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姜子牙是西周的臣子,伯邑考是武王姬发的哥哥,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也不算过份吧。
在《封神演义》中,三教共谈封神榜,共编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在这些正神中,神位最高的是金灵圣母的中天梵炁坎宫斗姆元君,接着是伯邑考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再是闻仲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天化的三山正神炳灵公,黄飞虎的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等。
这五个拥有实权之神,各有精彩事迹。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亲传弟子,历千百劫,道德已全,离圣人也只有一线之隔,曾一人独斗三大士;闻太师是殷商的支柱,更是一流的地仙;黄天化是阐教三代弟子,西岐四大先行官之一,曾斩杀魔家四将;黄飞虎无论在殷商还是西岐都是王爵,伐商之战中也是颇有战功。唯有伯邑考,并没有什么功劳和能力,却被封为了高高在上的紫薇大帝,究竟是为何?
先看下伯邑考的事迹,就能看出他被封为紫薇大帝不是没有道理的。
伯邑考进贡替父赎罪纣王在位之时,去祭拜女娲庙时写诗亵渎女娲娘娘,惹得女娲娘娘大怒。女娲娘娘当即派出了轩辕坟三妖,去祸乱殷商的江山。
千年狐狸精借着苏护献女苏妲己,害死了她又化成她的样子入宫。殷商的朝纲由此而败坏,朝中忠臣被陷害,贤良的姜王后也遭惨死。纣王倒是不担心朝中大臣,只是姜王后的父亲是东伯侯,纣王十分忧虑他反叛。奸臣费仲建议纣王将四镇大诸侯诓进都城,再将他们斩首,以清除祸患。
西伯侯姬昌乃是一个圣人,精通占卜之术。在进朝歌之时,姬昌就已算出有七年之难,将国政交付给伯邑考,又嘱咐他七年之内千万不要派人去接自己。伯邑考是个孝顺之人,听说父亲有难,要代替他前去,但姬昌知道天数不能改变,还是自己亲自前去了。
事实果真如姬昌所算的一样。进入朝歌之后,姜桓楚、鄂崇禹当场被斩,姬昌幸得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王联名保奏才留了一命,但依然屡经波折,被囚禁在羑里。
西岐自姬昌离去之后,伯邑考治理的如同尧天舜日。只是听闻姬昌被囚后,伯邑考很是难过,想要往朝歌代父赎罪。当初姬昌离别之时,曾嘱咐伯邑考不要前去朝歌,但他想到父亲举目无亲,还是将国事托付给了二弟姬发,带着祖传的三件宝贝——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前去朝歌。
在比干的推荐下,伯邑考进殿朝见纣王为父陈冤。纣王听闻伯邑考所陈述之后,也是称赞他是忠臣孝子,感动不已。不料,狐狸精所变的苏妲己看伯邑考少年英俊,借着传琴之名挑逗于他。伯邑考是清白之人,并不受苏妲己所魅惑,反而出言斥责于她。苏妲己暗恨于心,在纣王面前陷害于伯邑考。伯邑考知道不能幸免,索性以琴声做歌直谏,就算死于万刃之下,也可显姬姓累世不失忠良。唱罢之后,伯邑考举琴击打苏妲己,最终被苏妲己命人将他剁碎。就算身受万刃之苦,伯邑考仍然是破口大骂苏妲己将成汤锦绣江山化为乌有,自己死不足惜,忠名常在,孝节永存。
在伯邑考死后,妲己又提出将他做成肉饼赐给姬昌试探他。姬昌已算出伯邑考丧命,也算出了纣王要用肉饼试探他,虽不忍心吃,但不吃又难逃灭顶之灾,不得不忍痛吃下了肉饼。其后,又有散宜生以重金贿赂费仲、尤浑游说纣王,再加上黄飞虎相助,雷震子下山,文王才算是重返西岐。
这就是伯邑考的故事。到最后封神之时,伯邑考被封为了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拥有统领北方诸神之神权。
伯邑考被封紫微大帝的缘由封神榜上的神位是按什么来册封的?不是功劳,也不是实力,商朝的商容、比干、梅伯、赵启、杜元铣、夏招、胶鬲,还有姜王后、黄妃都对封神大战没有功劳,但都上了封神榜。五岳大帝中黄飞虎有功劳,崇黑虎是北伯侯,但闻聘、崔英、蒋雄三人的实力和功劳以及名望都是不高,远远不如杨任、土行孙等人,竟然被封为了大帝。伯邑考能被封紫微大帝并不简单,是有着多条原因的。
第一,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西岐的幼主。也就是说要是伯邑考听从姬昌之言,没有去朝歌,他就是未来的西伯侯,而他明知去朝歌凶险重重,却将西岐托付给了姬发,等于将江山拱手送了出去。再者,在西岐伯邑考也是深得人心的,在他死后,西岐的众将很是愤怒,意欲为他报仇。虽然最后因姬昌还在朝歌,西岐并没有出兵,但这无疑让西岐和殷商的仇恨越积越深。另外也是因伯邑考之死,纣王才对姬昌放松了警惕,他才能回国。因此,伯邑考推动了封神之战,拉开了封神之战的序幕。
第二,伯邑考是个忠孝之人。论忠,伯邑考对殷商忠心耿耿,冒死还在劝谏纣王,他的忠义不输殷商朝中大臣;论孝,伯邑考明知去朝歌凶险万分,却是忧虑于父亲所受灾难,宁愿放弃安稳的富贵生活,千里迢迢地去朝歌替父伸冤,情愿代父受罪。这样的忠孝之人,无论何时都是值得歌颂的。
第三,伯邑考是清正之人,不受苏妲己所魅惑。在西岐擒拿苏妲己后,雷震子奉命监斩,军士却都被迷惑,个个目瞪口呆,不能动手。姜子牙再换杨戬、韦护监斩,照样还是如此,两人感叹纣王尚且被她缠绵得迷而忘返,何况凡人。诸侯听闻后十分惊异,姜子牙告诉他们“此妖乃千年老狐,受日月精华,偷采天地灵气,故此善能迷惑人。”伯邑考并不精通法术,却能拒绝擅于魅惑的苏妲己挑逗,足见清朗明正。
第四,轩辕坟三妖本就是女娲娘娘所派。因轩辕坟三妖而死的殷商大臣,都是上了封神榜,伯邑考也是因苏妲己而惨死,上封神榜也是很正常的。
就是因为伯邑考的大忠大孝,才被封为了紫薇大帝。当然了,还有个原因,封神的是姜子牙,是西周的臣子。西周臣子黄飞虎和黄天化都有那么高的神位了,作为周文王的长子,周武王的兄长的伯邑考低于他们也不合理。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中天紫薇大帝,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务:
在天,统领满天星斗,节制鬼神雷霆;
下凡,君临九五大位,管辖万里疆域。
按照传统神话体系,三清四御已经处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紫薇大帝在四御之中,排行第二。已经算是《封神榜》能册封神位的极限了。要按功劳、能力来说的话,伯邑考确实显得有些德不配位。
封神一书中,所册封的神袛确实显得杂乱无章,不分人妖,不论正邪的封了一个大杂烩。
但这并不意味着,封神完全无脉络可循:要想成神,在战场上的付出只是一个方面,而且重要性很低,因为按照三教的规划,封神是个必定成功的事件;
真正重要的方面,就是你在这件事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简而言之,有没有因为你的出现,给幕后的圣人们,节约了精力!
比方拿黄飞虎一家子来说吧,一家十口,死亡八人,封神七位!
黄滚(黄飞虎父亲,未死);黄飞虎(封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妃(黄飞虎妹妹,被纣王杀死,封地后星);贾氏(黄飞虎之妻,被纣王杀,封为貌端星);黄飞彪(黄飞虎之弟,被张奎杀,封为河魁星);黄飞豹(黄飞虎之弟,被袁洪杀,封为天嗣星);
黄天化(黄飞虎长子,被高继能杀,封三山炳灵公);黄天禄(黄飞虎次子,被万刃车所杀,未获封);黄天爵(黄飞虎三子,未死);黄天祥(黄飞虎四子,被丘引所杀,封天罡星)
要说这几位,封的神位可着实不低,尤其以黄飞虎、黄天化、黄天祥为最。但要论起功劳来说的话,除了黄天化还算拿得出手,其它几位恐怕连土行孙也比不上吧?
还有两个女子,仅仅因为死于纣王之手,也能够混在封神的队伍里打酱油。要论起功劳的话,哪怕西岐的一个小兵都比她们强。
但功劳不是这么算的,他们一家子的命运,在圣人的眼中得到了两个回馈:
一、坐实纣王昏君的名声,就算圣人也不能无缘无故推倒一界人王吧;
二、黄飞虎的反叛,动摇了殷商的基础,由于黄家人原本的名声,更有助于以后收拾殷商的首尾。
无论哪一点,对于圣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黄家可以重重的封。最大的功劳不是你干了多少活,而是你给领导解决了多少麻烦,哪怕这个麻烦是你无意间解决的都行!
而伯邑考的情况与之类似:黄飞虎那边解决了纣王无道的问题;那西岐这边还需要一个切实的出兵理由。
要说起伯邑考,拢共出场就是跑了趟朝歌救父,还变成了送人头的。但这毫无疑问成就了他至孝的名声!这点尤为重要,要知道封建王朝中,对大多数的帝王谥号中,都要加一个“孝”字。
伯邑考是嫡长子,是法定的接班人;在西岐又颇有贤名;跑朝歌又捞了一个至孝的名头。这样的人,死在纣王的手里,那就是绝佳的出兵理由啊。
圣人做事也不能无所顾忌,终究圣人可不止一个,而且头上还压着沉甸甸的鸿钧。当年女娲气得够呛,也只能是拉着轩辕坟三妖来布局。
可见,即使高高在上,哪怕法力无边,做事还是需要个由头的。而纵观封神一书,在给由头这一点上,超越伯邑考。
故而,封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了,还有一点:伯邑考之死成全了武王姬发,那要不厚待哥哥的话,那天下人该看笑话了。
终究,像后世孙权一般,追封哥哥一个“长沙桓王”的事,姬发干不出来。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上得了封神榜的,都不是一般人,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面人物,商纣王这边的,比如申公豹、闻太师;一类是正面人物,武王这边的,比如邓九公。
这些上榜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本领高强之人,姜子牙爱惜人才,觉得他们就这么死了,才华和法力浪费了,不如给他们公务员编制,让他们继续为天庭服务,正好天庭缺人干活。
然而,封神榜上却有一人,叫伯邑考,似乎没什么本领,也没什么法力,但却受到格外眷顾,被封为紫薇大帝。
紫薇大帝是什么职务?地位有多高?
我们知道,神仙体系为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
一尊:盘古。
二祖:女娲和伏羲。
三清: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四御: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南极长生大帝。
伯邑考就是紫薇大帝,排在四御第二位,在神仙体系中排行第八,除了三清,就属他了,厉害不厉害?
可以说相当厉害了!
伯邑考何德何能,为何受上天如此眷顾呢?上面有人?还是有裙带关系?
先介绍一下伯邑考。
伯邑考是周文王嫡长子,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彬彬有礼,是个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后来,周文王被纣王监禁了,为了营救周文王,伯邑考带着三件宝贝,分别是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献给纣王。
这三件宝贝,都有神奇功能,气香车日行千里,并且不用任何燃料,环保无污染;醒酒毡,顾名思义,喝醉了的人,一躺倒毡子上,就立马醒酒了;白色猿猴会唱歌跳舞,十分有趣。
纣王收了宝贝,非常高兴,就考虑放了文王,这时候,苏妲己过来了,对纣王说,不要着急,或许其中有诈,让我试探一下吧!
晚上,苏妲己故意支开了纣王,让伯邑考来到她的闺房教她弹琴。
伯邑考不知是计,真的去了,到了闺房一看,屋内香气扑鼻,温暖如春,苏妲己穿着吊带衫坐在床边,秀发散开,面如桃花。
明眼人都知道苏妲己要干嘛,伯邑考不是傻子,当然也知道,可他是正人君子,死活不肯就范。
苏妲己百般挑逗,伯邑考只是不许,苏妲己言语挑逗,伯邑考实在受不了了,臭骂苏妲己一顿,之后逃了出去。
苏妲己见伯邑考不识抬举,气得咬牙切齿,决定杀了伯邑考。
苏妲己诬陷伯邑考非礼她,哭着喊着要纣王为她做主,纣王暴怒,让人杀了伯邑考,剁成了肉酱。
苏妲己心生一计,都说周文王会推演八卦,预知后事,不如把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周文王吃,要是他吃了,就证明周文王浪得虚名。
纣王竖起大拇指,夸赞苏妲己真是聪明贤惠。
肉饼端给了周文王,文王想都没想就吃了,边吃边夸赞好吃。
纣王听说了之后,哈哈大笑,看来文王是浪得虚名,不值一提,就把文王放回去了。
其实,文王早就算出来了,知道肉饼是伯邑考做成的,但他为了给儿子报仇,只得把眼泪吞到肚子里,强颜欢笑吃了肉饼。
退一步讲,如果伯邑考不死,那么纣王不会放了文王,文王若不回去,也不可能下定决心与纣王对决,之后也不会有武王伐纣,也没有封神榜了。
所以,伯邑考不是白死,他死得其所,他用死,换来了文王的性命,唤醒了文王深埋内心的仇恨之火。
正是因为伯邑考的至孝,以及为封神榜做出的巨大贡献,女娲娘娘才格外开恩,将位高权重的紫薇大帝赏给了伯邑考。
紫薇大帝掌管着尊贵、权力、帝皇,妥妥的实权派。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封神榜所分封的诸位神仙,必然是对封神之战做出了特殊贡献,或者是实力比较强又身死道消的。伯邑考能被封如此高的神位,也是因为其对封神之战有着独特的贡献。
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原名为姬考,他是武王姬发的长兄。原本伯邑考留在朝歌做质子,负责为纣王驾车。纣王一直怀疑姬昌是圣人转世,将来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对姬昌有着极强的防范之心。
姬昌前来朝歌时被纣王囚禁,为试探姬昌,纣王将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姬昌送去。精通周易八卦的文王姬昌虽然算出了结果,但忍辱负重还是含泪吃了下去。这不只是激起了姬昌的反抗之心,也让他对伯邑考是愧疚不已。回到西岐后的姬昌就下定决心联合诸侯发起对纣王的讨伐之战,可惜不久姬昌就病逝,伐商重任就落到了姬发手中,这才引发了封神之战,
所以在我看来,伯邑考之所以能被封为紫薇大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正是因为伯邑考的身死才彻底的促成了姬昌下定决心发起伐商之战,让封神之战得以顺利的进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伯邑考是封神之战的导火索。而作为封神之战中陨落的第一个人,必然待遇是不同的。
其次,文王姬昌对伯邑考怀有强烈的愧疚之心,毕竟虎毒尚不食子,而为了伐商大业,姬昌忍辱负重,只能苦了伯邑考。而封神榜之中并没有文王的位置,极有可能原本紫薇大帝的神位是给文王所留,只是为了弥补伯邑考,减轻自己的愧疚之心,文王才将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伯邑考。
最后,神话中讲究一切皆有定数。从原著中女娲娘娘吩咐轩辕台三妖时就说出了武王姬发伐商之语,可见姬发才是天命的周朝开创之主。伯邑考的最大功劳就是成全之功,作为长子,姬发的兄长,如果他不死,姬发的上位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还有一点可能就是在伯邑考的身上,体现了强烈的孝心,毕竟伯邑考是为了救他的父亲姬昌才惨死,而孝这种品质自古以来都是极受国人推崇的,所以才会在封神之时给予了体现,重赏了伯邑考。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后,伯邑考才会在姜子牙封神时因其忠孝之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神位之尊贵恐怕仅次于伯鉴所封的福清正神了。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伯邑考有功劳。只是,他的功劳并不足以让他升任紫微星。《封神演义》里封神,并不是按照某人的功过善恶来封的。至于伯邑考到底有什么功劳,又为什么可以封为紫微星,就要慢慢细说。有人说伯邑考的功劳是以身死换回了文王姬昌的自由,实际不对。所谓伯邑考救姬昌,完全是无用功,如果从这方面论,他死得挺活该的。
毕竟,人家姬昌一家子都能掐会算。太姜也算出来姬昌有七年之难,姬昌自己也算准了自己“内有不祥七载罪愆”,自己到朝歌见了纣王以后,妥妥被囚禁七年。这就叫“劫数”。姬昌知道自己必有此一劫,但是他也算准了“不能绝命”,所以事先说了,谁也别管我,到时候我自己就能平安回来。
那你说,伯邑考干的这叫什么事?伯邑考敦厚忠孝?那他怎么不听他奶奶、他爹和辅政大臣的话呢?
伯邑考聪明伶俐?那他在那么个敏感时机表现自己的积极干什么?
伯邑考到朝歌,完全是自作主张。实际上他这才叫“逆天而行”。他本来可以不死的,也不必委屈文王吃人肉馅饼。这一切,是这个敦厚忠孝、聪明伶俐的伯邑考自己作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伯邑考作死,所以他死得其所,死得活该……嗯,活不该,死该。
伯邑考之死,成全了武王。这才是他的功劳。伯邑考是文王长子,顶门立户。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伯邑考的本质是个浮灵的作死小能手,西岐若为伯邑考执掌,那么西岐恐怕没有好下场。
自古以来,君主传位,都是立长不立幼。如果有伯邑考在,武王姬发就无法成为武王姬发,姬发不能出头,凭这个驴粪蛋外面光的伯邑考,伐什么纣?
但是武王伐纣却是“定数”。第一回里,什么都没发生呢,女娲嘴里就已经说出“武王伐纣”这个词。
所以,为了让姬发顺利上位,伯邑考必须死,必须让所发生的一切符合“定数”。伯邑考自己作死,自己把自己变成了香喷喷的馅饼,成就了武王,让一切都符合了“定数”,就算他已经是馅饼,他也是有功劳的馅饼。伯邑考的功劳就是让姬发得以顺利掌管西岐,让武王成为武王。
这个有着巨大功劳的伯邑考牌馅饼,他原本是有一任君主的命运的。因为如果他不把自己祸害成馅饼,文王姬昌死了以后,西岐本该是他的。
那么他被包进面里烙熟了以后,君主的命运就没了。毕竟,哪怕《封神演义》神奇玄幻,也不能让馅饼来当西岐之主,就算肉馅的也不行。
可是这种命运其实也属于“定数”,不管是不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作没了的,只要没了,就得补给人家。怎么补?让伯邑考复活?一来会影响到武王,二来,从兔子再回到馅饼回到肉馅再回到人……这么做,从技术上来说难度太大。
那就只能让他以其他形式存在,来享受他本该有的那么一任君主之福。所以,封了个紫微星。
当然“紫微大帝”这肯定是超待遇了,但是伯邑考这个后台关系太硬,这就是别人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了。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封神之战结束后,姜子牙分封诸神,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受封中天北极紫薇大帝。
这可不是个寻常神位,是群星诸神中的顶尖者,而伯邑考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因为他并没有参与到封神之战中,在商周之战前就已经被做成肉丸子了。
上了封神榜的,几乎都是在封神之战中陨落的人、仙、精灵等,唯独伯邑考,他这个从没参加的人,居然得封如此神位,令人瞠目。
伯邑考虽是凡人,却非同一般虽然原著之中,上了封神榜的未必都是妖仙,也有凡人,但相对来说数量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折损在封神之战中的凡人,都是炮灰。
能够上封神榜的凡人,要么有突出的功绩,要么就有特别的能力。
像渑池守将张奎夫妇等,就可以上封神榜,而像是鲁雄等老将,却没有这样的资格。
三教教主拟定封神榜的时候,并没有说西周的能上封神榜,而殷商的就不行,反而最后上了封神榜的殷商之众还更多些,邓九公、邓婵玉父女就是其中代表。
伯邑考虽然是凡人,可他乃是周文王姬昌长子,若非他被纣王妲己所害,他就是未来的西周圣主,其身份之贵重,远远超过寻常王侯。
伯邑考因为孝顺,得以封神在原著之中,伯邑考的死与其冒险前去朝歌搭救姬昌有关。
姬昌在前往朝歌之前给自己卜卦,说自己此行大凶,不过有惊无险,七年就可以回去,之后前去朝歌就被囚禁在了羑里。
此前六年,西周臣民都按照姬昌的安排,安安分分没有任何差错,但是到了第七个年头,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忍不住了,他不顾劝说前往朝歌救自己的父亲。
原著:伯邑考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
伯邑考还是觉得父亲待在商朝太危险,于是带着诸多的宝物前往进贡,想要将自己的父亲救回西岐,从这方面来说,他救父亲的初衷是好的。
只可惜,伯邑考长得太好看了,被妲己看上。
按原著说法:“纣王虽是帝王之相,却形容枯槁,况他少年,其为补益更多。”苏妲己觉得纣王实在有点老了,还是伯邑考这样长得好看又年轻力壮的才好。
但伯邑考对苏妲己的主动示好不仅丝毫不理会,反而斥责她不检点,而被激怒的妲己倒打一耙说伯邑考调戏自己,让纣王将其剁成肉酱做成了肉丸子。
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百善孝为先,伯邑考为救父而身遭不幸,理应封神。”
从这里来看,伯邑考封神的直接理由,就是因为他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而故,并且他父子俩都不是寻常人,而伯邑考的殒命,让姬昌开创西周,这是有大功的。
封神中的紫薇大帝,与传统神话里的不同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既定印象中的北极紫薇大帝,实际上并不一样。
传统的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之外还有四位统御四方的四位天帝,也就是东方清华大帝,南方长生大帝,西方天皇大帝与北方紫薇大帝。
北方紫薇大帝的麾下有四位战将,即所谓北极四圣,其中之一就是天蓬元帅。
在仙界之中,北极四圣的地位就已经极高,佑圣真君转世为真武大帝,后敕封北极玄灵,与如来佛祖还有南海观音等,并尊五方五老。
连手下都如此显赫,就更别说是北方紫薇大帝的地位了,不过这是主流上的紫薇大帝,与封神演义中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原著,姜子牙之后册封通天教主的二弟子金灵圣母为斗姆元君,而这个斗姆元君才是传统神话中统御万众星辰的群星之主。
说白了,真正的“紫薇大帝”是通天教主的徒弟金灵圣母,其麾下还有五斗星官,而在五斗星官之下还有很多的星宿,其中一个才是紫微帝星。
姬昌的儿子众多,在原著中99个儿子里,有三十多个成为战将,不过最终封神的有九个。
虽然是武王姬发的兄弟,但这些西周宗室子弟们最终封的,也都是吉神,神位不高。
伯邑考的神位听上去很高,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厉害,在神界算不上绝顶。
作为西周王室的长子,伯邑考的地位很不一般,而且他的陨落直接引发了西周与殷商之间的大战,对封神之战其实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