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这是梁山的口号,兄弟们之间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梁山有着一百单八将,几万人马,聚集在一起逍遥快活。这些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肉喝酒,经常连摆数日筵席,几万人只是吃喝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梁山还需要马匹、兵器、建造房屋等等。此外,大小头领、小喽啰还需要分金银,这也是必须的,毕竟衣服、个人物品还是需要的,都需要自己花钱,没钱谁又愿意卖命。

这一算下来,梁山的开销就是天文数字,宋江这个老大也不好当。这些钱从哪里来的,书中描述得非常清楚,最主要的就是劫掠、劫掠、再劫掠

梁山的人马数量

梁山有着三任老大,王伦、晁盖、宋江,宋江时期人马达到鼎盛。

王伦时期,梁山就是个小山头。柴进推荐林冲上梁山时,说过“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早期的梁山只有七八百人,这人数也就和少华山、桃花山、白虎山差不多。

晁盖智取生辰纲上梁山后,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老大。晁盖时期梁山得以发展,宋江推荐清风山人马上山时,说道“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 清风山和秦明等人收拾完毕后,有三五百人一起跟随,在对影山又遇见吕方、郭盛的二百来人加入。这时的梁山有着五七千人马,已经是一个大山头。

江州劫法场后,宋江上梁山,梁山人马大幅度增加。这些人马都是仰慕宋江的名头聚义梁山,主要人员来自其他山头和朝廷降将带的人马。其他山头有二龙山、芒砀山、黄门山、饮马川、白虎山、桃花山、少华山等,其中以二龙山、芒砀山人马最多,有着几千人马,这些绿林出身的有一万左右。最多的人数还是来自于朝廷降将带的人马,呼延灼、关胜、索超、魏定国、单廷珪、董平、张清攻打梁山送来了大批人马,关胜投降后就招揽了五七千人马。招安征讨辽国时,曾说宋江统兵十万,这些都是梁山人马。

十万人马的花销对于梁山绝对是个重大问题,毕竟梁山没有固定收入。宋江就是不招安,为这些人的生活也要重新考虑出路了。

梁山钱粮来处
  • 劫掠

梁山是落草为寇的山头,梁山好汉就是贼寇,劫掠是最主要来源。劫掠又包括抢劫过往行人商贩,以及劫掠州府或其他势力。关于梁山的劫掠,书中有着明明白白的描述。

梁山的人每一次杀人也从不忘记取财,作者都有描述。鲁智深、史进两人打死崔道成、丘小乙后,包裹了些金银。武松血溅鸳鸯楼,把桌上的金银器踏扁收拾后拴在腰上,夜走蜈蚣岭斩杀飞天蜈蚣也是先问劫来的妇人有些财帛么,听妇人说有一两百两金银,武松就让她去收拾了一下,不过武松并没要都给了妇人。孙立等人劫狱救人后,又杀了毛太公一家,“去卧房里搜简得十数金银财宝”。这样的例子每一次都有出现,就连李逵杀死穷鬼李鬼后,还去他家搜查了一番,“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李逵都拿了”。自己劫的银子归自己,这些属于早期个人的劫夺,都是自己的。

早期的梁山人数较少,靠劫道就可以维持了。林冲初上梁山时,王伦要求林冲纳个投名状,就是要他劫道杀人。晁盖当老大后,劫道依然是重要来源,朱贵探听有数十人的客商从梁山路过,立马上报给晁盖。晁盖派人下山劫掠,得到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帛并四五十匹驴骡头口,比王伦强的是晁盖只让取金帛财物不准杀人。

人数少怎么也好安排,二十车金银已经是不菲的收入了。晁盖当即吩咐分取财物,“叫掌库的小头目,每一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 财物的一半收存在山寨仓库,供山寨开支,剩下的一半,除了大头领,所有小喽啰也都有一份。这时的梁山和其他小山头没有什么区别,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劫掠财物后,也是分成三份,两人各拿一份,其他的赏给了小喽罗。

再就是劫掠县城,按他们所说就是“借”。林冲初上梁山,王伦嫉妒他的才能,推辞道“小寨粮食缺少”,朱贵就质疑他“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少华山朱武、杨春、陈达因为钱粮欠少,就曾向华阴县借粮。不过县里的存粮不会太多,只能满足几百人的山寨。

宋江上梁山后,人马数量激增,劫道、县城“借粮”已经满足不了梁山的开支。势力大也有势力大的好处,梁山四处征讨,攻陷其他势力,攻城破府,劫夺了大批财物粮草。

劫道又能劫几个钱财,看看梁山大财源的来向。

晁盖智取生辰纲,劫来十万贯生辰纲。生辰纲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老丈人蔡京过寿准备的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这是一桩天大的富贵,晁盖上梁山时全部带上了梁山。

宋江在清风山时,攻破清风寨,杀到刘高家,不仅杀了刘高,还把他家的财物搬空。“小喽罗尽把应有家私金银财物宝货之资都装上车子;再有马匹牛羊,尽数牵了。” 清风山的小喽罗把金银珠宝搬尽不说,牛羊也一块牵走了。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刘高是清风寨知寨,贪得无厌地榨取百姓钱财,最后都归了清风山。随后清风山在宋江的建议下上了梁山,自然又归了梁山。

江州劫法场后,宋江智取无为军,杀到黄文炳家。众人杀了黄文炳一家,又“把他从前酷害良民积攒下许多家私金银收拾俱尽,大哨一声,众多好汉都扛了箱笼家财”。黄文炳是江州通判,家财自然不少。更可怕的是晁盖宋江等人捉拿黄文炳后,晁盖吩咐割黄文炳的肉烧烤给宋江吃,这件事李逵代劳了。最后李逵还取出黄文炳心肝,与众好汉做醒酒汤。

十万贯生辰纲,刘高、黄文炳的家财也算是多了吧,其实这也不算多。梁山的粮草财产是在宋江上山后攻略四方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大财产。

三打祝家庄一是为了救时迁,再就是为了粮草。随着梁山人马增多,钱粮已经缺少,梁山正愁没地方去劫掠,祝家庄送上门来了。按照宋江所说就是“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 祝家庄打下后,梁山开始收集财物,“得粮米五十万担”,牛羊骡马等不计其数,金银财宝犒赏了三军。打下祝家庄后,李逵又跑到扈家庄杀了扈家庄满门,“叫小喽罗牵了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赋,捎搭有四五十驮”。为了拉拢李家庄的李应,宋江、吴用又设计烧了李家庄,财物自然是拉取到梁山了。按照李应妻子的描述就是,梁山假扮官差教他们把家私收拾好装上车子,“将家里一应有箱笼牛羊马匹驴骡等项都拿了去”。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个庄子的粮草财物都送上了梁山,这才是一笔大财产,粮草对梁山非常重要。

攻破高唐州后,杀了高廉一家,“再把府库财帛仓粮米并高廉所有家私,尽数装载上山。” 这次得到的不仅是高唐州知州高廉的家财,还有高唐州府库的粮米。

攻破华州后,“就打开库藏,取了财帛,装载上车”。这次得到的又是华州府库的库藏,梁山是做得越来越大了。

攻打大名府也是为了粮草,吴用所说就是“要取大名钱粮,以供山寨之用。”攻取下大名府后,吴用安排“应有金银宝物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济满城百姓了,余者亦装载上车,将梁山泊贮用”。大名府的粮食储存太多了,吴用就分了一部分给老百姓,金银财物都拉到了梁山。

攻破曾头市后,杀了曾家满门,又“抄掳到金银财宝,米麦粮食,尽行装载上车”。

这么多的粮草依然满足不了梁山的需求,宋江、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府、东昌府就是因为山寨钱粮缺少。攻破东平府后,“便开府库,尽数取了金银财帛;大开仓廒,装载粮米上车”。攻破东昌府后,“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

这就是梁山钱粮的主要来源,作者描述得很清楚。当然就是劫掠多个府库,梁山依然经常缺少钱粮,养兵马实在太费银子了。

  • 梁山上的富户财产

梁山有很多人出身贫微,但是依然有着不少的土财主,晁盖、卢俊义、柴进等人都是大地主级别的。

晁盖是东溪村保正、乡里的财主。上梁山时,晁盖不仅带了生辰纲,还有庄里的财产。晁盖当老大后,就曾用财产赏赐小头目和小喽啰。

卢俊义是河北大名府有名的大富豪,祖上几辈都是富豪,累积的财产多的不可计数。卢俊义因受陷害不得已上了梁山,梁山打破大名府后,卢俊义跑到家中要杀老婆和管家李固,没找着人,就“叫众人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卢俊义几辈子的财产都散到梁山了。

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人称柴大官人,又是一个累积几辈子财产的大富豪。攻破大名府后,“柴进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资老小,同上山寨”。蔡福是个刽子手没有多少家产,柴大官人的家财就多了。

穆弘、穆春兄弟是揭阳镇三霸之一,也是揭阳镇富户。江州劫法场后,“穆弘带了穆太公并家小人等,将应有家财金宝,装载车上”,举家上了梁山。

梁山上这样的富户还是有些的,孔明、孔亮、李应等人家里财产都很多,还有关胜、朱仝、徐宁、韩滔、彭玘、凌振、萧让、金大坚在上梁山后,家眷老小都被晁盖、宋江安排人接上了梁山,家财还会留下吗。像花荣上清风山时,“将应有财物等项装载上车”,宋江的父亲上梁山时,收拾了箱笼,这些财产在车上拉送到梁山,这些人好意思都拿走,在梁山上当富户吗。这又是梁山上的一大笔收入。

  • 其他

其他的收入相对于梁山十万人马来源很小。

梁山有八百里水泊,水产十分丰富。三阮的石碣村紧挨着梁山泊,吴用找他们要十数条十四五斤的鲤鱼,阮小二说这样的大鱼只有梁山泊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梁山可以打鱼捞虾自己吃,或者出售。这些大鱼给大头领做个鲜鱼汤还是可以的,小喽啰就没必要天天吃肉了。

梁山有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四个酒店,负责接引上山好汉、探听情报,也有着一部分收入。这些酒店的位置都挺好,朱贵的店傍水临湖,只有人多才能打探消息。酒店的收入是一方面,关键是这些酒店都不是正常的酒店,开店的孙二娘、李立、朱贵,都是开黑店的人。朱贵是最早在梁山开店的人,戴宗去东京送信路过梁山泊时就被麻翻了,“背入杀人作房里去开剥”。这也幸好是戴宗,朱贵听说过,其他过路客人就完了,既卖肉又劫取财物。

其他山头上梁山时,也带有一些粮草财物,不过这些明显很微薄。这些小山头的财物本来就不多,上梁山后更是没了收入,又多了几万张嘴。

总之,要维持梁山的开销主要来源还是劫掠大城镇。为了合理分配粮草,宋江还安排了柴进、李应掌管钱粮。看似梁山好汉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很逍遥,其实为了生存很不容易,每次攻城小喽啰都会死不少。宋江为了让所有兄弟们吃上饭也是不容易,他不想造反只能接受招安了,毕竟一直劫掠州府和造反无异。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成长新视点,问答分享。

水泊梁山,大聚义时好汉有108人,人马有7万之众,是梁上最为顶峰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的势力已经扩张到附近的几个州县,原来的扈家庄、祝家庄等都被收拾。

梁山,本身有800里水泊,水产应该是非常的丰富。要养活7万人马,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在想,小说中说好汉们经常大鱼大肉地吃,他们的钱从何而来。梁山好汉的生活物资和钱财来源,在水浒中先后都有提到,主要分为六大板块。

一、渔业、饭店、种田等自有收入。

水泊梁山,号称八百里水泊,水的面积不小,当然水产资源非常丰富,这么大的范围,养活几万人吃鱼,应该没有问题。在王伦时期,就开了饭馆,当做哨卡,但收入不可能太多。

梁山的面积很大,他们也会开垦山林,种菜、种农作物,虽不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但可以解决一部分。

二、晁盖带上山的十万生辰纲。

晁盖上山,带去的十万生辰纲可是一个大数字,当时他们也只有几十个人,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是可以确保不愁生活的。据《宋史食货志》和《续资治通鉴》记载,自宋真宗起,银价不断上涨,一般为2 000个以上的铜钱换1两白银。

《宋史食货志》里,有“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及“每斗(米)折钱三十文”记载。 按2000个铜钱换1两白银计算,当时的米价是1石600--300钱,因此,1两白银一般可以买4--8石大米。

宋代一石一般为66公斤,则1两银子换成人民币约924--1848元左右,按折中算1两银子买5石大米(660斤)。若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的标准,1两银子买粮食就够660人吃一天。6.6万人一天要100两银子买粮食。按梁山人马在7万人左右,十万生辰纲,可以保障他们3年左右的粮食采购。

三、柴进和李应两大财主的贡献。

柴进,号称小旋风,本是前朝后周皇帝后裔,世代享受大宋皇帝恩泽,平时家里养着几十个闲汉吃饭,最好结交江湖朋友,出手阔绰大方。来个江湖人物,管吃管喝管住,临走的时候,一般出手就是二、三十两银子。

李应,是独龙岗李家庄大庄主,也是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他虽不如柴进富贵,但是家族上百年经营积累下来的财富不可小觑。

柴进、李应这样的财主,除广置田产收租,他们更多的是在全国各地经商做生意,这些才是他们财富收入的最大来源。李应绝对是一个经商的好手,他管梁山的钱粮,多余的钱,一定会拿出去做买卖,赚钱来补贴山上。

四、二龙山等山寨投靠带来。

鲁智深带的二龙山人马,花荣带的清风寨人马,这样的人马上山,自己原来都是有一定的资本,不过是数量不大而已。

孙立、孙新等人上山,则不会带来多少钱财,也只是个人的家产。

五、打败祝家庄、扈家庄等收纳的钱财物资。

梁山耗费巨大人力、武力打败的祝家庄、扈家庄,都是雄霸一方多年的豪强势力,一个庄子人口都有上千人,他们的庄主养有大量的庄丁,也不只是种田收租,而更多的也会做买卖。

在任何时候,种田只能勉强糊口,经商才是赚钱的最大办法。任何朝代,都有富可敌国的富贾巨商,他们往往会掌控着全国经济的一大半。

六、占领附近州县,吃大户,收钱粮。

梁山在宋江的领导下,制定了诏安的策略,之后对附近的州县进行了打击,他们抢占了地盘,控制了地方的政治、经济、安全等。

除了树立、壮大梁山的威望,增加与朝廷谈判的砝码之外,占领地盘的最大目的是为了钱粮,为了数万人马的生存奠定生活保障。

结语。

梁山好汉经常大鱼大肉的吃喝,也只有108条好汉,其他基层的喽啰,并没有这么高的待遇。百把十人的这样生活,对于他们占据的地盘来说,并不难。

综合分析,梁山好汉的生活保障来源,有三大来源,十万生辰纲、柴进、李应、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财产,附近州县的税收、富户的贡献及自己经商的收入。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梁山好汉们整天大鱼大肉,花销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水浒传》原著中是有明确交待的。

梁山好汉们的花销,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从攻打钱粮富庶的城市中得来。

卢俊义捉住了史文恭,按照晁盖临终嘱托,他应该坐山寨之主。可是,卢俊义不同意,梁山弟兄们也不同意。两难之下,宋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抓阄。

宋江说:梁山泊以东有两个州府,一个是东昌府,一个是东平府。如今我们山寨钱粮缺少,前几天去借粮,他们竟敢不借。如今我和卢员外各抓一阄,两人分别带队前去攻打,谁先攻下城池,谁就坐山寨之主。

由此可见,宋江已经把话说到了明面上,山寨只要缺钱少粮,就去攻城所得。

二、从报仇救人的攻城拔寨中得来。

三打祝家庄,是为了救时迁。攻打曾头市,是为了夺回一匹马。闹西岳华山,是为了救史进。攻陷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三山聚义打青州,是为了救孔明(宋江的徒弟),智取大名府,是为了救卢俊义和石秀。花荣大闹清风寨,是为了救宋江。

所有这些山庄村寨,都是富庶得流油之地在攻破这些城寨之后,其所有的钱粮一律带上梁山,等于是钱粮滚滚,吃不尽用不完。

三、从杀富劫道和各山头归顺中得来。

智取生辰纲就是个典型的范例,十一担金银珠宝,全部带上了梁山,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另外,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清风山,对影山,枯树山,芒砀山,那么多山寨的家底,在归顺之后,全部带上了梁山。哪个山寨过日子能没有积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四、从大户人家归顺梁山中得来。

最典型的是小旋风柴进,玉麒麟卢俊义,扑天雕李应,这三个人都是富可敌国的人家。还有孙立孙新顾大嫂一大家子,他们归顺梁山时,把家产全都带上了梁山。他们的家产,自己吃,几辈子也吃不完。所以,这方面的资金来源也不可小觑。

五、从自筹资金中而来。

梁山自己在东西南北开了四个酒店,东山酒店由孙新和顾大嫂夫妇主持,西山酒店由张青和孙二娘夫妇主持,南山酒店由朱贵和杜兴主持,北山酒店由李立和王定六主持。各酒店虽然兼顾通风报信的职能,但毕竟也是经商,总会有一部分经济收入。

此外,有据可查的朱贵酒店,见到有富商路过,也兼顾杀人越货的勾当。不过他们杀人后不是做人肉包子,而是把肥胖的人剥皮熬油,作点灯照明的灯油(那时候没有电灯)。这杀人越货也是一笔经济收入。

结论:

从以上五方面经济来源,可以视为主要收入。其余微小的收入肯定还会有,比如打鱼摸虾种庄稼等,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梁山好汉们整天大鱼大肉,是不发愁钱粮短缺的。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梁山好汉吃的都是皇粮,拿的是官饷,耗的“家国”,替皇帝争夺皇位,享受着“大请大受”的待遇,何须为大鱼大肉犯愁?何况,梁山好汉中隐藏着很多皇帝,别说大鱼大肉,每顿山珍海味都不足为奢,何劳我等替他们盘算金银的来路?

那么,为何说梁山好汉都是皇帝的队伍,他们究竟吃谁的喝谁的,谁给他们“大请大受”的待遇?

小小梁山能养活几万人马?

梁山总共经历了四任寨主,杜迁坐头把交椅时,山寨有多少人马书中没写。王伦做了寨主,广纳做下迷天大罪的人,扩大了山寨实力,柴大官人说:“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啰,打家劫舍”。假如以此时的王伦军马总量,八百人驻扎在梁山之上,恐怕都嫌挤了点。

晁盖夺了鸟位,“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了”。随之,梁山击败了济州府派来的官兵,夺了六百匹好马,却没有交代是否有官兵入伙。

此后,书中再也没写晁天王继续壮大山寨,直到宋江把青州、清风山、清风寨,以及对影山的人马送到梁山时,山寨里才开始大造大船、屋宇、车辆、什物,打造鎗刀、军器、铠甲、头盔,整顿旌旗、袍袄、弓弩、箭矢。当时,宋江送去的这队人马,大约有五百人,如此,梁山人马就过千了。

宋江上山后,不断袭扰州府,各处山头纷纷前来投奔,山寨兵马不断猛增。而且,呼延灼、关胜,以及单廷圭、魏定国所部,恐怕绝大多数都归了梁山。如此,梁山寨中起码驻扎了好几万人。

宋江率部第二次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书中比较详细地写了梁山大致有多少人马。书中说,吴用分调五支军将,各率三千人马,攻打曾头市五个寨栅,总共是一万五千人。宋江、吴用、公孙胜等以五千人马攻打曾头市正中主寨,李逵与芒砀山头领则带着五千人马为合后。

如此算来,仅集中在曾头市的人马就是二万五千人

曾头市与梁山鏖战,屡战屡败,便请青州、凌州发兵救援。吴用得知情报后,从梁山调关胜、花荣等人分头迎击两个州郡的援兵,上演了一场围点打援的好戏。这两支人马加起来,恐怕不会少于三千人吧。再加上卢俊义率领的五百伏兵,梁山投入到曾头市的战力就在三万人上下了。

山寨之中,还留下了第一次攻打曾头市的所有头领,包括林冲、呼延灼、徐宁、刘唐等。吴用一定吸取了关胜曾经用过的“围魏救赵”,防止朝廷乘虚攻打梁山,所以,梁山寨中肯定是留有比较充足的喽啰兵。

打完曾头市,又拿下了东平府、东昌府,董平、张清所部估计也是大部分被带上了梁山。这两个府的级别比青州、凌州高,军马总量至少不会低于州一级。所以,梁山恐怕又得增加五千以上的军马了。

这样算起来,到梁山大聚义,《水浒传》故事结束时,梁山的军马总数大致在五万左右,加上八员水军头领所部水军,山寨总兵力不会低于六万。如此,小小的梁山如何能驻扎得了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

我在专栏中的一篇文章中,解读了《水浒传》中的梁山不是现实中的山东梁山,而是写的北京城。同时,又影射了书中所涉及到的汴梁、南京。也就是说,这五六万人马其实是皇帝的军队,他们所打的每一仗,都是禁军的争夺。如此,梁山好汉得皇帝“大请大受”,大鱼大肉地吃喝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有的是钱。

梁山好汉都是禁军

《水浒传》开篇词中,就直言不讳地道明了主题:“评议前王并后帝”,书中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因此,在“开篇引首”中,施耐庵以赵匡胤开篇,写他“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杆棒,就是书中“枪棒”中的“棒”。

“枪棒”,出自《史记·天官书》。太史公写道:“紫宫左三星曰天,右五星曰天棓”,紫宫,即紫微宫,也就是紫禁城。天枪、天棓,在《水浒传》中被写成了“枪棒”。栾廷玉的绰号是“铁棒”,也就是“天棓”,“天”在《水浒传》中被写成了“铁”,比如,生铁员外是“升天员外”,生铁佛是“升天佛”,暗藏的寓意就是已经升天的皇帝。

天枪、天棓就是梁山的中军骁将,拱卫左右即为“禁卫军”。故此,《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是被一个禁军教头引出了的,正文故事也是因为一个掌管禁军的高太尉所引发。也就是说,《水浒传》写的是禁军的故事

禁军太尉、禁军教头引出了梁山好汉,而赵匡胤则引出了整部《水浒传》。后周时期,赵匡胤与其父赵弘殷(书中以穆弘为隐写)曾经一同掌管过禁军,赵弘殷死后被柴荣追赠为太尉,父子两人其实都是《水浒传》中的“殿前太尉”,是掌管禁军的“高太尉”。历史真实中,赵匡胤就是从范质手中骗得了禁军,在陈桥发动禁军兵变而夺了后周皇位。

梁山一百单八将其实是“高太尉”放出了的妖魔,书中说,洪太尉打开伏魔大殿地窖时,忽然响起了“十万军中半夜雷”,震塌了半个殿角。这个“雷”,就是霹雳大仙。霹雳大仙是“太祖武德皇帝”,而“太祖武德皇帝”这个虚构的谥号,就是赵匡胤、朱洪武谥号的提炼合成,朱洪武又称“太祖高皇帝”。所以,放出妖魔的是这两个霹雳大仙,放出来的便都是“禁军”

《水浒传》中,“升天员外”就是赵员外,“生铁佛”便是与“瓦罐”有一段奇缘、曾经入过佛门的朱洪武。

太史公在《史记·天官书》中还说:“天一、枪、、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枪棒都有了,这是梁山好汉最喜欢的两件兵器,几乎人人都喜欢舞枪弄棒。因而,又在“高皇帝”斩白蛇起义之地,也就是书中的芒砀山弄来了“盾”,林冲原本是枪棒教头,马上打仗又让他改用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总长一丈零八寸,正合梁山天罡地煞之数,林冲又是禁军教头,便凑齐了《天官书》中所说的“兵起”的兵器要件。天一,即中宫天极星,象征着皇朝国运。而“角大”,则说的是这些星宿运动变化到一定的位置(书中说的“天道循环”),便要动刀兵了。《水浒传》因此便写了“独角龙”。登州系中,人员关系非常复杂,因此的就是靖难之役中的复杂关系。

禁军“高太尉”放出妖魔,于是就引发了梁山好汉的故事,赵家、朱家的大火并便在梁山隆重上演了。

梁山好汉都是禁军,难道还愁不能吃大鱼大肉吗?皇帝争夺皇位,他们就是书中所写的“耗国”者。

梁山隐藏了很多皇帝

“高太尉”为何要放纵禁军呢?书中写道,因为太宗把“金匮之盟”变成了虚钱实契,霹雳大仙就要放出禁军(妖魔)来夺取因此而失掉的皇位。而朱洪武“孙立”,则又导致了燕王起兵,争夺天下。

写到这里,恐怕会有读者朋友要发话了:《水浒传》中哪里写了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就写在“开篇引首”这段书中,施耐庵是以“写错”的方式,瞒过了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读者,在书中隐藏了禁军争夺皇位的明朝秘史。书中写道:

(太祖)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自此定矣。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段话中,少写了宋真宗,其寓意是:假如没有金匮之盟,或者太宗按照这个盟约传承皇位,那就没有宋真宗了。同时,因为少写了宋真宗,便一语双关,把朱洪武“孙立”这件事带了进来。这段话,是《水浒传》的总纲,梁山禁军就是因为这段话而以大火并的手段,“争夺皇位”。

因为梁山好汉是争夺皇位的禁军,那就得由皇帝“御驾亲征”了。所以,拥有“天棓”的栾廷玉,其实就是“銮庭御”,三打祝家庄就是“三打朱家庄”,交战双方都是禁军,是朱家的一场大火并

这段故事中的谜团非常多,其中,梁山正北一路人马谁是主将,栾廷玉究竟是被杀了还是逃走了,等等,是谜团中的谜团。其实,正北一路人马正是燕王所率领的燕军。正北是玄武之地,燕王夺位成功,就号称是玄武大帝降世。故而,误走妖魔是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的一次早朝而引发的,这次早朝发生在“大明宫”

梁山原本在正北有一支人马,栾廷玉从后门出来,却去杀正西北方向的人马,他杀错了地方。其实,这一笔正是高度写实,靖难之役中,燕王就是在西北门进入了南京城。“銮庭御”亲自去这里杀“李应”,也就是镇守西北门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就此被燕王的“天策上将”射杀。

仅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就出现了皇帝的身影,书中的皇帝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以下,我稍微讲几个细节,来看看《水浒传》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皇帝。

宋江原本是家中老大,却被写成了“三郎”,而且,还是“孝义黑三郎”。北宋的赵光义、赵恒父子在家中兄弟排行中都是“三郎”,他们违背了祖训,把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变成了“虚钱实契”,岂不就是“孝义黑三郎”?宋徽宗也是因为一位“王婆”的强媒硬保,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虚得“仁孝”之名而做了皇帝,同样是“孝义黑三郎”。

靖难之役的双方是一对叔侄,朱允炆能够被“孙立”,除了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外,也有排除外戚威胁皇位的重要考虑。同时,朱允炆对父亲的孝道符合朱洪武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这个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便向叔叔们痛下杀手,也是一个“孝义黑三郎”。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取皇位,也是违背了祖训,这位大明第三代皇帝,还是一个“孝义黑三郎”。

这些“三郎”们都做了皇帝,是一个朝代的老大。所以,宋江名为“三郎”,实则家中老大。

宋江一人身上就隐藏了这么多皇帝,卢俊义则背负着三个皇帝的符码,公孙胜也是“霹雳大仙”。紫髯伯皇甫端因“重瞳”而隐喻了燕王,白日鼠白胜则是属鼠的永乐皇帝,段景住、时迁又暗藏了永乐迁都。

“白衣秀士王伦”暗藏着一个“皇”字,“神行太保戴宗”则有“太宗”隐藏其中。林冲、燕顺,以及燕青、杨林等人都与“燕王”有关,“拼命三郎”石秀,更说的是那些为了争夺皇位而拼命的“三郎”。

《水浒传》中的皇帝实在太多,举不胜举。除了梁山好汉外,张天师、洪太尉、高俅、刘高、蔡京、蔡九知府,以及九纹龙、九尾龟、神算子、铁笛仙、旱地忽律、九天玄女,李逵、牛二、李小二、罗真人……他们都是皇帝

《水浒传》写的就是妖魔皇帝争夺皇位,以天下之财赌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梁山好汉根本就不差钱,别说大鱼大肉,就是天天山珍海味都是吃得起的。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什么梁山好汉?说白了就是一群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土匪。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梁山水泊,穷山恶水出刁民。本来是王伦一伙的地盘,盘据在那里打家劫含。晁盖一伙劫了"生辰纲",无路可走也只能上了梁山水泊。名声雀起,逐渐做大做强。官方不断进剿,但屡战屡败。

梁山好汉们除了打家劫舍外,来投靠的兄弟们也都是满载而归,加上与官方战斗胜利的缴获……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不管怎么美化,战胜者一方首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

宋江入主梁山后,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成为政治土匪。更是受到朝廷的资助。替朝廷打别的强盗去了。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总吃大鱼大肉,那么,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水浒传就是从晁盖七人生劫皇帝"生辰纲"开始,落草为冦。他们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多为劫富),杀官军抢官粮,才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绿林好汉自古就是盘据山头,收取买路钱。梁山好汉还建立了山头哨丶联络站,就是以酒家等形式,一边做生意丶一边打探消息,甚至夺取富家钱财。另外还经营着一大水域,做水产生意。还有打猎等。总之,有多种生存方式。

梁山好汉的前途无非是三种,第一做强盗,自产自销。第二呼应方腊,举义旗,反朝廷,夺天下。但宋江选择了第三条路招安,做朝廷命官,拿俸禄享受白领生活,然后去征战方腊。这样,从绿林好汉摇身一变为官府鹰犬,留得忠义之名。

但朝廷只是利用,先收买丶后瓦解,先毒死宋江这个心头大患(保不得日后再举义旗),而宋江已是没有回头路,只有以死以证忠义之名,为之还不惜将铁心好汉李逵一起毒死,以免日后揭杆而起坏了自家名声。结果梁山好汉很多战死在征战方腊的沙场上。

一群梁山好汉,轰轰烈烈替天行道聚义厅起,到最后七零八落招安忠义堂止,江湖义气真得好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