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也是这个道理。
老实人往往缺乏政治意识、不够强硬,别人打他一巴掌他都不会打回去,而领导都是人精,知道专挑软柿子捏,所以领导爱拿老实人开刀,因为拿老实人开刀不会遇到什么阻力,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所以,老实人不好做,也不要做老实人啊。
而不动聪明人,那是因为不敢,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聪明人往往有政治头脑,懂得自我保护,当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就会跳出来反抗,弄不好还可能抓住领导的小辫子,所以领导害怕啊,所以要动就只能动老实人了。
当然,领导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毕竟,真正对公司、对团队起最大作用的并不一定是聪明的人,而很可能正是这些老实人,因为他们服从命令,他们愿意埋头苦干,可以说,他们正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作为公司的老板或最高领导者,应该监督部门领导的所作所为,保护好这些能为公司办实事的老实人,只有这样,公司才可能得到良性发展。
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聪明人,还有很多老实人,他们可能是你生活中的好伙伴、好知己、好闺蜜,但在职场中,老实人确实不是受待见的哪一类,他们可以成为领导的“马前卒”,却很难发展为“马后炮”。这从他们性格的劣势和职场发展缺陷可以体现出来,所以老实人必须认清形势,做出改变,打造自己的威严和竞争力,才能避免成为受气包。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是公司的免费劳力:“下班后把垃圾收拾下扔掉”“明天早点过来,把会议室布置下”“新人没经验,把你5个客户给他,你再去开几个”只要有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丢给他就好了,一准去做。生活中,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是被欺负的对象:“边上让让,我先过去”“他不同意,你就迁就下”“我被男朋友甩了,咱俩结婚吧”声音大有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实人总是被伤害。为什么老实人总是被伤害?公司以前有个业务员,说话不紧不慢,做事一板一眼。你要说他很受同事欢迎吧,也谈不上,公司有困难的时候会让他上,同事有需要帮忙的会找他,但你却看不出来谁跟他关系极好。你要说他不受大家待见吧,也不至于,每次有好处分配时也会惦记着他,聚餐、团建时大家还都跟他逗乐子。就是这样一个人,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哪里坏,在公司的存在感很差。同一拨进来的业务员,好些个都晋升主管或高级业代了,他还是原地踏步多年。有时候跟他聊起来这些,问他:“你怎么还做业代呢?”,他总是呵呵一笑回答:“我也不知道”。老实人低头拉车干活,还总是被训斥,圆滑世故的人却潇洒自在,坐享其成。一旦你被贴上老实人标签,就会成为被欺压的对象。为什么不去向聪明、圆滑的人动手呢?即使他们并没有比你做的更优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老好人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非常卑微,缺少价值感,他们一直都在麻痹自己,逃避最真实的自我,所以才会习惯于听从别人,期望获得认可。而且,这种自我贬低的潜意识会让老好人进入恶性循环,越期待被别人认可,越不敢去抗争,在心理上将顺从他人作为成全自我的安慰,造成越老实越容易被欺负的状况。领导发火找老好人开刀,同事发泄情绪找老好人怼,就是因为不敢争利益,恐惧得罪别人,才被别人当做“软柿子”捏。人们都有跟获取利益相关的人和事靠拢的习惯,越有利于自己的就越用心经营,老实人的价值感缺失在他人眼中没有深交的意义,逐渐会被边缘化,这也是有时候一些老实人关系的人,往往被人遗忘的原因。另外,老实人的顺从会导致自己为人处世缺乏原则,没有主见,成为被忽略或利益权衡时不利选择的对象。职场中老实人有什么缺陷?老话说“吃亏是福”,被很多人理解为老实做事的人就会有福报。但相比老实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收到的“恶报”来说,那些期待的福报真的太微弱了。受人欺压、感情被绿、利益受损,忍气吞声的老实人,怯懦地选择默默承受现实的残酷,却并没因此而得到更多好处。曾国藩说:“品行忠厚,却难成大器!”老实人并非一无是处,突出的优势是听话、执行力强,这些可以让你成为领导的“马前卒”,却很难成为“马后炮”。究其原因,老实人有些致命的缺陷, 在职场和商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一定的劣势。1、优柔寡断职场中很多工作需要快速反应,比如客户的要求、公司的政策等,老实人缺乏关键抉择能力,在选择面前左摇右摆,很容易错失良机。2、目光短浅因盲从他人意见或指令,却不思考行动的意义,会陷入忙乱的假象,好像做了很多事,实际有一部分是无效的努力,而且执行中看不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比如职场站队问题,不得不站队的时候必须有明确态度,如果只是选择谁对你好就跟谁,很容易陷入发展的被动,甚至会成为障碍。3、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意识,不敢轻易越界或适时变化,一些灵活掌控的事物难以放心委托。比如新客户开发、商业谈判、活动策划等。4、两极分化思想上长期受到委屈或逼迫,不会疏导心理情绪,造成“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两极分化,很多老实人暴起的案例就说明了他们的潜在危害。老实人应该怎么在职场打造竞争力,不被他人左右和伤害?1、利用自己的钝感力,延迟满足获取长期利益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 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边淳一他们在为人处世时会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不愉快的事情会迅速忘掉,而不影响事物的继续推进;(2)不轻言放弃,认定的目标即使遭遇挫败也要继续挑战;(3)对他人言语不过激反应,有强大的承受能力;(4)常怀感恩之心,对有过帮助的人始终保持一份感激之情。老实人有钝感力的先天优势,他们不是没心没肺,而是心胸更为宽广,能够容纳不愉快、工作压力、负面情绪,甚至一些没来由的伤害。相比那些敏感的人来说,老实人更能抗住压力,经得起生活的打击,顽强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延迟性的满足感,如果充分认识到其中的积极作用后,可以运用到现实工作中,设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合理控制向前进过程中的诱惑、问题、伤害,不因这些干扰而左右目标,更稳妥地达成长期的目标。2、专注优势领域,提升竞争力你在工作中为什么要听从领导的话?因为他代表权力。你在学校中为什么听从老师的话?因为他带代表权威。职场中的竞争力打造,一定是要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你就是专家、权威、不可或缺的人。当你将优势扩展到这个地步,你就在团队中拥有一定的威严,即使你性格老实的弊端仍然存在,但出于对能力的尊重,他人就不会再轻易来做过分的要求。而优势领域怎么打造,你可以分步骤来强化:(1)在职责范围内细分能力要求,比如办公室文员,需要整理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沟通能力、汇报能力等;(2)找到自己擅长的能力,比如众多办公室文员技能要求中,你对汇报能力很有一套,深得领导喜欢,那就可以将此作为拓展内容;(3)强化细分领域的能力,如果在团队中有突出的差异化能力,那就更好了,即使没有特别差异的,在找到擅长的能力方面,深入学习、研究、练习,将它打造成你在团队权威能力。3、不做背锅侠,甩掉老实人形象职场中充满了利益诱惑,有利益难免就会出现冲突和纠葛,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仅仅用老实人的优势是难以生存的,更别谈有很好的发展了。题主所讲到的“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就是很现实的问题,你将职场人际关系想的很简单、美好,但他人可不是抱着同样的态度对你。只有那些敢于说话,身上带刺的人,勇于表达和争取的人,才更有机会掌握更多资源。当然,这不是要你放弃老实人的优势,而是在不同环境中,要适当露出自己的锋芒,不能让他人当你是善良的小绵羊。比如,公司团队气氛很好,总是相互协助、帮扶达成目标,在这种友好的环境中,你可以尽情发挥老实人的优势。但当你换了一个尔虞我诈的团队,你还沿用之前的应对处理方式,势必就会成为“背锅侠”。总结:老实人很难在性格上改变成圆滑世故的聪明人,这不是天然劣势,但很容易在对环境和事物判断认识不足时成为必然劣势。要想摆脱老实人形象,就必须做到:1、利用自己的钝感力,延迟满足获取长期利益;2、专注优势领域,提升竞争力;3、不做背锅侠,甩掉老实人形象。我是子亦,专注职场领域经验分享。欢迎讨论、点赞和关注,谢谢!
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我讲讲我身边小姐妹的事。
她是医院的护士,干的年数有点久,资历和临床操作也强。但是,一开始,她的特点就是“老实”。
怎么老实呢?
比如,别人漏下的活,她会帮忙做掉;别人出的小纰漏,她也就顺手处理了;病人和其他小护士争几句,她也会帮忙劝架。
如果自己做错事情了,她也不躲,老实承认错误。自己忙的时候,也就一个人埋头苦干,加班迟了, 也不啃声。
就是那种不温不火,不喜欢出头的老实人,因为她觉得,这样做对得起自己。
但是,渐渐的,她觉得情况开始不对劲了。那些小护士,有事情会拼命找她帮忙,但是, 反过来她需要帮忙的时候,一个人都不愿意出手, 她也没说什么。
直到有一次,同事问她病人怎么留取标本的事,她自己也不确定,但是还是给了答案, 并让同事再去确认一下。同事没问,就按她说的方法去让病人留标本了,结果出了差错。追认责任的时候, 领导就抓住她,认为是她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才导致的, 那个同事反倒是一点事没有。
这是为啥?
第一,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但是并不是无底线的帮助。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务 的前提下,再去帮忙,才是正确的选择。总是舍己为人,时间一长, 反而助长了其他人的惯性思维,更没有什么感激之情,就是一种不利用你用谁的态度。
第二, 不懂的适时的拒绝和救助。所有的活揽下,并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反倒是耗费了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 影响工作。不懂得救助,同事自然不会伸手帮忙,更何况领导。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光埋头干活,不懂得和同事领导沟通,自己的工作进程如何,谁知道你需要帮助?
第三, 软柿子,不捏你,捏谁。单位里出事情,领导最头痛的就是,找责任人,谁来承担责任。好吧,平时不说话,没有要求, 逆来顺受,不反抗,不找你背锅谁背锅。
第四,她总觉得挣来抢去的,有伤和气,不愿意和同事或者领导翻脸。要知道,必须牢牢守护自己的底线,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否则, 边界线一旦被打破,同事做事会没底线, 领导正好顺水推舟, 随大流, 反正总得有人背锅或者当出气筒。
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想拿聪明的人开刀?你开开看!就说一个拿聪明人开了刀的故事吧。
我在做猎头顾问的时候,我们组有一个同事,就叫她丽丽吧。当时猎头部策划了一个业务比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评比数据是客户出offer数,入职数和回款金额。我们组6个人业绩还可以,预估数据跟预估第一名的小组比只相差一点点。为了通过过程控制结果,组长要求我们每天打满30个电话,推荐2份简历。每周完不成的,第二周周会给大家买饮料喝,要人均20起步的。
丽丽当时是我们组业绩产出最好的,但是她喜欢跟候选人发微信,不喜欢打电话,每天电话都只能打10个左右。一周结束,相差很多,补不上,她也想补。组长也没想到第一个受惩罚的竟然是丽丽。但他当时刚从猎头顾问升上来,想借此树立下自己的威信,就按规定的要求,在部门周会上督促丽丽给大家订饮料外卖。
丽丽倒也配合。活动为期三个月。丽丽给大家买了3个月的饮料。
丽丽在那3个月里,也出了一些单子,金额很小,都是最低收费的。有一个收费20万左右的大单一直在流程中,进行不下去的样子。不是客户没时间,就是候选人在出差,两边感觉都不错,但是面试时间很难碰得拢,而且他们的面试次数还要3次。人力总,常务副总和董事长,分别都要见。就因为这个大单一直难产,我们组实际的业绩产出跌出了前三名,失去了获得竞赛奖金的资格。组长觉得业绩不好,组员还不配合,心灰意冷,偷偷面试了别的公司,跳槽走了。
竞赛活动结束的第一个月,丽丽的大单就成了,双方面完了几轮面试,按常规程序谈薪,背调,出offer,然后候选人离职,入职报到。那单是我们部门当年收费最贵的一个单子,回款23万。
看到拿聪明人开刀的后果了吧?
自挖大坑,坑死自己没商量。
不要想着为什么不拿聪明人开刀,因为聪明人更能创造价值,而且他们能控制自己创造多大的价值。只要他们能出成绩,冲业绩,管那么多干啥呢。
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我们公司有个结构工程师,做事不积极,上班喜欢玩手机,领导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但是碍于他手上负责的项目太多,开除他公司损失太大,所以一直拖了又拖。
这个工程师很聪明,他也知道领导看他不爽,很想开除他,也曾经被叫去谈话,但就一直装傻,既不辞职也不找工作,就在那耗着。
后来,领导实在受不了了,只好赔钱让他走人。
我们研发部还有一个软件工程师,人很老实,老实到连加薪都不好意思提,只是写了封邮件给领导,委婉的表达了加薪的意愿。
后来,领导给他加了几百块钱,他觉得受到了侮辱,就自己辞职走人了。
在职场上,类似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领导为什么总喜欢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呢?或许有以下几种原因:
1、他只会动hold得住的人,或者说,在他控制范围内的人我们公司测试部的一些同事,经常被领导使唤去工厂帮领东西,有时候即便是准备下班了,也照去不误,而且还得当天回来,引起了很大的怨言。
而对于研发部的其它人,领导就几乎没这么使唤过。为什么呢?
除了研发部工程师很“贵”之外,还有个原因在于,他hold不住研发部同事,他担心被这么使唤的次数多了,研发工程师会觉得大材小用,就会辞职了。
所以,他只会动在他能控制范围内的其它人,而对于太聪明的人,选择性忽视。
2、聪明的人,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任正非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俄罗斯有一个科学家小伙子不会谈恋爱,只会做数学,到他们公司来十几年天天在玩电脑,不知道在干什么。
“管研究的人去看他,打一个招呼就完了。我给他发院士牌时,他‘嗯、嗯、嗯’就完了。他不善于打交道,十几年干什么不知道,之后突然告诉我,把2G到3G突破了,马上上海进行实验,我们就证明了,无线电上领先爱立信,然后大规模占领欧洲,用了4G、5G。”
“我们现在很厉害,与这个小伙子的突破有关”,任正非总结道。
你看,这个小伙子很聪明吧?聪明到华为通信技术的突破,都和他相关。
这说明,大概率来说,越聪明的人,在公司负责的业务就越重要。
领导不管再怎么傻,也不至于傻到谁在做事也搞不清楚,他当然就不会去动真正在做事的人。
3、怕聪明的人反咬一口越聪明的人,就越不好对付。
比如三国时期,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很聪明,两人斗了一辈子,都还分不出胜负。
曹操作为司马懿的领导,深知司马懿将来会对曹氏家族带来巨大危害,但也只是临死前留给曹丕一句话:“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也就是说,曹操提醒了曹丕司马懿极有可能谋反。
那他为什么不在在世的时候对付司马懿呢?因为司马懿太聪明了,他担心逼他太紧,他会倒向吴国或者蜀国,到头来反咬曹氏家族一口。
而且,他深知,要对付诸葛亮,只能司马懿出手。
所以,他宁可看着司马懿势力坐大,也不愿对他下手。
你看,像曹操这样的枭雄,也对聪明人忌惮几分,更别说普普通通的小领导了。
总结来说,在职场上,只要自己有真本事,不管你是否聪明,都不用怕领导对自己开刀。因为即便这边留不住你,别的地方也有你的去处。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其它的,不必过虑。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一只程序猿,研发部软件负责人,副业赚钱能手,专注写职场,讲述职场真实故事。欢迎关注我 ,一起抱团成长。职场中,为什么领导总拿老实人开刀,而不动聪明的人?
1.老实人有个最大的“软肋”就是不不会反抗。老实人一门心思干工作,很少花精力时间去研究怎么动心思的问题。久而久之,面对复杂之职场,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更缺少如何说不、如何对于不公平现象反抗的魄力,所以,作为领导,最喜欢拿这样的人杀鸡骇猴。
2.聪明人不好对付,心思比较多,领导向这些人开刀,一则会遭到反抗,二则可能因为一些漏洞,批评不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自己无法下台。所以,职场中,往往挨骂的是老实人。
3.作为领导,也要认识到,老实人的好处。不能一味只欺负老实人,而之聪明人于敢管,不能管的状况。岂不知,蔫驴踢死人。长期拿老实人开刀,超过老实人容忍限度,可能会给自己埋下更大祸根。同时,那些有志向的老实人,如果领导长期对其态度不公,有些会雪齿而后勇敢,可能会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老实人不等于好欺负,老实人不等于没性格。所有的职场老实人,要在挨领导的每一个“刀”之后,要知耻而后勇,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