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金圣叹评《水浒传》有三不快,一是史进找不到王进,二是不知张青店中麻杀的头陀行者是谁,三是不知栾廷玉的生死去向。王进和栾廷玉还有正面出场,最神秘的就是头陀行者了,只是提了一下名字,仿佛就是来给武松送一身行头的。

头陀行者究竟是谁?

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孟州道大树林边十字坡,开着一个酒店。这家店不是一家普通的酒店,是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夫妻二人开的一家黑店。这家店的服务简单而粗暴,有过往客商前来吃饭直接用蒙汗药放倒,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不知有多少过往之人被孙二娘放倒,做了大馅馒头,反正武松经过时,在作坊里看到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

张青开店还是有点小原则的,有三等人不杀。这三等人分别是云游僧道,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各处犯罪流配的人,只是张青主要是卖去附近村里馒头,酒店主要是孙二娘经营的。孙二娘就没有原则了,有过往之人全部放倒,鲁智深当初经过十字坡就被放倒扛入了作坊,幸亏张青及时赶来救下了他,武松则是凭着自己的经验识破了孙二娘的诡计。最可惜的就是头陀行者了,这是一个长七八尺的一条大汉,张青回来时,他已经被卸下了四足。

头陀行者究竟是谁,在《水浒传》中竟然完全无迹可循。关于头陀行者,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他是一个长七八尺的大汉,身带一张度牒,脖子上带着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身佩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其实,度牒是僧尼的证明文件,后来武松用这个度牒做了护身符,应了他的名字,完全可以知道这个头陀是谁,只是作者并没有明说的意思,使得这个神秘头陀的来历竟然没一点痕迹。

这个神秘头陀的来历让很多人感到好奇。金圣叹读到此,曾批注“忽然又撰出一个头陀来,黄昏风雨,天黑如磐,每忆此文,心绝欲死。”在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水浒外传》中也曾提及了这个头陀,他原是屏风岭少林寺的广惠长老,双戒刀得自少林总院真传,为人逞强好胜,在江湖上杀人无数,最终却被张青夫妇麻翻杀害,只留下了一身装备。武松血溅鸳鸯楼后,张青、孙二娘将头陀的行者服饰送给了武松,后来武松和时迁经过屏风岭少林寺时,被广惠的师兄住持广恩发现,他以为武松杀了广惠,因此引出了武松只身大闹少林寺,少林寺设摆擂台与梁山好汉赌斗输赢等精彩故事。

雪花镔铁刀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镔铁是古代的一种钢,雪花镔铁是西域出产的一种雪亮的精铁。在古代,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镔铁剑极其锋利,有“吹毛透风”之誉,头陀行者留下的戒刀就是镔铁所造,非常锋利。

当年头陀行者在十字坡被杀后,留下了一身行头。这些行头包括“一个铁界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穗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 这身行头都给了血溅鸳鸯楼后的武松,并且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最神秘的无疑是那两把雪花镔铁刀了,据张青所说“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得响”,仿佛是有灵性一半,武松得到后再也不叫了。

万物皆有灵,刀也一样,何况是一把屡经血光的刀。头陀身带一百零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这是一百零八条性命,这一百零八个战绩不用说必是雪花镔铁刀所为。一百零八个战绩,战无不胜,头陀必然是一个江湖上有名的人物。在头陀死后,那两把屡经厮杀而阴森冷酷的戒刀自是不甘于寂寞,每夜萧萧作响,或是有怨气或是渴望着再次饮血。

宝刀配英雄,两把雪花镔铁戒刀一直在等待他的新主人。这两把渴望饮血的戒刀可不是一般人能镇住的,而武松自然不是一般人。武松是一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汉,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为报兄仇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其后更是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武松的杀气比戒刀的前任主人头陀行者只强不弱,又怎会镇压不住它。

在张青店中的日子太寂寞了,戒刀才会每夜啸叫。武松收到刀后,夜走蜈蚣岭,先杀道童祭刀又斗杀飞天蜈蚣王道人,长期不饮血的戒刀自然感到满足。其后,两把戒刀跟随武松屡经战阵,杀小喽啰如切瓜砍菜,更是曾秒杀耶律得重、贝应夔、方貌,掠马脚,断马头,砍首级,都只需一刀。在武松手中,戒刀自然不会再寂寞了。

最后,就是一个很神秘的点了。头陀行者身带一百零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梁山正好是一百单八将。最神秘的是,按照孙二娘所说头陀年甲貌相与武松相等,就像是前世前缘。当武松穿上头陀的衣裳后,他自己都感叹一似自己身上做的,而箍上界箍儿挂上数珠后,张青和孙二娘更是喝彩为前生注定。这就是一场奇妙缘分,当武松穿上头陀的一身行头出门后,张青夫妻再次喝采道:“果然好个行者!” 此后,行者武松就是头陀,雪花镔铁刀有了归宿,自然不会再啸叫。

尘归尘,土归土。征讨方腊结束后,武松断了一臂,在六和寺出家,雪花镔铁刀也随他而沉寂。

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雪花镔铁刀事件。这个雪花镔铁刀在孙二娘手中时,每到夜里就要啸叫,而当这把刀被送给武松后,就不再啸叫了,令人惊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何会有这等奇异之事的发生。

雪花镔铁刀

雪花镔铁刀在书中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武松初到孙二娘的店里时。当时武松因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官差押送,在路途中就正好进了孙二娘的黑店。孙二娘准备用麻药将三人迷晕,做成人肉包子,结果武松技高一筹,不仅没被迷晕,还趁机捉住了孙二娘,后来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及时赶回,才化解了两人之间的误会。在一番交流中,雪花镔铁刀首次露面,不过此时孙二娘也没想过要将这把刀送给武松,毕竟武松此时还算是犯人。

雪花镔铁刀第二次出现时,已经是血溅鸳鸯楼之后了。当时武松狂性大发,连杀数人,已经是彻彻底底的打算反抗朝廷了,当他来到孙二娘的店里时,跟孙二娘说了自己准备逃亡的想法,这个时候孙二娘才将雪花镔铁刀送给了武松。

原文:孙二娘道:“二年前,有个头陀打从这里过,吃我放翻了,把来做了几日馒头馅。却留得他一个铁戒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繐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如常半夜里鸣啸的响。

说来也怪,自从武松拿到这把雪花镔铁刀之后,它便再也没有啸叫了,这是为何?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雪花镔铁刀有怨气

雪花镔铁刀原属于一个头陀,而这个头陀呢,正是在孙二娘的店里被干掉的。这把刀不是普通的刀,身有灵性,见主人无缘无故遭此大难,心有不平,所以时常夜里啸叫,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怨气。一般人是听不到这种啸叫的,但孙二娘夫妇却能够听到,这倒不是因为孙二娘夫妇害怕,毕竟她俩长期干这种事情,心理素质还是非常过关的,只不过是张青觉得对此刀 的主人心有愧疚,后悔杀了他。

原文:张青道:“只可惜了一个头陀,长七八尺,一条大汉,也把来麻坏了,小人归得迟了些个,已把他卸下四足。想这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怀念他。

从张青的话语来看,其实他当时是不想杀这个头陀的,但是他回来晚了,没能拦住孙二娘。直到现在他心里也时常后悔,没能救下这个头陀。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张青孙二娘觉得愧对这个头陀,都经过了这么多年,还时不时后悔,怀念头陀,可见他们对于此事的执念是有多么的深。白天人的精神亢奋还好,一到了晚上,人的精神懈怠,就容易产生幻觉。

雪花镔铁刀本身有怨气,又加上张青孙二娘夫妇神经衰弱,所以才会听到每夜啸叫。等到这把刀送给武松之后,远离了张青孙二娘,他们不用见物思人,自然对于头陀的愧疚就会少了很多,也就不会一天乱想了。

二、雪花镔铁刀有杀气

从孙二娘和张青的口中,我们可以断定,被他们杀掉的这个头陀,其实也是个非常厉害的江湖中人,倒是和梁山好汉比较搭调。看这头陀的装扮,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不知道是需要杀多少人,而经历过这么多杀戮的雪花镔铁刀,自然是有杀气在身。

杀气这东西,很多人并不相信,但其实它是真实存在的,比较玄幻。有些东西、有些人的气质里面,就会给人一种相当大的压力,比如农村杀猪、杀狗的,杀得多了,身上就自动染上了杀气,再凶狂的猪、狗在见到他们时,都会心生怯意,这就是所谓的气场压制。其实人也是一样的,你看那些久经沙场的士兵,那种犀利的眼神,一看就是杀气非常的重。

这把雪花镔铁刀也是相同的情况,他跟着原主人经历了太多杀伐,杀气磅礴,此时将它闲置一边,自然是非常不满,时常啸叫。而当它遇到武松时,武松身上所散发出的杀意,非常浓厚,一下子就镇住了这把刀,有武松在旁,它自然是不敢有任何举动!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只有武松才能掌控这把雪花镔铁刀,他是这把刀的新主人。

结语

雪花镔铁刀在孙二娘手中每夜都啸叫,而跟随武松后就不再叫唤了,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此刀之前有怨气,原主人死的不明不白,而且孙二娘夫妇又心存愧意,放大了此事。二是此刀杀气很重,不愿被埋没,当遇到新主人武松后,被武松收服,自然是不敢再啸叫了。

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刀剑就像神佛塑像,本来不过是钢铁,是泥胎,可是一旦成了型,被人使用,受人参拜,便有了灵魂。

刀剑的灵魂来自何处?来自杀气。杀气,来自鲜血。杀的人越多,饮的人血越多,这把刀或者剑的杀气就越重。

孙二娘送给武松的这把雪花镔铁刀,本是来自一个头陀。头陀被孙二娘报了包子,这把刀自然就落到了孙二娘之手。

据孙二娘说,每到夜晚,这把刀都要啸叫。

这有点夸张。可是由此也可猜到,这把刀曾经杀过无数人,喝过无数人的鲜血。杀气已成。

杀气既成,却被闲置,无英雄用武之地,自然就会觉得寂寞,觉得冤屈。不平则鸣,这把刀是在为怀才不遇而鸣啸。

遇到武松后,就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当然就不叫了。

武松是谁?潘金莲知道,西门庆知道,蒋门神知道,飞云浦和鸳鸯楼上的那些尸体也知道。武松身上的杀气,怎么也不会比这把朴刀少吧?

碰到杀气如此重的主人,这把刀高兴还来不及呢。它知道,以后会有的是人血喝。

因此就不再鸣叫。

说来奇怪,杀气这东西看起来玄乎,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古代那些负责砍头的刽子手,即使在夏天炎热之时,靠近他的人也能感觉到一股冷森森的凉气。

这股凉气,就是杀气。

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那双雪花镔铁戒刀本是被孙二娘杀死的头陀所有,武松落难之际,孙二娘张青夫妇把这两把戒刀以及头陀留下的戒箍、衣服、人骨数珠、度牒全部赠送给了武松,让武松假扮成出家人躲避官府的追捕。

这两把雪花镔铁戒刀非常神奇,每夜都要鸣叫,关于戒刀鸣叫之事在武松初次与孙二娘张青相识时,张青曾介绍过:

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界尺,一领皂直裰,一张度牒在此。别的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

可见这两把刀是非常有灵性的,似乎是在呼唤它的主人。当时武松是在押犯人,孙二娘等当时并没有把戒刀等物品送给武松。

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又一次与孙二娘、张青夫妇见面,孙二娘重提雪花戒刀半夜鸣叫之事:

二年前,有个头陀打从这里过,吃我放翻了,把来做了几日馒头馅。却留得他一个铁界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稩色短穗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得响。

似乎冥冥注定武松与这两把戒刀有缘,自从武松获得这两把戒刀后,戒刀似乎安静了再也没有鸣叫过。那么《水浒传》为什么要写戒刀鸣叫呢?究竟是何用意?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武松英雄盖世的冲天豪气。

戒刀半夜鸣叫显然是有一种极强的怨气,是在控诉孙二娘杀死头陀,用这种方式干预孙二娘张青的正常生活。

直到遇见武松,戒刀老实了,它的怨气被武松的豪气冲散了。就如同三国时期原本是吕布坐骑的赤兔马,吕布死后谁都驾驭不了这匹宝马,直到遇到关云长赤兔马就变得老实驯服了,这说明宝马是通灵的,是能够认识真英雄的,在英雄面前宝马甘愿被骑。戒刀同样的道理,在武松的英武面前戒刀也变老实了,因为它也知道武松是真英雄,只有在英雄手里刀才能大显神威!只有在英雄面前宝刀才会被震慑被降服!此正是:英雄配宝刀,沙场建奇功!

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十字坡收藏的两把雪花镔铁戒刀每夜啸叫,孙二娘把它交给武松后就不叫了。因为,这两把戒刀原本就是武松的,见到了主人,当然就不再啸叫的。

真是这样的吗?

张青、孙二娘一定知道神秘头陀的来历

越说越奇了,张青、孙二娘怎么会认识这个神秘头陀呢?书中写道,武松第一次来到十字坡,张青就说了这个神秘头陀的事情。

武松血洗都监府,逃到十字坡时,张青、孙二娘帮助武松逃难,把头陀那身装束打扮了武松。此时,还是没有交代那个神秘头陀是谁。

为此,金圣叹先生“弥月不快”十分想念这个威武的神秘头陀,把他与王进、栾廷玉一起,称为“水浒三大神秘人物”。

其实,施耐庵已经在书中暗示了,张青、孙二娘,以及后来的武松、宋江、孔明、孔亮都知道这个神秘头陀的来历。因而,神秘头陀其实并不神秘,只是我们不解施耐庵之意而已。

难道,这个神秘头陀有来历?

《水浒传》中有很多佛、道符码,施耐庵以此表达了自己“佛道合一”的思想,抨击北宋王朝数典忘祖,疯狂崇道、抑佛。书中,明写了梁山两大佛门弟子,鲁智深、武松身上都兼具了佛道合一的符码,体现施耐庵的宗教观。

在写到鲁智深出家时,施耐庵细细的写了剃度过程。其中,提到了“五花度牒”。这份度牒是空头的,智真长老拿着他给鲁智深起了法号,然后,交给记录僧填写。记录僧填写完毕,又交由鲁智深收了。

于是,这份空头度牒就有了主人,就是鲁智深这名僧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上应当有哪些信息,想必每个读者都是知道的。

施耐庵在写神秘头陀时,至少有三处提到了这个行者有一份证明其身份的度牒,与鲁智深的度牒形成了对写。施耐庵反复讲到这份度牒,意图非常明确:但凡见到过这份度牒时,一定就知道了这个头陀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年龄大小,在哪里出家,等等。

张青、孙二娘、武松、宋江、孔明、孔亮都曾看过这份度牒,他们一定知道这个神秘头陀的来历。

但是,施耐庵就是不写度牒上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呢?那对雪花镔铁戒刀是神秘头陀的,这个神秘头陀到底是谁呢?

武松的前世今生

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有“前世”,他们的“前世”便是张天师镇锁的妖魔。同时,梁山三十六天罡还有另外一个“前世”,他们都出自《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这两大蓝本,都是有“原型”的。

武松的蓝本原型,绰号都是“行者”。龚开说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便要杀人”。优婆塞,就是在家带发修行的男子,也就是“行者”。因而,武松的“前世”本身就是个行者,一出场就是个行者。

但是,这个“行者”在《水浒传》中神秘的消失了,直到武松在十字坡装扮成行者,蓝本人物的“行者”才正式登场。此时,武松二十六岁。

那么,蓝本人物中的那个行者去哪儿了呢?毫无疑问,就是那个被孙二娘麻杀的神秘头陀。

武松做行者之前,其实早就是“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行者了,施耐庵完全按照武松的蓝本,塑造了一个江湖上的武松。而在隐藏的伏线中,却暗藏了真实的武松。

武松就是神秘头陀在江湖上的投影,是一个人写成两个形象的“分身”写法。这种写法在《水浒传》中比比皆是,不独武松一人。只是施耐庵写书不重复,其他人的表现手法不一样而已。

比如,罗真人是张天师虚靖的嫡传弟子,公孙胜则是嫡传徒孙。引诱洪太尉放走妖魔的上清宫住持真人,其实就是罗真人。因为,“五雷天罡正法”就是虚靖先生发明的,历史真实中,虚靖先生发明了“雷法”,是道家最高法术。施耐庵以“雷法”为道具线索,写了另外一个罗真人。

关于这一点,我在专栏中解读公孙胜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讲述,此处搁下不表。

既然武松就是神秘头陀的江湖投影,是一个人的两个分身,那么,那对雪花镔铁戒刀的主人就是武松。

所以,施耐庵反复提到那张度牒而又秘而不宣,其原因就是这份度牒上写着的就是武松的大名。因为,武松早就是“优婆塞”,肯定也是有度牒的。

镔铁雪花戒刀为何啸叫

上文所讲到,可能有点玄乎,施耐庵是这样写的吗?

解读《水浒传》就应当以《水浒传》文本为准,说神秘头陀就是武松,还得以施耐庵的文本说话。

武松杀嫂为兄报仇,杀人过程非常有仪式感。武松先准备了祭物,备了一桌酒席,请了四位高邻。书中说,武松所请的四位高邻分别是:

卖冷酒店的胡正卿,开纸马铺的赵四郎赵仲铭,开银铺的姚二郎姚文卿,卖餶飿儿的张公。

施耐庵在这处细节中刻意细细交代,其中大有隐喻,说来也是“细思极恐”。此处,只说武松与什么头陀的事:这四位高邻所代表的就是“酒色财气”。

“酒色财气”到齐后,武松便杀人了。

喝酒搞事情、杀人,是江湖武松的“行者”故事。

而那个什么头陀,同样是“酒色财气,便要杀人”。这个隐秘的人物,则是武松“前世”的潜影形象。书中写道,孙二娘出主意让武松装扮成行者时,有一次介绍了神秘头陀的装束:

留得他一个铁界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穗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的响。

头陀之所以被孙二娘麻杀,肯定是喝了酒,杂色端穗绦隐写的是“色”,鲨鱼皮鞘子证明头陀并不是个苦行僧,隐写了“财”。戒刀半夜里啸响,是“冤气”所致,证明这个神秘头陀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行者。

“酒色财气,便要杀人”,这就是行者武松。更何况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说的就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个神秘头陀不是武松又会是谁呢?

镔铁雪花戒刀半夜啸叫,也是在寻找它的主人。在头陀身上不啸叫,在武松身上也不啸叫,“他们”都是这对宝物的真正主人。

武松做了行者,便幡然悔悟,对宋江说,自己的罪孽要得到宽宥,便只有“天可怜见”,等到朝廷招安的时候了。此后,武松便不再“酒色财气,便要杀人”了。不再喝酒搞事情而滥杀,戒刀也就不再啸叫。

武松回归本真,但也是道家的“天伤星”,大聚义之后,还是要伤人的。等到镔铁雪花戒刀再度啸叫,再度伤人时,那就是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抗金战场上了。

武松就是神秘头陀,神秘头陀就是武松。因而,这对镔铁雪花戒刀交给武松之后,便不再啸叫了。

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啸叫,为何交给武松就不叫了?

《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件事:武松在“十字坡”差点被孙二娘蒸了人肉包子。

原来孙二娘只听说过武松的大名却没见过武松,武松恰好路过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孙二娘差点用麻药撂倒武松。

二人打斗在一起,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及时赶到,通报姓名方知是一家人,武松和孙二娘不打不相识,二人最后成了蓝颜知已。

武松要上路,临别时,孙二娘说:“兄弟,嫂子也没什么东西可送给你,我有一口宝刀,送给你当礼物吧。”

武松说:“嫂子家的传家宝,小弟万万不敢接受。”

孙二娘哈哈大笑道:“宝刀是一个头陀的遗留物,不过头陀早被我蒸了人肉包子了,我放着也没用。这口雪花镔铁刀每夜都‘嘶嘶’啸叫,烦死了,你赶快拿走吧!”

武松恭敬不如从命,于是带走了这口宝刀。

说也奇怪,自从宝刀跟了武松后,夜里再也不叫唤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明一点,这是施耐庵老先生夸张的写法,我从来没见过放在桌上自己会叫唤的宝刀,你说被风吹或者地震宝刀受震动发出声音外,安静夜里宝刀会叫肯定是闹鬼了。

我们抛开这些,下面就以宝刀会叫展开讨论。

据老辈人讲,有些东西只要开光后就有了灵性。孙二娘杀的头陀是个胡僧,他的宝刀肯定开过光。

据孙二娘说:头陀除了一口宝刀外,包裹里还有108颗经特殊处理的骷髅头,不用说这是头陀杀人的杰作。

开光后的宝刀每逢夜晚来临就要喝人血,因为头陀晚上要出去杀人。自从主人被孙二娘蒸了人肉包子后,宝刀再也喝不到人血了,所以饿得“嗷嗷”啸叫。

自从跟了武松,宝刀又能喝人血了所以不叫了。

再一种解释就是宝刀有了用武之地,头陀杀人用宝刀,头陀死后,孙二娘善于用麻沸散,不喜欢用刀。有灵性的刀如其人,就如人不被重用一样,所以每夜委屈啸叫,有怀才不遇的意思。

古语云:“红粉送佳人,宝刀赠英雄”。

这里面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是说红粉和宝刀有了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是说女人和英雄会更加出彩。有点“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意思。

大家想想看,你把红粉送给丑女人有什么意义呢?比如送给东施、西晋傻皇帝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诸葛亮的老婆黄阿丑等人,这些丑女人越打扮越让人恶心。

宝刀也是如此。

假如你把吹毛立断,切金如泥的宝刀赠给武大郎有意义吗?但是赠给武松就意义非凡了,宝刀和英雄都有了用武之地。

宝刀跟对了主人,有了发挥的余地,又能一展身手了,它也就不再喊冤叫屈了。

正所谓:“刀如其人,人如其刀”武侠最高境界就是“人刀合一”。

文/秉烛读春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