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有人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冒险。现在不仅有盗墓贼,而且职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手段也不断升级,另外不少盗墓贼还学习,自写盗墓笔记。
盗墓,是指进入陵墓或地下遗迹盗取陪葬物品的行为。《鬼吹灯》中称盗墓为倒斗,实际上这个说法出自民间,而倒斗的行为可以追寻到春秋甚至更往前,当时厚葬之风兴起,就有了倒斗这个行为。
自古以来,对于倒斗的行为都是严厉的处罚。汉代发冢者处以磔刑;唐代发冢流放,已开棺椁绞死;元代发冢者死罪;明代发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绞死,发冢没见到棺椁的杖一百、徒三年。就算如此严厉的刑罚,依然不乏倒斗者,像唐代发冢与十恶忤逆、故意杀人同罪,但群盗多蚊虻。现在对于盗墓行为,根据情节处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依然有很多人铤而走险。
至于为何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利益,都知道文物的价值非凡,高利益自然会有高风险的行为。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关外第一高手”姚玉忠在很多人印象中,建国以后就没有了盗墓行为。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就算现在依然有着这种倒斗的行为,2014年以来每年立案的都有2000起左右,最近的有2022年5月蕲州镇的荆王古墓群被盗,6月抓获了嫌疑人。
当代最有名最大的案件,还是要数11·26辽宁特大盗墓案。这个案件涉案人数就有30人,其中就有被称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的姚玉忠。
姚玉忠是内蒙古人,家传的看风水和墓葬知识,倒斗已有30年。这是现实版的“摸金校尉”,据称姚玉忠可以通过罗盘、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因此他白天经常伪装身份进行踩点,晚上再带人倒斗。这个真假不知,不过姚玉忠应该确实有点本事,他的团伙选择盗掘地点的眼光很“毒”。
据姚玉忠团伙的一人所说,经姚玉忠踩过的点,都能成功挖到东西。姚玉忠对自己的手段也很自信,只要他认准的地方,一定要挖到东西才罢手。
再者,姚玉忠的团伙已经形成了体系。倒斗之时,姚玉忠一行下午上山,他先用罗盘确定墓室位置,等到凌晨时再动手。他们挖洞用的不是洛阳铲,而是自制的“扎子”,比洛阳铲性能更高。至于其他工具,对讲机、强光手电、高倍望远镜、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等也都是必备的,要比一般的科研队伍的装备还齐全。这已经是“智能化”的倒斗了,而倒斗之时有人挖洞,有人负责把风,也很职业化。东西到手之后,又有着固定的交易人,换成真金白银。其实,这不是个例,每个大的倒斗团伙都是这样。
最后是作案率高。2013年到2014年的一年时间里,这一伙人外出作案就有200多次,而且他们还会买相关书籍或者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文物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的文物价值都不菲,在追回的文物中,一级文物就有数十件,所有的涉案文物评估市场拍卖价值就在5亿元以上。
这么高的收益,足以让人铤而走险。身为“祖师爷”的姚玉忠财富可想而知,他拥有豪华别墅,经常出入高档酒店。不过,姚玉忠被捕时账户里一分钱也都没有,这是因为他嗜赌如命,一次输几百万都是常事,千万也不是没有过,最多是欠了七千万。
姚玉忠团伙不是个例,还有山西、青海都兰特的盗墓大案,都是涉案人数众多。
现实版《盗墓笔记》《盗墓笔记》是一本盗墓类型的小说,为人所熟知。不过,《盗墓笔记》里面根本什么倒斗手段,都是靠拿枪打怪,张起灵的一对手指什么都可以破。《鬼吹灯》中的倒斗手段,才是真实的民间的一些倒斗手段。
民间的倒斗手段,就是望闻问切。这个并不是《鬼吹灯》所创,而是学者根据文物贩子打交道总结出的办法和技术。“望”就是看风水观地势,一些老贼精通于风水,看地势确定墓室,百发百中;还有看土,“熟土”、“活土”、“死土”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人就能看出其中的区别。“闻”就是嗅气味,通过闻墓土的气味就能知道墓室是否被盗过。“问”就是踩点,这个靠的是口才,通过打探村子的名称、传说而得出是否有墓室,一般带坟、陵、冢等词的村子就是有墓室的。“切”就是找好打洞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
再有听雷声辨墓地之术,《鬼吹灯》中的陈瞎子就施展过这个手段。在《清稗类钞·盗贼类》中记载了个焦四,他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打雷之时,焦四可以通过听雷声与地下共鸣发现墓室。这些手段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也真有一些有特殊手段的“摸金校尉”,手段之高令专家叹为观止。
民间的这些倒斗手段都需要的是经验,不是短时间能学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倒斗也使用上了遥感、磁感技术,用的有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工具。但是这些设备都太贵了,而且寻找范围太大,因此还真有一些人学习以前的手段,也有人专门研究各地的县志、市志,《文物地图集》。
电影《长安盗》就是根据真实新闻而改编的,是2004年的陕西敬陵盗墓案。这起案件的主犯叫杨彬,他是自学的文物、历史、金石知识。杨彬的一些手段非常高超,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一伙竟然将20多吨的彩绘石椁分解、打包,卖到了海外。杨彬被捕后,在他的硬盘中发现,他对汉唐文物的品类、形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还仔细标注了陕西地区陵墓的分布位置。
2021年,北京抓捕了一伙盗墓者。其中一个叫刘飞的写了一本数百页的“盗墓笔记”,是他倒斗的心得和方法,里面记录着“确定古墓的具体位置,就必须学会看土,看土全靠真功夫”;“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秦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春秋战国以及西汉早期大墓,大都葬在山的最高处,或接近山顶部,西汉中后期的大墓喜欢埋在岭上……”
这不就是研究的观草色辨泥痕等术,堪称现实版盗墓笔记。更猖狂的是他们竟然在海淀区挖洞,结果什么也没弄到,就被捕了。
关于盗墓这个事,难以禁止,毕竟文物价值太高了,一件文物几百万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很多人不惜以身犯法。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现在依旧有盗墓贼,先来看3个真实案例:
2014年,关外盗墓第一高手姚玉忠被抓,一年盗墓200余座,文物价值超5亿。
2017年,“九层妖塔”古墓被盗,646件文物打包价1.8亿,26人被抓。
2018年,河南一伙盗墓贼被抓,贼不走空,连棺材板都不放过。
案例一:盗墓第一高手他的盗墓生涯长达30年,曾在一年时间内疯狂盗墓200余座,盗出的文物价值超过5亿。
他会看天象,他会分金定位,盗墓手段之高超,连考古专家都自愧不如。
他被称为现代盗墓贼的祖师爷,他被称为关外盗墓第一高手。
他就是姚玉忠!
姚玉忠是内蒙古赤峰宁城县五化镇新房村人,父亲和爷爷并非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给人看风水。
受到父亲和爷爷的影响,姚玉忠对风水知识也很感兴趣,有一天,他在家里翻出了一本关于风水的书籍,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后来,他专门到书店买了易经等书籍,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细心专研。
掌握了一定的风水知识之后,姚玉忠开始到附近的山头上到处溜达,表面上是在看风景,实际上,他是在根据自己的风水知识,在山上寻找古墓。
为了更精确地寻找古墓,姚玉忠还发明了一种探测工具,他称其为“扎子”,这是一种比洛阳铲更好用、更精确的探测工具,考古学家见到之后都赞叹不已。
姚玉忠确定好位置之后,只需要用扎子往土里一扎,通过土壤的颜色变化,就能判断出古墓的位置。
第一次盗墓,姚玉忠十分谨慎,他进行了多次踩点和探测,百分百确定古墓位置之后,才选择动手,一发入魂,狠狠赚了一笔。
从小生活在穷苦家庭当中,第一次品尝到有钱人的生活之后,姚玉忠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他开始使用自己分金定穴的本领,到处寻找古墓,正式开始了自己长达30年的盗墓生涯。
姚玉忠是一个胆大心细的盗墓贼,相较于啥都不懂的莽夫来说,他不仅能找到古墓,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盗墓的规则。
比如说盗墓的时间,姚玉忠一般在春夏时节盗墓,因为春夏时节草木丰盛,植被茂密,盗洞不容易被发现。
盗墓结束之后,鲁莽的盗墓贼会抓紧时间逃窜,姚玉忠则不紧不慢地处理犯罪现场,回填盗洞,在盗洞周围撒上一些草籽,等到草籽一发芽,就把盗洞彻底掩盖住了,任谁也看不出来这里是一个盗洞。
姚玉忠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扩充自己的团队,第一个入伙的是弟弟姚玉飞,后面陆陆续续又招揽了不少人,巅峰时期,姚玉忠的团队高达200人。
有了众多追随者之后,姚玉忠在盗墓这一行里面名声大噪,关于他的各种传说也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开来。
眼观天象,分金定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姚玉忠能做到,于是,姚玉忠就成了这一行里的大神,人人都要尊称一声“姚爷”。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可是人多之后就不容易管理,很容易出现混乱,尤其是在分赃不均的时候,内部矛盾开始逐渐呈现出来。
此外,分金定穴是姚玉忠的看家本领,他不愿意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弟弟,每次踩点,姚玉忠都要亲自出马,可是,这也大大增加了被抓的风险。
2014年,姚玉忠上山踩点的时候,被警方抓获,一个200多人的盗墓团伙被连根拔起。
调查发现,姚玉忠的盗墓生涯长达30年,组织参与盗掘的古墓超过300座,其中最疯狂的是2013-2014年,仅一年时间,姚玉忠就偷盗了200多个古墓。
被判处死刑之后,姚玉忠还在感叹,自己已经找到了秦始皇陵的入口,可惜没机会进去了
案例二:九层妖塔2017年,青海省都兰县一号大墓“九层妖塔”被盗,该墓造型奇特,从上到下被分为9层,所以被称为九层妖塔。
盗墓者夏某是土生土长的青海都兰人,从小就对风水文化很感兴趣,没有师傅带,他就自己买书看,自认为对风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016年冬天,夏某62岁,正常人这个年龄都要回家抱孙子了,夏某却始终意难平,一心想证明一下自己,于是,他找到了4个帮手,对九层妖塔下手了。
夏某经过一番研究,找到了古墓的东北角之后,5个人便开始了盗掘,当天晚上,他们挖出了一个深达9米的盗洞。
原本的泥土非常松散,当盗洞深度达到9米之后,他们挖出了一个坚硬的泥块,掰开一看,才发现泥块里面隐藏着一个金碗,几个人喜出望外,继续往下挖掘,然后,他们又挖出了一些金片。
天已经快亮了,如果再挖下去,恐怕就要被人发现了,几个人决定把盗洞回填隐藏好,先离开,从长计议。
夏某回家之后,将金碗卖了20万,将金片卖了2万,五人分掉了赃款,开开心心过大年。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7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距离夏某一伙人盗墓,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
这时节,天寒地冻,几乎没有人出门溜达,又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又到了缺钱的时候,夏某点燃一支香烟,回想起去年卖黄金时候的经历,心痒难耐。
这一次,夏某决定干一票大的!
夏某找到了58岁的张德,找到了上次一起盗墓的2个壮汉,一共4个人,人手还是不足,不过新加入的张德人脉比较广,他认识一个名叫韩万里的河南人,这个人曾经跟着考古队学习过钻探技术,擅长挖土,他手底下有一批人,都可以加入进来。
人手足够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养活这么多人手,以及准备工具,这需要花掉很多钱,这群人都是穷光蛋,根本没有钱,于是,他们又找到了山东的孙兴林,让孙兴林资助自己。
孙兴林是一个十足的土豪,他不仅资助了夏某的盗墓团队,还花2万块钱贿赂了九层妖塔的守墓人,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盗墓了。
这一次,盗墓团伙人手众多,挖土的速度也非常迅速,可是一连挖了5天,别说古墓了,连一根毛也没有挖出来,这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夏某根本不是什么风水大亨,他只会一点皮毛而已,根本找不到墓穴在哪。
剑已出鞘,断然没有收手的可能,所以,他们决定找一个高手相助,这个人就是孙堆生。
孙堆生,河南人,38岁,虽然年轻,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他对盗墓一行有着很深的研究,在业界颇负盛名,听到九层妖塔的消息之后,孙堆生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自己的团队就赶到了青海。
在孙堆生的指点下,一伙人很快就挖到了墓穴,里面有大量的金属文物,仅仅一个晚上,他们就挖走了646件珍贵文物,绝大多数文物都是黄金材质的,如果他们能顺利出手,将这些黄金全部变现,那这伙盗墓贼就能潇洒一生了。
这伙盗墓贼胃口很大,他们没有将这些文物一个一个卖掉的打算,而是对文物进行了估价,打算用1.8亿人民币的价格,将这些文物打包出售。
1.8亿人民币,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的人很少很少,以至于他们寻找了大半年时间,还是没能找到买家,而且,在他们迫切寻找买家的时候,倒卖文物的消息还传入了青海警方的耳朵里。
当地警方马上展开调查,只用了短短2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伙盗墓贼全部缉拿归案,646件文物无一遗漏,全部收缴。
案例三:河南盗墓集团2018年12月,一个网名叫做安可的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自称手上有一批汉代的金丝楠木,想要尽快出手,该消息引起了河南警方的注意,马上对安可进行了调查。
警方先是尝试联系安可,想要添加安可的好友,并未成功,可见安可是非常警惕的,但也正是这种警惕的心理,进一步加深了警方对他的怀疑。
安可是河南周口人,曾经看过《盗墓笔记》之类的小说,经常说自己会盗墓,而且把盗墓描写的活灵活现,可是网上没有几个人相信他,只当他是在吹牛,可是,警察看到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对安可的怀疑又加深了一些。
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警方终于在网上跟安可取得了联系,表示自己想要买金丝楠木,找个地方见面,安可经过多番试探之后,终于决定见面了。
见面当天,安可还带了一个名叫高虎的人,两人拿着一些样品,经过鉴定之后发现,这的确是出土的金丝楠木。
警方并没有打草惊蛇,既然见到了真人,就能调查他们的真实信息和人际关系了,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这个名叫高虎的人,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他身边的人几乎都有前科,而且都是与盗墓有关的前科,看来,这是一个了不得的盗墓团伙。
警方继续伪装身份,与这伙盗墓贼进行更多的接触,获得对方的信任之后,终于找到了文物的藏匿地点,警方当即决定抓捕,一伙盗墓贼全部落网。
据高虎交代,他们于2018年10月在扬州甘泉山汉墓群实施盗墓行动,每天晚上10点开挖,凌晨4点撤退,挖了整整一个月也没能挖到墓穴,就在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发现了别人遗留的盗洞,顺着盗洞进去一看,才发现这座古墓已经被搬空了,只剩下一些木头,于是,他们就将这些木头运走了。
2018年11月,高虎不甘心,他又一次回到扬州,继续实施盗墓行动,这一次他的运气不错,顺利打通了一个盗洞,可是,这座古墓比较普通,里面根本没有陪葬品,高虎一怒之下,又把墓穴里面的木头运走了。
高虎一伙人,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做贼不走空,盗墓就盗墓,连棺材板都没给人留下。
写在最后:从以上3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盗墓贼至今仍旧存在,而且十分猖獗!
盗墓贼,他们盗窃的是国家文物,他们危害的是历史考古,他们摧残的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他们影响的是收藏市场,真可谓是一颗毒瘤。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我就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盗墓故事。前不久,有个乡长的老娘死了。乡长是个孝子,于是把老娘的葬礼安排的非常隆重,又吹又打,风风光光地下棺埋葬。没想到当天夜里,坟地就被扒开,里面的陪葬品被洗劫一空。消息传到乡长耳朵里,他第一时间赶到坟地,发现现场一片浪籍,棺材盖被撬开,里面露出老娘的遗体,一下子瘫在地上。有人想报官,但遭到乡长的阻止,他说不想打扰老娘清静,组织人草草掩埋了。可是没过几天,正在开会的乡长被上级纪检委来人带走。这段日子,一直有人举报乡长卖山卖地,贪污受贿,但苦于没有证据,迟迟没有下手。这一次也不例外,乡长矢口否认自己犯罪事实,后来工作人员放了一组照片,他顿时哑口无言。照片上一块黄布包裹着一叠钱,足有上百万,还有一些贵重物品,那块黄布上赫然写着xⅹ氏享高寿八十有二。这正是乡长老娘的姓氏年令,而这块黄布正是乡长老娘的经旌,通常蒙在死人身上。乡长老娘墓被盗之后,乡长一眼就发现蒙头的经旌不见,他当时就预感事情不妙。原来,乡长得知自己被人举报之后,一直担心事情败露,为此煞费心计,正巧老娘去世,他灵机一动,夜里瞅着大家休息自己守夜机会,偷偷将脏款塞进棺材里,然后再让老娘躺在上面。他自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做梦也没想到有人会盗墓。据说这盗墓贼猜测乡长老娘死后一定会有许多陪葬品,正好他手头拮据,便乘黑摸到坟地,新坟土松,几下就见到棺材,他用丁字锹撬开棺盖,伸手一摸,竟然拿到一迭钱,他吓了一跳,还认为乡长家有钱,用真钱陪葬,结果发现老太太身下铺了厚厚一层,全是钱,还有一些贵重物品。这盗墓贼也忒胆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老太太蒙在身上经旌扯下来,把这些东西打包回家。回家一清点,足有上百万,他一下蒙圈了。二天之后,他做出一个大胆举动,通过快递把钱和经旌寄给市纪检委,他相信明眼人一眼就认出这东西来龙去脉。事情果然不出所料,接到包裹的纪检委立即传讯乡长,在铁的事实面前,乡长只好自认倒霉。至于那个盗墓贼,时至今日也没人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我是6000年前的那个挖墓人转世,我转世盗墓就是为了让红山文化重见天日。”姚玉忠站在被告席上依旧不忘神化自己。他作为“红山大案”的头号主犯,也确实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盗墓案的几个之最,不仅涉案人数多达225人,而且还追回文物2063件,价值逾5亿。
不过53岁的姚玉忠借“转世”神化自己的同时,也认为自己被抓冥冥中自有天定。公安部为侦破“红山大案”成立“11.26”专案组,没成想这日正是姚玉忠的生日。而警方抓捕姚玉忠是在凌晨三点,又恰逢姚玉忠降生的时辰。还有姚玉忠的落网地点是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的天义宾馆。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天意”所归吗?姚玉忠从盗墓到被捕,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自学而成的“祖师爷”姚玉忠的犯罪脉络,是从老家内蒙赤峰一路盗向辽西的朝阳。“转世”不过是姚玉忠惑众伎俩,但还是有人将其奉为“盗墓界的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
甚至还有人盛传姚玉忠是祖传的摸金校尉,深得父亲真传,习得“寻龙点穴、求风问水”绝技,可以凭借天象、星斗的位置以及手中的罗盘,就可在方圆百里确定一座古墓位置。
外界将姚玉忠传得神乎其神,其实姚家祖传的是篾匠,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织席贩履,而姚玉忠的盗墓技术纯属自学而成。
1962年,姚玉忠出生于内蒙赤峰宁城县新房村一普通农家。父亲除了种地外,就靠编筐技艺养活家中七个孩子。
姚玉忠在家排行老三,自幼聪明机灵,不仅经常走村串巷贩卖皮子、猪鬃之类物品,属于村中头脑活络的人物,而且特喜欢读书,虽只有小学文化,字都未认全,却看过很多“风水”、“易经”之类的书籍,对天文、地理颇有研究。
其实姚玉忠自幼喜欢研究风水,皆与老家的地缘文化有关。赤峰顾名思义就是“红山”,相传远古时期,西王母欲惩罚犯规的九位仙女,吓得九仙女慌乱间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落人间,形成九座红色的山峰,所以红山又名九女山。
1930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在赤峰一带考古,曾发现许多陶片与古代文明遗迹。后来梁思礼将距今五六千年前,在辽河流域因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称为“红山文化”。目前这里已发现墓葬、陶窑、祭祀等1000多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精美玉器。
可想而知赤峰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譬如1971年赤峰出土的“红山玉猪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龙的形象。而姚玉忠所在的村庄新房村,更是随时都有可能看到古董。
据说在新房村,每逢暴雨过后,就能在山上捡到石器或陶片,运气好的还有可能会捡到完整的器皿或玉器,那可都是距今几千年的老古董。
其实这都与红山墓葬习俗有关。红山时期的氏族墓葬形式主要是“积石冢”,也就是用许多石块垒起来的石棺墓,然后再选择埋在高山或山丘的顶部。
这种墓葬一般埋得不深,所以历经几千年风雨,许多墓室经过风化、水土流失或开垦等地质变化,就很容易被发现,以致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等随葬品散落民间。
但当地村民意识不到这些古董价值连城,往往随意毁坏,或是廉价换两袋米面。而头脑灵活的姚玉忠却从中意识到了,一个比当篾匠来钱快千万倍的办法~盗墓。
姚玉忠认准这条路后,除了看书学习外,还热衷于“实地考察”。牛河梁遗址公园、赤峰博物馆、故宫以及清东陵,甚至赤峰、深圳、北京等地的古玩市场都是姚玉忠的重要考察场所。他一方面将书面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墓葬形制特点;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看实物,以提高自己的文物鉴赏能力。
不明所以的村民们看到姚玉忠衣着谈吐变得儒雅,不再像农民或小商贩,只以为他迷上了旅游喜欢出去见世面,却未料姚玉忠正在暗中储备盗墓技能。
姚玉忠考察归来后,将理论结合实践,又喜欢上了“爬山”,没事儿就到建平县和凌源市的一些山上转悠,有时一待就是一天。就在姚玉忠被捕的前一天,他还去山上看了一次。其实这就是盗墓圈所谓的“踩点”或“点穴”。
随着红山文化兴起,许多来自西安、洛阳的盗墓者蜂拥而至,但他们都没有盗掘成功。其实并非他们水平不行,而是他们不了解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墓葬特点。
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墓葬中皆是陶器、玉器,并无金银以及青铜等金属器皿,所以一般盗墓者拿着现代金属探测仪,根本就找不到那些积石冢的位置。而姚玉忠却可以完全不依赖任何高科技工具准确定位。
据新房村村民回忆,姚玉忠少时与发小们一起放牛,经常玩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孩子在山包这边,耳朵贴在地上,另一个孩子几十步外跺脚,趴在地上的孩子可以听到土层中传来的“咚咚”声。别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只有姚玉忠知道此处下面有古墓。
由此可见姚玉忠对墓葬文化悟性极高,再加上后期潜心学习,可以说吃透了红山墓葬的特点,不仅可以准确定位墓葬,而且还能知道墓主人身份是平民还是上等阶层,所以总能找到比别人出货多的古墓。
牛河梁地区的16个红山文化遗址,都惊人地呈现北斗七星的排列布局,可见古人是按照风水学来选定墓址。虽说历经几千年,红山遗址的地质与外部环境可能有变化,但星象不会变,所以姚玉忠就是先凭借星象、风水确定古墓的大致区域,然后再借助民间传说与资料进一步确定古墓大体位置,最后再用其特制的“扎子”探土,最终断定积石冢具体位置。
姚玉忠所用的“扎子”与“三维立体成像仪”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相比,简单又特殊。“扎子”是由多截钢筋连接而成,不仅携带组装方便,而且性能也要比传统的洛阳铲要高。姚玉忠将“扎子”扎进土里拔出后,通过观察扎头上土层颜色变化,判断下面是否存在“活土”,继而推测下面是否有墓葬。
一般情况下,姚玉忠白天踩点,用“扎子”发现古墓后,当天晚上就开挖。而且姚玉忠比别人高明的是,他还经常随身携带一包草籽。
姚玉忠盗墓多选在夏秋草木生长旺盛之际,每次盗墓就像给墓葬做一个“微创手术”,然后临走时除了回填盗洞,有时还会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盗洞口处就会草木茂盛,以免被人察觉。
姚玉忠的这些神技以及盗墓极高的成功率,在同行兼合伙人冯杰的渲染下,一度成为盗墓圈中多人膜拜的“祖师爷”。所以“红山大案”打掉的12个盗墓团伙中,有9个与姚玉忠有联系,许多盗墓团伙头目,以前都曾在姚玉忠手下干过活儿,都幻想有朝一日能像“祖师爷”一般风光,但这位“祖师爷”的人品却不咋地道。
“祖师爷”的贪、精、狠、毒中国盗墓史上曾出现不少门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以及发丘将军等四大门派。这些门派各有特点,有的采用暴力破坏古墓,也有的利用星象风水定位,所以民间素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之说。
而红山文化因处关外,以前鲜有人关注,盗墓者也比较少,所以姚玉忠的横空出世可以说自成一派,并得到当地盗墓圈推崇。不过据当地落网的盗墓团伙成员反映,姚玉忠比较“贪、毒、狠”,不太能合人。
姚玉忠作案频率相当高,2013年~2014年仅一年时间里,他就参与作案200多起。而他每次踩点,都是独自前往,不允许别人跟随。姚玉忠私下聊天也从不涉及踩点的诀窍,甚至连亲弟弟姚玉飞也甚少传授,以致姚玉飞后来一气之下投奔了冯杰团伙。
即便是挖出“货”后,姚玉忠也常常“分赃不均”。其实每次作案,姚玉忠很少亲自动手,都是在旁边指挥。但到文物快要出土时,姚玉忠就支别人去喝水抽烟,他独自下坑拿小刀仔细刮掉文物上的最后一层土后,将文物装进自己口袋。谁也不知道到底挖出什么“货”,也不知道挖出多少货,都是姚玉忠销赃后给多少钱就是多少。
据同案犯董财供述,他们曾在朝阳市农村公路边的山上挖掘过三个地方,地点是姚玉忠确定,让怎么挖就怎么挖。有一位团伙成员因反复询问出土文物的价值,惹得姚玉忠有些不高兴,他竟当场将一个玉圈与一对儿玉镯砸碎扔进包谷地,并威胁同伙以后爱干不干。
姚玉忠的贪婪逐渐引起他人不满,于是许多骨干成员纷纷另立山头,这也是“红山大案”出现多个盗墓团伙的原因所在。
姚玉忠除了贪婪,还有狡猾的特质。一般盗墓都选在半夜进行,一是因为夜色掩护不易察觉,二是因为行间流传墓中东西阴气过重,出土不能见光的说法。
而姚玉忠选择盗墓时机,除了选择半夜外,大多选在夏秋季节,便于用草皮回填盗洞,而且他每次作案前都要看“天气预报”,有时专门选在下雨前作案,以便大雨冲刷掉作案痕迹。
可以说姚玉忠的反侦察意识相当强,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狠劲”也鲜有人堪比。有一次,警方在山上蹲守布控,与盗墓贼撞个正着,可有个盗墓贼宁肯跳崖也不愿被抓,后来才知道此人就是姚玉忠。
姚玉忠那次被摔断三根肋骨,可他怕引起警方怀疑,不敢去医院,竟跑到赌场故意与人起争执,伪造“打架腰部受伤”才去了医院。其实警方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早就知道有个很神、出货很快的老姚存在,但因姚玉忠太过狡猾,警方没有查到更进一步的细节,估计那次如果不是姚玉飞落网,想抓到姚玉忠可能很难。
姚玉忠不仅对自己狠劲儿,即便是同行或合伙人,他同样会下黑手。2014年10月26日晚,王某山等五人在姚玉忠指使下闯进冯杰家中,强行捆住冯杰的手、脚,进行殴打威胁,最终从冯杰的古玩店保险柜中抢走11件红山文物。
因为文物来路不当,冯杰不敢报案,只得让两名心腹暗查到底谁抢了自己。直到落网后,冯杰才知道下手的居然是曾亲密合作过的姚玉忠。
姚玉忠之所以黑吃黑,除了因为分赃不均、以及弟弟姚玉飞投奔冯杰等琐碎矛盾,触犯了他的利益外,最主要是其知道冯杰手中有不少“好东西”,可以用来缓解资金压力。
难道姚玉忠还会缺钱吗?还别说他还真缺钱,据说姚玉忠落网后,司法机关清查其个人账户里居然只有一分钱,其盗掘文物所得赃款都被输在了牌桌上。
姚玉忠在盗墓圈名声显赫,但在赌桌上却是个十赌九输的“老败家”。也许源于数十年昼伏夜出的盗墓生涯,姚玉忠一到晚间就眼睛特别亮,只要不盗墓,就聚到一起赌博,一赌就是一个通宵。
可以说姚玉忠除了盗墓外,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赌博,可其赌技太差,甚至经常落入圈套。有一次,一个瘸子出老千,让姚玉忠下重注输个精光,最后不得不用自己盗来的玉器抵押。
姚玉忠本人就曾说过,在河北某地下赌场一下子欠下7000多万元赌债,有时来不及出售文物,就直接拿文物抵押,原本值100万的文物折半要50万元,甚至有时直接一折,以10万元低价当场抵押,事后鲜少赎回。
尽管如此,姚玉忠还是认为赌场是最真实的人生,所以他因为输得太多急了眼,才会黑吃黑吃到冯杰头上。
姚玉忠个性孤傲,曾自诩100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他一个。也许他对古墓的研究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不行正路,终归会善恶到头终有报。
“祖师爷”的没落姚玉忠经过多年经营,已形成了资金提供、设备投入、勘探古墓、盗掘古墓、销售分赃的一条龙产业链。他们疯狂的盗墓行径,也已引起的警方的注意。
2015年,辽宁警方为侦破一系列盗墓案,特成立了“11.26”专案组,一举抓获10个盗墓团伙217人,缴获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战国时期、汉代、三燕、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出土文物。
因为涉案人数众多,并且案情复杂重大,遂这一系列盗墓案被称为“红山大案”。而姚玉忠因一人犯数罪,成为此系列盗墓案的头号主犯,并于2016年4月14日,被朝阳市中级法院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抢劫罪以及倒卖文物等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但姚玉忠并不打算认账,不仅借用“转世”之说为自己狡辩,甚至还惋惜地说:“我已经找到了秦始皇陵墓入口,还想去秦陵呢,太可惜!”
其实没有认识到盗墓乃犯法行为的不止姚玉忠一人,直到现在姚玉忠老家的亲戚还在说:“姚玉忠被抓太可惜了,他的看山本事,现在人们想学也没地方学了。”
中国自遥远的商代就有灵魂不灭的观念,于是就走了厚葬之风。后来《中庸》又提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简单说就是认为,对待死者要像活着一样,才是真正的孝道。所以人们才会用丰厚的财物给逝去的亲人陪葬。
而厚葬的恶果就是吸引众多盗墓者,甘冒法律制裁风险,不顾道德舆论的谴责,抵制住内心深处的恐惧,在寂静的夜晚将罪恶的斧头伸向古墓。
因为巨大利益诱惑,姚玉忠们意识不到盗墓违法,所以现代不仅存在着盗墓者,而且暂时还无法杜绝。我们唯有加大打击与严惩盗墓贼的力度,以尽可能避免文物的大量流失,以及历史文化考古的断层。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现在的盗墓贼手法更高,而且基本短命,这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看完你还敢盗墓吗?
现在到底有没有盗墓贼?答案是肯定的,很多大墓都是盗墓贼发现的,因为被破坏过,所以,考古学家赶紧进行抢救性发掘
说实话,我们这里的墓都有可能被人盗过,有一次我们去山里面采蘑菇,就发现过一些盗洞,把人家的墓挖得稀巴烂,当时有人说,那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有盗墓贼来盗墓了
而且在电视上也经常看见这样的报道,有人发现在地面上有很多的盗洞,接到报警后,民警就赶到现场勘察,发现是盗墓贼所为,而且他们还没有成功,只是在进行中而已,警察就在夜晚的时候蹲点守候,然后将这些盗墓贼抓个正着,古时候有摸金校尉,现在依然有盗墓贼
“摸金校尉”是当年曹操为了给部队发军饷,然后成立了这个组织去盗墓,说到盗墓最有名的恐怕就是东陵大盗孙殿英了,1928年的一个夏天,他直接派军队盗了慈禧太后的墓室,获取了很多稀世珍宝
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也埋葬着无数的古墓,所以现在也有一些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他们罔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居然对古人的墓打主意,但这是不义之财,不但是有损阴德,还会遭到法律的制裁,搞不好还短寿,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现在的盗墓贼会拿着电瓶、手电筒、鼓风机、洛阳铲等很多的作案工具进去,他们挖的盗洞是一个圆形的,然后就从这个洞钻进去盗墓
而且盗洞能够达到十多米的深度,挖这么深的一个洞下去,只要发现有墓室和陪葬品,就会赶紧把这些东西挖出来,但是盗洞的直径很小,根据记者的介绍,他们用钢架在上面架好,然后绑一根绳子,固定在滑轮上,就找一个体型比较瘦的人放下去
盗洞挖得很深,那么就会挖出大量的土,这些土被散到四周去,不能一大堆的完全堆在一起,能起到伪装的作用
盗墓贼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洛阳铲,然后还有铁锹、铲子、斧头、镐、凿等等,现在的科技很发达了,盗墓贼还可以使用金属探测器来搜寻
有盗墓贼会使用铁钎,来把墓室的石门撬开,插入地下的时候,还能辨别出是土层还是石砖
而且现代的盗墓贼还会使用头戴式防水矿灯,能起到很好的照明作用,还有防水的功效,还有一些墓室非常的结实,他们还会使用工兵铲和炸药,为了避免迷路的现象发生,还会使用到指南针来测量方位
为什么盗墓贼都比较短命呢?因为《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影响,很多人以为盗墓的人都是神通广大的,其实他们大多都比较短寿的,这难道是有什么诅咒或者遭报应吗?
早在商朝时期,商汤的墓就成为了第一个被盗的墓室,对于盗墓贼来说,也有很多的讲究,在《鬼吹灯》里面,就有这样的描述,进去盗墓的时候,要在西南角点上一根蜡烛,如果这根蜡烛灭了,就要赶紧停止盗墓了,否则的话,后患无穷,很可能你就会不久于人世,难道他们是遭遇了诅咒了吗?
其实不然这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进去山洞探险,千万不能使用手电筒,一定要点一根火把,看着火势越来越小,就要赶紧跑出去,否则的话,火把灭了就很危险了
因为山洞的氧气稀薄,要是火把灭了,就代表没有氧气了,那么人就会活活的憋死在里面,暮室深埋在地下,同样是氧气稀薄,点上一根蜡烛,就能够辨别出还有多少氧气,要是蜡烛熄了,你还不出来,同样是会窒息而亡的
而且一些大墓在下葬的时候,还会点上一些长明灯,这些灯也会消耗掉一部分的氧气,在古代的时候,盗墓的现象就很猖獗,所以,一些贵族的墓室都会有防盗措施,设置了很多的机关暗器,甚至还有毒气,让人防不胜防,所以盗墓贼进去的时候,一方面可能因为氧气不足窒息死亡,另外一方面,可能遭到机关暗器的伤害
就算这些机关早就失灵了,但墓室长期在地下,也会繁殖出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近距离接触的人,很容易被感染,当时可能就会觉得头晕,出来之后,这些病毒一直留存在他们的身体里,慢慢的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下降,然后就会出现死亡的现象
写在最后所以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盗墓贼为什么短命的原因,而且盗墓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会遭到世人的唾骂,法律的严惩,半夜三更的时候还会做噩梦,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事情败露了被抓走,整天活在焦虑恐惧中,心理负担越来越大,而且也怕遭到报应,于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那么他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差
所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千万不能做这种损阴德的事情,说不定你还没有成功的盗取宝物,就已经被抓了个正着,古人的东西就让它安静的埋葬在那里,任何人都不可以据为己有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历史上有记载的盗墓行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因为视死如生观念的影响,前人很流行厚葬。而厚葬诱发的不良不仁行为,直到今天都没有禁绝。
我简单说说这个事。
秦末农民起义的火光烧到了关中,项羽就打起了秦始皇陵墓的主意。西汉末年,起义军就到长安城北面对西汉的皇帝陵墓下手。刘邦的长陵和吕后陵,刘彻的茂陵等都未躲过劫难。到了唐代末年,黄巢的队伍由长安城出来后,又对西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下手。随后,黄巢把人马拉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可地不容奸,黄巢没有得手。而五代的温韬却把关中唐代十八座帝陵中的十七个挖了。
以求财求材为目的盗墓行为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比如曹操对西汉王陵的盗掘,比如孙殿英对慈禧太后陵墓的毁坏等等。长期以来,受高额利润诱惑,盗墓行为屡有发生,给文保造成极大损失。有人用“十墓九空”比喻古墓葬被盗的情况不无道理。
随着国家文物保护力度的加大,法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民众文保意识的提高,盗墓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文物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但盗墓还没有完全绝迹。我举几个例子。
2017年8月安阳市殷都区发生了一起殷墟文化遗址被盗案。在案件侦破工作中,发现盗墓团伙多达十几个。
今年8月,青海破获了都兰特大盗墓案,涉案文物64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十六件,二级文物七十七件。
盗墓违法损德,盗墓贼如过街老鼠。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墓贼会绝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