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虽然贪心,但却不图皇位,这是真的吗?

他想图皇位,也得有这个条件不是?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娘客氏,做了一件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在自己家里养了8名待产的宫女。

身为皇帝的乳娘,客氏没事儿在家养这么多宫女干啥呢?而且这些宫女还清一色都怀孕了。单纯看这件事,其实跟魏忠贤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联系天启朝的上下文,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客氏和魏忠贤在养备胎!

这样一来,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原来客氏和魏忠贤在家养了这么多怀孕的宫女,是希望其中有人生下男孩儿,好继承天启皇帝的皇位。

天启皇帝后宫不谈佳丽三千,好歹也是有那么一群美女的,难道就没人给他生个儿子?需要魏忠贤和客氏去找备胎吗?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魏忠贤和客氏,直接造成了天启皇帝绝后。

我们都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没有儿子的。倒不是说朱由校没有生育能力,他的后宫之中怀孕的女子并不少,可是为啥就没有儿子呢?这就要问问他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了。

早年皇后张嫣怀上了朱由校的孩子,可是由于她说了魏忠贤几句坏话,结果导致客氏和魏忠贤联手,把张嫣的婢女给换成了自己人。这个宫女在给张嫣按摩的时候,故意加重了力道,造成了张嫣生下了死胎,也就是怀冲太子朱慈燃。此后张嫣再也没能怀上孩子。

张裕妃也怀上了朱由校的孩子,但是她对魏忠贤和客氏的人品十分不屑,恰好张裕妃过了预产期还没生孩子。客氏和魏忠贤立刻举报她犯了欺君之罪。所以朱由校就把张裕妃给打入了最冷的冷宫,最终张裕妃怀着孩子活活饿死在了冷宫,年仅18岁。

范慧妃曾经给朱由校生下过一儿一女,可惜都夭折了,因此她就失宠了。好在范慧妃有一个好姐妹李成妃,在范慧妃失宠后,李成妃便得到了宠幸,于是在李成妃的帮助下,范慧妃再次得到了侍寝的机会。

她们俩都很讨厌魏忠贤和客氏,所以知道范慧妃重新受宠以后,魏忠贤和客氏立刻想办法将范慧妃给幽禁了起来,担心范慧妃再次怀上朱由校的儿子。

至于李成妃,其实魏忠贤和客氏也没有放过她,当她给范慧妃求情后,魏忠贤和客氏又将她给软禁到了最冷的冷宫,也就是当年张裕妃住的地方,而且同样不给她吃喝。

好在李成妃吸取了张裕妃的教训,早早就在宫墙夹缝中藏了不少食物,因此在这里坚持了半个月时间,这才躲过一劫。不过此后李成妃也被贬为宫女,没机会伺候朱由校了。

由此可见,朱由校身边的女人,要么被魏忠贤和客氏搞流产,要么被他们打入了冷宫,压根就没有机会再给朱由校生下子嗣,直接造成了朱由校绝后。

二、魏忠贤和客氏,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倒不是所有的后妃,都被魏忠贤和客氏欺负,其中就有一位容妃,其实是比较安全的。为啥?因为这个容妃,就是魏忠贤的侄外孙女,是具有老魏家血统的。

而且她还是魏忠贤亲自送给天启皇帝的,如果容妃给天启皇帝生下个儿子,那魏忠贤可就高枕无忧了。

因此皇后张嫣和范慧妃的儿子,全都没能活下来,可是容妃的儿子朱慈炅却活了下来,而且朱慈炅还被立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魏忠贤将来依旧可以执掌朝政。

结果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中,朱慈炅被活活吓死了。这下子魏忠贤的梦就碎了,但是魏忠贤是不会气馁的,他和客氏的办法多着呢!

为了保证自身的地位,所以魏忠贤和客氏,就私自在家里养了8名宫女。这8名宫女是怎么怀孕的,并没有记载。

不过从魏忠贤和客氏的尿性来看,他们也不可能让外人沾光了。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和外甥傅应星,都有可能是孩子的父亲

一旦这8名宫女,生下了子嗣,就很有可能被魏忠贤和客氏送入宫中,当成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儿子。如此一来,老朱家的江山,可就跟着魏忠贤走了。现在你还觉得魏忠贤不想夺取帝位吗?

三、不是不想,只是条件不成熟罢了。

但凡条件达到了,你去问问谁不想做皇帝?所以说不是魏忠贤不想做皇帝,只是他做皇帝的条件达不到而已。

他此前和客氏的一系列操作,显然就是为了夺取帝位。不过要分成两种情况,如果容妃的儿子朱慈炅继位了,那魏忠贤可以做辅政大臣,继而让朱慈炅禅让。

可惜朱慈炅去世了,所以魏忠贤便打算弄来一个孩子,假冒朱由校的儿子,让这个孩子继承皇位,从而操控在自己手里。时机成熟了再行禅让。

禅让与否其实都不重要,因为这两种情况发生后,魏忠贤都能够权倾天下,具备做皇帝的条件。

有人说魏忠贤没有儿子,做皇帝不是浪费嘛!这有啥浪费的?法国路易十三曾经说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的确是这样,自己这辈子活开心了,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只要安排好给你善后的人,为啥不做呢?

魏忠贤和客氏所设计的这两种情况,都没能实现。所以魏忠贤变得一筹莫展了,新上台的皇帝朱由检,显然是不好控制的,他这才开始退缩了。

总结:魏忠贤没什么好洗白的。

很多人还表示,魏忠贤不死,大明朝不灭。这种无脑的话都说得出来?没有魏忠贤的迫害,孙承宗、袁崇焕会在建设关宁锦防线的档口辞职回家?

其实魏忠贤只想要专权而已,他大字不识一个,能有多少治国的韬略呢?反正跟着他混,他就重用,以至于后来袁崇焕都得给他立生祠,正常人谁给自己搞生祠啊!有能力的人维持住了明朝的局面,就说这是魏忠贤的功劳,这未免有点太扯了。

魏忠贤就是个野心家,喜欢排除异己,而天启皇帝正是利用魏忠贤的这一点,打击东林党,搞政治平衡,仅此而已,结果搞砸了。

参考资料:《明史》

魏忠贤虽然贪心,但却不图皇位,这是真的吗?

真的。实事求是地说,老魏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他贪婪,专权,跋扈,自大,无耻等等,换个太平盛世或皇帝是个明君,砍十次八次头都不为过。但是,他起码有底线!他的底线就是不管和谁谁斗得天翻地覆,但是也要维持明王朝的天下,他知道他拥有的一切来自于哪儿。这和东林清流之辈相比要好太多了!在那样的王朝陌路之时,他压制东林,启用能将,堪堪维持住明朝的局面。天启是个聪明人,他挂的时候特意嘱咐崇祯让他继续重用老魏,如果崇祯能看透,政治上让忠贤继续压制东林,对外用袁承宗,熊廷弼经略关外,对内用洪承畴,卢象升扫荡流寇,等熬过小冰河期,兴许真能改变命运。可惜没有如果,崇祯直到快上吊前才想明白这些关节,还特意重修老魏的坟墓,然而什么都晚了。回到问题,魏忠贤做太监的时候已经四十多,真正掌权已经五十出头,做皇帝能做几年?而且他身为太监,断子绝孙,还要去做皇帝干什么?

魏忠贤虽然贪心,但却不图皇位,这是真的吗?

因为魏忠贤图谋不了皇位。明朝宦官势力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的。他们的势力再大,权利也是皇帝给的,废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不同于唐代,明朝的宦官没有军权,只有个监军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