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杨秀清才是掌握实权的人,为何却被没有实权的洪秀全给灭了?

杨秀清是战略上的天才,但却是权谋上的蠢材。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杨秀清,压根就走不到南京,更别提维持14年的国祚了。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杨秀清,才使得太平天国内耗严重,最终只存在了14年时间,就被清朝给灭了。

很难想象,这位几乎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居然是个文盲。不过从杨秀清的结局,我们似乎也能理解这一点,读书少,光靠天才,是很难走到最后的。

由此可见,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是何等的至理名言啊!杨秀清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才被洪秀全给收拾了。洪秀全虽然连秀才都没考上,可人家毕竟读了十几年的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历史上那些阴谋诡计,他可清楚得很啊!

一、杨秀清是改变太平天国命运的人。

杨秀清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平军的二把手。大军在湖南围攻长沙的时候,遭到了左宗棠的顽强抵抗。这个时候,摆在太平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攻打长沙,要么换条路走。

继续围攻看样子只有死路一条了,因此杨秀清果断选择了放弃长沙。但是放弃了长沙,该往哪儿走呢?前途迷茫,后有追兵。

第一,定都南京。

杨秀清没读过史书,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那就是带领大部队直奔南京城而来。南京是清朝在江南地区的重镇,夺取南京,就等于是拿到了江南半壁江山的赋税。

明朝的宁王朱宸濠,也曾经打算夺取南京,只可惜被王阳明给忽悠了,结果导致叛军在江西就被搞定了。如果他拿下南京,那真够明朝喝一壶的了。

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在北上的时候,一直在湖北、湖南地区徘徊,就是没考虑夺取南京。结果错失了掌握半壁江山的机会,最终兵败如山倒。

杨秀清将南京作为太平军的目标,很显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南京不仅是赋税重镇,而且易守难攻,且有天子气,是个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在没有拿下京城之前,占据南京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二,北伐和西征。

北伐这件事儿,是不少后人都诟病杨秀清的地方,他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大军就敢北伐,这是不是昏了头了?

最关键的是,杨秀清居然没有在合适的时候,给这支北伐军足够的后勤补给。最终导致这支北伐军毁于一旦。

那么问题来了,这真的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吗?其实这是杨秀清的天才之举罢了。那时候太平军刚刚定都南京,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清军,你说该怎么开拓事业?

北伐军大概率不会成功,但万一成功了呢?即使不会成功,至少这支北伐军可以吸引清朝北方的火力,为南京的有生力量争取稳住政权的时间。一支2万人的部队,能换取太平天国稳住江山社稷,从战略角度来说,绝对稳赚不赔。

至于西征,那就是杨秀清拓展事业的重要举措了。武昌、九江、安庆等湖北、江西、安徽重镇,是太平天国保卫南京的重要据点。

很显然,西征取得了重大胜利,使得南京在西面的压力大大减轻。而且这条战线,可以有效地阻挡南北两边杀来的清军。

第三,攻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这两座军营是威胁南京安全的重大隐患,杨秀清早就看他们不爽了。江北大营在扬州,江南大营在孝陵卫,都紧挨着南京,你说要命不要命?太平军压根就睡不好嘛!

杨秀清在西征取得大胜以后,立刻分兵渡江,东西夹击江北大营,踏平了江北大营120多座营房,彻底击垮江北大营。

在江北取得大胜以后,杨秀清又立马带领南渡,直奔江南大营而来。与此同时,杨秀清又命令石达开带领3万大军从江西赶回南京。南京城中的部队也冲杀出来,多路大军围攻之下,江南大营也毁于一旦。

这两场巨大的胜利,保住了南京的安全。也使得杨秀清彻底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最高领袖,洪秀全一度沦为了傀儡。

二、洪秀全的权谋之术,不是杨秀清能比的。

洪秀全靠忽悠起家,搞了一个拜上帝教,自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这事儿一帮朋友们的宣传下,还真有不少人相信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太平军。

杨秀清也是那时候加入拜上帝教的,所以也算是洪秀全的信徒。不过后来他似乎觉悟了,发现这就是一场骗局。

于是杨秀清为了夺取权力,没事儿就自称天父下凡,洪秀全心里一万头羊驼在奔腾,但自己挖的坑,哭着也得往下跳啊。所以说杨秀清一旦搞天父下凡这一招,洪秀全就得像个小媳妇儿一样跪在他跟前挨训。

这事儿也使得洪秀全意识到,杨秀清留不得了!欲令其亡,先令其狂。洪秀全到了南京,啥也不管,就让杨秀清随便造,杨秀清也是个二愣子,不管不顾,索性把大权都给揽了过来。

可是,太平天国除了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以外,还有几个王,分别是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

其中萧朝贵也曾经自称天兄下凡,在杨秀清生病时,一度独揽大权。冯云山和萧朝贵在1852年都战死了,所以说,当时太平天国还剩下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

杨秀清独揽朝政,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甚至要另立山头,分裂太平天国。这事儿韦昌辉和石达开,也不可能答应。所以说,洪秀全就憋着,大家对杨秀清越来越不满,对自己越来越同情,那洪秀全的目标就越来越容易实现。

所以说,天京之变中,杨秀清满门被杀,其实不仅仅是洪秀全的主意,也是整个太平军高层们共同的主意。等于说,洪秀全用众怒,灭掉了自己的对手。

总结:杨秀清战功卓著,不能明着来。

说到底,杨秀清也是有功之臣,而且功劳非常大。洪秀全贸然处死杨秀清,肯定会引起杨秀清一派的反对,说不定自己就要被杨秀清给反杀了。

所以说洪秀全不可能亲自下令杀掉杨秀清。他利用韦昌辉对杨秀清的不满,同时利用韦昌辉想要取代杨秀清的野心,借助韦昌辉的手里把杨秀清给除掉了。

与此同时,洪秀全也将杀杨秀清的所有罪过,都推在了韦昌辉身上。同时利用手握兵权的石达开,将韦昌辉给除掉。

这么一来,洪秀全就先后除掉了两个野心家,而自己一点儿罪过都没有。至于石达开,洪秀全选择用自己的两个哥哥来限制石达开的权力,他可不希望杨秀清这类人再次出现。

不过这一举措,也使得石达开愤然出走,太平天国自此走向了分裂,实力严重受损。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内耗所致,绝不是曾国藩的湘军消灭的。

明明杨秀清才是掌握实权的人,为何却被没有实权的洪秀全给灭了?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别看他没文化,他却是人如其名,他可谓人中龙凤。在治国理政、调兵遣将方面,三个洪秀全也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他权势熏天,他连洪秀全的屁股都打了。可万万没想到,如此龙一样的人却死于虫一样的洪秀全之手!杨嗣龙,死在逼疯万岁成为真龙天子的最后一步!

出将入相权倾天国的杨秀清,怎么就被连秀才也多次考不上的洪秀全给灭了呢?窃以为有三:

第一、东王太笨,自取灭亡。

在我们印象中,东王可是聪明中的聪明人物,他一个文盲又身无分文,不仅能在早早在太平天国立足,而且斗败对手,牢牢掌握了权力,还成为了洪秀全的爹——天父下凡!

早在杨秀清装神弄鬼玩天父下凡之初,洪秀全心里都不舒服,可考虑杨秀清也是为了公事,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信仰,洪秀全也真的说不出什么。更可气的是萧朝贵也学会了杨秀清,弄了个天兄下凡,说自己是耶稣。

洪秀全看他太聪明,而且打仗也很有一套,有天父下凡加持,在永安封王时封他为九千岁东王。学习杨秀清的萧朝贵封为八千岁,而为洪秀全跑前跑后,草创大业的缔造者冯云山只能屈居第三,封为七千岁南王。韦昌辉钱多被封为六千岁北王。好在天兄后来萧朝贵死于战场,他的死主要责任是东王,次要责任是天王,毕竟天兄那是超万岁的耶稣,这可是让洪秀全恶心的人,东王也不喜欢他,什么都学自己搞特权。

九千岁的东王,一口吐白沫直接就天父下凡了,说什么都比洪秀全好用。这真的是杨秀清的聪明之处,可以随时拿捏洪秀全。洪秀全看着这个一会儿弟弟,一会儿爹地,杨秀清恶心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可杨秀清把天父下凡用到极致,都说伴君如伴虎,他不仅摸了老虎(洪秀全)的屁股,还把老虎(洪秀全)的屁股给打了。因为他以上帝的名义打的,洪秀全表面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实际上恨不得立即宰了杨秀清,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这样玩,这不是作死吗?这不是精过了吗?精过了就笨了,傻了。

如此作死,你得补救至少还防人之心不可无吧!却没想到杨秀清更笨了,还逼封万岁,这不是司马昭之心的升级版杨秀清之心嘛!

人间只有一个万岁,屁股打了就打,打了天王的屁股还要天王的宝座,这是逼着洪秀全反击他。如果杨秀清不笨,在打了洪秀全后就做好防备,也不要提什么逼封万岁。间接的学习司马昭,找个新时期的成济,结果了洪秀全即可,直接地做第二个陈友谅,一刀解决问题即可。

还有更简单的,直接以天父的名义赐死洪秀全也行,灭了洪秀全,不过是谈笑间的事。可那杨秀清守着天父下凡和权大于天,竟然败了,你说这不是笨是什么?

当然除了笨,就是狂!

第二、东王太狂,到处树敌。

杨秀清正是大权在握和天父下凡才狂妄不已的!这杨秀清没少滥用职权,以东王的名义不断揽权和打击对手,从原来的得道多助,生生变成了失道寡助。尤其是他以天父下凡的骚操作,打天王屁股,灭杀无辜,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同事像燕王、翼王、北王等人都得罪完了。

《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了杨秀清得罪燕王、翼王的马夫事件:

杨秀清有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姓叔叔路过燕王府,燕王马夫在忙没理他。这老大爷一边说自己是东王的人一边揍马夫。

马夫被揍得头破血流,满地找牙,这大爷真是大爷,他还告到主管刑事的黄玉昆处,要再打马夫二百大板!这是往死里打人,这太欺负人了,大爷如此过分,但鉴于他和杨秀清沾亲带故。黄玉昆只是劝他大人大量,高抬贵手。

大爷见黄玉昆不给自己的面子,就跑到杨秀清面前说黄玉昆、马夫胆大包天,连东王都欺负。杨秀清把马夫五马分尸了,卫天侯黄玉昆、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非常生气,纷纷辞职抗议,这活儿没法干了。

杨秀清立即以天父的名义报复,逼着翼王石达开抓黄玉昆,这老黄可是石达开的老丈人,石达开硬着头皮把老丈人给绑了。最后,燕王、佐天侯、卫天侯分别被打了一二三百大板,这就是马夫事件。

黄玉昆辞职抗议,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表示支持,他们也辞职不干,向杨秀清施加压力。这还了得,大伙都辞职不干,杨秀清的脸往哪里搁呢?如此,杨秀清再次表演“天父下凡”的技俩,不但不同意辞职,还将秦日纲杖责一百大板、陈承瑢杖责二百大板、黄玉昆杖责三百大板。

在太平天国后期,北王韦昌辉是仅次于杨秀清的王爷。韦昌辉很会来事,对待杨秀清像孙子一样伺候着。就这样,还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把韦昌辉弄得很崩溃。

田产纠纷中,韦昌辉的哥哥被五马分尸。还把天京卫戍权由韦昌辉让给石达开,当然最后没弄成事儿。韦昌辉手下水兵搞事情,杨秀清直接杀了水兵,还打了韦昌辉的屁股。韦昌辉依然很恭顺,他表面上有多恭顺,心里就有多恨。

杨秀清想对洪秀全取而代之,却又把能得罪的人得罪个遍,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杨秀清逼封万岁时,已经演变成一人和一个集体的斗争,一人再聪明也不是人家的对手,更何况杨秀清狂妄惯了,谁也不放在眼里,洪秀全略施小计杨秀清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第三、天王太阴,欲擒故纵。

洪秀全虽然是学渣,但玩权谋上也是绝对的高手。洪秀全要的是自己做个甩手掌柜,什么事让店长干。再形象一点就是,洪秀全要做不管事的董事长,每天吃喝玩乐就好,日常工作由职业经理人杨秀清干。职业经理能干脾气不好,让自己不舒服就算了,还要夺自己的产业。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难免会玩阴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洪秀全一个欲擒故纵就搞定杨秀清了。

他一方面对杨秀清有求必应,这就让骄纵而看不起洪秀全的杨秀清更加轻视不设防,而且随着杨秀清的作恶多端,杨秀清大失人望,处死他也没什么难以预料的后果。杨秀清越不设防,洪秀全的机会越多,洪秀全一和韦昌辉联系,他们立刻布置,杨秀清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杨秀清忍不能忍,狠又不能狠,想当万岁,又做不了陈友谅,还把天王、北王、燕王、翼王得罪个遍,他不死谁死?!杨秀清明明是个将才,却偏偏有一个帝王梦,这梦就注定要破灭。

明明杨秀清才是掌握实权的人,为何却被没有实权的洪秀全给灭了?

洪秀全懂得算计和隐忍,杨秀清过于跋扈和大意让洪秀全找到了机会干掉他!

杨秀清虽说文化不算高,可政治才能和军事天赋还是挺强的,太平天国能一路打到南京这有杨秀清的功劳,可以说太平天国的战略策划是杨秀清一个人干的!洪秀全这个天王其实能力不强,但他精明啊,太平天国建立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其他四王都由东王节制,实质上杨秀清掌控了太平天国的朝政!杨秀清看不起洪秀全,常常假借“天父”下凡羞辱洪秀全,甚至让洪秀全跪下听命令!洪秀全是不爽的,但是为了让杨秀清给自己打天下,也就隐忍了,让杨秀清去折腾,只要打下江山,有什么事以后再算,说白了富贵没有打出来,什么都可以隐忍的!正是洪秀全的隐忍越发让杨秀清专横跋扈了,他认为自己迟早可以取代洪秀全这个无能的人,他那样想也是那样做的,这样就惹来杀身之祸!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杨秀清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爷,以前杨秀清是“九千岁”,这不就是让杨秀清和洪秀全同一等级了嘛,以后不就可以取代洪秀全了啊,那洪秀全还有命在吗?洪秀全很不爽,但是嘴上答应,说等到你杨秀清生日的时候就封,反正没有几个月时间,这都等不了吗。杨秀清信了,他认为洪秀全不会玩什么花样,毕竟洪秀全一直表现的那么怂包,杨秀清大意轻敌了!其实其他王都不喜欢杨秀清的专横跋扈,当时西王和南王已经战死,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也是忍了杨秀清好久。因此洪秀全马上给北王和翼王下了密旨,暗地里派兵进入南京一起干掉杨秀清。洪秀全等人的密谋,杨秀清一点都不知道,等到士兵包围东王府时,杨秀清还在睡觉呢。最后杨秀清和他的手下几千人全部被干掉,接着韦昌辉又杀了几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变”。杨秀清没命,是因为他轻敌放松了警惕,表面无能的洪秀全其实是一个能隐忍和精于算计的人!

明明杨秀清才是掌握实权的人,为何却被没有实权的洪秀全给灭了?

杨秀清太狂妄了,得罪了很多人,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这么高身份的人都被他当众羞辱过,这些人一来怀恨在心,二来也想取而代之,所以他们在对付东王杨秀清这件事上和天王洪秀全目标是一致的!这些人也都是带兵的,并不是一点实力都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