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石虎绝对是东晋王朝留给后赵政权的一颗重磅炸弹。这哥们被东晋养的残暴不仁,在17岁的时候,被送回到了后赵石勒那儿。

一看就是陷阱啊,石勒完全没想到,自己怎么会有这么粗暴的一个堂侄呢?虽然石勒是奴隶出身,可是人家特别喜欢儒家文化,所以一看到石虎他就想吐。

但是没办法啊,从辈分上来说,自己好歹是石虎的堂叔,总不能把这孩子给扔了吧?为此这颗重磅炸弹就被安置在了后赵。后来果然表面石虎就是个残暴的家伙,石勒心肠软,迟迟不愿动手杀掉这个堂侄。

石勒临死之前,拉着石虎的手,不断提起周公旦、霍光、诸葛亮的名字,意思就是希望石虎能够安安心心做个辅佐之臣,可惜石虎彻底让石勒失望了。因为他不仅专权多年,而且后来索性杀光了石勒的所有子孙,自己做起了皇帝。

石虎的残暴贪婪程度,绝对可以排南北朝前三名。

石虎这绝对不厚道,堂叔石勒对他那么好,给他加官进爵,希望他成为股肱之臣,结果他反过来让堂叔断子绝孙了,还篡夺了人家的江山。那么石虎这货到底有多残暴贪婪呢?

  • 1、好色到全民害怕的程度。

石虎登基称帝以后,公开颁布了一项命令,让后赵全境内,所有13到20岁的女子做好准备,不管你有没有嫁人,只要寡人看上了你,你都必须要到寡人的后宫服役。

因此大量年轻貌美的女子,被石虎的人抢到了后宫之中。有些嫁了人的女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洁,索性选择自杀。不过他对年龄有个限制,最小13岁,这还算厚道。总比王某某强得多。

  • 2、嗜杀成性。

石虎的江山是打哪儿来的呢?篡夺了自己的堂兄弟的江山。石勒去世以后,把皇位传给了太子石弘,其实大权都在石虎手里。

这个时候刘太后和石堪,打算改立石勒的另一个儿子南阳王石恢做皇帝,这样就可以摆脱石虎的控制,结果石虎先下手为强,将他们都给宰了。

既然已经下手了,那索性就做得绝一点。石虎干脆自己登基,顺带着把石勒的子孙后代全部给诛杀了,以免后患。

  • 3、父子相残。

这是石虎身上最典型的特征。石虎生了13个儿子,其中前两个都被石虎给杀了。什么原因?还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石虎的长子石邃也是个人才,早年跟随父亲一起征战,为灭亡前赵立下了不少功劳。等到石虎做了天王以后,石邃也就被封为了太子。可是石邃也是个残暴之人,甚至打算弑君夺位。

结果石虎提前知情,将石邃身边的所有亲信都给杀了,顺带着将他废为庶人。紧接着当天晚上石虎就派人把石邃和他的老婆孩子全部诛杀,一个不留,200多个同党也一并诛杀。

石虎的二儿子石宣取代了大哥石邃成为了后赵太子。可是石虎更加喜欢小儿子石韬,一直有改立太子的想法。因此石宣索性把石韬给刺杀了,并且打算弑君夺位。结果石虎又把石宣给宰了,顺带着宰了石宣全家所有妻儿。

石虎教育有问题,养了一帮豺狼虎豹。

石虎是个粗人,他杀伐决断、残暴不仁惯了。因此培养出来的儿子,也全都一帮豺狼虎豹,没有任何良心。

长子石邃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嫉妒自己的弟弟石宣和石韬得宠于石虎,所以就打算弑君夺位,结果兵败被杀。

次子石宣也是这么个毛病,不过他更狠,直接杀掉了自己的弟弟,而且手段极其残忍。随后还想弑君自立,结果被石虎处以极刑。

石宣残忍地将石韬的双手双脚给砍下来,又刺烂了石韬的双眼,甚至将他开肠破肚,那场面别提多可怕了。

因此当石虎看到自己儿子变成这样以后,当场就昏死了过去,好长时间才醒过来,才知道是石宣下此毒手。所以他当然要找石宣报仇。

奈何石宣也是他的儿子,他会对他多残忍呢?石宣被抓了以后,石虎用铁环穿透了他的下巴,挂在了房梁上,让他哀嚎哭喊了很长时间。

季龙心昧德义,幼而轻险,假豹姿于羊质,骋枭心于狼性,始怀怨怼,终行篡夺。于是穷骄极侈,劳役繁兴,畚锸相寻,干戈不息,刑政严酷,动见诛夷,惵惵遗黎,求哀无地,戎狄残犷,斯为甚乎!既而父子猜嫌,兄弟仇隙,自相屠脍,取笑天下。---《晋书》

此后也按照石宣对待石韬的办法,将他的双手双脚砍掉,把眼珠子挖出来,又戳破了他的肚子,掏出了肠子。如此血腥还不够本,石虎架起了高台,将石宣放在大火之中烧成了灰。

石宣的家眷怎么处置?

当时石宣一家有妻儿九人,其中有一个小孩儿是石虎非常喜欢的,所以石虎打算放了这个小孩儿一马,把其他八个人都给宰了。

可是这件事却遭到了其他大臣们的阻止,为什么?因为大臣们害怕啊。诛杀石宣这件事做得太残忍了,但凡给他留下了一个后代,将来这个小孩势必是要找这帮人报仇的。

要知道,石虎的支持者们,可都是参与了这件事,将来受罪的还不是他们?因此就算石虎想要放过自己的孙子,其他大臣们也不会答应的。

因此石宣全家都被诛杀,一个不留。当年陈平和周勃诛杀了汉惠帝的所有儿子,其实是一样的目的,毕竟他们诛灭了诸吕,而汉惠帝的子孙身上留着吕后的血。

总结:石虎的儿子,没有一个好下场。

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石虎的家庭教育实在是让人感到害怕。因此他的那些儿子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石虎一共有13个儿子,其中自己杀掉了2个。儿子间互相残杀的就更多了,石宣诛杀了石韬、石鉴诛杀了石苞、石遵,石遵诛杀了石世。

他的养孙冉闵,在诛杀他儿子的事情上也出了不少力。其中石鉴、石冲都是被冉闵给杀掉的。石虎的家族基本是被自己人给灭了的。

参考资料:《晋书》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古代的灭门惨案不少,但所谓虎毒不食子,像后赵皇帝石虎那样灭掉自己太子石宣满门的,确实比较罕见。在这个血腥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尤其惨烈的一幕:

石宣的小儿子年仅数岁,聪明伶俐、乖巧可爱。所谓隔代尤亲,石虎虽然一向残暴,但对这个小孙子也是异常喜爱,平日里少不了含饴弄孙,与寻常百姓家并无二致。

到了公元348年,石虎在残忍杀害石宣一家时,对这个小孙子颇为不舍,抱着他痛哭流涕,甚至准备法外开恩予以赦免。但身边的大臣们可不同意,他们上前强行抢夺,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拽着石虎的衣服死活不松手。但最终石虎的腰带都被拽断了,孩子仍旧被当场杀死。此情此景,让心如铁石的石虎也难以承受,其后他大病一场,并在第二年死去。

但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石虎本人。

笔者个人认为,如果给五胡十六国的君主们按照残暴程度排个名,后赵石虎、前秦苻生可以竞争头名。三岁看老,这俩人的坏,从小就崭露头角。

当初石勒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晋朝司空刘琨为了示好,将其母亲王氏及堂侄石虎送回。此时的石虎只有十七岁,但已经显露出凶残本性,“性情残忍,喜欢打猎,游荡无度,尤善弹,数弹人,军中以为毒患”,有事没事喜欢打自己人作乐。石勒忍无可忍,准备铲除后患,却被母亲王氏劝阻。

其后石虎有所收敛,并逐渐发挥出自己作战勇猛、带兵有方的特长,成了石勒征伐中原的得力助手。他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下赫赫战功,曾经击败向东晋王朝效忠的鲜卑段氏,攻入关中、覆灭匈奴刘氏的前赵政权。

公元333年,石勒在临终前留下遗命,嘱咐儿子们吸取当初司马氏手足相残的教训,要好好相互扶持、团结友爱;对于功劳赫赫、性格强横的侄子石虎,石勒不忍斩草除根,反而留话希望其向周公、霍光看齐,当一个匡扶社稷的重臣。

事实证明,石勒还是过于妇人之仁了。他刚刚咽气,石虎就劫持着太子石弘进宫。勒令其除掉当初建议石勒除掉自己的一众大臣。宫中顿时大乱,石弘被吓得要主动让位给石虎;后者认为时机未成熟,以“大道”为辞加以拒绝。

但实际上,从此开始,后赵大权就落入了石虎之手,他担任了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享有13郡的封国,颇有当初曹操的架势。此后的石虎大肆清除异己、彻底扫除了反对者。公元334年,他正式篡位,自称大赵天王,将石弘等一众堂兄弟全部杀害。(直到去世前才正式自称皇帝,过了一把帝王瘾)

石虎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曾经发动40多万人为自己四处修建宫殿,还动员了50万打造兵器装甲、17万民夫打造水军,这些人中,累计有1/3死于非命,大多被淹死,甚至被虎狼猛兽吃掉;生性奢靡、沉迷女色,热衷用金银珠玉装饰宫殿,从民间挑选了上万名女子入宫,陪同自己射猎、玩耍、巡游、宴饮;此外,他还挑选了三万多女子填充自己在各地的行宫,王公们也有样学样,以至于强行抢夺,有3000多民女的丈夫被逼自杀;同时他还酷爱狩猎,大量农田被划为猎场,专门供他出行打猎的车子就超过千辆。

此外,石虎生性残忍,动辄屠杀大臣、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他统治期间,也是中原百姓生存处境最为凄惨的时期之一。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石虎的首个太子石邃,与其父亲相比更是青出于蓝,他曾让最喜欢的漂亮姬妾打扮妥当,然后砍掉其脑袋,洗洗干净放在盘子里,让宾客们传阅欣赏美丽的头颅,紧接着煮掉被杀姬妾的尸体、共同品尝。

最终,由于对石宣、石韬等兄弟争宠的不满,以及时常打骂自己的父亲的痛恨,石邃试图发动政变,却被父亲反杀。

紧接着担任太子的是石宣。但石虎又犯了老毛病——对另一个儿子石韬过于宠爱,以至于动过改立储君的心思。最终,石宣也走上了石邃的老路,他派人刺杀了石韬,其后他被也人告发,沦为了父亲石虎的阶下囚。

接下来,石虎对待自己亲儿子的方式,没有父亲的一丝温情。他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巴、吊在梁上,哀嚎声响彻皇宫;其后他命人套着石宣的脖子,用辘轳把整个人绞上梯子,其后砍断手脚、挖出眼睛、刺穿肠子,然后在下面燃起熊熊大火,将亲儿子烧为灰烬。而石虎自己,则搭建起高台,率领数千人在一旁欣赏这一场景。火灭后,石虎让人把石宣的骨灰四处抛洒,真正做到了“挫骨扬灰”。

而紧接着,石宣的妻儿共九人也被一同杀害,其中就有前文提到的那名孩子。这还不算,石宣周围的300多人,一律被活生生车裂后抛尸漳水,东宫被改成饲养猪牛的地方,十多万东宫卫士则全被贬到凉州。

那么,为什么石虎想要赦免自己的小孙子,却被周围的大臣们拒绝呢?他不是说一不二、独断专行的暴君吗?

他即使凶残无止境,但也有基本的政治水平。石宣被杀,石虎本人,以及那些出谋划策、具体执行的臣子们实际上都成了石宣之子的仇人;如果放任这个小孩长大成人,后赵朝廷日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血雨腥风,搞不好会让石氏步入灭门的境地。因此,大臣们一定不会同意留下石宣之子,而石虎本人,即使他再疼爱自己的小孙子,也不可能真的痛下决心将其赦免。

但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石虎死后不久,他的儿子们就陷入了血腥的同室操戈轮回;最终,石氏全族被石虎的养孙石闵(也就是冉闵)屠杀殆尽,这个从奴隶崛起为中原帝王的家族,就此化为乌有。这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大小割据政权的缩影:靠武力称王称帝,本质上却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最终反而害得家族死无葬身之地,更害得无数百姓身处人间地狱。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这个事情如果细说还是石虎的儿子石宣是个坏东西自己作死,本来石虎喜欢另外一个儿子石韬想把位置留个石韬,结果这个石宣嫉妒心爆棚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就杀害了石韬,还想借机会也一并把石虎也干掉。可惜石虎不是傻瓜早就怀疑是石宣杀了石韬。最后在铁的证据面前石虎用残酷的手段惩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毒蛇般的儿子,具体细节大概就是让生前侍奉石韬的太监挖掉他的眼睛砍掉他的手脚刺穿他的肚子让他受到和石韬死时一样的痛苦,用钩子拖着他的下巴拉到柴堆上一把火活活烧死。侍奉石宣的下人妃子全部车裂杀掉,石宣手下一万多亲兵全部流放到凉州戍边。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石虎他最大的不幸就是养出这样狼心狗肺蛇蝎心肠的冷血动物儿子,石虎是后赵最后一位还算有点能力的皇帝,在他之后后赵就日渐衰败下去。所以说教育是门大学问,作为一个成功者教育不好子女是最大的悲哀,这样的案例历史上还有很多,朱温的儿子叛乱也算一个典型,那个故事比这个还深刻,想听的请在下方回复留言!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在说到五胡乱华时,人人都会呸一口司马家唾沫!

正是司马家的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的人伦惨剧,整个华夏文明,最璀璨的北方地区,被胡人肆意践踏,汉人被当猪羊一样宰杀、烹食,史称“神州罹难”。

胡人们在华夏大地上虐杀汉人后,又纷纷迫不及待的建立政权,享受一番汉人皇帝的瘾头。

乱华的五胡中最残暴的一支羯族,素有恶名昭著的食汉人喜好,称之为人间恶魔。

(五胡乱华)

石勒,正是这支羯族的部落首领,他趁着八王之乱后的西晋王室虚弱,与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大胡人部落一起霍乱华夏,造成大量的汉人士大夫南渡长江,史称“衣冠南渡”。

之后,石勒建立了国家赵,历史学家为了方便区分,称它为后赵。

石勒的堂侄,是最著名的恶魔,名叫石虎,这个人与他长子石邃的残忍嗜杀在历史上无人出其右,史书上罄竹难书,本文一笔带过。

石虎因为战功赫赫,又手握大权,在叔叔石勒挂掉后,直接废了当时的继任皇帝石弘,自己当了后赵的皇帝,并屠杀了废皇帝石弘、婶婶程太后、叔叔石勒的儿子们: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等。

当了皇帝的石虎,自以为吸取了西晋司马氏的灭亡教训,经常把不能骨肉相残的道理挂在嘴边,当时他最喜欢大儿子石邃,因为他骁勇善战,多有战功,在把他立为太子后,还经常拿司马家打趣,说司马家真是蠢,同室操戈,以致于丧失了天下,他石虎绝对不会这样。

(石虎幻想图)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赵太子邃素骁勇,赵王虎爱之,常谓群臣曰:“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否?”

事实上不久,就开始啪啪的打他脸了。

太子石邃跟石虎禀告政事的时候,挑他认为需要禀告的呈上去,石虎性格喜怒无常,他认为太子经常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禀告他,惹得他心烦了直接开骂:“这种小事值得禀报吗?!”

石邃被骂了很多次,下次就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去掉不禀报,但是石虎依然挑刺,大声责问石邃:“为什么那些事不禀报!”苛责完后,往往就是鞭打、杖击,每月多次发生这样的事。

石邃本来就是个变态的恶魔,被折磨得失去了最后一丝耐性,他准备弑父夺位。

(石邃游戏形象)

但是,石邃是个无脑子的人,他从来不会保密,经常嚷嚷要谋反,诈病在家时,他父亲石虎派个女官去探望他的病情,他直接一刀刺死了。

石虎派人抓了石邃审出了他想谋反,不久,石虎想起不能骨肉相残,把他放了,被放了的石邃在朝堂上,根本就不把他父亲石虎放在眼里,直接离去,连石虎的叫喊都不理会。

石虎直接勃然大怒,当夜就把石邃废为庶人,不久又杀死了石邃一家。

石虎为何如此反复无常折磨石邃?笔者答,因为他有了更好的皇位人选——石宣。

但是又找不到理由废黜石邃的太子之位,只能通过激发他的兽性,让他自我灭亡。

当时,石邃早已不再受宠,受宠的是石宣。在石虎杀了石邃后不久他就立石宣为太子,并把这种喜欢毫不掩饰的对众人说了。

(石宣剧照)

命太子(石)宣出猎,建天子旌旗,戎卒十八万,出金明门。(石)虎从其后宫升陵霄观望之,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

这句话又是让他啪啪的打脸了。

都说石虎性格喜怒无常的,这段时间喜欢石宣,下一刻他又喜欢上第五个儿子石韬了。

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石虎开始对石宣横竖都看不顺眼,相反石韬得到石虎的宠爱,更加的骄横跋扈。

有一次,石宣硬颈,顶嘴了一次,气得石虎破口大骂,并大喊:“后悔没有立石韬为太子。”

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不立韬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

就在石虎像废石邃一样准备废掉石宣时,石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一眼看出问题的根本就在石韬身上。

(后赵势力图)

石宣想,只要除掉了石韬,石虎没有了偏爱的太子人选,就能断掉废黜的心思,他的太子之位就能保住了。

于是,他开始密谋杀掉石韬。

公元348年8月,石宣指使杨坯、牟成、赵生偷偷爬入佛寺东明观,趁石韬与他的随从喝的酩酊大醉时,杀了他们,并把凶器刀箭等物直接丢在案发现场。

第二日,石虎听到石韬被杀的消息后,直接惊怒交加,晕了过去。

由于抓不到凶手,石虎不想把石韬的尸体草草下葬,太武殿举行了丧礼。

丧礼上,志得意满的石宣,根本就没有悲容,一脸的笑呵呵,他来到灵堂上,叫人掀开盖着石韬尸体的被子,哈哈大笑而去,留下一脸懵逼的众人。

郑靖、尹武等大臣怀疑石韬是石宣派人杀的,他们把石宣在灵堂前反常的状态与推测给石虎一说,石虎也怀疑石宣是凶手。

石虎编个借口说石宣的妈杜皇后,因为太过哀伤,病得奄奄一息了,叫他赶紧进宫探望。

石宣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怀疑了,乐呵呵的进宫去见老母。

等石宣一进皇宫,早已埋伏好的卫士控制住了石宣,然后派人去他府上调查,刚好有个下人叫史科的,要告密石宣杀石韬的事情,于是卫士们开始抓捕杨坯、牟成、赵生三人,其他两人逃跑了,只抓到了赵生,一顿毒打过后审问,得出了结果。

“建兴人史科知其谋,告之;虎使收杨柸、牟成,皆亡去;获赵生,诘之,具服。”——《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

石虎得知石宣是凶手,悲怒冲天,叫人抓过石宣,用铁环穿过他的下巴,把他锁住吊起来,用杀石韬的刀箭等凶器,一刀一刀的戳割他的肉。

期间石宣哀嚎大叫,声震整个宫殿,期间佛图澄劝石虎说,不要杀石宣,要宽恕他,不然陛下的基业会受到影响的。

石虎根本就不听,他早就被怒火烧得抛弃了佛教慈悲的信仰,他叫人在邺城的北面放上一堆柴草,先让石韬手下的太监郝稚、刘霸把石宣的头发拔光,又抽出他的舌头抽出来,就拉着石宣的石头拖他上柴堆,又用绳子穿过石宣的下巴,再把他吊起来。

然后,叫刘霸砍掉他的手脚,挖出他的眼睛,剖开他的肚子,割烂他的肚肠,就像石韬死时一个样,然后命人把柴堆点燃。

滚滚烈火带着黑烟直冲天际,石虎带着一众大臣几千人就在台上看着,等到火灭后,又叫人把石宣的骨灰收集起来,沿着城中每条街道抛撒。

“虎悲怒弥甚,囚宣于席库,以铁环穿其颔而鏁之,取杀韬刀箭,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佛图澄曰:"宣、起皆陛下之子,今为韬杀宣,是重祸也。陛下若加慈恕,福祚犹长。若必诛之,宣当为彗星下扫邺宫。"虎不从。积柴于邺北,树标其上,标末置鹿卢,穿之以绳,倚梯柴积。送宣其下,使韬所幸宦者郝稚、刘霸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郝稚以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肠,如韬之伤。四面纵火,烟炎际天,虎从昭仪已下数千人登中台以观之。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

完事之后,又带兵到石宣家中,杀了他的老婆妻妾,下人三百口全部车裂,石宣的小儿子才几岁,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石虎的喜爱,石虎抱着他悲痛的大哭,心一软,想赦免了这个小孙子。

随行的大臣们根本就不鸟石虎,一起强行抢过这小孩,交给侩子手杀掉,在争抢过程中,小孩死命拽着石虎的衣服大哭大叫,甚至扯断了石虎的腰带。

随后,把石宣东宫府到处泼上粪水,放一些猪和牛在里面养,原来东宫的卫士,10多万大头兵,全部贬去凉州守卫边疆。

(贬去守边疆)

为何大臣们这么肥胆的敢强行从石虎手中抢过他的小孙子?

一是,大臣们深谙斩草除根的道理,如果留下这个小孩,成长起来后,在座参与杀死石宣的大臣们或家人们估计不得好死。

二是,石虎只是一时心软,他也明白要斩草除根,不然长大后的小孙子,极有可能作出更残忍的骨肉相残事件,甚至危及他的江山基业;但是心中又特别喜欢他,一时心里犹豫不决,所以一众大臣敢上前去抢夺。

三是,石虎并没有下赦免的决心,如果石虎决心赦免这个小孙子,直接一句话,就是圣旨,若是大臣们不听,他可以命令卫兵制止大臣的举动,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所以大臣们为免夜长梦多,直接杀掉算了,不然以石虎的尿性,指不定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笔者点评,石虎刚得皇位时,经常嘲笑的司马家,估计在泉下看到他残杀儿子的举动也会拍手称快,他之所以做出骨肉相残的事,跟他本人的性格息息相关,一个喜怒无常,就想把太子之位胡乱传,导致他的儿子与他离心背德,自相残杀。在他统治下被残杀的汉人冤魂也不得不大喊一声:报应!

参考:《资治通鉴》

文:梁生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石虎好渔猎喜食生肉,且爱活吃人肉。光初五年(322年)二月,石勒立儿子石弘为世子。派遣石虎统帅精兵四万人攻击徐龛。7月擒之,分割肉与众同吃。一向以残忍著称的石勒听闻之后也目瞪口呆,念其勇猛善战没有追究。

建平三年(332年)六月后赵石勒病重,他身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只有石虎,让其以周公、霍光为例辅佐懦弱的太子石弘。”结果石弘皇位还没有做热乎就被石虎废掉,石虎说:“石弘愚昧昏暗,服丧无礼,应当将他废黜”。石虎担心亲族学他篡位,从此开始了对石姓家族的屠杀游戏,一个不留。

石虎的立骁勇善战的儿子石邃为太子,这儿子和他一样爱吃人肉,且骄淫残忍,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然后斩下首级,洗去血污,盛放在盘子里,与宾客们互相传览,再烹煮姬妾身体上的肉共同品尝。石虎听闻后脖子一道凉风吹过,寒毛竖起。

建武三年(337年)对太子惊忧不已的石虎找了个理由把石邃废为庶人。把他灌醉然后杀死石邃和妃子张氏,连同男女共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内,并诛杀石邃宫臣中的门党二百多人,石虎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了杀自己家人的游戏。

石虎非常宠爱秦公石韬,想立他为太子,可是因为石宣为长,只能立为太子。石宣知道自己不得宠,先发制人残忍杀掉了石韬。石虎气得精神错乱,用栓畜生的铁链穿过石宣的下巴,石宣的哀鸣嚎叫声震动宫殿。然后残忍的处死焚烧成灰。

后赵羯族生性本来就残忍好杀,把汉人称为“两脚羊”作为军粮。终其一朝都在吃人和被杀,最终被汉人冉闵灭羯族十万多人。羯族因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的时候,那么心疼自己的小孙子,为何刽子手还是夺过孩子杀掉呢?

当时,石虎七八岁的小孙子拽着石虎的腰带不撒手,生生地将腰带都拽断了,看着大哭大闹的小孙子,就连石虎都觉得有些于心不忍,但这个孩子还是被一旁的大臣夺了过去,当着石虎的面直接杀掉了。

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后赵的皇宫里,正上演着一幕惨绝人寰的杀人事件,因次子石宣将胞弟石韬残忍杀害,大赵天王石虎极为震怒,便将石宣锁进大狱,要给石韬报仇雪恨。

为泄心头之怒,石虎命人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巴颏,让其跪在地上,来舔杀害石韬那把刀剑上的血,最终,依照石韬临死前所受的酷刑,让石宣从头至尾尝试了一遍。

杀死石宣后,石虎又将石宣全家妻儿嫔妃等,全部杀了个一干二净,其中,石虎因十分喜爱石宣七八岁的小儿子,就有赦免这个孩子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被身旁的大臣夺了过去,在石虎面前,将这个孩子杀害。

要知道,当时的石虎已经是后赵权力最大的人,并且狠起来连自己的骨肉都不放过,为何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小孙子被大臣夺走杀死,而无动于衷呢?那些大臣,难道就不害怕石虎发怒,将他们也杀掉吗?

实际上,大臣们这样做,确实是虎口拔牙,石虎的残暴他们是有目共睹,包括折磨石宣也都是他们参与的,但他们宁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也要杀掉石虎喜爱的小孙子,也是出于无奈,并且,相对而言,这样直接杀掉这个孩子,远比留着他要安全的多。

石虎在杀次子石宣之前,刚刚才杀了长子石邃。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驾崩,中山王石虎挟持太子石弘,先杀死弹劾他的右光禄大夫程遐、中书令徐光,后又逼迫石弘继位,自己好独揽大权。

石弘见石虎残暴,本欲禅让皇位,但石虎坚持不受,最终石弘登基,册封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赐加九锡,并划分魏郡等十三郡作为石虎的封国,总领朝廷大小政事。

自此,石虎成为了后赵权力最大的人,皇帝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傀儡。

与此同时,石虎的长子石邃也被立为魏国太子,因其骁勇善战,曾经有一段时间,石虎十分喜爱这个儿子,多次对着大臣们说,绝不会学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更不会杀掉石邃。

但很快,石虎就食言了,他亲手处死了长子一家。

当然,这与石邃的不断折腾分不开,在他成为太子后,就开始变得荒淫并且极其残忍,他曾经干过的荒唐事,每一件都令人瞠目结舌。

比如,他喜欢夜里突然来到某个大臣的家中,并将其家里有姿色的妻妾糟蹋一通后离去;再比如,他把自己宫里美丽的姬妾打扮好后,命她们在大殿上跳舞,然后趁其不注意,砍下她们的头颅,传于众人观赏;更残忍的是,他还将一些貌美的女子玩弄后杀死,与牛羊肉和在一起煮着吃。

诸如此类的残暴行为,数不胜数,时间久了,石虎就对这个儿子逐渐失去了耐心。

在石虎的多次训斥后,石邃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有了弑父之心,最终被石虎察觉,将其废为庶人后,还不解恨,又将石邃全家上下二十六口人,全部处死。

石邃死后,魏国太子之位空了出来,经过几番考虑,石虎又立了自己的次子石宣为皇太子,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石宣比起他的哥哥石邃,其残暴荒淫程度不遑多让,甚至更为“狠辣”。

他经常趁着冬天出去打猎,并且还要带上文武百官,让这些人给他当人墙,防止猎物跑出来,如果猎物打开缺口逃窜,那么这个方向的官员们就惨了,轻则一百皮鞭,重则当场杀掉。

并且,因为时常冬天外出打猎,不得不陪同的官员被冻死、冻伤的不计其数,而石宣不仅不以为意,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官员。

而他和他的哥哥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对父亲石虎极为不满。

石宣的不满,来源于石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不如弟弟石韬,其实石虎当初册立皇太子,本身是想立石韬的,但由于“立长不立幼”这个原则,因此不得已就册封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次子石宣。

但从此之后,只要石宣犯了错,石虎除了严厉训斥之外,还会恨恨地唠叨上两句。

“悔不立石韬。”---石虎

什么意思呢?就是后悔为啥不立石韬为太子呢?要知道,在古代的皇家权力争夺中,很少有亲情可言的,石宣也是如此,父亲这句话说得多了,就让他心里犯嘀咕。

如果自己被废,将来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权力面前只有你死我活,一旦落败,那就是万劫不复。

思来想去,石宣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个主意就是,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全部杀死。

不得不说,这石家的残暴可能真的是有遗传,一般人面临这种处境,大多会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并在父亲面前示好,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但石宣的想法,却十分的与众不同。

直抓问题本质,只要将问题核心的两人解决了,那么什么问题就不存在了。

于是,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先是在东宫,蓄养了一大批武功高强的亡命之徒,之后,又亲自召开“动员会”,对这些人许以重赏,让这些死士完全听命于他。

他制定的计划是,先找机会杀掉弟弟石韬,然后趁父亲石虎参加葬礼的时候,再一举将石虎击杀,这样,他就能堂而皇之地取代石虎。

计划的第一步十分顺利,石宣找了个机会,安排死士溜进石韬的府中,趁夜色将其残忍杀害。

等到次日,石韬的尸体被发现时,那场景可谓是惨不忍睹,其双手双手双脚被斩断,一双眼睛也被挖了出来,肚子因为被刨开,导致内脏溜的满地都是。

石宣就是用如此残忍的方法,将自己的亲弟弟杀害,这已经不是简单地除掉敌人,而是极其残忍的虐杀了。

但他在进行计划第二步的时候,却出了差错,父亲石虎根本就没去参加葬礼。

本身,石宣已经安排了一千名死士,埋伏在石韬的葬礼上,结果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石虎前来,最终该计划宣告失败。

石虎为何没去呢?原来就在他忍着巨大悲痛前往葬礼的时候,有一个大臣拦住了他,劝阻道事情反常,凶手可能还在京城,因此,为了自身安危,石虎最终还是没能去成。

也就是说,此时的石虎,暂时还不知道凶手就是自己的次子石宣。但石宣用自己高调并且愚蠢的行为,很快让石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在弟弟的葬礼上,不仅没有表现出半点忧伤,反而笑个不停,并命人揭开石韬的裹尸布,仔仔细细地“欣赏”了一番自己的杰作,然后狂笑着离去。

这下好了,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这件事和石宣有关系了,更何况,石虎可是一点都不傻。

一番调查后,石虎确定了凶手就是石宣,这个惨痛的消息,让他瞬间发狂,也让他失去了理智,命人抓来石宣后,他亲自开始对自己的儿子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他将用行动证明,石家遗传的“残暴”基因,实际上就是出自他这里。

他命人找来一个铁环,并穿过石宣的下巴,将其锁住,又找来一个猪食槽,把喂猪用的泔水倒进去,然后让石宣开始吃;

同时,他取来杀死石韬的刀剑,逼着石宣去舔上面的血迹,因为刀剑锋利,导致石宣的舌头被割破,痛苦的哀嚎声,让皇宫内外都能听见;

然后,他又让士兵,用手将石宣的双手双脚生生掰断,并挖出他的眼睛,最后又给他来了个大开膛。

总之,就是当初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石韬是怎么被折磨死的,石虎就让石宣全部尝了一个遍,做完这一切后,才命人将奄奄一息的石宣扔进火堆,活活将其烧死。

烧完后,把石宣的骨灰取出来,洒在十字路口,任由车马踩踏。

在此之后,石虎已经是失去了所有理智,他将儿子石宣妻儿全部抓来,统统处死,在这其中,石宣的年仅七八岁的小儿子,曾深得石虎的喜爱,石虎也有心将其赦免,但最后还是被一旁的大臣夺走,当着石虎的面,直接将其杀死。

按理说,石虎当时已经是一国之君,并且,以他残暴的性格,如果哪个大臣敢忤逆他,绝对是死路一条,因此,他若是想赦免自己的孙子,并不是一件难事,但为何却眼睁睁的看着孙子被夺走杀死呢?其实说到底,这是参与该事件大臣的无奈,也是石虎本人的不得已。

首先,这些参与处死石宣的大臣,有不得不杀这个孩子的理由

石宣被杀,是他咎由自取,并且命令还是石虎下的,但要知道,行刑者可是这些大臣。

这就意味着,这些大臣就是石宣儿子的仇人,并且还是那种灭其满门的仇人,虽说这个孩子现在还小,但如果将其留下,他必然有长大的一天、

如果等他长大,并且日后得势的情况下,依照石家的“优良传统”,那么等待这些大臣的,将会是更加残忍的报复。

即便是他日后暂时没有得势,但如果留他活着的话,也是一个隐患。

毕竟石虎可是比较喜爱这个孩子,往后长时间的相处,保不住石虎就会后悔当初杀自己儿子这件事,再加上这个孩子若是再添油加醋,那么这些大臣也还是不会有好下场。

当然,即便是杀掉这个孩子,过后石虎也有可能会后悔,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会怎样呢?但目前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孩子,就是最大的隐患。

既如此,那就只能趁着石虎怒在心头,一鼓作气地将这个孩子杀掉,以免后患无穷、

其次,石虎本人也是无可奈何

想当初,石虎曾经豪迈地说,自己绝不会步司马氏的后尘,不会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但没过几年,他就先后杀掉了长子和次子两家人,而另一个儿子石韬,也是因为兄弟相残而死。

对此,石虎也是极为无奈,他原本不想这样,但事情远不受他的控制,弄成了如今的模样。

即便如此,他还是心存幻想,不愿日后自己的儿孙们再自相残杀,幻想着实现自己最初的想法,不去步司马氏的后尘。

因此,他就认为,如果留着这个孩子长大,那么他日后必定还是会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到时候,他依然会在朝中掀起腥风血雨,所有与这件事有关系的人,他就有可能一一进行报复。

显然,这不是石虎愿意再看到的,因此,即使他再疼爱这个小孙子,也只能任由大臣将其杀死,更何况,即使他想赦免,一旁的大臣也不会答应,因为他们已经没了退路。

石虎残暴不假,但他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孰重孰轻他心中肯定有数,为了这个孩子与大臣们翻脸,显然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所以,就只能任由大臣将这个孩子,当着他的面杀掉了。

后记:

至于石虎的那个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实际上也不可能实现,他已经开了一个自相残杀的“好头”,而他的儿子们,自然也是学的有模有样。

建武十五年(公元349年),后赵武帝石虎驾崩,他的幼子石世继位,但不久后,石虎的第九子石遵起兵,将石世诛杀,自立为帝。

不过,石遵仅仅在位183天,就又被自己的另一个兄弟石鉴杀死,总之,后赵皇室陷入了兄弟自相残杀的魔咒。

最终,同室操戈的石氏家族,被石虎的养孙石闵屠杀殆尽,至此,石氏家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养孙石闵也正式改回自己的名字:冉闵。

小结:

石虎杀死自己儿子满门时,眼睁睁的看着深受自己疼爱的小孙子被杀死,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不仅是大臣的无奈,也有石虎本人的无奈,大臣无奈是因为避免日后被翻旧账,石虎无奈是因为幻想同室操戈的事件不要再上演,因此才会看着小孙子被杀死,但无奈归无奈,石氏一族最终还是死在了自相残杀之中,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