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这话问的跟放屁一样,几百万几千万下岗职工下岗的时候,谁考虑我工人的利益?企业家(资本家)赚钱的时候,一年挣几十万、几千万、几个亿的时候考虑过员工的利益吗?现在的企业的员工就是企业家(资本家)的赚钱工具,企业的衰败和兴旺和员工一分钱关系都没有,企业员工只有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才能活下去。
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因为很多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是纯粹的雇佣关系,根本不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企业可以解雇员工而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企业离开了某个员工照样转,员工这个“唇亡”了,企业这个“齿”也不会“寒”,相反还可能雇佣到更有能力的员工;另一方面,员工离开了企业也可以找到另一份工作,甚至待遇更高,当然也不会有唇亡齿寒的现象。也就是说企业跟员工的利益没有捆绑到一起。要想企业跟员工唇齿相依,那么企业要保证给予员工的待遇是行业最高的,员工不可能再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员工也要保证企业在相同的待遇下不可能找到比你更优秀的员工,这个才是企业和员工相互依赖的前提条件,有一方做不到,就不要谈什么唇亡齿寒了
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我反问一句;为什么六七十年代全民所有制的职工能够做到以厂为家齐心协力,那是因为他们是工厂的主人,工厂的发展牵动着每个工人的心。工厂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利益和前程,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实做到了工厂与工人唇亡齿寒。
他们的一生,全部都交给了这个厂直至退休。有的职工孩子接班还来到这个厂继续发展,你说他们对这个厂能没有感情吗?
反观现在,企业方只用你的青春而不理你的年高,每天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已是常态。工人与资方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又何来感情。一个连自己前程都不能得到保障的企业,谈何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我爷爷,是个老工人。他跟我说,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工厂的工人,都以加班为荣,早下班为耻,而且没有任何加班费。
我大爷,上世纪给集体挖河,几乎是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工钱,只是管顿饭,但大家都玩了命的干活,只有极个别人会偷懒。
我表弟,几年前从某小互联网公司跳槽到某互联网大厂。进去之前签了协议,自愿放弃加班费。加班是常态,晚上10点以前能回家的时候很少,但我表弟很知足。
三代人,三种不同的工作,都比较符合你说的“有唇亡齿寒意识”,但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我爷爷,以加班为荣,是因为工人地位高。技术好的工人,比厂长拿的工资都多。
我大爷,义务劳动却不偷懒,是因为工作跟他个人生活直接相关。河挖不好,家里就要被淹。
我表弟,自愿放弃加班费,是因为即使没有加班费,收入几乎都是跳槽前的3倍。拼命干上几年,就能攒一套二三线城市的房子钱。
如果你的企业,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不尊重员工,还动不动就裁员,想让员工有
“唇亡齿寒的意识”,凭什么呀?员工都是傻子吗?
想让员工站在企业角度工作,也很简单:要么给钱,要么给爱,要么既给钱又给爱。给钱,就是建立有激励性的薪酬分配机制,保证真正做事的人能拿到预期的收入。多劳多得,将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
杀伤力最大的方法,就是给员工分配股权。当然,股权是双刃剑。如果实在拿不准或者企业还没发展到那个阶段,那就给员工分红。定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一旦超额完成,就拿出利润的一部分分红。
给爱,就是尊重员工,尽量给员工创造和谐工作氛围和环境。该有的福利都有,甚至超出员工的预期。
几年前,我有一个客户,做服装的小厂。工资一般,但周围村子里的人,就是愿意来他这上班。为什么呢?员工宿舍比老板宿舍条件都好,专门弄个托儿所帮员工照顾孩子。这种事情并不难做到,但有几个老板愿意做呢?
总之,让员工有唇亡齿寒的意识,首先,不能把员工仅仅当做赚钱工具;其次,尽量让员工拿到超出预期的收入;最后,给予员工真正的尊重。
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从股份制企业说起
为什么有的企业,把股份分配给员工或团队,使企业越办越红火呢?这是企业家明白:企业的利润来自员工的剩余价值,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让部分利益给员工,即你占有企业的股份,企业的兴衰与你休戚相关,企业兴,你能分杯羹,这样就有了“唇亡齿寒”之感,让你与企业共命运。
有人说,这是企业家的“大公无私”,错!准确的说,是他有清醒的头脑,知道:员工是站在个人利益即工资多少而来上班的,至于企业兴衰就不关心了,因为你赚多歉少于我无关!我关心的是工资、奖金、福利。
毕竟,让员工持有股份的企业少,所以,我们听到的多是:只讲个人利益,为自己家庭过好日子而工作,对企业兴衰不那么关心,没“唇亡齿寒”之感。
打个比方:企业如花,员工如蜂或蝶。哪里花好,蜂蝶往哪儿飞。因为某朵花开得再红、其结的果实再美,与蜂蝶没直接关系。
为什么企业员工很多都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呢?
为什么现在许多企业员工,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干工作、没有唇亡齿寒的意识?
这种看法太偏面!过去,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工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人以厂为家、以工作为己任;干群一家、干部对工人关爱、关心信之,那时的干部、拿的是工人工资,干部没有夜班费、加班费、法定假的加班费,当了干部反而比原来的收少,你说、群众怎么不拥护;一套装置开工、试运、到开工正常,工人们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日夜奋战在车间,没谁有一声怨言,谁争加班费、谁争报酬?这是工人阶级的本色与使命;
现在、角色的转换,职工成了雇用合同工、随时有被下岗、待业,被辞退、被除名的风险;员工就是会说话的机器人、就是纯碎的劳动力;职工的冷暖、疾苦,现在有干部谈心、家访;现在,职工与干部的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哪个总经理、董事长年薪不是几十万、上百万?为什么会有下岗、失业、买断的新名词,还叫什么“灵活就业者”、他们找不到工作、交不起社保,许多下岗、买断的职工,退休金不到1000元,你说、他们还能管别人的唇亡齿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