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袁世凯急电的催促下,准备从上海前往北京。当晚10点左右,宋教仁兴致很高地与前来送行的黄兴、廖仲恺等人握手告别,准备回北京组织责任内阁。
突然三声枪响,宋教仁捂住腰部,倒了下去。宋教仁很快被送到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子弹又有毒,宋教仁于22日凌晨不幸去世,年仅31岁。
宋教仁被刺杀案成为“民国第一血案”。当时好多人觉得是袁世凯派人秘密杀了宋教仁,并且中国史教材也是这样认定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认为呢?
一、人证。
宋教仁在民国时期可以说是声名远播,得到很多人的尊重。他被刺杀这件事,更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
死讯传出,有数以百计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自发聚集在医院门口。23日下午,前来送殡的人更是达到了3000人。群情激昂的人们一致要求查明真相,严惩凶手。
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匆匆赶回,黄兴等人代表国民党总部致函上海总巡捕房:悬赏一万银元,缉拿真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3月23日下午,一名叫王阿发的人走进了巡捕房,提供了重要线索。原来,王阿发是一名古董商。
他与另一名叫应桂馨的古董商常常有业务往来。而这个应桂馨也是中华民国共进会会长和江苏省驻沪巡查长。
据王阿发说,有一次,应桂馨说让王阿发“帮忙”,并许诺事成之后给他1000大洋。王阿发问是什么事,应桂馨拿出了宋教仁的照片,让王阿发去刺杀。
王阿发说自己胆小,也不会打枪,就婉言拒绝了。
这次,王阿发看到了悬赏启事,并仔细看了上面宋教仁的照片,确认当初应桂馨让自己去杀的就是宋教仁,因此赶紧来报案了。
事不宜迟。总巡捕马上展开部署去抓应桂馨。应桂馨家的家丁说应桂馨去了妓院。正沉浸在温柔乡中的应桂馨,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当场抓获。
还有一路人继续搜查应桂馨的住宅。在搜查过程中,巡捕们有了意外收获。
他们在应家发现了另一个人——武士英。据刺杀现场目击证人指认,武士英正是当初开枪杀害宋教仁的凶手。
经过审讯,武士英交待了受应桂馨雇佣杀害宋教仁的事实。
二、物证。
巡捕们在搜查应桂馨的住宅的时候,还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件和密电。
这些往来的信件和密电大多是应桂馨发给国务总理赵秉钧和内务部秘书洪述祖的。这两个人都是袁世凯的嫡系心腹。
并且有些内容也涉及到了相关的刺杀内容。
可见,刺杀事件是袁世凯一手策划的。袁世凯先是发急电催促宋教仁回京,掌握了宋教仁的行踪后,再秘密指使心腹具体实施刺杀行动。
三、杀人动机。
其实袁世凯杀害宋教仁是有动机的。早在1912年袁世凯于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被任命为农林总长。
宋教仁由于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于当年7月愤然辞职。
8月,宋教仁在同盟会的基础上,联合其它党派,组成了国民党,在国会中逐渐占据了优势。1912年底的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成为责任内阁的组阁人。
宋教仁为了推翻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到各省去发表演讲,并宣传责任内阁的好处。又由于宋教仁口才很好,他的演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因此当时群众反袁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宋教仁成了袁世凯的眼中钉。
看到宋教仁明目张胆反对自己,袁世凯按下愤怒,试图用5万元的支票收买宋教仁。
没想到支票照收不误,宋教仁痴心不改,反而把5万元作为宣传的“经费”,更加活跃起来。气急败坏的袁世凯对宋教仁动了杀机。
值得一提的是,杀害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应桂馨等人,或者在狱中被毒死,或者在逃亡中被杀死,都没有善终。
可见,中国史教材说是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是有理有据的。
一则有王阿发、应桂馨等人证,再者有应桂馨与袁世凯嫡系心腹的信件与密电作为物证。
最重要的是,宋教仁由于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曾到处宣传发动人们反袁,而且还拿了袁世凯的钱财,依旧我行我素。依袁世凯的人品,收买不成,派人杀之,也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宋教仁是于1913年3月20日晚上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的,背景就是当时宋教仁组织的国民党在当年的大选中获胜,他也即将出任民国总理,在这个节骨眼上遭遇了刺杀,在当时也是一件极为轰动的事件。
通常观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刺杀宋教仁的主谋,历史上一般认为是袁世凯,理由就是当时宋教仁一旦成为内阁总理,就会对袁世凯的权力造成巨大的掣肘,而当时的内阁总理赵秉钧为袁世凯的心腹。
在宋教仁遇刺后,当地警方迅速逮捕了直接刺杀宋教仁的武士英以及指使武士英行凶的应夔丞。后来警方在应夔丞家中又搜出了大量与洪述祖往来的电文,而洪述祖正是当时的内阁总理赵秉钧的秘书,这件案子就牵扯到了赵秉钧,赵秉钧为袁世凯的心腹重臣,由此又牵涉到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时的照片
国民党人认为:
彼洪述祖,一卑鄙龌龊之小人,与大政治家宋先生固亦风马牛不相及,宋先生之死生,与彼是了无丝毫之关系,洪又为胡为乎必死宋先生而后快也?然则,唆武者为应,唆应者为洪,而唆洪者必更有人在也。在国民党当时的党报当中,也已经认定幕后的黑手就是袁世凯。
对于袁世凯为什么要杀宋教仁,国民党给出的说法是,袁、赵两人主使洪、应杀宋教仁,是因为宋教仁要实行政党内阁,使二人的权力收到了威胁。这种说法也广为流传,是一般主流说法。
▲宋教仁遇刺后,各种舆论全部对准了袁世凯
当然,如果我写到这里就认定是袁世凯所谓,那么这个问答也就等于是在凑字数了,实际上关于袁世凯是幕后主使也是相当存疑的一个事情。
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疑点如果真的是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话,那么就只能说袁世凯是犯糊涂了。如果要刺杀,他也不会选择在上海刺杀,因为上海不是他的地盘,警察他也管不住,当地也没有多少他的部下,其实风险特别大。从案发后的情况来说,当地的警察很快就抓到了凶手,然后牵扯出了应夔丞,又从应夔丞牵扯出了洪述祖,洪述祖为总理赵秉钧的秘书,赵秉钧又是他的心腹,天下都知道,那么他能逃得了干系么?根本逃不掉。
如果在北京刺杀,那么袁世凯完全可以制造交通事故,或是什么意外,而且警察也是归他管的,到时候该怎么查案子还是他说了算,他要警察给出个什么结果,警察就会给出个什么结果,风险极小,何必在上海这种风险极大的地方去刺杀呢?
▲刺杀事件后赵秉钧也死的不明不白
其次,当时袁世凯其实也没必要刺杀宋教仁,即便宋教仁到北京来担任总理,他失去的也只是一个总理的职位。包括一些学者认为,从袁世凯的一贯信仰和当时的身份、地位,从宋教仁对袁世凯构成威胁的程度来说,袁世凯也没有刺杀宋教仁的必要。
所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疑点在于,一是在上海行刺风险极大,他完全可以在北京行刺,风险极小;二是从他当时所处的地位来说宋教仁对他构成的威胁还不至于逼到他要刺杀宋教仁的地步;三是实际上袁世凯也非常欣赏宋教仁的才华,从感情上来说或许也没有刺杀的主观意愿。
其他可能刺杀宋教仁的主谋我们按照疑罪从无、无罪推定来说,其实也不能证明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从证据链上来说,到了洪述祖这里的时候其实是断了的,没有证据表明就是赵秉钧指使洪述祖去刺杀的宋教仁。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就是袁世凯口头指使赵秉钧刺杀宋教仁,然后赵秉钧又口头指使洪述祖开展刺杀行动,洪述祖就指使了上海的应夔丞具体负责,应夔丞就买通了杀手武士英具体行凶。当然这只是推测,上文也说了,如果真的是袁世凯主谋的话,那么也只能说袁世凯是犯了糊涂了,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我们从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方面来考虑,其实这个事情的主谋也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在此就不多说了。
而最大的可能其实就是洪述祖。在刺杀宋教仁之前,袁世凯支持了当地的共进会、“欢迎国会团”等会党势力,搞了一次抹黑国民党的事件。他们声称从日本警察哪里购买了当年“孙黄宋”(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种种劣迹的证据,包括了黄兴与日本风尘女子的合影、宋教仁在日本搞诈骗的事情等等。当然这个事情后来没有成功,被澄清了。
洪述祖其实就是策划抹黑事件的具体负责人,他眼见这个事情失败,就想立功,私自与应夔丞商议,决定刺杀宋教仁,就有了宋教仁遇刺的事件。从我们事后掌握的证据链来说,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之后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给篡夺了,袁世凯被选举为了大总统。
当上了大总统的袁世凯下一步就是想复辟,想当皇帝。
这时候的宋教仁在大搞政党政治,大搞议会政治。而且宋教仁在民众心中的呼声很高,影响力很大。
因为宋教仁的存在,对袁世凯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这时候袁世凯就派了人,给宋教仁送了一些黄金,外加一身新衣服。他的意思就是想让宋教仁退出。
可是,令袁世凯不解的是,宋教仁并没有收他送去的钱,而是把衣服留下了。
袁世凯猜测,难道是因为自己送钱送少了。
这时候袁世凯又派了人,去给宋教仁沟通,让宋教仁开一个价格,只要他退出,多少钱袁世凯都愿意给。
但是,宋教仁告诉袁世凯派来的使者的是,他不需要钱。
这个意思在明显不过了,宋教仁不想退出。
对于袁世凯来说,宋教仁这就是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来明的不行,那就来黑的吧。
于是,袁世凯就找了凶手对宋教仁实施了暗杀。
结果在宋教仁走到上海火车站去北京参加会议的时候,他就被枪杀了。
宋教仁被杀的地点就是上海火车站。
宋教仁死亡,受益者最大的就是袁世凯了,所以杀宋教仁的幕后主持人肯定就是袁世凯了。当然这也仅仅就是一个猜测。因为当时毕竟没有真实的证据,来证明宋教仁真对是袁世凯杀的。
宋教仁的死,到底是不是袁世凯杀的,这还是存在争议的一件事,但是,这件事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了,因为历史一旦过去,在想找到真相,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不明白我们历史教科书上,为何直接说宋教仁是袁世凯杀的。
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我记得教材里并没有确切的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只是说部分证据指向了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以及内务秘书洪述祖。杀害宋教仁,嫌疑最大的就是赵、洪二人。这两人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如果是他们杀的,自然让人怀疑是出自袁的授意。
宋教仁案策划者应桂馨被捕后,在他的住所搜到了大量的与赵秉钧、洪述祖的来往电文。这些电文显示,他们早就在暗中跟踪、抹黑宋教仁,部分内容显示出要暗杀宋教仁的意图。甚至有些电文也牵扯到了袁世凯。
当然,这些电文大量使用了暗语,无法确定就是赵秉钧、洪述祖杀的宋教仁。但这些证据的存在,让袁、赵、洪都成为了重要嫌疑人。
宋教仁被暗杀后,赵秉钧、应桂馨也都被袁世凯杀死。更让人怀疑是袁世凯在杀人灭口。
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袁世凯从一个小兵上位,一路过来,从来没有听说或者曝光过依靠刺杀政敌的。当袁世凯成为总统且军权在手,对国内一切政敌都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刺杀一个对他没有太大威胁,哪怕对手一时成功了,在政治上伤害最大的前几个大佬也排不到袁世凯本人的政敌,就刺杀去了??当然,袁世凯绝对是最适合背锅的,假设宋教仁成功当总理,伤害程度前几的人,都知道袁世凯最适合背锅的道理。
中国史教材为什么说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个悬案,真不好说是袁世凯亲自下令杀了宋教仁。
从已经揭露的档案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出,组织了整个刺杀活动的,是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均。从下令,到找人,到使用武器,一切过程,都是赵秉均亲自设计与指挥的。
当然,赵秉均的顶头上司是袁世凯,并且赵是袁的心腹,并且宋教仁与袁世凯有利益冲突,所以这事肯定是袁下令,赵执行!这么理解,当然合情合理,但到现在没有证据证明是袁下的命令!(当然,没证据,不代表没有下令,也不代表有下令!)
据考证,当赵秉均跟袁世凯说事情已经办好了,袁世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当赵说你下令杀宋时,袁还反问,啥时候下的命令!所以有一种可能性,是袁世凯发了几句牢骚,说宋该死或者怎样,并非正式下令。可赵却把这个抱怨当作正式命令去执行了,毕竟在专制政府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些话领导不方便明说,但下属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想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