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热爱自由,后来怎么就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地保唐僧取经了呢?

孙悟空热爱自由,反帝反封建的代表,后来怎么就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地保唐僧西天取经了呢?

四大名著其实非常有意思,《三国演义》讲的是忠义,实际上是创业教科书。《红楼梦》讲的是爱情,实际上是职场厚黑学。《水浒》讲的是江湖义气,实际上是挖坑教程。至于《西游记》,表面上是科幻故事,实际上则是考编历险记。

尤其是《西游记》,我是真没想到啊,从小只知道看猴、看猪、看水怪、看龙马,长大了才明白,讲的全都是人世间的人情世故,大家都是为了得到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而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自主创业的孙悟空,为什么能心甘情愿地辅佐唐僧求取真经呢?他甘愿从创业老板,沦为打工仔吗?

一、孙悟空曾经为了编制,放弃了当老板。

孙悟空刚毕业的时候,除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几乎是一穷二白,就连创业资本都没有。好在到了花果山,凭借他优秀的打架技能和超出普通猴儿的智力水平,成功被大家推举为美猴王,也就是公司的老板。

成了老板以后,孙悟空总得给自己搞一身行头吧?既然公司刚开张,还没紧张,那孙悟空只能自己出去找了。

结果因为找一身行头,孙悟空招惹了第一个国企,那就是东海龙宫。他从老龙王那里弄来了一套战甲,就连他们的定海神针都给弄走了。

很明显,国企员工的业务能力的确差了点,跟创业型公司没法比。但国企的背景深厚啊,孙悟空和他的花果山公司算是上了国企的黑名单了。

孙悟空创业倒是有一套,不仅自己搞创收,还学会了联盟经营。陆续结识了牛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等一系列创业大佬,这帮大佬一个个手握上市计划书,就等着在A股排队呢!一个好汉三个帮,谁还没几个朋友啊!

正当孙悟空的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另外一个国企地府又派人来收他了!原来按照生死簿,他的阳寿已尽。

孙悟空刚尝到点做老板的甜头,这就要投胎去了?一切都要从头再来?难怪康熙也要感叹一声:向天再借五百年。

孙悟空当然不服气,不仅砸了阎王殿,大闹地府,还毁了一堆生死簿,导致凡间若干人怎么都死不掉。好家伙,这下又得罪人了,人家还是有背景的。

东海龙王、阎王,全都跑到了玉皇大帝那儿告状,要求封杀孙悟空,对花果山公司实行经济制裁。最后还是在太白金星的劝说下,玉皇大帝才想着招安孙悟空算了。

从这事儿的细节我们就能看得出,编制还是香啊!孙悟空想都没想,立马答应上天庭干活,担任弼马温的工作。虽说不知道是干啥的,但好歹有编制,大小也是官啊!

当然了,人家孙猴子也不是傻子,自己开的公司依旧照常营业,把法人换成自己的亲信不就行了!狡兔三窟,谁还没个退路啊!

二、孙悟空创业失败,这才意识到体制内有多香。

孙悟空当了一段时间弼马温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养马,不仅身份低微,而且总是遭人耻笑。这还得了?人家过去大小也是个老板,自由自在不香吗?为了个破编制就这么糟蹋自己?

不干了!说啥也不干了!孙猴子二话不说就撂挑子了,回花果山当美猴王,自己做老板难道不香吗?

回去以后,孙悟空就自封齐天大圣,把花果山的地位,抬到了和国企的地位相当的位置。这可把玉皇大帝气坏了,自古以来,还没能瞧不起有编制的工作呢,你孙猴子算老几?

因此玉皇大帝立马派遣托塔李天王前来收拾孙猴子,不过很明显,托塔李天王、哪吒、巨灵神等人的业务能力差了点,没能灭掉孙悟空。

这个时候主和派的代表太白金星又冒出来了,他觉得孙悟空是猴子,应该喜欢吃桃子,因此就希望玉皇大帝让他看管蟠桃园。工作之余,吃俩蟠桃也不算违法乱纪。

就问你编制香不香吧!孙悟空居然又被说服了,还真的跑去看桃园去了!不过这家伙到了蟠桃园,专挑大个儿的蟠桃下手,那是真识货啊!定在那里的七仙女,他看都不看一眼。

吃完蟠桃,他还要喝御酒,酒足桃饱以后,他还到太上老君那儿搞了顿宵夜,把人家的仙丹全都给吃光了。甚至连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都被他给毁了。

这还得了?玉皇大帝见了西王母,也得礼让三分,这就让一只猴子给随便欺负了?

玉皇大帝震怒之余,让托塔李天王带领10万天兵天将,再次捉拿孙悟空。结果反倒让孙悟空以此一战成名。

业内人士纷纷开始分析,花果山这个黑马公司,如果上市的话,发行价可能会突破多少。已经有不少天使投资人打算重金入股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各大国企纷纷派人前来,他们觉得体制以外不能有这么牛的公司!因此二郎神、观世音、太上老君等等,纷纷前来助阵,总算是把孙悟空给镇住了。

太上老君把孙悟空弄到了炼丹炉里,烤了七七四十九天,结果反倒让孙悟空得到了一个新技能,那就是火眼金睛。

看来再想得到体制内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孙悟空索性跟各大国企撕破了脸,大闹天空,连国企的总瓢把子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

这还得了?好在央企的话事人如来佛前来,一掌就镇住了孙悟空。自此孙悟空的创业终究以失败而告终。这段经历也让他彻底明白一个道理:体制内的人,神通广大啊!

三、从临时工干起,只为了一份有编制的工作。

孙悟空被压了500年之久,总算是把身上的棱角都给磨平了。如来佛觉得他身上也有不少闪光点,并不是无药可救。所以就给了孙悟空一条出路:要么继续压着,要么从央企临时工干起,干得好,以后可以给编制。

孙悟空二话不说,就答应从临时工开始干起。虽说是合同工,可好歹有央企罩着,等到有了编制,还不什么都有了吗?体制内就是香!

等到唐僧救了他以后,他才直呼上当,原来这个央企是刚成立的,整个公司团队就1个人一匹马,现在又多了一只猴。

好家伙,这也是孙悟空几次三番打算离职的原因。不过每次想到熬一熬就能得到编制,孙悟空也就忍了。

取经的一路上,孙悟空还结识了3个被国企开除,也从临时工干起的小伙伴,那就是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大家都是为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而努力,谁也不容易啊!

结局:孙悟空终于进入了体制内。

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以后,唐僧总算是完成了业绩考核,KPI各项指标全都合格,终于求取了真经。

孙悟空也如愿,得到了一份央企的工作,被封为斗战胜佛,有编制的哦!从此以后,孙悟空开始低调工作,经历了这么多大起大落以后,他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毛躁。只能说,考编会让人成长吧!

孙悟空热爱自由,后来怎么就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地保唐僧取经了呢?

爱好自由的孙悟空,最后还是忠心耿耿的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看似有点荒唐的明朝段子,却隐藏着人性和社会的重大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关于《西游记》的解读非常多,但很多人都认为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中的解读是非常接近原著的。但其实《西游记》中的孙猴子是没有女朋友的。特别是在蟠桃园定住了七仙女,猴子却跑去摘桃子,让很多春心荡漾的男人大骂猴子不解风情。但《大话西游》中的悟空却到处留情。但为什么说周星驰最懂《西游记》,揭示出孙悟空的真相?

深挖历史,找到真相,做一个合格的挖坑机!

一)孙悟空的人生目标

抛去孙悟空是天生的石猴这个特征不说。他也就是普通的猴子,并且几百年就是这样在花果山这个世外桃源,非常快乐的度过的。这种快乐,也可以说是懵懵懂懂中度过的。但随着孙悟空的第一次觉醒,一切开始改变。这来源于石猴的第一次冒险。

有一句名言叫,好奇害死猫。当人开始有意识的探寻第一个问题时,就打开了这个世界的一扇大门。从无所事事的快乐,变成有所事事的思考。石猴的命运就此改变。

这一次冒险就是水帘洞。石猴的一次大胆尝试,成了花果山的主人,变成了美猴王。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而石猴从这次尝试起,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长生不老。

于是石猴开始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天下开始寻找长生不老之法。最终师从菩提祖师,练成绝世武功,成功归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孙悟空开始变的强大的时候,花果山也开始发生变化。孙悟空是石猴的时候,花果山是一个世外桃源。当孙悟空走出去的时候,花果山也有了外来的侵略者。冥冥之中,吴承恩想表达出来什么。

于是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孙悟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欲望。他不再满足长生不老。因此他去天上做了弼马温。后来,他对弼马温这个职务不满,一生气就反出了天宫,要做齐天大圣。虽然最后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后来仍然因为蟠桃会没有被邀请,而搅闹了天宫,从容离去。

看到这些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是不是像在现实中的我们,无论得到什么,都会觉得不满足,会有更多的欲望,更多的要求,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的局限。

因此,这时候猴子的人生目标是完全没有目标,总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而却不知道极限在哪里!

二)五百年的反思,猴子的蜕变

有时候人生早点受点挫折,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可以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有能力做的,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早点认清自己,会对自己一生有帮助。特别是能有五百年反思自己,人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蜕变。

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很有点像某个公司的副总,被突然解职,才发现以前自己的很多能力都来自平台,离开了平台,自己仿佛什么也不是。

五行山下孙悟空就是这样的状态。他是花果山的美猴王,也算是一方诸侯。但在花果山下压着的时候,没有一个猴子到花果山去看望他。他有七个兄弟,在他落难的时候都无影无踪。他在天宫中交了很多朋友,这个时候没有人为他两肋插刀。

这就是现实,人一旦认清了现实,就会明白很多。这个世界上的朋友,下属,还有很多亲人,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在你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一个可以指望的,你只能指望你自己。

所以当有人对你吹牛,他有关系,有路子,可以做成什么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当真。因为当你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恰如其分的离开。没有为什么,这就是真理。

以我们现在被隔离七天的感觉,去想象一下孙悟空在五行山下,仅一人容身的洞穴,被隔离了五百年。你可以想象孙悟空无聊透顶的感觉。

也就是说,孙悟空会无数次发誓,谁要给他自由,让他耍猴他都愿意。

三)唐僧,如来佛祖的继承人

无论是天宫,还是西天的灵山,在孙悟空出生之前,已经形成了了稳定的秩序。所以孙悟空要想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份子。只能从体系中找颠覆着,从花果山往天宫打,将会面临三界的一致打击。所以要,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孙悟空要想在体系中博得一席之地,只能从继承人下手。唐僧无论再手无缚鸡之力,或者智商低的惨不忍睹,孙悟空都得去保他。因为他是佛祖指定的继承人。他是皇太子,只有保唐僧成功了,才能把天上的那群老不死的弄下来。

这就是真理,更何况有观音菩萨这位大神来点拨。在五行山下反省了五百年的孙悟空,就是再笨,此时也能想明白了。更何况他还是唐僧救的。

唐僧能救孙悟空,并且也只有唐僧救的了孙悟空。虽然唐僧不明白,但孙悟空却明白。因为孙悟空如果真的那么容易被救,早有人把孙悟空救出去了。所以孙悟空的改变基于如下几点:

第一点: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所以当孙悟空被唐僧救时,孙悟空就要报答唐僧的救命之恩。

第二点:大闹了天宫,得罪了玉帝,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却能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唐僧救了,唐僧来头不小。

第三点:由观音菩萨亲自指点,如果辅佐唐僧西去成功,孙悟空将在体系里站稳脚跟。这是一个承诺,是由观音给的承诺。

第四点:头上的金箍。这也是让孙悟空无法摆脱的原因。胡萝卜管用的原因,是因为有大棒。没有惩罚的奖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五点:见证了权力的巨大力量。无论西行遇到什么样的妖魔,如来佛祖动用所有的力量全力支持,甚至不惜亲自出手。孙悟空明白了体系对个体的巨大优势。

因此,此时的孙悟空也非常想成为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有了很大动力。

综上所述:孙悟空的不同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有自己不同的目标。比如还是石猴的他就想着每天的温饱。直到学艺归来,才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孙悟空也遭受的了无穷欲望后的沉重打击。

在经历了五百年镇压后,孙悟空被唐僧解救,因此他欠下唐僧天大的人情。因此才同意保护唐僧西去。但光有恩情还不够,所以观音许他一个前程,如来给了一个金箍,让孙悟空不得不心动,也不得不服从。

所以孙悟空这样才忠心耿耿,不停的追求个体的成长,是进步的特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是成熟的特征。知道进退,才会忠心耿耿!

孙悟空热爱自由,后来怎么就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地保唐僧取经了呢?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都希望自己像小孩子一样欢乐无限童趣永久。可人总是要长大的,随着成长而来的就是数不清的束缚和重压,那种童真早晚得消失,就像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人随着长大成人都戴上了生活的枷锁,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也是在开悟自新成长壮大,他也认识到了认识到生活的现实,从而给自己戴上金箍一步一趋赶往西天。他知道如果不认命,不随唐僧往西天取经,就会永远被压在五行山下,在往西天的路上降妖除魔彰显并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出路。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辛苦劳作是一样的,不管愿意不愿意你都得承受,所以就不如主动去干,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

孙悟空热爱自由,后来怎么就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地保唐僧取经了呢?

他先是被戴上了一个金箍,然后在取经的路上慢慢受到的教化,以及自己有了感悟、体悟,所以对比与取经前完全不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