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是一个非常偏心的母亲。她给康熙生了俩儿子,分别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
这两个儿子里,乌雅氏更加喜欢小儿子胤禵。而且胤禵也深得康熙的赏识,曾经担任过大将军王,代替康熙平定西北叛乱。
可以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十四阿哥胤禵应该继承皇位,包括乌雅氏在内,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充满了信心。
可问题是,结果偏偏四阿哥胤禛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因此乌雅氏非常恼火,认为胤禛是谋朝篡位,甚至要用殉葬的方式,抗拒儿子胤禛继承皇位。那么她为什么这么讨厌自己的大儿子呢?
一、胤禛不是乌雅氏养大的。乌雅氏第一次得到康熙宠幸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宫女,连个答应或者常在都不是,结果就是这一次,便让乌雅氏怀上了四阿哥胤禛。
康熙本来也不在意,因为养不活儿子的情况在清朝的后宫比比皆是,可没想到乌雅氏生下了胤禛以后,胤禛居然活下来了。
康熙觉得这个女人不错,身体很好,所以就把年仅20岁的乌雅氏封为德嫔,属于地位比较低的小老婆,不过好歹也有了一个封号。
但是德嫔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她生下了胤禛以后,胤禛就被康熙抱走了。那么胤禛是谁养大的呢?就是当时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这就是为什么胤禛后来和隆科多关系好的原因,这个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便是隆科多的亲姐姐,这么一来胤禛还得喊隆科多一声舅舅。
不过也因为这个缘故,乌雅氏和胤禛一直都没有什么感情。即使长大以后,胤禛知道自己是乌雅氏的儿子,可也没有和乌雅氏保持亲密的关系。
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自己的生母送点礼品罢了。大体上他们之间就维系了这种简单的亲情。
二、胤禵是乌雅氏一手拉扯大的。乌雅氏虽然出身地位不高,但是身体的确好。康熙皇帝的儿子们夭折的实在是太多了,他排序的时候,大阿哥胤褆,其实已经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了,前面四个都夭折了。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子三:世宗,允祚,允昷。允祚六岁殇。女三:其二殇,一下嫁舜安颜。---《清史稿》
为此康熙对乌雅氏就比较看重了,毕竟这个女人生下的第一个儿子胤禛,那可是活蹦乱跳的。康熙当然非常高兴,就这么提拔了乌雅氏。
- 19岁的乌雅氏生下了胤禛,所以在她20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封为德嫔。21岁的德嫔又给康熙生下了六阿哥胤祚,所以在第二年22岁的德嫔被康熙提拔为德妃,可惜胤祚只活了6岁。
- 23岁的德妃再接再厉,又给康熙生了个孩子,只不过这回是女儿,也就是皇七女,可惜这孩子当年就去世了。
- 24岁的德妃紧接着又给康熙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皇九女。这个孩子活了下来,被封为固伦温宪公主,嫁给了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
- 27岁的德妃,再次给康熙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皇十二女,这个孩子虽然也活了下来,可惜只活了12岁。
不甘心的德妃继续努力,终于在自己29岁的时候,再次给康熙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便是十四阿哥胤禵。
大儿子被人家皇后抢走了,所以德妃心心念念地想要给自己生个儿子。她自己已经是德妃了,有资格可以抚养亲儿子长大成人了。所以十四阿哥胤禵是她本人一手带大的。那感情自然要比她和四阿哥的感情好得多。
三、德妃认定了,康熙肯定传位给十四阿哥胤禵。德妃最喜欢小儿子,因此自然从内心偏袒这个小儿子。康熙到了晚年,不断给胤禵加官进爵,德妃也是喜上眉梢的。
因为在德妃看来,这就是一种征兆,她也不说破,至少内心是高兴的。反倒是胤禛这个时候的表现平平无奇。
不要说康熙看不上他,就连德妃本人也不太喜欢自己这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实在是太冷漠了,已经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当西北发生叛乱以后,所有阿哥都想着要到西北平叛。因为康熙岁数大了,无法亲征了,所以必须要选取一位有能力的阿哥带领10万大军前往西北。
谁都知道,谁能够掌握这10万大军,坐上这个大将军王的位置,那么谁就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结果我们都知道,是十四阿哥胤禵成为了大将军王,代表康熙平定西北叛乱。这件事对胤禵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将会是继承人。
德妃看在眼里,心里更加高兴了,这个时候很多后宫的妃嫔都来拍德妃的马屁,为什么?因为她们也很看好十四阿哥胤禵,看来花落谁家已经不是什么谜题了。
结果胤禵却落榜了,你说德妃心里能平衡吗?好在新上台的,依旧还是她的儿子,但是这个儿子跟胤禵在她心目中,完全不是一个分量的。因此德妃为胤禵喊冤,也就很正常了。
总结:德妃是否殉葬?这件事也是疑案。我们此前一直在说,德妃的身体其实不错,生出来的孩子,存活率比较高。可是康熙在1722年12月份去世后,她紧接着在1723年5月份就跟康熙走了。
这期间只有5个月的时间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妃去世呢?于是一波流言蜚语就传开了,大多数人认为,德妃一直在跟雍正抗争,她要为自己的小儿子争取皇位继承权,从而否定雍正的合法性。
但这不是胡闹是什么呢?为此德妃选择用死亡来向雍正表明,自己坚决反对雍正继位。世上真的有这样的母亲吗?好像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也是这么个偏袒小儿子的人。
雍正登基以后,将德妃乌雅氏封为皇太后,还在考虑乌雅氏的封号时,64岁的乌雅氏就跟着康熙走了,我认为德妃的年纪也够大了,为反对雍正而殉葬,不是太靠谱。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位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所在,众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了一幕幕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的惨剧,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无情最是帝王家”的残酷。
而继承皇位,不仅仅是每一位皇子们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他们的母亲一生的期盼。因为这样不仅让她们自己能够“母仪天下”,获得极高的地位与殊荣,同时其背后的娘家势力也能得到发展,让整个家族尽享荣光。所以,皇子的母亲们不仅是她们最为坚定的夺位支持者,甚至还会以“宫斗”的方式直接参与其中,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坐上“皇太后”的宝座。
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帝王的生母,他不仅不为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而感到骄傲,反而坚决抵制接受皇太后的册封,甚至想要用殉葬的方式来进行抗议。
她便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任皇后、即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而他极力反对的人正是自己的儿子雍正皇帝。
历史上的乌雅氏,在雍正登基之初,可以说是让雍正皇帝颇为苦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去世,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这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然而,自康熙刚刚去世、雍正还未登基的时候开始,乌雅氏的表现就极度的不给雍正“面子”。
当得知自己的儿子雍正继承皇位的消息后,面对前来朝贺的官员和其他后妃们,乌雅氏表现出的不是开心与兴奋,她也没有对众人的祝贺表示感谢,反而是非常冷漠的回应说: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断然回绝了众人的朝贺。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乌雅氏的举动则是更加令人感到惊讶。
“决意从殉,不饮不食。”
实际上,早在康熙朝初年,康熙皇帝就已经亲自下旨,废黜了“殉葬”的制度,而乌雅氏在这个时候不仅提出要主动为康熙皇帝殉葬,甚至到了绝水绝食的地步,让雍正感到非常的难堪,但却有无可奈何。
于是在雍正和众位王公大臣好是一阵良言相劝之下,乌雅氏这才放弃了殉葬的想法,然而她给雍正带来的困扰并没有就此终结。
清朝一直崇尚以“仁德孝道”治理天下,因而按照清朝宫中的制度和传统,新皇的登基是要先到皇太后处进行谢恩与朝贺。结果是乌雅氏不仅拒绝雍正的朝贺,并且直接给雍正泼了一盆“冷水”: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于是,雍正和朝臣们又是一通好言相劝,这才勉强让乌雅氏接受了新君朝贺,登基大典也才得以顺利举行。
折腾了这么多,乌雅氏对于雍正的抵制会不会就此结束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这之后,乌雅氏又在“迁居”的问题上与雍正发生了冲突。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太后居住的宫殿应该是宁寿宫。康熙朝时期,康熙皇帝的嫡母、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居住在宁寿宫。
然而,乌雅氏这次又对“迁居宁寿宫”予以了坚决抵制,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雍正的安排,以至于雍正对此也是不知所措,所以直至雍正元年(1723年)乌雅氏去世,乌雅氏也没有离开她此前一直居住的永和宫。
而此前,雍正为乌雅氏拟定了“仁寿皇太后”的尊号,也遭到了乌雅氏的拒绝。乌雅氏只接受皇太后的身份,但是拒不接受册封尊号,并且这一拖就是大半年的时间,直到其去世,这个称号也没有得以册封,最终雍正只得追封其为“孝恭仁皇后”。
可以说,乌雅氏的种种行为,包括拒绝雍正的朝贺、拒绝“迁居宁寿宫”、拒绝“仁寿皇太后”的尊号,实际上都是在拒绝雍正的皇权,而她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便是在抗议、甚至是不愿承认雍正登基的现实。
乌雅氏之所以如此抵制雍正,其实与他们母子二人之间本就并不融洽的关系密切相关。
乌雅氏在康熙朝时期位列“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荣”的顺序,排在大阿哥胤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以及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之后,比三阿哥胤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地位略高。
然而,乌雅氏的出身却是非常的低。
他的父亲威武的官职仅仅是正五品的包衣护军参领,并且康熙十二年(1773年),乌雅氏是通过“选秀”入宫,初入宫之后仅仅是一名宫女。所以实际上,乌雅氏的出身相较于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的辛者库出身,并没有高多少。
康熙十七年(1678年),乌雅氏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四子,这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而此时乌雅氏可以说是没名没分,没有任何的级别的封号,按照清朝后宫的传统,乌雅氏是不能自己抚养亲自抚养皇子,而是要将其交由其他品阶较高的妃子抚养。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将年幼的雍正安排给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这个佟佳氏皇后是康熙皇帝的亲二舅佟国维的女儿,也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亲侄女,所以他们两人本就是表兄弟姐妹的关系。由于佟佳氏没有生育子女,康熙这才安排由其抚养雍正。
而佟佳氏皇后对于雍正的抚养可谓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并将雍正视如己出,而雍正一直在佟佳氏皇后的宫中生活了十一年,直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皇后去世,雍正这才重新回到乌雅氏身边。但是很快,雍正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与后来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完婚,后又办搬到自己的府邸,所以真正让雍正和乌雅氏这对母子相处的时间是非常的短暂的。
因而,雍正对于养育了自己十多年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感情深厚,并且充满了感激,而对于自己的生母乌雅氏却没有太多的感情。所以雍正在后来评价他对生母和养母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才会说:
“生恩不及养恩大。”
雍正对于自己的生母感情不深,同样的乌雅氏对于雍正的感情,也远不及自己另外的一个儿子,十四阿哥胤禵。
十四阿哥胤禵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此之前的康熙二十年(1681年),乌雅氏已经被康熙正式册封为德妃,是能够抚养自己的儿子的,因此胤禵自幼就是有自己的生母抚养长大,并没有交由其他后妃抚养。加之康熙对于胤禵是非常的喜爱,在其大婚后也未让其搬离皇宫,康熙皇子中只有他和大阿哥胤禔享受到了这样的殊荣,因而他与乌雅氏有了更多的相聚时间。
乌雅氏共为康熙皇帝诞育了三位皇子,分别是雍正、六阿哥胤祚以及十四阿哥胤禵。雍正被寄养在外,胤祚幼年早殇,毫无疑问,由她亲自抚养长大的胤禵与他的关系最为紧密,也是她最为喜爱的儿子。
尽管雍正对于生母乌雅氏的感情比不上对待自己的养母佟佳氏皇后,与乌雅氏的关系也非常冷淡,但是看到同为人子,自己的弟弟十四阿哥胤禵能够得到母亲如此的关爱,而自己却不为生母所喜爱,心中自然也不是滋味。
而就这个时候,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去世,胤祥又被交由乌雅氏抚养,同样被外人抚养、“寄人篱下”的经历,让雍正与胤祥迅速建立起了同理心,关系愈发亲密。相对应的是,十四阿哥胤禵与年龄相仿的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都瞧不上甚至经常欺凌出身不高且没有母亲的胤祥,也让雍正对于胤禵和胤禩等人极度反感。
幼年关系的不和,加上之后政治利益的相左让诸位皇子之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而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禵就此分属不同的阵营,开始分庭对抗。
特别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由于此前“八爷党集团”接连遭到重创,其先后推举的两位皇位争夺候选人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禩接连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惩治,进而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因此,“八爷党”重新推举十四阿哥胤禵为代表,进行皇位的争夺。
而此时恰逢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任命胤禵为“大将军王”,带领朝廷的兵马前往西北,而胤禵也不负众望,顺利平定了叛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不少官员都认为十四阿哥胤禵能够在康熙去世后顺利继承皇位。而乌雅氏也坚定的希望并且认为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能够成功上位,毕竟从“九子夺嫡”一开始,乌雅氏就站在了胤禵一边,支持、鼓励胤禵。
只不过最终的结果让乌雅氏倍感失望,登上皇位的并不是胤禵,而是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雍正。如果乌雅氏仅有雍正一个儿子的话,或许他不会表现的如此抗拒,但是在此时的她看来,正是雍正,这个自己并不喜爱并且同自己关系极为疏远的儿子,抢夺了本应属于胤禵的皇位,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愤恨。
于是,这才有了前文中说道的她对于雍正的一系列抵制行为,说到底除了他们两人之间固有的矛盾外,也有着为自己的小儿子抱打不平的原因所在。
“雍正是否杀母”成为历史的谜团,但是乌雅氏的死却与雍正密切相关。雍正元年(1623年)五月二十三日,乌雅氏在永和宫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据说在她去世前,雍正还是希望为其册封尊号,并且确定了册封大典的时间。怎奈雍正说服了乌雅氏,但是并没有“打动”上天,就在原定于举行大典的前一天,乌雅氏就病逝了,因而这个“仁寿皇太后”永远没有摆上历史的台面,只留下了一个“孝恭仁皇后”的追封。
而由于雍正与乌雅氏不佳的母子关系,及雍正登基之后,乌雅氏一系列极度抵制雍正的举动,让民间留下了“雍正杀母”的传言。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足以为信。
一方面,前文中也说到了,清朝一直以来都是崇尚以“仁孝”治天下,雍正不会如此行事背上舆论的巨大包袱,给自己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得不偿失的;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雍正已经坐上的皇位,即便乌雅氏对其又再多的不满,也已经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历史事实,所以雍正是大可没有必要如此。
与之相反的是,好好孝敬生母,树立“仁孝”典范,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况且,从雍正继位之后的表现来看,除了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遭到了雍正羞辱和排挤外,其他的康熙后妃或多或少都得到了雍正的恩裳,特别是曾经照看过弘历的两位康熙后妃,即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以及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尊敬。
所以由此可见,“雍正杀母”确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然而乌雅氏的去世,除了其身体原因外,还是同雍正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便是雍正对于十四阿哥的打压。
雍正登基之后,迅速将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调回北京,随即便剥夺了他的兵权,并将其发配到遵化看守康熙的皇陵。
此时的胤禵正直壮年,正是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而如今却遭到了雍正的打压,可以说是政治前途尽毁,这让将其视为最爱的母亲乌雅氏必然是非常的痛心。与此同时,乌雅氏本就对雍正登上皇位颇为不满,现在又看到雍正如此对待十四阿哥胤禵,必然对雍正充满怨恨,心中也必然是极度的愤恨。
就这样,本就年过花甲的她,加上心中的郁闷与伤心,最终导致了乌雅氏的病逝。
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儿子当上皇帝,是天大的喜事。而大名鼎鼎的雍正在登基时,自己的亲生母亲百般阻拦,这到底是为什么?
雍正即位,母亲大闹康熙六十一年,皇帝病逝, 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登上了皇位。
在雍正继位的时候,母亲乌雅氏却闹起了别扭,拼命要为康熙殉葬,死活不肯让雍正行礼。新皇帝不给太后行礼,这登基大典就没法进行,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最后还是王公大臣们死劝活劝,母亲才勉强受了儿子这一拜。但“太后”的尊号却一直不接受,也拒绝搬入慈宁宫。
对于刚登基的新皇帝,朝野上下不稳,人心惶惶,尤其是宫中还有着雍正弑父篡位的流言。自己的亲生母亲,三番五次阻拦雍正即位,有何隐情?
雍正和母亲没有母子情1 地位卑微,母亲生儿不能养
为避免后宫干政,清宫法典规定,皇子出生后,只有封号在嫔以上才能由自己抚养,级别不够的由皇帝指定一位妃嫔来养育。
当母亲乌雅氏生下了年幼的胤禛(即雍正),由于当时地位低下,自己没有资格去抚养孩子。于是刚出生的四阿哥胤禛,就被送给佟佳氏抚养。雍正在佟佳氏身边,一直生活到十一岁,直至佟佳氏去世。所以雍正在出生那一刻就和母亲没有母子情。
因为和佟佳氏生活在一起,雍正对养母的感情日渐深厚。 并且,由于佟佳氏身份远比乌雅氏尊贵,出于宫廷的一些避讳,胤禛对母亲有些疏远。原本没有感情的母子,便有了隔阂。
2 年幼的胤禛,仿佛是母亲痛苦的记忆。
雍正的养母,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是从小就跟随康熙皇帝的表妹,倍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佟佳氏膝下无子,她非常疼爱年幼的雍正,如亲生的一般。
乌雅氏虽美,却命苦,只不过是包衣,是后宫里最底层的宫女。从宫女到后来德妃的路有多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德妃每次看到胤禛,就会想到自己不堪的过往。
胤禛的存在,就像时刻提醒德妃,自己过去受人欺凌的日子。她将从前不能抚养孩子的痛苦,全部都倾泻到四阿哥身上,这是母亲不喜雍正的真正原因!
3 雍正的性格, 难与和母亲亲近
年幼的雍正,比较忧郁。皇宫里慢慢长大的他,懂得了察言观色,懂得如何去讨好佟佳氏,甚至有时候会夸耀自己是被皇贵妃抚养的。这些言行,让他和母亲之间越发疏远。
雍正从小性格孤僻,喜怒不定,这样的他,很难表现出对生母的亲近,他更不会主动和母亲交流。所以,后来雍正刚继位时,立马就封了隆科多为舅舅,反而冷落了自己母亲的兄弟,这就无异向天下宣布,自己只认佟佳氏为自己唯一的母亲了。母亲当然很不痛快,母子关系逐渐僵化。
4 胤禛在母亲心中,只是个过客。
当佟佳氏变成德妃,有了名分后,又生下了十四阿哥,她便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四十阿哥身上。十个指甲有长短,但母亲做的有点过火,她把胤禛完全当成了一个外人,没有分给雍正一点点的点关心!
天下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母亲爱自己呢?本来就忧郁的胤禛,心中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母子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大了。
雍正,是母亲的敌人康熙皇帝晚年很喜欢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他们二人也是皇位继承人最有力的人选。虽然他们俩都是德妃所生,却一直暗暗在较劲。
母亲自然和十四阿哥站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不再是母子,而是政敌。
雍正是一心想自己做皇帝,而十四阿哥则是和“八爷党”搅在一块的死敌。尤其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不共戴天。
雍正登基后,将胤祯幽禁起来,直到了雍正死,胤祯才恢复自由。
都说母子连心,但母亲心里没有胤禛,与她心连着的只有十四阿哥。
当康熙驾崩的时候,十四子作为大将军远在边疆,母亲甚至觉得是雍正害死了康熙,违背康熙皇帝传位于十四阿哥的意愿,夺得了原本属于十四阿哥的皇位!
乌雅氏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夺了儿子的皇位,不是仇人是什么呢?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在雍正登基时,母亲百般阻拦!
这是雍正的悲哀,也历史的悲哀。
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其实挺尴尬的,谁家娃当了皇帝,这做母亲的不高兴?这不废话吗?肯定开心了,但历史上还就是有这么一对母子,也就是题主说道的雍正和他的生母乌雅氏。
咱今天就唠叨唠叨这娘俩的事。
说真格的这乌雅氏有那么一根筋的意思,一点都不像搁皇宫这大杂院里头历练出来的,到像是养尊处优没有一点能力,还有点跋扈的富家小姐,不然她也不会干出和雍正闹掰的事。
那么为嘛会和雍正闹掰呢?咋说呢?乌雅氏最开始是孝昭仁皇后的校书侍女,因为人长的漂亮也水灵,所以被康熙看中了,就给干柴烈火的来了一晚上。
结果就折腾出了雍正。
你乌雅氏是个侍女,这身份太低了,按照清朝的祖制,这娃就不能养活在身边,所以雍正就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收养,中间倒腾了这么一手。
而乌雅氏也借助雍正这个娃,也成功跻身为康熙老婆堆中的一员。
按理说,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疼他也疼不是。
可这乌雅氏不是,有那么个看不见就当不是自己的了意思,这其实也怪这乌雅氏长的太漂亮了,康熙没事就喜欢到她这里溜达,时不时的有娃从乌雅氏的肚子里诞生出来。
包括雍正在内,光儿子就生了三,当然中间那个没保住,就剩下个雍正和老十四,这女儿他也不少,足足三个。
照着生育能力,感觉这乌雅氏对这雍正就没有啥感情在里头。
所以雍正打小长大成人,反而对着佟佳氏靠的很近,不然雍正也不会说:“生恩不如养恩大!”
那么照成的结果就是这老十四很瞧不上他这名义上的哥哥雍正,在雍正面前有那么点跋扈的意思,不然电视剧里头也不会演,老十四赶脚的巴结老八,成为了老八外围成员,对雍正却有那么点爱答不理的。
所以兄弟俩的关系弄的这么僵,这当中间乌雅氏要负起一块很大的责任。
但乌雅氏却不自知,反而更加的疼爱老十四,就跟那老太太心疼小的,有啥好吃的,好东西都留给了老十四,对于雍正剩下的就是礼节性的意义,不在跟前这还舒坦,杵在眼跟前哪怕就那么一小会,好长时间都顺不了这口气似的。
这就更加让老十四瞧不上雍正。
却没成想,雍正当了皇帝。
您就想哇,乌雅氏最为瞧不上的儿子居然,居然当了皇上,这那成啊!同样的儿子,咋就不是优秀的老十四呢?所以乌雅氏对于老十四有那么点打抱不平的意思,想要给老十四找点场子回去,心里那个气呀!
当妈的当到这份上了,你还能说啥?
那么乌雅氏咋和雍正怼上了呢?在雍正登基的过程中,是能使绊子就使绊子,生怕雍正有那么一点顺心。
当乌雅氏第一次听到雍正当了皇帝了,面对一帮子贺喜的后妃们,乌雅氏呱嗒一下这脸就沉了下来,说了这么一句话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这意思可够直白的,回头就拒绝了道喜的后妃,全给轰了出去。
得咧!雍正当了皇帝,乌雅氏不高兴了,潜在意思:“凭啥是你雍正啊?够格吗?”
这家伙雍正好不容易压服了一群人,到了生母这里……哎!雍正也剩下了无奈。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而已,骚操作跟着一波接着一波。
乌雅氏这就要决定殉葬,陪着老皇帝康熙一块埋了,为此还绝食。
这那成啊!雍正当了皇帝,就这么不受乌雅氏的待见,这就要去死。
这已经超出了大写的尬字了,这家伙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搁着可劲的劝,可劲的说。
乌雅氏这才有了要活下去的勇气。
好了,按照清朝的祖制,这皇帝登基,首先的一道坎就是去拜见他这个生母,这后边的程序才能走下去。
结果乌雅氏那脑瓜子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拒绝大家伙的朝贺。
还说了一句话,大体意思,你皇帝登基,你接受朝贺理所当然的,给俺行礼,这有啥要紧的。
就这意思,赶紧的跳过俺这道程序,给你们的新皇帝道贺去,跟俺没关系。
得咧!这就相当于伸出手巴掌啪啪的打脸雍正,毕竟清朝祖制那也是仁孝二字的,没有仁孝的皇帝,这不让人找话柄吐口水吗?
咋办?凉拌,接着劝呗!这顿劝!好吧,这意意思思的乌雅氏终于把这道坎给过了。
总之在雍正登基的这一系列活动中,但凡牵扯到他乌雅氏的,她总是泼凉水,咱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咱就说俩她成功阻止了雍正用意的事。这其中之一就是,乌雅氏拒绝迁宫,按照清朝的祖制这皇太后必须住到宁寿宫,乌雅氏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老太太不乐意,所以这事就尬住了,跟着就黄了。
这多多少少让雍正这皇帝有那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在里头。
跟着就是雍正想要给他弄个仁寿皇太后的头衔,毕竟皇帝登基了,你这母亲咋也是皇太后不是,说死了这老太太就是不答应,到死了都没有接受。
于是在他死了之后,雍正就给他追了一个孝恭仁皇后,您瞅瞅皇太后和皇后这就差上了。
从里到外几乎是质疑雍正皇帝的身份。
那么有这么个老妈给雍正添堵,而情商同样很低的老十四仗着自己的老妈,那也是给雍正添堵。
这娘俩真就是一个模子拓出来的。回了京,见了乌雅氏,这就不打算去瞅瞅他这个皇帝哥哥,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见见俺娘,俺的事就没了,回头瞅见俺哥哥这皇帝,还得给他磕头?”
后来又装模作样的跑礼部询问他见了雍正怎么行礼?后来去康熙的灵堂,这老十四又搁着老鼻子长的距离给雍正行礼,嘛意思?别人拉他都眼跟前,还咆哮雍正,要治这拉人的罪:“俺是皇帝亲弟弟,凭啥拉俺,有失体统,你皇帝要么处分俺,要么把这人正法,以正国体!”
瞅见没,这事已成定局,还是不上道。
咋说呢?这乌雅氏就不明白了,她这里一直杠着,最后的结果就是她最为疼爱的老十四能有个好?
而老十四这么杠,只能是好上加好了。所以这老十四就被雍正给撵到皇陵守皇陵去了,跟着就圈进了,当然最后还是出来了,因为雍正有个好儿子乾隆,啥都喜欢和他这个老爷子对着干,你认为好的,俺就认为不好,你认为不好的,俺就认为好。
而这乌雅氏因为跟雍正斗气,跟自己斗气,也没活多长时间,康熙丧期时就死了。
说真格的这乌雅氏要是活的久一点的话,雍正有那头疼的时候。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顶个赞呦!
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雍正的生母乌雅式一一德妃对雍正继承皇位是一百个不满意,一百个反对。
按说这是大大的出乎人们的意料,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上,做母亲的不得高兴得合不拢嘴,天天睡不着觉吗?
确实雍正的生母德妃是睡不着觉,不过不是高兴得睡不着觉,而是气得睡不着觉。
康熙的四妃之一的德妃,非常受康熙的喜爱。爱屋及乌,康熙也非常喜欢德妃所生的两个儿子,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德妃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她更喜欢小儿子——十四子胤禵,这个儿子是德妃自己亲自养大的,并且和母亲关系很亲,非常孝顺。德妃与四子胤禛反而是非常的生分,一点也亲不起来。
(德妃)
我们知道,德妃生胤禛的时候,由于她身份的低微,没有机会亲自抚养儿子。胤禛是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九门提督隆克多的姐姐抚养长大的。在德妃的心里,这个儿子是攀上高枝了。
说实话,养育之恩更大于生育之恩。而且由于养母佟佳氏身份的尊贵,胤禛不论是小时候还是当上皇上以后,都和养母这边走得更近一些。这样的话,德妃本来和雍正皇帝关系就不是多亲,所以就更不亲了。
首先,德妃反对雍正帝当皇帝,在她思想的深处,她就认为是雍正皇帝夺了她的小儿子胤禵的皇位。胤禵确实在平定边疆叛乱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深得父亲康熙和母亲德妃的喜欢。
或许德妃在平时与康熙相处的点滴中,她能够捕捉到康熙在百年之后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这个十四子胤禵的想法。而且德妃还看到实力非常雄厚的八爷党支持自己的十四子胤禵,潜意识里她就觉得这个皇位应该是十四子胤禵的了。
(雍正)
所以等传位的诏书下来以后,德妃是太出乎意料了,甚至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是雍正帝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所以德妃才表现出来种种的不配合:刚开始绝食,要随先帝而去。接着又不接受百官和皇上的谢恩。后面皇太后的册封典礼,她也不允许举行,直到雍正继位半年左右,德妃去世,这个大典也没有举行。
可以说德妃和刚上任的儿子雍正皇帝是处处作对。这样一来,德妃和雍正皇帝两个人心里都窝着火。德妃的目的就是让雍正出丑,下不来台,使性子,发脾气,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的不满。而如果雍正服软,德妃心里或许好受一些。
而雍正皇帝在人前,还得对德妃面前表现出特别的恭敬、孝顺与服软。其实雍正心里什么都明白,他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他的心里肯定也充满了不满与仇恨,自己亲生的母亲都不支持自己,他的心估计也是非常的冷。
其次,德妃反对雍正帝当皇帝,是因为雍正对亲弟弟胤禵无情的打压,德妃在做反抗。雍正心里窝着的火也要有地方撒出来,那就是德妃的宠爱的儿子,自己的亲弟弟胤禵。自己的母亲不是宠爱他吗,他不是手握兵权吗,那么就一一拆散他们,剥夺他们。
怕生变故,雍正皇帝不允许奔丧回来的胤禵与亲生母亲相见。当然,之后也不允许他们见面。这对一个十分思念儿子的母亲来说是残忍的,也是无法接受的。并且随后雍正皇帝对胤禵进行了一连串的打击,剥夺他的官职,剥夺他的俸禄,让他去给父亲守灵,并软禁。
(胤禵)
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受到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估计当母亲的德妃快气疯了。但是,德妃除了怄气和不配合雍正的一些继位程序之外别无他法。
最后,雍正继位才半年,德妃就暴毙了。她的死因成谜,有的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因为雍正不让她见胤禵撞柱而死。
德妃也是太一根筋,不能面对现实。既然皇四子胤禛已经当了皇上,那么就接受现实吧。即使心里不能接受,表面上也要装出来能够接受的样子,而不是和雍正皇帝硬碰硬。
如果德妃能软下来,用一个母亲的柔情去软化雍正帝与胤禵兄弟之间的坚冰,或许他们兄弟之间不会这么水火不相容,或许他的心爱的儿子胤禵的待遇才能得到提升。
柔情似水,柔能克刚。德妃在处理两个儿子的矛盾的问题上,方法用错了。
校书郎工作室,柒月夏
相传雍正生母为何抗议雍正继承皇位?
这不是相传,这就是历史!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原因!
雍正的生母在雍正继位以后,并没有高兴,反而是说道认为这是不可思议出乎意料什么的,总之就是公开唱反调,使雍正很是尴尬。
德妃并且还一个劲的跟雍正较劲,刚开始闹着要绝食殉葬康熙。后来又是拒绝新皇帝朝拜太后的惯例,好说歹说才勉强同意,好不容易这些事弄完以后。德妃又拒绝皇太后尊号,还不按照惯例搬家,总之就一个字“闹”!
德妃为什么这样做呢?
因为德妃虽是雍正生母,但雍正从小并没有在德妃身边长大,所以母子两个感情说白了没多少。
老十四和雍正是一奶同胞,不过不同的是老十四是在德妃身边长大的,所以老十四自然与德妃的感情很深。
康熙末年老十四成为大将军王,很多人认为老十四就是皇位继承人,想必包括德妃在内。
结果雍正爆了最大冷门成为新皇帝,包括德妃在内的很多人自然是出乎意料。而德妃这个偏爱小儿子老十四的母亲,自然认为老四夺了老十四的皇位,因此一直与老四唱反调,一直较劲,其实也是情理之中了!
现在大家看明白这背后的原因了吧?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