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薛丁山是演义小说的人物,出自《薛丁山征西》和《薛刚反唐》等小说。在演义中,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因功被封两辽王,娶有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三个妻子,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薛勇、薛猛、薛刚、薛强,都有万夫之勇。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薛丁山平定西凉,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薛丁山、樊梨花平定西凉的大功,四个儿子都被封为总兵,是大唐的小爵主,官二代。薛家的破败也毁在第三代身上,这都源于薛刚惹下的泼天大祸,他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致使满门都被武则天下令抄斩处死。
薛丁山四个儿子的命运薛勇
薛勇是薛丁山的长子,是薛丁山和窦仙童的儿子。薛丁山被封为两辽王后,他被封为红罗关总兵,外出任职。薛刚惹下大祸后,薛丁山满门被捉拿,武则天又派人去红罗关捉拿了薛勇一家。薛勇本来想要反出牢门,杀上皇宫,奈何薛丁山不同意,一家人全部被斩首,一起被埋了铁丘坟,最终只有薛勇的儿子薛蛟被薛家好友用亲子所换活了下来。
薛猛
薛猛是薛丁山与陈金定的儿子,在云南担任总兵。薛刚闯下大祸后,武则天派人去捉拿薛猛,他老婆要他兴兵杀上长安,他不愿背负不忠之名拒绝了,把儿子薛蚪交付给家将带走后,拔剑自刎而死。在《薛刚反唐》中,薛猛也被捉拿到京城,和家人一起被斩。薛勇、薛猛两个人都因薛刚惹下的祸而死,没有过多描述。
薛刚
薛刚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儿子,是薛家祸患的根源。这一切的渊源还要推到白虎关总兵杨藩身上,杨藩是五鬼星下凡,樊梨花指腹为婚的未婚夫。薛丁山征西时,樊梨花嫁给薛丁山,打败了杨藩,大破白虎关,并且她的义子薛应龙还劈死了杨藩。杨藩死后,心有不甘,投胎到樊梨花腹中,转世为薛刚,报当年之仇。
薛丁山征西后,薛刚被封为登州总兵。因为薛刚自小就性情暴躁,好饮酒,一直待在京城,天天和一班小英雄饮酒射箭玩耍,朝中大臣都畏惧他们。薛刚一伙暴打丞相张天佐、张天佑,本已经惹下了不小的祸,但唐高宗李治都没有重责他。真正的大祸是在元宵夜,喝醉酒的薛刚在人群中乱打,惊动了皇上,派七殿下去查看,薛刚打死内侍,踢死皇子,致使大惊的高宗从楼上摔下。这一下薛刚酒也醒了,连家也不敢回直接跑路了。高宗回去后不治身亡,武则天下令捉拿了两辽王府全部的人。
唐高宗去世后,中宗李显登基。李显有偏袒薛家的意思,不想灭薛家满门,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自己登基称帝,下令灭了薛家满门。这时出逃的薛刚,娶了卧虎山占山为王的纪鸾英,又聚义九焰山招兵买马,前赴西凉借兵,扶保中宗李显,成了复唐的大元帅。不过令薛刚万分苦恼的是李显和李旦两个皇帝的纷争,更苦恼的是自己的四弟薛强带着另一班忠臣之后支持李旦。两个阵营矛盾不断,几乎发生大战,薛刚的姑母薛金莲为了调停双方不断升级的矛盾累死了,幸亏樊梨花下山,设立祭坛选定天子,不料却选中了李旦,薛刚愤怒离去回了老家。李旦阵营没有薛刚这样的帅才,接连大败,薛强又请回了薛刚,终于获得大胜,打开铁丘坟,为薛家昭雪。也是因此,李显登基,薛刚被李显封为忠孝武英王。
李显登基后,矛盾并没有解除,李旦退归汉阳。李显也不是明君,登基后宠信韦皇后和武三思,最终被暗杀,李旦登基。新皇帝李旦明显不信任薛刚这些李显派,开始排挤他们,薛刚被明升暗降,十分愤懑。等到李隆基逼宫登基后,薛刚等人被排挤得更加厉害,前途无望的薛刚病入膏肓,开始悔恨当初害了一家人的罪责。最后时刻,樊梨花托梦告诉他的身世,一切都是冤冤相报,醒悟的薛刚做了场道事,安然去世,返回天庭归位为五鬼星。
薛强
薛强是薛丁山最小的儿子,深受他的喜欢。薛刚惹下大祸时,薛强也没有在家中,听说后直接跑路了。薛强一路跑到了大宛国,正逢大宛公主抛绣球招亲,正好砸在他头上,自此当了大宛国的驸马。
薛刚扶保李显时,在定海关遇到宝刀手焦延雄的九凤朝阳刀,前去大宛国求借八宝驼龙刀。在大宛国薛刚正好碰到薛强,兄弟相认,薛强为此带着家人返回中土,不过他看不惯李显,转而投靠了汉阳唐营的李旦。这场面就很尴尬了,两个阵营中的主帅、军师、大将很多都是亲兄弟。薛刚非常恼怒,两方矛盾不断,经樊梨花调停李旦被选为皇帝,却致使薛刚愤怒离去,薛强成为主帅。薛强并没有薛刚的能力,吃了几次败仗又请回了三哥薛刚,最终获得大胜。
李显登基后,薛强承袭了两辽王。不久之后,李显被杀,李旦登基,薛强这个亲信成为大元帅。李旦也没有当多久的皇帝,就被李隆基逼宫当了太上皇,这以后薛强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开始遭受排挤,被明升暗降,最后郁郁而终。
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薛丁山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在书中他是薛仁贵之子。薛仁贵是大唐名将,不仅在小说中战功赫赫,而且在历史中还是很有功劳的。而小说中的薛丁山,他的原型则是历史上薛仁贵之子薛讷。
那薛丁山共有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呢?
既然是说薛丁山,那就以演义小说而论,不言历史上的薛讷。
在小说中,薛丁山是薛仁贵和柳金花之子。因为薛仁贵征东有功,故被封为平辽王。后西凉又起兵侵犯大唐,薛仁贵带兵去征西,但却战事失利。于是大唐朝廷比武选定二路元帅,最终是薛丁山成功夺得帅印,后在唐军的努力下,终于平定西凉之乱。
而薛丁山在平定西凉的过程中,曾娶窦仙童、樊梨花、陈金定为妻。薛丁山有四子,为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取勇猛刚强之意。
薛刚,他是薛丁山和樊梨花之子。关于他的说法很多,比如有的说他是青龙星下凡,之前的青龙星分别是单雄信、盖苏文,白虎星则是罗成、薛仁贵。
青龙白虎不和也是注定的,比如罗成和单雄信之间,而盖苏文死后,就投到了薛家,后来薛刚惹出事端闹花灯,导致薛家满门被杀,幸免于难的很少。(而还有一个青龙白虎的说法,就是青龙四出世,白虎三投唐)。
也有的说薛刚是杨藩转世,杨藩和樊梨花、薛丁山之间的事就不用多说,他能投到薛家,也是为了报复薛家,借薛刚闹花灯惹事端,让薛家大多数人被杀。后来薛刚带领人马打回长安,得以报仇。
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之孙薛嵩。
因为薛刚闹花灯惹事端,导致薛家被灭门,其中他的大哥薛勇、二哥薛猛都未能逃脱此难,而他的四弟薛强则幸免于难。
薛强,他是薛丁山的第四子,为薛刚之弟。而薛强的形象是被公认的最像薛丁山的,故而他也深受薛丁山的特别喜爱。
在薛刚惹事端后,薛家遇难时,薛强得以幸躲过此难,薛强为人极其能隐忍,所以后来他隐姓埋名,并且在大宛得以娶妻生子。
当薛强带着家人返回时,因为薛家是被武则天下令诛杀的,所以薛强对武则天不满,同时也对李显不满,于是薛强了汉阳大营的李旦。而当时薛刚保的是李显。当时李显和李旦都是反对武周势力的。
如此当时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唐营,而这两个唐营还有相似之处,主要人物都是兄弟,比如两个唐营的主公李显和李旦是兄弟。主帅薛刚和薛强是兄弟,军师徐美祖和徐孝德是兄弟,将领马周和马登上兄弟。
本来薛强带着家人返回,薛刚是想着他们一起保李显的,但他却投了李旦,如此薛刚那时很生气,所以这两个唐营之间也出现过摩擦和不愉快。
后来两个唐营祭坛选天子,结果选中李旦,故而保李旦的薛强则一度挂了大唐帅印,不过薛强虽勇猛,却不是帅才,所以也就打了败仗,没办法,为了反武周、恢复大唐的大业,只得请回薛刚。
就这样薛刚再挂大唐帅印,而薛强之后则多说是担任负责粮草的官职,不过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所以这个官职还是颇为重要的。后来大唐得以恢复,薛刚功劳最大,因功被封为忠孝武英王,而薛强则是承袭其父薛丁山两辽王的爵位。
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薛丁山是唐朝名将薛仁贵的长子,出自于《薛丁山征西》一书中,是唐朝的征西二路元帅、两辽王,原型是正史薛仁贵的长子薛衲。
在书中,薛丁山有三个妻子: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有四个儿子: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勇猛刚强,正符合将门虎子的特性,但侧面也反应了薛家只能说是会打仗的莽夫,最后薛家的破败正源于此。
薛丁山四子,薛刚最出名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专权,在一次元宵灯节上,薛刚醉酒踢死了太子,还顺带吓死了本就病入膏肓的高宗李治,薛刚因罪外逃。武后下令通缉薛刚,并诛杀薛家一门三百余口,樊梨花被骊山老母救走、四子薛强因为在泰山送香而免于一劫之外,薛丁山、薛勇、薛猛都死于此祸之中,
薛刚逃走后,在南徐卧虎山遇到了指腹为婚的纪鸾英,在卧虎山落草后,薛刚才知道了全家被灭门的消息,悲愤之下决意起兵反武周政权。此时中宗李显已被放逐庐陵,武则天自称“大周皇帝”,改朝换代了。
薛刚在铁丘坟拜祭了全家之后,四处收拢反周志士,荒草山上遇到了吴琦、马瓒、南建、北齐四人,又得到了王平、赵太所带来的军队加入,得了军师徐美祖,在九焰山收服邬家五虎,又得引荐与庐陵王李显会面,被授予兴唐兵马大元帅、忠孝武英王,全面负责反周兴唐的军事。在薛刚和伙伴的努力下,六战六捷,却在定海关遇到了支持睿宗李旦的薛强阻挠,这两兄弟有过一段不和谐的时期。之后两人冰释前嫌,共同反周,最后大军攻破了长安,逼迫武后退位,中宗李显由于是哥哥而顺利继位。
薛刚和薛强一起打开了埋葬着全家三百余口的铁丘坟,为薛家全家平冤昭雪。而樊梨花也从骊山老母那里回来,母子重聚,薛家又再度兴旺了起来。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两辽王薛丁山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父亲是曾上演过“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奇迹的大唐名将薛仁贵。薛丁山娶了窦仙童、陈金定和樊梨花三位美女为妻,共有四个儿子,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第三子薛刚,是演义小说《薛刚反唐》的主角,其他三个儿子也是命运坎坷。
在演义小说《薛刚反唐》中,曾提过薛丁山在成亲后,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按“勇猛刚强”的顺序分别命名为薛勇、薛猛、薛刚和薛强。在正月十月闹花灯时,薛刚一脚踢死太子,惊死皇帝,薛家被上任的女皇下旨全家抄斩,整个两辽王府全家上下三百余口全部被杀,葬在一起,上面浇上铁汁,铸成了著名的铁丘坟。整个薛家,只逃出了樊梨花和薛刚、薛强三人。薛丁山的另外两个儿子薛勇和薛猛都被薛刚连累死于非命。
薛刚的命运演义中,薛刚是五鬼星杨藩转世。杨藩因为曾和樊梨花指腹为婚,不料樊梨花长大后却不愿意嫁给杨藩,反而钟情于薛丁山。杨藩死后转世为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儿子薛刚,就是为了报复薛丁山的夺妻之恨。
薛刚长大后颇有点纨绔子弟的风采,天天在外打架惹祸,薛丁山是头痛不已。后来正月十五元宵之夜,长安解除宵禁闹花灯,天子李治也带着众妃子上街与民同乐。结果薛刚上街游玩时遇上曾经的死对头张宝强强抢民女,薛刚上前制止,将张宝强痛打一顿,结果太子上前拉架,被薛刚误以为是同伙踢了一脚,这一脚却让太子丧了命。消息传到皇帝处,皇帝悲痛之下掉下马,很快也离世。这就是演义中有名的“踢死太子,惊死天子”。薛刚一看惹了祸,这祸事明显不是被禁足就能解决的,惊慌之下趁长安大乱之时逃走,薛家因为他惹上了滔天大祸,全家被杀。
薛刚逃出长安后恰好遇到卧虎山寨主之女纪鸾英比武招亲,薛刚也因此与纪鸾英成为夫妻,纪鸾英也为薛刚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薛刚麾下的第一猛将,金锤大将薛葵。
后来薛刚在好友马登的帮助下前往房州拜访庐陵王李显,在马登的说和下,李显赦免下薛刚踢死他兄弟的罪过,决定树起反对武周的大旗,并封薛刚为兵马在元帅。薛刚前往西凉借兵,并因此与西凉公主罗素梅结识,成为西凉驸马后借得兵马数马,以九焰山为根据地与武周对抗。麾下有着被薛家好友徐敬猷用亲儿子换回来的大哥薛勇的儿子薛蛟,无敌猛将薛葵,银锤大将白文豹等无数大将,屡次打败了武周的讨伐。
后来在兴兵讨伐武周的过程中四弟薛强相认,尽管二人有过扶持李显还是李旦的争执,兄弟二人有过不愉快,但在母亲樊梨花的调解下,兄弟二人最终还是重归于好,能力不足的薛强最终让位,薛刚最终还是带兵攻进长安,女皇退位,李显成为皇帝,薛刚被封为忠孝武英王。后来李旦李显兄弟争皇位,薛刚受到排挤,并在痛恨自己害死全家,自怨自艾中离世,临终前得已经修仙成功的母亲樊梨花托梦,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恢复了五鬼星杨藩的记忆,得知一切都是天命,之后安然离世,返回天庭。
薛强的命运薛强是薛丁山的第四子,深得薛丁山宠爱。在薛刚闯下滔天大祸时,薛强恰好代表全家前往泰山进香,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听闻薛家全家遇害,薛强隐姓埋名,前往大宛国避祸,因为人才武艺俱佳,被大宛国公主看中成为了驸马。
在薛刚兴唐讨伐武周时,一路打到定海关遇到武周一方的守将焦延雄,他手持锋利无比的武器九凤朝阳刀,薛刚麾下众将无人能敌,攻势受阻。无奈之下薛刚只能亲自出马前往大宛国借大宛国的镇国武器八宝驼龙刀来对抗九凤朝阳刀。在大宛国,薛刚薛强兄弟相认,一起回到中原。
原本应该是兄弟同心,一同对付共同的仇人女皇的。不料薛强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讨厌李显,不愿跟三哥一起扶保李显,他选择了效忠于李显的兄弟李旦。兄弟二人政见的不和,也导致唐营出现阵营对立的局面,兄弟二人所属势力对立明显,两边矛盾突出,屡有冲突。甚至薛刚手下的先锋大将白文豹也受到影响,公然以下犯下,追杀李旦,结果被薛强之子薛平以掌中宝刀一刀削三首,未死在战场上,反而丧命于内讧之中。兄弟二人的不和也连累得前来调停的姑母薛金莲也心力交瘁死于营中。
直到后来二人的母亲樊梨花下山前来调解矛盾,决定设立祭坛,让上天来决定李显和李旦谁是天命之子。结果李旦被选中,薛刚无奈隐退,回到老家山西龙门县休养,薛强成为了兵马大元帅,负责带兵讨伐武周。但薛强的能力明显不如薛刚,担任元帅一职明显有点勉强,和武周的对抗中连续遭到失败,损兵折将无数后薛强只得服输,请来了薛刚重掌帅位,李旦一系居幕后,承认失败,后来打进长安后也是李显登基为帝。
樊梨花
薛刚重掌兵权后节节胜利,不久就顺利打进长安,掘开铁丘坟,为薛家洗了冤屈。李显登基后大封功臣,薛强也因功接替了薛丁山原本的爵位两辽王。只是后来李隆基上位后,因为反对李隆基立仇人武三思之女武凤娘为后,薛强受到李隆基猜忌,忧愤之下郁郁而终。
当然以上内容都是演义小说中提到的,并非是正史。各位当作小说娱乐即可,不必较真。
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薛丁山是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在《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等小说中都有出现,而且还是主要人物,这些小说大多是清朝的文人所著。
演义中的薛丁山是薛仁贵的长子,因为薛仁贵在征西过程中遇到危险,唐军设下擂台比武绝对有谁出任二路元帅去救援薛仁贵。而薛丁山为了救援父亲,技压群雄,夺得二路元帅帅印,开始西征。在征西过程中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并且最后在妻子樊梨花等人的帮助下成功平定西凉。
薛丁山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为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大儿子是和窦仙童所生,二儿子是和陈金定所生,三儿子四、儿子是和樊梨花所生。其中薛刚武艺高强,生性打抱不平,不怕惹事。元宵夜因为酒醉失手打死皇子惊死高宗李治,被武则天下令处死薛丁山全家。薛刚凭借武功高强只身逃出来,冒险回京三祭铁丘坟,前往西凉国借兵,保驾庐陵王,终于起兵反唐,最终打败武则天,重新把天下还给李家人。当然这只是演义中的桥段,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薛刚这个人。在历史上薛家唯一出的一个反对大唐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曾投靠过安禄山,后来又降唐任节度使),估计这个薛嵩就是薛刚的原型。
而正史中的薛丁山就是大唐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薛仁贵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唐初的开国名将,李世民的“应梦贤臣”,曾经还救过李世民的命。薛仁贵数次作为唐军统帅抵御外敌,比较有名的就是“三箭定天山”,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薛讷也算是一位得力战将。
薛讷还是县令的时候,有一倪姓富商在御史台整理私人债务,贿赂中丞来俊臣。来俊臣私自拿出义仓米粮数千石给倪富商,薛讷不惧来俊臣威势,反对道:“义仓本备水旱,以为储蓄,安敢绝众人之命,以资一家之产?”坚持不给。后来,来俊臣犯事下狱,这件事也就罢休了。由此可见薛讷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人。
后来薛讷由于是将门之后,所以被武则天重用授予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后来有屡次调动,基本上都是镇守边疆,多有功勋。唐玄宗时期,薛讷多次参与和吐蕃、突厥的战争,开元四年告老还乡,开元八年病逝,年七十二岁。所以正史中的薛讷是正常逝世,并不是武则天杀害。
正史中薛讷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薛徽、薛直、薛畅,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员,继续为国效力。
薛丁山共几个孩子?各自都有什么命运?
薛丁山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他的人物原型是唐朝大将薛仁贵之子薛讷。
《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记载:“薛讷,绛州万泉人也,左武卫大将军仁贵子也。”(薛丁山)
薛讷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刚正不阿的品格。他最开始担任陕西蓝田县令,著名的酷吏来俊臣想在蓝田县官仓索要几千石米,薛讷以官仓之米除救灾开仓外,平时不可擅动为由,严辞拒绝了来俊臣,一粒米也没给。
由于薛讷是将门虎子,深受武则天器重,长期让他防守边关,抵御突劂的人进攻。
薛讷军纪严明,“久当边镇之任,累有战功”。
唐玄宗在位时,有一次检阅各卫军队,很多部队军纪焕散,军容不整,只有薛讷和另一位将军解琬的部队军容齐整,屹立不动。
玄宗大加赞赏,称赞薛讷有汉代名将周亚夫之风。
开元年间,薛讷奉命抵御吐蕃军队的入侵,在武阶驿与另一位大将王晙夹攻吐蕃,大败吐蕃军。
薛讷紧追不舍,于长城堡再次大败吐蕃,吐蕃军死伤数万,横尸遍野,唐朝取得了十几年来对吐蕃作战的最大胜利。
开元四年,在唐军的打击下,边境的外族皆来归降 ,天下太平。
薛讷见边关宁静,便以年老致仕,回家休养,于开元八年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薛讷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薛徽、薛直、薛畅,都做到刺史或者将军这一级的高官。
如果按《薛丁山征西》等传奇小说来看,薛丁山共有四个儿子,分别取名“勇猛刚强”,也就是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四兄弟。
薛家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是薛仁贵被皇叔李道宗诬陷下狱,刚好番邦来犯,唐王命薛仁贵征西,却中了敌人圈套,薛仁贵也受了伤。
唐王张榜招贤,薛丁山夺得二路元帅,路上收了樊梨花、窦仙童两位妻子,在她们的帮助下,打败番邦,救出了薛仁贵。
数年后,薛仁贵去世,薛丁山与樊梨花、窦仙童生下了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四个儿子,一家人安享太平。
这年元宵节上,薛刚为打抱不平,结果踢死太子、惊崩圣驾,薛家被武则天满门抄斩。
薛刚和弟弟薛强幸免于难,薛刚逃到西辽,借来大军。
和弟弟薛强一起辅佐庐陵王李显反周兴唐,最后李氏复位,薛刚也洗清了全家之冤,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