一门30㎜链炮),由于链炮采用电机驱动,射速很高并且威力和射速、射程都高于大口径机枪,所以再上大口径机枪显得火力重叠,并且步战车的炮塔里面要安装链炮的设备,已经使炮塔(并且很薄)变得非常拥挤!如果再安装大口径机枪,其射击的时候震动很大,会影响链炮结构固定,电子观瞄设备经常震动,会失效或者校准偏差大…等问题。所以,基于火力重叠和震动大的问题也就不装大口径机枪了。

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图注:中国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车载武器当中就有7.62毫米机枪的身影

坦克上一般都会装上高射机枪,既可以用于防空,也可以用于压制地面战场上的敌方武装人员,它也经常被叫作所谓的高平两用机枪。

但是,说步兵战车一般没有机枪,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步兵战车与坦克的作用不同,它是供步兵乘坐,进行机动作战的车辆,在火力、防护方面强于装甲运输车,但弱于坦克。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步兵战车在战场上经常遭到RPG火箭筒的袭击,一旦中弹往往全车人员都得毙命。

不但装甲比较薄,步兵战车的火力也没坦克那么强大,基本是以30毫米机关炮为主,另外还有就是机枪了,在步兵战车上可能没有高射机枪,但并列机枪却是很常见的,譬如著名的美国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在战车炮塔还装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射速600发/分。再比如,中国的ZBL-09步兵战车,为8×8轮式步兵战车,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主要武器为一挺30毫米机关炮,另有一挺车载7.62毫米并列机枪。

现代战争,讲究体系化作战,防空上的事情,自然有防空职能的部队及其武器来承担使命。而步兵战车毕竟属于辅助战斗车辆,武装人员战地运输才是它的主要使命,它在装甲和武器上的配置也都是较低的标准,尽量腾出更多的空间和载重能力,优先用于供步兵乘坐才是它的主要考量,它不用贪大求全,不必面面俱到,所以也就用不着安装高射机枪这样的武器了。

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以往高射机枪是标配,必须有的。

二战期间的苏德战争,德军飞机击毁了大量苏军坦克。苏军的坦克很多没有安装高射机枪,被轰炸尤其是扫射的时候,没有抵抗能力。但用斯图卡恶魔鲁德尔的话来说:美国援助苏联的坦克很讨厌,因为它有高射机枪。

鲁德尔自己就被高射机枪击落过。德军攻击机对付这些盟军坦克时,最低程度就比较谨慎,攻击效率大减。

但随着90年代开始空军大量使用远距离精确制导武器,加上飞机速度非常高,高射机枪用于防空基本无用了,甚至对付直升机也不行。

但今天,高射机枪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这主要是今天坦克很多要在复杂城市内作战,火炮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对于敌人有生力量和轻装甲车辆,往往可以快速反应的高射机枪更有效,因为可以持续扫射压制,对付步兵反坦克小组特别有效。

至于并列机枪因为需要炮塔转动才能有效射击,反应和射界都较差。

但传统高射机枪需要射手操作,这样危险太大,就逐步转为了遥控武器站。

遥控武器站不仅仅有高射机枪,还有诸如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导弹、近距离防空导弹之类。但无论如何改变,高射机枪都是标准配置。

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坦克并没有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车也不是没有机枪。

先说下坦克除了高射机枪之外,还有一挺在车体上的航向机枪和一挺在炮管边上的同轴机枪,但这两货的仰角都很渣,而坦克炮的仰角也同样很渣。

所以说,坦克缺乏一种能搞抬起头来做人的武器。所以说,把防空机枪架在坦克顶上一个是用来对付低空目标省的干被飞机虐,同时应用更广的则是在山地、城市这类立体化的战场提供对付高处目标的能力。

但不是说每个坦克就一定有防空机枪,而是看任务选择装不装防空机枪(这玩意随便装卸)。现代战争里边防空机枪的防空能力近乎于0,固定翼喷气机你压根打不着,直升机也普遍能防御12.7mm,而且你大概率也打不着。所以差不多是沦为清洗敌方步兵,打打轻型装甲车的火力增强手段。但是人暴露在外面打总有点危险,所以现代也开始流行遥控武器站的模式,让车长蹲在车里面打。

而步战车一般都有机枪,比如布拉德利的25mm机炮边上就有一通同轴机枪。

至于为啥没有高射机枪是因为步战车机炮仰角本来就比坦克大的多,已经起到了高射机枪(炮)的作用,所以没必要添置。

而对于一些扛大炮的步战,比如大八轮突击炮这种...因为仰角又不够了...所以上一挺高射机枪也挺正常的

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这件事,咱们得说坦克上的那个大机枪,其实并不是高射机枪……

这东西就是一挺重机枪,属于坦克的副武器。

而且在实际运用坦克的时候,炮塔顶部的副武器还会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进行更换。例如你看这辆M60坦克

上面安装的就不是当年标配的M73,7.62mm机枪,而是一挺MG3机枪,口径也是7.62的。

而真正的高射机枪是这样的:

基本上大部分单点使用的高射机枪都带有专用的对空瞄准具。

而且用这种瞄准具打飞机,并不是一个射手就可以完成的。得一大群人配合来做这件事。单靠一个坦克车长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所以说“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这件事本身就是以讹传讹。坦克上的重机枪其实就是为了发挥坦克的防护优势的,一个堡垒上架挺重机枪总是好的。

而且现在很多坦克的最大口径的机枪其实是在同轴机枪的位置上,并不是车顶上那挺。

对于步兵战车来说,相应参与的战斗裂度就没有坦克那么强了,普遍的做法就是在步兵战车上安装一门20-30mm的机关炮,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压制作用,而且步兵会下车作战,也能有效的防止敌人从不起眼的地方摸过来。

为什么坦克一定有高射机枪,步战一般都没有机枪?

其实截至目前服现役的步战车没有主炮的有(比如以色列的几款,法国的AMXVC1),但没有机枪的一型都没有,您所谓“没有机枪”,应该是想说“没有高射机枪”。

的确,从世界上第一种步战车——苏联的BMP1型开始,许多步战车的确是没有高射机枪的,如BMP1上只有一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苏联BMP2装一门30毫米机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美国M2装一门25毫米机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英国“武士”装一门30毫米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瑞典CV90装一门30/35/40机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中国05步战装一门30毫米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

之所以绝大多数步战车不装高机,原因是多样的。

早期部分型号是装不了。如BMP1和其各种变形车,只有单人炮塔,且73毫米低压滑膛炮的自动装弹机只有在一个固定角度才能装弹,所以炮塔内仅有的一名炮手仅仅伺候主炮就手忙脚乱,即便安装高射机枪也无人操作。

后期大多数型号则是不需要安装。当代主流步战车几乎都使用标配的高射速机关炮+同轴机枪,和可高速旋转的双人炮塔,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像CV90等型号选装的40毫米机炮原本就是高射炮改的),至少不亚于在炮塔顶端设置舱门高射机枪或顶置武器站的防空能力(实话说二者的防空能力都仅聊胜于无,因此主要还是靠空军和野战伴随防空),即便装了高射机枪也起不到叠加防空能力的作用,步战车本身的防空除了主炮塔自己,就交给搭载步兵使用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了。而主战坦克必须装备高射机枪,有些型号如M1系列甚至装备两挺,则是因为主战坦克炮塔转速慢,主炮自己不能对付空中目标,且也未搭载步兵班,不能直接利用步兵防空火力,装个高机虽然其实用处也不大,但至少可以壮胆。

当然,也有部分步战车是有高机的,如俄罗斯BMP3就有一挺7.62毫米高机,韩国K21和日本16式更装了12.7毫米高机,除了其传统觉得“有个高机更安心”外,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如BMP3的炮塔是一门100毫米坦克炮和1门30毫米同轴炮、两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的组合,看似火力猛烈,实则机炮、同轴机枪都被那门鸡肋般的坦克炮所连累,无法快速指向空中目标,既然主炮和同轴自动武器不能用于防空,炮塔又是双人制的,那只好勉为其难地复活舱门高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