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其中能力比较突出的有皇次子代善、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八子皇太极、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

至少这6位皇子,是当时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担任主帅的帅才。那么为什么皇太极作为老八,能够从这么多优秀的兄弟中,脱颖而出呢?

没两把刷子,还真的没法从这帮老六中夺取头筹。很显然,皇太极在夺嫡的时候,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一、击败代善,皇太极纯粹躺赢。

努尔哈赤当政期间,有著名的四大贝勒,他们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其中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这4个人手握重权,在后金的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

尤其是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次子,在太子褚英被废以后,他已经被努尔哈赤钦定为新任太子,也就是接班人。军政方面,代善也有很突出的表现,完全凌驾于其他贝勒之上。

努尔哈赤甚至曾经坦言,等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儿子和大福晋,需要全部托付给代善。可见代善绝对是妥妥的接班人啊!

这种人皇太极怎么可能扳得倒呢?

实际上代善是自作孽,皇太极只是添了点柴火而已。

第一,代善虐待前妻所生的子嗣。

代善的前任老婆,为代善生了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他们俩长大成人以后,代善听信继室的谗言,对岳托和硕托非常差。

不光对他们肆意打骂,而且他们的待遇永远都比后妈的儿子要差,这可把哥俩给气坏了。因此硕托不堪受辱,索性跑了。

代善不分青红皂白,一直要求努尔哈赤杀掉抓获的硕托。这可把努尔哈赤给惹毛了,他一番调查以后,才知道代善如此偏心。

因此努尔哈赤不仅让代善和岳托、硕托分家,而且还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只保留了代善作为四大贝勒之首的地位。储君之位,就这么再次空了出来。

第二,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后宫,总有说不清的关系。

年轻时候的代善,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这么一来,他身边的女性朋友就少不了了。可他偏偏跟自己的小妈们,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富察·衮代,也就是莽古尔泰的生母,和代善之间,就已经传出了绯闻。努尔哈赤为了脸面,没有戳破这件事。反倒是莽古尔泰为了邀宠,把自己的母亲给亲手杀了。

后来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生母,又开始和代善眉目传情了。这可把努尔哈赤给气坏了,甚至有传言,阿巴亥曾经两次深夜前往代善的住处,送去了可口的点心。

努尔哈赤暴怒不止,把大妃阿巴亥给休了,再也不提立代善为储君的事情。自此代善彻底和储君之位绝缘了。

那么这件事中,皇太极起到什么作用了呢?别把他摘得干干净净的。举报这件事的人,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妾德因泽。德因泽说阿巴亥先后给代善和皇太极送去了点心,皇太极没有吃,代善却吃了。

这了解的未免也太清楚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德因泽是个专业的私家侦探了!这事儿很有可能是皇太极透露给德因泽,故意让她举报代善的,否则内情不可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而且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要求阿巴亥陪葬,莫名其妙地让德因泽也跟着陪葬,是不是皇太极想要掩盖什么秘密呢?

二、阿敏是堂兄弟,莽古尔泰有勇无谋。

阿敏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打算拥兵自重,与努尔哈赤分庭抗礼,结果被努尔哈赤给灭了。但是努尔哈赤对他的儿子阿敏还是不错的,予以重任。

不过侄子毕竟是侄子,就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努尔哈赤的接班人,毕竟人家有16个儿子在那儿眼巴巴地看着呢!

莽古尔泰作为努尔哈赤的第五子,战斗力非常强悍,几乎参加过所有后金的立国之战。绝对是努尔哈赤手下的一员骁将。

不过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衮代和代善关系暧昧,结果莽古尔泰为了向努尔哈赤表忠心,把自己的母亲给杀了。一个连自己的生母都敢杀的人,怎么可能会成为努尔哈赤的接班人呢?战功再大,也没人愿意投他一票。

三、阿济格太老实,多尔衮、多铎年纪太小。

对皇太极真正构成威胁的,其实还得算这3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阿巴亥所生。

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偏爱阿巴亥,所以爱屋及乌,他对阿巴亥所生的3个儿子也倍加宠爱。尤其是对最小的儿子多铎,简直就是当成接班人来看待的。

努尔哈赤给多铎的赏赐,超过了所有的儿子。当时多铎才十来岁,就得到了和代善、皇太极一样的地位和待遇,可见努尔哈赤想干嘛。

要是再给努尔哈赤10年时间,或许还真的没皇太极什么事儿了。老父亲都比较疼爱年幼的儿子,这是自然规律。

不过多尔衮和多铎当时年纪太小了,完全没有带兵的经验。所以说老父亲一死,大家都不承认所谓的遗诏,他们俩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么阿济格呢?当时的阿济格已经20出头了,完全可以为自己的亲兄弟争取一下嘛!很可惜,阿济格实在是太老实了,即使在战场上厮杀过,也不敢和四大贝勒一较高下。

因此阿济格只能眼睁睁看着四大贝勒逼着阿巴亥殉葬,眼睁睁看着皇太极登上至高无上的汗位。

总结:事实证明,皇太极是努尔哈赤最优秀的儿子。

皇太极这个人了不起,他成为大汗以后,提拔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用来对付四大贝勒中剩下的那3位,以此达到平衡。

此后皇太极开始谋求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积极吸收大明朝的降将、降臣。为了名正言顺,皇太极更是开始实行汉化政策,让清朝具备了接替明朝的基础。

在皇太极的运作之下,清军就等着一个机会,入关夺取天下了。可惜皇太极倒在了1643年。第二年他的弟弟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带领清朝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壮举。皇太极做了若干基础工作,却没能看到最后的成果。

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首先说,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十六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这个问题先入为主,并不确切。皇太极并不是努尔哈赤十六个儿子中最差的,相反,他即便不是十六个儿子中最优秀的,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优秀的。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是:皇长子爱新觉罗·褚英、皇次子爱新觉罗·代善、皇三子爱新觉罗·阿拜、皇四子爱新觉罗·汤古代、皇五子爱新觉罗·莽古尔泰、皇六子爱新觉罗·塔拜、皇七子爱新觉罗·阿巴泰、皇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皇九子爱新觉罗·巴布泰、皇十子爱新觉罗·德格类、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巴布海、皇十二子爱新觉罗·阿济格、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赖慕布、皇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皇十五子爱新觉罗·多铎、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费扬果。

在这些儿子中,皇长子因诅咒爱新觉罗·褚英努尔哈赤被处死,最先出局。当时有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最有希望继位大汗。但皇次子爱新觉罗·代善竟然与努尔哈赤争夺房宅,还与后母关系暖昧,失去民心、圣心,二贝勒阿敏不是努尔哈赤所生,三贝勒莽古尔泰因为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遭到全体贵族的反对与努尔哈赤的否决,只剩下皇太极符合条件。努尔哈赤虽然儿子很多,但皇三子阿拜、皇四子汤古代、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六子塔拜、皇七子阿巴泰、皇九子巴布泰、皇十子德格类、皇十一子巴布海都是侧妃所生,身份不高贵,实际与皇太极存在竞争的,主要是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努尔哈赤很喜欢这三个孩子,无奈这三个孩子年龄太小,不具备与四大贝勒对抗的能力与实力。所以十六个儿子中,只有皇太极脱颖而出,受到努尔哈赤及全体贵族的推举,成为最优秀者。

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题目中的提法并不严谨准确,皇太极继位的是后金大汗,满清的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是皇太极时期的事情,最先称帝的也是皇太极,所以皇太极继承的是努尔哈赤的后金大汗之位,而不是大清的皇帝。

其实,皇太极的实力并不弱。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和硕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皇太极位列四大贝勒之一。这四大贝勒分别是:

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的次子,掌管两红旗,即正红旗与镶红旗;

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掌管镶蓝旗;

三贝勒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掌管正蓝旗;

四贝勒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掌管正白旗(皇太极继位后乘机夺取了镶白旗,立自己的长子豪格做旗主)。

由此可见,这四大贝勒几乎掌管了除两黄旗外的八旗全部人马,并且每个人都是战功卓著,屡受嘉奖,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理”,四大贝勒权利和地位等同,皇太极只是因为年龄最小,因而排在了四大贝勒的最后一位,但是依然是有雄厚的实力。

努尔哈赤在宁远前线战败,郁郁而终,此时并没有确定继位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八旗议会推举出来的。

大贝勒代善因为遭人设计与大妃阿巴亥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而被努尔哈赤所训斥,随之失去了继位资格。

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并不是努尔哈赤所生,所以也没有继位资格。

三贝勒莽古尔泰因为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不仅不被努尔哈赤所喜欢,在继位问题上更是受到了全体满洲贵族的反对,所以也没有继位资格。

四贝勒皇太极,年龄在四大贝勒里面是最小,但是自身的文治武功也非常的突出,在满洲贵族中具有颇高的声望,并且,皇太极继位的时候,还不是“南面独坐”,而是由四大贝勒共同议政,所以,当时的皇太极继位得到满洲贵族高层的普遍支持,特别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两红旗旗主代善,全力支持皇太极。

故此,皇太极可以从四大贝勒中脱颖而出,继承后金汗位。

多尔衮、多铎兄弟虽然为努尔哈赤所喜爱,但是年龄太小,不具备与四大贝勒对抗的能力与实力。

当时与皇太极存在竞争的,主要是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特别是多尔衮和多铎,特别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而努尔哈赤安排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共同掌管两黄旗,即正黄旗与镶黄旗,并且有大妃阿巴亥的庇护,一度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但是,四大贝勒一直执意要阿巴亥殉葬,并且三贝勒莽古尔泰更是直接勒死了大妃,使得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多尔衮和多铎瞬间失去了依靠,同时也丧失了争夺汗位的政治基础,而皇太极也没有就此赶尽杀绝,而是继续由三兄弟执掌两黄旗,后黄白对调,改为执掌两白旗。

至此,皇太极经过满洲贵族议会的推举,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聪,在相继除掉莽古尔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后,皇太极“南面独坐”,开始独掌大权,并于1636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皇太极即大汗位,后称帝建国号“大清”。

对于皇太极即汗位,传言最多的便是从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而来。其实不然。

天命七年,努尔哈赤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之制,简称“八王共治”,并表示其身后也应坚持实行此制。八王(即旗主贝勒)分别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朗、多尔衮(存在阿济格的说法)、多铎、岳托。

因此皇太极即汗位是旗主贝勒共同推举的结果,但推举的背后是彼此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尤其是代善,不仅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而且位居四大贝勒之首,按理说他最有资格继承汗位。但他出于政治考量,在他主持下,诸贝勒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

皇太极即位后,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同坐受礼,后改由其一人“南面独坐”,至此“八王共治”解体。

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实力最差么?显然不是,皇太极可是四大贝勒之一,虽然排第四个,但是前三个都有些问题,剩下的不就是皇太极!

四大贝勒第一个代善,居然和自己父亲的妃子搞在一起,没被努尔哈赤赐死,就已经算是天大的福气了。

第二个阿敏,这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虽然努尔哈赤很喜欢他,但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啊!

第三个莽古尔泰,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结果想继位也是休想了。

那么这么一来,排名第四的皇太极自然上位啊!

什么,你说多尔衮亲兄弟三个,对的,努尔哈赤确实很喜欢这兄弟三,但是年纪是大问题,哪轮到十几岁的来继位,应付得了对手么?

有人说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实力最差的是皇太极,他为何成为大清的皇帝?

努尔哈赤的确有16个儿子,皇太极也的确不是最优秀的,但在努尔哈赤去世的那一年,比他骁勇善战的那几位的普遍名声都不好;名声和他差不多的身份没有他尊贵(母亲是皇后);身份和他差不多的(多尔衮三兄弟),年龄又太小,还缺乏军功,因此比拼综合实力,最终由皇太极继位。

他的诸位兄弟中:

皇长子褚英生性残暴、心胸狭隘,因与诸位兄弟、将领冲突被圈禁,后来在努尔哈赤外出征战时写诅咒对天地焚烧,希望努尔哈赤战败,已被下令处死。

皇次子代善,虽然功勋赫赫。但不识大体且自私爱财,曾经与努尔哈赤争夺房宅。同时,他还怕老婆,放任后妻虐待儿子,受到训斥后又杀了自己的妻子。加上有传言说他与后母关系暧昧,因此失去了圣心、民心。

皇三子阿拜、皇四子汤古代、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六子塔拜、皇七子阿巴泰、皇九子巴布泰、皇十子德格类、皇十一子巴布海,这些人一方面母亲都是侧妃、继妃,身份不够高贵;另一方面,除了莽古尔泰以往,没有特别大的战功。而莽古尔泰为取悦于父汗,竟残忍地把杀死自己的母亲富察氏,让他名誉丧尽。

皇十二子阿济格虽然母亲尊为大妃,但努尔哈赤死时年仅21岁,在此前一年才从军出征,资历、军工都太浅。比他还小的多尔衮、多铎等人虽然后期大放异彩,但此时在年龄、军功等各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

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时正好34岁,年富力强,又战功赫赫,其母叶赫那拉氏·孟古虽然早已去世,但毕竟曾被尊为孝慈高皇后,综合各方面因素,他都是当时继承大汉的不贰人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