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二战前,日本海军在美英之后,位列第三。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华盛顿条约》。规定各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比为美5:英5:日3:法1.75:意1.75。从这个比例也能看出日本海军第三的位置,总吨位为美国的60%。

日本一直奉行“七成论”:即保持对美国海军70%的实力,以吓阻美国。并围绕这个理论制定了“九段渐灭计划”,通过层层阻击消耗美国海军实力,最后以舰队决战一举歼灭。

为了侵略扩张,日本在十几年里持续投入大笔军费。

到1941年,日本终于如愿,达到了美国海军实力的70%,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为了逼迫美国承认日本的侵略利益,日本决定挑战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本海军总吨位终于达到了美国的70.6%。

航母:凤翔、赤城、加贺、苍龙、飞龙、龙骧、瑞鹤、翔鹤、祥凤、瑞凤。

战列舰: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山城、扶桑、伊势、日向、长门、陆奥、大和、武藏、信浓(后改为航母)

美国海军虽然仍有吨位优势,但却分成太平洋、大西洋两只舰队。所以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联合舰队是有优势的。

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又打败英国远东舰队,击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很是得意。日本的零式战机一度让盟军损失惨重。

但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日本攒下的这点家当,很快在几场海战中损失殆尽。既没资源也无力补充的联合舰队露出了虚弱的底子。而美国开启爆兵模式,释放出巨大产能,光航母就造了一百多艘。

自作孽不可活,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彻底覆灭,海军强国也就从此凉凉了。

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其实力至少在太平洋上最为强大,也是当时全球海军除了英美以外最强的国家,拥有各类大中型水面舰艇舰254艘,加上开战后新建的383艘,日本海军战争期间拥有水舰舰艇舰637艘、总吨位193万吨,其中包括12艘航空母舰和2000多架舰载机。

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尽管偷袭珍珠港成功,其实却埋下了最终战败的伏笔,因为日本唤醒了一个沉睡在北美,本不愿醒来执行孤立主义政策的巨人-美国。

随着美国内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美国和日本国力的差距就越发明显,在两年内,美国竟然奇迹般地造出了175艘当时全球排水量最大达到3000余吨的弗莱彻驱逐舰,以及数十艘航空母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加速了德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覆灭。

前后不过三年多时间,经过珊瑚海、中途岛、东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马里亚纳、莱特湾等6次海上较量,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大中型水面舰艇损失惨重,由于国力有限包括舰载机飞行员都得不到有力的补充,事实上已穷途末路。

1945年4月7日,随着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特攻作战精神的炮灰,既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将彻底覆灭。

尽管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终灰飞烟灭,但在战争初期,曾一度打出了虎虎威风,偷袭美海军珍珠港,打残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自不必说,以摧枯拉朽之态势,在印度洋将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东方舰队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反击号等大型战舰一举击沉。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斗机、97式舰载攻击机、99式舰载轰炸机等,都是太平洋战争初期,非常有名令美军胆颤心惊的战轰机,确实打出了海军航空兵的威风。

但日本人不思进去,最关键还是国力有限,所以一招鲜吃天下,没有更新型的战轰机跟进,被美军工发力追赶,最终零式战斗机也不灵了,97式舰载攻击机、99式舰载轰炸机都成了美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盘中大餐。

随着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座机被美军击落,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战殁,实际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注定了战败的命运,往后的日子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综上,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实力一度非常强大,拥有航空母舰、战列舰、重轻型巡洋舰、驱逐舰等254艘,包括150余艘潜艇,到了其实力的巅峰状态,达到了美国海军实力的七成左右,拥有极其优秀的兵源特别是出类拔萃的舰载机飞行员。

但由于国力有限,特别是打掉的航空母舰、战列舰、重轻型巡洋舰等绝对头等主力战舰,得不到及时有力补充,舰载机飞行员越打越少,最终输给美海军,是国力不如美国的原因所导致。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第一名:英国海军

虽然舰载航空兵的力量有所欠缺,仍旧使用老式的双翼飞机,但不可否认其他水面舰艇的庞大数量及其质量,特别是雷达技术上的领先更让英国海军占据了不小的先天优势,再加上三百年来英国海军固有的强势作风和作战经验,更是拥有庞德、蒙巴顿、坎宁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和军事理论实践者存在,理论上的排名第一毋须质疑。

开战时英国战列舰队以一战时服役的两级战列舰为中坚,在战争中这种老式战舰不断改进在护航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被U艇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铁公爵号舰艇母船被航空兵击沉;胡德号炮战中被击沉。其余在战后相继拆除(英国佬对那些有功于他们的东西都挺狠的,无论是居功至伟的丘吉尔首相还是战功卓著的厌战号战列舰,过河就拆桥,使完便抛弃)。

第二名:美国海军

在二战爆发前美国就拥有多达八艘航空母舰、十七艘战列舰的庞大打击力量,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就算日本更为成功的偷袭了珍珠港”也不会改变整个太平洋的结局,虽然比起老资历的英国海军略显至嫩,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美国海军在投入二战后大红大紫的出色表现,家喻户晓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更是为它培养了尼米兹、斯普鲁斯恩、约瑟夫•金、哈尔西这些杰出的海军领导者。

美国海军战列舰总体来说以内华达级(采用“亦有亦无”的部分装甲防护)和北卡罗来纳级(采用“装甲围舱”的匣式结构)做为战舰设计上的分水岭呈渐进式的发展。

战争期间损失了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舰,以及靶舰犹它号。全部是在珍珠港损失的。

第三名:日本海军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舰队航母和若干轻母水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在坚船利炮上面。

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的时候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

看日本的几次战争,甲午、日俄、包括一战里抢德国在中国的地盘,再到偷袭珍珠港,无一不是投机取巧,赌上国运去拼一把,不成功便成仁。这种思想甚至渗透到装备里,为了追求速度机动性帮驾驶员和油箱装甲都取消了的零式战斗机,在条约限制大小的军舰上盲目装大口径舰炮导致在台风里断裂、翻船的驱逐舰(第四舰队事件),到了后期的樱花弹回天人操鱼雷就是帮这种思想发挥到极致了。

第四名:法国海军

一战结束后,法国海军仅仅剩余了3艘"孤拔"级无畏舰("孤拔"、"海洋"、"巴黎")和3艘普罗旺斯级超无畏舰("普罗旺斯"、"布列塔尼"、"洛林"),4艘诺曼底级战列舰因财力、资源问题除"贝亚恩"改建成法国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以外,其余全被拆除。

而前无畏舰因为运行费用高,又缺乏实战意义而被全部退役。然而,由于法国当时与英国保持着比较紧密的同盟关系,欧洲大陆最主要的敌手德国则依旧在《凡尔赛条约》的绞索下呻吟,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苏俄不仅有着历史上的传统友好关系,实际的对立并非极其严重,而且仅拥有3艘几乎无法出海作战的老式战列舰的苏俄海军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威胁。

因此,一直到1928年,法国海军都没有更新战列舰的迫切需要。

第五名:意大利海军

意大利很多人一说到他在二战中的作为,就往往拿来当笑料。其实意大利军人并不差,差的是意大利的最高当局,是管理者。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鲜有亮色是事实。

但有几个小小的战例却能让我们公正的看待这个国家。

意大利海军往往被后人指责是消极避战,经常不敢出港为轴心国商船护航。而实际上按照战后做的调整,其护航概率甚至超过了英美盟国(当然,43年后就用不上了)。问题是出在德国而不是意大利,我想熟悉二战史的朋友是不会听不懂这话玄外之音的。同样的意大利陆军,好象在北非表现很不中用。

但在斯大林格勒的炼狱里,从苏军的重重包围里杀出的却是5000名意大利人。

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一支军队的实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但重要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训练水平、作战能力和实战经验。如果从这几个方面看,二战时日本海军实力已经居世界前列了。

一、目的明确的训练

日本海军在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视训练的,从几个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出,他们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近似实战的训练要求。

一开始,日本海军全方位向海上强国英国学习,军舰买英国的、指挥员到英国留学等,东乡平八郎就是从英国留学回来当“浪速”号舰长。英国海军有两个理念:遇敌必战和重视炮术,这两点在东乡平八郎治军时都有体现,他说过宁肯要很少的百发百中的炮也不要一堆百发一中的炮。在后来实战中他也是这样执行的,比如对马海战,他冒着损失战舰的危险先变阵抢占有利的射击阵位,用准确密集的火力短时间内打瘫沙俄海军,确立胜势。

日本海军在发展过程中,在高海况下训练是常态,经常有军舰在大风浪里出事故,有的是舰艇设计的问题,他们为了追求火力密集是舰艇的重心变高;有的是大风浪是舰艇操纵变得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高海况下的海上训练对舰艇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提高舰员实战水平有非常大的作用。日本海军二战前已经重视航空兵的训练,他们的小泽治三郎就是航空兵训练与使用的行家。在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中,他训练的航空兵以掠桅轰炸的方式震惊了联合舰队指挥部,坚定了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决心。

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是日本海军很重视的一项工作,只要外国有演习,他们都要派军舰去侦察观摩,北洋水师演习就常常被日本偷窥;美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斗,他们去观战,一战时欧洲战场上的海战他们也去观战,还从观战中得出不少有益的经验,比如水平防护的重要性和机动性在实战重点作用,这些对他进一步训练提高有帮助,对舰船的设计制造有帮助。

二、较强的海上作战能力较多的实战经验

二战前,日本海军已经有甲午海战和对马海战的实战经验,并且他们还参加了一战的部分海战,在地中海和德国海军打过战,为协约国军队在印度洋、大西洋上护过航;他们还与德国在青岛打战、在南太平洋争夺岛屿,并都取得胜利。这些实战经验使日本海军的水平在一战后得到大幅度提高,一跃成为世界列强之一,一起欧美等国的重视。

三、日本海军也有不少的缺陷

日本海军的缺陷也有不少,主要是:

1、工业制造能力不足。由于起步较晚,他的军舰设计建造、升级、修理水平在亚洲稳居第一,但相比英美等强国就显得落后不少;

2、军舰老旧的比较多。日本海军的军舰在二战前比较多,也很新,但到二战时就显得老旧,一方面是买军舰的能力不足,自己建造的产能和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对他已经有所提防,还签订了限制海军发展的条约;

3、日本是个岛国,国内资源有限,尤其是海军重要的油料等物资全部要从国外进口,这也制约了海军的发展。

4、限于规模和国内重视的程度,日本海军人员水平是有的,但补充困难,主要是有经验的战斗员尤其是飞行员,消耗了很难补充,在这一方面实战中他们吃亏不少,许多看似能打赢的战结果因为人员不足或能力不足而输掉。

四、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术

由于日本海军有这些长处和短板,日本海军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的表现就是扬长避短的做法。比如他们常常搞些偷袭,对岸炮击发挥陆军作用;比如他们作战避免消耗,留存主力以待决战;比如对美军,他们坚持“渐减邀击、九段作战”的想法;比如他们在战争后期只能高些特攻之类的作战等。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难处选择的一种方法。

五、日本海军二战时的水面舰艇

大约统计了一下,不一定全,有明白的朋友欢迎补充、指正。

航空母舰:

主力航空母舰:凤翔、赤城、加贺、龙骧、苍龙、飞龙、祥凤、翔鹤、龙凤、大鹰、飞鹰、神鹰 、海鹰、大凤、信浓、千岁、云龙级、伊吹(有些是名,不止一艘);

水上飞机母舰:若宫、能登、吕神威、千岁、瑞穗、日进、秋津洲、驹桥;

战列舰: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金刚级: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

重型巡洋舰:

高雄级:高雄、爱宕、鸟海、摩耶;古鹰级:古鹰、 加古;青叶级:青叶、衣笠;利根级:利根、筑磨;妙高级:妙高、那智、羽黑、足柄;最上级:最上、三隈、铃谷、熊野。

轻型巡洋舰:

阿贺野级:阿贺野、能代、矢矧、酒勾;

长良级:长良、五十铃、名取、由良、鬼怒、阿武隈;

川内级:川内、神通、那阿;

大淀级:大淀;

球磨级:球磨、多摩、木曾、大井、北上;

天龙级:天龙、龙田;

夕张级:夕张;

香取级:香取、鹿岛、香椎、橿原;

驱逐舰:

峰风级、神风级、睦月级、吹雪级(特型)、初春级(条约型)、白露级、

朝潮级、阳炎级(甲型)、夕云级(甲型)、秋月级(乙型)、岛风(丙型)、松级(丁型)

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一战后英美日有限制军备协议,其中规定美英日三国海军舰艇吨位之比为5:5:3。1930年代,英美舰艇吨位各为140万吨,日本为80万吨。可见日本海军力量已不可小觑。而且日本擅长搞″寓兵于民″,不仅陆军预备役制度非常完善,其商船在战时可迅速改装为舰艇。日本后来冒出许多航母,不少就是大型商船改建的。日本现在还是″寓兵于民″,不要以为自卫队只有三十多万人,可以像吃了发酵粉一样,三天之内扩军到200万。

日本的二战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中途岛为转折点,极盛而衰。中途岛之前,6艘重型航母雄霸天下,可是中途岛一战就损失4艘。受制于造血能力,再也没有达到这种高度,加上美军暴兵,此长彼消,被美军压着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