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你说的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单位全体会议,甭管来早的,还是来晚的,多数人有个比较统一的习惯:往后坐。这里,我说的是多数人。不排除也有喜欢往前凑的少数人,他们希望让领导们看见。

正如你看到的一样。这时候,主持会议的领导发话了,动员大家往前坐。见有个别挪不动屁股的,领导就开始点名字,让他自觉坐到前面来。想躲躲不开,硬着头皮也得往前坐。

你大惑不解。为什么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简言之,这是一种心理反应。大家都清楚,有些领导喜欢开会,不开会就显得无所事事。可开会就是那一套,老生常谈,翻来覆去车轱辘话。没有新意不说,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没完没了。会议冗长,枯燥无味,难怪一开会,有的人就哈气连天想睡觉。坐的离领导远了,感觉比较随意。想听就听,不想听,打个盹,领导也看不到。

说的深一点。当领导的威信不高,员工不买账。嘴上说的呱呱叫,落到实处的没多少。开始还相信,老是如此。说的多做的少,言不符实。久而久之,谁还有兴趣听呢?开会,不来不行;来了,你说你的,反正和我没什么关系。你说了算,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离的远远的,听不见,心不烦。

这是我一孔之见,我是东音八度。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着员工的不同人生态度,!下面从3个方面来回答:

一、领导心理和员工心理

若部门召开全体会议,肯定有重要内容需要传达或者强调,例如传达公司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本部门全体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会场纪律

会议正式开始前,会议主持人都会宣布会场纪律:

(1)签到,不允许迟到、早退;

(2)将手机调整到振动状态;

(3)若需要接电话,轻声向会议主持人请假,暂时离开会场去接电话;

(4)会议过程中,不得高声喧哗,不允许交头接耳、打瞌睡;

(5)不允许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违者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2、开会时领导的心理

(1)既然召开部门全体会议的目的是传达或者强调重要内容,那么会议主持人和需要在会议上发言的领导,就会非常重视会议的效果。作为会议主持人和在发言的领导,他们希望自己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发言能得到下面听众的热烈回应(目不转睛、津津有味的听、掌声等)。

(2)会议过程中,员工若没有认真聆听领导的发言,是对领导的不尊重,也是对会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例如我在召开部门全体会议时,若发现有违反会议纪律的行为,第1次我会不指名的提醒注意,如果出现第2次,就会让主持人记下违纪员工的名字,会后按制度进行处罚。

(3)若员工都座在会场的后面几排,可能听不清领导的讲话;再者会场中间位置稀稀拉拉地空着一些座位,贬低了会议的严肃性与重要性。

(4)会议过程中可能会有互动环节,员工若离主席台过远,会影响到彼此沟通的效果。

3开会时员工的心理

(1)在布置会场时,通常会将各级领导们的座位安排在主席台下面的前几排。员工和领导们一般都不太熟悉,坐得太靠近领导们,会感觉到很拘谨,浑身不自在,所以一般员工不愿意坐在前几排。

(2)假如会议时间过长,人是很容易疲倦和打瞌睡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坐在前几排,如果忍不住伸懒腰、打瞌睡,担心被领导们看见,受到批评和处罚。

(3)一般的基层员工都普遍存在畏惧领导、不愿意和领导过多接触的心理。会议过程中,假如有互动环节,害怕被领导提问,担心说错话。而坐在会场的后部,台上的领导就很难看清楚后面的人,也就不方便提问。

(4)领导发言如果是长篇大论,很容易引起听众的疲乏。而坐在会场的后部,忍不住打一下瞌睡、窃窃私语什么的,台上的领导很难发现。

二、如何让会议达到好的效果

1、作为发言的领导,要抓住讲话的重点,言简意赅,绝不能废话连篇、连篇累牍和跑题,把开会当成体现所谓官威的形式。

我就曾经见过这样的笑话:领导主持开早会,讲得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吐沫横飞,结果站着听的一位女员工因坚持不住,晕倒在地。

2、一般来说假如会议时间比较长,为消除听众的困倦,会议持续了60分钟时,中间应当安排一次10分钟的休息。

3、作为员工,应尊重领导,会议过程中,认真仔细地聆听领导的讲话内容,最好拿个小本子将领导发言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因为部门的全体会议往往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三、员工对待会议的正确态度

1、开会时选择坐在什么位置,体现的是每个员工的人生态度

(1)主动争取坐在前排的员工,往往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雄心勃勃的人生态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总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而选择坐在后面几排的员工,一般都是不争不抢、四平八稳,缺乏进取精神的人。

2、作为基层员工要有点上进心,多找机会和领导接触,让领导多了解你,而开会坐在前几排就是非常好的接触机会。领导看见你不但在认真听,还在用心记录,对你的好印象就会油然而生。

3、职场上升职加薪的1个重要前提就是领导熟悉你、欣赏你、信任你,假如领导连你都不认识,怎么可能会信任你呢?聪明的员工提前到达会场并且手疾眼快,抢着坐在会场的前排,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领导的关注。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这其实是一件让人很尴尬的事情。第一让自己显得很尴尬。好像自己很没有主动性,总是给领导添乱,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第二显得领导很尴尬。自己带的队伍都是一群什么人呀?开个会,连个位置都做不好。第三显得旁边的人很尴尬。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面都默念。你们赶快往前面坐,你们赶快往前面坐。你们往前面坐了,我就不用去了。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脸皮厚谁淡定。

为什么这么让人尴尬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呢?归根到底四个字。利益驱使。

第一坐在前排没有任何利益。相反更多的是约束和监督,虽然说坐在角落里面,是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搞点小动作,玩个手机,领导也看不到。但坐过主席台的人都清楚,坐在上面看下面真的是一清二楚,虽然是这样,但是人们还是想往角落里面坐。为什么呢?心理上图个安稳罢了。开会没有人往前排就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会议的内容,跟大家的利益不太相关,是常规性的,走过场的会议。如果说坐在前排就有奖励就能发现金。你看看有几个人会坐在后边?所以提升会议的质量很重要。不要单纯的埋怨员工坐在后边。

第二,形成习惯了。如果每次开会,坐在后排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我相信没有几次,大家都会坐前排的。因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并不是说大家做不到。而是即使做错了也没有惩罚。如果没有惩罚大家肯定是喜欢做自己最自由的事。最舒服的事,第一条也说了,坐在前排就是约束,就是监督。与其这样,不如让自己处在一个舒服的状态,反正也没有惩罚。

第三,事情很复杂。不要简单的认为,坐在前排仅仅是坐个位置这么简单。里面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说开会的时候,领导一般很晚才到,很多人会默认的把前排的位置都留给领导。如果这个时候前排的人都坐满了,领导来的时候没有位置,只能坐在后边。你说尴尬不尴尬?你这是在打领导的脸吗?你这是在说领导迟到吗?还有就是,很多人把前排的位置,当成是身份的象征,你自己的级别不到,你敢坐到前排吗?虽然坐了也不算违反什么大的规定。但是会被很多人解读为你有野心,你想坐好位置,本来就是简简单单的坐个位置的事情,结果被复杂的人想的很复杂。你说你难受不难受?

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找份工作,上个班赚个钱,容易吗?谁也不想因为自己一点不经意间的小问题。被人揪住小辫子穿小鞋。甚至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谁会干这事呢?

坐在后面没有错,即使有错也不会受惩罚。而坐在前面就不一定对,即使对了也没有奖励,但是错了,肯定有罚。

这个简单的道理,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你自己算一算。估计你也会选择坐在后排。最起码落个自由,还可能被人夸赞说是低调,稳重,温和,谦虚,你说你没事还会坐在前排吗?估计十个人里面九个人都不会再坐在前排了。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这种现象在10年很常见,不过现在已改观了,原因并不是领导讲的有吸引力了,而是管理创新了!那就是员工的座位都按序号定位好了,好处是领导点名方便,以及有效的避免了大家坐的不集中。

至于员工喜欢坐到后排的原因,最核心的因素是认为开会的内容与自己没有关系,平时交流多的同事坐在后排,一是可以交头接耳随便谈谈,二是打游戏或打瞌睡,以为领导看不到,三是对会议内容的鄙视,即人到会心不到会。

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案,一是座位按序号就坐;二是每人都发工作笔记和笔,并用定期检查笔记的方式,倒逼员工认真听讲;三是改之前的罚款为奖励,比如从绩效工资中拿出一定的基数,按时到会的奖励20元/次,笔记认真记录的奖励30元/次。

实践证明,以上管理措施并不能让员工真正认真听讲,所以,现在领导讲话内容也升级了,传达上级精神的提纲挈领;通报情况的点名到人;分享经验的注重干货。有经验的领导讲话时,则会取材于员工身边事,寓于大家喜闻乐见的道理,举例佐证时,则用新闻性的真人真事,让员工自觉听讲,且能有所得。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充分说明,这个单位的这个领导缺乏凝聚力!

为什么单位开全体会的时候,领导让大家往前坐,而员工都抢离领导远的座位?

2016年4月,我在新公司入职不到一周,就召开了员工大会,我提前5分钟过去发现已经座无虚席,只有第一排还空着。一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大家都斜眼看我,但我却意外地被人事部“通报表扬”了。

上大学的时候,上选修课总是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就是前三排总是空着没人坐。我本来是非常喜欢坐在前面的,因为我眼睛有点点近视,但是又没有戴眼镜,大概150度吧那时候。但是看大家都不坐在前排,也就习惯性地往后坐,除了自己特别喜欢的老师外。

2016年我换了一份工作,进公司不到一个礼拜,就看到了员工大会的邀请。员工大会,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人都要参加的会。四月份开的,基本上就是第一季度的总结大会之类的吧。刚进公司么,跟大家也都不太熟,吃饭也没个小伙伴,吃完饭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会议室,提前了五六分钟吧。不过,我到大会场一看,好家伙,基本上所有人都已经在里头了,200多个人把一个300方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除了第一排,基本上没有空着的位置。

我本来想自己刚来的,就随便找个角落安安静静坐着就好了,结果这下好了,完全没有机会。这家公司的风格原来是这样子的,开会要提前这么久来吗?我已经提前了五分钟了,居然还是没有座位。我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通常是到了开会的时间大家都还没到,大概过五到十分钟才会稀稀拉拉地凑齐。真是见识了。

那没有办法,我只能在第一排挑个边上的位置坐下。我一坐下,就感觉会议的主持人在我看,后排的无数双眼睛也在看我,稍微有点不自在。眼睛虽然不长在脑子后面,但是大家的目光却像是利剑,能穿透我的后脑勺直达我的内心,那种气氛是很能感受到的。

还有一分钟就要开会了,这时门口进来一队人马,我心想坏了——看这群人的穿着和气质,显然就是公司的高层,至于到底多高的级别,我也不清楚,除了公司内的领导,应该还有总部的领导。我突然明白为啥第一排没人坐了......

然后在主持人的指引下,全场的员工全部都站起来,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把我给整懵了,在我以前的公司没有见过这种阵仗。我也跟着大家一起站起来鼓掌,然后悄悄地往边上靠,想从第一排撤出去,随便去哪个角落里蹲着也行,反正肯定不能继续坐在第一排啊!

谁知道我刚想开溜,却被一个头发有点花白但是脸上又没有多少皱纹的男领导拍了拍肩膀,他说,“坐啊,请坐。”

我感觉我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估计是强行微笑比哭还难看,我说,“不不不,我去后面,刚才给各位领导占座呢。”

结果他还是很坚持,说,“够坐,坐下吧。”

我只好在他旁边坐下。第一排有十六个座位,领导大概十位吧,座位倒是够的,就是我心里这么别扭啊,简直无法形容。那位领导其实长得还挺帅的,估计是个少年白,但不是那种白得很杂乱的那种,而是白得很有顺序很像电视剧里的男演员。不过,那时候再帅的领导也抹不平我内心的恐慌。

开场领导讲话,然后各位领导介绍,领导起身打招呼微笑示意,公司第一季度业绩介绍,公司各大超级项目进展介绍等等,我反正就跟着鼓掌,到底说了啥还真是没有听进去,反正大概就是公司各种欣欣向荣奋发向上前途无量!

最后提问环节,大领导拿着话筒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然后会场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刚才还有人举着手机拍,现在已经默默放下了,生怕举着手机的手别人误认为是举手发言。

果然基本上所有公司都一样,一到提问就沉默了......

然后我边上的领导突然侧过身子来问我,“你是新来的吧?你没有问题吗?我想你肯定有很多问题想了解的。”

我赶紧摇头,“哦没有没有,我没什么问题的......”其实我有很多问题想问,比如什么时候加工资啊,加工资能加多少啊,既然公司效益这么好,那么员工如何从中获益并且得到更多动力努力工作啊?

但是这些问题哪能在这种场合问呢,嘿嘿,有时候有些问题问出来是会被鄙视的,有些问题问出来领导会不高兴的,我向来都是个小透明,也不擅长提问。

结果,我没举手,我边上这个领导自己举手了,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瞄向这边,我倒是送了一口气,想看看领导是如何提问的。

我这口气刚送下来,他又给我提到了后脑勺了,因为他说,“我替我身边这位新来的同事举的手,她有一些疑问,但是她不好意思举手,所以我帮她举了。”

嚯,现在当领导这么奔放的么......我一头黑线,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不行啊,我必须在三秒之内想出一个得体的问题来。这三秒,就是给主持人走过来递话筒的时间。

我仔细回想,以前那些喜欢提问的同事都是怎么提问的,提的都是什么类型的问题,用什么语气提出来的,刚才一片空白的脑子里被迫放了一遍电影。真心感谢以前的同事,让我对提问这事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印象,我以前觉得那几个提问的同事特别讨厌特别虚伪,但是在那三秒里,我感觉到他们从未像那一刻那么可爱过。

主持人问我,“请问你有什么问题?”

我结果话筒,默默在心里清了清嗓子,因为对着话筒直接清嗓子肯定不合适了,然后我说,“总裁您好,我是刚进公司5天的小汪,刚才听了这么多,感觉到非常自豪也非常庆幸能加入这么优秀的公司。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这么多项目里面,哪三个是最重要的,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效益提升?第二,我对公司还不太熟悉,今天非常冒昧地坐在了第一排,公司是否有相应的政策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谢谢!”

然后我把话筒还了,迅猛地坐下了,估计那动静把后排的人都惊着了。台上的领导开始侃侃而谈了,而我依旧是什么都听不进去,感觉自己简直就像个煮熟的猪头了,脸红得不像样子。我隔壁的领导跟我说,“哎哟你还挺会提问的。”

我不会提问,我不过是把之前听到过的问题转述了一下,反正都很通用的。领导蛮有风度的,回答完问题,还看向我这里,问,“请问我刚才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问了吗?”

哈哈哈哈,我啥也没听清,但是很坚决地点了点头。后来又有两三个提问的,然后就结束了。

会后人事部还给我专门送来了一份礼物,小电器,估计200多块钱吧,对我勇于提问表示嘉奖,并且表扬我的问题挺好的,以后继续保持,我还有点受宠若惊。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基本流程,提问的都有。第二天开会的时候,我们领导又表扬了我,我没想到误打误撞一进公司就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了。

当然了,也听到有人说“没想到小汪这么会表现”这样听上去像表扬实际上感觉是讽刺的话语,但是这种事怎么说呢,你都不用去解释,解释就是掩饰,越描越黑,所以我干脆笑笑,啥也没说。

后来大概过了半年,我记得是深秋的时候,有个岗位空缺了一个月,外部招聘不太顺利,然后就开始内部看人,人事部来找我,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说,“哈?我好像不太合适吧?平时也不太了解啊。”

然后人事的小哥特别认真,说,“不会啊,听说宋总在会议上推荐了你。”

我更吃惊了,“哈?哪个宋总?”

小哥解释得相当蜿蜒曲折,没想到最后我发现就是当初员工大会时坐我旁边那个领导,那个领导不是我们内部的,好像是华东区主管营销的,平时基本上见不着,就算见着了我也绕道走,不是专门针对他,是针对所有领导......这里的人都那么干......

机会来得有点突然,我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找领导问了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想法,总要领导支持才好做下一步打算。我们领导却特别爽快,他说,“去啊,升职加薪的事你不去是不是傻啊?”

我说,“但是那个业务我不会做啊。”

领导说,“不会可以学啊,你以为谁都有这个机会?”

然后我就去了,喜忧参半,钱加了没多少,工作倒是翻了一番......多年以后想起来,其实那种状态就跟当初被人帮忙举手提问差不多,真是个机会,但真的不好处理。不过职场就是这样,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不抓住,等你想要的时候就没有了。

在我工作的十多年里,我发现真的绝大多数的人开会的时候都不喜欢坐在前面几排,这是为什么呢?我观察了好多人,总结如下:

1. 坐在前排得认真听讲,不能玩手机搞小动作。大多数人都觉得开大会就是浪费时间,正襟危坐一两个小时是非常累人的,不如躲在后面可以耷拉着身子玩玩手机,也不容易被发现。

2. 坐在前排容易被领导盯上,被要求提问或者被要求回答问题的概率非常大。互动环节肯定需要相互交流,如果没有人主动举手提问,那么前几排的人被点到的概率就很大,因为你最容易被人看见,藏在人群中的人是不容易被看见的。

3. 前排领导多,不想抢领导风头,也不想被同事疏远。很多公司前几排都是留给领导的,如果你去坐了,人家可能会觉得你走“上层路线”,特别会耍手段,没法跟其他同事打成一片。

但是,其实坐在前排也不是什么坏事,我甚至鼓励大家去坐前几排,为什么呢?

1. 从主持人的视角来看,如果前几排坐得不满,整个会议室会显得稀稀拉拉,甚至会影响领导说话的心情,谁不想自己的手下都拥护自己呢?这是最基本的态度问题。

2. 坐在前排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其实会议上分享的都是领导总结的精华,应该好好去消化吸收一下,这些内容与公司的未来以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

3. 多一点曝光自己的机会,主动提问,主动配合互动。其实我们在普通的岗位上,平时没有什么机会能接触到公司的高层,而员工大会这样的会议,就是一次性接触到所有的高层,这个时候你还缩在后面,可能就注定不会得到太多机会。你的优秀,总要想办法让领导看到。

倒不是让大家都去巴结领导谄媚领导,只是一个非常公开正常的通道,同时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认真听讲和认真听讲,说不定你非常有深意的提问能让领导看到你的闪光,你非常大方清晰的思路能让领导看到千里马的身影。答应我,下次开员工大会不要缩在后面玩手机了,好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