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我们这倒是不刷脸,但签到,每天两次,不可代签,缺签,否则按旷工处理。
除了校长,其他人全部签到。(包括副校长)原来副校长是不签的,换了一个校长,要求他们和老师一样,按时签到。
我们这里各个学校一把手应该都是不签的,我想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一把手都比较忙,有很多临时工作,所以不签。
第二:体现一把手的权威。要不和普通老师不就一样了?
第三:一把手对口领导是上级,上级会查他们的岗,所以不需要签。
单位签到还是很有必要的,以我们学校为例吧。有些老师是上午有课,有些是下午有课,有些压根就没课,属于后勤人员,如果不签到,某些老师绝对是有课才来,没课根本不会在学校。学校怎么有效管理?另外学校校口大的,教师人数很多,有的都近200人,查一次岗都得近两个小时,天天如此,怎么可能?
我们单位的做法是。上午8点,下午3点签到结束,结束后学校大门上锁,任何老师不准出去,如果要出,需到办公室开出门条。
虽然说单位领导应该和同事一样,但实际工作中,怎么可能?
1、学校领导基本都不上课吧?
2、待遇比一般老师高吧?
3、苦活累活不用干吧?
4、虽然不上课但都有教学奖吧?
5、制定的政策老师们不愿意也可以执行吧?
等等太多了,奢望领导和同事啥都一样,简直太天真,都一样,谁还争着当领导呢!
同事刷脸,领导不刷,肯定是不合理的,但那又怎样?
人家制定的制度本来就是用于管理同事的,难道是约束自己的?
现在的领导权力何止这些?不签到算什么,人家的实惠多着呢?
实际大家完全不必纠结这些。
1、任何单位基本都如此,不要以为其他单位的领导就一定好!
2、领导很多时候除了签到确实也没更好的管理办法,现在的队伍都不好带。
3、等你当了领导也一样,说不定更过分。
4、领导就是有优越性,要承认,要服从!
当然,如果实在感觉不公平,自己努努力,也当个领导。实际好多人,一当上领导就会忘了自己在底层的苦日子,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奴役下属!
互相理解看似容易实则最难!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教书十多年,我前后经历过8位校长,只有1个校长带头签到,最后却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7个不签到的校长中,我最佩服张校长,他是唯一一个自己不签到,老师们还没意见的校长。
张校长精明能干,洞悉人情世故,对老师的心理拿捏得非常准。
他刚上任时,因为上任校长“无为而治”,老师管理松散,迟到早退是常事。
张校长想扭转这现象,但考虑到众怒难犯,自己新官上任,要以稳为主,思来想去,有了主意:乡镇老师大多家庭条件不太好,干脆以利“诱”之。
他宣布,为鼓励老师按时上下班,每月每人设全勤奖200元,直接发到老师们手里,每迟到早退1次下个月倒扣20元,扣完200元为止。
200元可不是小数目,那时我的工资也只是800多元。
我问张校长:干吗要先把钱发给老师,先计考勤再奖励不行吗?
他笑了笑说:“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扣他手里的钱,他心痛,一个是奖他钱,他认为是应该的,没啥感觉。”
他事先声明,自己经常在外面出差开会,他不签到,也不享受这考勤奖。
老师们谁愿意与钱过不去?第二个月办公纪律明显好转,大多数老师全勤奖完璧归赵。
为方便老师生活,新校长通过教代会,又制定了几个很人性化的规定。
有两条我印象特别深,一是每逢农历单日是当地赶集日,上午老师们不签到,没课的老师可以上街买菜办事儿。
二是孩子读小学的老师可以不上早晚班,在家辅导孩子功课,照顾孩子。
既能拿到实惠,又能保证生活方便,老师们都很通情达理,时间长了,自然养成了遵规守纪习惯。
张校长调到县城后,从外校调进一位严校长。
他上任后,以学校经济状况不好为由,废除考勤奖,变成考勤罚,即迟到早退一次罚20元。
严校长公开承诺,自己要以身作则,也每天四签到,如外出公干会向办公室主任打招呼。
老师们心里不爽,但想到校长也要签到,也无话可说。
到了月底,有10多个老师被罚钱了,严校长却没被扣钱。
有一个“愣头青”老师较劲了,非要到财务室去查校长签到记录。
严校长本来就是外地调来的,根基不稳。“愣头青”老师因为家属承包的小卖部被他收回了,心里极为不满,估计他也不会认真签到,就悄悄记录下他每天在校情况。
两个签到记录肯定对不上,“愣头青”直接去找严校长,要求撤销自己的罚款,或者不撤也行,但严校长也要一起罚。
严校长骑虎难下,最后支部书记和稀泥,罚款一事不了了之。
从这以后,签到名存实亡,签不签一个样,最后只剩几个老实人还在认真签,很多人代签、补签,或干脆不签,成为一个专让老实人吃亏的制度。
严校长再也不率先垂范签到了。经过这事,他威信全无,一年后就申请调走了。
两个校长,一个自己不签到反而受欢迎,一个带头签到最后却很难堪,原因很简单,校长心里有老师,制度有温度,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受到老师们敬重。
因为只有不近情理的制度,没有不通情理的老师。
一个小小的签到制度,其实折射出校长人品高低,管理水平高低。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这么看:
一是刷脸,实际是考勤的逐渐演变的过程……领导把门(最原始),签名(经常出现他人代签现象),指纹(有个别人因为手指经常蜕皮,打不上卡),刷脸指纹并用(脸有问题也可,无论哪里有问题全部都能考勤了)……彻底将考勤理顺……且很多学校均是刷脸四次……早、中午、下午、下班……全覆盖。
二是刷脸是否有必要。很多老师说没必要,白岩松还有一句名言,单位以来打卡机考勤,离消亡也就差不多了……我的答案是有必要……人都有惰性,一旦没有了考勤,大家会逐步迟到,晚到,有课到,甚至不到……尤其是现代社会,上个网,玩个游戏,聊个天,购个物……一会儿就是一天……谁还有心思工作啊……天天放假啊!这个单位肯定要走向衰亡……时代到了刷脸考勤是必须有的时候了……
三是那么校长要刷脸吗?回答当然肯定,必须刷。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校长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官兵一致才能得胜利。当然,校长事情比较多,这个请假就是了……
四是校长不只是要刷脸,还要围绕学校的核心工作转……以课堂为自己的主战场,以课堂为中心,天天听课,评课,甚至上展示课。还要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校长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课堂上,那么很多老师就会自然而然的准时或者提前到,延后退……上好每一节课……老师的核心不是考勤,是上好每一节课。
总之,学校刷脸考勤还是必要的,校长不只与老师一样考勤,还要以课堂为中心,才能调动老师积极性,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职工每天刷脸4次,自己不刷,这种情况可以肯定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天高皇帝远。在城镇小学,不会发生这种现象,一天刷脸4次的有,但是校长不刷的没有!
一个单位的制度,是针对单位里的所有人的,必须一视同仁,决不可以有规外之人,校长也是学校教职工的一员,跟教职员工一样,都应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而且,应该带头遵守,率先垂范!
笔者做学校管理工作多年,凡是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都带头执行,轮到签到刷脸,跟老师一样刷脸签到,没有任何特殊,也不敢特殊,一是影响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以后怎么要求别人?二是如果老师心里不爽,把你告到教育局,不是自找难看吗?
校长确实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晚上接到第二天开会通知,再到学校签到时间上不允许,这种情况下,一样要向值周学校请假,回来后补上请假手续,附上县局开会通知。让老师明明白白,校长和任何一位领导,都没有任何特殊,跟他们一样刷脸打卡,老师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而且,我们学校不是所有人每天都刷脸签到的,实行的是轮值制度,当天轮值的,也就是要坐班的,必须签到刷脸,当天不轮值的,不用签到刷脸,弹性上下班。
这是深受教师欢迎的举措,但是很多校长不敢这样放手,生怕遇到特殊事情没有人手,或者遇到突击检查。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特殊情况需要人手临时通知,突击检查告知考勤制度就可以了,学校有权这样做。
不管怎么说,校长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通过校长,再要求其他领导,带头做到,这样没有一个人可以搞特权,才是正常的学校管理,也才能让教师心服口服。
哦,对了,也有特殊的,那就是男57女53或者常年生病的老师,经过教代会批准后,可以免于刷脸签到。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只要在校上班,学校有刷脸设备和制度,当然不合理。就是部长、省长的,上下班工作制度也应执行,而不是随意。据我了解,有这种情况的中小学校长不仅不多,很可能是个别。一是别把校长都说得那么不堪,好的比较好的占多数,要求教师做的自己也会做到。。二是中小学校长有多大的权?多大的威?上有领导管理,下有师生监督。现在多少教师讲学生难管难教,校长管理学校,老师就那么的顺从听话,随校长所为?
一些中小学校长要求教职工每天四次刷脸,自己不刷,合理吗?
如果教师想着和校长比公平,这本身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说几点看法:
1、校长没课上,能比吗?
2、校长随时外出,你能么?
3、校长一个人一间办公室,你有么?
4、校长忍辱负重了多少年,你知道吗?
5、新学期入学前校长手里握着一叠关系户名单,你有吗?
6、区里来人,校长接待,点头哈腰累得气喘嘘嘘,你有吗?
7、学校出教学事故,被局里年轻领导一顿猛批且不敢顶嘴,你有吗?
8、开会时他总坐你对面,你能跟他坐一起吗?
9、他一个人可以养一家人,你能比吗?
善待校长,他们也不容易,特别是公立学校的。
不过我心目中真有一位校长,他是这样的。
1、只要学校有教师生病,校长首先去代课。
2、每次外出,都会在小黑板上告知大家。
3、从来不在大众场合批评老师。
4、苦活重活和老师们一起干。
5、从不与教师争荣誉。
6、和教师们交朋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