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刘表当年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豪杰,骑着一匹马就拿下了整个荆州。而东汉末年战乱纷飞的时候,荆州和益州,成为了为数不多相对安定的地方。

中原地区有袁绍、袁术、吕布、刘备这些豪杰互相争斗,江东地区又有孙策带着人马各种扫荡。益州地区的刘璋属于继承了老爹刘焉的香火。

只有刘表属于自己开创并且守住了荆州的产业,所以说刘表在东汉末年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手下的7位大将,在三国时期,也是十分著名的。

这7位大将分别是:蔡瑁、张允、文聘、黄忠、魏延、霍峻和甘宁。7个人在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后,也分别归属了这三家。

一、蔡瑁、张允、文聘,归了曹操。
  • 1、蔡瑁和张允。

其实提到蔡瑁和张允,我们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水军都督和副都督。实际上他们都是刘表的亲戚。

其中蔡瑁的二姐,嫁给了刘表做填房,因此蔡瑁算得上是刘表的小舅子。此外他还有个大姐嫁给了黄承彦,黄承彦和蔡氏的女儿嫁给了后来的诸葛亮。

张允的母亲刘氏,是刘表的亲姐妹,因此从辈分上说,张允是刘表的亲外甥。这么一来张允也就得宠于刘表。

这两个人早年帮助刘表稳定荆州,也算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可是由于刘表的次子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因此蔡瑁和张允都跟刘琮比较亲,反而与刘表的长子刘琦比较疏远。

刘琦无奈之下只好跟刘备关系亲密起来,因此荆州当时就形成了这么两派。在刘表去世以后,蔡瑁和张允果断扶持刘琮成为了荆州之主。

不过好事不长,因为曹操大军杀来,蔡瑁、张允等人果断簇拥着刘琮投降了曹操。这两个人在《三国演义》里,统帅曹操水军,结果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将这两位给宰了,实际上并没有如此。

投降曹操以后,蔡瑁便长期在曹操那儿做官,并没有担任什么水军大都督,而是先后担任了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等职务。

可以说,这哥们算是被剥夺了军权,成了一个赋闲在家的富家翁。不过他到底还捞了个汉阳亭侯的爵位,也算不错了。至于张允,在投奔曹操以后,直接销声匿迹了,可见同样被剥夺了军权。

  • 2、文聘。

文聘,在刘表死后,本来是不打算降曹的。可是曹操被他的忠义所感动,因此让他镇守江夏。文聘在江夏多次遏制了关羽北伐,因此被封为延寿亭侯。

他在江夏数十年,保证了这里既没有被关羽攻克,也没有被东吴攻克。曹丕继位以后,文聘依旧为曹魏立下大功,击败过孙权。

二、黄忠、魏延、霍峻,归了刘备。
  • 1、霍峻。

霍峻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出场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在三国历史上,却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年刘备来到荆州,霍峻就被刘备强大的社交能力给折服了。

等到刘表去世以后,荆州分属两派,其中不少人才都跑到了刘备麾下,这里面就有霍峻。他跟着刘备平定荆州,此后又进入蜀地。

刘备从葭萌关返回攻打成都的时候,霍峻便被留在了葭萌关镇守此地。在这期间,霍峻手里只有几百人,居然挡住了刘璋上万人的进攻,而且还反败为胜,实在令人惊叹。

此后刘备拿下益州,霍峻被封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可惜霍峻去世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只做了3年梓潼太守,否则也是蜀汉的开国元勋了。

  • 2、黄忠。

黄忠就很出名了,在刘表活着的时候,黄忠以中郎将的身份,镇守长沙攸县。刘表去世以后,曹操拿下了荆州,因此黄忠被提拔为裨将军,归属长沙太守韩玄。

等到刘备拿下荆南三郡以后,黄忠也就跟着刘备混了。此后黄忠一直没有什么战绩,可谓是战功平平。即使在入川之战中,有所表现,却也没有太多称道的地方。

一直到了定军山之战时,黄忠阵斩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这才名动天下。在刘备成为汉中王的时候,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和关羽、张飞、马超等人齐名。一年后黄忠去世。

  • 3、魏延。

魏延,蜀汉后期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大将。他是不是刘表的部将,其实这一点还是存疑的。因为他一出场,就已经在支持刘备入川了。

在入川之战中,魏延立下了不少功劳,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刘备还是将汉中太守这个重要的职位留给了魏延。

刘备去世后,魏延长期跟着诸葛亮北伐。不过当时蜀汉大将们逐渐去世,因此魏延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武将一把手。

而诸葛亮的秘书杨仪跟魏延关系很不好,魏延这家伙总是用刀枪吓得杨仪痛哭不止。所以等到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便以诸葛亮的名义,诛杀了魏延,并且杀掉了魏延全家。后来刘禅反应过来,才给魏延平反了。

三、甘宁,归了孙权。

甘宁,少年时是个水贼。海里的叫海盗,水里的叫水贼。常常带着一帮马仔打家劫舍。稍微长大了一些以后,甘宁开始读书,随后跟着刘表大将黄祖后面混。

刘表去世的那一年,由于长期不受重用,所以甘宁跑到了孙权那边去了。在孙权这边甘宁立下了不少功劳,曾经帮助孙权攻破黄祖,又跟随周瑜攻破曹仁。

在孙权北伐遭到张辽胖揍的时候,甘宁拼死保护孙权脱险。在孙权眼中,甘宁就相当于曹操的张辽一般。不过由于甘宁是外来户,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江东集团的认可。

总结:刘表手下人才不少,但是他不懂怎么用。

由此可见,刘表帐下不是无人,人才还是蛮多的。不过由于刘表不愿意掺和到争夺天下的事情当中,所以这些人才也就被埋没了。

等到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人来瓜分荆州的时候,这部分人才基本都被挖掘了出来。除了以上这些人,荆州还有蒯越、伊籍、李严等人。

他们在荆州被瓜分以后,都彰显出了自身的能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时势造英雄是一句大实话。没有天下大局的配合,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干多大的事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刘表帐下,堪称人才济济,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称得上一流!

刘表乃“江夏八俊”之首,被刘备称赞为“名称八俊、威震九州”。刘表为荆州刺史,他积极笼络当地豪族,与蔡氏宗族(蔡瑁)结亲,以蒯氏兄弟(蒯越)为辅,顺利地站稳了脚跟,并且“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民众归心,然后又“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因此能够“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得以在荆襄一带称雄!

荆州主要包括南郡、江夏、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不仅物阜民丰,而且人杰地灵,因此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也多出英雄豪杰之士!

既如此,那么刘表麾下都有哪些将领呢?如果深入盘点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刘表帐下的能兵强将们简直人才辈出,称之为豪华阵容都毫不为过!

(备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三国演义)。

1.江夏势力:武将代表有黄祖、张虎、陈生、吕公、甘宁、苏飞、邓龙、陈就、张武、陈孙等人。

黄祖任江夏太守,是刘表的心腹,生性狡黠,是一员最容易被低估的大将!

但黄祖也比较粗蛮。当年曹操将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想要借刀杀人,但刘表来了个二次借刀,于是把祢衡打发到江夏黄祖那里。黄祖最初钦敬祢衡的才名,但后来发现他竟然是个高级喷子!

比如黄祖请祢衡吃饭,席间打听曹操麾下的人才,祢衡不假思索地说“都是些酒囊饭袋”,黄祖又问“你看我怎么样”,祢衡说“你是神,是菩萨”,黄祖大喜,但祢衡又补充了一句“可惜从来没有灵验过”,黄祖大怒,直接把祢衡杀掉了!

孙坚跨江击刘表期间,黄祖从江夏出击,率江夏张虎、襄阳陈生出阵迎敌。两军阵前,张虎与韩当单挑,三十余合后刀法散乱,被韩当一刀斩于马下。

陈生慌忙向前救应,却被孙策一箭射倒!黄祖大败而归,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在孙坚攻打甚急时,黄祖在岘山设下埋伏,然后派吕公突围求救。孙坚追击吕公,却被吕公引诱到岘山密林深处,忽然飞石、流矢、乱箭齐发,将孙坚当场射死。

孙坚阵亡后,黄祖立即率部众冲出,将东吴兵杀散,但是遭遇乘船而来的黄盖,与之交手,两合后被生擒!刘表爱惜黄祖的性命,就以孙坚的尸首,将黄祖换回。然后双方罢兵,黄祖仍回江夏镇守。

孙策平定江东后,曾讨伐黄祖,但未能克敌制胜;孙权继位后,再次讨伐黄祖,也没有实质性进展;曹操也曾经派出张辽攻打江夏,也被黄祖顶住了。

赤壁之战前,孙权报仇,再次讨伐黄祖,并决战于长江。东吴凌操奋勇当先,却被甘宁一箭射死!甘宁乘胜追击,东吴兵撤走。

甘宁是水贼出身,而刘表好名声,因此不喜欢他,就让他到黄祖那里谋职,但黄祖也很嫌弃他,即便是他立了大功,黄祖也不重用他,甚至还出言讥讽。甘宁为了寻出路,在好友苏飞的建议下,直接投靠了孙权。

孙权让甘宁担任先锋,再次出击;而黄祖派出了大将苏飞,以及先锋官邓龙、陈就。

大江之上,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艨艟截住要塞,在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东吴董袭乘船进攻,却被乱箭射回,甘宁心急如火,选了小船数只,然后手执盾牌、铜刀,亲冒矢石冲到对面艨艟旁,奋力砍断大铁索,跳上艨艟,一刀将邓龙砍死!

甘宁放火烧船,陈就狼狈而逃到岸边,却被吕蒙带队截住,然后被吕蒙一刀砍死。而苏飞在岸上与东吴兵展开混战,最终不敌,在逃跑过程中,遭遇东吴潘璋,厮杀数合后,被生擒过去!此后甘宁为苏飞求情,孙权饶了苏飞一命。

在孙权发起总攻后,黄祖节节败退,最终弃江夏而逃,在城门口遇到了守株待兔的甘宁。黄祖知道甘宁不会放过他,就纵马而逃,恰逢程普带队冲了过来,甘宁怕程普抢功,于是一箭将黄祖射杀!

黄祖镇守江夏近二十年,早期射杀了孙坚,又先后抗住了孙策、孙权、张辽等人,由此可见,其能力是相当强悍的!

等到了刘备依附刘表期间,张武、陈孙(原黄祖部将)在江夏造反,不断劫掠百姓,刘备等人前去镇压。两军阵前,刘备看上了张武的坐骑,赵云应声而出,一枪将张武刺死,将的卢马抢回,而陈孙也被张飞一矛刺死!

补充说一下甘宁,他确实是水战达人!除了箭射凌操、刀砍邓龙外,在三江口之战中,甘宁还一箭射死了对面大船上的蔡薰,然后舞刀拨开乱箭,跳到对方船头,斩杀数十人。

甘宁还善于马战,在赤壁战胜后围剿曹操时,曾先后砍死了马延、张顗,又在南郡之战、濡须之战中先后战退过曹洪、乐进。甘宁还善于攻城战,在攻皖城一战中,甘宁亲自攀爬城墙,并挥舞铁链拨开乱箭,在登上城墙后,又一鞭放倒了皖城太守朱光。

甘宁还善于冲阵,比如百骑劫魏营,不折一人一骑,令孙权隆重嘉奖,并赞誉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不得不说,甘宁实在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全面性人才!

2.荆南势力:武将代表有黄忠、魏延、荆南五大将、金旋等。

黄忠最初是刘表帐下中郎将,空怀一身盖世武功,却被雪藏埋没了数十年,比如群雄征讨董卓时,黄忠就遗憾没能参战,一直庸碌到六十余岁。黄忠最初跟随刘磐(刘表侄子)守长沙,后来刘磐外调到攸县,于是黄忠就继续在长沙太守韩玄帐下任职。

黄忠的事迹,包括战长沙箭射关羽、入川之战立下大功、葭萌关杀退张郃、米仓山重创夏侯尚、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等等,大家都太熟悉了,本文不再赘述。只是反思一点,如此猛将,刘表为什么就没能慧眼识珠呢?

魏延最初投靠到荆州刘表处,但性格高傲,不被刘表待见,又受到蔡瑁等人的打压,因此郁郁不得志。在刘备携民渡江时,魏延曾经打开城门相迎,但被文聘率兵杀退,于是转投到长沙韩玄帐下,但韩玄同样厌恶他是傲慢少礼,因此不拿正眼看他。在韩玄斩杀黄忠时,魏延一刀砍死了刽子手,然后振臂一呼,率百姓登上城楼,将韩玄斩杀,然后开门迎接关羽进城。

魏延归顺刘备后,位列五虎将之下第一人,官拜汉中太守,并镇守汉中十余年,在刘禅时代,又累次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魏延的事迹,以及其武力、综合能力、功劳等,大家也都过于熟悉,本文不再赘述,只提一样吧。

吕布追杀曹操,只是敲了对方头盔;马超追杀曹操,只是一枪扎在了树上;而魏延骚扰曹操,却一箭射落对方两颗门牙!能够重创对方BOSS的,也只有魏延了!

荆南五大将,包括杨龄、陈应、鲍隆、刘贤、以及五大将之首,即零陵上将邢道荣。

杨龄,为长沙郡的先锋官,曾拦在黄忠前面抢功,并声称要活捉关羽,可惜被关羽一刀劈于马下。

陈应、鲍隆,都是猎户出身,为桂阳太守赵范的帐前先锋,号称“桂阳双壁”。赵云攻取桂阳时,这两位不顾赵范的劝阻,非要出城厮杀。陈应持飞叉与赵云单挑,随后诈败并反身投出飞叉,却被赵云接住,然后被赵云生擒。此后,这二人跟随赵范一起投降。

刘贤,是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在刘备集团攻取零陵期间,刘贤保举了力敌万人的邢道荣。两军阵前,邢道荣大骂诸葛亮、怒斗张飞,后来因气力不加而败逃,被赵云、张飞围剿后,竟然下马诈降。在被诸葛亮放回后,邢道荣与刘贤连夜截营,却中计被伏,在奔逃之际,被赵云一枪刺死。而刘贤也被张飞一合生擒,此后刘度投降。

金旋,乃武陵郡太守。在张飞攻城时,金旋不听巩志的主降建议,力主出城决战,但是遭遇张飞的一声巨吼,被对方势如奔马的气势所震慑,还没交战就调转马头逃回,赶到武陵城下,却被巩志从城墙上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

3.荆州势力:武将代表有蔡瑁、张允、文聘、王威、霍峻

蔡瑁,刘表的小舅子;张允,刘表的外甥;这两人都是刘表的亲族和亲信,其中以蔡瑁比较趋炎附势又飞扬跋扈。

早期孙坚讨伐刘表时,蔡瑁不顾蒯越的劝告,不听刘表的将领,私自出城与对方厮杀,却被黄盖三合之间鞭打了护心镜,狼狈逃回。蒯越建议以军法处置蔡瑁,但刘表担心蔡夫人发飙,就饶恕了他;蒯越建议疏远蔡瑁,担心以后会造成外戚专权,刘表也没有太在意。

刘备寄住在新野期间,蔡瑁曾设下鸿门宴加害,最终没能得逞,刘表知道后,再次原谅了他。赤壁之战前,刘表病重,但蔡瑁已经专权,驱逐大公子刘琦,不让刘琦探望;刘表病逝后,蔡瑁秘不发丧,然后与蔡夫人一起保刘琮继位;在曹操南下时,蔡瑁迫不及待地投降,最终被曹操委以水军大都督之重任,而张允被任命为副都督。

三江口,周瑜探视曹军水寨,对蔡瑁、张允治理水军的能力给予了极高评价,“此深得水军之妙也!”群英会蒋干中计后,蔡瑁、张允稀里糊涂地被曹操斩杀了!

文聘,刘表帐下的大将,但是受到蔡氏宗族的压迫,不甘与之同流合污,因此怀才不遇。文聘是忠义之士,在刘琮、蔡氏投降后,文聘羞于出门,后被曹操请出,才诚愿归降。刘备败走长坂坡时,文聘曾率众追击,却被刘备骂到羞赧而退。

文聘武力值不低,箭术也不错。

在归顺曹魏后,文聘屡立战功,比如他水战能力也很强,在镇守江夏期间,曾经击退过孙权。曹丕登基后,乘龙舟伐吴,惨遭败绩,混乱之中,文聘背负着曹丕跳上小船,驾舟逃命。

王威,是一员忠心耿耿的老员工,在蔡瑁的鸿门宴上,王威与文聘不明就里,还一起向赵云频频劝酒。蔡瑁献荆州,被王威一顿臭骂。曹操得到荆州后,刘琮母子被发配到青州,身边只有王威跟随。半路上,于禁带大队人马前来拦截,王威奋力厮杀,最终身亡,而刘琮母子也被杀死灭口。

霍峻,本为刘表帐下中郎将,但与黄忠、魏延、文聘等人一样,也是一个被埋没的贤能之人。刘备得到荆州后,霍峻积极归降;在刘备入川之战中,霍峻曾经与孟达共同镇守葭萌关。葭萌关是刘备在蜀中的后方根据地,而霍峻坚守了一年之久,创下了守城的高光纪录,后来张郃侵犯葭萌关,霍峻才写信向刘备求救。

可惜霍峻短寿,在三年后就病故了,刘备为之惋惜不已!

小结:纵观刘表帐下的人才,有善于治理水军的蔡瑁、张允,有善于攻城拔寨的猛将黄忠、智将魏延,有善于坚守城池的黄祖、霍峻,还有全面型人才甘宁、文聘等,绝对称得上豪华阵容!

除了上述人才外,刘表的家底如何呢?蔡瑁投降时,曾向曹操报备如下:1.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2.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3.钱粮丰盛,而其余各处,亦足供给一载有余。

能够唾手而得这种土豪家底,令曹操都为之心花怒放,但又惊叹不已!

刘表帐下人才济济,为什么就混到这幅田地呢?

郭嘉曾经评价过刘表,“表,坐谈客耳”!煮酒论英雄期间,曹操也评价刘表,“有名无实耳”

刘表都在忙什么呢?曹操北征袁绍期间,刘备极力建议袭击许昌,但刘表却只希望常保荆襄之地、安享富庶太平就足够了,根本不想动刀兵,因此错过了最好时机。曹操后来非常看不起刘表,评价道“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

此外,刘表还专宠蔡夫人、蔡瑁,然后废长立幼,这与分崩离析的袁绍家族何其相似!

可以说,刘表手中所握,绝对是一把可以呼风唤雨的好牌,但他却彻底玩砸了!在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的时代,在滚滚长江的大浪中,刘表懒得冒泡,甚至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泛起!正因如此,荆州那些能兵强将们,在嗟叹屈沉埋没之余,只好另谋高就、择主而事了!

事实证明,黄忠、魏延、甘宁、文聘等人,他们的最终选择是对的!是人才,不可能一直被埋没,是金子,也必定会散发出光芒!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在汉末三分这个群雄并起、诸侯林立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或雄才大略,或智谋深长,或武艺高强,或义薄云天。

荆州刘表也是雄霸一方的诸侯级人物。大家记得,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点江山,就曾经提到过这位的鼎鼎大名,刘备评价他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刘表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是个知识分子,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少时知名于世”,年轻时代就曾经是“太学生”们的领袖,威望很高。

想当年刘表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但荆州地区豪强林立,很难控制。刘表潜行匿名,单骑持节,“匹马入荆州”,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刘表是恩威并著,招诱有方,很快就肃清了反对势力,并使当地豪强和民众心悦诚服。刘表又外交袁绍、张绣,内用蒯良、蒯越之谋,蔡瑁之势,整顿军士,水军两军甲兵十余万,占据荆州数千里江山,左右逢源,称雄一方。

但刘表知识分子的秉性使他乐于固守一隅,而缺少开疆拓土的雄心,以致于在政策方面更倾向于文绩而非武功。荆州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侈糜,人们崇尚空谈仁义,坐而论道,不思进取,军队也被蔡氏势力掌握,这就使很多纠纠勇夫空有屠龙之术,而无用武之地。

咱们来检点一下当时在刘表麾下有哪些武艺高强而又能征善战的猛将:

一、黄忠

黄忠这位老将机遇不好。他年轻时候赶上了世界一片和平,壮年时代又在刘表重文轻武的统治之下,白白荒废了一身武艺。刘表从子刘磐看中了黄忠,收入帐下一起镇守攸县,也没有参加什么大的战事。到了赤壁之战后,黄忠在长沙太守韩玄麾下任将时,已是“年近六旬”的老将了。

黄忠虽老,但刀法娴熟,骑射皆精,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个神箭手。长沙城一战,力敌壮年关羽百余合不分胜负,被关羽赞叹:“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战百余合,全无破绽。”可以想象,假如是在青壮年时期,黄忠该是多么的威猛!

黄忠归附刘备后,随之入川,屡立战功,汉中之战,在定军山阵斩曹魏猛将夏侯渊,一举扭转战局,为蜀汉鼎立江山立下首功。但善射者终于箭下,黄忠随刘备征吴,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将马忠暗射中肩窝,身受重伤不治,当夜死于御营内,“时年七十有五”。

二、魏延

由于刘表重文轻武,军队又被蔡氏亲族掌握,魏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在襄阳城内充当一低级军官。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智勇双全,野心勃勃。

刘备携民渡江到达襄阳城下时,魏延杀散守门兵士,欲迎接刘备入城,与荆州大将文聘一场恶战,手下兵卒折尽,方才逃脱。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攻打长沙,魏延临阵起义,杀死太守韩玄,献城出降。

魏延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善于统兵,阵前厮杀也是一员猛将。汉中之战后,刘备越级提拔其为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重将。诸葛亮历次北伐,魏延都随之出征,多立战功,为蜀军中的中坚柱石。后来诸葛亮五丈原归天,魏延争权作乱,被马岱所袭杀。

三、甘宁

甘宁最初是个江贼,专门在江上劫掠来往的商船,被称之为“锦帆贼”。后来被刘表的大将黄祖收入帐前效力。甘宁作战勇猛,武艺全面,能使刀、枪、戟、链,水战、步战、马战、攀城,样样皆精。甘宁还有一手出色的箭术,是三国时代战绩最好的射手。

由于黄祖这个人比较忌才,又瞧不起甘宁的出身,甘宁在他麾下始终得不到重用,后来就投靠了东吴。但因为甘宁在三江口大战时曾经射死过东吴大将凌操,遭到了东吴军中诸将的嫌忌和排挤,始终郁郁不得志。尽管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仍然无法被众将原谅和真心接纳。

甘宁是东吴阵营中战绩最好的猛将。后来刘备征吴,甘宁在病中迎战,被蛮王沙摩柯用弩箭射中头颅,带箭而逃,坐在富池口一棵大树下血尽而亡。

四、文聘

文聘这个人非常不一般,他不但能文能武,擅长统兵,而且还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善于经营交际。

文聘在刘表帐下时就在军队中混到了高级将领的位置。刘表死后,他站队蔡氏家族,扶持刘琮成为了荆州之主。曹操南征,文聘主降,并打退了意欲向刘备献城的魏延。曹操入襄阳,文聘又做出一付怀念旧主的忠臣模样,获得了曹操的好感,封其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

文聘屡受曹操赏识,升职很快,赤壁之战时已经与张辽、于禁等平起平坐了,还经常随在曹操左右。火烧赤壁时,文聘挨了黄盖一记暗箭,从此就再没有上过战场。曹操死后,曹丕南征,文聘随驾出征,在遭到火攻的关键时刻,文聘又以小舟救下曹丕,获得了曹丕的信重。

文聘以一介降将之身,没经历过几次厮杀,打起仗来总往后缩,也没什么功劳,却始终得到重用,混得如鱼得水,文聘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五、张虎

张虎以前在江夏时做贼寇,后来归降了刘表,作为黄祖的部将。

孙坚为报当年截玺之仇,跨江击刘表,黄祖率部将张虎和陈生迎战。黄祖令张虎出阵搦战。孙坚阵中猛将韩当出马迎敌。“两骑相交,战二十余合”,张虎渐渐力怯,陈生连忙飞马出阵来助战。被少年孙策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张虎正在战斗,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斩杀。

能与东吴猛将韩当战二十余合不落败,张虎的武艺算是相当不错了。

六、邢道荣

邢道荣是零陵太守刘度的儿子刘贤麾下的上将,掌中一柄开山大斧,号称是“力敌万人”,足以抵敌张飞与赵云。

诸葛亮率兵来至零陵城下,邢道荣开城迎敌,中了诸葛亮诱敌之计,追赶中遇到猛将张飞,“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冲开伏击圈,落荒而逃,又被赵云截住,“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好下马投降。

但邢道荣又使诈降之计,欲诱敌来劫营,被诸葛亮识破,赵云“刺斜里杀出”,一枪刺于马下。

七、霍峻

霍峻在荆州时期曾随着兄长率领着家族几百人投附到刘表帐下,但没有受到重用。兄长死后,刘表让霍峻接替率领这支部队,充当一名低级军官。

刘表死后,霍峻投附到刘备麾下,得到了重用,后来刘备入川,霍峻也随军出征。霍峻非常擅长守城,曾经在葭萌关以寡敌众,成功地阻止了张鲁的入侵。

除了以上七位以外,刘表麾下还有不少人才,比如多年镇守江夏的黄祖,曾经多次给东吴造成重创,连孙坚都被他设伏乱箭射死;蔡瑁、张允,善于治练水军,被周瑜认为是“此深得水军之妙也”;老将王威,忠心耿耿,智勇兼备,胸中颇有韬略;刘琦、刘磐也都善于水战。桂阳城中有猎户出身的将领鲍隆、陈应,一个善使暗箭,一个善使飞叉;当时刘封尚在寇氏家族中,他也是荆州年轻后辈中的佼佼者。

武将众多,文士也比皆是,比如蒯越、蒯良、伊籍这都是多谋之士,当时还有黄承彦、徐庶、诸葛亮、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等奇人名士也都在荆州,但都没有得到刘表的发掘和任用。

总的来说,刘表手下能打仗的武将不少,水陆两军的实力也都不容小觑,实力强悍。但刘表这个人缺少雄心远志,军队管理又把持在亲族手中,导致很多能征善战的勇将得不到很好的任用和提拔,最终都被他人所用,令人叹息。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刘表,原荆州牧,是东汉末年崛起的最早的那一批诸侯之一。虽然刘表占据了荆州这一块四通八达且富饶之地,但奈何刘表只是“守城之犬”,无开疆拓土和问鼎中原之心。同时,刘表的三个儿子(《三国志·陈思王》中记载刘表还有一个儿子叫刘修)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除了刘琦跟着刘备有点小成就外。

同时,刘表虽然是荆州之主,但是其在一些决定上都会被荆州本地的世家豪族所左右。因此,在刘表去世之后,蔡瑁等人便拥戴刘表的次子刘琮,外放了长子刘琦。而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曹操举兵南下,蔡瑁等人莫敢与之争锋,便劝说刘琮举荆州而降了。

所谓树倒猢狲散,荆州牧刘琮都投降了,其麾下的人也降的降,散的散。而刘表麾下的七位大将也开始有了新的归处。(只讲演义,不扯上正史。同时,不必过多赘述魏延是刘备原有的部曲,还是在长沙之战后投降的。另外,除了七人之外,还有一位叫李严的人才。)

刘表麾下的七位大将,有蔡瑁、张允、文聘、黄忠、魏延、甘宁。

其中,投靠曹操的有三人,即蔡瑁、张允、文聘

蔡瑁和张允

蔡瑁和张允,是荆州本地世家蔡家和张家的子弟。这两家在荆州的影响力很大,而且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张允的母亲据闻是刘表的姐姐。所以,在联姻纽带之下,这两家在荆州的话语权更大了。

但是,世家都是以利益为首要选择的。所以,在刘表死后,蔡瑁和张允选择了符合他们利益的刘琮;而在建安十三年后,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则劝说刘琮投靠了曹操。在投靠曹操之后,蔡瑁和张允因为熟悉水军作战方式的缘故,曹操依旧让二人执掌荆州水军,为水军都督。

但是,在赤壁之战时,因为曹操中了周瑜的“离间计”,二人最后落得被杀头的下场。所以,蔡瑁和张允原本想借曹操这颗大树乘凉,顺便为家族谋取更大的利益。但没想到了最后,两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文聘

文聘为刘表部将,一直深受刘表的重视,长期驻守在荆州北部,为刘表抵御随时南下的曹魏,以及监视新野的刘备。而在刘琮投降之后,文聘也随之到了曹操的麾下。

在长坂坡之前,文聘曾奉曹操之命和曹纯的虎豹骑一起追击刘备。而后,文聘长期驻守在江夏。在江夏驻守期间,文聘曾凭借江夏的兵力抵挡了关羽的进攻,以及后来东吴的进攻。

投靠蜀汉的有三人,魏延、黄忠、霍峻

魏延为汉中太守

魏延在长沙之战时投靠刘备,虽为诸葛亮不喜,但深受刘备的重用。在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在汉中太守之位的竞争中,魏延竞争胜了张飞,成为汉中太守。

魏延虽然不是五虎上将的人选,但作为蜀汉第二梯队的领军人物,魏延的武艺水平并不低。而且,魏延在军事上的才能更是卓越。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曾提出“子午谷计划”。但因为过于冒险,而被生性谨慎的诸葛亮给拒绝了。

而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因为之前和杨仪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之前踢倒了七星灯而被姜维所仇视。最后,魏延被马岱在背后所杀。

黄忠为五虎上将

黄忠是被人所忽视的一员猛将,在长沙之战时,曾和关羽大战三次,最后以箭术取胜。而在汉中争夺战的时候,黄忠更是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一举成名,成功的挤进五虎上将人选。

但在夷陵之战的时候,黄忠在追击吴军的时候,被冷箭所中,最后不幸去世。

霍峻以百敌万

霍峻原跟随刘琦,而随刘琦跟随刘备,被刘备所重视。

在入川作战的时候,霍峻奉刘备之命坚守蒹葭城,在一年中创造了以百敌万的辉煌战绩,成功的为刘备拿下益州赢得了时间。而后,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而梓潼郡是益州北部的重要城郡,霍峻能够成为这些重镇的镇守大将,足以看出刘备对霍峻能力的肯定。

投靠东吴的仅一人,甘宁

甘宁为东吴十二虎臣

甘宁原为锦帆贼,是水上的土匪。但在刘表招安后,便入了刘备的麾下,被分配到江夏,成为黄祖的帐下。

因为荆州和江东有世仇,孙权曾多次派人经过江夏。期间,甘宁曾一箭射杀凌统的父亲凌操。最后,因为在黄祖的麾下不受重视,再加上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甘宁也不得不投靠了江东。

到了江东后,因为对荆州和江夏熟悉的缘故,被孙权所重视。在湘水之盟前,甘宁曾和关羽相战数百回合而不分胜负。在合肥之战的时候,甘宁也创造了“百骑劫魏营”的战绩,被孙权提为江东十二虎臣。甘宁是继太史慈之后1猛将,有“江表之虎臣”的称谓。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刘表,原荆州牧,是东汉末年崛起的最早的那一批诸侯之一。虽然刘表占据了荆州这一块四通八达且富饶之地,但奈何刘表只是“守城之犬”,无开疆拓土和问鼎中原之心。同时,刘表的三个儿子(《三国志·陈思王》中记载刘表还有一个儿子叫刘修)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除了刘琦跟着刘备有点小成就外。

同时,刘表虽然是荆州之主,但是其在一些决定上都会被荆州本地的世家豪族所左右。因此,在刘表去世之后,蔡瑁等人便拥戴刘表的次子刘琮,外放了长子刘琦。

而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曹操举兵南下,蔡瑁等人莫敢与之争锋,便劝说刘琮举荆州而降了。

在汉末三分这个群雄并起、诸侯林立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或雄才大略,或智谋深长,或武艺高强,或义薄云天。

荆州刘表也是雄霸一方的诸侯级人物。大家记得,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点江山,就曾经提到过这位的鼎鼎大名,刘备评价他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刘表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是个知识分子,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少时知名于世”,年轻时代就曾经是“太学生”们的领袖,威望很高。

想当年刘表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但荆州地区豪强林立,很难控制。刘表潜行匿名,单骑持节,“匹马入荆州”,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刘表是恩威并著,招诱有方,很快就肃清了反对势力,并使当地豪强和民众心悦诚服。刘表又外交袁绍、张绣,内用蒯良、蒯越之谋,蔡瑁之势,整顿军士,水军两军甲兵十余万,占据荆州数千里江山,左右逢源,称雄一方。

但刘表知识分子的秉性使他乐于固守一隅,而缺少开疆拓土的雄心,以致于在政策方面更倾向于文绩而非武功。荆州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侈靡,人们崇尚空谈仁义,坐而论道,不思进取,军队也被蔡氏势力掌握,这就使很多纠纠勇夫空有屠龙之术,而无用武之地。

咱们来检点一下当时在刘表麾下有哪些武艺高强而又能征善战的猛将:一、黄忠

黄忠这位老将机遇不好。他年轻时候赶上了世界一片和平,壮年时代又在刘表重文轻武的统治之下,白白荒废了一身武艺。刘表从子刘磐看中了黄忠,收入帐下一起镇守攸县,也没有参加什么大的战事。到了赤壁之战后,黄忠在长沙太守韩玄麾下任将时,已是“年近六旬”的老将了。

黄忠虽老,但刀法娴熟,骑射皆精,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个神箭手。长沙城一战,力敌壮年关羽百余合不分胜负,被关羽赞叹:“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战百余合,全无破绽。”可以想象,假如是在青壮年时期,黄忠该是多么的威猛!

黄忠归附刘备后,随之入川,屡立战功,汉中之战,在定军山阵斩曹魏猛将夏侯渊,一举扭转战局,为蜀汉鼎立江山立下首功。但善射者终于箭下,黄忠随刘备征吴,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将马忠暗射中肩窝,身受重伤不治,当夜死于御营内,“时年七十有五”。

二、魏延

由于刘表重文轻武,军队又被蔡氏亲族掌握,魏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在襄阳城内充当一军官。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智勇双全,野心勃勃。

刘备携民渡江到达襄阳城下时,魏延杀散守门兵士,欲迎接刘备入城,与荆州大将文聘一场恶战,手下兵卒折尽,方才逃脱。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攻打长沙,魏延临阵起义,杀死太守韩玄,献城出降。

魏延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善于统兵,阵前厮杀也是一员猛将。汉中之战后,刘备越级提拔其为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重将。诸葛亮历次北伐,魏延都随之出征,多立战功,为蜀军中的中坚柱石。后来诸葛亮五丈原归天,魏延争权作乱,被马岱所袭杀。

三、甘宁

甘宁最初是个江贼,专门在江上劫掠来往的商船,被称之为“锦帆贼”。后来被刘表的大将黄祖收入帐前效力。甘宁作战勇猛,武艺全面,能使刀、枪、戟、链,水战、步战、马战、攀城,样样皆精。甘宁还有一手出色的箭术,是三国时代战绩最好的射手。

由于黄祖这个人比较忌才,又瞧不起甘宁的出身,甘宁在他麾下始终得不到重用,后来就投靠了东吴。但因为甘宁在三江口大战时曾经射死过东吴大将凌操,遭到了东吴军中诸将的嫌忌和排挤,始终郁郁不得志。尽管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仍然无法被众将原谅和真心接纳。

甘宁是东吴阵营中战绩最好的猛将。后来刘备征吴,甘宁在病中迎战,被蛮王沙摩柯用弩箭射中头颅,带箭而逃,坐在富池口一棵大树下血尽而亡。

四、文聘

文聘这个人非常不一般,他不但能文能武,擅长统兵,而且还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善于经营交际。

文聘在刘表帐下时就在军队中混到了高级将领的位置。刘表死后,他站队蔡氏家族,扶持刘琮成为了荆州之主。曹操南征,文聘主降,并打退了意欲向刘备献城的魏延。曹操入襄阳,文聘又做出一副怀念旧主的忠臣模样,获得了曹操的好感,封其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

文聘屡受曹操赏识,升职很快,赤壁之战时已经与张辽、于禁等平起平坐了,还经常随在曹操左右。火烧赤壁时,文聘挨了黄盖一记暗箭,从此就再没有上过战场。曹操死后,曹丕南征,文聘随驾出征,在遭到火攻的关键时刻,文聘又以小舟救下曹丕,获得了曹丕的信重。

文聘以一介降将之身,没经历过几次厮杀,打起仗来总往后缩,也没什么功劳,却始终得到重用,混得如鱼得水,文聘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五、张虎

张虎以前在江夏时做贼寇,后来归降了刘表,作为黄祖的部将。

孙坚为报当年截玺之仇,跨江击刘表,黄祖率部将张虎和陈生迎战。黄祖令张虎出阵搦战。孙坚阵中猛将韩当出马迎敌。“两骑相交,战二十余合”,张虎渐渐力怯,陈生连忙飞马出阵来助战。被少年孙策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张虎正在战斗,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斩杀。

能与东吴猛将韩当战二十余合不落败,张虎的武艺算是相当不错了。

六、邢道荣

邢道荣是零陵太守刘度的儿子刘贤麾下的上将,掌中一柄开山大斧,号称是“力敌万人”,足以抵敌张飞与赵云。

诸葛亮率兵来至零陵城下,邢道荣开城迎敌,中了诸葛亮诱敌之计,追赶中遇到猛将张飞,“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冲开伏击圈,落荒而逃,又被赵云截住,“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好下马投降。

但邢道荣又使诈降之计,欲诱敌来劫营,被诸葛亮识破,赵云“刺斜里杀出”,一枪刺于马下。

七、霍峻

霍峻在荆州时期曾随着兄长率领着家族几百人投附到刘表帐下,但没有受到重用。兄长死后,刘表让霍峻接替率领这支部队,充当一名低级军官。

刘表死后,霍峻投附到刘备麾下,得到了重用,后来刘备入川,霍峻也随军出征。霍峻非常擅长守城,曾经在葭萌关以寡敌众,成功地阻止了张鲁的入侵。

除了以上七位以外,刘表麾下还有不少人才,比如多年镇守江夏的黄祖,曾经多次给东吴造成重创,连孙坚都被他设伏乱箭射死;蔡瑁、张允,善于治练水军,被周瑜认为是“此深得水军之妙也”;老将王威,忠心耿耿,智勇兼备,胸中颇有韬略;刘琦、刘磐也都善于水战。桂阳城中有猎户出身的将领鲍隆、陈应,一个善使暗箭,一个善使飞叉;当时刘封尚在寇氏家族中,他也是荆州年轻后辈中的佼佼者。

武将众多,文士也比皆是,比如蒯越、蒯良、伊籍这都是多谋之士,当时还有黄承彦、徐庶、诸葛亮、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等奇人名士也都在荆州,但都没有得到刘表的发掘和任用。

总的来说,刘表手下能打仗的武将不少,水陆两军的实力也都不容小觑,实力强悍。但刘表这个人缺少雄心远志,军队管理又把持在亲族手中,导致很多能征善战的勇将得不到很好的任用和提拔,最终都被他人所用,令人叹息。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荆州刘表其实是个无能的人,他为荆州之主,却没能让子孙守住荆州,就说明他在教育上出了问题。不仅如此,刘表手下还有七大猛将,他却没能运用好,导致在刘琮即位后,曹操南下很快就夺了荆州。那么荆州七大猛将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我们一一来看。

1.黄忠

黄忠,原为刘表麾下中郎将,跟随刘表侄子刘磐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攸县)。年,刘表病死,曹操降下荆州,以黄忠代理裨将军,仍在长沙郡仕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备趁机率领赵云、关羽、张飞等人攻下荆南四郡,长沙太守韩玄降于刘备,黄忠亦跟随之。年至年,黄忠跟随刘备与刘璋争夺益州,在此期间,黄忠每站必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绵竹之战、涪城之战等都有突出的表现,因此在刘备占据益州后,黄忠论功封讨虏将军。刘备率军与曹操争夺汉中,黄忠亦跟随。年,与夏侯渊一战,黄忠大发神威,黄忠一战将夏侯渊击杀于南围鹿角,主帅被杀,曹三军大败,经此一役,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即占据汉中。同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此战当为首功的黄忠论功封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可当黄忠扬名于天下,正准备立下不世之功业时,却突然于年八月因病去世,让人是唏嘘不已,令人抱憾终身。

2.甘宁

甘宁,原是游侠,时人称“锦帆贼”,后弃武从政,投靠于刘焉,后依靠自己的努力从计掾小吏做到了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执掌益州,不久甘宁在刘阖的蛊惑下起兵反抗刘璋,但却被赵韪击败。败退后的甘宁带着手下余名将士前往荆州,投靠于刘表,刘表命其驻守南阳。不久,甘宁认为刘表不是干大事的人,跟着他永远不会有出人投地的机会,而后又听到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于是他就又反了刘表,准备去江东投靠孙权。可是甘宁在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被江夏太守黄祖所阻,不得已只能是暂时依附于黄祖。最后还是投奔了东吴孙权的麾下。

3.文聘

文聘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刘表在世时,也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刘琮即位后,投降曹操,文聘也成为曹操手下,并被曹操封为江夏太守,赤壁之战时,关羽绝北道,文聘参与了对关羽的作战。江夏与关羽镇守的荆州是交界地带,刘备入川后,文聘与乐进一起联手攻打关羽,还击退了关羽,并烧毁了关羽在汉津的辎重和在荆城的战船,立有功劳。文聘镇守江夏期间还曾击败了孙权的进犯,总体来说,文聘是一名合格的将领,其能力低于曹魏五子良将,文聘是善终,正常死亡。

4.魏延

魏延是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刘备攻打长沙时,魏延反叛,投靠了刘备。魏延武力仅次于五虎上将,魏延三十回合战平了泠苞,之后还生擒了泠苞,十个回合击败了马岱,还在汉中之战一箭射中了曹操,与魏将庞德也能战几个回合,还生擒了孟获,十个回合战平了张郃。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产生矛盾,最后杨仪派马岱杀了魏延。

5.霍峻

霍峻是荆州豪族,曾经与兄长一起率领数百人投靠刘表,成为刘表手下将领,跟黄忠一样,差不多是默默无闻的状态,刘备占据荆州后,霍峻投靠了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骁将,随刘备入川,并在刘备率军攻打成都时,霍峻为刘备镇守唯一的后方--葭萌城,镇守达1年之久,并且以几百兵力打败了扶禁、向存数万人的进攻。此外,霍峻还拒绝了张鲁的劝降,对刘备忠心耿耿,他的儿子霍弋成为蜀汉最后一任南中都督,镇守南中,平定蛮夷,维护了蜀汉的南部连境,霍峻父子两人不仅忠心,都是能力卓著之人,所以霍峻排第四。霍峻是善终,正常死亡。

6.蔡瑁

蔡瑁是荆州豪强士族,刘表进入荆州后,蔡瑁协助刘表斩杀了不服从的宗贼首领,如果没有蔡瑁的支持,刘表就是个光杆司令,刘表能平定荆州,一大半是蔡瑁的功劳,准确地说,刘表与蔡瑁是政治合作的关系,刘表出个名声和朝廷的任命书,蔡瑁出兵,出钱,出力,出人。蔡瑁也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荆州如此乱的情况,仅一年时间,就帮刘表平定了,后来蔡瑁就投靠了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将领,一生战绩除了平定荆州之后就没有了,正史上的蔡瑁是善终,正常死亡。

7,张允

张允的母亲姓刘,是刘表的妹妹,刘表是张允的舅舅,因此张允被刘表重用。曹操占荆州后,张允与蔡瑁投奔了曹操。曹丕登基建魏后,曹丕骂蔡瑁,张允,被曹氏后人所不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