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这要从多个角度来看,清军入关,从领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其实对我们来说,得失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从领土上看,当然是得到更多。

按照目前公认的一种说法,清朝对华夏领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蒙古和新疆等地。清朝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位帝王在位期间,通过和科尔沁蒙古联姻,从而打击了察哈尔蒙古,继而完成了蒙古地区的统一工作。

到了清圣祖康熙皇帝时期,又击败了噶尔丹,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工作。此后乾隆在新疆设省,左宗棠在清末又收复新疆,从而使得新疆成为了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其他地盘,其实跟清朝并没有太大关系。比如说大家都很纠结的东北三省,很多人认为清朝不入关,那东三省就不是明朝的地盘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东三省一直都是明朝的管辖范围,包括努尔哈赤在内,其实东三省的领导人,长期都是明朝所任命的官员。

早在朱元璋时期,就设立了辽东都司。到了朱棣时期,更是招抚了女真各部落,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下辖130多个卫所。

一直到万历年间,东三省都还是明朝的地盘,努尔哈赤曾担任过建州卫都督、龙虎将军等职位,正儿八经的明朝高级公务员。只是后来他做大做强后谋反了而已。

还有就是西藏地区,不少人觉得也是清朝弄回来的。其实这也是个误区,早在1370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就带着吐蕃各部落投降了朱元璋。

此后朱元璋便在青藏地区设立了乌斯藏、朵甘卫指挥使司,完成了藏区的统一工作。朱棣时期,更是在藏区设立多处驿站,以此疏通藏区与中原的交流渠道。此外藏区多年也以马匹作为赋税的一种形式运送到明朝朝廷。

所以说清朝入关以后,为华夏领土增加蒙古、新疆等地,这是不可置疑的。至于其他地盘,其实概念还是比较容易混淆的。

第二,从经济上看,还是得到比较多。

啥也不说,就先看看人口便知道了。清朝人口巅峰4亿左右,而明朝到了明末只有1亿人,有4倍的人口红利差在这里,你说经济谁更强?

显然,清朝是沾了时代进步的光,大量能养活百姓的红薯、玉米、花生、土豆等农作物从国外被引入到了中国,因此出现了人口爆棚的现象。

对农业国家来说,人口就是经济。人越多,那种地的人就越多。这些人只需要红薯、土豆就能养活,却能生产出源源不断的粮食。那清朝的经济自然要比明朝上一个台阶。

此外康熙皇帝下令永不加赋,雍正皇帝下令摊丁入亩,这都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爆棚的关键政策。

不过我们要搞清楚的是,经济发达,不代表老百姓们就富裕了。哪怕是康乾盛世,也有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为啥会这样呢?因为清朝也是上层富裕,底层贫苦,藏富于国而不是藏富于民。

你比如说慈禧太后修个颐和园,一口气就花了2000万两白银,光绪帝结个婚也花了500万两白银。可当时老百姓的收入呢?

比如说1840年,清朝财政总收入在4500万两左右。而国民生产总值在25.18亿两左右。当时的人口4.13亿,所以人均年生产总值在6.1两白银左右。因此当时老百姓人均放进口袋的收入在6两银子的样子。

请记住了,这是人均!高层一花钱就是数百万两上千万两,而且清朝实行养廉银制度,官员们都富得流油,因此普通老百姓的年总收入大概不到2两银子。折算现代货币购买力的话,只有400元左右。

相对来说,明朝君臣,更加懂得什么叫民间疾苦。所以在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隆庆开关等时期,明朝百姓的小日子要过得比清朝更加好。

第三,从文化上看,那是真的损失太大了。

《永乐大典》我们都听说过,在明朝这套书堪称神书,搜罗了世间绝大多数的优质书籍。可惜的是到了清朝,这套书就没了。有人说在康熙年间被烧了,有人说在李自成时期被焚毁了,也有人说被明朝嘉靖皇帝带着下葬了。总之就是没了。

这么一来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也想编一套书,所以就让纪晓岚在全国各地搜集书籍。抄写完了再还给人家。

问题是清朝是个很不自信的王朝啊,他们对文字十分敏感,稍微有点儿触犯到他们利益的文字,他们都要予以打击。

著名的文字狱也就是在康乾盛世时期发展起来的。大量文人莫名其妙就被抓了去坐牢,甚至抄家。

比如说“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作者徐骏,就因为这两句诗被抓了去宰掉了。

为了修订《四库全书》,乾隆老爷子可谓是煞费苦心,只要不利于清朝的书籍一律全部焚毁。这对中华文明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是一场浩劫。

第四,从科技上看,也是有损失的。

明朝的科技水平,其实是超过西方国家的。在天文方面,1383年,明朝就在南京设立了观星台。1634年,发明了中国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筩。

  1. 数学物理方面1450年吴敬撰写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606年徐光启和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1637年宋应星发现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事实。
  2. 医学方面,1406年,朱棣主持编纂了《普济方》,内含61739个药方。1596年,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刊印发行。
  3. 地理方面,1425年,根据郑和下西洋的经历,编纂成了《郑和航海图》。1589年出现了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4. 化学方面,1521年四川凿出了数百米深的石油竖井。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蒸馏、蒸发、升华等技术。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讲述了冶炼技术,首次将化学元素看成了基本物质。

如果说明朝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融洽地和西方世界的科技接轨。至少不会比人家落下一大截。可惜清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年间,英国使团来访,就因为没给乾隆下跪,所以气得乾隆将其赶出了清朝,自此与世界科技脱轨。

总结:最重要一点,在民族自信心上深受打击。

清朝入关以后,实行剃发易服,这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对。结果那些有志气的人,几乎都被清朝的铁蹄给踏没了,其他人只好选择低头剃发。

从此我们就这么跪了接近300年的时间,后来清朝没了,让大家把辫子给剪了,绝大多数人居然都表示反对,为啥?自然是跪久了,很难爬起来了。

这对我们华夏民族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过去我们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充满了自豪感。可这一波276年的伤害过后,自卑感充斥在了大多数人心里。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很显然是得到的更多。

至少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为中国得到了新疆,得到了西藏,得到了内蒙古,得到了东三省。清朝的存在使得现代中国的领土拥有了法理上的基础。

这些领土面积加在一起也是一个挺大的国家了,如果把明朝的疆域无缝对接到现代会怎样?别的就不说了,只说一点,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都会变成边疆,中国会因此失去多少疆土,会失去多大的战略纵深?

细思极恐。

除了领土,清朝给中国带来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

摊丁入亩的推行给中国带来四亿人口,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力资源;

训诂考据的发展纠正了古籍当中存在的大量错漏和散佚的部分,为今天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丛书的编纂,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徽班进京,徽汉合流带来了国粹京剧。不单京剧,今天中国大多数戏曲、曲艺形式都是在清朝形成的。

当然了,有人说清朝奉行君主专制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科技发展停滞不前,失去了与欧洲列强一道走向近代化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中国自古就没有科学发展的土壤,这导致中国没有系统性的科学,只有技术。而且中国地处欧亚大陆边缘,地理位置本就闭塞,加之小农经济繁荣,缺少对外交流和扩张的需要,自然很难独立发展出科学和工业化。

这是中华文明的宿命。

事实上,即便没有清朝,让明朝一直延续下来,中国也不会发展出成熟系统的科学,并独立走向工业化。但如果真的没有清朝,今天的中国恐怕就没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了。

你说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呢?

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皇权政治,统治越长,老百姓越遭殃。这已经被历史定性。因为从上至下,权力实质都是世袭,以前的赶考都是一种形式与工具。

在清朝,一人做官,兄弟叔侄八婊亲都是官,这种裙带、家族垄断或间接垄断权力300年。老百姓都是官员的世世代代打工崽、童养媳。

所以,清朝统治时间越长,文明越受阻碍,人民越望眼欲穿,苦海无边。

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总体来看,排除主观因素和民族因素,单纯从历史贡献来看,清朝统治的近300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长期保持稳定的强大的朝代,个人认为得到的明显更多。

1、有清一代,虽然经历各种内忧外患,国家的领土大体维持不变。奠定了今天我们国家广阔的国土基础。

2、清朝人口从清初不到2亿人增长到清末的4亿人口,奠定了我们国家的人口繁荣的基础。

3、从清朝入关开始,先对抗大顺大西及南明残余势力,随后有台湾,三藩,沙俄,青海西藏叛乱,白莲教,中后期来了西方列强,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捻军及义和团,清朝统治者面临这么多问题,国家统治能力依然强大,换其他朝代,恐怕早就灭亡了。

4、君主整体素质最高。整个清朝,几乎没有特别昏庸的君主,明君辈出。清朝稍差一点的咸丰同治等皇帝,拿到其他朝代都绝对也能算算得上明君,更别提顺康雍乾等众多明主。

5、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统治大权从未旁落,没有出现过汉唐明等时期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这些现象,虽然慈禧掌权半个世纪,但国家统治根基依然稳固,中央政令畅通无阻。

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总体上利大于弊,功大于过,清朝统治中国300年里,一开始的奠定中国疆域是明显的,因为清朝融合了当时的北方和南方民族,尤其是北方的民族地区是很稳定的,北方少数民族还是比较认同满清的,不然早就会有反对的情绪和行动,清朝初期主要是汉人的反抗,因为汉人的文化圈是不能容忍其他民族进入,尤其是国家统治者是其他的民族,这是汉人不能容忍的,实际上我个人身为汉人,但是觉得汉人对民族的认同感是狭隘的,汉人只是认同大中华的文化圈,认为大中华主要是汉人的,这样的思想奠定了汉人不能很好的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利于学习和借鉴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最后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发展超越了自己也不会知道。清朝一开始这方面做的很不错,在融合民族,稳定民族地区,强化军事等方面还是做的很好的。

清朝统治中国300年,使中国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土地是清朝留给中国的最大遗产。短期看中国以为清朝的统治,落后于西方世界,但长期看,土地是任何财产都换不来的,后代子孙有福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