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义渠国在秦国的西北方向,总是跟秦国作对。没办法,跟义渠国接壤的,只有秦国。所以秦国每次想要东出,都必须要派一部分兵马,防备义渠国来袭。
这就相当于皇太极打算南下的时候,察哈尔汗国总是在背后偷袭他们一样,成为了严重的负担。秦国要想东出,就必须要先灭了这个义渠国才行。
不过双方打来打去,总是没有结果。彼此都灭不掉对方,时间就来到了宣太后执政时期,她依旧要面对义渠国这个强大的对手,那么她是怎么消灭义渠国的呢?
一、宣太后芈八子,居然嫁给了义渠王。宣太后是个女人,和历代对手不同的是,义渠王这回面对的居然是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长得还很漂亮。能够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任何政治问题,一旦掺和了情爱进去,那么事情就变得复杂多了。过去大家闹翻了,可以出去打一架,可现在不行了。
因为义渠王到了咸阳以后,居然跟宣太后好上了。好上了也就算了,宣太后居然还嫁给了义渠王,给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
这飙血的剧情,估计也就现代三流作家才写得出来,可宣太后的确就是这么做的。这么一来秦国和义渠国的关系就不一般了。
两国元首吵架以后,不再是大打出手,而是床头吵架床尾和。这么搞下来,把义渠王可得意坏了,因为义渠王认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个秦国。
那么宣太后为什么要嫁给义渠王呢?其实这只是宣太后为了攻灭义渠国所做的牺牲罢了,只不过这种牺牲一般人还真的做不出来。
二、杀义渠王和俩儿子,攻灭义渠国,都是宣太后做的。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媳妇儿,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这个时候她又跑去跟义渠王生了俩儿子,这生儿子的概率未免也太高了吧?能够拿这种事情作为筹码的人,你觉得是一般人吗?
宣太后一边给义渠王生孩子,一边跟秦昭襄王商量着如何灭了义渠国,这波操作,真的想给她一个六六六!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宣太后把义渠王给喊到了咸阳。义渠王压根就没有任何怀疑,毕竟他已经把咸阳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而宣太后就是他媳妇儿,秦昭襄王就是他儿子。
所以义渠王就大摇大摆地去了咸阳,结果宣太后命人在甘泉宫,将义渠王给宰了。趁着义渠国群龙无首,宣太后又派遣秦国大军,一举将义渠国彻底荡平。
义渠国被消灭了以后,秦国在这里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等三个郡。至于宣太后和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也全都被宣太后狠心杀死。为什么?斩草不除根,将来这两个孩子长大了,铁定是要找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报仇雪恨的。
三、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儿子,怎么可能姓嬴呢?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将宣太后和义渠王描绘成了一对恩爱夫妻,甚至让义渠王和宣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都成了嬴姓子孙。
这件事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了,宣太后如果真的爱义渠王,那就不会每天跟秦昭襄王商量着攻灭义渠的计划了。
此外宣太后给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不可能姓嬴。因为宣太后姓芈,而义渠王也不姓嬴,他们的儿子为什么要姓嬴呢?
就算义渠王打算入赘,成为大秦的女婿,孩子跟着大秦的宗族姓,可秦国的宗室们怎么可能答应呢?两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怎么能成为秦国的士族呢?将来老秦人岂不是乱了套了?
如果这两个孩子,是秦惠文王的子孙,那还算情有可原。可这是义渠王的孩子,跟秦惠文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四、宣太后有没有对这两个孩子下手?对一般人来说,这种事情,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宣太后是一般人吗?她经历了太多太多艰险,知道人世间有多么险恶。
所以她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自然也会采取非同一般的做法。宣太后是母亲,但也是秦国的掌权人,她有义务将秦国越管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衰败。
历史上帝王为了权力,害死自己孩子的事情,其实是数不胜数的。比如说汉武帝逼死太子刘据,唐玄宗杀掉了太子李瑛等三兄弟。
坐在那个高位之上,就必须要从那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很可能就是习以为常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宣太后的确对这俩孩子下手,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义渠王的血,就算宣太后不杀他们,秦昭襄王也不可能放过他们。
再说了如果让秦昭襄王动手的话,岂不是要让秦昭襄王杀害自己的亲弟弟?这样一来岂不是要跟宣太后结仇吗?所以说这个仇不能结,只能让宣太后自己承受苦果。
总结:就算孩子姓嬴,也只是缓兵之计罢了。因为这两个孩子没有足够的记载,甚至有人觉得这俩孩子都是得感冒病死的,不过可能性不大。我认为孩子长大了,就算他们都被赐姓嬴,其实也不是宣太后出于真心。
这两个孩子是不可能被宗室所认可的,这一点宣太后明白,就算宗室认可宣太后本人也不会认可。但是给他们嬴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宣太后想要拖住义渠王。
当时义渠王兵强马壮,如果依旧对大秦有防备心理的话,那么想要灭掉义渠国依旧很难。如果让义渠王觉得,秦国和义渠国不分彼此的话,义渠王不就放松警惕了吗?
甚至可以说,宣太后这么做,是为了给义渠王造成一种假象,好像秦国大王的位置,会传给他们俩的儿子一样,这岂不是又给义渠王打了一剂鸡血?
乐极生悲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正是因为义渠王的这种乐观态度,最后才导致了他的悲惨下场,他永远都不会想到,一个女人能把骗人做到这种六亲不认的地步。
参考资料:《史记》
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贵为太后之尊的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私通,并为其生了两个儿子,两人私通时间长达34年,最后义渠王死在宣太后手里,义渠还因此被灭国灭族,可以说宣太后为了秦国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秦宣太后是楚国人,芈姓,别人称之为芈八子,最让人熟悉的还有一个名字是芈月,孙俪主演的《芈月传》说的就是她,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握最高权力的女性,是秦惠文王的小妾,秦惠文王就是杀商鞅的人,也是让秦国国君从公改称王的人,秦惠文王死后,他和惠文后所生的儿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
秦武王这个人名字没取错,是够浪的,在位四年就死了,死因是跟人比赛举鼎,力气不够,鼎脱手砸到脚,当晚就痛死了,年仅23岁,年纪轻轻就死了,还没留下儿子,这秦国王位空着可不行,于是秦武王弟弟们行动起来,为秦王宝座大打出手,宣太后的长子嬴稷在赵燕两国强力干涉以及宣太后异父弟弟魏冉的帮助下,夺得了秦王宝座,嬴稷继位,是为秦昭襄王,昭襄王在位共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也是为秦统一战争奠定胜利基础的人。
不过秦昭襄王即位后,因为年少,就由宣太后主政,魏冉辅政,从此后宣太后就长期活跃在秦国政坛,主掌秦政,而在秦昭襄王继位之时,义渠王来朝贺的时候,宣太后看到这个小鲜肉就想到了怀柔政策,就想办法引义渠王到甘泉宫,以自己的身体来引诱义渠王,为了让义渠王相信自己跟他是来真的,还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太后与人私通还有了私生子,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宣太后并不在意。
宣太后为什么舍身与义渠王私通,从后来的结果来看自然是为了秦国的大业,义渠民族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西周建立时臣服于周,居于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宜耕宜牧,义渠得到了很好发展,西周末年,义渠趁周室内乱,脱离周王朝统治,建立了郡国,也就有了义渠国,义渠国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两国先后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是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义渠是半农半牧民族,实行全民皆兵,擅长骑兵作战,经常袭扰秦国边境,让秦国很是头疼,早期秦国国力弱的时候,对付义渠的主要办法就是烧荒,游牧民族因为牧草被烧光,只能远离秦国边境,以免大批牛马被饿死。公元前352年,义渠国发生内乱,秦惠文王趁机派兵平定义渠,使义渠称臣。公元前318年,中原诸国混战,义渠也趁机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被打的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秦昭襄王即位后,义渠国国土虽然大大缩小,仍然是秦国的心腹大患,有义渠国在,秦国就没法安心向东发展,所以宣太后就改变正面征讨策略,使用了怀柔手段,并亲自上阵,同义渠王私通生子,让义渠王长期居住在秦国,时间长达34年,义渠王看到秦国太后都为自己生孩子了,完全丧失了警惕,而且时间这么长,义渠王以为宣太后对他也已经有了感情。
然而在把小鲜肉睡足34年后,老太后翻脸无情,在她与义渠王第一次恩爱的甘泉宫痛下杀手,把义渠王送上了西天,而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儿子结局如何了?其实想想就知道,这两个儿子要么死在义渠王之前,要么就是也被杀了。宣太后在杀死情夫后,就发动了灭族之战,义渠王死了之后,义渠国群龙无首,在秦国的攻击之下,很快土崩瓦解,秦国在攻灭义渠后,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而义渠族也逐渐中原化,成为了华夏民族一部分,义渠国就此烟消云散,飘进了历史长空。
整个义渠国都被灭了,义渠王的儿子们自然不能留,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的目的就是要灭了义渠国,怎么可能还留着义渠王的儿子来威胁秦国,虽然这两个是宣太后所生,却是义渠王的儿子,如果他们起来领导义渠族反抗,并非没有可能,所以在秦国国家大义面前,义渠王和两个私生子只能死!
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宣太后就是芈八子,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妾,是秦昭襄王嬴稷的亲生母亲,在小说和电视剧《芈月传》中,把宣太后的名字叫做芈月,实际上在历史中并没有记载宣太后的名字,芈月这个名字是虚构的,宣太后与秦惠文王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嬴稷、次子嬴芾、三子嬴悝。
如果不是秦武王嬴荡鲁莽行事,为了证明自己是大力士而不是一国之君,跑到周王室去举有千斤之重的龙文赤鼎,而被砸死的话,宣太后也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太后,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嫡子,秦惠文王正妻惠文后的长子,他死了之后,宣太后的长子嬴稷在赵武灵王的协助下成为秦王,这就是日后在位长达55年的秦昭襄王。
宣太后
儿子为王,她自然就成为太后,历史上称她为宣太后,这是秦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太后,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时候只有20岁,还是虚岁,算是未成年人,古代只有行了冠礼才算成年,才能正式亲政,秦昭襄王虽然在22岁就行了冠礼,并且亲政,但是,秦国的朝政宣太后仍然有插手。
作为一国之太后,宣太后后来做一件有伤风化及道德的事情,居然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宣太后能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
先来说说义渠,义渠是一个古老的戎羌民族,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他们在华夏商朝就已经存在了,不断与华夏民族朝廷融合与战争,义渠最早生活在宁夏与甘肃交界处的陇山、六盘山附近,周文王时期,姜太公曾经派出使臣出使义渠,双方互赠礼品,缔结同盟,共同对付双方的敌人鬼方。
芈八子与秦惠文王
在鬼方被击败远走后,义渠势力不断扩大,势力扩展到整个宁夏的南部及甘肃的东部,西周时期义渠臣服于周,而秦人最早生活的地方在甘肃天水及礼县一带,与义渠生活的地方非常接近,西周最后一任天子周幽王被杀后,义渠脱离了西周的控制,独立建国,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并且得到周王室岐山以西的封地,秦也开始独立建国,从此以后,秦国与义渠开始了长达近五百年的恩怨情仇。
义渠这个民族深受华夏文化影响,原本是游牧民族,但是自从占据水草丰美的陇东大原地区后,开始仿造华夏建立城池,实行半牧半耕的生活,由于长期居住于华夏及戎人、羌人的边界地带,各方经常发生战争,所以义渠人骁勇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以病死家中为耻,所以义渠人非常顽强,与秦国一样,民风非常彪悍,而且人人皆兵。
秦国与义渠离得很近,双方经常发生战争,秦穆公时期,任用在戎地担任大夫的由余为臣,与西戎人作战,灭亡20个国家,称霸了西戎,这其中秦国与义渠就发生了战争,秦国打败了义渠,但是义渠实力也很强大,同时义渠人筑城自守,秦国也无法灭亡其国。
义渠的位置
义渠最强大的时期是在公元前430年~400年,义渠在公元前430年大举进攻秦国,一直打到渭水下游,最终被秦国击退,之后秦国陷入了几十年的政治不稳定,国内旧贵族操纵国君,国君之位也经常发生争夺,导致国力下降,这一段时间是义渠最强大的时期。
秦孝公时期,义渠被秦国击败并臣服于秦国,秦惠文王时期,义渠被迫成为秦国的郡县,义渠王则成为秦国的臣,但义渠并没有真心臣服,公元前348年,义渠趁东方五国合纵攻秦的机会,趁机独立率军攻打秦国,秦军大败,义渠趁机收复失地,秦国在东方战场罢兵后,开始攻打义渠,义渠大大败,实力急剧下降。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义渠仍然顽强地存活着,并成为秦国西部唯一的隐患,秦国并非不能完全消失义渠,但是需要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而且义渠与秦国进行了近五百年的战争,如果凭借战争灭亡义渠的话,秦国的损失也会很大,所以秦昭襄王执政期间,他的母亲宣太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的办法,先设法搞定义渠王,然后再趁乱消灭义渠国。
宣太后与义渠王
秦惠文王去世的时候,宣太后大概只有35岁左右,因为他的长子嬴稷才20岁,那个年代13岁就能结婚生子,所以宣太后想出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美色来引诱义渠王,因为义渠王也是秦臣嘛,宣太后就把义渠王引诱到秦国太后所居住的甘泉宫来,与义渠王私通,并且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能生两个儿子,可以判断出宣太后与义渠王在一起的时间至少也有3年,宣太后之所以敢违背道德与义渠王生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让义渠王放弃警惕心理,想想一个女人肯为你生子,不可能会害你吧,义渠王也是这么想的,儿子都有了,宣太后不可能再害自己,所以就很放心地与宣太后来往,结果这一切都是宣太后与秦昭襄王的美人计,直到宣太后把义渠王诱到甘泉宫并杀死了他。
义渠王一死,义渠国就陷入内乱,这个时期秦昭襄王就派出大军攻打义渠国,由于这个时候义渠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而秦国实力而由于商鞅变法不断增强,再加上义渠王被杀,群龙无首,所以秦国一举灭亡了义渠国,兼并了义渠国的国土和人民,义渠国正式灭亡,秦国用了比较小的代价,就一举解决了这个近五百年的仇敌。
宣太后与义渠王
而灭亡义渠国功劳最大的人就是宣太后,虽然宣太后在私生活方面有些混乱,即使义渠王被杀,宣太后仍然还有其他情人,但总体来说,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还是为了秦国,从大义上说,宣太后是对的,那么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两个儿子去了哪里?
一、被杀。
历史没有记载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两个儿子的下落,有可能被杀,因为这是义渠王的儿子,而且这两个儿子不应该活着,秦国应该要灭亡义渠国的根,而不会留着这两个儿子,虽然是宣太后生的,但也是敌人,所以可能被杀。
二、隐姓埋名活了下来。
宣太后
那个时候婚嫁非常自由,宣太后有同父异母的弟弟芈戎,也有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宣太后家里的关系非常复杂,也弄不清楚到底怎么造成的,宣太后与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也算是秦昭襄王同母异父的弟弟,最主要是这两个儿子没有威胁了,义渠国都灭亡,完全并入了秦国,这两个儿子虽然是义渠王之子,实际上没啥任用了,留着也没有关系,所以也有可能活了下来。
这两个儿子姓什么?反正不可能姓嬴。电视剧《芈月传》说这两个儿子姓嬴,完全是虚构的,这绝对不可能的,宣太后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是姓魏的,华夏社会一直是冠以父姓,而义渠也算是半汉化的戎人了,也是父系社会,按道理来说也是冠以义渠王的姓,反正不会是秦国的嬴姓。
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芈八子,也就是宣太后,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以一个女人身份掌握大权的人,后来的吕雉、武则天、慈禧都是在她曾经创建的框架下做的权力拓展。
但我们必须要说明,历史上从来没有芈月的记载,她不叫这个名字,芈是楚国王室的姓,熊是楚国王室的氏,所以我们看楚国王室男人都叫熊什么什么的,这里用的其实是氏,而王室女人则都叫芈什么,这里用的是姓。
《通志·氏族略》中记载:
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芈八子入秦王宫前叫什么不见记载,入了秦王宫后叫芈八子,其实这也是个代号,“八子”是先秦时期后宫女人的一个级别,类似于后来的“贵人”、“贵妃”,用来区分等级。嬴荡举鼎而死,芈八子为了让自己在外面当质子的儿子当上秦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她成功了,从此她也成为了宣太后。
历史记载中,只有芈八子和宣太后是她的称谓。那么,众所周知的是,她和义渠王有私并生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儿子能姓赢吗?这两个孩子哪里去了?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风云突变之际,果断抓权之手芈八子的儿子叫赢稷,当他的哥哥秦武王赢荡举鼎而死时,他正在燕国当质子,也就是属于被舍弃的一类人,派到别国当人质。
这时候芈八子开始秘密行动,她要把王权夺过来,但她不是为自己而夺,她是为自己的儿子而夺。她在外联系了赵国的赵武灵王,让他对燕国施加压力,同时派人在燕国多处活动,终于使燕国放了儿子回来。
在内,她悄悄让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控制了军队,芈八子等于是发动了一次军事政变,她成功了,儿子成功登上王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史记·秦本纪》中短短的记载,却包含了太多的流血和手段,儿子得立,芈八子从此成为了宣太后。她将自己洁白的手从锦袍中伸出,一把将王权牢牢抓住,开始了自己的弄权人生。
在《大秦帝国》中,说的是芈八子在楚国当闺女时,就跟义渠王有染,当然那时候他也不是什么义渠王。这个得不到具体的史料佐证,所以黑嫂个人认为这个应该不可能。
秦昭襄王继位之初,大权并不在他的手里,全都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手里。但是,假如有人认为他只是个傀儡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上中学时都学过《负荆请罪》,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多年不和,蔺相如见了廉颇都是绕着走。家人和下人替他不平,说他没必要害怕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他跟下人说了这么一段话: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我们看这里的记载,常常会钦佩蔺相如的高风亮节,但却会忽略另一个事实,就是在蔺相如心目中,见秦王面不改色是英雄所为,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所以,这样的秦昭襄王会只是个傀儡?
我们上面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并不是黑嫂有意跑题,而是秦昭襄王的性格是刚强的,也是狠毒的,这会直接关系到宣太后和义渠王生那两个孩子的生死及去留。
秦国和义渠的恩怨由来已久,因为秦国地处偏僻,跟游牧为生的义渠为邻,一直都是打打合合,这恩怨情仇都几百年了。秦惠文王在世时,秦国强大,义渠就跟秦国和好了,等秦惠文王死后,义渠又开始蠢蠢欲动,等到秦武王死了,秦昭襄王继位,义渠王一看这孤儿寡母的,他又开始欺负人,带兵骚扰秦国。
而秦国用了别的策略来应对,这个策略就是女色,而动用女色的人就是宣太后,她勾引了义渠王,换来了秦国和义渠13年的和平,秦国借着这13年,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女子痴情时,感人最深,女子负心时,杀人最狠宣太后跟义渠王有私这件事是个事实,不是什么后人的八卦,也不是后来人为了诋毁秦王室乱编出来的,这个是得到多方面记载的,比如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但是,所有的记载都语焉不详,也就是不记载前因后果。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得比较有趣: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两子。
司马迁这人写史,该省时就绝不多写一个字,他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告诉我们两人不但有私情,而且有两个孩子。
仅仅如此,没有说前因,没有说后果。这里没有说后果是没有说两个孩子怎么样了,但是写了义渠王最后怎么样了。宣太后和义渠王好了13年后,公元前272年,宣太后给义渠王写了封信,信的内容不见记载,但估计是很香艳的,意思是想要见面。
义渠王乐得找不着北,赶紧去秦国见宣太后,在秦国等待他的并不是香喷喷的宣太后,而是冷血肃杀的秦国士兵,没有给他请律师,也没有给他上诉的机会,直接斩杀于甘泉宫。
义渠王死了,他跟宣太后生的两个儿子哪里去了?首先,他的两个儿子可以姓赢吗?咱们这里再说一下,秦王室赢氏赵姓,也就是男人称赢,女人称赵。这两个儿子在义渠王没死时,也就是秦国国力尚弱时,是可以姓赢的,或者也可以说成是宫女的孩子,叫什么都可以。
这个是不见记载的,直接说两个孩子叫赢什么是有些武断了,比如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叫法,这个其实得不到历史佐证。
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也不见记载,但是,我们前面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秦昭襄王的性格,就是为了推断这两个孩子最终的结局,这两个孩子只能死去,别无选择!
秦昭襄王是母亲一手推上王位的,但他不是个傀儡,仅仅几年后他就掌握了实权。母亲和义渠王有私,他不是不知道,但为了秦国,他并没有管。当秦国国力强大后,义渠王必须死,那他的两个儿子同样也必须要死。
我们可以想想秦始皇赢政母亲赵姬和嫪毐的两个儿子结局,也就能推断出宣太后和义渠王两个儿子的结局了。
最后:所以,这两个孩子在义渠王没死时,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都并不重要,他们是ZZ下的产物,他们的出生是错误,活着也是错误,他们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局。只要义渠王死,他们也必须要死,秦昭襄王一直在忍,母亲跟义渠王乱他尚且能忍,在忍的同时,这两个孩子姓什么,怎么叫有什么不能忍的?所以,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具体记载,但这两个孩子姓赢也是说得过去的,而他们最后得去处也只能是死亡!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秦宣太后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个太后,而且是第一个养男宠的太后,也是第一个嫁给戎狄的太后。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宣太后芈月对秦国做出的贡献。
宣太后芈月是楚国人,当年不远万里嫁给了秦惠文王,被称为芈八子。她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的传奇。和历史剧中演绎的不同,秦惠文王其实与芈月并没有多少恩爱,否则就不会将芈月和赢稷派往燕国为质。
芈月在燕国为质的时候,可以说是这辈子最惨的时期。燕国是一个苦寒之地,而比燕国更寒冷的,或许是这对母子的心。
但芈月母子是幸运的,没过几年,幸运就悄然而至。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王畿举鼎而亡。秦武王年纪轻轻膝下无子,谁来做下一任秦王就成了问题。在群臣的讨论下,决定从燕国接回赢稷,立赢稷为新秦王。
由于赢稷年幼,朝政大权被芈月和国舅魏冉掌握,此时芈月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此期间,掌握朝政的芈月,爱上了义渠王义。
义渠是北方戎狄部落,从商朝时期到秦昭襄王时期,一共存在了八百多年。史书上对于历代义渠王的名字,都没有任何记载。
公元318年,公孙衍推动东方五国合纵攻秦,秦惠文王担心义渠趁虚而入,于是重金贿赂义渠,还送上了上百名美女。但义渠王根本不吃这一套,一方面收了钱和美女,另一方面趁着五国伐秦,从背后偷袭秦国。
五国联军一路到了函谷关,秦将嬴疾在修鱼这个地方进攻韩国,斩首两千。之后,嬴疾又率军与韩赵联军作战,斩首八万。五国联军看到韩赵联军主力败亡,于是相继溃逃,五国攻秦土崩瓦解。
收拾完了五国合纵,秦军开始跟义渠算账。秦军大举征讨义渠,接连攻下义渠25座城池,但义渠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很难将其灭国。
公元前306年,嬴稷即位为秦昭襄王,诸侯列国都派使臣来祝贺,义渠王也在其中。当时的义渠王,被芈月的美貌所吸引,居然留在秦国不走了。
而芈月的做法更令人诧异,直接让义渠王住进了甘泉宫,甘泉宫是太后的寝宫,这么做无异于告诉世人,义渠王与太后有染。
但芈月似乎不在乎这些,不仅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且公然与义渠王保持暧昧。时间一长,芈月居然怀孕了,而他们的孩子就住在甘泉宫中。芈月为已故多年的秦惠文王,送上了一顶青翠欲滴的帽子。
随着嬴稷一天天长大,嬴稷觉察到了义渠王与母亲的关系。但是他现在并没有实权,就算愤怒又能怎么样,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
这个时候的嬴稷,和日后的嬴政遇到了一样的遭遇,他只能隐忍不发。和嬴政有所不同的是,宣太后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女强人,而赵姬却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嬴稷逐渐长大,他渴望拥有作为秦王的权力,渴望像历代先王那样,成为一代明君。但是母亲和舅舅魏冉迟迟不肯放权,所以嬴稷一直很苦恼。
直到有一天,嬴稷遇到了范睢。范睢曾经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但是由于须贾是个小心眼,范睢在府上过得很不如意。
有一次,范睢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当年羞辱了须贾,但却对范睢另眼相看。因此,须贾怀恨在心,诬陷他与齐国勾结。
魏国丞相魏齐和须贾一起,派人将范睢打得半死,还把他扔到了厕所。幸好范睢被好心人救了下来,范睢便怀着报仇雪恨的心愿到了秦国。
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高陵,不闻其有王
范睢了解秦昭襄王的处境,一句话直击痛点,说自己能帮助秦王亲政。秦昭襄王19岁即位,此后权力一直被太后和魏冉把持,整整当了41年幕后秦王,直到60岁才真正掌握大权。
大权在握的秦昭襄王,第一个想要对付的就是义渠王。公元272年,宣太后将义渠王引诱到甘泉宫,此时甘泉宫内早已埋伏甲士,义渠王进来后,甲士一拥而上将义渠王杀死。
义渠王死后,秦昭襄王下令向义渠国进攻,此时的秦国,早已不像秦昭王刚即位时的样子,秦军顺势而为,一举灭了义渠国。
很多人说,芈月之所以与义渠王在一起,就是为了稳住义渠王,以美人计夺了他的国家。
其实,仔细想想,芈月和义渠王真的没有感情吗?
《芈月传》中,宣太后在爱情和大义面前,选择了后者。于是,他将义渠王引入甘泉宫,埋伏好的伏兵见到义渠王,一箭射杀了他。
但通过查看历史记载,我们会发现,杀死义渠王,可能并非芈月愿意的事情。义渠王被杀后,秦昭襄王驱逐了外戚,包括宣太后的弟弟芈戎和魏冉,还有宣太后的两个儿子嬴芾和嬴悝。
不仅如此,嬴稷还在甘泉宫圈禁了宣太后,尽管宣太后在宫中,不愁吃穿,还有男宠魏丑夫作伴,但可以看出母子二人已经有了嫌隙。
因此,杀死义渠王,可能并非宣太后愿意。而是已经亲政的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长久大计,设计杀掉了义渠王。
那么,在杀掉义渠王之后,义渠王与宣太后生下的两个孩子结局如何呢?在《芈月传》中,宣太后与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孩子,她给孩子取名叫嬴芾和嬴悝。他们分别被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后来,秦昭王灭义渠之后,二人被秦昭襄王驱逐出咸阳,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
在在历史的记载中,义渠王死后,宣太后和义渠王所生的孩子并没有下文。至于孩子跟谁姓,历史上更没有记载。
但是,历史上对于义渠王,都没有关于姓氏的记载,更不用说他们的孩子。不过,《芈月传》中,让两个孩子姓嬴的事情,或许很有可能发生。
因为当时宣太后权倾朝野,还有掌握兵权的芈戎和魏冉,即使真的姓嬴,群臣也不敢说什么。
另外,芈月和嬴稷在燕国做人质时,嬴稷还不到十岁,这个时候史书上并没有芈月其他孩子的记载。
秦惠文王和秦武王相继去世,19岁的嬴稷在燕国呆了十多年,才在舅舅魏冉的护送下,回到了秦国。
因此,后面出现的嬴芾和嬴悝,还真有可能是芈月与义渠王所生。
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姓氏随哪方?
芈月和义渠王之所以能够被很多人所熟知,主要是源于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在这部电视剧的里,芈月在草原的时候,与义渠王翟骊相识并且相爱,甚至还在之后为义渠王翟骊生了两个儿子。
不过义渠王翟骊的结局并不算好,最后被蒙敖用箭射死。在义渠王翟骊死后,义渠部落的人全部成为了秦国的子民,芈月与义渠王翟骊所生的两个儿子,没有受到生身父亲义渠王翟骊的牵连,得以被留下,之后还都姓了赢,这是芈月传这部电视剧中的描述。
那么在真的实历史中,芈月是否与义渠王有私情呢?
历史上确实有芈月这个人,芈月出生在楚国,又被称为芈八子,后来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成为了他的妾室,秦惠文王嬴驷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和公孙衍等人才,这些人所提出的策略帮助了当时的秦国,在外交和政治取得了胜利,也为之后秦国能够扫清六国,提供有利的条件。
不仅如此,秦惠文王嬴驷还用了计策,平定了义渠,就此解决了秦国在西北部的威胁,不过秦惠文王嬴驷仅仅只在位了二十七年就去世了,在秦惠文王嬴驷去世后,太子赢荡,继承王位,史称秦武王,秦武王嬴荡自幼就力气较大,因此他从小就愿意和宫中的侍卫们,玩跟力气有关的游戏,乌获和任鄙,还有孟贲都是凭借自身的力气大,而受到秦武王嬴荡的重用。
秦武王嬴荡在位期间,选择与魏国结盟,联合越国来牵制楚国,又在之后平定了蜀国,不过秦武王嬴荡仅仅只在位了四年,最后因为与孟说比赛举鼎,因为鼎不慎从手中滑落,因此砸断肋骨,而气绝身亡,去世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
因为秦武王嬴荡去世的时候,没有子嗣留下,因此秦国的大臣们,决定拥立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到秦国继承王位,史称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是芈月所生。因此在秦昭襄王继承王位后,芈月也就此成为了太后,她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
秦昭襄王刚刚继位时,朝中的大权,一直掌握在母亲宣太后芈月的手中,宣太后芈月掌权时期,重用将军魏冉和樗里疾,这两个人,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同时也是忠臣,因此这两人当权的时期,对当时秦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后来秦昭襄王亲政后,开始任用白起为将,秦国的军队在白起的率领下,先后战胜了魏国和赵国,以及韩国和义渠,同时还有齐国和楚国,之后直接灭掉了东周,就此结束了东周的统治。加上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政治廉明,同时有着正确的外交政策,使得秦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国力大涨。
而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灭掉义渠部,跟自己的母亲宣太后芈月有一定的关系,,在秦昭襄王刚刚继位后,义渠王就前来朝贺,义渠王也正是在此期间,与宣太后芈月私通,之后还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不过这两个儿子,在史书上并没有任何的记载。
宣太后芈月在成功稳住义渠王后,开始与儿子秦昭襄王商议灭掉义渠部的策略,之后见时机成熟后,宣太后芈月引诱义渠王进入秦国,义渠王在进入秦国后,被秦昭襄王赢稷命人在甘泉宫将其杀死,在义渠王去世后,秦昭襄王下令攻打义渠部,义渠部因为群龙无首,使得很快就被秦国所击败。
而真实的历史上,关于宣太后芈月与义渠王所生之子,并没有任何的记载,极有可能时跟随生身父亲义渠王死了。毕竟当时太后与其他人私通,还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虽然那时候的民风较为开放,秦国的王室也不会容许太后跟别人所生的孩子,存在于宫中。即便是为了秦国也不行,也就别提还能姓赢的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