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一、曹操的遗言。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打下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一辈子击败了袁绍、袁术、吕布、张绣、张鲁、马超等对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工作。

谁也想不到,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到了去世之前,会说出如此令人感动的话,这是《三国志》的原文:

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下还没有安定,没有完成大一统工作。所以他的丧事不需要惊动所有人,大家该干嘛就干嘛。下葬的时候,只需要穿一般的衣服就好了,不要藏太多金银珠宝。

曹操的遗言居然如此朴素?这好像跟我们耳闻的一些故事不一样啊!传说中曹操不是搞了72个疑冢吗?难道这不是铺张浪费。

关于72疑冢的说法,其实是没有准确根据的。曹操自己盗墓一生,担心别人盗他的墓,所以设置了72疑冢。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藏了许多钱在自己的墓里,难道盗墓集团不会分成72处去寻找吗?

所以说72疑冢,压根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怎么才能解决被盗掘的根本问题呢?曹操的办法是很合适的,他不允许儿子将大量金银珠宝用来陪葬,而且把这件事给公开了。

一旦盗墓贼们得知曹操的墓中没什么财宝,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盗墓了。毕竟曹操是曹魏的创始人,在当时盗掘他的陵墓,成本似乎有点高。

除了对自己的陵墓做了妥善安排,曹操对自己的姬妾们也有了一定的安排。他希望这些姬妾能够自给自足,不要给国家添乱。

此外他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遗言:我到了地下,我儿子曹昂跟我要妈妈,这该怎么办呢?这句话的确感动到我了。

原来曹操在霸占了张绣的婶娘后,被张绣反水,结果导致长子曹昂被张绣给宰了。一切都是风流债,曹操回来以后,没把儿子曹昂带回来,使得曹昂的养母、曹操的夫人丁夫人选择与曹操离婚。

这件事一直都是曹操心中一辈子的痛,即使后来曹操让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做了正妻,但是始终没有忘记丁夫人。

小结:我们会发现,曹操这样的一代雄主,到了人生的尽头,所考虑的,不是家国天下的大事,而是家里的人和事。这是否给我们一点启发呢?人这一辈子是为了家国天下而活,还是为了家人而活呢?

二、刘备的遗言,情真意切。

同样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货郎,成长为一国之君,这期间所走的路,常人难以想象。绝不是我们普通人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刘备这个人一辈子是个实干家,在《三国志》中从来没有落过泪,反倒是曹操在《三国志》中哭了足足6次!所以说《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可把枭雄刘备给黑惨了,一代枭雄咋就成了一个爱哭鼻子的可怜虫呢?

  • 1、给刘禅的遗言。

刘备在带领大军进攻东吴的时候,被陆逊的一把火给烧了回来。他退回到白帝城以后,这人就不行了。在这里呆了半年时间,感觉熬不下去了,这才把刘禅和诸葛亮给请来,发表他的临终遗言: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三国志》

这是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言,这里面的话实在是有些感人。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才能服人。这是老父亲用一生的经历,在最后一刻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就问你感人不?

就算是自己要死了,刘备还想着刘禅将来要读哪些书,还给他推荐了六韬、商君书、汉书、礼记等等,可见刘备对于刘禅的教育问题,是充满愧疚的。

刘备的起点太低了,他这辈子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才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之上。所以压根就没有曹操那样的闲情逸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因此刘禅从小其实就缺少教育,才能上跟曹丕、孙权这一类人,压根就比不了。所以他在临终前,才会说一些教育刘禅的话,实际上是在跟儿子说抱歉,对不起了阿斗,父亲这辈子没时间教育你,以后只能靠你自己了。

  • 2、给诸葛亮的遗言。

此外,刘备还给诸葛亮留下了一段传唱千古的遗言,也正是这样一段遗言,使得他们的君臣关系,堪称千古表率: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你诸葛亮太牛了,才能超过曹丕是10倍都不止。一定可以带领蜀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呢,如果刘禅还可以教育,那你就辅佐他,要是实在教育不成了,那你就可以取而代之。

这话可把诸葛亮给感动坏了,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刘备是真心让位给诸葛亮吗?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垂死之人,临终前的无奈选择。

但是他相信诸葛亮,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他都相信。因此他说这番话,还是给儿子刘禅铺好了一条光明大道。

说了这句话以后,刘备相信,只要诸葛亮活着,他就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说到底还是刘备舍不得儿子。当然了,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器重。

总结:不管什么人,到了最后所想的,或许都是家人。

李斯被赵高弄去腰斩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小儿子也在被杀的人之中。于是他也发表了临终遗言:很想和小儿子再牵着黄狗去城外打猎,可惜现在不能了。

他可是大秦丞相,被赵高给诬陷了,可以说是荣誉到了极点的一个人,遭受了名誉上巨大的玷污,可他对这些毫无怨言。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所想的,却是无法和小儿子去打猎,你说讽刺不讽刺?

所以说这些伟大的人物,其实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在决定历史走向的同时,也有家人,也有感情。而这些家人和亲情,似乎比那些宏图大业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资料:《三国志》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王震将军一生忠于党,忠于毛主席,他晚年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仍忧党忧民忧国,在临终前,他想的不是自已,而是留下了三句话:“我对不起毛主席,谁反对毛主席,谁就是婊子养的畜生。”、“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丢了毛泽东思想,丢了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者受难的时候就到了。”这一幕、这几句话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他在将帅的眼里是主心骨、是核心,将帅们对他除了敬仰,就是教佩。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不怀好意,攻击伟大的共产党,攻击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公然抵毁、污蔑、歪曲毛泽东思想,对于这种错误思潮,王震上将对毛主席推崇备至,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1989年1月,他对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队将军说:现在就有那么一股歪风,不准讲毛泽东思想!你们不讲话,你们将军不讲话。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你们这些将军,也就没有我这个将军!”这些话掷地有声、震耳发聩。

王震将军,人称“王胡子”,他的部队能打仗、能生产,最著名的就是他率领359旅开垦南泥湾和在新疆屯边垦荒,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毛主席和周总理最后一次握手。

1974年,5月29日,周恩来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杜修贤决然没有想到这是周恩来在他的镜头中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是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一次共同会见外宾。

会见结束时,邓小平、乔冠华和主席告别后就走出书房的门,杜修贤正准备离开,一扭头发现周恩来还站在门旁没有离开。毛泽东送客走到门边,与站在门旁边的周恩来目光相遇。

周恩来看着携手近半个世纪的毛泽东,慢慢地伸出了手,毛泽东也把手伸了过去。两双操纵中国革命方向的巨手再次握在一起,组成了这神圣且又沉重的瞬间。

毛泽东主席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

1972年1月7日一大早,陈毅被癌症夺走了生命的噩耗传到了毛泽东耳中。毛泽东简单地在睡衣上套了件大衣,就冒着严寒赶往八宝山。在八宝山休息室里,毛泽东接见了陈毅夫人张茜,并说: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陈毅是个好人。”

谈话快结束时,张茜请毛泽东早点回去。毛泽东说,“不,我也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追悼会下午3点整准时开始。哀乐声中,毛泽东和全体人员面对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骨灰盒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毛主席最后一次到人民大会堂。

1973年8月24日,中共十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毛泽东宣布散会后,自己却坐着不动。毛主席两只手扶着椅子使劲往下压,他想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支撑着站起来。试了几次,却依然无法自己站起来。

而台下的代表仍一个劲地向毛主席欢呼。尽管总理打手势要大家赶快退场,代表们还是不肯离去。周总理只好对大家说毛主席想目送大家退场。方才解围。有了这样的经历,毛泽东再也不参加大会,也再没有回到过人民大会堂。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少年时,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际上,他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他的一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都不为过。1976年,周总理在北京病逝,举国同悲,首都人民自发组织为总理送行,这就是令人动容的“十里长街送总理”。

周恩来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少年时的他比同龄人更懂得生活艰辛,小小年纪他就开始学当家,四处和人打交道,从中得到了不少锻炼。当学堂老师问道“你们为什么读书”,年仅13岁的周恩来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敏而好学的周恩来靠着勤工俭学,辗转日本、欧洲多地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周恩来的心中生根发芽,回国后的周恩来开始组织参加共产主义活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时期”“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日理万机,由他主持制定实施的五年计划,行之有效地发展着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国际舞台上,周恩来总理倡导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与世界各国建交,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三天后,当周总理的灵车行驶经过长安街的时候,北京首都百万人民群众自发地伫立在街旁,泪洒十里长街,送别我们伟大的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鞠躬尽瘁的一生,不是小编单薄的辞藻所能形容的,在小编的心中唯有敬意。虽然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却给我们留下无数的精神财富,周总理崇高的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记在所有人民心里,永不遗忘。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在他70多岁高龄情况下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强国富国之路,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退休在家多年,远离权力中心,己是普通公民,去逝后联合国还为他降旗致哀、致敬的唯一亚州老人一一只有中国的邓小平主席一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