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四战之地。在乱世混了20多年的刘备,肯定知道这地方的重要性。可是为啥他只派遣关羽镇守呢?他是对关羽的能力足够自信,还是错误估计了曹操和孙权的实力?
实际上,刘备自身也很尴尬啊,如果不是人手不够的话,刘备恨不得自己跑到前线去镇守荆州。创业型君主和守业型君主的区别就在这里。
刘备在北方混了20年,基本都白混了。不光一座城池没拿下,还差点把老婆孩子都给弄丢了。所以说他到荆州创业的时候,其实已经是46岁的中年大叔了。
所以说刘备真正的创业时间很短,毕竟场上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要快点行动才行。所以说刘备50岁拿下荆州,54岁拿下了益州,59岁拿下汉中成为汉中王。61岁刘备称帝,63岁刘备就去世了。
因此刘备从正儿八经找对了创业的路,到创业成功,只用了10年时间,再从创业成功,到成功把公司搞破产,只用了3年时间。为啥会如此仓促呢?缺少人才其实是关键,从他布局荆州就看得出刘备集团人才方面捉襟见肘。
本来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一同守荆州的。刘备不是傻瓜,他费尽了心思,才夺取了江陵,拿下了荆州,怎么可能不用心去防守呢?所以刘备在入川前,对荆州布防的安排,那是相当看重的。
文臣方面,刘备给荆州留下了诸葛亮,他主要负责安抚荆州百姓,负责后勤工作。武将方面,刘备留下了关羽、张飞、赵云,其中关羽、张飞负责镇守城池,赵云负责内部事务。
这么一来文臣武将配合在一起,而且都是顶配状态,荆州必然不会丢失。孙权和曹操看到这种配置,自然也是瑟瑟发抖,压根不敢进攻。
当时刘备带去川中的,只有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尤其是文臣方面的人才不足。庞统战死以后,刘备压根就打不下益州,这个时候才不得不让诸葛亮等人入川。
所以这个时候刘备对荆州的布防,又有了新的安排。他让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唯独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这就出现了关羽镇守荆州的局面。
刘备给关羽配了一个糟心的副手糜芳。刘备这边实在是没办法,才会出此下策。关羽镇守荆州问题不大,只要不冒进,至少可以保全荆州安危。
可是如果诸葛亮他们不入川的话,那刘备可就拿不下益州了,这对刘备的事业影响是巨大的。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刘备手下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由于创业时间比较仓促,所以人才培养上压根就没有计划。人才不够的情况下,只有让关羽一个人独自撑着荆州的门面了。
而关羽镇守荆州6年多时间,其实还是很厉害的,至少这段时间,曹操和孙权,都不敢对他动手,可见他还是有一套管理方法的。
在刘备做了汉中王以后,给关羽配了一个糟心的副手,那就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糜芳作为南郡太守,或许是刘备派来监视关羽的,又或者是派来给关羽提个醒的,总之糜芳这种货色,能成为荆州二把手,绝对是靠关系。
结果关羽丢了荆州,主要责任就在糜芳这个人身上。荆州兵的家人都在江陵城,糜芳作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城,居然把江陵送给了吕蒙,结果让荆州兵全部投靠了东吴,使得关羽一败涂地。
刘备自信,在自己强大前,孙权不会对自己动手。刘备和孙权,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尤其是在打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和孙权联手,共同击败了曹操。
此后两个人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孙权也对刘备做出了让步,让刘备拥有了江陵城,成为了真正的荆州牧。
其实孙权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跟刘备形成掎角之势。因为孙权知道,如果刘备被消灭了,那孙权自己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刘备也不能太强大,如果刘备压过了曹操的风头,对孙权来说,又不是一件好事儿了。所以孙权在刘备称王以后,偷袭了荆州,严重损害了刘备集团的力量。
刘备也知道这么个情况,所以他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对孙权是比较放心的。因为那个时候孙权就算偷袭了荆州,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荆州被偷袭,刘备无家可归,只有灭亡的份。到时候孙权就必须要独自面对曹操,他压根就没这个实力。
所以刘备才会放心大胆地让关羽独自镇守荆州,只要自己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孙权就不会对付关羽,反而会帮助关羽一起对抗北方的曹操。
总结:刘备的失败,在于没有调整防守计划。刘备把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人都调入益州以后,对益州的防守,就没有其他调整了。其实他在稳定益州以后,应该及时派人回援荆州。这么一来荆州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可问题是当时的益州还不稳定,而且刘备还要拿下益州的门户汉中。所以刘备的时间非常急促,等到拿下汉中以后,没多久关羽就被偷袭了。
所以说对刘备来说,时间不够用是硬伤。他没有及时调整作战计划,抽调一部分人马去支援荆州,这也是失误之处。
不过这能怪刘备吗?拿不下汉中,益州的门户大开,刘备连建立基业的基础都没了。等拿下汉中以后,再想调整防守计划的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关羽当时已经刹不住车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在刘备、孙权、曹操三大军事力量,实际上刘备军团是最薄弱的。当时刘备入川时,可供调配的大将并不多。相对而言,关羽还是最宜留守荆州的大将。当时何供选择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魏延四人而已,其余刘封、孟达等不够大将之才。这四人中,张飞武艺尚可,但有两大缺陷,一是喝酒,二是酒后爱鞭打士卒。之前曾因为喝酒与吕布的老丈人闹翻,丢了城池,显些闹出自杀的惨剧;张飞虽勇,但行事过于鲁莽,且嗜酒,赵云呢,在真实的信史中,赵云并不象演义中那么优秀,刘备以识人用人著称,按刘备的眼光,赵云就是个侍卫长的角色。起保卫工作非常优秀,但独挡一面不行。赵云不是帅长。魏延呢,当时是个降将,跟刘备时间尚短,他的优点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对他的信任度不行,而且魏延也有个骄傲的毛病,一般人看不起。从他后来众叛亲离就可以看出来。用排除法算来,还就关羽够条件。一是武艺高强,名声在外,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二是与刘备与关羽关系亲密,信任感强;三是生活上没有不良嗜好,不象张飞似的酗酒。四是有一定谋略,爱读《春秋》等著作,是个武夫中的文化人。五是不但精通陆战,而且水战也在行。陆战足以御敌曹魏,水战足以应付东吴孙权。但关羽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刚愎自用,恃才傲物,最后也因为这个缺点吃了大亏,丢了荆州。
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在刘备入蜀以前,荆州是刘备的根据地,绝对不容有失。所以,刘备在入蜀的时候,留下的是绝大多数的精锐来镇守荆州。
初期入蜀与留荆人员对比
留在荆州: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进入蜀地:庞统、黄忠、魏延、刘封等
从两方面对比看,在在刘备初入蜀时,虽然刘璋暗弱,又有张松等内应,但攻占蜀地前途未卜,刘备不敢也不能把宝全部押在蜀地。否则,蜀地还没有攻克,荆州又失,刘备会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此时刘备应然不绝对优势放在荆州,来防备曹操和孙权。他把擅长治国理政的诸葛亮和深得信任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全部留在荆州,而绝不仅仅是关羽一人。而且在入蜀初期,刘备与刘璋并没有撕破脸,刘备在蜀地广植恩信,收买人心,此时率领全部主力入蜀,会引起刘璋等益州上下的猜疑。
但是,随着刘璋与刘备的决裂,刘备先后在涪陵击败刘璝、张任等人,绵竹李严归降刘备,刘备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随着战线的扩大,刘备于是征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蜀。
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留关羽留镇荆州。
直到此时,刘备才将绝对主力带进益州,只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开始成为荆州唯一的统治者。随着诸葛亮等人的到来,再加上马超的归降,刘备顺利取得了成都,占领了益州。此时,荆州和益州的地位发生了改变。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按照“隆中对”的既定战略规划,益州成为了刘备的大后方,成为北伐中原的主力,荆州成为一支偏师。而且此时在入蜀之前,刘备集团内部就已经有了弱化荆州的观点。作为刘备入蜀的首席谋士庞统就荆州残破,又有曹操、孙权威胁,难以与曹、孙抗衡。所以,此时,刘备的重心已经从荆州转向了益州。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很明显,关羽一人同时面对孙、曹两人,力不从心。不久,被孙权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闻讯,立刻率领五万大军来到公安,并派关羽入驻益阳,要与孙权争夺荆州。但做这些事的前提是益州不容有失。
刘备与孙权的荆州之战将要开始的时候,曹操平定汉中的消息传来,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对益州大为震动,“蜀中一日数十惊”。权衡轻重,还是益州的安危大过荆州。于是,刘备与孙权重新划割势力范围,恢复了孙刘联盟。
此时,荆州在孙权的觊觎之下,虽然十分危险。但是,更加强大的曹操,对更为重要的益州威胁更大,而且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中,打得也更为辛苦,蜀中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大将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都参与进来,虽然成功斩杀曹操西部战区主将夏侯渊,取得了汉中之战胜利。但是,自己也折损多员战将,没有力量支援荆州。
其实,关羽丢失荆州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荆州与孙权的关系,以及荆州内部关系。能够在这两个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其实只有诸葛亮一人。只是不管是大战之中后勤保障,还是战后国力恢复,以及刘备称王,哪一项又少得了诸葛亮?
其他人也未必能改变关羽丢荆州的局面,当时,关羽手下还有马良、廖化、糜芳
有个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在刘备称汉中王的上表中,提到“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刘备称汉中王建国,竟然没有荆州,而当时荆州并未被孙权攻取,仍然在关羽手中。可见此时荆州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后期刘备让关羽一人镇守荆州,主要是荆州在刘备的心目中地位逐渐下降所致;其次,汉中之战、刘备称帝一系列大事发生,导致刘备方面人才紧张,派不出合适的人来帮助关羽守荆州。
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直接打乱了蜀国的战略部署,也使得刘备不顾一切向东吴发兵复仇,最终导致病逝白帝城。
可以说,荆州的丢失,是蜀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进可北上攻魏,东向攻吴,退可拥兵割据,自成一霸。
然而,如此重要的荆州,为何交给生性孤傲的关羽去镇守呢?
我想刘备是知道关羽的性格缺陷的,但是仍旧选择关羽,应该出处于无奈。
看一下当时刘备能够独挡一面的人: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我们不妨一个个分析。
1、诸葛亮自从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后,就被刘备委以重任。刘备对诸葛亮信任至极,言听计从。这种鱼水之情甚至都让关羽、张飞吃醋。但是,当时诸葛亮的角色是蜀国的丞相、军师。他需要时刻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部署蜀国的发展战略。所以诸葛亮不能守荆州。
2、张飞张飞给人的感觉是有勇无谋,脾气暴躁。这样的人,只能作为上阵杀敌的猛将,但是绝对不能作为坐镇一方的统帅。每次张飞出征,诸葛亮、刘备对张飞都是千叮咛万嘱咐,就怕他惹出什么事情。所以,张飞不具备坐镇一方的能力,也不能去守荆州。
3、赵云赵云可谓有勇有谋,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当年长坂坡为了保护阿斗,杀了七进七出。刘备和孙尚香结亲,也是赵云跟在身边。我感觉,赵云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刘备不这么认为。毕竟,刘备对赵云多少还是有一些防备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一路上风风雨雨,感情深厚,已经是自家人。而赵云,毕竟是个外人。荆州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万一赵云趁机割据了呢?所以,赵云也不能守荆州
4、黄忠黄老将军的劣势比较明显了,年纪大了。镇守荆州需要的是年富力强的统帅。黄忠已然在精力上远不如年轻人,再加上黄忠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后期才投降刘备的,必然不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黄忠
5、马超马超的各方面能力比赵云要差一些,还是镇不住荆州。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马超曾经在西凉割据一方,如今成为刘备手下大将。刘备会放心一个曾经割据一方的人去镇守自己最重要的地盘吗?显然不会的。
所以,经过上面分析,最合适的人选只有关羽了。
虽然关羽有生性孤傲,但是关羽是刘备的二弟,是自家的心腹。在加上关羽相对来说有勇有谋,镇守荆州还是可以服众的。
只可惜关羽的性格缺陷客观上导致了荆州的失陷,刘备得知后虽然也是痛心不已,但是只能无奈感叹了。
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刘备让关羽守荆州是因为关羽是刘备集团中最合适守荆州的人选,理由有三:
第一点,关羽是刘备集团中文治武功最强的战将。
史书记载关羽喜欢读春秋,但是难道关羽只读一本春秋么?显然不是的!可以推测,关羽他是熟读兵法韬略的。比张飞这个喜欢画画的艺术生强了点。 关羽曾被曹操俘虏过,曹操给他封了个偏将军还弄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仅靠关羽的忠义是不可能能的,豢养的死士更忠义无双呢,也没见曹操有所表示;个人勇武在训练有素的士兵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可以推测,关羽这个人有大才,曹操才不惜花心思拉拢,连曹魏集团都认为刘备集团“名将唯羽”。刘备把把关羽放在荆州,是借重关羽的威望,让魏国颇有忌惮不会轻举妄动。
刘备入川时带走大部分精锐,后来诸葛和张飞又带走部分,留给关羽镇守荆州的基本是老弱残兵,估计一万人多一点。所以孙权才能趁刘备初得益州时趁机夺取荆州三郡,留给关羽的实际只有零陵郡、武陵郡和南郡三个郡。但是关羽仅凭荆州三个郡,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军事实力就能压迫得曹操想要迁都,最后还是在魏国和吴国的联手打击下才失败的。
第二点,关羽守荆州刘备很放心。
刘备集团估计能镇守一方的无非是关张赵马黄外加诸葛和魏延。有资格镇守一方的除了能力还得看是否有足够的威望来镇住敌方!更为重要的还得是对刘备忠诚的,刘备也比较信任的。而整个刘备集团也就关羽最合适。
荆州系的武将黄忠和魏延就别想镇守荆州了,刘备不放心,怕留在地方坐大,所以刘备入川时就将两人带走。文官体系的诸葛也不可能独自留守荆州的,诸葛家和荆州最大的四大家族蒯、蔡、庞、黄都是亲戚,这个威胁比荆州系武将留守还严重,所以诸葛是别想留在荆州主政的。
马超有主政一方的经验,不过曾是一方诸侯,这种人是最不让刘备放心的。军权就别想碰了,主政一方的念头就更别想了。没时时刻刻监视着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刘备也是高官厚禄的养着马超。
赵云据说文武双全。且不说能力如何,赵云是没有独立领军经验的。以前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待过,后来一直担任刘备的保卫工作,和现在的警备司令差不多。关键是,赵云在刘备集团中属于名气不响的,把他放在荆州没什么威慑力。赵云的副手陈到和赵云情况差不多,也是不可能封疆一方的。
张飞是比较可能的,不过刘备一直把张飞当作冲锋陷阵的猛将使用。也就是说,张飞当先锋是无往不利的,但是不适合镇守荆州,毕竟张飞文治不行,还有过丢失徐州的经历。
而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能力够,威望也能镇住魏国和吴国。又是刘备起兵的老人,对刘备忠心耿耿,不存在背叛的风险。
第三点,荆州的得失不在于关羽,而在于时势。
力量的均衡是吴国一直致力做的事——魏强联蜀,蜀强联魏。对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很多人都认为是关羽性格过于孤傲,目中无人得罪孙权导致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孙权偷袭荆州完全不是因为关羽羞辱了东吴,孙权没那么小气,他好歹也是一方实权诸侯,他考虑的是如何在保持三国平衡的条件下发展自己。刘备刚取得益州,实力略长时,孙权就出兵攻取了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迫使刘备签下湘水之盟。后来刘备战胜曹操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随后关羽兵围樊城水淹七军,蜀国实力暴涨,连魏国都避让三分。此时孙权出兵完全就是想连弱抗强顺便捞取些好处。所以说,无论关羽的性格怎样,孙权都是要打蜀国的,与性格无关,与天下形势变化有关——你强我就打你,你弱我就联合你。
总体来说,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没有人比关羽镇守荆州更能让他放心的了。那么,关羽的罪过在哪呢?在于轻视了吴国的威胁,上了吴国战术欺骗的当。
荆州这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荆州?
简单地说,能够镇守荆州的符合以下几点:
一、属于刘备集团核心人员,换句话就是与刘备关系紧密,又让他放心的人员;
二、具备非常的强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要知道荆州地区可以看成三国的缩小版,赤壁之战后,荆州地区被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家瓜分,三方利益纠葛非常复杂。再加上《隆中对》的构想,荆州地区是刘备集团北伐的一个重要基地。
可是刘备集团符合这样的条件人员不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