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德云社相声演员的工资,能够支持自己生活吗?普通的演员能够挣钱吗?

德云社演员有工资这件事情,是在2010年大洗牌以后才发生的,之前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等,都是演一场拿一场钱,而且路费食宿都得自己承担,至于社会保险什么的,就更不用想了。

因为1.0版本的德云社是彻头彻尾的草台班子,跟手下员工都是用封建门户关系进行管理,比如徒弟辈何云伟曹云金,就是师徒父子三年学徒五年效力,偶尔让师娘给你炖鲫鱼汤什么的小恩小惠对外扩散,并且在师徒一起上节目的时候,也让这些徒弟必须照词儿吹师父彩虹屁,营造一种师父恩情比天高的景象。内部是否温馨不知道,但粉丝和观众看到的,就是郭德纲付出了几吨心血在儿徒身上。

而对于李菁这种同辈,各种戴高帽子,创始人合伙人什么的一通招呼,你接不接茬都刷刷一通扣,私下还是当走穴的演员,严格按照市场价格给报酬。通过这种长期的人设轰炸,让你假如要离开,你必须付出N倍的口水去抹平之前的形象,而且你无论怎么抹,也不能抹到痛斥郭德纲的程度,否则群众会觉得你是个人渣,因为郭德纲实在对你太好了,至少外界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那么当时德云社员工收入大概有多少呢?

其实跟曹云金在微博上说的数字差不多,一个月四千左右。小剧场普通演员演出是一场150,何云伟李菁最高是300元。

专场演出挑梁演员是500一场,这个数字现在看来很寒酸,但当时德云社的商演就是几百人的小场子,这个价格在相声行业也不是最低。在B站有个天津的相声票友在小剧场说过相声行业的平均收入,全国民间相声演员收入最高的就是天津相声演员,但平均一个月靠说相声也就三四千块钱,当然大部分相声演员都有副业(比如广告或者商业走穴),要么就有固定工资(比如少马爷这种有职称的艺人)。

所以曹云金说的2010年之前在德云社的收入,是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估计李菁何云伟高一点,但也就五六千的样子。但这几位都有私活跟副业,混德云社实际上是在刷人气而已。曹云金之所以能在北京买房,实际上靠的就是私活,德云社那点收入连饭钱都不够。

而在2010年之后,德云社正式跟所有演员签合同,开始有了固定工资跟社保,成了一家正规运营的企业。

但作为演艺行业,德云社演员的收入还是得看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就是人气和票房收入,基本工资只是象征性,估计也是踩着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线给的。比如去年因为众筹上热搜的吴鹤臣,经过街道开具的收入证明,他的月收入也就6000元左右,而吴鹤臣在生病之前是几乎全勤在小剧场演出的,那么按照平均一个月演出20天计算,每场150元演出费,那么吴鹤臣演出收入就是3000元,而基本工资也就是3000元上下。当然德云社是购买了社会保险的,算进去一个月应该是七千元左右。

不过德云社是允许员工做副业的,只要严格执行演出安排就行了,而且员工离职貌似也没有外界盛传的“一百万解约金”那么夸张,比如闫云达跟侯鹤廉都是突然离职,侯鹤廉还有一个礼拜的演出安排,直接就撂挑子了,也没有被索要一百万违约金(当然法律上也不可能成立),说明只要你不是顶级流量,走或者留都是随便,反正也不指着你挣大钱。

也就是说吴鹤臣这种完全没有副业,全职德云社演出的人,他的月收入就是代表德云社普通演员的工资情况。像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那种顶流属于特例,在四百号员工里面属于少之又少。而且他们的基本工资估计比吴鹤臣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正规企业对员工基本工资都是按照职级来定的,基层业务员主要收入还是自己的业绩,只有管理层会有较高的基本工资,比如栾云平现在是副总经理,于谦是董事长,那么他们的基本工资大概能超过10K,但这在他们收入中也是毛毛雨啦~

以上~~~~~~~~~~~~~~~~~~~~~~~~~~~~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德云社的工资待遇,相对高于其他相声团队。之前德云社是按照场次计算,一场200元。改革后保底工资一场依然200元,但额外会拿出票房收益的20%给予补贴奖励,票房收益好时可拿到三五百元,相声攒底演员会多拿100元,有职务的另加职务费,这样运作可激励演员的创作热情。小剧场每个星期的演出场次不同,有的小队每星期10场以上,有的七八场,有的小队周五至周日才有下午场的(一天2场),有的每天都赶场2次。多的一周赶16场,少的6场,所以收入不一样。按着保底工资计算,一个月下来万八千应该是都没什么问题的,商演与参加综艺另算。下图是德云5队,10月中某个星期的演出信息表。

不要看有的小队每周6场,但如果票房收益好,依然可以收入万元。那么商演收入会高一些,郭德纲的出场费网爆80万一场,岳云鹏50万一场(不够准确)。德云社能够商演的人越来越多,名气小的1万至10万之间,云鹤九霄差不多都可以商演。在2016年据《腾讯娱乐》报道:岳云鹏每场商演已经是120万,2015年是65万,一年时间翻了一倍(与德云社二八分账)。2017年福布斯公布岳云鹏年收入已达到3190万元(排名87),郭德纲年收入7930万比2016年翻了一倍(排名29)。之前2016年福布斯公布的德云社前十名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下图是福布斯公布的郭德纲历年收入,与2016年德云社部分成员收入图:

说实在的,看德云社的收入还真是很不错。但其他不知名的相声团体就不那么乐观了,相声社运营最好的是德云社。其他相声团体收入一般分两种,第一种与德云社以前一样,按着演出场次给钱,第二种按着盈利除去开销大伙分。例如:李菁何云伟打造的“星夜相声会馆”(成员基本都是德云社前员工),每场演出大家所得都一样均分。嘻哈包袱铺基本按着场次给钱,一场200元。 这两种运营模式都有弊端,均分盈利的话,对于培养新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新人拿的钱和知名演员一样多会导致不平衡,所以星夜相声会馆基本都是水平相差不多的,例如:王玥波、应宁、徐德亮、张德武、王文林、李菁、何云伟等等。按场次给钱又会出现德云社之前的问题。现在这些有点名气的相声社运营还可以,不过对一些不知名的相声社来说不赔钱已经很不错了。在《相声有新人》中最多的赔400多万(相声演员姜涵翰),11月份,他和师傅陈寒柏商演特价票只有11元,这样的商演即使很成功,都赚不到什么钱,何况售票网站显示还有大量空位。 《相声有新人》节目中,部分相声演员的现状不容乐观。《北京晚报》今年7月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一名姓刘的相声演员对记者表示:以前(2012年至2005年)每月万八千很轻松,今天自己只赚到了80元。嘻哈包袱铺相声演员崔曙光表示:每场200元,一个月也就几千元。以前(2012年之前)一天就可以赶10多场,一个月几万元不成问题,现在一月拿2000多元的相声演员大有人在。这就是除了德云社其他不知名相声演员的现状,难怪郭德纲在多个公共场合对相声的未来表示堪忧。

郭德纲表示:德云社一家繁荣不叫繁荣,必须相声界都繁荣才叫繁荣。郭德纲在天津电视台《欢乐时光》节目的段子中他分析并表示:天下说相声的是一家。看得出来郭德纲也非常希望相声界团结,笔者也希望相声界团结,民间相声与主流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笔者认为:当下相声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讨论其他问题,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简单说:上限岳云鹏,下限吴鹤臣

德云社的龙字科招生,据说去了很多人,其中一个是笔者的外甥,一个小鲜肉帅小伙,考电影学院没考上,结果居然想去说相声?问题是,大哥你连侯宝林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迷上了相声艺术?

估计啊,这小子是听了网络上的一种传闻,德云社说相声真的很挣钱,不信你看岳云鹏,年收入据说过三千万,那就更别提郭德纲了。

别忙,其实网络上还有一种传闻,德云社说相声挣钱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不怎么挣钱,郭老板黑着呢,不信你看以前的徐德亮、曹云金、何云伟,后来的闫云达、侯鹤廉为啥退社呢?

还有,患病的吴鹤臣曾经被曝光过月收入只有六千块左右,在北京这收入可不怎么样。

那么,到底哪种传闻准确呢?

笔者认为,都准确也都不准确。

一、演艺公司收入悬殊很正常

吴鹤臣一个月基本收入6000元属于正常,因为在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如果仅仅靠在小剧场说相声,每个月能达到一万左右收入已经相当不错的了,毕竟一场两三百元属于常态,其他相声团体也多数是这样。

不过,别看说小剧场说相声看起来不怎么赚钱,可那工作不怎么占时间,原则上来讲你甚至可以白天上班晚上说相声,把说相声当一种外快,这样的兼职相声演员在相声界有很多。

同时,岳云鹏的年收入超过几千万也属于正常,甚至还不算多。毕竟他演电影、上综艺、开商演这些都是占大头的收入,按照他这个级别流量明星的身价推算,岳云鹏年收入过3000万也许是德云社抽成之后的钱。

在同一个单位里存在月收入几百万的和几千的同事,并不是啥新鲜事,哪怕他们是师兄弟关系。

举两个例子,当年健力宝足球队去巴西集训,去的时候都是千里挑一,回来后多数也是各个球队争夺的香饽饽,但等他们十年聚会时收入早已经两极分化,有的球星比如李金羽年薪几百万,也有的球员只有几十万,甚至还有早早退役当体育老师的,年收入不过几万。

张小斐上电影学院的时候和袁姗姗以及杨幂是同学,当杨幂成为一线明星时,张小斐还是个演小品的普通演员,收入差距巨大,这在娱乐圈肯定没人说三道四。

因此,在德云社这个演艺公司里,收入差距悬殊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且必须这么整才行。

之前曹云金、何云伟他们为什么退社?原因不就是收入差距不大嘛,他们说相声挣的钱和当时的小演员如岳云鹏他们差不太多,他们当然不能愿意。如果当时曹云金和岳云鹏的收入差距和现在岳云鹏和吴鹤臣的收入差距差不多,估计曹云金他们也不能走。

换句话说,为啥现在岳云鹏对德云社忠心耿耿?如果现在吴鹤臣一个月挣六千,岳云鹏这么忙一个月才挣一万二或两万四,你试试他走不走?

当然,据说德云社内部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有些相声本事不怎么样的演员通过其他方式走红了,对于那些沉下心来扎根相声艺术的演员可能会有些冲击。这个吧,也属于正常现象,就像现在影视行业老戏骨给没演技的小鲜肉当配角一样,也许,这就是生活,不服不行。

二、德云社还属于中等公司

笔者认为,在社会上的公司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等:

上等公司,所有员工都挺赚钱。

比如互联网龙头企业,虽然内部收入差距也比较大,但薪资起点很高,普通员工也比社会同行收入高一大截。这样的公司内部福利也好,气氛也是相当好,员工哪怕坚持996也在所不惜。

中等公司,一部分员工赚大钱,一部分员工赚小钱,一部分员工糊口。

这样的公司在社会上也有很多,比如一些大中型企业就比较典型,员工收入分三六九等,一部分跟岗位职称有关,一部分跟业务能力有关,企业内部竞争比较激烈。

下等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只是糊口状态。

很多小公司或者初创公司都是这样,一个公司可能只有老板赚钱,其他人都是打工人挣一份糊口的钱,业务不好的时候甚至老板都赚不到钱,弄不好还会拖欠工资。这种公司内部气氛就比较沉闷甚至抑郁。

相对来说,别看德云社挺红火的样子,但实际上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属于一家中等公司,那就是一部分演员或职员先赚到大钱了,比如岳云鹏、王海这样的明星和元老。一部分演员赚到了不错的收入,比如李根、侯震、李鹤彪这些来得早演出多的人,还有一部分演员处于糊口阶段,比如像吴鹤臣这样的没出名的演员和一些小演员。

因此,德云社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现在想进入德云社学说相声,你得做好多手准备,不要以为那里遍地是黄金,说到底,那就是一家中等规模、发展阶段的演出公司,现在也算是娱乐圈的一分子。

在娱乐圈,不仅需要拼文化、拼能力,有时候还要拼心态,还有时候还要拼机遇和运气,德云社同理。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可以这样说,德云社头部年薪千万,底层只够自己温饱。

德云社剧场收入是比较固定的,保底工资一场200元攒底演员300元,额外剧场收益的20%由每队队长再按等级贡献等给予分配(每场约200元至500元之间)。

而商演则是主办方以及演出方对半的分账的,并且在总票房上的收入德云社占了一半,之后德云社在扣除掉百分之二十的提成,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归于演员的。

德云社的演员是分等级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细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工资是不同的。

5级演员:实习生

而目前德云社分为9个演出队伍,其中9队是德云社青年队,所谓青年队很好理解,就是雏队,也就是后备力量,他们基本都是5级演员。

这帮人有个特点,就跟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收入非常少,没啥票房收入,基本是按保底拿固定工资。工作时间也基本也都是工作日的下午场,因为那时候人少啊,他们的表演主要是强调的以积攒舞台经验为主。

一般工资的算法是:平均每场约200-500元,一周9-12场,5级演员是200*12*4最低保守工资是9600元,最高的话能有24000元,当然那都是极少数情况。

4级演员:普通职员

4级演员其实也就是公司的普通职员。

他们的基数是比较大的,也承担了德云社的大部分业务。因为到了这个级别,就跟实习生不一样了,他们是可以参加商演助演的,也就是可以拿提成。

因为4级就开始就加剧场提成,保底工资自然是10000+,再拿提成,普遍是20000元左右。

3级演员:主管

3级演员基本都是副队长和部分攒底演员,换句话说也就是业务骨干。

攒底,指最后的一场或一个节目,演出的最后一个阶段或最后一个节目的演出。

要想同时应付多场演出,就要求每个演出队伍里面都要准备几对有能力的演员留作攒底之用。德云七队也是如此,虽然这些年被拆散得很厉害,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队伍的整体实力。所以说他们基本是团队的骨干和支架。

这一级工资自然是比普通职员要高,最主要的差异还是每场的底薪不同,再就是提成较多。

2级演员:科长

3级演员就很厉害了,基本都是各队队长,可以开个人专场,看小剧场的可不就是他们。

他们的基本特征都是有一定的业务能力,组织力和人气值都比较高,可以说是这个team的灵魂人物,有他们在组织就在。

工资提成较多,就不太好说了。

1级演员:部门经理

1级演员那都是德云社的顶流了,也就是经理级别了。举个例子,那就是岳云鹏就是1级演员。在2016年岳云鹏的商演每场120万,其中收益是二八分账,20%给助演,80%岳云鹏和孙越两个人平分,这就是非常厉害了。

所以你发现没,这就跟公司职场的晋升制度是一样的。从职员升职到主管再到科长,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往上爬,所以说天下打工人的境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老板能买上玛莎拉蒂。

你感觉他们挣得工资可以吗,再看看自己有啥要说的吗?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谢谢邀请:至于德云社的工资多少,无须议论他们的工资多少,不用说,明星的工资就是高。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2007年《投名状》上映,电影获得了八项巨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这部恢宏的电影片酬是李连杰一亿,刘德华一千四百多万余元,金城武700多万,徐静蕾200多万,至于在无删减版《投名状》的51分37秒,攻下城池,在劫掠的时候发现两个躲在床下的姑娘,诱骗她们出来实施了强暴……然后被庞青云杀一儆百砍了头的狗子扮演者片酬则是一万多块,跑龙套扮演死尸或一扫而过的演员片酬几百到数千不等。。

同一部电影片酬差距巨大,简单说名气不同,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收入也是如此,成腕的和在成腕路上的,以及还不知道能不能成腕的,工资差异是天壤之别。你的收入和你所带来的收益成正比的,你不能替社团赚钱,社团还高薪养你,不是这个社团疯了就是社团脑袋锈到了。

岳云鹏做学徒的时候工资几百上千块,但当时他在干嘛?洗衣烧地做饭,能创造多少价值。现在呢,登台表演,一首四环五环六环的歌唱的大家耳朵起茧,但只要他唱依旧有很多人去听,一场观众成千上万,门票收的手软,上电视了,网络直播有流量,广告商更是排队送钱,这些就是他创造的利润,你说郭大爷呢不给他高薪吗?不然人跑了,跑到其他社团怎么办,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啊。于是岳云鹏的工资从几千块变到了一年成百上千万。

德云社的工资和一个公司的工资等级分配几乎无差别,骨干拿高薪,成百上千万,普通的则几十万,差的一年十来万。但工资拿多少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公司,公司不养闲人 了,你成不了台柱成不了腕,自然无法享受高薪,甚至失业。努力,fighting,人不自救,孰能救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