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水浒传》中最悲情的部分就是征方腊了,梁山好汉在接受朝廷招安后,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这期间也是险象环生,但无一人阵亡,唯独征方腊,108将先 后阵亡十之七八,可以说征完方腊后,梁山好汉早已物是人非,支离破散了。
有6位梁山好汉在征方腊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参与,其实加上杨志应该是7位,杨志是去了,但是半路病倒,未随军征战。
1.入云龙——公孙胜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可以说是排名相当靠前的首领人物了。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公孙胜是非常看的开的人物,并且他师傅罗真人早看出宋江一伙不会有好下场,早就给了徒弟“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真言,公孙胜是聪明之人,岂会不明白,于是乎他果断决定离开,于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
公孙胜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这样的法术于两军对战至关重要,如果有公孙胜,或许征战会变得轻松,但是公孙胜看出招安后好汉成了朝廷征战的工具,早晚会覆灭,是转身走的最洒脱的一个。
2.神医安道全
安道全排第五十六位,上应地灵星,负责医治梁山好汉。征方腊中被皇帝调入宫中,后在太医院做了个金紫医官。
如果安道全跟着宋江一起去征讨方腊,梁山好汉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因为有很多人不是战死的,而是因为疾病而死的,杨志,穆弘,杨雄,朱富,白胜,时迁都是因病而死的,那士兵死的估计就更多了,如果安道全在,他的医术可以医好很多受伤的武将,存活下来人肯定会更多的。
3.铁叫子——乐和
乐和排名第77位,上应地乐星。
乐和在整部水浒传中是一个实力深藏不露的人物,小说在介绍乐和出场时如此介绍他:说他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器尽皆晓得,学着就会。做事见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介爱。可见乐和应该是个文武全行、且兴趣广泛、聪明绝顶的风流人物。
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前被王都尉调走,留守京都。
4.圣手书生萧让
萧让是梁山第四十六条好汉,星号地文星,会写诸家字体,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在大多数时候,萧让都随军在后方做文职工作,但是在征王庆时,萧让摆出空城计,可以看出也是深有计谋。
征方腊前被蔡京留住,结局在蔡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
5.紫髯伯——皇甫端
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皇甫端是著名的兽医,善能相马,通晓各种牲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愈。
征辽后,被朝廷留用,封为御马监太使。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出征。
6.玉臂匠——金大坚
金大坚排第六十六位,上应地巧星,金大坚擅长刊造雕刻,“亦会枪棒厮打”。
征方腊前,金大坚与皇甫端一起,被皇帝留在了京城,“驾前听用”。最后“在内府御宝监为官”。
青面兽——杨志
杨志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
征讨方腊时,杨志刚刚渡过长江,便因患病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
杨志武艺高强,在全书中确实相当悲催的一个人物,失生辰纲,被迫落草,最后孤独病死。
除了公孙胜自己离开,杨志病死途中,剩下的五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被留在京城任用,也算是少有的好结局了。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其实是五位。但硬说六位也可以。
英雄好汉威风八面,打虎的、倒拔垂杨柳的、闯州过县杀过人的、蝇营狗苟耍弄心机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舍弃了万贯家产大好前程上了梁山的,最后都做了人家的走狗去撵兔,兔死狗烹。
好凄凉。
独有几个怀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好汉没有去做撵兔子的走狗,得了善终。
真有意思。
第一位当然是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七星劫纲”,“七星聚义”之一人,晁盖嫡系人马,梁山开创元老之一,一身高超道术,世外高人,人称之为“入云龙”,梁山权谋第一人。
宋江上山,公孙胜以老母在堂,久未参师为由下山而去,躲过了宋江和晁盖权力交接之期的混乱与必须站队,这是他第一次脱离梁山团队,可见其智慧。
后来宋江打高唐州受阻,因为需要破敌人的法术,请回了公孙胜,这一“返聘”,公孙胜就有了超然身份在梁山,拿到了宋江的承诺,“先生可以随时离开。”
梁山众好汉破辽灭田虎剿王庆,公孙胜也跟着是出了大力的。
自来“功高难赏”是事物规律,不是老板黑心,你创下了保护天下之功,难道把天下给你吗?
所谓“去时三十六,回来十八双。纵横千万里,谈笑却还乡。”有人可看不得谈笑。
且说宋江等众将一百八人,遵奉圣旨,本身披挂。戎装革带,顶盔挂甲,身穿锦袄,悬带金银牌面,从东华门而入,都至文德殿朝见天子,拜舞起居,山呼万岁。皇上看了宋江等众将英雄,尽是锦袍金带——《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一百零八个全副武装的好汉,站满了文德殿,城外还驻扎了千军万马,你让天子怎么想?就算天子是好天子,你让没有出力破辽灭田虎剿王庆的众大臣怎么想?
谁能不怕梁山众好汉?
宋江一众人欣喜坐等领赏,公孙胜却看得分明。
一下了金銮殿,公孙胜直接去中军帐找了宋江等一百零七人说道:“向日本师罗真人嘱咐小道,令送兄长还京之后,便回山中。今日兄长功成名遂,贫道就今拜别仁兄,辞别众位,便归山中,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论权谋兵法,宋江不输公孙胜,论修为智慧,公孙胜要胜宋江一筹!
公孙胜未等朝廷封赏就走了......。
然后就是金大坚和皇甫端两位了。公孙胜走了之后,宋江领着众兄弟日子并不好过,正元佳节,百官朝贺天子,梁山却只有宋江和卢俊义才有资格进城,进得城去,却又没有资格上去金銮殿,在殿外远远地看着皇上罢了。
是日正旦,百官朝贺,宋江、卢俊义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是日驾坐紫宸殿受朝,宋江、卢俊义随班拜罢,于两班侍下,不待上殿。仰观殿上,玉簪珠履,紫绶金章,往来称觞献寿,自天明直至午牌,方始得沾谢恩御酒。百官朝散,天子驾起。宋江、卢俊义接着内卸了公服啐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宋江不快乐,众兄弟自然也不快乐,尤其李逵,旧事重提,公然埋怨宋江招安失策对不起兄弟伙,大家过了一个没趣的春节。
以宋江之智谋,自然明白朝廷猜忌,但他终究是一个“贪权好名”的货色,割舍不下眼看到手的功名富贵,不思退路,反而欲再进一步,再立大功,去为赵家征讨方腊。
请注意,征讨方腊是宋江主动要求的,不是朝廷摊派的。
天子当然满口答应了,但也随口替了一个小要求:
宋江,卢俊义领了圣旨,就辞了天子。皇上乃曰:“卿等数内,有个能镌玉石印信金大坚,又有个能识良马皇甫端,留此二人,驾前听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天子笨吗?天子昏吗?
不笨不昏,梁山一百零八人的性格脾气本事如何,天子知道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这不,硬生生从宋江手里抢走了两位“专业人才”,自己留在身边使用了。
宋江无法,只得留下金大坚和皇甫端出征去了,准备又入厮杀场。
第四位就是“圣手书生”萧让了。梁山大军要出征,宋江调来水军头领,令他撑帆挂旗率大军擂鼓往大江进发,一时间,千帆万桨;又调来马军头领,一声令下,千万儿郎轰然上马列队,一时间马嘶人喊,蔚然壮观。水陆并进 ,船骑同行,果然是将猛兵盛,威武之师。
也不知道天子听到“梁山兵将果然凶猛,征方腊一定能胜”的汇报之后作何感想。但是蔡京却感受至深,差人给宋江送来了一个命令,“你们把萧让留给我吧!我书房里缺一个代笔先生。”
怎么可能,堂堂蔡京蔡太师怎么会缺少一个写字的师爷。
但是,蔡京明白,宋江也明白,蔡京为什么专要“圣手书生”萧让留在身边。两个人也都明白对方明白,所以蔡京直接就伸手要了,既不解释,也不掩饰。
萧让专会伪造书信,他模仿蔡京写了字连蔡京本人也认不出真假,萧让和金大坚两个人合伙,恐怕连圣旨也造得出。
蔡京一定和皇帝商量过,“陛下,您留下金大坚,我圈住那萧让,可不能让此二人在宋江那伙子反贼手中,不然,陛下您的圣旨、我的命令,宋江岂不是可以随便伪造?”
宋江无法,萧让被送进了蔡京府中,从此江湖之上再无“圣手书生”。
第五位就是“铁叫子”乐和了。蔡京的人刚走,又来了一个驸马爷王都尉的人,点名要带走乐和,王都尉听说乐和“善能歌唱”。
这个王都尉就是当年抬举高俅的驸马爷,是他让高俅送玉龙笔架和镇纸玉狮子去给端王(后来的徽宗)的,在端王府,高俅顺脚表演了踢球而飞黄腾达。这个王都尉驸马爷是一个玩家,后来乐和在他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
没办法,那个时代做个歌星也吃香。
天子向宋江要人,他不敢不给,蔡京要宋江也不敢不给,驸马爷来要人宋江自然也要高高兴兴给了,宋江也只得舍了乐和去。
征方腊的大军刚一出发,宋江猛然间就去了五个兄弟,不是好兆头。
还有一位“神医”安道全,硬算做没有征方腊也可以。安道全是在半路就调走了的。
计议进兵,攻取杭州,忽听得东京有使命捧御酒赏赐到州。宋江引大小将校,迎接入城,谢恩已罢,作御酒供宴,管待天使。饮酒中间,天使又将出太医院奏准,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降下圣旨,就令来取。宋江不敢阻当。次日,管待天使已了,就行起送安道全赴京。宋江等送出十里长亭饯行,安道全自同天使回京。——《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梁山大军打到杭州,一百零三好汉已经折损了宋万、杜迁、陶宗旺等十多个人,其余兵将更是无数,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但是天子“乍感小疾”,放着太医院的众多医生不用,偏要用安道全。
此时的宋江,眼中只有他的“功名”了,那里还有兄弟性命,毫不迟疑把安道全送走了。
可怜了受伤的兵将。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梁山好汉 108 人,几人未参与征讨方腊?准确的说,五人未去,一人半道而返。而这 5 个半没有去的梁山好汉,实则与宋徽宗,蔡太师,王都尉,罗真人有关系,并非其本意。此话怎么说?
宋徽宗——因私废公,独留两个半(宋徽宗)梁山 108 人中, 5 个半没有参与争讨方大,而其中宋徽宗,一人独留两个半,为己所用,我们具体来看看。
第 1 个是紫髯伯皇甫端,天下第一兽医,乃是最后一位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古代战场中马军的战斗力最强,战马对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南征方腊这样的军国大事中,紫髯伯皇甫端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宋徽宗为了自己的御马问题,留下皇甫端为己所用,荒废国家大事,实在是可恨之极。其人此后兵败被俘,克死异国他乡,也必然是在所难免了。
第 2 个是玉璧匠金大坚,宋徽宗留下此人为朝廷所用,制造各种符信,倒也无可厚非。
在下以为宋徽宗留下此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玉臂匠金大坚的手艺实在太好,放在自己身边安全。毕竟,这种技术的威力太大,不可不防。还有一位是神医安道全,征方腊时跟随宋江,然半道中召回京中。
蔡太师——个人癖好,留下圣手书生萧让(太师 蔡京)圣手书生萧让的最大特点是善于临摹天下各路字体,以假乱真。宋江在江州吟反诗被捕下狱,正是圣手书生萧让模仿蔡京笔迹,差点将宋江营救出狱。
蔡京虽是大奸贼一个,但其书法功底着实了得。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蔡,就是指蔡京。其字体自成一家,独成一派,流传至今。因个人癖好留下国家人才,也不是什么光明的事情。
驸马王都尉——吹拉弹唱,留下铁叫子乐和铁架子乐和,是山东登州人。因营救解珍解宝兄弟二人,而与孙新孙立等一起反上梁山。此人吹拉弹唱无所不会,在梁山各种聚义宴饮时,常唱歌取乐。
驸马王都尉和宋徽宗一样,吹拉弹唱,花街柳巷,是个大玩主。留下铁叫子乐和为己所用,倒也般配。
罗真人——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入云龙公孙胜是水浒传中出场比较早的人物,其也是最早离开梁山大本营的人物。
先前以探望老母与师傅为名,离开梁山。后梁山因攻打高唐州不克,派李逵戴宗将公孙胜迎回。其时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就有意让公孙胜离开梁山,归隐学道。并赠其几句言语,乃「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公孙胜在跟随宋江破大辽之后,尊奉师命,便向宋江辞行,归隐学道去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青面兽杨志跟随宋江征讨方腊,在丹徒时因病而留。并未离开,直至病死。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水浒传》108位好汉没参加征讨方腊的有;
主动辞职的入云龙公孙胜,
皇上留用的玉臂将金大坚,
紫髯伯皇甫端,
太师府′索要去的圣手书生肃让,
铁叫子乐和。
因病未去的青面兽杨志。
还有一位非梁山108位好汉之外的公孙胜师叔幻魔君乔道清。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水浒传》中,梁山最惨烈的一仗便是征讨方腊了,这一仗梁山108将损失了70余人,可谓是损失非常的惨重。以至于此战过后,存活下来的人大多都已心灰意。梁山108人中,有6人并没有参与征讨方腊。他们分别是谁?结局如何?如果有他们的加入,说不定梁山众人会少死很多人!
一、公孙胜
公孙胜是整本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会使用法术的人,说实话,公孙胜这个人,已经是不能用常理来揣度了,人家可以正宗的修仙者,道法也是挺高的。不过在宋江上山后,公孙胜似乎察觉到宋江的野心,于是便借探亲为由,离开了梁山,再也没有返回。
梁山众将打高唐州时,被高廉以妖法击败,这还怎么玩?明明是凡人打架,现在加上了修仙者,于是宋江让戴宗和李逵去请公孙胜下山相助。公孙胜也确实是厉害,到来以后,施展术法,成功的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并最终斩杀高廉。之后梁山的重要战役,公孙胜基本都有参与,而由于有修仙者相助,梁山战力也是大为提高,屡战屡胜,这期间,公孙胜可谓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公孙胜想起罗真人的八字真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以终天年”,于是公孙胜便向宋江辞行,返回了蓟州二仙山,没有加入征讨方腊的战争中,得到善终。而由于缺少公孙胜的帮助,梁山实力大减,最终在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伤亡。假如有公孙胜这个修仙者助阵,想必梁山不会赢得这么惨烈。
二、安道全
安道全是梁山最著名的神医,主要负责医治梁山众好汉。梁山众人长期征战零伤亡,安道全可是功不可没的。
当初宋江背部患病,各路医者都手足无措,结果张顺请来了神医安道全,轻轻松松的就治好了宋江,从此他就留在了梁山。由于安道全医术高明,后来他直接被北宋朝廷给召回了,作为一个技术人才,皇帝可不愿意安道全死于战场。不过梁山这边就惨了,由于失去了安道全这个神医,导致很多梁山好汉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伤亡惨重。然而离去的安道全成为御医,得到善终。
可以说,公孙胜和安道全二人的离去,对梁山实力打击非常大,没有了这两人相助,在进攻方面,行成不了摧枯拉朽的气势,在恢复实力方面,更是深受打击。而除了他们两个,剩下的4个没有操作征战的人,其实是不足以影响大局。
三、皇甫端
皇甫端原是东昌府城内著名的兽医,擅长给马儿看病,不管马儿患了什么病,皇甫端一出马,保证药到病除!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在好友张顺的推荐下,皇甫端也加入了梁山,为梁山医治战马。皇甫端对梁山建立马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在108将中排名第57。
征讨方腊时,皇甫端由于出色的才能,被留在了京城,没能参与出征,颇为遗憾。
四、金大坚
金大坚这个人善于雕刻图书印记,属于技术人才。当年宋江被抓时,吴用曾让金大坚帮忙制作假的印信,结果印信虽然制作成功,但是却不该盖在家书上,书信也因此被发现作伪,并没有成功救出宋江。不过金大坚的本事倒是让众人深为佩服,在投奔梁山后,金大坚主要负责刊造雕刻一应兵符、印信、牌面等事项。
而在征讨方腊前夕,金大坚与皇甫端一样,也被皇帝留在了京城,驾前听用,并没有参与征讨方腊。
五、萧让
萧让也是一个技术人才,擅长伪造文书,当初救宋江时,就是他和金大坚配合着制造出文书印信的。加入梁山后,萧让也多次凭借他的才能为梁山制造文书,骗过敌人,立下大功。由于萧让字写得不错,得到了蔡京的赏识,所以在梁山征讨方腊前夕,蔡京从宋江处把萧让给要了过来,让萧让做了门馆先生,虽然不是啥正式官职,但好歹是保下了性命。
六、乐和
乐和是孙立的小舅子,在营救解珍、解宝兄弟后,他就随众人一同上了梁山。乐和这个人虽然武艺不高,但是他非常擅长乐器,为人聪明,书中是这样介绍他的。
原文:乐和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器尽皆晓得,学着就会。做事见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介爱。
精通乐器的乐和自然是众人的开心果,每当有宴会,必定是乐和大放光彩之时。而他也凭借能说会唱的本事,得到了王都尉的赏识,被留在府中听用,没有参加征讨方腊之战。
结语
从这六人没有参加征方腊之战的原因来看,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受到了其他人的赏识而被留了下来,由此可见拥有一门技术是多么的重要!不过呢后面四人其实都是无关大局的,主要是公孙胜和安道全的离去,对梁山实力的影响稍微大了点,有他们相助,梁山好汉很可能少死几个。
这六人没有参与征讨方腊,也就不会战死沙场,都得到善终。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哪几位没有参与征战方腊?
应该有这些:入云龙公孙胜、神医安道全、铁叫子乐和、玉臂匠金大坚、圣书手萧让、紫染伯皇甫瑞。
这些都是特殊人才,入云龙公孙胜是道士,如果他参与征讨方腊,梁山不会死那么多好汉;安道全是个名医,后来成为御医;铁叫子乐和是歌唱家,被中央音乐学院留下当教授;玉臂匠金大坚是雕刻家,被朝廷任用;圣书手萧让是著名书法家,被朝廷蔡太师所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