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残酷的八里桥之战中,为什么清军会惨败?

很简单

第一,兵无斗志

可以看到,八里桥的清军有3万人,战斗中并没有死几个,最多也就1000人。

抗战中,国军一些主力部队3万人拼到1万人还在死撑,而清军就死了1000人就垮了。

说明什么?

压根没斗志。

冲锋多是装装样子,一见敌人厉害立马撒丫子就跑。

第二,骑兵已经对付不了火枪火炮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骑兵就已经很难对付火枪火炮,但还是可以打一打的。

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骑兵就完全不是对手。

当时火炮已经比较先进,可以发射开花弹,对于骑兵就很大的杀伤。

同时,即便冲到近距离,等待他们的还有英法联军的枪阵。

当时英法联军也有8000人,而不是800,不好对付。

第三,双方兵员素质相差太大

英法联军是经受过常年现代化战争的部队。一些骨干军官和士兵,都是征战多年,经验丰富。因为在中国基本没有打过败仗,英法联军士气高昂。

相反,清军素质低下。以战斗力最强的蒙古骑兵来说,他们的马匹压根就没有听过炮声和枪声。

这些察哈尔骑兵冲锋过去,敌人刚刚开炮,马匹就被吓得乱窜,根本就不能继续作战。

第四,僧格林沁知道打不赢

经过大沽口战役,僧格林沁很清楚他的部队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

此次战役僧格林沁只是不能违抗皇帝命令,硬着头皮拼一下。一旦情况不好,他就急忙撤军跑了。

在残酷的八里桥之战中,为什么清军会惨败?

我是京旗满族人 我最有权力讲这抗击外来侵略的真实事件

回复 《知名领域创作者》萨莎

您了解这段历史吗

您百度看的多了吧

1860年9月21日抗击外来侵略的八里桥战役打啊

大刀长矛面对洋枪洋炮的殊死对决

八旗将士们在🐉旗挥舞之下

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冲向侵略者阵地

3万将士奋永杀敌壮烈殉国在八里桥上 无一苟活

如果您看看中外有关八里桥战争资料史

您就不会这么不负责任的信江雌黄

您可以关注满族文化网2022年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公祭

您了解一下僧王爷率八旗将士血战通州八里桥

您可以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看看老档案

对您那个什么领域会有帮助

历史不是戏说 是有证据支持

信口开河 随心所欲只是哗众取宠

综上所述 大刀长予打不过洋枪洋枪 需要的是亮剑精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在残酷的八里桥之战中,为什么清军会惨败?

武器有代差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武器只有质量优越之差 但二十年后英法已全部换装线膛枪和使用米涅弹 杀伤距离是清军火枪几倍 火炮更改进成线膛后装炮 射速更快 射击目标更精准

英法联军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而且刚刚在克里米亚战胜俄罗斯 可以说是军事经验丰富

至于大清国方面

首先 这些蒙古骑兵并非八旗 而是招募的蒙古牧民

其次 蒙古骑兵并非仅仅大刀弓箭 火枪装备也是普遍

最后 这些蒙古人天天念佛几百年后 早就丧失了勇武 除了会骑马 比汉人好不到哪去

至于八旗兵早就成垃圾了 连太平军都对付不了 上战场就是白白送死 所以指望不上

所以 八里桥战役中 清军可以说一触即溃

在残酷的八里桥之战中,为什么清军会惨败?

气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