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本就不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一家亲?车臣只是俄罗斯的盲肠,历代领导人,说拉拢就拉拢,说打你就打你。这样的北极熊,谁愿意亲近?为自由而战!
▲ (车臣共和国的美丽女子)
车臣是一个民族,不是俄罗斯族,而是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跟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两家人的历史,就知道为啥他们要闹独立。
俄罗斯境内有19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其他都属少数民族。民族多了,信仰不同,利益复杂,就难免有矛盾冲突,而历代领导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车臣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区,人口不多,日子过的一直很安稳。15世纪,强悍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到处征服,车臣人也成了他们的目标,经过顽强抵抗,车臣人还是不行被强幸,转而信仰伊斯兰教,投向了穆斯林阵营。
但信仰伊斯兰教的车臣人离阿拉伯世界很远,跟俄罗斯、格鲁吉亚很近,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卡尔梅克人和哥萨克人等却看他们不顺眼,彼此之间隔三差五打仗,冲突不断升级。
车臣人很顽强,也能打,矛盾冲突一直持续到18世纪,终于还是被强大的北极熊——俄罗斯帝国征服,之后一直作为俄国的一部分,属于俄国这个统一国家,着实消停了一段时间。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俄罗斯联邦,车臣倒是很乖,继续留在俄联邦。
1922年,苏联成立。鉴于很多车臣人加入红军,且在十月革命期间及以后作战英勇,表现良好,列宁让车臣人所在地区成立了车臣自治州,隶属俄罗斯联邦。
车臣实行的是民族自治政策。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车臣人可能不会闹独立。但列宁去世后,继任的斯大林没这么好说话。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高压统治,他知道车臣人不好搞,就强行把车臣自治州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成为一个自治州,后来又把自治州单独出来,搞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且隶属到俄罗斯联邦的北高加索联邦之下。
很明显,车臣人的地位被降低了,他们很不服气。“任何一个车臣人都没有在任何地方企图向领导讨好过,他们在领导面前总是骄傲的,甚至是公开抱有敌意的。……车臣人只尊重敢于反抗的人。”这样看来,车臣人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这种领导,以至于苏联境内其他190多个少数民族都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屈服了,惟一不肯屈服的就是车臣人,开始酝酿搞独立。
不过,斯大林无比强大,车臣人没有实力独立。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惨遭德国“闪电战”打击,险些被德国干掉,车臣人也很不地道,抓住机会与纳粹德国合作,谋求独立。
斯大林对关键时刻倒戈的车臣人绝不客气,他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地位,把近百万车臣人像放羊一样赶到一起,用了6000个火车皮,强行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和西伯利亚。
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车臣人强压怒火,但迟早会爆发。赫鲁晓夫上台后,一反斯大林政策,恢复了车臣共和国自治地位,并允许车臣人回归。
这个政策是人性化的,缓解了民族矛盾,但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特别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局势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等地迅速膨胀,他们开始武装独立斗争,直至爆发大规模战争。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个强权人物,打的车臣毫无还手之力,甚至造成一场10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矛盾。
车臣人硬打俄罗斯打不过,又坚持要独立,使得内部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开始使用极端手段进行反击,逐渐形成恐怖主义势力,向俄罗斯境内不断发动恐怖袭击。
1999年,车臣人偷袭俄内务部队哨所,挑起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一强硬汉子,坚决打击叛军行动,再次出兵车臣,以绝对优势碾压分离势力。这次,俄军直捣黄龙,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决定性胜利,宣告车臣共和国仍是俄罗斯联邦领土。
但打不死的车臣人不甘心失败,他们把反抗手段全面转向恐怖袭击,双方互相指责,俄罗斯指责车臣是“分裂国家的恐怖分子”,车臣把俄罗斯斥为“残暴的殖民者”,仍然冲突不断。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就算是对政治不感冒的人,也一定听说过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问题,他们之间的深仇大恨,今天就简单的给大家梳理一下。
车臣人世代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区,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重要,算是“兵家必争之地”吧。凡是这种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乱,经常打仗。
整个高加索地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民族多,有50多个民族。那个地方土地也不算很肥沃,,所以早期住在这里的人,除了种种地放放牧,时不时出去到别人的地盘抢点东西,也很正常。
面积不大,但是地形复杂(有山有平原)、民族复杂、性格也彪悍,不太好对付。
车臣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也相对比较封闭,各民族语言不通,跑远一点就没法和别人交流了。所以,据说最早来这里做生意的人,都要带着几十个翻译才行。
到了十八世纪的时候,俄罗斯人出手了。这个地方地理位置重要,必须拿到手。俄罗斯也是彪悍的民族,抢地盘的办法比较直接,直接杀过来,不听话就杀光!虽然车臣人表面上臣服了,但心里总有个疙瘩,从那以后,只要有机会就要反抗一下。
车臣人反抗的方式是动用武力,俄罗斯人镇压的方式也是动用武力。而且,双方都在比狠,屠村这种事儿时不时就会发生。所以,这算是扯不清的血海深仇了。
但是,俄罗斯毕竟体格庞大,经常把车臣人打的找不着北,所以车臣地区基本上都是俄罗斯在统治着。还有,因为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老掐架,所以土耳其也时不时在车臣地区找点麻烦,推动个起义造反啥的。
到了二战期间,车臣人为了独立出来,秘密找到了德军,让他们支持自己。这事儿让当时的苏联很恼火啊!你是属于我们国家的,现在和纳粹德国偷偷联络,那就是叛徒啊,就是“俄奸”啊!
所以,二战打赢之后,苏联腾出手来就开始清算他们。斯大林直接把车臣地区接近五十万人强行押上火车,迁往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这明显就是要把车臣人全部整死,整个“流放”的过程中,大概有14万车臣人死于寒冷、饥饿和疾病等原因。
对于车臣人来说,这是绝对忘不了的耻辱和仇恨。
多年以后,流放的车臣人才慢慢回到家乡,当然,也带回来了充满仇恨的一代人。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再一次用子弹和鲜血证明自己的存在。
很快,1991年,苏联解体了。
车臣人赶紧趁机宣布独立,建立自己的共和国。这个“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领袖,就是大名鼎鼎的车臣“独立之父”杜达耶夫。杜达耶夫就是从小被强制流放,长大后才回到车臣。
趁着苏联集体,杜达耶夫武装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反抗俄罗斯。但是,杜达耶夫的独立做的有点过了,各种种族排斥和驱逐,连车臣人都受不了了,自发组织起来反对杜达耶夫。总之,车臣陷入了一片混乱。
俄罗斯在干什么呢?主要是苏联解体,一片大乱,根本腾不出手来处理车臣这边的问题。直到3年之后,1994年,站稳脚跟的叶利钦总统终于宣布出兵,发动了车臣战争。
但是,此时的俄罗斯还没有缓过来劲儿,打起仗来协调不好,指挥也不行,再加上山地战和巷战经验比不上车臣人,被狠狠的修理了一顿。幸好,打了一年多之后,不小心暴露行踪的杜达耶夫被两枚导弹炸死了。
杜达耶夫的死虽然是个很有价值的胜利,但是并没有迫使车臣人放下武器,尤其是车臣首都格罗兹尼的争夺战,更是血腥残酷。
后来车臣人跑到俄罗斯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后,叶利钦撑不住了,宣布停火撤军。
所以,这次车臣战争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俄罗斯和车臣依然矛盾重重,车臣还时不时搞个激进的恐怖袭击。
直到1999年10月1日,普京来了,他宣布了对车臣的攻势。
这次打的依然惨烈,但是效果明显,车臣分裂势力被一举粉碎,虽然恐怖主义事件还有,车臣叛军游击队也经常出没。但是,俄罗斯总算终结了车臣的“独立”,实际上控制了这一区域。
实际上,车臣虽然闹了这么多年独立,还一度组建“独立”的共和国。但是实际上他们一直都是俄罗斯联邦中的一员,俄罗斯从不承认它的独立。
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矛盾,是一直以来积累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车臣闹独立主要是苏联解体之后的十年时间,是闹得最厉害的一段时间,现在车臣已经差不多完全听从俄罗斯的了,最近几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闹独立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我们关注俄罗斯的应该都知道,现在车臣的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也是经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罗斯,效忠普京的。前后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要知道上个世纪苏联刚解体的那会儿,车臣闹独立至少是最凶的,那时候因为战争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战死的不计其数。到现在却变得这么安分了。
先说一下车臣为什么一直要独立,一开始这里本来就不是俄罗斯的,那时候还是沙俄时期,开始东扩,占领了高加索地区,车臣人们遭到沙俄的杀戮,在这之后高加索地区也就起义不断,到了十月革命之后,高加索独立出去了,这个时候这个地区有几个独立的政府,到了1922年这个时候离十月革命已经有五年之久了,高加索地区的被迫强行加入苏联。二战爆发,这个时候斯大林上台,高加索地区也是一直有起义,斯大林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直接把高加索地区的车臣民族押到了西伯利亚,现在过了七八十年了车臣人一共才一百来万,当时斯大林直接把四十万的车臣人强行押解到了西伯利亚基本上当时所有的车臣人都被押走了,而且还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意思也是很明确要车臣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本来就一直要独立,斯大林这样做更加加剧了车臣人和俄罗斯民族之间的仇恨。到了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又允许车臣人回到家乡了。车臣自治共和国也恢复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历史只要是有血性的民族肯定是都要起来反抗的,所以车臣地区一直也是要求独立,但是不管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一直都是采取强硬的措施,不承认独立。
苏联解体之后的的十几年时间里是车臣闹独立最厉害的一段时间,叶利钦,普京都是非常强硬的手段,武力镇压,所以导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特别是1999年的时候,普京直接出动了十万军队武力镇压,直接控制了整个车臣地区。普京也是表示把车臣直接由总统管理,当时普京派代表就管理车臣地区,但是独立分子还是一样的猖獗,这个时候车臣就出现了很多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到处制造恐慌,爆炸事件。到了2004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车臣的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直接被炸死,因为这个人就是普京扶持上台的,后来到了2007年的时候,拉姆赞·卡德罗夫也就是之前老卡德罗夫的儿子,上台当上总统了,这个时候车臣就开始安分了,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独立,恐怖分子了,现在俄罗斯对车臣进行全面的俄罗斯化,从教育上就可以看出来,现在车臣地区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崇拜普京的,大街上很多普京的画像,还有对于以前的车臣战争这些也是不提。加上现在的总统也是普京扶持的,所以现在车臣也是经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罗斯。所以到了最近这几年再也没有听过关于车臣独立的一些事了。因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第一点:加入俄罗斯本土本身就不是两情相悦
19世纪初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了南下建立稳固的地中海版图,向今高加索地区进行了武力征服,而高加索的原住民用拳头表示绝不屈服,大批区域国家得以建立。
其中北高加索地区有了个叫车臣尼亚的国,是为当今车臣的直系“祖先”。但由于面对的是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的兼并,这个国家于1859年在俄罗斯的炮火声中灰飞烟灭了。
但车臣人民的抵抗并未就此消亡,无数的车臣“热血青年”遁入山区坚持抗俄,对于这些反抗人士,俄罗斯当局的态度很明确“宁可错杀一万,也不可放过一人”。
因而整个19世纪中期对于生活在俄罗斯控制下的车臣人来说,过的日子可谓苦不堪言,大批车臣人因反俄被捕,大量同情反抗人士的车臣人被悉数驱逐出境。
俄罗斯靠着这强硬的态度,车臣人民的反抗之火一度被压制到悄无声息,直到此后的苏联解体才重新完全爆发。
第二点:“同化”
为了能够完全控制车臣人民,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末期除了军事压制反抗势力外,更多是投入“糖衣炮弹”,大量由俄罗斯主导的学校拔地而起,同时不再压制车臣人参政。
只不过新建学校的性质更多的是语言学校,教的课程是为让车臣的年轻一代认同俄罗斯语。至于那些参政的车臣人,往往都是典型的亲俄派,跟俄罗斯政府有着理不清的伙伴关系。
由上可知俄罗斯政府是想要用车臣人治车臣人,降低自身参与车臣事物的成本以及消除“同化”的阻碍,同时从小孩抓起,让新的车臣人彻底融入俄罗斯文化,这可是要将车臣这个民族“抹去”的节奏。
第三点:俄罗斯实在是太狠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了,当时间转入20世纪,俄罗斯人对于车臣人依旧充满了怀疑,1941年苏联在德国的进攻声中差点土崩瓦解,那时在苏联境内的民族争议区域内。
超级多的少数民族以遭受俄罗斯人压迫为由向德国提出了庇护,进而沦为了二腿子,而其中就有想要车臣独立的车臣“激进分子”。
对于这些“叛国贼”的惩罚,理论上苏联应该抓出当事人按法律处理,然而斯大林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1944年时竟叫只有50万人口的车臣,交出38.7万多人去中亚哈萨克斯坦搞开发。
由于行军路中粮食紧缺,那一路可谓“一望无际”的白骨,大批车臣人死在了去哈萨克斯坦的路上,不完全统计一次“开发”近40%的车臣人走的是不归路。
更多精彩,微信搜索关注“袁载誉”公众号
配图来源网络,没发现版权申明,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
参看资料:车臣战争 .凤凰网
透过百年战火看车臣──对历史上四场车臣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王湘江 , 潘新毛 - 《军事历史》 - 2000
车臣战争中俄军的政治攻心战 邵俊武 - 《政工学刊》 - 2000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在世界上有的国家内部存在着自治共和国,被称为国中之国,而这种自治共和国是一个国家的不安定因素,如南斯拉夫所有的自治共和国都独立了,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也已经分裂。俄罗斯境内有22个自治共和国,车臣就是其中之一。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辖的一个共和国,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人囗130万,以单一的车臣族为主,信仰伊斯兰教,首府格罗兹尼。在13世纪遭受蒙古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在17到18世纪之交,高加索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和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二个多世纪的战争,18世纪末,俄罗斯的势力拓展到高加索地区全境,为了抵抗俄罗斯,1829年,伊玛目领导高加索的车臣人组成了车臣尼亚,这是车臣国家之始。
1859年,伊玛目国被俄罗斯消灭,车臣地区便并入俄帝国版图,但不屈的车臣人经常发动暴乱,1860年,俄罗斯在车臣扶植亲俄政权,施行高压暴政,令车臣人分化成亲俄和抗俄两派,1881年后,车臣开始工业化进程,车臣地区还算稳定,未再出现大规模的暴乱。俄国十月革命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内,在二战时,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军合作谋取独立,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与侵略者合作为由,将车臣几乎整个民族强行驱逐出家园,迁到了中亚的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被撤消了自治国的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车臣人才被允许回归,随即自治共和国得以恢复。
我们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那么车臣就是战斗民族里的更加能战斗的民族,车臣在俄罗斯的高压统治下,从未屈服过,可谓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民族的独立,逮到机会就会有所行动,是俄罗斯最头疼的,真正的战斗民族。杜达耶夫原是苏军中的车臣将领,由于在阿富汗战争中表现突出,被调任爱沙尼亚驻军司令,负责镇压波罗的海的民主革命,他由爱沙尼亚想到了自己的车臣民族,唤起了对本民族苦难的回忆,他不但没有镇压,反而给予了同情、帮助和暗中支持,波罗的海三国相继独立后,车臣独立的希望在他心中也开始升腾。
由于杜达耶夫在爱沙尼亚的“拙劣”的表现被解职,1991年,回到车臣的他推翻了车臣的苏维埃政权,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并出任首任车臣总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顾不暇,叶利钦采取了对车臣妥协的态度,俄联邦政府机构全部撤出车臣,财产也进行了分割,大量驻军装备交给了车臣武装,车臣的完全独立,仅差一份书面声明了。也许这是叶利钦的缓兵之计,也许是杜达耶夫不会理政,走上了造假币、偷石油、对周围共和国进行打劫等恶行,激怒了俄罗斯,叶利钦开始“清算”杜达耶夫,这就有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
表面上车臣又臣服了俄罗斯,但车臣人的内心是不言自明,如今俄罗斯对车臣的统治依托的是强大的军事威慑和经济支援,但能维持多久就很难说了,因为车臣对俄罗斯的仇结依然存在,暴乱随时都可能发生,现在的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曾说过“只忠于普京”,如果普京之后呢?或者小卡德罗夫之后呢?车臣的政治将走向何方?这些都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车臣的独立运动不会停止。
谢谢阅读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20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改革运动,一度曝光出1944年苏联政府流放车臣全族人民到西伯利亚的那段沉重的历史真相,从而成为车臣人民独立倾向的导火索。
正当车臣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之时,伊斯兰激进势力乘机渗透,并“煽风点火”,极力推动车臣从俄罗斯独立。
虽然,流放车臣全族的导火索+伊斯兰激进势力的火源=车臣独立运动,但归根结底还是诸多仇恨叠加引发的恶果。
仇恨一:19世纪初,由于沙皇俄国对车臣人民施行暴政,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从而引发“高加索战争”。1875年,在镇压臣车叛乱中,俄国的亚历山大·帕夫诺维奇·斯维斯图诺夫元帅率兵对车臣的反抗武装进行大规模屠杀,抗俄派的车臣人近乎灭绝。直到6年后,车臣地区才基本稳定,也未发生大规模暴乱。
仇恨二:1922年,追求独立的车臣民族部落不时发动起义,当时的斯大林任俄国领导人,他支持血腥镇压起义的政策,俄车民族矛盾再次加深。
仇恨三:1944年3月,在苏联对抗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贝利亚按照斯大林的意图,出动大批内卫部队,将整个车臣民族用火车迁往西伯利亚。苏联此举,是车臣人民和俄军结下的最大仇恨。
仇恨四:车臣独立分子认为,俄罗斯名为反恐,实为对车臣人进行大屠杀,死于车臣战争中的车臣人高达30%。为此,他们还将数百卷纪录恐怖罪行的录影带,偷送到欧洲,并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最终,为了丈夫或儿子报仇,车臣妇女才无奈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中。
当然了,臣车人闹独立和“911”双塔恐怖袭击事件前美国人的暗中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那么,俄罗斯又为何如此看重车臣之地呢?
经济:车臣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且石油的储量极为巨大。例如: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车臣石油大亨穆萨-巴扎尔为21岁的女儿伊琳娜-巴扎尔(Elina Bazhaeva)在摩纳哥举办奢华婚礼,光婚纱就花了210万。可见,对于石油这种财富象征的资源,任何一个国家怕都不会轻易放弃吧。
战略:车臣地处高加索东西南北铁路公路的要冲,而车臣是里海输油管线和高加索输油管线的必经之地,所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政治:最让俄罗斯担心的是,一旦车臣独立,必然会成为对俄罗斯心怀敌意的穆斯林国家,从而也对高加索各民族和中亚地区诸国产生极大的连锁影响。也就是说,假设俄罗斯失去车臣,也极有可能同时失去数个诸国,并且成为敌对国。
车臣想要独立,俄罗斯又不可能放弃,战争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据俄国防部统计,第一次车臣战争,虽然消灭了15000人的车臣反政府武装分子,但俄罗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如: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
此战,表面上俄罗斯取得了胜利,可是并未实现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的,而且为此后数年的恐怖活动埋下了祸根。例如:1999年,恐怖活动造成约192人受伤、至少93人丧生;2000年,至少75人身亡、95人受伤;2002年,至少395人遇害(其中127人被“毒气”毒死)、百余人受伤;2004年,车臣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另有333人遇难等。
为此,俄罗斯又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此战以信息战为主,俄军和内卫部队阵亡2091人、伤5962人,仅相当于第一次付出的三分之一代价,并基本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但是,毕竟俄罗斯与车臣有累积长达200多年的仇恨,且又处于如此“要地”,是否依然是一颗埋葬的定时炸弹就很难说了。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