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永徽年间,黄阵图战王仙芝于武帝城,九剑尽出,筋脉寸断,屹立不倒力竭而死。老黄这位陪伴徐凤年第一次走进偌大江湖的清凉山马夫,以一式名为六千里的剑式,向全天下宣告:西蜀仍有剑。

黄阵图是西蜀人,铁匠出身,是“吃剑老祖宗”隋斜谷的弟子,背负的剑匣中有天下十大名剑中的六柄。隋斜谷还有个弟子就是西蜀剑皇苏秀,春秋之战徐骁率军投鞭断江,死战西蜀皇都,剑皇苏秀以一己之力死守国门,斩杀千骑北凉铁骑力竭而死。西蜀剑皇死后,他的师弟老黄跑来北凉报仇,很多次杀着杀着,渐渐没了那份恨意,成了北凉王府的马夫,是当时北凉王府第一的高手,深受徐骁的信任。

说起雪中绕不开的是江湖,绕不开徐凤年的三年六千里游历,绕不开的是老黄,绕不开的是那碗黄酒。在雪中,老黄出现的章节并不多,但是看过雪中的书友肯定不会忘记这个缺门牙憨笑爱喝黄酒的老仆,忘不了那句“来,给少爷上酒呐。”

三年六千里

徐凤年有三次游历,第一次是和老黄的三年六千里,第二次是和李淳罡、白马义从一大行人游历江湖,第三次是孤身赴北莽。第一次游历虽然描述不多,却是一个重点,徐凤年一路上结识了最好的兄弟温华,结识了李东西、轩辕青锋,还带回了南宫仆射。

三年前,徐凤年被徐骁给赶出了北凉王府,让他去学及冠礼之前的例行游历。三年六千里的游历,只有徐凤年、老黄、一匹枣红色跛马、一只青白鸾中最上品的“六年凤”。徐骁只给徐凤年安排了一个缺门牙瘦骨嶙峋的老仆人,还极力怂恿他带上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乌夔宝甲、冰蚕呕血吐出的丝线打造的手套,再带上几本绝世秘籍,揣上银票,挂上几枚价值好几百两黄金玉佩。于是,满身宝贝的徐凤年成了一头任人宰割的大肥羊,人见人爱,很快钱财就没有了。后来,徐凤年只剩下了一人一老仆一鹰一马,一路上只能靠着偷鸡摸狗,摸鱼追兔爬树掏鸟窝,啃黄瓜、烤玉米、刨地瓜惨淡的游历,最后的两人衣衫褴褛,就像乞丐一样,白狐脸儿称呼徐凤年为“徐叫花”就知道徐凤年混的多惨了。

徐凤年本以为徐骁会派一名绝世高手跟随,他也一直以为老黄是个背负神兵利器深藏不漏的高手。可是等到第一次碰到匪人被一群人拿着木矛柴刀追着打,这老仆比他还溜得更像一只丧家之犬,徐凤年彻底心凉了。幸运的是,在惨淡凄凉的数千里游历中,老黄会钓鱼爬树会偷鸡摸狗,还手把手教会了他编草鞋,才使得他不至于饿死他乡。

第一次游历是在最底层的江湖游历,过了两年多生不如死的悲苦日子,让徐凤年也懂得了珍惜,知道了生活的不易。这次游历对徐凤年影响是最大的,而老黄也是对徐凤年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天干死士

北凉王徐骁,是春秋三大魔头之一,号称阳间人屠。徐骁的一生屠戮无数,灭六国,强势剪除十大豪阀,屠七十余城,流血漂橹,伏尸百万;马踏江湖,碾压三十六宗门,世间再无侠以武犯禁;埋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踩断了士子脊梁。徐骁的门生遍布天下,同样他的仇人也是遍布天下,无数人想要他死。同时,徐骁列土封疆统御西北三州,拥北凉铁骑三十万,离阳可以容忍徐骁一位北凉王,却容忍不了再有一位北凉王,当年的白衣案就是针对下一位北凉王。所以,如果有人知道北凉王徐骁的嫡长子游历江湖,想要他死的人肯定数不胜数。

徐骁虽然号称人屠,对子女却最是宠爱,对嫡长子徐凤年更是宠爱得无以复加,又怎么可能让他冒险呢。在徐凤年的六千里游历中,明面上只有老黄一位绝世高手,暗地里也是有人保护。

徐凤年身为北凉王嫡长子,深受徐骁、吴素的宠爱,从他一出生就给他培养死士。徐凤年身边有两拨死士护卫,其中一拨以天干甲、乙、丙、丁命名,另外一拨就是吴素给徐凤年留下的两个死士,红薯是其一。徐凤年的天干死士是徐骁安排的,到游历前只调教出四名,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栽培,武功虽然暂时不如从一品高手,可是杀人手法却丝毫不差。徐骁有地支十死士是个公开秘密,但是十死士如同见不得阳光的魑魅精怪,善奇门遁甲,走旁门左道,杀人于无形。对子女极为疼爱的徐骁培养的地支死士也绝不会弱于他的天干死士,徐凤年的四个死士中,死士甲就是徐凤年的二姐徐渭熊,死士丙是梧桐苑的青鸟,至于乙、丁两人就是死在了徐凤年的游历当中。徐渭熊、青鸟同等身份的死士乙、丁,花费了北凉王的无数心血,实力自是不用说了。

徐凤年三年六千里的游历虽然瞒过了众多的江湖人士,却瞒不过有些真正的大人物。燕敕王就曾派出九名玉钩刺客,不过被离阳皇后赵稚私自动用十八条人命拦下了。对于徐凤年这个嫡长子的出门游历,徐骁的布局更是很多,绝不只是老黄跟随的。

剑九六千里

老黄姓黄,也只爱喝黄酒,缺门牙憨笑没一点高手风范,但他却是一位绝世高手。徐凤年曾问老黄是高手吗,老黄只是羞涩地点点头,还伸手比划了一下,跟世子殿下的个头差不多高,紧接着还往下降了降高度,这让徐凤年对他彻底绝望了。以后两人一起偷鸡摸狗一起被锄头敲,遇到危险都是喊着“风紧,扯呼”逃跑,但老黄却是那个比高手还高出十万八千里的剑九黄。

老黄是西蜀无名小卒的剑匠出身,铸剑三十年后自悟剑道,又得隋斜谷传授剑法。老黄背负一只将近四尺的紫檀木匣单枪匹马行走江湖,收集天下名剑入剑匣,剑匣三层六格,天下十大名剑里的六把都在其中。王仙芝以天下第二自居坐镇武帝城,近五十年也只有两个用剑的绝顶高手挑战他,一个是桃花剑神邓太阿,与王仙芝交手三次,不胜也不输。另一个就是老黄,老黄只与王仙芝打了一场,虽然输了,并且还留下了天下第四的黄庐剑插在城头,但无人怀疑他是一个一剑动四十州的剑士。枪仙王绣被陈芝豹杀后,他的师弟徐偃兵曾经单枪匹马挑衅有五百骑护驾的北凉王,最后被剑九黄用了八剑才堪堪拦下。徐骁没有为难当时名为刘偃兵的徐偃兵,放他离去还许他三次报仇的机会。三次机会用完之后,徐偃兵没有杀掉徐骁,也没有杀掉陈芝豹,反而和老黄不打不相识,成了北凉王徐骁的贴身扈从。当年楚狂奴也是被老黄一手打入湖底,楚狂奴重出湖后又是被老黄压制,听说老黄去找王仙芝后,知道十几年前打不过老黄,如今也一样。挑战武帝城城主王仙芝,压制年轻时的北凉核弹头徐偃兵,力败白发老魁楚狂奴,老黄的实力由此可见。

天上剑仙三百万,遇我也须尽低眉,隋斜谷是个与老剑神李淳罡互换一臂的陆地剑仙。身为隋斜谷的徒弟,隋斜谷只教了老黄三剑,而老黄自创九剑,因此被称为剑九黄。前八剑被江湖人士自作主张弄个名字“龙蛇、并蒂莲、三斤......”,第九剑是老黄前去武帝城时让徐凤年命名的,为了纪念两人的六千里游历,被称作“六千里”,剑九,六千里。

来,给少爷上酒呐

六千里游历后,老黄和徐凤年返回北凉王府。老黄在北凉王府就是为了盯着湖底的楚狂奴,徐凤年放出楚狂奴后,老黄再次压制楚狂奴,终究放不下留在武帝城的黄庐剑,要前去武帝城。背匣牵马的老仆深深望了眼送行的徐凤年,喊了声“风紧扯呼”,滑稽可爱又傻乎乎地跑路了。这是徐凤年和老黄的最后一面,两人心里也都清楚,但老黄终究还是牵着马走了。

东海武帝城巅峰一战即将来临,天下间有数的剑道名家都齐聚东海武帝城。老黄到主楼附近的一家小酒馆要了二两酒,半斤肉,一碟花生,老黄端着一小碗黄酒抬头望向城头,轻声道:“公子,风紧,可这回老黄不扯呼了。”随后老黄背负剑匣掠上墙头,匣中五剑尽出,八剑式六十八招王仙芝都是单手迎敌,天下间能让王老怪双手应战的人应战的招式不多。剑一到剑八用完后,剑九六千里出,如一挂银河倾泻千里,毁尽王仙芝右臂袖袍,这一招式终于引起王仙芝的注意,倾力对战,老黄单手单剑破去四十九招,最终经脉俱断。老黄临终盘坐死而不倒,身边站着天下第二的王仙芝,老黄只是面北说了一句:“来,给少爷上酒呐。”

老黄的实力有多强?

桀骜不逊的楚狂奴自承不如老黄,还洒脱地说道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楚狂奴还说道,老黄剑术造诣直追桃花剑神邓太阿,吴家剑冢剑士众多近三十年也没能出一个能让王老仙双手一战的剑客,老黄略输王仙芝一筹,也是全天下一双手数的过来的高手,输给他也不丢人。

经过武帝城巅峰一战,老黄以一式六千里向全天下宣告:西蜀仍有剑,天下再也没有人敢说剑九黄远逊剑神邓太阿。王仙芝虽然自称天下第二,却是实打实的天下第一,邓太阿,曹长卿与他对战最多也是个不败,就算吕祖转世的龙虎山齐玄帧和武当洪洗象和王老怪对战也是打个平手,也只有八百年前过天门而返身的吕祖亲临,才有七分胜算可以打败他,所以老黄输给王老怪一筹仍是天下有数的高手。

在观海楼观战的曹长卿赞誉道,“剑九一出,剑意浩然,天下再无高明剑招”。

老剑神李淳罡在芦苇荡之战见识过徐凤年观看老黄剑谱使出的九剑,也评价“前八剑还好,只算是一般的上乘剑术,第九剑却是实打实的大家风范”。

老黄的师父隋斜谷也曾说,相比于天赋异禀的大徒弟西蜀皇叔,他心底却更器重一些老黄,因为老黄的剑更接近于道。老黄也是无比在意他的这个师父,收集天下名剑藏剑六柄都是给师父作下酒菜的,第一次去武帝城是想要让世人知道他师父的名号,第二次则是希望师父知道,收了他这么个笨徒弟不丢人。隋斜谷教了他了剑,老黄总得干点惊天动地的事,让世人知道他师父,于是明知不敌王老怪,他仍是义无反顾的去了,教的是剑还的是情。西蜀剑皇以剑守国门,临死之前都没有给出让隋斜谷看上眼的像样一剑,而老黄的剑九六千里却让隋斜谷深以为然,老黄也可以安心了。

剑九六千里让天下第二的王仙芝倾力对战,受到曹长卿、李淳罡、隋斜谷的赞誉,天下又有多少人可以接下。当然,如果不是老黄有着这样强绝的实力,北凉王徐骁又怎么会放心最疼爱的嫡长子,北凉的接班人徐凤年去游历六千里。如果不是老黄,徐凤年又怎么可能在屡次危险中次次命悬一线却始终保住小命。有老黄这样天下有数的高手跟随,暗中又有死士保护,才有了徐凤年化险为夷的六千里游历。更重要的是老黄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让徐凤年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个也只有老黄才能做到,所以老黄对徐凤年的影响非常大。

六千里风云,城头竖剑匣,老黄终究还是走了。老黄的去世对徐凤年的影响很大,让徐凤年下定了学剑去武帝城拿回剑匣六剑的决心,毕竟,没理由放在那里让人笑话老黄。第二次游历江湖,徐凤年端酒上武帝城,朗声道:“王仙芝,敢问何为九天之云下垂,何为四海之水皆立?”老剑神李淳罡借武帝城一千九百剑,在东海与王仙芝大战一场。等到王仙芝与徐凤年大战一场后去世,徐凤年成为新武帝,再去武帝城,取回了剑匣,收回了黄庐,更是取走了输给王仙芝后被留在城头的四百一十八把兵器。再之后,徐凤年的二徒弟王生背了那只紫檀剑匣,在未来的江湖王生背负十二剑行走江湖,以剑术冠绝天下,败尽天下数十位享誉江湖的剑道高手。

劣马黄酒六千里,有老黄足矣。

《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一是老黄实力确实很逆天,至少也是天象境,世间敌手不多,不然最后不可能硬战王仙之,还获得那么高评价,保护一个隐姓埋名的世子绰绰有余。

二是老黄外表朴实,没有架子,活脱脱一个马夫之相,不会引起敌人怀疑,而且情商较高,圆滑事故,没有了争强好胜之心,不惹事找事,见危险就跑。

三是历练吗,总不能派一群人围着吧,不抗打就算了,还扎眼,这不故意找事吗。

四是徐骁不可能不安排暗中保护的人,从他行事风格来看,心思缜密,安排的人手肯定足够,必保万无一失的。

《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直接走正题吧。

首先,肯定是实力问题,以老黄的实力,在游历江湖的时候最差也是指玄,我感觉他应该是天象了,要不也不能回来后没多久就要去找王老怪打架,所以以他的实力,足够保护柿子出去游历了。

这时候肯定有人说世上高手多之类的话,就当是的情况来看,王老怪不会没事闲的杀柿子,那个时候的吴六鼎貌似还没出山(有点忘了),顾剑棠、邓太阿、曹长卿、韩生宣这几位,想杀柿子的估计也就韩生宣,虽说地仙之下韩无敌,但是想杀老黄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再说柿子身边天干地支的死士也不是吃素的,徐骁自己就说了,为了保护柿子死了不少,一个人猫对上老黄和一堆至少金刚境的护卫,胜算也未必大。还有褚胖子暗中安排的各种势力,只要有风吹草动,老黄只要保证拖住对方,对方基本上就没了胜算。

第二,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这点甚至比实力重要),应该是老黄最像普通人,外表也像,性格也像,柿子出去游历主要还是历练,真要带个徐堰兵这样的出去,那还不是走到哪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高手,柿子还游历啥了,那就是出门旅游。

同时,柿子也不知道老黄的底,他一直认为老黄就是个马夫老头,所以他出门了,也没敢有柿子本来的嚣张,要不然能“风紧扯呼”,我估计就得照头呼了,这一趟出去,确实磨砺了柿子的性格。

至于老黄有没有想要磨砺自己剑术的意图,这就不知道了,但他的最后一剑很可能和这次游历有关,这一剑应该是地仙境界了。

《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因为老黄武功高强。其实除了老黄跟随以外,暗地里还有很多潜伏在暗处的守护人,只是不露面而已。

《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劣马西风六千里,面北而亡剑九黄。

天不怜你见九黄,世子替你端酒问上苍。

看过雪中整本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一种直觉,那就是老黄的实力可能并不是很强,在雪中整体实力排行是属于中等水平,连上等都排不进去,但是这个情况这几天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老黄的实力,远没有大家世界里边的那么弱,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得分析。

首先,我先给大家说一下雪中在世子未起来之前的高手排行。

对于徐凤年来说,他被徐骁赶出家门远行游历六千里,应该是在16岁前后,因为游历结束以后世子才行的及冠礼,古代及冠20岁。

在柿子开始游历在往前推大概十年的时间,这十年不管对于江湖,还是庙堂,都是休养生息的时间,这个时候的江湖老剑神销声匿迹,王仙芝如老僧一样坐镇武帝城,整个江湖之中,指玄几乎已经是顶天的战力。

这个时候的几大势力,高手是这样的。

离阳朝廷,明面上的高手只有一个韩貂寺,虽然还有年轻宦官,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出手的,剩下的就是离阳的赵构了,但是离阳赵构之中高手似乎也只有金刚境。

其次是北莽,这时候的北莽还算是比较繁荣的,有拓跋菩萨,有慕容宝鼎,有洪敬岩,有断矛邓茂,还有大魔头洛阳,还有第五貉,还有棋剑乐府的三个大府主等等。

余下离阳的江湖就更多了,有两禅寺李当心,龙虎山赵黄巢,赵希冀,赵丹霞,赵丹坪,赵宣素,吴家剑冢六只缸暂时未出世,其余的就是武当山的众人,大雪坪的众人,还有东岳剑池的众人等。这个时候的武评排名是这样的。

第一,天下第二的王仙芝。

第二,桃花剑神邓太阿。

第三,北莽军神,拓跋菩萨。

第四,无敌大官子,曹长卿。

第五,棋剑乐府更漏子洪敬岩。

第六,天下第一刀顾剑棠。

第七,魔头洛阳。

第八,剑神李淳罡。

第九,断矛邓茂。

第十,北莽橘子州持节令慕容宝鼎。

第十一,王明寅。

以上是在柿子远行之时,天下公认的武评十大宗师。

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的江湖,陆地神仙并不多,只有王仙芝稳坐陆地神仙,连第二的邓太阿这时也还是大天象呢,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其次,剑九黄实力分析。

剑九黄真名黄阵图,绰号,老黄,老黄本是西蜀一个普普通通的铁匠,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隋斜谷的小徒弟,也成了西蜀剑皇的小师弟,后来徐骁破西蜀,西蜀剑皇一人一剑死守城门战死,而后老黄开始为师兄报仇,多次刺杀徐骁,都以失败告终,慢慢的报仇的心也就淡了,后来一次刺杀的时候,被徐凤年带着一壶黄酒给收服了,因为徐凤年没有嫌弃老黄一身的马尿味。之后徐凤年和老黄成了朋友,徐凤年经常会去找老黄玩,每次都会给老黄带一壶黄酒,后来老黄加入了徐家,为徐骁开始办事。

老黄一生只有一个喜欢得人,但是有缘无分,二人终归没有走到一起,老黄最珍贵得东西就是一把老旧的檀木梳子,除了这把梳子以外,老黄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喝一壶黄酒了,练剑对于老黄来说并不是爱好,而是一个吃饭的本事,就像老黄之前是个铁匠一样,正是因为老黄的这份坚持,才有了老黄后来的成就。

剑一到件九。

剑一,龙蛇。

剑二,并蒂莲。

剑三,三斤。

剑四,破甲。

剑五,开山。

剑六,红尘。

剑七,冲霄。

剑八,观海。

剑九,六千里。

对于老黄的实力,一开始我以为只是简单得指玄境界,但是老黄的最后一战,逼的王仙芝出了手,并且搅碎了老王得一只袖子伤到了老王得手臂,就冲着这份实力,老黄的境界绝对是实打实的天象境界,远不是什么指玄。

而且老黄的天象并不是近期才突破的,而是突破了很长时间了,起码在伴随柿子出行之前就已经是天象了,因为在伴随世子出行的这三年里,老黄每时每刻都在帮徐凤年擦屁股,很多危险都是徐凤年没有发现的,被老黄无声无息的就处理掉了。这三年内老黄几乎没有时间去修炼。

最后,徐凤年的敌人。

在徐凤年第一次远行六千里的时候,几乎整个天下都想要徐凤年死,离阳想要徐凤年死,因为只要徐凤年死了,北凉便彻底的失去威胁了,没了徐凤年的北凉,回到离阳的怀抱就是早晚的问题了。

北凉也有人想要徐凤年死,因为徐凤年不足以服众,有些人更愿意让陈芝豹接手北凉。

可能唯一对徐凤年敌意不是特别大的,反倒是北莽这个虎视眈眈的敌人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北莽只想从正面击溃北凉,一个没有成长起来的纨绔子弟,还没有到需要北莽正视的地步,但是这并不妨碍如果能顺手处理掉,那就顺手处理掉了。

所以在徐凤年六千里的时候对世子出手最狠的就是离阳赵构了,而老黄真正的敌人,也只是离阳赵构,那时的元本溪也明白,杀徐凤年,不可能派出陆地神仙,因为这个时候的陆地神仙几乎没有一个是受离阳控制的,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高手就是人猫韩貂寺了,而韩貂寺的一举一动几乎都被北凉监控着,只要他敢动,那自然有人会去针对他。

江湖方面几乎也只有龙虎山是徐凤年最大的敌手,可是这个时候的徐凤年,浪荡纨绔,无恶不作,纨绔的地步,徐凤年说天下第二没人敢认天下第一。所以龙虎山的仙师门不愿意对这么一个纨绔子弟下手,他们作为高高在上的陆地神仙,他们不屑也不愿,后来之所以对徐凤年出了手,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北凉有巨蟒冉冉升起了。

在没有陆地神仙对徐凤年出手的情况下,天象就是巅峰了,而且这个时候天下未乱,江湖和庙堂气运未起,所以天象也很少,而老黄这个以剑道入天象的境界,几乎是在江湖横着走了,不能说一点风险都没有,但是这个出风险的程度绝对不会超过一成。

还有在世子远行六千里的时候,谁说只有老黄一个人了,在雪中的后期,徐骁明确告诉过徐凤年,在当年世子游历六千里的时候,有一个死士死在了途中,徐骁身边的死士只有十二个,这十二人每一个最差的都是二品的身手,能杀二品的肯定也是二品了,因为如果一品出现,老黄就该出手了,所以说在徐凤年远行六千里的时候,世子身边远远不止一个剑九黄,只是入了一品的高手,剑九黄处理,那些未入一品的,有其他人会去处理,六千里路,世子身边的护卫远不止剑九黄一个。

《雪中悍刀行》中,世子徐凤年出门游历六千里为何只有老黄跟随?

徐凤年第一次出门游历,是全书着墨最少的一个情节,却也是最重要的情节。徐凤年所有的朋友都是这一次游历交下的。无论是李东西小和尚,轩辕清锋,陈鱼等,最主要是温华温不胜,一声小二上酒,就曾经被当成了《雪中悍刀行》的原名。

老黄做为吃剑老人的二徒弟,是真正的剑客。这老人一直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虽然不如李淳罡那么光芒万丈,但徐凤年却把他放在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像家人一样的对待。

摘了紫檀剑匣垫屁股坐着的老黄正往嘴里放一棵小草,细细咀嚼着,学世子殿下猛翻白眼。

这是家人一样的默契。不过第一次徐凤年游历六千里,自然不可能只有老黄一人。背后的天干地支护卫有很多。而老黄负责的护卫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老黄教授了徐凤年做人的基本道理。带徐凤年去了解底层的疾苦和人生艰难。徐凤年也就是此次建立了悲天悯人的天下情怀。老黄居功至伟!

始终记得老黄去武帝城时候徐凤年说的那句话

徐凤年登上墙头,看着老黄的孤单身影,扯开嗓子喊道:“老黄,若半路上想喝黄酒了,花光了银两买不起,回来就是,我给你留着!”背匣牵马老仆驻足转身,深深望了眼徐凤年,喊了声两人的共同口头禅“风紧扯呼”,然后滑稽可爱又傻乎乎地跑路了。  剑九。 六千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