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这是一场阴谋,商朝的原罪就在于它太强大了,神仙无法获取这块大蛋糕,才想要推翻它。
在商朝时期,人神仙佛是平等的。帝辛更是最后一任人皇,代表的是人族,身负有大气运,与玉帝和教主是一个级别的,因此女娲也不能伤他,孔宣、袁洪等强者才甘心入商朝为官。到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王者已经成为了周天子,权利成了上天赋予的,就是王者也比神仙佛低了一等。
在《封神榜》中,神仙们一意想要推翻商朝的原因是什么?纣王亵渎女娲娘娘只不过是一个表面原因,商朝真正的原罪是太强大了。
商朝到底有多强?商朝是黄帝后裔成汤所建,立国之后历经二十八王,享国六百四十年。就是到最后一任帝王纣王时期,商朝依然是无比强大的。
从下面三点可以看出商朝到底有多强大。
商朝的第一强是国势强盛。在纣王即位之时,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路诸侯共尊商朝。当时真可以称得上万民乐业,国泰民安。此时虽然也偶有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东海平灵王等海寇蛮夷反叛,但根本都难以抵抗闻太师、黄飞虎等人的镇压。如果不是因封神之战,要不是截教、西方教仙人乃至圣人下凡,谁又能挡得了闻太师、孔宣、张奎、张桂芳等人,那商朝必将是继续开疆拓土的局面,越来越强大。
商朝的第二强是气运之强。纣王在女娲庙写诗亵渎女娲娘娘,大怒的女娲娘娘架着青鸾就去了朝歌,要给纣王个报应。只是女娲娘娘还没找到纣王,就被殷郊、殷洪头顶的红气拦住了鸾驾。再往下一看,纣王尚有气运在身,女娲娘娘也是不敢造次,虽然心中不高兴,但还是转头回去了。哪怕就是最后到了商朝即将败亡之时,屈魂怨鬼前来索命,纣王只是双目一睁,阳神就已震散阴魂。要不是商朝气运强盛,纣王身上负有大气运,女娲娘娘也不会让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败坏商朝的气运了。
商朝的第三强是人才众多。纣王之时有闻太师、孔宣、张奎、张桂芳、丘引等奇人异士,各有手段,还有商容、比干、梅伯、杜元铣等贤臣,商朝真是犹如铁桶江山一般。因为妲己的诱惑,纣王才开始杀了比干、姜皇后等人,使得商朝四乱,西岐因此才有了机会。
这就是当时的商朝,人才济济。在轩辕坟三妖未进王宫之时,纣王也是能听信于谏言的。照此发展下去,商朝会越来越强大。
神仙为何想要推翻商朝?商朝终结的开端是因纣王在女娲庙题诗,女娲娘娘恼怒于他,怪罪于商朝。
在三月十五,女娲娘娘圣诞之时,纣王带领群臣前去烧香。就在纣王焚香完毕观看宫殿时,一阵狂风吹来,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就是这无端兴起的一阵狂风,惹来了祸端。
纣王看到幔帐后女娲娘娘圣象的容颜之后,为之倾倒,洋洋洒洒地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女娲娘娘看到这首诗后,很是愤怒,大骂纣王。按照女娲娘娘本来的意思,是要进宫去教训纣王的,但商朝气数未尽,她也不能逆天行事。于是,女娲娘娘又招来轩辕坟三妖,让她们去迷惑纣王,并告诉她们“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
据女娲娘娘所说就是,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周朝将兴,商朝气数已尽。可是孔宣是世间第一只孔雀,他的母亲就是上古飞禽之祖神鸟凤凰。要是真有凤鸣岐山,代表西岐将兴,孔宣又何必为气数已尽的商朝卖命呢。
女娲娘娘之事只是一个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封神榜。当时因天庭无强兵能将,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因此三教并谈,将阐教、截教、人道三等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这里的阐教、截教很容易理解,谁代表了人道?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并没有人教,老子并不是人道教主,而是阐教掌教大老爷。只是从封神榜名单来看,人道就是人族,人族的强者从何而来,只能是最强大的商朝了。
昊天上帝的旨意不能违背,阐教元始天尊门人太少,截教通天又嘱咐门人不能下山。所以,推翻商朝必然是大势所趋。正是因为能者太多,才会被神仙选择推翻,凤鸣岐山,气数已尽都是一场谋划。在先前姜子牙还是入仕于商朝的,云中子也曾要助纣王除妖,可见初时阐教这些弟子也是不知道要推翻商朝的。
再者商朝太过强大,就意味着人族越来越强大,也不利于神仙。关于这个从云中子进朝歌之时就可以看出,纣王见云中子稽首而不拜心中不悦,想道“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却也在朕版图之内,这等可恶!” 纣王如此想法,是因为商朝的强大。
商朝的原罪就是太过强大,神仙才要推翻它。神仙想要的正如云中子所说“但观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而更上层的元始天尊要的是下凡之时,王者也要焚香结彩迎接。所以,神仙才要推翻强大的商朝,而扶持顺从的周朝。通天教主也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想管这些事,因此他才嘱咐了门人,不让他们下山。只是通天教主没有想到的是门人弟子都太仗义了,为了闻太师的同门之谊,一个个都下了山。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商朝错在太强了,强在800诸侯国共尊!强在气运即将一统!
商朝错在想统一人界气运,诞生一个真正的“人皇”!
商朝错在想一统人族,使人族成为可以和天界一争高下的存在!从此不在受神魔压制!
商朝错在不拿所谓的神仙当回事!不敬鬼神,只信自身!
商朝错在想人定胜天!使人族做这三界之主!
我们都知道闻太师一直在为商朝开疆扩土,或者在平叛。商朝号称有800诸侯,有的诸侯土地面积大点如东伯候和西伯侯,有的诸侯面积很小仅仅一座城池像冀州候,这说明商朝幅员辽阔,可是还有很多版图没有被商朝纳入版图之内!所以闻太师还在不断地征战,偶尔还要到叛乱的诸侯国平叛!
随着商朝国土面积的增大,气运之力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天界之主也看到人界的变化,若是人界气运一统到时候肯定诞生人界之主“人皇”!
三界气运之力总数是恒定的,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天界最终肯定会没落成为人界的下属单位,于是便有了封神大劫,意在将天界众神归位,实则挑拨人界,使人界大乱,再也无力威胁天界的霸主地位!
年少气盛的纣王被算计在女娲娘娘的庙宇写淫诗,彻底地惹怒了女娲娘娘!这件事情其实仅仅是封神大劫的因子,随后女娲娘娘派出轩辕坟三妖来到朝歌城来败坏商朝的气运,当时的商朝气运太强大了,如果不败坏,那个诸侯敢来造反,这也是那些神仙乐于其见的!
终于商纣王,逼死了比干,逼反了黄飞虎,李靖等众多文臣武将,这个时候的商朝气运之力减弱了很多,西周趁此机会宣告攻伐商朝,四海宣扬商朝的罪行,在一众神仙的帮助下开始了“武王伐纣”!
人族之劫就此开始,然而此时被誉为“万仙来朝”的截教也迎来了极盛必衰的封神大劫!无数的人族精英陨落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截教精英被有针对地送入封神榜,结果就是朝歌城破,商纣王自焚于摘星台,“万仙来朝”的截教几乎团灭!天界作为受益最大者,补全天庭众神,彻底执掌三界!人界再无法和天界一争高下,因为此后人界掌权者号称“天子”!
人界气运四分五裂,天界超额完成了这次战略目标!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商朝国祚绵长,神仙看着不爽
商朝没做错什么,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余年。按照《封神演义》原著的说法,商朝延续了六百多年到了纣王这一代依然是没有腐朽败落的迹象: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从上述表述来看,如果商朝按照这种稳健状态发展下去再统治六百年似乎也不是难事。间或有些个别诸侯反叛也都是小打小闹,掀不起多大风浪来,凭借闻太师的能力平叛这些叛逆不在话下。如果非要说商朝有错的话可能就是统治时间太长了些,高高在上的大罗金仙尚且一千五百年要历经一次杀劫,小小的人类凭什么能统治这么久而安然无恙呢?再者说天庭在昊天上帝领导下人丁不旺,颓唐已久,连工作人员都凑不够数,与人间帝王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包括昊天上帝在内的神仙非常不爽,有些沉不住气了,渐渐的有了改造人间,改朝换代的想法。
师出无名,神仙玩阴招仙界要毁灭人间一个王朝总要遵循天道公理,而不能师出无名。但商纣王作为人间帝王并未有何过错,神仙不能无缘无故就去颠覆他的统治。然而要等着纣王主动犯下逆天大错无异于痴心妄想。
不过神仙的能为终究远胜人类,他们已经等不及了!昊天上帝发话了天庭人员紧缺需要找一部分员工到天庭听差;此时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恰逢一千五百年的杀劫。风云际会,只待借助一场人间战争来完成封神大战。只可惜了截教门人弟子跟纣王一样可悲,都是为了给阐教和天庭做嫁衣裳。神仙终于迫不及待喊出了周室当兴的口号,开始堂而皇之干预人间王室兴衰。神仙之所以选择西周不是西周多好,而是西周是八百诸侯最有实力的,挑西周对抗商纣王神仙可以省却诸多力气。
纣王不坏没有关系,神仙有的是办法让他变坏。还是女娲最了解自己亲手所造人类的弱点。那就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啊!女娲亲自出马,借助纣王为自己题写的一首艳诗为由头,安排了轩辕坟中的三只妖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化作三个绝世美女蛊惑纣王,使其荒淫无道,从内部蛀空商朝根基。可怜一代明主商纣王从此鬼迷心窍,终酿成大祸,将六百年成汤基业拱手让于西周。神仙们顺利展开封神大战,完成了既定任务。
结语:神仙重用妖精使用邪术迷惑纣王有失公允,但是跟神仙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神仙一句天意就将自身的责任洗得干干净净。倘若当时是西周执政六百年,神仙同样可以借助纣王的商朝推翻西周的统治。周朝与商朝不过是神仙们任意摆布的棋子而已!商纣王也成了最后的人王,从此后世间再无人王!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神仙们推翻商纣,实际上是指诸侯们都想推翻商纣。
商纣王天资聪颖、天赋神力、勇猛善战。他继位后,实行改革。他的改革,侵犯了许多诸侯世族利益,至使诸候从对他不满,到要彻底消灭他。
我们来看看商纣王的改革。首先,他不信神仙,反对神权。这也就是《封神榜》里他不敬女娲,得罪女娲的祸端之始。但是客观的来看,商纣王是个惟物主义者。信神、不信神,在当今社会里是自由的,这没有对错;但却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背离。无论诸侯还是百姓,都不能理解和趋同。他们给商纣这个思想的定义是:狂妄自大,邪恶猖披。
在用人方面,商纣王任用罪人不用贵族。我们知道,商朝,是奴隶制的社会,等级制森严。罪人与奴隶都是社会最底层。但是,纣王按才能来任用人才。他看到了贵族里有许多寄生虫。尤其对常年征战的纣王来说,战场上,生死相搏,有指挥才能又不怕死的罪奴比纸上谈兵、手无缚鸡之力的贵族管用得多。可是,这不仅触犯贵族的利益,还使他们颜面扫地。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阶下囚和奴隶,有一天穿着官服在朝堂之上,自己甚至还要给他三分颜面。这简直让诸侯们觉得荒唐又可恶!他们定义商纣王:毁坏朝纲,胡作非为!
再有,商纣王要打破世袭制。诸侯、贵族的爵位不再世袭。凭本事做官拿奉禄。老百姓、奴隶、罪人与贵族、诸侯机会平等。这就真格儿地动了诸侯、贵族阶层的利益,他们世代的荣华富贵一朝殆尽。这就使得诸侯们要造反,推倒商纣的统治一一你不让老子们好活,老子们就跟你拼了!这次,他们无须再给商纣定义,实实地反了!
因为商纣是无神论者,所以《封神榜》借他触怒众神,是神仙们不让他活!是天意!但实际上,是他在人间得罪了各路诸侯、贵族,是他们恨他,要推翻他!
后来的西周建立者周武王,他就是大贵族集团的成员。他称天子而封神,实际上是他以天子的身份来分封天下诸侯。
分封制的弊端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显现出来:诸侯强大了,无视天子,世族强大了刮分诸侯。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最后秦国统一华夏,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商纣王想做的事,秦王赢政给做成了。
我想,此问的答案你心里也有了吧。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诸神们为了统一天廷,于是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的载体就是人间的商周两国。仙界的阐教支持周国灭商,仙界的截教支持商朝灭周,在战争中幸存的诸神可以得到天廷的职位,战死者则没有天延的职位。因此神仙们并非要推翻商朝,而是要以商朝的命运来确定诸神们的职位,商朝并没有做错什么,它只是成了诸神们棋子而已。事实上商朝也获得了神仙的支持,只不过支持商朝的神仙们最终战败了。
欧洲的《荷马史诗》中记载了一场特殊的战争,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特洛伊之战。此战是诸神们的一个权力之争,希腊联军有诸神支持,特洛伊军也有诸神支持。赫拉、雅典娜、波塞冬、赫尔墨斯、赫淮斯托斯、忒提斯这些神祉支持希腊人;阿瑞斯、阿波罗、阿尔特弥斯、勒托、阿佛洛狄德、卡曼德洛斯这些神祉支持特洛伊。诸神之神宙斯则在战争期间大玩权术,搞平衡,最终他决定让希腊人胜利,于是特洛伊被毁灭。而在宙斯的安排下,特洛伊人的后代罗马人又统治了希腊。
特洛伊之战是因为特洛伊王子抢了希腊联邦斯巴达王国的王后海伦,而封神之战的起因是商纣王亵渎了女祸娘娘,由此可见中西方的诸神之战都起因都是因为美女。在《封神榜》的世界组成中,世界由仙山洞府和三界组成:仙山洞府是指阐教、截教的散仙;三界则是玉帝的神界,纣王的人界,女娲的妖界。封神之战的目的就是解决仙山洞府的散仙加入神界,而神界只给了365位职位,这就需要竞争上岗了。
封神一役,截教十损其九,无疑大败;封神榜上的有三百一十七人也就算了,八千截教门人惨遭屠戮、三千截教弟子受困被掳。最后只剩通天教主、无当圣母和二三百名散仙,连诛仙四剑也被阐教抢了,就剩一牛一剑。虽然皆是变数,但此恨怎可消除,截教覆灭,通天截教道统大伤。三清情义破裂,阐教看起来获胜,然而教中十之三四的弟子投靠了西方教,却也是元气大伤,其实获利最大的是西方教。而所谓的西方教则是指佛教!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商朝错就错在太强了,天下800路诸侯共尊,如果神仙们再不出手,商朝就要统一三界了
纣王,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帝辛”,从古至今都是帝比王高级,纣王这个谥号是西周给的,直接拉低了帝辛好几个档次,一般来说谥号分为三种,一种是上谥,就表扬某个君主,一种是平谥,就是同情某个君主,一种是下谥,就是摸黑某个君主的。
表面上看似是因为纣王的一首诗,亵渎了女娲娘娘,其实这只是纣王误打误撞而已,就算没有这首诗,神仙们依然要推翻商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朝在太强了,强到800路诸侯各个臣服,虽然偶尔有小诸侯反叛。
但是依然影响不了商朝的国运,纣王上位后,更是东征西讨,如果神仙再不出手,商朝马上就要统一人族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皇”,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人皇和昊天上帝的级别是一样的,在纣王时代,天下800路诸侯各个臣服。
共同尊奉商朝为尊,可谓是四海臣服,万民乐业,商朝文有“商容,比干”等贤臣,武有“闻太师,武成王,孔宣”等人,可以定国安邦,后宫更是有“姜皇后,黄娘娘”等大贤,这时商朝不管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
都是无懈可击,名副其实的铁桶江山,然而同时期的天庭,可谓是人员稀缺,制度懒散,比如东海龙王,作为天庭的施雨正神,自己麾下的龙王三太子敖丙,和巡海夜叉,就这样被哪吒给消灭了。
更是在南天门外暴打龙王,俗话说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不看龙王的面子,也要看天庭的面子吧,然而犯事后的哪吒,竟然什么事都没有,要不是四海龙王强迫李靖夫妇,哪吒这件事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当时天庭没有一点威信,反观商朝四海臣服,形势一片大好,昊天大帝和帝辛是一个级别,现在帝辛在人间发展得越来越好,而天庭则是制度混乱,久而久之,人族早晚要骑在天的头上,这是天庭所不能容忍的。
在女娲娘娘寿诞这一天,帝辛本来是不想去女娲庙上香的,因为当时的人道,神道,天道,仙道基本上是平级,帝辛本来不想去,可见帝辛压根就没把所谓的神道,天道放在眼里,这种自信也是源自于商朝自身的实力。
后来还是商容谏言说女娲补天,拯救万民于水火,可谓是莫大的功德,由此可以看出,帝辛只是为了女娲的功绩才去上香,并不是为了敬重神道天道才去进香的,因为帝辛和天道是平级,为什么要自降身份去进贡呢。
后来因为进香看到了女娲娘娘的容貌,写了一首赞美的诗,有点亵渎女娲娘娘的意思,就有了后面的封神大战,如果仔细研究小说,就会发现,就算帝辛,不写这首诗,神仙们依然会推翻商朝。
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比如郑伦的师父,早就说过郑伦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早早地就让郑伦下山,这件事可是发生在纣王写诗之前,由此可见,封神榜早已拟定,推翻商朝是早晚的事,只是纣王写诗恰恰为神仙们找到了借口。
就算纣王不写诗,神仙们也会寻找其他借口的,还有就是纣王虽然亵渎了女娲娘娘,但是并没有得罪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吧,为什么他们会派姜子牙下山,辅佐明主呢,还说什么“凤鸣岐山”。
商朝的孔宣,作为凤凰的后代,为什么孔宣却不知道凤鸣岐山呢,主要原因就是西周是当时最强的一路诸侯,神仙们懒得再重新寻找其他诸侯了,所以才会说,凤鸣岐山,西周就是圣主,接着就是封神大战。
封神大战看似是纣王写诗引起的,然而事实上,是天庭眼看着商朝日渐强大,如果不加以压制,那么商朝就会真正的统一“人族”,所以天庭也想招兵买马,在封神演义中,有个设定,那就是修仙之人每过1500年,要历劫。
恰恰当时,元始天尊座下12金仙要历劫,这个时候昊天上帝,找到元始天尊,说自己有12个岗位空缺,其实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要把12金仙当做公务员,当公务员就意味要降级,因为仙比神大一级。
此时的元始天尊当然不乐意,自己的嫡系徒弟就10多个,肯定不能都去,于是就找到老君,老君也是无能为力,因为老君更拮据,老君只有一个徒弟,后来找到通天教主,这三位一商量,直接找到天庭说。
你也别说只有12个岗位空缺了,我们直接给你补齐365位正神,直接一步到位,然后就让各个门下的弟子,下山历练,顺便历劫,如果两派弟子全部辅佐西周,那么灭商是太容易了,达不到历劫的目的,因此最后决定。
阐教辅佐大周,截教保护商朝,这样两派弟子都可以历劫,但是至少得有365人上封神榜,因为天尊和老君的弟子都比较少,所以只能是教主的弟子来背锅,看似是听天由命,实际上元始天尊替自己的弟子。
挡了不少劫难,比如遇到赵公明,三霄娘娘等人,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出手,那么上封神榜的就是12金仙,封神榜的名单是拟定好的,比如土行孙,在师父的道场被害,惧留孙没有出手,武成王那么厉害的一个人物。
在渑池县也被消灭了,可见只要是名单上的人,谁都跑不掉,渑池县五岳归天,在万仙阵中,外面有四大天尊,眼睁睁看着龙吉公主归天,如果天尊们想救,肯定能救,只是龙吉公主也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这就是“命运”,谁也改变不了。
如果要回归到历史,那么商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撼动了各大贵族的利益,并不是因为帝辛的无道,帝辛并不是帝乙的大儿子,如果帝辛真的昏庸无道,你认为帝乙会把皇位传给帝辛么,帝辛上位之初,也是东征西讨,开疆扩土。
可谓是英明神武,当时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也就是说奴隶的后代永远是奴隶,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帝辛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并且破格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奴隶,这个思想在当时可谓是很超前的,和隋朝的科举制是同样的效果。
因此当时的帝辛,损害了很多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在帝辛东征蛮夷的时候,被以西周为首的奴隶主偷袭了老家,放到现代就是,河南在征讨山东的同时,被陕西偷了家。
写在最后说到不务正业,帝辛只有2个亲儿子,周武王至少有5个亲儿子,周文王有17个亲儿子,到底是谁不务正业,情况一目了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