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盗墓笔记》最初就是《鬼吹灯》的同人文,虽然后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故事,但它的诞生是离不开《鬼吹灯》的。
《鬼吹灯》是盗墓小说的开山鼻祖,天下霸唱独创了这一流派的框架。虽然摸金校尉这一职位是历史上就有的,但却是天下霸唱正式引入盗墓小说的,摸金符、东南角点蜡烛等规矩都是天下霸唱独创的。还有倒斗、明器这些特殊名词也都是现实中有的,但还是天下霸唱引入小说才为人所知的,至于称僵尸为粽子,则是天下霸唱独创的。总之,正是《鬼吹灯》构筑了盗墓小说的框架,后续小说都在沿用,脱离不了的三两个人带个铲子挖洞,开棺遇怪打怪。
在《鬼吹灯》之后,声名最大的就是《盗墓笔记》了。最初南派三叔是《鬼吹灯》的粉丝,《盗墓笔记》算是同人作品。这一点最初的老粉丝都知道,后来的读者就不清楚了,经常有《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到底哪个更早?谁才是鼻祖之类的疑问。
看过两本书的书友,总会觉得书中相似的情节太多了。不过,并不能说这是抄袭,后续的笔记已经形成了自己世界观的故事。不过,《盗墓笔记》的诞生是离不开《鬼吹灯》的,它的很多设定都是借鉴于鬼吹灯。先简单说下两本书的相似情节。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相似情节1、两个相似的胖子
自《鬼吹灯》之后,盗墓小说就有个奇怪的现象,倒斗的小队伍大多会有个搞笑的胖子。这其中尤其以《盗墓笔记》中的王胖子和《鬼吹灯》中的胖子王凯旋最像,性格特点和经历都惊人的相似。
在《鬼吹灯》中,王凯旋是摸金三人组之一。王凯旋和胡八一一起插过队,一起在潘家园摆过摊,是最好的兄弟。在摸金小队伍中,王凯旋是一个话多的主,最危急关头也不能吃了嘴这个亏,他的身手也极其不错,枪法更是一绝,不过倒斗之时常出差错。
《盗墓笔记》中也有个王胖子,铁三角之一。同样的,王胖子是混潘家园的,话多,枪法好,队伍中的搞笑担当,倒斗时也是常出差错。虽然对王胖子的来历描述不多,但根据他的话知道,他插过队,有一个死党打过仗,还一起倒过斗。
对比一下王凯旋和王胖子,惊人的一致。王胖子的经历和性格与《鬼吹灯》中的王凯旋简直是一样,只不过王胖子头脑更加厉害一些。
2、两个大金牙
王胖子的相似之处都知道,但很多人忽略了大金牙也是一样的。
《鬼吹灯》中的大金牙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当初老胡和胖子就是被大金牙撺掇倒斗的。这个大金牙最大的特征是嘴里镶了一颗闪亮闪亮的金牙,一笑就露出大金牙;再者大金牙是混潘家园的,有着一口京腔,鉴定古董的能力很强;第三,大金牙的身子骨不行,因此不能倒斗,都是作为摸金三人组的后援支持者。
同样的,《盗墓笔记》也有个大金牙金万堂。正是金万堂进入吴邪的铺子,让他开启了倒斗之路。这个金万堂也是嘴里有颗大金牙,一笑就露出,而且描述的句子与《鬼吹灯》中一致, “露牙齿一笑,露出一颗大金牙”;再者吴邪说金万堂一口京腔,后来也说了他就是北京来的;第三金万堂说过他身子骨不行,不能倒斗,但他朋友是行家里手;第四,金万堂鉴定古董的能力很强,因此当年那场老九门倒斗活动请了他。要说这不是取自《鬼吹灯》中的大金牙,是巧合,恐怕也没人会信。
其实,这样相似的人物还有不少。两本书中都有个陈瞎子,身份地位都很高,都是倒斗瞎的眼睛,一个指引了摸金三人组去云南虫谷献王修在天上的宫殿,一个带领铁三角去了云顶天宫。还有鹧鸪哨和张起灵,也是有着很多的相同点,都背负有族人的使命。
3、悬魂梯和走不完的循环
悬魂梯机关就是一段无限循环而走不出的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都有一样的情节。
在《龙岭迷窟》中,胡八一、王凯旋、大金牙经历了悬魂梯的机关。在这诡异的机关中就像重复循环一样,永远走不到尽头。三人分析了鬼打墙、幽灵冢,王凯旋还首创了排除法。注意,就是排除法,就是王凯旋想到的,与《盗墓笔记》中的胖子的枚举法一样。其后,三人点蜡烛拉着绳索前行,又是想要一路滚下去,蒙住眼往下走,却都不可行。最后,老胡利用悬魂梯只是用来对付单打独斗的倒斗者的破绽,三人横向一字排开,遇到岔路就做明标记的办法,终于走出了悬魂梯。
《龙顶天宫》卷中,也有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胖子也是用了枚举法,列了机关、错觉、空间折叠、可能是有鬼。其后,胖子开了一枪试验,吴邪用笔找转折点,最终呢,吴邪烧了胖子的假摸金符看见了大头尸胎,他们竟然跑了出去。这简直是搞笑,那么以前被困死的人中逃出去的两个又是怎么逃脱的。
其实,《盗墓笔记》中很多情节都和《鬼吹灯》相似。只不过,工兵铲换了洛阳铲,净见阿含换了野鸡脖子,夫妻老榕树中有棺材换成了九头蛇柏有棺材等。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哪个更经典?要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哪个更经典,还得是《鬼吹灯》。《鬼吹灯》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风土人情,特别真实,而且全部故事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全书只有一些轻微的小bug,根本不影响剧情走向。《盗墓笔记》中的坑有多少就不用说了吧,坑坑连着坑,很多设定前后不一致,而且逻辑性没有那么强,故事已经偏玄幻。
《鬼吹灯》的故事实际比《盗墓笔记》更像笔记,年代感强,读书时感觉就像是切身经历。《盗墓笔记》呢,千年女尸下跪、烛九阴、青铜树复制、长生,太虚幻了,而且张起灵这个人太强了,有他出现你就不用担心有危险,各种机关轻易破,怪物更是绕道而行。
再者,有人说《盗墓笔记》人物塑造得好,《鬼吹灯》故事好。这也是不对的,人物和故事是不可分割的,《鬼吹灯》的人物特点照样鲜明,摸金三人组各有特点,还有鹧鸪哨、大金牙、陈瞎子、明叔同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出场不多的初一、铁棒喇嘛,也都能让人记住,而且融入故事特别恰当。
就说昆仑神宫之行的铁棒喇嘛吧,出场不多但也很容易让人记住。老胡一行进山时,老喇嘛因受伤不能前去,他献给了老胡一条哈达,祝他们一路吉祥平安。老胡紧紧抱住喇嘛,想要对他说些什么,但心中感动万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等行动结束后,老胡去接喇嘛,喇嘛说他今后还要去转湖还愿。老胡想到铁棒喇嘛年事已高,死在转湖朝圣的途中,是他的宿愿,西藏的天路万里迢迢,今生恐怕是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眼睛就有些发酸。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说出了老胡和铁棒喇嘛这对老友之间的感情,也说出了铁棒喇嘛之虔诚。
在盗墓小说乃至网络小说中,《鬼吹灯》都是经典作品,比《盗墓笔记》要强了很多。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鬼吹灯,才是人生,才是做人的道理!盗墓笔记是给九零后看的!第一次看的过瘾,第二次就不想看了!鬼吹灯我看了五六遍了!越看越好看!每次都有不同的心得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盗墓笔记一开始就是鬼吹灯的‘同人文’
坊间传闻 “早年混迹于鬼吹灯贴吧的这些老人还知道,当年三叔还是鬼吹灯的粉丝,鬼吹灯更新太慢了就自己写同人,最开始叫七星鲁王宫,胡八一,王凯旋,杨雪梨都出场了。
后来一火就猛改设定,只有王胖子留了下来而且改名了。南派三叔那时经常吃设定,改来改去,他不会写大纲,一写死了就猛改,结果让人看不下去。”——论坛
鬼吹灯是盗墓类小说的开山之作,在网文圈影响很大,后来很多小说都借鉴了这本小说的故事设定,盗墓笔记一开始脱胎于鬼吹灯的人物设定,更新在鬼吹灯贴吧里,慢慢火了之后才鄙弃了之前的设定,有了自己的盗墓观!
不过都是老黄历啦,没必要过分纠结,这几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火爆荧屏,可见火爆程度,二者也早已区分开来,比如最近上映的《重启之极海听雷》,热度突破8500,我很喜欢这类网剧,你呢?
我是番茄影视c,感谢您的阅读!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两部小说没有可比性,鬼吹灯值九十分而盗墓笔记只值十分都勉强!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个人认为《鬼吹灯》更好看,《盗墓笔记》最初是以《鬼吹灯》的同人作品的形式出现的。个人认为《鬼吹灯》在《盗墓笔记》之上,《鬼吹灯》深厚的底蕴、严肃考究的内容和出众的文笔使它有别于其他网络文学作品,在可预见的将来,必将成为传世的经典,而《盗墓笔记》发散跳脱的风格、略显单薄的背景和文笔以及对市场的妥协使它终究还是没能跳脱网文的格局。
讲真,我没坚持把盗笔看完,但是鬼吹灯我刷了五遍。包括作者后来的几本志怪小说「我的邻居是妖怪」以及「河神」这些都非常好看。
而且说鬼吹灯是盗墓小说的开创作一点也不为过,里面的许多专业名词什么粽子黑驴蹄子,你现在翻翻后期的许多盗墓小说多多少少也能找到点鬼吹灯的影子.
但是不可否认《盗墓笔记》在众多盗墓小说的影响力也是极广的。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情节好像啊,这两本书有啥关系,哪个更为经典?
尽管现在很多稻米否认,其实一开始盗墓笔记只是作者等不及鬼吹灯续篇在网上写的一部同人性质的番外篇故事罢了。谁知道越来越好,也就渐渐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了。所以也就没了胖子的懂风水的朋友。也没了摸金校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