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患者胃癌术前未发现淋巴转移,到了手术后15天,又查出转移到淋巴了,的确是让患者与家属难以接受的事实。患者与家属想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否医生有责任,却是要摆事实讲道理,通过法律的判定。
从疾病本身来说,胃癌出现淋巴转移,并不是医生造成的,而是患者的胃癌疾病本身进展造成的。通常胃癌进展到癌细胞突破粘膜层,向下浸润至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时,患者的胃癌往往会粘膜下层破损的微小淋巴管与血管而发转移。这既是胃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点决定的,也是目前临床上医学技术尚难以解决的难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的过错责任,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中的医疗损害免责事由条款第三条,本例患者术后查出淋巴转移,医生都是没有责任的。
胃癌
从目前医学技术水平来说,完全存在胃癌出现淋巴转移无法发现的现实。因为淋巴转移是胃癌脉 管转移的方式,除淋巴转移外,胃癌的脉管转移还有血行转移这一途径。通常胃癌浸润突破粘膜进入粘膜下层以后,患者就存在脉管转移的风险,而目前癌细胞或微小癌的脉管转移,是无法通过影像检查发现,这也造成了不少术前诊断没有脉管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等脉管转移的残酷现实。
从胃癌的诊疗常规,与我们学习的教科书要求。在胃癌根治手术前,是没有要求从头到脚进行全身影像检查的。只要做了腹部CT或磁共振、胃镜检查、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检查,也满足了术前胃癌检查的条件。另外,我相信给患者做胃癌根治手术的医生,术前全身体格检查肯定是做了,但体格检查却也是难以发现体内胃癌淋巴结转移的。
胃癌
从医院的经营角度来说,君子取财,取之有道,医院也是不允许医生没有按胃癌诊疗规范检查就对患者手术的。当然,从另一方面,国家医保局也明令禁止对患者滥开检查的行为,严重的滥开检查检验的行为,甚至会被国家医保按违法处罚的。
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角度考虑,最大限度提高胃癌患者的诊疗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完善术前检查,是每位医生做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之一。因此,患者说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的说法,与我们的医疗现实有些不符,着实令人难以相信。
不管如何?个人认为患者术后查出转移到淋巴结了,是令人遗憾的事。如果患者是手术清扫出来的病理组织中,在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了淋巴转移,倒也不必过于担心。
胃癌
因为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出现术前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术后胃癌病理标本发现有淋巴结转移,是临床上司空见惯的事。这反而佐证了给患者做手术的医生,做了规范的胃癌根治手术。
如果是手术后15天,不是病理标本发现淋巴结转移,而是在患者体内检查时,重新发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则情况的确是让人非常难过。但既然事已如此,与其花时间去争议谁对谁错,并不是当前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做好后续的辅助化疗等治疗,希望通过后续有效的化疗,达到控制甚至消灭胃癌,才是当务之急。还有手术后的随访工作一定要做好,同时减少,甚至避免接触各种致胃癌因素,也是减少胃癌疾病对人体危害的重要工作。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胃癌过去、现在一直都是我们国家高发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年新增胃癌病人大约40.3万。胃癌治疗近些年也有了一些比较大的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台阶式的飞跃,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手术也是胃癌获得治愈的唯一希望。
淋巴转移是胃癌扩散最主要的途径!术前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手术清扫淋巴结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影响很大。
01、胃的淋巴结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淋巴管“穿”成串珠样,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1cm。淋巴结如同站岗放哨的卫兵,对外防御微生物侵入,也防止内部叛乱分子(癌细胞)外逃。
胃如弯月状囊性器官,入口贲门、出口为幽门,上为小弯侧、下为大弯侧。胃的粘膜下层即有丰富的淋巴管,交错成网,汇合引流于胃周围淋巴结,再至远处淋巴结。日本胃癌学会把淋巴结分为1、2、3站及远处转移,共计23组,这种分组、分站的方法已被我国医学界所接受。
因此,胃癌的淋巴结情况分为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在TNM分期上有很大的不同,若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则属于转移性胃癌,而淋巴结转移在胃的周围、局部则是进展期。
02、胃癌手术胃癌手术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有部分胃切除和全胃切除两种情况。
胃癌早期是手术的绝对适应症,大多术后也不需要辅助化疗,而进展期胃癌就需要术前化疗、或术后化疗了。
若胃癌存在远处转移,但没有大出血、穿孔、梗阻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一般不考虑手术,急症手术是为了救命,若手术不能对病人的生存时间有延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胃癌的标准术式为D2手术,什么意思呢?淋巴结清扫至第2站就可以了,清扫再远的淋巴结对生存时间的意义不大,或已成转移性胃癌了。手术以“整体切除”为原则,也就是把肿瘤和周围的淋巴结一块切下来,不能把淋巴结一个一个“挖”下来。
03、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TNM分期包括胃癌原发灶浸润深度T、局部淋巴结状态N以及远处转移情况M。手术前通过临床、影像学检查而判断的分期为临床分期cTNM,术后病理检查结合术前一些检查做的分期为病理分期pTNM,诊断、治疗以病理分期为准。
胃周的淋巴结有没有转移?什么地方转移?转移多少?一般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也有用PET-CT检查的。但这些检查手段也不能完全确定、或排除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若淋巴结直径大于1cm、纵横比大于1则转移的可能性就大了。
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常常与术后病理检查有很大的出入,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手术,创伤性治疗!病人获益的同时也会受到不必要的损伤,术前要认真评估手术的利与弊,尤其是癌症手术,创伤都很大,甚至致残。适应手术则有可能获益,不适应则不会获益、甚至适得其反。医疗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问题术前确实没法判断,希望越来越好。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没有责任。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淋巴结转移是否手术,都已经存在了。可能是手术以后,患者体质下降明显,让复发灶更容易显现出来。有的淋巴结转移很难发现。还有可能血液转移呢!
另外说,就算做了检查,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还是要手术的,手术是第一选择。术后常规化疗!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答: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这么大个手术,应该要全身再检查一遍,再进行手术,
再检查一遍?才能把握掌握病人病情,给病人都要开始动刀子了,病人多么渴望手术成功,
手术后15天转移到淋巴了,
胃癌病人不管最后转移到哪,
医生在手术之前必须进行全身检查诊断,确诊会诊要手术,经家属签字,医生对病人要负责,手术就是病人一线生机的希望!也是胃癌患者对生命的挑战!
我觉得胃癌手术前没做全身检查是医生的失职,
手术15天后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有责任的……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这个问答包含两个问题,医患之间可能理解不同。
1、什么是全身检查?对于大部分医生来说,当心可能转移的远处器官做了检查就算是全身检查了。如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肺、肝、骨做了基本上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器官不转移就基本可以决定下一步手术了。
但是如果说没有做PET-ct这些检查,就不算是全身检查,那么很多病人真的不能算是做全身检查了。
2、术后15天检查到的淋巴结是怎么发现的呢?是不是在医生切除掉的淋巴结当中发现的转移呢?
胃癌基本上都会有淋巴结转移的,所以除了很少一部分的病人,基本上都会做淋巴结清扫的。这时候即使是手术之前的各项检查没有发现的淋巴结转移,会很遗憾地在手术切除掉的当中的淋巴结发现已经有癌细胞到达了。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所谓术后15天发现的淋巴结转移,一定要确认一下是不是已经手术切除了的那部分组织里面发现的。如果是在这里面发现的,反而说明医生的手术做得十分到位了。
胃癌手术前没有全身检查,手术后15天查出转移到淋巴了,医生是否有责任?
现在住院,会做大大小小的检查排除基础检查,特别是手术,会做针对性的检查,所以说,你说胃癌手术前医院不检查,纯属胡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